红外止咳贴穴位止咳PPT

合集下载

小儿止咳穴位贴敷

小儿止咳穴位贴敷
取穴方法
贴敷时间
注意事项
天枢
肚脐旁开2寸(双侧)
如发现贴敷处皮肤发痒。起水泡或有其他不适,请减少贴敷时间,及时与大夫联系对症及时处理。
中脘
脐上5寸
足三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屈膝:髌骨凹陷下3寸,旁外开1横指(双侧)
小儿止咳穴位贴敷
贴敷穴位
取穴方法
贴敷时间
注意事项
肺腧
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双侧)
如发现贴敷处皮肤发痒。起水泡或有其他不适,请减少贴敷时间,及时与大夫联系对症及时处理。
膈腧
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双侧)
天突
胸骨上窝
膻中
男: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叉处
女:胸骨柄与剑突连线中点
小儿腹泻穴位贴敷
贴敷穴位

感冒咳嗽穴位敷贴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感冒咳嗽穴位敷贴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贴敷穴位

肺俞是咳嗽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基本穴位,
主要配伍穴位有膻中、大椎、定喘、膏肓、 神堂,临床应用中可结合中医辨证论治选 用心俞、膈俞、肾俞、脾俞、足三里。过 敏性鼻炎可加贴百劳穴,大抒,风门等穴 位。

大椎: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 中 定喘:在背上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 开0.5寸 大抒: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风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厥阴: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概述】




(二)临床特征: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 寒发热、全身不适为特征。 (三)发病季节:一般感冒四时皆有,尤以冬春两季为多。 (四)称谓较多:伤风,冒风,冒寒;重伤风,小伤寒, 时行感冒。 伤风——感冒中症情较轻,多为感受当令之气者,或称冒 风。其中因感寒所致者又叫冒寒。 重伤风——感冒中症情较重,多为感受非时之邪者。其中 因风寒致病之重者,又称为小伤寒。(以示不同于六经传 变之伤寒。) 时行感冒——感受时行病毒,有较强的传染性,并可引起 广泛流行者。


③敷贴后5小时内不宜洗浴;洗浴以温水为 宜,局部不可用力擦洗。 ④敷贴期间应避免直接吹风扇或置身于过 冷空调环境中;饮食宜清淡,忌生冷、辛 辣、肥腻、油炸、海鲜、虾等发物,以免 影响疗效。
贴敷后的皮肤反应与处理


正常皮肤反应及其处理 局部皮肤潮红、灼热、轻微刺痛,或出现小水 泡,极少数可能出现大水泡。 患者敷药处皮肤多数会在一段时间内遗留色素 沉着。敷药部位如果出现小的水疱,一般不必 特殊处理,让其自然吸收;对于大水疱应以消 毒针具挑破其底部,排尽液体,消毒防止感染。 破溃的水疱应做消毒处理,可外用百多邦抗炎, 外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感染。

红外止咳贴(穴位止咳)PPT演示幻灯片

红外止咳贴(穴位止咳)PPT演示幻灯片

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得
8
到改善
红外止咳贴使用方法
一、主要技术和方法:是在古典验 方基础上,选用天然中草药主要 成分:白芥子、竹沥、生姜汁等, 结合现代红外技术和透皮给药 技术将“中药”“穴位”“红 外线”融为一体,敷贴穴位。发 作时可在穴位天突、膻中、肺 俞、膏盲四处,成人每天贴一 次,每次贴8-10小时,连续使 用六天停用两天再用。
10
临床效果
❖效果: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报道采用“红外止咳贴”可有效 预防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观察 组200例总有效率84.0%,对照 组100例总有效率则仅为55.0%。
11
穴位主治
❖ 1天突:〖定位〗胸骨上窝正中 〖主治〗咳嗽 气喘 胸痛
咽喉肿痛 暴暗 噎膈
❖ 2膻(SHAN)中:〖定位〗前正中线, 平第四肋间隙 〖主治〗咳嗽 气喘 胸痛 心悸 乳少 呕吐 噎膈
红外止咳贴(穴位止咳)
成人型,儿童型,咽炎型,咳喘型
1
红外止咳贴的作用机理
❖ 1、药物作用: ❖ 组方源出《张氏医通》,依
据临床研究证据,根据临床 使用的经验,增删化裁而定。 ❖ 药物经过减毒增效、萃取提 纯,敷贴于体表,通过皮肤 吸收发挥肃肺止咳、祛痰平 喘的药理作用。 ❖ 小儿肌肤嫩薄,皮肤给药更 易吸收,使药物直达病所, 药力专宏而疗效巩固。
❖ 3肺俞(SHU):〖定位〗第三胸椎 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咳嗽 气喘 吐血 潮热 盗汗 鼻塞
❖ 4膏肓(HUANG):〖定位〗第四胸 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咳嗽 气喘 肺癆 健忘 遗精 完穀不化
5大杼(ZHU):〖定位〗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 1.5寸
〖主治〗咳嗽 发热 项强 肩背痛
7
现代医学实证研究

小儿止咳贴的远红外原理

小儿止咳贴的远红外原理

小儿止咳贴的远红外原理小儿止咳贴是一种常见的药贴,它被广泛用于缓解小儿咳嗽的症状。

它的主要原理是利用远红外线技术,通过作用于肺部和呼吸道,促进血液循环,舒缓咳嗽症状。

本文将深入探讨小儿止咳贴的远红外原理,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它的工作机制。

1. 远红外线的基本原理远红外线是指波长在5.6-1000微米之间的电磁波,其特点是能够被物体吸收并迅速转化为热能。

这种波长的远红外线能够通过皮肤组织的表面,穿透到更深层的组织和器官。

2. 远红外线在止咳贴中的应用小儿止咳贴中添加了远红外线散热贴片,使其能够通过贴片发散远红外线。

当贴片贴在胸部或背部时,远红外线能够穿透皮肤层,作用于肺部和呼吸道。

3. 远红外线对肺部和呼吸道的影响远红外线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氧气供应,改善肺部和呼吸道的血液供应和气体交换。

这有助于舒缓咳嗽症状,减轻炎症和肿胀,促进病情的恢复。

4. 远红外线对炎症和免疫系统的影响远红外线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细胞活力,加速炎症的消退。

它还可以促进毒素的排除,减少炎症引起的不适和疼痛感。

5. 远红外线的温热效应对止咳的缓解作用远红外线能够产生良好的温热效应,刺激身体的传导神经末梢,改变感觉神经传递速度,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这种温热效应有助于舒缓咳嗽,促进炎症的消退。

6. 其他辅助功能除了止咳作用,小儿止咳贴中的远红外线还可提供额外的辅助功能。

它可以促进深度睡眠,增强睡眠质量,帮助小儿恢复体力。

它还能够放松肌肉,缓解肩颈疼痛等不适。

总结:小儿止咳贴通过添加远红外线散热贴片,利用其独特的温热效应和促进血液循环的能力,有效缓解小儿咳嗽症状。

远红外线能够通过穿透皮肤层,作用于肺部和呼吸道,改善血液供应和气体交换,减轻炎症和肿胀。

远红外线还具有提高免疫功能、促进毒素排除和提供辅助功能的作用。

通过使用小儿止咳贴,我们可以为孩子提供舒缓和缓解咳嗽症状的有效方法。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小儿止咳贴的远红外原理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它可以帮助缓解小儿咳嗽症状。

穴位贴敷疗法PPT课件

穴位贴敷疗法PPT课件

三、基本操作方法
3.敷脐疗法每次贴敷的时间可以在3-24 小时,隔日1次,所选药物不应为刺激 性大及发泡之品。
4.冬病夏治贴敷从每年夏日的初伏到末 伏,一般每7-10天贴1次,每次贴3-6小 时,连续三年为一疗程。
四、贴敷疗法的特点
1.作用直接,适应证广
穴位贴敷疗法通过药物直接刺激穴位, 并通过透皮吸收,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 于其他部位,作用较为直接,其适应证遍 及临床各科,“可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 治之不及”,对许多沉疴痼疾常能取得意 想不到的显著功效。
一、概述
从针灸学角度看穴位贴敷疗法属于灸法的 延伸,多选用具有刺激性及芳香走窜特性 的药物,具有一定的“发泡疗法”特征。 常用于久咳久喘、腹泻、痹证、喉瘖病、 口疮、小儿遗尿等方面的病证。穴位贴敷 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典型代表,具有方便、 效佳、价廉、副作用小等特点。
二、发展历史
早在原始社会里,人们用树叶、草茎之类涂敷伤口治疗 与猛兽搏斗所致的外伤而逐渐发现有些植物外敷能减轻 疼痛和止血,甚至可以加速伤口的愈合,这就是中药贴 敷治病的起源。在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 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方专著《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用芥 子泥贴敷于百会穴,使局部皮肤发红,来治疗毒蛇咬伤。 当为穴位贴敷疗法的最早记载。
二、发展历史
穴位贴敷疗法不但国内影响广泛,在国 外也逐渐兴起,如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 部发明的避孕膏,贴敷在腋下可收到避 孕良好效果;日本大正株式会社研制的 中药贴膏深受人们的欢迎,如温经活血 止痛的辣椒膏等。
三、基本操作方法
辨证选穴用药 1.腧穴选择及配伍: (1)辨证选穴: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通过辨 证论治选取贴敷的腧穴组方,组穴宜少而精,一 般不超过2-4穴。如风寒咳嗽选肺俞、风门等。 (2)辨病选穴、神经节段选穴:根据疾病诊断, 选取患病脏腑相应经络的腧穴;或根据病症所属 相应的神经节段选取腧穴进行贴敷。

穴位贴敷疗法PPT学习教案

穴位贴敷疗法PPT学习教案
第8页/共39页
3、选择适当溶剂调和敷贴药物或熬膏,以达 药力专、吸收快、收效速的目的。常用溶剂有水、 白酒或黄酒、醋、姜汁、蜂蜜、蛋清、凡士林等。
醋调:解毒、化瘀、敛疮,虽用药猛,可 缓其性;
酒调:行气、通络、消肿、止痛,虽用药缓, 可激其性;
油调:可润肤生肌。 还可针对病情应用药物的浸剂作溶剂。
第10页/共39页
4、膏剂 将所选药物制成外贴膏药或软膏。 5、饼剂 将药物研成细末,加适量的水调拌
均匀,制成大小不等的药饼,敷贴局部或腧 穴,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或将新鲜的 植物的根茎、茎叶等捣碎,制成药饼,烘热 后敷贴腧穴。
第11页/共39页
(三)、操作方法
1、腧穴选择与配伍
(1)辨证选穴: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 ,组穴宜少而精,一般不超过2-4个穴 。 (2)辨病选穴、神经节段选穴:根据疾病诊断选取患病脏腑相应经络的腧穴;或 根据病症所属相应的神经节段选穴进行敷贴。 (3)局部选穴 :选择离病变器官组织最近、最直接的腧穴贴服敷药物,或在病灶 局部选择适当的阿是穴。也可在患病脏腑相应的体表选择腧穴或选用相应的背腧穴。 (4)远端取穴:根据上下相引的原则,上病下取,下病上取,如鼻鼽、口疮取涌 泉,脱肛取百会。
第3页/共39页
作用原理及特征
腧穴敷贴法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通过皮肤组织对药物有 效成分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因而具有双重治疗作用。
药物经皮肤吸收,使药物保持更多的有效成分,更好地发挥治 疗作用。
第4页/共39页
适用范围
本法适应范围相当广泛,既可治疗某些慢性病,又可治疗一些急 性病症。
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风湿性关节炎, 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神经衰弱, 胃下垂、胃肠神经官能症、腹泻, 冠心病、心绞痛、糖尿病,

穴位贴敷治疗PPT课件

穴位贴敷治疗PPT课件

ppt精选版
24
6.本疗法会出现局部皮肤色素沉着、 潮红、微痒、烧灼感、疼痛、轻微 红肿、轻度处水疱等反应,可自然 吸收,无需特殊处理。如贴敷处有 烧灼或针刺样剧痛,发红、起疱, 无法忍受,可提前揭去药物。
ppt精选版
25
7.外敷药物须妥善保管,不宜内 服, 谨防儿童误食中毒。
8.小儿皮肤娇嫩,贴敷时间不宜过长, 一般2-4小时。
4.冬病夏治贴敷从每年夏日的初伏到末 伏,一般每7-10天贴1次,每次贴3-6 小时,连续三年为一疗程。
ppt精选版
12
贴敷疗法的特点
1.作用直接,适应证广
穴位贴敷疗法通过药物直接刺激穴位,并 通过透皮吸收,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 其他部位,作用较为直接,其适应证遍及 临床各科,“可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 之不及”,对许多沉疴痼疾常能取得意想 不到的显著功效。
ppt精选版
26
9.贴敷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范围较 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疱、 瘙痒现象,应立即停药,进行对症 处理、极少数过敏体质者,对某种 药物出现全身性皮肤过敏症状,应 及时到医院就诊。
ppt精选版
27
10.贴敷部位出现水疱或溃疡者,待 皮肤愈后再行治疗。小的水疱一般 不必特殊处理,让其自然吸收。大 的水疱应以消毒针具刺破,排尽疱 内液体,涂以碘伏等消毒,覆盖消 毒敷料,防止感染。
ppt精选版
28
ppt精选版
29
.敷贴法选药规律(药物组方):
(1)气味俱厚的选药特点
药物多选气味俱厚之品,有时甚至选用力猛有毒 的药物。补法可用血肉有情之品。在此基础上适 当配伍通经走窜、芳香开窍、活血通络之品,以 促进药物吸收,如冰片、麝香、沉香、丁香、檀 香、菖蒲、花椒、白芥子、姜、肉桂等。一则易 透入皮肤起到由外达内之效;二则气味俱厚之品 经皮透入,对穴位局部起到针灸样刺激作用;三 是所含芳香性物质,能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也 即起到皮肤渗透促进剂的作用。

实用止咳经络穴位按摩法附图

实用止咳经络穴位按摩法附图

实用止咳经络穴位按摩法附图
实用止咳经络穴位按摩法附图
最简单的止咳方法:
一、脚上有一个止咳点,用指甲使劲一按那个穴位,真是神奇,果然就止住了咳嗽。

中间的红圈就是很灵的止咳穴位,在两条筋之间。

二、在第五胸椎上部左右2厘米是“厥阴俞”穴,只要在此处用力压6秒钟,不论是急性咳嗽或喉咙有异物存在,会立即止咳。

采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边吐气边进行,只要重复三次就能见效。

三、在锁骨中间“天突”穴采用相同指压方法,止咳效果也非常显著。

如果小孩的话,不妨减轻压力,增加次数,也会收到相同的止咳功效。

比较详细的止咳穴位经络按摩法
一、推揉上背疏风法
1、双手多指上下左右或斜行分推上背部;
2、掌根揉肩胛区膀胱经内侧线,
3、反复重揉风门、肺俞穴区。

二、搓擦大椎清热法
1、侧掌或小鱼际肌搓擦大椎穴2分钟
2、单拇指分别按压两侧曲池,合谷等穴。

三、揉搓肺俞宣肺法
1、双拇指分别按揉两风门、肺俞、侧掌或小鱼际肌,搓上述穴位
至局部温热为度
2、单拇指分别压两侧列缺、鱼际、外关。

四、揉摩胸胁润肺法
1、两手多指交叉用掌面协同大面积抚摩前胸及两胁;
2、两掌紧贴胸胁自上而下交替对揉;
3、单掌揉擦胸前面;
4、拇指按压中府、膻中穴
五、揪捏喉结豁痰法
1、食指屈曲,以指关节和拇指指腹相对揪捏喉结上下任脉络线廉泉至天突一段。

六、按揉前臂镇咳法
1、两手拇指分别揉压二侧鱼际肌;
2、单拇指分别按揉两前臂手太阴肺经尺泽至太渊一段,双拇指交替按压以上路线,还可根据病证的分型选取不同的穴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 红外止咳贴以亲水性的大分子物质为基质,与皮肤有很好的生物相 溶性,在远红外技术协同作用下,药物极易通过人体的皮肤,渗透入 血液、经脉,从而平稳、持久地发挥功效。
❖ 4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和谐的有机统一体,经络是运行气血调 节脏腑功能的通路。
❖ 5 本品采用远红外材料、磁粉、医用胶及无纺布基质组合而成。主要 通过辐射出3-15微米波长的远红外光波和磁粉产生的剩磁感应强度作
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得
8
到改善
红外止咳贴使用方法
一、主要技术和方法:是在古典验 方基础上,选用天然中草药主要 成分:白芥子、竹沥、生姜汁等, 结合现代红外技术和透皮给药 技术将“中药”“穴位”“红 外线”融为一体,敷贴穴位。发 作时可在穴位天突、膻中、肺 俞、膏盲四处,成人每天贴一 次,每次贴8-10小时,连续使 用六天停用两天再用。
7
现代医学实证研究
❖ 1、贴治前后,细胞液巨 噬细胞吞噬能力、细胞 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和 淋巴细胞转化率等检查 表明,贴敷红外止咳贴 后,能增强机体非特异 免疫能力;
❖ 2、贴敷后血液中嗜酸性 细胞明显减少,说明贴
欣红外止咳贴可降低机 体的过敏状态;
❖ 3、贴敷后血浆皮质醇显
著提高,表明贴欣红外
止咳贴能使丘脑-垂体-肾
3
红外止咳贴作用机理
❖ 4、磁场作用: ❖ 实验研究与临
床实践说明, 磁场具有镇痛、 镇静解痉、消 炎消肿等多种 治疗作用。
4
红外止咳贴作用机理
❖ 5、透皮吸收: ❖ 全身血循环有1/3在皮肤
进行,这有利于药物被 迅速吸收。近年来,透 皮吸收制剂以其毒副作 用小、长效、方便等独 特优势,成为当今制药 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 穴位贴敷可使中药有效 成分的高活性离子透过 皮肤屏障直接进入人体 循环,无胃肠降解和胃 肠刺激反应,并可避免 药物通过肝脏的首过效 应和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喉炎等病症的临床配合治
疗和日常康复保健,疗效
可靠,作用快捷,安全方
便。
6
红外止咳贴适用范围
❖ 适用范围:适用于咳嗽、咯痰、咳喘外感 咳嗽
❖ ⊙ 体虚易感冒 ❖ ⊙ 支气管哮喘 ❖ ⊙ 慢性支气管炎 ❖ ⊙ 反复呼吸道感染 ❖ ⊙ 慢性咽喉炎 ❖ ⊙ 三伏天、三九天于穴位贴敷,加强并巩咳贴的作用机理
❖ 6、协同增效:
❖ 红外止咳贴依据祖国传 统医学“内病外治”“经
穴传导”理论,高科技萃
取提纯工艺结合现代远红
外技术和透皮给药技术,
把“中药”“穴位”“磁
场”“远红外线”作用叠
加协同,应用于外感咳嗽、
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
管炎、反复呼吸道感染、
慢性阻塞性肺病过敏性鼻
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
❖ 3肺俞(SHU):〖定位〗第三胸椎 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咳嗽 气喘 吐血 潮热 盗汗 鼻塞
❖ 4膏肓(HUANG):〖定位〗第四胸 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咳嗽 气喘 肺癆 健忘 遗精 完穀不化
5大杼(ZHU):〖定位〗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 1.5寸
〖主治〗咳嗽 发热 项强 肩背痛
10
临床效果
❖效果: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报道采用“红外止咳贴”可有效 预防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观察 组200例总有效率84.0%,对照 组100例总有效率则仅为55.0%。
11
穴位主治
❖ 1天突:〖定位〗胸骨上窝正中 〖主治〗咳嗽 气喘 胸痛
咽喉肿痛 暴暗 噎膈
❖ 2膻(SHAN)中:〖定位〗前正中线, 平第四肋间隙 〖主治〗咳嗽 气喘 胸痛 心悸 乳少 呕吐 噎膈
用于人体部位,经人体对该波长的“共振吸收”和磁场能量的刺激传
递,从而激活细胞组织,增加局部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环,提高代谢
机能,以达到治疗和保健目的。
13
武汉华卫科技有限公司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6心俞(SHU):〖定位〗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 1.5寸
〖主治〗心痛 惊悸 咳嗽 吐血 失眠 盗 汗
12
红外止咳贴产品性能
❖ 1 红外止咳贴选用天然中草药,运用远红外缓释原理,达到透皮吸收, 持续刺激穴位,以达到加速血液循环、清肺化痰、修复受损呼吸道粘 膜的治疗效果;
❖ 2 更促进人体内环境整体调节、提高机体免疫力。 红外止咳贴穴位, 透皮吸收,内病外治,适应人群广泛。
二、作用与功能:利气化痰、止咳 平喘,扶正祛邪、固本防复发, 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 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引起的咳嗽气喘、哮喘, 以及 “冬病夏治”三伏贴和“冬病 冬防”三九贴的穴位贴敷疗法。
9
红外止咳贴(三伏、三九)使用方法
❖ 夏季于(三伏)。冬 季于(三九)天的第1 天各贴敷1次,依次按 农历天数。取穴:大椎、 定喘、天突、膻中、 风门、肺俞,年龄大于 60岁者加贴关元、气 海、肾俞,每次贴敷 时间8-10小时。
❖ 2、穴位刺激作用:
❖ 止咳贴敷贴于特定穴位,通
过对特定穴位的刺激,达到
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协调
阴阳、抗御病邪的作用。
2
红外止咳贴作用机理
❖ 3、红外作用:
❖ 远红外线因它与人体生 理功能息息相关而被称 为“生命育成光线”。 远红外线有较强的穿透 力,释放出的能量具有 激活细胞,松弛血管平 滑肌,增强血管自身节 律性运动的作用,从而 改善人体微循环,降低 血液酸性,促进新陈代 谢,增强人体免疫力。
红外止咳贴(穴位止咳)
成人型,儿童型,咽炎型,咳喘型
1
红外止咳贴的作用机理
❖ 1、药物作用: ❖ 组方源出《张氏医通》,依
据临床研究证据,根据临床 使用的经验,增删化裁而定。 ❖ 药物经过减毒增效、萃取提 纯,敷贴于体表,通过皮肤 吸收发挥肃肺止咳、祛痰平 喘的药理作用。 ❖ 小儿肌肤嫩薄,皮肤给药更 易吸收,使药物直达病所, 药力专宏而疗效巩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