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在“肺癌中医护理方案”中的应用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在肺病科的应用 精品

明代《普济方》中有葱泥和生附子末贴涌泉穴治疗 鼻渊的记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更是收载了不少 穴位贴敷疗法,并为人们所熟知和广泛采用如吴茱萸贴 足心治疗口舌生疮、黄连末调敷脚心治疗小儿赤眼至今 仍在沿用。 清代,《急救广生集》详细地记载了清代嘉庆前千 余年的穴位外敷治病的经验和方法,并强调在治疗过程 中应注意“饮食忌宜”、“戒色欲”等,是后世研究和 应用外治的经典之作。《理瀹骈文》,书中每病治疗都 以膏药薄贴为主,把穴位贴敷疗法治疗疾病的范围推及 到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科,提出了“以膏统 治百病”的论断。
夏季气温高,自然界的阳气旺盛,人体的阳气 也随之欲升欲旺,如果这时候抓住时机,因势 利导,对他们用补虚助阳的方法解决,可以收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一方面,在夏季,如果合理用药,为秋冬 储备阳气,阳气充足,阴气就不容易侵入。 冬病夏治疗法是在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 理论指导下的一种独特的外治疗法。
什么是“治未病”(四)
有数据显示,我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已占总死亡人数的80%, 约25%的城市居民患有不同程度的各种慢性病。发挥中 医“治未病”的独特优势,通过有效的健康管理和干预手 段,在减少慢性病的发生、降低医疗费用,让人就重视预防,《内经》“治未病”思想是非 常超前的医学思想,也是现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核 心,和现代健康管理模式有着惊人的一致!《黄帝内经》 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形成“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 调 “防患于未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谈到:“圣人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 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 锥,不亦晚乎”。
什么是“治未病”(三)
世界卫生组织新近发布的一项全球性调查结果表明,全球 有48亿人虽然没有被诊断出患有任何疾病,但却忍受着几 十种亚健康症状所带来的烦恼与痛苦。 21世纪的医学将 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从重治疗向重预防 保健发展,从针对病源的对抗治疗向整体调节发展。这为 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实践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中药穴位贴敷对老年肺癌患者肺癌根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自筹经费课题项目(GZZC202018;GZZC14-40);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筹经费课题项目(Z20200059;Z20190924)①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广西 南宁 530007通信作者:黄惠桥中药穴位贴敷对老年肺癌患者肺癌根治术后的影响*任志玲① 陈湘① 刘珍① 陶品月① 张桂宁① 姚佳① 黄惠桥①【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对老年肺癌患者肺癌根治术后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4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心血管外科拟行肺癌根治术的121例老年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1例)。
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
比较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1、6 d 中医症候积分、炎症因子。
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 <0.05)。
术后1 d,两组主症、次症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 d,观察组主症、次症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
两组术后1 d 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 d,观察组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可以有效加速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中医症候及炎症因子水平。
【关键词】 穴位贴敷 肺癌根治术 老年 中医护理 doi:10.14033/ki.cfmr.2022.30.02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2)30-0080-04 Effect of Acupoint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Elderly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after Radical Resection of Lung Cancer/REN Zhiling, CHEN Xiang, LIU Zhen, TAO Pinyue, ZHANG Guining, YAO Jia, HUANG Huiqiao.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2, 20(30): 80-8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cupoint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elderly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after radical resection of lung cancer. Method: A total of 121 elderly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who were scheduled to undergo radical resection of lung cancer in the Department of Thoracic Cardiovascular Surgery of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uly 2019 to April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60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61 cases)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basic nursing after operation,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acupoint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covery condi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TCM symptom score and inflammatory factors 1 and 6 days after opera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 The recovery time of bowel sounds, the time of first anal exhaust and the time of first defec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earli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One day after operation,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main symptoms and secondary symptoms scores and total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Six days after operation, the main symptoms and secondary symptoms scores and total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levels of C-reactive protein (CRP), interleukin-6 (IL-6)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between the two groups 1 day after operation (P >0.05). Six days after operation, the levels of CRP, IL-6 and TNF-α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Acupoint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n effectively accelerate the recovery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after opera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and improve the TCM symptoms and inflammatory factors level of patients. [Key words] Acupoint application Radical resection of lung cancer Elderly Chinese medicine care First-author ’s address: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7, China 外科手术是治疗肺癌特别是早期肺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肺癌相关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使越来越多的肺癌患者获得手术机会,生存期得以延长[1]。
晚期肺癌护理中应用穴位贴敷护理的效果

晚期肺癌护理中应用穴位贴敷护理的效果【摘要】目的:探索穴位贴敷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护理价值。
方法:参与研究人员均为晚期肺癌患者,患者68例(均符合研究要求),参与时间:2022年1月-2022年12月,以随机信封抽取两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穴位贴敷护理,观察护理效果。
结果:患者生活质量分值(护理前)无对比性(P>0.05);观察组各项分值(护理后)升高更显著,差异较大(P<0.05)。
满意度观察中更高(94.12%、79.41%)(P<0.05)。
结论:穴位贴敷护理在晚期肺癌护理应用优势更显著,可改善患者生活水平,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穴位贴敷;晚期肺癌;护理肺癌是一种常见的肿瘤病症,死亡率较高,患者初期存在隐匿性,需要及时开展治疗。
晚期患者痛苦较为明显,伴有较强的疼痛感,造成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应对患者开展合理的护理干预,降低患者疼痛感,减少病症对患者生活影响,促使患者尽可能改善生理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患者生命安全[1]。
本次研究将以68例患者为对象,分析穴位贴敷护理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参与研究人员均为晚期肺癌患者,患者68例(参与时间:2022年1月-2022年12月),以随机信封抽取两组,对照组34例,男女/16例、18例,年龄:56-78岁,均数(69.42±2.21)岁;观察组34例,男女/17例、17例,年龄:57-79岁,均数(69.31±2.24)岁。
纳入标准:(1)患者生存期预估>3个月;(2)患者无其他病症;(3)患者意识清晰;排除标准:(1)患者意识模糊;(2)患者合并其他类型病症,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符合研究要求。
1.2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标,指导患者用药,制定饮食方案,开展适当运动。
1.2.2观察组观察组开展穴位贴敷护理,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处方:白术、防风、黄芪、茯苓、木香各10g,研磨药粉,加入蜂蜜,调制膏状,运用专用贴敷纸贴敷,对应患者穴位进行,肺俞、阳陵泉、足三里,每日一次,每次8小时,连续贴敷一周。
穴位贴敷联合中西医护理在肿瘤化疗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穴位贴敷联合中西医护理在肿瘤化疗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评价穴位贴敷联合中西医护理应用于肿瘤化疗患者中的价值。
方法:2021.10至2022.12选取肿瘤化疗后患者70例。
随机数字表法分组。
参照组、试验组各35例。
2组接受常规、穴位贴敷联合中西医护理干预。
探究2组护理价值。
结果:营养指标、症状积分、焦虑程度可见,试验组更为优异,P<0.05。
结论:穴位贴敷联合中西医护理的应用,可减轻肿瘤化疗后患者的症状,缓解其焦虑程度,改善其营养状态。
【关键词】穴位贴敷;中西医护理;肿瘤化疗近些年,在生活习惯、饮食、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使得肿瘤发生率增高。
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案即为化疗。
但是在患者治疗期间,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副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降低等[1]。
上述症状在长时间得不到纠正的情况下,易造成营养不良发生。
为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需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手段。
本研究评价穴位贴敷联合中西医护理应用于肿瘤化疗患者中的意义,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录入70例肿瘤化疗后患者,时间2021.10至2022.12。
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均35例。
参照组:男20例、女15例。
年龄:36~68(43.07±4.12)岁。
试验组:男19、女16例。
年龄:37~70(43.11±4.26)岁各组基线资料区别小,P>0.05。
所有患者知晓本研究。
1.2方法参照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策,在医生指导下,予以患者消食止呕药物。
若患者难以进食,则还应采取营养支持措施。
试验组:将穴位贴敷联合中西医护理作为方案,如下:(1)穴位贴敷。
药物选择冰片、砂仁、木香等。
将其制作为膏状,再涂抹至贴片上。
敷在患者足三里、内关等穴位。
时间位置6至8h.每天1次。
(2)中西医护理。
①营养指导。
对于无法进食者,应采取营养支持方案。
以患者的病情为依据,制定营养计划,可联合应用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的形式。
②饮食护理。
嘱患者禁食辛辣、甜腻食物。
中药膏摩联合穴位贴敷疗法治疗1例肺癌相关性咳嗽患者的护理体会

2023年第9卷第11期Vol.9, No.11,2023中西医结合护理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ursing中药膏摩联合穴位贴敷疗法治疗1例肺癌相关性咳嗽患者的护理体会王兴元,刘书红,张中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北京, 100078)摘要:探讨中药膏摩联合穴位贴敷治疗1例肺癌相关性咳嗽患者的效果,总结护理经验。
运用以温为补、以通为补的创新理论,结合根据肿瘤绿色调护技术对患者行膀胱经(肺俞穴、膏肓穴)中药膏摩联合任脉(天突穴)、膀胱经(肺俞穴)穴位贴敷联合疗法。
治疗后患者咳嗽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采用中药膏摩联合穴位贴敷疗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咳嗽症状,有助于确保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药膏摩;穴位贴敷;肺癌;咳嗽;中医护理中图分类号:R 27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709-1961(2023)11-0023-04Nursing of a lung cancer patient with coughtreat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ointment combined with acupoint sticking therapyWANG Xingyuan,LIU Shuhong,ZHANG Zhonghua(Department of Oncology, DongfangHospit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78)ABSTRAC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intment combined with acupoint sticking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cough in a lung cancer patient.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warming and obstruction-removing as tonifying therapy and green nursing of tumor, the patient was treated with the combination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intment on bladder me⁃ridian (Feishu acupoint, Gaohuang acupoint) and acupoint sticking on Ren Channel (Tiantu acu⁃point) and bladder meridian (Feishu acupoint).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cough were obviously relieved after treatment. The combination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intment and acupoint sticking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cough symptoms, enhance clinical treatment and nursing efficacy and improv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intment; acupoint sticking; lung cancer; cough;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据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数据统计,肺癌发病率为11.4%,排名第二;而死亡人数占癌症死亡总数的18%,位居第一[1]。
肺癌中医护理方案

肺癌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症候:肺脾气虚证、肺阴虚证、气滞血瘀证、痰热阻肺证、气阴两虚证。
二、常见证候要点/常见病症/症候施护〔一〕肺脾气虚证:久咳痰稀,胸闷气短,神疲乏力,腹胀纳呆,浮肿便溏。
舌质淡苔薄、边有齿痕。
1、咳嗽/咳痰〔1〕观察呼吸、咳嗽状况,有无咳痰,痰液的性质、颜色、量;遵医嘱雾化吸入后观察有无咳痰以及痰液的性质、颜色、量。
〔2〕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防止灰尘及刺激性气味。
〔3〕咳嗽胸闷者取半卧位或半坐卧位,少说话。
〔4〕协助翻身拍背,教会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的方法。
〔5〕保持口腔清洁,咳痰后以淡盐水或漱口液漱口。
〔6〕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肺、气管、神门、皮质下等穴位。
〔7〕进食健脾益气补肺止咳食物,如山药、白果等。
持续咳嗽时,可频饮温开水或薄荷叶泡水代茶饮,减轻咽喉部的刺激。
2、腹胀纳呆〔1〕保持病室整洁、空气流通,防止刺激性气味,及时倾倒痰液,更换污染被褥、衣服,以利促进患者食欲。
〔2〕保持口腔清洁,去除口腔异味,咳痰后及时用温水或漱口液漱口。
〔3〕与患者有效沟通,积极开导,帮助其保持情绪稳定,防止不良情志刺激。
〔4〕鼓励患者多运动,以促进肠蠕动,减轻腹胀。
病情较轻者鼓励下床活动,可每日散步20~30分钟,或打太极拳等。
病情较重者指导其在床上进行翻身、四肢活动等主动运动,或予四肢被动运动,每日顺时针按摩腹部10~20分钟。
〔5〕耳穴贴压〔耳穴埋豆〕: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脾、胃、三焦、胰、胆等穴位。
〔6〕穴位按摩:遵医嘱穴位按摩,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足三里、中脘、内关等穴位。
〔7〕穴位贴敷:遵医嘱穴位贴敷,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中脘、气海、关元、神阙穴等穴位。
〔8〕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味、甜腻之品,正餐进食量缺乏时,可安排少量多餐,防止在餐前和进餐时过多饮水,防止豆类、芋头、红薯等产气食物的摄入。
3、便溏〔1〕观察排便次数、量、性质及有无里急后重感。
浅谈穴位贴敷在肺癌晚期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穴位贴敷在肺癌晚期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其穴位贴敷应用在肺癌晚期患者中的实际效果性。
方法:抽到我医院收入的肺癌晚期病患(44例)为研究样本,时间是从2021年9月起-2022年9月止。
再运用“计算机表法”实施分组,其中的参照组(22例)接受常规化疗,研究组(22例)在此基础上应用穴位贴敷干预。
结果: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要高于参照组,且P值<0.05。
结论:穴位贴敷运用在肺癌晚期病患当中,能够改变其生活质量,是值得推荐的一种干预方式。
【关键词】穴位贴敷;肺癌晚期;生活质量肺癌属于在支气管的黏膜与肺泡细胞上出现恶性的肿瘤表现,按照一些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调查,在病患中有60%左右超过了65岁,且当中Ⅲ期与Ⅳ期的又占据到75%,没有接受手术治疗的机会,他们的基础性疾病也非常多,若是病发一般都是有很复杂的病情,这时候的病患已经不适宜选择手术进行干预治疗,仅可经保守或是化疗手段来治疗。
但是这样的治疗方案又会产生很多的不良反应表现,一些病患是很难予以耐受或是承受的,最后病患会因为放弃了治疗反而增加其恶化的速度。
特此,选择我医院收入的44例肺癌晚期病患(从2021年9月起-2022年9月止)为研究样本,通过穴位贴敷的运用效果更为显著,详细的干预报告为:1资料、方法1.1资料抽到我医院收入的肺癌晚期病患(44例)为研究样本,时间是从2021年9月起-2022年9月止。
再运用“计算机表法”实施分组,其中的参照组(22例):男样本12例、女样本10例,均龄维持(65.2±8.2)岁;研究组(22例):男样本11例、女样本11例,均龄维持(66.7±10.5)岁。
基于此资料,给予t计算,显现P值>0.05。
纳入样本:(1)病患的年龄均在18岁以上;(2)明确诊断已经处于肺癌Ⅲ期与Ⅳ期;(3)病患有清楚的个人意识。
排除样本:(1)中医证型不太相符,特别是存在热证;(2)病情没有告诉病患;(3)对于穴位贴敷表现为过敏。
中药穴位贴敷在晚期肺癌患者化疗期的应用效果

・54・Shanghai Nursing,May2019,Vol19,No.5中药穴位贴敷在晚期肺癌患者化疗期的应用效果佟银侠,王平,张春兰,雷桂军,刘惠,王永林(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江苏徐州221009)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在晚期肺癌患者化疗期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7月收治于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的晚期肺癌患者1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89)和对照组(n=94),对照组在实施化疗方案后进行常规不良反应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的不良反应增加穴位贴敷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化疗疗程结束后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两组患者化疗结束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片0.0296);观察组总健康状况和不良反应症状(疲倦、恶心与呕吐、失眠、便秘、腹泻)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等级分布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c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可有效缓解晚期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同时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晚期肺癌;化疗期;穴位贴敷;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8399.2019.05.014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起源于支气管黏膜及肺泡细胞的恶性上皮性肿瘤⑴。
根据WHO发表资料显示,每年世界范围内,肺癌新确诊病例超过了50万例,是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⑵。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最新发布的肺癌数据显示⑶,2013年我国新发肺癌病例73.28万例,居恶性肿瘤的首位,占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19.90%。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5岁以上的肺癌患者约占60%,其中75%是皿~IV期,失去了手术的最佳治疗期,且老年人基础疾病多,一旦发病往往病情较复杂,此时患者已不适合采用手术治疗,只能采用保守放疗、化疗治疗但放疗、化疗治疗产生不良反应较多,部分患者难以耐受,最终患者因放弃治疗而加速病情恶化或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穴位贴敷在“肺癌中医护理方案”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5-02-04T16:44:47.5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7期供稿作者:彭曹霞肖怀芳(通讯作者)刘影
[导读]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投入,强调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应突出中医特色。
彭曹霞肖怀芳(通讯作者)刘影
(重庆市中医院肿瘤科 400021)
【摘要】目的:临床应用“肺癌中医护理方案”根据中医优势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对肺癌患者辨证施护经验发现,穴位贴敷治疗应用广泛,咳嗽、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整体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肺癌、中医护理、穴位贴敷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7-0340-02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居恶性肿瘤的发病首位。
肺癌患者生活质量低下,如何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肺癌护理的主要目的。
[1]中医认为肺癌是阴阳失衡导致的全身性疾病在肺部的具体表现,全身为虚,局部为实。
在肺癌发病机制中,痰、瘀是邪毒侵肺、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又是正气亏虚、肺部积块形成的致病因素。
肺癌辨证时,遵循吴承玉[2]建立的五脏系统辨证新体系,以“从症辨证”为原则,准确判断病位、病性,提高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投入,强调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应突出中医特色。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重点专科建设为切入点,一直在如何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方面进行探索[3]。
中医优势病种护理质量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应用,不断提高医院中医护理水平,通过制定中医优势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和护理方案,组织培训和考核,开展中医特色护理项目等系列管理方法,规范了全院中医优势病种护理质量控制标准,提高了中医护理质量。
中医优势病种疗效评价是中医药继承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肺癌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首批“13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病种之一,自2013年8月21日至今,重庆市中医药在肿瘤科应用“肺癌中医护理方案”,共收治肺癌患者817例。
“肺癌中医护理方案”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由责任护士对肺癌患者进行评估实施治疗和护理,及时进行疗效评价,由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监督指导执行,定期归纳汇总进行效果评价,总结分析,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有一定的作用。
临床护理的时候,我们首先对肺癌患者进行辨证,根据“肺癌中医护理方案”中不同的证型,比如说肺脾气虚证、肺阴虚证、气滞血瘀证、痰热阻肺证、气阴两虚证等,针对疾病的常见症状,如咳嗽、咯血、发热、胸痛、气促胸闷、便溏、纳呆、便秘、恶心呕吐等,采取相应的中医治疗措施。
在我们实施“肺癌中医护理方案”期间,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证候和症状概括得不够全面,例如在我们护理的患者中有肺肾阴虚者,其表现出的症状有咳嗽、乏力、四肢肿胀、腹胀痛等,同样的问题,我们所应用到的中医护理技术也包含不全面,除了肺癌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中应用到的耳穴压豆、穴位按摩、艾灸、中药外敷、中药泡洗等中医护理技术以为,我们还常用到穴位贴敷治疗,且应用广泛。
穴位贴敷疗法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其理论基础为整体观念、经络学说以及腧穴作为脏腑经络气血汇聚之处,有独特的生理功能几个方面。
通过药物的吸收、激发经气作用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比如临床上我们选用足三里、内关、中脘等穴位配以名老中医师经验方制成的止吐膏行穴位贴敷治疗尤其是化疗后出现的恶心呕吐等症状的肺癌患者,通过药物敷穴达到内病外治增进患者食欲,健脾开胃、和胃降逆的作用;应用止痛贴剂针对阿是穴行穴位贴敷起到行气活血,舒经止痛的作用;应用止咳贴剂配以肺俞、膈俞、膏盲、丰隆等穴位行穴位贴敷治疗,起到宣肺止咳的作用等等。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中医治疗的施术部位。
联合选穴是通过腧穴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及特殊作用达到通其经脉、调其气血,使阴阳平衡、脏腑和调,扶正祛邪的目的。
肺癌中医穴位贴敷治疗常选等穴位包括足三里、内关、阿是穴、肺俞、膈俞、膏盲、丰隆等。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胃经下合穴,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刺激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之一,是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
它具有疏导水湿、宁心安神、理气镇痛的作用。
杨育林等研究发现针刺足三里配内关,有和胃降逆,宽中理气的作用,对调节胃肠道功能反应有效。
阿是穴可以在全身任何地方出现,是一种临时腧穴现象。
当疾病发生的时候,人体的某一部分就会发生相应的气血阻滞,造成气血的局部性、临时性的聚集,从而出现阿是现象。
当这种疾病解除时,气血的临时聚集也随之解除,阿是穴现象即消失。
中医认为,阿是穴通过经络系统与脏腑组织相联系,而经络系统在生理上具有沟通上下内外,将气血营养输布至全身的作用;病理上又是将病邪由表入里的传注途径。
所以,阿是穴即是治病的最佳刺激点,同时也是疾病反映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诊断和治疗。
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是足太阳膀胱经第13个穴位,为背俞穴,该穴有分发肺脏之热的功能。
膈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第十七穴,位于背部第七胸椎棘突,正中线旁开1.5寸处,该穴有养血和营、理气止痛的作用。
膏盲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宽处(或左右旁开三寸),肩胛骨内侧,该穴有散热排脂的功能,有强身保健、预防疾病的作用,配肺俞穴主治久咳。
丰隆穴首载于《灵枢?经脉》篇,具有调和胃气、祛湿化痰、通经活络、补益气血、醒脑安神等功效,尤被古今医学家所公认为治痰之要穴。
痰是水液代谢障碍所产生的病理产物,又是致病的因素之一。
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而首先责之于脾,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脾无留湿不生痰之说。
因为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之络穴,别走于足太阴脾经,故可治脾胃二经疾患。
针刺丰隆穴可通调脾胃气机,使气行津布,中土得运,湿痰自化。
而百病皆由痰作祟,按摩丰隆穴可以祛湿化痰,所以凡与痰有关的病症都可取丰隆穴治疗。
临床上我们通过联合选穴配以特定方剂行穴位贴敷治疗,该治疗在发挥药物治疗作用的同时还发挥了经络腧穴对人体的调节作用。
总的来说,“肺癌中医护理方案”中对疾病常见症状适用对中医护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对关键环节如:选穴、应用时间、观察要点等做了明确说明,使中医护理技术等应用更加规范、科学。
我们的目的是把中医特色优质护理服务作为发展方向进行不断的探索,为患者提供中医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将《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贯彻执行于实际工作中,让患者真正体验到中医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得到身心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形成和谐护患关系,继承和弘扬祖国医学,助推优质护理服务。
几千年来,中医治病医、药、护不分,历来主张“三分治、七分养”,养即护理。
而“肺癌中医护理方案”就是针对肺癌的临床治疗护理方案。
根据我们临床经验的总结,穴位贴敷治疗在“肺癌中医护理方案”中应用广泛,疗效显著,患者症状得以明显改善,整体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从而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及满意度。
中医药诊治历来以“简、效、便、廉”为特点,穴位帖敷疗法亦体现了这一中医特色,值得临床
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许红英.护理干预对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03(12):39-40.
[2]胡继红.肺癌辨治规律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04).
[3]邹如政,李秀清,卢晓苇.以重点专科建设为途径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