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上册期中考点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知识要点梳理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知识要点梳理

器宇:气概,风度。 禁锢:束缚,限制。 粗制滥造: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也指工作不负责任,草率 从事。 郁郁寡欢:心情苦闷的样子。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麻木不仁:肢体麻痹,没有感觉。形容对外界的事物反应迟钝 或漠不关心。
奋斗的精神。
5.《一着惊海天 》本文采用现场特写的形式,抓住歼-15 舰 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事件,生动再现 了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表 达了作者强烈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第二单元
一、课文内容梳理 1. 《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记叙了 作者在日本读书时候的学习和生活,讲述了在学校受到日本 学生的歧视,并且决定放弃医学的过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 对于藤野先生深深的思见,没有歧视 别人,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
标题:用精练的语言概括事实,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 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 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 主体:位于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 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
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 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 背景: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新闻的特点:①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②报道及时; ③语言简明准确。 新闻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等。 新闻六要素(记叙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 因、经过、结果。
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知识要点梳理
第一单元
一、课文内容梳理 1. 《消息二则》选自《毛泽东新闻作品集》。作者毛泽东,伟 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 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 况。 消息正文一共是五句话,第一句是导语,交代了何时何地何人 何事;第二句交代作战的主要地域,第三句写战况,第四句插 入描写,具体展现战场情景,第五句表现人民解放军的战斗意 志和战斗目标。文字简洁,语言凝练,平实中显示出宏大的气 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 的时间、地点和战况,指出了战局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敌败我 胜的原因。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 英雄气概。

初二上册语文期中考试知识点

初二上册语文期中考试知识点

初二上册语文期中考试知识点【导语】学习效率的高低,是一个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

在学生时期,学习效率的高低主要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

当一个人进入社会之后,还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时候,一个人学习效率的高低则会影响他(或她)的工作成绩,继而影响他的事业和前程。

可见,在中学阶段就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具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大有好处。

下面是作者为您整理的《初二上册语文期中考试知识点》,仅供大家参考。

1.初二上册语文期中考试知识点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樽zūn箸zhù三重chóng茅挂罥juàn坳ào突兀wù狐裘qiú锦衾qīn瀚hàn海掣chè2.说明下面加点的词。

(1)结庐在人境结:建造、构筑。

(2)问君何能尔尔:这样。

(3)直挂云帆济沧海济:-渡。

(4)高者挂罥长林梢长:高。

(5)秋天漠漠向昏黑向:渐近。

(6)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庇:遮盖,保护。

俱:都。

(7)将军角弓不得控控:拉开。

(8)风掣红旗冻不翻掣:拉,扯。

(9)吟鞭东指即天际吟:指吟诗。

(10)落红不是无情物落红:落花。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

(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3)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4)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5)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6)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际。

(7)《饮酒》中表现诗人超脱尘世,酷爱自然的千古名句是:采菊东篙下,悠然见南山。

(8)《行路难》中运用典故写出诗人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的句子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9)人们常用《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鼓励人们克服挫折,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奋斗。

(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奇特的想象写“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初二上册语文期中考试知识点

初二上册语文期中考试知识点

初二上册语文期中考试知识点1.初二上册语文期中考试知识点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樽zūn箸zhù三重chóng茅挂罥juàn坳ào突兀wù狐裘qiú锦衾qīn瀚hàn海掣chè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结庐在人境结:建造、构筑。

(2)问君何能尔尔:这样。

(3)直挂云帆济沧海济:-渡。

(4)高者挂罥长林梢长:高。

(5)秋天漠漠向昏黑向:渐近。

(6)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庇:遮盖,掩护。

俱:都。

(7)将军角弓不得控控:拉开。

(8)风掣红旗冻不翻掣:拉,扯。

(9)吟鞭东指即天涯吟:指吟诗。

(10)落红不是无情物落红:落花。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

(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3)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4)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5)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6)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7)《饮酒》中表现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千古名句是:采菊东篙下,悠然见南山。

(8)《行路难》中运用典故写出诗人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的句子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9)人们常用《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激励人们战胜挫折,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奋斗。

(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奇特的想象写“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夸张地描写胡地异常寒冷的诗句是;瀚诲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2)《己亥杂诗》中,作者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的句子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1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诗人推已及人的博大胸怀和他的美好理想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统编版):文学常识(考点清单)

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统编版):文学常识(考点清单)

专题02:文学常识(考点清单)新闻知多少【新闻定义】广义上:新闻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新闻评论等;狭义上:专指消息,是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进行的及时、客观的报道。

【新闻特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观点明确、语言简洁。

【新闻结构】五部分组成: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有引标、主标、副标。

简洁醒目、突出重点,吸引读者,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导语: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

对标题的扩展,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领起下文。

主体: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背景:指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交代新闻事件发生的环境、条件等。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的一句话。

阐述新闻意义,使读者加深印象和理解。

(标题、导语、主体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背景、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起辅助作用。

)【新闻要素】新闻的“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新闻语言特点】准确客观,但也渗透着作者一定的主观情感。

【新闻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以记叙为主,也可以适当穿插议论、描写。

【电头】在报道开头,用括号或黑体字交代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等的文字。

【消息】【消息的定义】新闻又称消息,是指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

【消息和新闻的关系】从广义上讲,新闻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上讲,新闻就是指消息。

【消息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洁性(新闻的特征)。

【倒金字塔结构】消息有比较固定的格式,即由主到次地组织内容,使事件的高潮在前,被称为“倒金字塔式”结构。

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它以事实的重要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把最重要的、最吸引人的新闻事实写在前面,然后将各个事实按其重要程度依次写下去,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

它多用于事件性新闻。

这种结构的优点包括:便于材料的组织,利于突出新闻的特点,方便读者阅读,便于编辑处理。

初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复习知识点三篇

初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复习知识点三篇

初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复习知识点三篇多了一次失败,就多了一次教训;多了一次挫折,就多了一次经验。

没有失败和挫折的人,是永远不会成功的。

下面为您推荐初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复习知识点三篇。

【一】初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复习知识点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d溃ku退泄xi气阻遏绥su聿y2.解释下列词语。

(1)业已:已经。

(2)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

他是怕对了。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两则新闻的作者是毛泽东。

2.新闻的特征是用事实说话。

3.新闻的六要素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4.新闻的结构包括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第2课芦花荡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提防dīfang疟yo子寒噤jn吆喝yāohe蹿cuān仄z歪转弯抹m角(点拨:注意提、喝、抹等是多音字。

)2.解释下列词语。

(1)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2)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2)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二、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芦花荡》的作者是现代作家孙犁,选自《孙犁文集》,本文是作者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

第3课蜡烛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匍匐pf揣chuāi在怀里衰shuāi老淹没m(点拨:注意多音宇揣没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jūgōng)鞠躬肃(m)穆3.解释下列词语。

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总复习知识点考点

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总复习知识点考点

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总复习知识点考点【篇一】一、现代文阅读1、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

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

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2、新闻的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3、新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映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4、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画图表、引资料、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等5、说明文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现象–本质、原因–结果、整体–部分、概括–具体、特点–用途、主–次、总–分)6、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作用: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和景物、场景)作用:交代时间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某性格、烘托人物某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主题7、②人物描写:(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表现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8、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9、记叙的三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补叙属于插叙一种)。

10、八种常用修辞方法: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二、病句类型1、成分残缺(缺少主语、缺少宾语)①、通过这次文学交流活动,使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

改正:删去”通过”或者”使”,句子就有主语了。

②、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知识点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知识点在学习中,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习要点。

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知识点1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匍匐púfú揣chuāi在怀里衰shuāi老淹没mò(点拨:注意多音宇“揣”“没”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jūgōng)鞠躬肃(mù)穆3.解释下列词语。

(1)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2)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知识点2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揩kāi黏nián尴尬gāngà凹凼dàng2.解释下列词语。

(1)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谈。

(2)大庭广众:人多而公开的场合。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天若放晴,穿堂风一吹,青石板比泥地干得快,父亲又用竹丝扫把扫了,石板上青幽幽的,宽敞阴凉,由不得人不去坐一坐,躺一躺。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台阶》的作者是当代小说家李森祥。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知识点3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xiáo河匀称chèn惟妙惟肖xiào点拨:注意多音字“称”的`读音,“肖”不要误读成xiao.2.解释下列词语。

(1)匀称:均匀,比例和谐。

(2)古朴:朴素而有古代风格。

(3)惟妙惟肖: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4)巧妙绝伦:(方法或技术等)灵巧高明,独一无二。

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要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要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要点为应战即将到来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同学们要如何整理复习要点呢?接下来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的复习要点,供大家参考。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要点(一)第1课《新闻两则》【易错词】泄气(xiè ) 芜湖(wú) 督战(dū)殷家汇(yīn) 阻遏(è) 绥靖区(suí jìng)潢川(huáng) 被俘(fú) 襄阳(xiāng)杜聿明(yù) 阌乡(wén) 豫(yù)锐不可当(dāng)【词语解释】鄂(è) :湖北简称。

豫(yù):河南简称。

绥(suí)靖(jìng):安抚,平定。

阻(zǔ)遏(è):阻止。

锐(ruì)不(bù)可(kě)当(dāng) :锋利无比,不可阻挡。

业已(yǐ):已经。

阻遏(è) 阻止:聿(yù):古汉语助词,用在句首或句中阌(wén)乡:河南省旧县名。

第2课《芦花荡》【易错词】蹿(cuān) 消耗(hào 鄂(è)疟子(yào) 张皇失措管辖(xiá)竹篙(gāo) 仄歪(zè)提防(dī) 水淀(diàn) 飒飒(sà)寒噤(jìn) 转弯抹角(mò)泅(qiú)【词语解释】尖(jiān)利(lì):尖锐,锋利。

能(néng)耐(nài):本事;技能。

悠(yōu)闲(xián):从容闲适而无所牵挂,悠然闲静的意思。

寒(hán)噤(jìn):因寒冷而哆嗦。

阴(yīn)惨(cǎn):悲伤凄惨。

仄(zè)歪(wāi):倾斜,歪斜。

央(yāng)告(gào):央求,恳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语文上册期中考点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

3分读书,能使浮zào的心变得宁静;读书,能使枯燥的心变得湿润;读书,能使贫瘠的心变得富足;读书,能使平庸的人生变得多姿多采.zào 瘠,改为2.按要求填空。

7分①《望岳》一诗中表现诗人登临泰山极顶的决心和坚毅豪迈气概的句子是,。

②.《春望》一诗中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的语句:,。

③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

④《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⑤ ,草色入帘青。

⑥仿照例句写句子。

2分例: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

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

3、下列句子都有语病,在原句上改正过来。

2分①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②这次会议规定每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超过30分钟。

4.名著阅读。

2分请根据以下提示,任选其中一题完成。

1“人到底应该怎样度过一生?”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2正直勇敢、为兄报仇、景阳岗、打虎英雄3“你个傻骆驼!辣不死你!连我还能喝四两呢。

不信,你看看!”你选取的提示是,与这个提示相关的作品是《》。

请写出与这部作品中有关的一个故事情节:20字左右。

5、国务院办公厅l月8日发出“限塑令”,规定从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将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并自觉执行“限塑令”,请你为这次宣传活动拟写一条公益广告。

要求:紧扣主题,新颖独特,生动形象,语言简洁,不超过l5个字2分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6一12题。

一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6.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的思想感情。

2分。

7说说“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写景的妙处。

3分阅读文言文,完成9~12题。

13分〔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乙〕房玄龄①奏:“阅②府库甲兵,远胜隋世。

”上③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④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

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⑤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 选自《资治通鉴》〔注〕①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

②阅:查看。

③上:指唐太宗。

④炀帝:指隋炀帝。

⑤乂yì:安定。

8.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甲文村中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是 ;乙文唐太宗论述治国更需重视民生时举的事例是。

2分9.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1便要还家要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3诚不可缺诚: 4卒亡天下卒:10.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11.甲乙两文都传达着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

如何实现这一愿望呢?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你从古文学习中获得的启示。

3分三、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8分①据新华社电持续了一年多的2021年奥运会举办权花落谁家的悬念在6日晚终于大白天下,经过四轮的激烈争夺,伦敦以54比50票的微弱优势击败了呼声最高的巴黎,获得本届奥运会的主办权。

②本届奥运会的申办阵容堪称豪华,除巴黎和伦敦外,还包括马德里、纽约和莫斯科,被认为是奥运史上竞争最激烈的申办。

当莫斯科、纽约和马德里在前三轮相继被淘汰出局后,竞争最后演变成巴黎和伦敦的“双城记”。

③在申办期间一直最被看好的巴黎已是第三次申办奥运会,前两次分别是在申办1992年奥运会时输给巴塞罗那和2021年奥运会败给北京,但这依然无法给他们带来胜利。

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所说,申奥是一场非常残酷的比赛,而这一次申奥要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残酷。

④在罗格宣布最终结果后,伦敦代表团沸腾了,他们相互拥抱庆祝胜利,而巴黎代表团成员则沉寂了很长时间,久久没有离去,不少人眼里已是泪水盈盈,巴黎市长德拉努埃则眼含泪水和代表团成员拥抱……⑤据悉,当五个申办城市在6日向国际奥委会第117次全会进行陈述时,伦敦的陈述脱颖而出,非常具有感染力,而且他们强调为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未来,要让更多的孩子和年轻人投入到体育中,尤其是奥申委主席塞•科声情并茂的演说,给人留下很深印象。

12、给选文拟标题2分13、用“∥”划分这则新闻的导语、主体和结尾部分。

2分①②③④⑤14、请指出这则消息的有关要素。

2分1时间:2人物:3事件:4结果:15、根据这则消息,说说伦敦申奥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分。

二12分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

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

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

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

老头子又是一篙,,卜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

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

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

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

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

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

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16.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

2分17.“张皇失措”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写老头子张皇失措?3分18.文段交代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有什么用意?2分19.这几段文字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3分20.“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2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2—26题。

15分田野上的白发刘益善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

先是两鬓,后采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

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

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

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

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

母亲在田埂上蹒珊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

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

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

我叫丁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丁下采,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

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

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

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

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

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珊而行。

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

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谊享一事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

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

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

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

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

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

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

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

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

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

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

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

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⑨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

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

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予上。

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

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

我没说话,把母亲进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

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

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⑩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

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

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21.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2分答:22.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

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4分答:1223.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

4分1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

答:2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量,艰难地爬行。

答:2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段中“后来满头芦花”一句用乡村常见的芦花来形容母亲的,白发,突出母亲头发斑白的特征,切合母亲农妇的身份。

B.③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C.④段中“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一句,既写出了老鼠的猖獗,又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劳。

D. 段中以“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一句结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