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 纺织面料教案 首师大版
小学关于纺织教案及反思

小学关于纺织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培养小学生纺织技能的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 了解纺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纺织的基本技能,如纺纱、织布等。
3. 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4. 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纺织相关的教具和材料,如纱线、纺轮、织布机等。
2.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以便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提前了解学生对纺织的基本认知和经验,以便根据他们的学习需求进行调整。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一张描绘纺织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纺织的兴趣。
2. 与学生进行简短的讨论,了解他们对纺织的认知和经验。
主体:1. 介绍纺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纺纱、织布等。
2. 示范纺纱的基本步骤,让学生跟随操作,并互相帮助。
3. 引导学生进行纺纱实践,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纺纱技巧和材料。
4. 展示织布机的使用方法,并指导学生进行织布实践。
5. 鼓励学生互相展示和分享自己的纺织作品,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总结:1. 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所学到的纺织知识和技能。
2. 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讨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3.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以改进今后的学习体验。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小学生的纺织技能,并促进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以下几点需要改进:1. 教学准备不足:我在准备教具和材料方面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
下次我将提前了解学生的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2. 学生参与度不高:部分学生对纺织的兴趣不高,导致他们在实践环节中缺乏主动性。
下次我将引入更多有趣的教学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缺乏个性化指导:在实践环节中,我没有给予学生个别指导和反馈。
下次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他们指导和鼓励。
通过这次教学经验,我意识到在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小学科学纺织面料(含反思)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分析一.“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为本教学的设计带来了启发。
此学习理论的基本模型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猫实验。
该实验揭示出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我很认同实验的三点象征意义:1.象征着学习者是以主动尝试、探索的方式进行学习。
2.象征着学习者真正学到了新行为。
3.象征着学习者的行为从无序向有序、从散漫向有组织转变,以及有序和组织的程度不断提高。
根据实验象征意义1,《纺织面料》一课尽力创设让学生“做一做”的机会。
引导学生尝试着对不同面料进行某些性质的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进一步思考面料的实际用途。
根据实验象征意义2、3,《纺织面料》一课尽可能地向学生提供探索解决问题之路径的机会。
在开始动手研究面料的某些性质之前,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适当点播等方式,使学生的头脑先行动起来:明确面料实验项目(吸水性、耐磨性)的含义和判定标准(如对材料是否易吸水的简易辨认);统筹实验项目的先后;找出实验的无关变量并思考如何控制;商议实验如何分工与合作……这样的设计,恰恰让学习者在《常用的材料》单元的第一课,就初步掌握了实验对比材料特性的科学方法,并逐步形成了严谨、有序、细致的科学习惯。
一旦学生掌握了探索此类问题的路径,那么接下来的《纸张》、《合金》等课,都将使他们的学习更独立自主。
二.维果茨基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部分论述,为本教学设计带来了启发。
维果茨基在对儿童的思维进行研究后,有着这样的论述:“事实上正确地完成了概念形成的儿童或少年在给已经形成的概念下定义时是如何降落到较为原始的阶段,并在给概念下定义时开始例举在该具体的环境里这个概念所包括的各种具体物品。
”“儿童极早地使用在成年人言语里用最抽象的形式代替抽象思维的那些词语,决不意味着儿童思维里有相同的东西……所以我们就没有任何理由硬是将抽象思维加之于使用抽象词语的儿童。
”对于上面的论述,我的理解是要尊重小学生的年龄与认知特点。
进行思维训练时,要充分建立在形象、可被感知的基础上;概念的建立要尽可能基于“真刀真枪”的具体活动中。
五年级科学上册 纺织面料教案 首师大版

(首师大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纺织面料一、教学目标1.知道几种多见纺织面料的名称、主要性质和用途。
了解织布的历史和过程。
2.具有探究纺织面料的兴趣和初步独立研究纺织面料性质的能力。
3.具有认真细致、与人合作的优良态度。
4.初步学会用棉线(或毛线)织一块布料。
二、教学重点:知道几种多见纺织面料的名称、主要性质和用途。
了解织布的历史和过程。
三、教具准备(1)各种各样的面料:棉布、丝绸、麻布、毛纺布、人造棉、人造丝、锦纶、涤纶、腈纶等(2)钩码、放大镜、镊子、火柴、砂纸、水、滴管、织布机、线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大家身上穿的衣服,是用什么材料做的?2.你见过哪些纺织面料?3.这些例外的纺织面料,是用哪些原料生产出来的?4.讲解:(1)用棉花可以织成棉布是什么样的?(2)用蚕丝可以织成丝绸么样的?(3)用亚麻可以织成亚麻布。
观察亚麻布是什么样的?(4)用羊毛可以织成毛料。
观察毛料是什么样子的?(5)人们将农副产品的废料,如甘蔗渣、芦苇等经过处理后,得到人造纤维。
人造棉、人造丝、人造毛是这样生产出来的。
观察人造棉。
(6)把石油、天然气进行处理,喷成丝,可以得到合成纤维,制成锦纶、涤纶、腈纶。
涤纶俗称的确良,观察的确良。
(二)探究例外纺织面料的特点1.例外的纺织面料,它们的特点各不相同。
从例外的布料中各取出一根细线,观察它们各是什么样子的?2.用砝码试一试,它们的承受力一样吗?哪根线结实?哪根线不结实?3.把细线用火烧一烧,能闻到什么气味?烧过后,变成什么样子?4.用例外的布料分别用砂纸磨一磨,哪一种布料耐磨?5.把相同多的水,滴在例外的面料上,哪一种布料吸水性强?6.你还想研究布料的什么特点呢?透气性?保暖性?舒适性?(三)探究布是怎样织成的把布拆开,观察它们的织法一样吗?(1)由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的。
(2)像织毛衣一样,用一根线织成。
(3)没有线的无纺布。
第二课时(一)学织一块布:用经纬线法织一块布。
最新首师大小学科学五上《14.纺织面料》word教案

(首师大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纺织面料一、教学目标1.知道几种常见纺织面料的名称、主要性质和用途。
了解织布的历史和过程。
2.具有探究纺织面料的兴趣和初步独立研究纺织面料性质的能力。
3.具有认真细致、与人合作的良好态度。
4.初步学会用棉线(或毛线)织一块布料。
二、教学重点:知道几种常见纺织面料的名称、主要性质和用途。
了解织布的历史和过程。
三、教具准备(1)各种各样的面料:棉布、丝绸、麻布、毛纺布、人造棉、人造丝、锦纶、涤纶、腈纶等(2)钩码、放大镜、镊子、火柴、砂纸、水、滴管、织布机、线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大家身上穿的衣服,是用什么材料做的?2.你见过哪些纺织面料?3.这些不同的纺织面料,是用哪些原料生产出来的?4.讲解:(1)用棉花可以织成棉布是什么样的?(2)用蚕丝可以织成丝绸么样的?(3)用亚麻可以织成亚麻布。
观察亚麻布是什么样的?(4)用羊毛可以织成毛料。
观察毛料是什么样子的?(5)人们将农副产品的废料,如甘蔗渣、芦苇等经过处理后,得到人造纤维。
人造棉、人造丝、人造毛是这样生产出来的。
观察人造棉。
(6)把石油、天然气进行处理,喷成丝,可以得到合成纤维,制成锦纶、涤纶、腈纶。
涤纶俗称的确良,观察的确良。
(二)探究不同纺织面料的特点1.不同的纺织面料,它们的特点各不相同。
从不同的布料中各取出一根细线,观察它们各是什么样子的?2.用砝码试一试,它们的承受力一样吗?哪根线结实?哪根线不结实?3.把细线用火烧一烧,能闻到什么气味?烧过后,变成什么样子?4.用不同的布料分别用砂纸磨一磨,哪一种布料耐磨?5.把相同多的水,滴在不同的面料上,哪一种布料吸水性强?6.你还想研究布料的什么特点呢?透气性?保暖性?舒适性?(三)探究布是怎样织成的把布拆开,观察它们的织法一样吗?(1)由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的。
(2)像织毛衣一样,用一根线织成。
(3)没有线的无纺布。
第二课时(一)学织一块布:用经纬线法织一块布。
《纺织材料》教学设计

<纺织材料>教学设计牟定县青龙中心小学周启礼【学习目标】1、认识常见的纺织材料:棉布、丝绸、羊毛、尼龙等。
2、通过实验比较棉布和尼龙的不同。
3、会初步根据棉布和尼龙的不同选择恰当的纺织材料,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4、知道这些材料的主要区别、特点和用途。
5、知道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的材料。
【学习重、难点】重点:了解一些纺织材料的性质差异。
难点:通过实验比较棉布和尼龙的不同。
【材料准备】棉布、尼龙布、放大镜、水、烧杯、火柴,镊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话题周末, 你们都曾经和爸爸妈妈去选购过衣服吗?他们一般怎样选购?看价钱、用手摸——看衣服的材料(板书:材料)要想知道材料,还可以怎样?看衣服的标签:大小尺寸、材料、洗涤说明等看来同学们很善于观察,刚才大家提到衣服里的几种材料:棉、羊毛、涤纶、真丝……这些材料是用来制衣的,我们称为纺织材料。
今天这节课就来认识纺织材料。
(板书:纺织材料)二、介绍发展,认识布料人类最早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还很落后,只能用树叶、兽皮裹体,尽管这样,也是人类巨大的进步了,老师收集了一些关于服装以及纺织材料发展的资料,一起来欣赏一下。
出示课题“纺织材料”板书课题纺织材料可以做什么?(各式各样的衣服是用什么做成的?)讲述:很久很久以前的原始人,曾用叶子、树皮遮挡身体,后来又用动物的毛皮穿在身上,这就是最原始的衣服。
自从出现了衣服,结束了人类赤身裸体的生活,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
如果原始人来到现代社会,他们一定会非常羡慕我们有丰富多彩的布料。
(看一些纺织材料的图片)想不想看一盾、摸一摸真正的纺织材料?三、认识常见的纺织材料1.你能用放大镜看到组成纺织材料的纤维吗?2.你最喜欢哪种纺织材料?能说说理由吗?3. 你能给这些纺织材料分类吗?根据纤维的来源,可以把纤维分成两类。
一类是天然纤维:自然界生长形成的纤维,比如,棉、毛。
一类是化学纤维:以石油等为原料,经化学和机械加工而成的纤维。
首师大版小学科学五上教案

五年级第五册科学全册备课一、对全册的课程的理解:科学课是以培育学生的科学修养为主旨,以反应自然界实质与联系的“科学主题”为教课内容,以从课本中学习与从自然、社会、生活实践中学习相联合为教课门路,以受教育者亲身经历和体验的研究活动为主要的教课方式,作为课程组织的主要线索。
努力建立拥有基础性、科学性、综合性、实践性、兴趣性、自主性和开放性等基本特色科学课程。
二、我以为主要表现三个重点:〈1〉指导学生学习认识、掌握有关的科学知识。
〈2〉指导、培育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优秀的感情态度。
〈3〉指导培育学生科学研究性学习。
三、在教课过程中要表现以下几个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研究为中心,其内容要知足社会和学生两方面的需要,该课程拥有开放性,课程的评论应当能促使科学修养的形成和发展。
四、教课目的:1、知识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展学生对大自然、对科学和科学技术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人类的生活和自然环境为载体,使学生生活与平常生活联系亲近的简单的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初步认识自然界是一个一致的整体和人类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初步感觉自然界事物质的,物质是不停运动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初步体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生活的亲近关系。
2、过程方法:体验学科学和做科学的基本方法,即经过察看、丈量、记录、比较、分类、归纳和归纳、解决问题等,获取学习科学基础知识的能力。
3、感情态度:发展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兴趣,培育学生参加动脑、着手、动眼、动口等科学学习活动的踊跃态度和经历科学、体验科学的欲念。
能主动采纳科学课程,养成优秀的科学态度和健康的行为习惯,建立脚踏实地的科学精神和价值观,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发展学生热爱大自然、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和审美情味;感觉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以及科学午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负面和正面影响。
纺织材料 教案

《纺织材料》设计理念:1、面向全体学生,以亲历探究为核心,使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让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
2、遵循学生、老师是科学学习的双主体的教育原则,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采用开放性的实验活动,师生平等,共同开展探究性学习。
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三课。
本单元共5课,把概括介绍常见的材料作为总领的发散点,成为一级研究主题,其后分别以纸、纺织材料、金属、塑料为研究对象,展开平行的四个次级研究主题。
《纺织材料》是在研究《纸》这课后来展开学习的。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要认识我们身边的常见材料——纺织面料,通过触摸感觉,吹气、滴水等简单实验活动,增加对布料的感性认识,再从布料的纹理、厚薄、软硬等细微处研究布料的基本性质(吸水性、防水性、透气性、牢固程度),最后利用布料的性质加上合理的想象设计出未来高科技、高性能服饰。
学情分析:通过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生活中常见材料基本上有一定的了解,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老师提供的实验仪器,能够自己设计小实验,动手反复实验,得出实验结论,并能记录实验活动。
对学生来说,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来发现面料的性质特点比较困难,需要教师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认识一些常见的纺织材料,如棉、丝、毛和人造纤维。
2 、知道这些材料的主要区别、特点和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1 、能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学会探究的方法,认识比较几种布料,并用自己适合的方式表述出来。
2 、会使用实验仪器观察面料,用多种方法设计试验。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是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可以发明创造出新材料。
教学重点:认识几种常见面料的特点、性质。
教学难点:区别比较常见布料的特点。
教学准备:1、各种纺织材料的样本、放大镜、镊子、火柴等。
2、收集有关衣料的文字、图片、标识。
3、多媒体课件。
关于《纺织材料》的教案

《纺织材料》的教案关于《纺织材料》的教案关于《纺织材料》的教案篇一:纺织材料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及适当的工具,对常见的几种纺织材料进行研究和识别。
知道这些材料的主要区别及特点和用途。
2.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的纺织材料。
3.形成善于合作、乐于交流的习惯。
渗透消费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一些纺织材料的性质差异。
2.难点:如何正确比较纺织材料的吸水性。
教学准备:1.材料:几种常见的纺织材料卡(每组一本),烧杯、放大镜、打火机、滴管、不同面料的碎布条等。
2.资料:学生活动记录表,给家长的公开信。
教学过程:一、引入纺织材料:1、我一来到我们实验小学,就发现,我们的学校很整洁、干净,来到教室里,看到同学们都精神抖擞,穿的衣服很漂亮,老师感到很高兴。
你能说一说你的衣服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学生回答:师:像这样经过纺织形成的的材料,就叫纺织材料。
2、揭示课题: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纺织材料吧。
(板书课题)二、认识纺织材料:1、判断:纺织材料的种类繁多,一节课里我们无法一一研究,今天老师为大家选择了四种常见的纺织材料,考考你们,认一认,能说出这些纺织物品分别是什么纺织材料做的吗?2、观察(学生拿着纺织物品仔细辨认,有的看、有的摸、有的捏……)汇报。
预计:(生:①我认为是丝绸。
②我认为是棉布的。
③是毛线。
其余组还有不同的意见吗?④老师:4号我们叫不出名字。
)相应板书:棉布丝绸毛线3、适当的讲解:其实** 这种纺织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用得很多,这种材料叫尼龙。
尼龙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合成纤维,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
板书:尼龙4、谁来说说这些纺织材料哪些属于天然材料?哪些属于人造材料?(棉、毛、丝绸直接来自于大自然属于天然材料,尼龙是从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属于人造材料。
)三、辨别棉布和尼龙的特点:师:今天,老师要给你们棉布和尼龙进行研究。
你想研究它们哪些不同?生:我想研究它们哪一个更结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师大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纺织面料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几种常见纺织面料的名称、主要性质和用途。
了解织布的历史和过程。
2.具有探究纺织面料的兴趣和初步独立研究纺织面料性质的能力。
3.具有认真细致、与人合作的良好态度。
4.初步学会用棉线(或毛线)织一块布料。
二、教学重点:知道几种常见纺织面料的名称、主要性质和用途。
了解织布的历史和过程。
三、教具准备
(1)各种各样的面料:棉布、丝绸、麻布、毛纺布、人造棉、人造丝、锦纶、涤纶、腈纶等
(2)钩码、放大镜、镊子、火柴、砂纸、水、滴管、织布机、线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大家身上穿的衣服,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你见过哪些纺织面料?
3.这些不同的纺织面料,是用哪些原料生产出来的?
4.讲解:
(1)用棉花可以织成棉布是什么样的?
(2)用蚕丝可以织成丝绸么样的?
(3)用亚麻可以织成亚麻布。
观察亚麻布是什么样的?
(4)用羊毛可以织成毛料。
观察毛料是什么样子的?
(5)人们将农副产品的废料,如甘蔗渣、芦苇等经过处理后,得到人造纤维。
人造棉、人造丝、人造毛是这样生产出来的。
观察人造棉。
(6)把石油、天然气进行处理,喷成丝,可以得到合成纤维,制成锦纶、涤纶、腈纶。
涤纶俗称的确良,观察的确良。
(二)探究不同纺织面料的特点
1.不同的纺织面料,它们的特点各不相同。
从不同的布料中各取出一根细线,观察它们各是什么样子的?
2.用砝码试一试,它们的承受力一样吗?哪根线结实?哪根线不结实?
3.把细线用火烧一烧,能闻到什么气味?烧过后,变成什么样子?
4.用不同的布料分别用砂纸磨一磨,哪一种布料耐磨?
5.把相同多的水,滴在不同的面料上,哪一种布料吸水性强?
6.你还想研究布料的什么特点呢?透气性?保暖性?舒适性?
(三)探究布是怎样织成的
把布拆开,观察它们的织法一样吗?
(1)由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的。
(2)像织毛衣一样,用一根线织成。
(3)没有线的无纺布。
第二课时
(一)学织一块布:用经纬线法织一块布。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1.把经线绕在经线架上。
2.将经线每隔一根插人推板齿的小孔内。
3.提起推板,使插入齿内的经线高于其他经线,梭子从左向右穿。
4.放下推板,使插入齿内的经线低于其他经线,梭子从右向左穿。
5.用推板将已织好的纬线梳紧。
6.换用其他颜色的线或者依旧用刚才的线,依照3、4、5步骤继续重复下去、直至织好一块布。
7.大家把织好的布展示出来。
了解布的发展历史
(二)讲述:
1.古代,人们用来做衣服的材料是丝和麻,用丝织成的叫“帛”,用麻织成的叫“布”。
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桑蚕和生产丝绸的国家。
在汉、唐时期,通过丝绸之路,把精美的丝绸运往西亚和欧洲各国。
3.元代江南的棉花种植业发展起来了,黄道婆从海南黎族那里学得纺织技术,回乡后改革纺织工具,织出又细又匀的布来。
4.现代,人们开始生产能杀菌的、能变色的、能保温的、能耐火的各种新型面料。
5.人们还利用大豆、牛奶等制作面料。
(三)小结:
我们研究了关于纺织面料的科学,还有许多问题等待我们去研究。
你还想研究布料的哪些问题?
作业:上网查有关纺织面料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