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助磨剂的作用机理
水泥助磨剂的性能与应用

水泥助磨剂的性能与应用1.提高水泥磨细度:水泥助磨剂通过抑制水泥颗粒的聚集,减少团聚物的形成,有效提高水泥的磨细度。
同时,水泥助磨剂还可以降低粉体表面能,增加颗粒间的受力面积,使颗粒更容易被破碎。
2.增加水泥流动性:水泥助磨剂可以改善水泥的流动性,使其在搅拌、泵送、浇注等过程中更加顺滑。
通过减少水泥的内摩擦和黏度,使水泥液相更加稳定,提高其流动性和分散性。
3.降低能耗:水泥磨炼过程中,水泥助磨剂可以减少摩擦和碰撞,降低水泥颗粒的破碎功率,从而降低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能耗。
4.提高水泥强度:水泥助磨剂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能够有效抑制水泥颗粒的团聚和外部环境的侵蚀,从而提高水泥的强度和耐久性。
1.普通水泥生产:在普通水泥生产中,适量添加水泥助磨剂可以提高水泥的磨细度和强度,降低能耗,改善水泥的工艺性能。
2.大容量矿渣水泥生产:水泥助磨剂对矿渣水泥特别有效。
矿渣水泥中的矿渣颗粒较大,难以完全破碎,导致水泥的磨细度较低。
添加水泥助磨剂能够有效改善矿渣水泥的磨细度,提高水泥的强度。
3.粉煤灰水泥生产:粉煤灰水泥中的粉煤灰颗粒细小,易于团聚,不利于水泥的磨细度和增强效果。
添加水泥助磨剂可以有效改善粉煤灰水泥的流动性和强度。
4.其他特殊水泥:水泥助磨剂还可以用于生产其他特殊水泥,如高抗震水泥、水下水泥等。
在这些特殊水泥中适量添加水泥助磨剂可以提高水泥的性能和特殊功能。
总之,水泥助磨剂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添加剂,对于提高水泥磨细度、增强水泥的流动性和强度,降低能耗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在不同类型的水泥生产中,选择合适的水泥助磨剂,能够有效提高水泥的质量和效率。
水泥助磨剂及应用现状

水泥助磨剂及应用现状水泥助磨剂在水泥粉磨作业中的使用,是一项有益于节能降耗、减排利废的举措。
跟着新式干法水泥的迅速发展,水泥 ISO 强度检测标准的实行,水泥助磨剂在我国水泥工业中的应用愈来愈宽泛。
1水泥助磨剂的定义及种类1.1 水泥助磨剂的定义在 GB/T 667-2004 水泥助磨剂标准中,其定义明确为:在水泥粉磨时加入的起助磨作用而又不伤害水泥性能的外加剂,其加入量不超出水泥质量的 l%。
助磨剂是一种增添剂,适当地加入到被粉磨的物猜中,能经过它对颗粒表面的物理化学作用,发挥力学效能,得以提升物料的易碎性和分别性,进而提升粉磨细度和降低粉磨电耗。
按使用时的状态分,助磨剂能够分为:固体、液体随和体助磨剂。
固体助磨剂有:硬脂酸盐类、胶体二氧化硅、胶体石墨、炭黑、粉煤灰、石膏等;液体助磨剂有:有机硅、三乙醇胺、乙二醇、丙二醇、聚丙烯酸脂、聚羧酸盐等;气体助磨剂有:蒸气状的极性物质以及非极性物质等。
按化学构造助磨剂能够分为三类:聚合无机盐、聚合有机盐及复合化合物。
1.2 水泥助磨剂的种类助磨剂种类众多,助磨成效差别很大,应用许多的就有百余种。
助磨剂的分类方式许多,从成份构成上的差别可分为纯净物和混淆物(见表 1)。
依据增添时的物理状态,助磨剂可分为固体、液体随和体助磨剂。
固体助磨剂一般制成粒状或粉状,液体助磨剂多是溶液或乳剂。
采纳液体助磨剂比采纳固体助磨剂,在工艺上更简单控制。
依据助磨剂的化学构造可分为以下三类:碱性聚合无机盐:除用于硅酸盐粉磨以外,一般多于磷酸盐优于多聚硅酸盐;碱性聚合有机盐:最适合采纳聚炳烯酸脂;偶极一偶极有机化合物:如烷烃、醇胺等。
2水泥助磨剂的作用及其机理2.1 水泥助磨剂的作用常用助磨剂拥有较大的吸附力,比较简单的吸附在研磨体、衬板、物料颗粒表面以及物料颗粒裂痕中,形成一层“包裹薄膜”。
所以,有以下几种作用:(1)在磨机状况不改变的条件下,可提升磨机产量幅度,同时可有效减少过粉磨现象,优化水泥颗粒级配;(2)保持原磨机产量不变或小幅度增产的条件下,提升水泥粉磨细度及比表面积,使水泥强度提升;(3)可改良磨内物料的分别性,有效除去水泥微细颗粒的静电吸附和包球糊磨现象;(4)改良水泥的流动性,提升输送设施的效率。
水泥助磨剂作用机理及正确使用

水泥助磨剂作用机理及正确使用一、助磨剂概述助磨剂是在水泥粉磨过程中向磨机系统添加的化学药剂的总称。
其主要是提高粉磨效率,加快矿石颗粒的破碎速度,并由于药剂的分散作用,而改变物料的流变力学特征,有的还可以对钢球和衬板起缓蚀作用,最终达到降低能耗、钢耗的作用。
二、助磨剂作用机理1.粉体流变学说助磨剂是通过物理化学作用吸附于物料表面,使物料颗粒间的磨擦力和粘附力减小,颗粒表面的电荷得到中和,使其在磨内的流动性趋好,粉磨效率提高。
2.降低硬度学说助磨剂在颗粒上的吸附降低了颗粒的表面能或引起表面层晶格的错位迁移,产生点和线的缺陷,从而降低颗粒的强度和硬度,同时阻止新裂纹的闭合,促进裂纹的扩展。
三、助磨剂分类1.固体助磨剂硬脂酸盐类、胶体二氧化硅、炭黑、氧化镁粉胶体石墨、天然石膏等。
2.液体助磨剂三乙醇胺、聚丙烯酸脂、甘醇、聚羧酸盐、甲醇、以及其它表面活性剂、分散剂等。
3.气体助磨剂丙酮、甲烷、水蒸气和四氯化碳等。
四、如何正确选用助磨剂(一)助磨剂的选型本着适应就是最好的原则,根据自身的生产情况和工艺状况,合理选择助磨剂①在水泥销售旺季选用提产型的助磨剂以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②在生产任务不紧张的时期,选用增强型的助磨剂节约熟料。
③综合上述两种需求,选用提产增强型的助磨剂既提高了磨机产量降低了电耗,又节约了熟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④根据生产的水泥品种,选用适用于各水泥品种的助磨剂。
⑤对开路磨和闭路磨来说,选用的助磨剂也是不同的。
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助磨剂,最好是具备混凝土检测功能的助磨剂生产企业。
(二)、助磨剂生产的原料选购原则应避免出现以下现象①首先产品中不应加入盐、碱等对水泥性能有害成分;其次部分固体助磨剂中含有铬物质,铬是一种很强烈的致癌物质,要严格控制;还有要严格控制产品中氯离子的含量,这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基本保障。
②所选生产原料必须是质量稳定,对人体无毒无害,对环境无污染的,这是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性的前提;即使从降低生产成本考虑,采用部分化工厂的下脚料和工业、农副业废料,也必须验证产品质量绝对安全。
水泥助磨剂的作用与用途

水泥助磨剂的作用与用途嘿,你问水泥助磨剂的作用与用途呀,那咱就来好好说道说道。
水泥助磨剂啊,就像是水泥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小助手,能帮水泥变得更好呢。
它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提高水泥的粉磨效率哦。
你想啊,水泥在生产的时候要被磨得细细的,就像把大石头磨成小沙子一样。
这个过程可不简单,如果没有助磨剂帮忙,就可能得费好多时间和力气。
但是有了助磨剂,它就像给磨机加了一把劲,让磨机更容易把水泥磨碎,磨得更快更细。
这样就能提高生产效率,节省时间和能源啦。
比如说,原本磨机磨一吨水泥需要很长时间,用了助磨剂后,时间大大缩短了,就像给磨机吃了一颗“大力丸”还有啊,水泥助磨剂能改善水泥的颗粒级配。
啥是颗粒级配呢?简单说就是水泥颗粒的大小分布情况。
助磨剂可以让水泥颗粒大小更合适,分布更均匀。
这样水泥的性能就会更好哦,比如它的强度会提高,使用起来更结实。
就像建房子,用了这种水泥,房子会更坚固,住起来也更安心。
另外,助磨剂还能增强水泥的流动性。
水泥在使用的时候,如果流动性好,就能更容易地填充到各种角落里,施工起来就更方便啦。
比如说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水泥像欢快的小溪一样,能顺畅地流到模板里的每个角落,让施工变得更顺利。
它的用途可广泛啦。
在水泥厂,那肯定是少不了它的。
它能帮助水泥厂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生产出质量更好的水泥。
在建筑工地上,使用添加了助磨剂的水泥,能让施工更高效,建筑质量更有保障。
我听说有个建筑队,以前用的水泥施工的时候总是不太顺畅,后来换了用了助磨剂的水泥,发现水泥更好用了,搅拌起来更容易,浇筑的时候也更平整。
而且房子建好后,经过检测,强度什么的都符合标准,还比以前建的房子更结实呢。
你看,水泥助磨剂虽然看起来不怎么起眼,但它的作用和用途可真不小哦。
水泥助磨剂

水泥助磨剂简介在水泥熟料的粉磨过程中,加入少量的外加物质(液体或固体的物质),能够显著提高粉磨效率或降低能耗,而又不损害水泥性能的这种化学添加剂外加物质通称为:水泥助磨剂。
水泥助磨剂是一种改善水泥粉磨效果和性能的化学添加剂,可以显著提高水泥台时产量、各龄期水泥强度,改善其流动性。
水泥助磨剂能大幅度降低粉磨过程中形成的静电吸附包球现象,并可以降低粉磨过程中形成的超细颗粒的再次聚结趋势。
水泥助磨剂也能显著改善水泥流动性,提高磨机的研磨效果和选粉机的选粉效率,从而降低粉磨能耗。
使用助磨剂生产的水泥具有较低的压实聚结趋势,从而有利于水泥的装卸,并可减少水泥库的挂壁现象。
作为一种化学添加剂,助磨剂能改善水泥颗粒分布并激发水化动力,从而提高水泥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
水泥助磨剂常见形态常见水泥助磨剂有液体和粉体(固体)两种,都能显著地提高磨机产量,或提高产品质量,或降低粉磨电耗。
在湿法粉磨过程中的水泥助磨剂又称之为:分散剂。
水泥助磨剂组成按化学结构分类,水泥助磨剂可以分为三种:聚合有机盐助磨剂、聚合无机盐助磨剂和复合化合物助磨剂。
目前使用的水泥助磨剂产品大都属于有机物表面活性物质。
由于单组分助磨剂价格较高,使用效果也不十分理想,近年来,复合化合物助磨剂应用较为广泛。
粉体(固体)水泥助磨剂组分粉体(固体)水泥助磨剂的组分常有:元明粉、工业盐、粉煤灰、三乙醇胺、粉体助磨剂母液等。
液体水泥助磨剂组分液体水泥助磨剂的组分常有:液体助磨剂母液、三乙醇胺、聚合多元醇、聚合醇胺、三异丙醇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脂肪酸钠、氯化钙、氯化钠、醋酸钠、硫酸铝、甲酸钙、木钙、木钠等。
水泥助磨剂原理第一种说法是:助磨剂分子在颗粒上的吸附降低了颗粒表面能或引起近表面层晶体的错位迁移,产生点或者线的缺陷,从而降低颗粒的强度和硬度,促进裂纹的产生和扩展。
第二种说法是:助磨剂通过调节矿料的流度学性质和颗粒的表面电性,降低矿料的黏度,促进颗粒的分散,从而提高矿料的可流动性,阻止颗粒在研磨介质及磨机衬板上的粘附以及颗粒之间的团聚。
水泥助磨剂的作用机理

水泥助磨剂的作用机理(周强端2016)助磨剂是一类化学外加剂,在水泥的粉磨过程中掺入少量或微量的这种物质即可提高粉磨效率。
助磨剂的作用就是消除或降低阻碍粉磨工作正常进行出现的现象:水泥细颗粒粘附在研磨介质、部件所形成的包裹层及覆盖层。
水泥颗粒聚积为大颗粒,这种现象属于宏观方面的。
微观方面的现象即颗粒受外力作用产生的裂缝重新愈合等。
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因素有以下几点:① 粉磨产生的水泥细颗粒吸附一层空气薄膜,每个单独的颗粒都是这样的。
这层薄膜可能有阻止这些颗粒结合的倾向,当这层薄膜被破坏之后,这些颗粒通过吸附而结合聚积。
②固体表面上的原子或原子团的价键可能是不完全饱和的,因而在固体表面上形成不均匀场而形成表面能力。
③静电:磨机内的细微颗粒在粉磨力周期性作用下,产生游离电荷或自由价键,使颗粒带有正负电荷。
④在磨机操作过程中,物料及其温度、研磨介质及部件表面的粗糙程度会使包层、聚积的形成加剧。
一般情况下,随物料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脱水石膏引起包层的形成;表面粗糙的易吸附;水泥细微颗粒的水化反应形成包层等。
⑤粉磨极限时,物料达到质量均匀状态,难以进一步粉磨细;粉磨达到一定程度,如很强的过粉磨情况出现,颗粒的二次结合引起的颗粒团聚、聚集。
⑥机械外力冲击:压迫对颗粒层进行夯实。
研磨体相互之间及其对衬板之间的重建、压迫中,颗粒粘附在研磨体、衬板上不能及时脱离离开时,物料颗粒被撞击挤压在一起,被压实在研磨体和衬板的表面上。
粉磨过程中出现的包层、聚集现象降低粉磨效率,致使产量下降,电耗上升,甚至水泥的性能受到影响,为此人们根据产生现象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化学物质,在粉磨的过程中适量加入来起到助磨剂作用,改善粉磨。
助磨剂能够改善粉磨的作用机理是什么的?1、助磨剂的作用机理的若干观点关于助磨剂的作用机理,国外做过长时间的研究,形成多种观点的学说,今年国内在研究实践助磨剂的工作中,也提出几种观点。
国内外的各种学说都有一定的道理,从不同角度解释加入助磨剂后产生的粉磨现象,由此得到有益的结论。
水泥助磨剂配方介绍

一、水泥助磨剂的定义:在水泥粉磨时加入的起助磨作用而又不损害水泥性能的外加剂,其加入量应不超过水泥质量1%。
[GB/T4131-1997,定义4.17]二、水泥助磨剂的主要作用:1.在磨机状况不改变的条件下可提高磨机产量度10-30%,同时可有效减少过粉磨现象,优化水泥颗粒级配:2.维持原磨机产量不变或小幅度增产的条件下,提高水泥粉磨细度及比表面积,使水泥强度提高3-5Mpa;3.可改善磨内物料的分散性,有效消除水泥微细颗粒的静电吸附和包球糊磨现象;可改善水泥的流动性,有效解决水泥结拱问题,提高水泥的输送效率。
助磨剂是一种添加剂,适量地加入到被粉磨的物料中,能通过它对颗料表面的物理化学作用,发挥力学效能,得以提高物料的易碎性和分散性,从而提高粉磨细度和降低粉磨电耗。
三、水泥泥助磨剂的原理据统计,水泥助磨剂的原理有很多种学说,但目前大家认可的有三种学说。
助磨剂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物料裂纹的形成和扩展。
1.强度学说。
助磨剂随物料加入磨内后,首先吸附在被磨固体物料的表面,降低其表面能。
助磨剂分子吸附在固体物料的裂纹的内壁上,进一步进入到裂纹的人表面,随时着裂纹的形成和不断扩展,起到“楔子”作用,不仅阻止裂纹的闭合,而且促使裂纹的扩大,加速断开的产生,在粉磨的中后期,助磨剂主要起分散作用,延缓或减轻细物料的凝聚。
2.分散学说。
助磨剂能在物料表面产生选择性吸附和电性中和,消除静电效应,减小微细的、颗粒聚集的能力和机会,从而减少磨内粘球和糊衬板的现象,提高细粉物料的分散度,提高机械能的利用率,因而可提高磨机的粉磨效率。
3.衬垫学说。
助磨剂能消除或大大减小钢球和磨机内壁上粘附细粉所产生的衬垫,增强钢球对物料的撞击力,破坏磨机内部的吸引热力、化学力和机械力。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泥助磨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由10%~30%(10%)三乙醇胺、12%~30%(40%)三异丙醇胺、5%~20%(5%)乙二醇、3%~10%(5%)丙二醇、15%~40%(40%)水、1%~5%(3%)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10%(6%)木质素、2%~5%(2%)无水硫酸钠组成;在反应釜中注水,加热至40~50℃备用;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入,搅拌15分钟;加入无水硫酸钠搅拌10分钟,再加入木质素搅拌30分钟;将反应釜中的材料用150目筛网过滤;加入乙二醇、丙二醇搅拌20分钟;加入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搅拌30分钟,即得到助磨剂产品。
助磨剂在水泥粉磨中的作用及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水泥生产Cement production6助磨剂在水泥粉磨中的作用及对水泥性能的影响庞继平(大同冀东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大同037001)中图分类号:TQ1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6344(2019)09-0006-01摘要:在水泥加工的过程中,水泥粉磨技术是其中一个重要加工环节和生产工艺,在水泥粉磨中,由于水泥自身特性以及在粉磨过程中因机械做功而产生的能耗等多方面因素都会影响水泥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因此人们开始越来越多的在粉磨中使用助磨剂,帮助降低粉磨能耗,提升粉磨效率。
本文围绕水泥粉磨助磨剂的功能与作用,简要分析了其对水泥性能的影响,供业内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水泥;粉磨;影响0 前言水泥粉磨是水泥生产工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水泥粉磨工艺的选择与使用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水泥生产的质量和效率,也影响着其能耗的高低。
具体而言,所谓水泥的粉磨工艺就是将水泥粉磨所需的物料进行加工,使其颗粒从大变小、从粗到细,最终生产出水泥成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水泥颗粒的粉磨需要大量的机械做功,这也就需要耗费一定的电能,而这些能耗的产生及耗费取决于水泥粉磨的效率,因此这一水泥粉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效率直接决定了能量的利用率。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水泥粉磨过程中所产生消耗的电能约占水泥生产总能耗的65%左右,其中,水泥成品的粉磨耗电量约占总耗电量的30%,如此高耗能的生产过程对于水泥生产企业而言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开支,因此如何改进粉磨工艺,降低水泥粉磨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项目。
针对这一问题,业内开始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助磨剂来实现增强水泥粉磨效果,提高粉磨效率和提高水泥质量的效果。
1 助磨剂在水泥粉磨中的作用1.1 提高水泥粉磨效率由于助磨剂在水泥的粉磨时能够在物料表面产生吸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细小颗粒间的静电效应,因此对细微颗粒具有一定的分散作用。
在实践运用中,助磨剂的使用发挥了明显作用,水泥粉磨过程中,助磨剂可以有效的减少水泥颗粒在磨机内的凝聚,被磨细的水泥颗粒不会反复被碾磨,而是能够及时的通过篦板输送出磨,这就很大程度的减少了过度粉磨、反复粉磨的现象,提高了粉磨效率,相应的也节约了粉磨的过程,减少了机械做功和电能的消耗,也起到了节能降耗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助磨剂的作用机理(周强端2016)助磨剂是一类化学外加剂,在水泥的粉磨过程中掺入少量或微量的这种物质即可提高粉磨效率。
助磨剂的作用就是消除或降低阻碍粉磨工作正常进行出现的现象:水泥细颗粒粘附在研磨介质、部件所形成的包裹层及覆盖层。
水泥颗粒聚积为大颗粒,这种现象属于宏观方面的。
微观方面的现象即颗粒受外力作用产生的裂缝重新愈合等。
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因素有以下几点:①粉磨产生的水泥细颗粒吸附一层空气薄膜,每个单独的颗粒都是这样的。
这层薄膜可能有阻止这些颗粒结合的倾向,当这层薄膜被破坏之后,这些颗粒通过吸附而结合聚积。
②固体表面上的原子或原子团的价键可能是不完全饱和的,因而在固体表面上形成不均匀场而形成表面能力。
③静电:磨机内的细微颗粒在粉磨力周期性作用下,产生游离电荷或自由价键,使颗粒带有正负电荷。
④在磨机操作过程中,物料及其温度、研磨介质及部件表面的粗糙程度会使包层、聚积的形成加剧。
一般情况下,随物料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脱水石膏引起包层的形成;表面粗糙的易吸附;水泥细微颗粒的水化反应形成包层等。
⑤粉磨极限时,物料达到质量均匀状态,难以进一步粉磨细;粉磨达到一定程度,如很强的过粉磨情况出现,颗粒的二次结合引起的颗粒团聚、聚集。
⑥机械外力冲击:压迫对颗粒层进行夯实。
研磨体相互之间及其对衬板之间的重建、压迫中,颗粒粘附在研磨体、衬板上不能及时脱离离开时,物料颗粒被撞击挤压在一起,被压实在研磨体和衬板的表面上。
粉磨过程中出现的包层、聚集现象降低粉磨效率,致使产量下降,电耗上升,甚至水泥的性能受到影响,为此人们根据产生现象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化学物质,在粉磨的过程中适量加入来起到助磨剂作用,改善粉磨。
助磨剂能够改善粉磨的作用机理是什么的?1、助磨剂的作用机理的若干观点关于助磨剂的作用机理,国外做过长时间的研究,形成多种观点的学说,今年国内在研究实践助磨剂的工作中,也提出几种观点。
国内外的各种学说都有一定的道理,从不同角度解释加入助磨剂后产生的粉磨现象,由此得到有益的结论。
这些学说或观点推动并引发助磨剂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它自然成为认识助磨剂助磨作用的金钥匙,也成为揭开助磨剂助磨作用的法宝,还成为生产选择使用助磨剂的理论基础。
国内外较为知名和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及其观点学说有:合肥水泥工业研究设计院朱宪伯、吕忠亚、张正峰提出的“薄膜假说”。
盐城工学院蔡安兰、南京工业大学江朝华的“中和未饱和电价键,防止聚集,提高粉磨速度、流动性”的观点(笔者简化为流动性观点)。
华南理工大学卢迪芬、魏诗榴的“平衡颗粒表面过剩价键、降低颗粒表面能”的观点(笔者简化为表面能观点)。
广西大学陈益兰、华南理工大学魏诗榴的“粉磨初期降低颗粒表面能,扩大裂缝并阻止裂缝愈合”到“粉磨中后期分散作用阻止聚集”的观点(简化为减硬—防聚分阶段粉磨的观点)。
其他还有安徽理工大窦彦彬、徐国财的“粉碎过程是分散与聚合的可逆反应”的观点。
王文义、冯方波、窦兆祥、崔文刚的“表面吸附现象”的观点,合肥水泥工业研究设计院何宏涛、魏兆锋的“润湿作用、吸附作用和反粘附效应”的论述,特别要指出的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王栋民教授的高分子助磨剂的机理。
国外助磨剂理论的代表人物是(Rehbinder)列宾捷尔和(Mardulier)马杜里。
列宾捷尔的学说是强度理论(或称吸附降低强度学说、强度削弱理论)。
马杜里的学说是分散理论(或称颗粒分散理论、粉体流变学说)。
后者是前者理论的补充。
1.1薄膜假说用作助磨剂的表面活性分子,在磨细的颗粒表面形成一单分子吸附薄膜,从而减少了细颗粒间的聚集及细颗粒与研磨介质何部件间的粘糊,提高了粉磨效率。
根据薄膜假说,随着水泥比表面积的增加,形成单分子吸附薄膜的助磨剂用量增加,即水泥磨得越细,所需助磨剂的用量越多。
对于同类型的助磨剂,分子量和密度越小,则形成单分子吸附膜所需要的量就越小,或者说是在掺量相同时,其助磨作用就越强,因此可以用分子量与密度乘积的倒数来衡量判断同类性质助磨剂助磨作用的大小;一般情况下,使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助磨作用好于离子型(包括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等)表面活性剂,这是因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本身不带极性,没有选择性吸附的功能,不论细颗粒表面的不饱和价键的极性如何,均比阴、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更容易形成单分子吸收薄膜。
在颗粒表面形成的单分子吸收薄膜,起润滑剂的作用,降低颗粒间的摩擦力(即粉体的内摩擦力),极大地改善了水泥的流动性,表现为磨内物料流速加快,休止角变小,这样就可以减少粉磨过程中大颗粒及小颗粒的数量,级配变窄趋于合理;水泥粉磨中,产品越细,表现为每个颗粒的表面积越小,(相同质量时,比表面积越大),就更容易形成完整的单分子薄膜,增强助磨作用,这就是助磨剂对高细水泥的助磨效果比非高细水泥更为显著的解释;物料种类不同,其特性也不同,表现为在颗粒表面的性质也是不同的,因而同一种助磨剂在颗粒表面形成的单分子薄膜的能也就不同,自然就导致同一助磨剂对不同种类的物料的助磨效果产生差异。
目前,尽管对单分子薄膜的理论(假说)有待深入研究,如它的实际存在和性质,但用此来解释一些粉磨中的助磨作用,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1.2颗粒流动性观点助磨剂吸附颗粒表面而能减轻粘附包层,增加细掺量,提高粉磨效率:(1)助磨剂吸附于颗粒表面时,引起颗粒表面特性的许多变化,列宾捷尔发现当助磨剂存在时,物质的表面硬度以及强度发生了改变,随着物质表面吸附量的增加,耐磨力下降;在完全吸附时,耐磨能力最小。
研磨是个表面现象,表面硬度的减小,无疑有助于这个过程的进行,故加入助磨剂后细度提高,细粉量增加。
(2)随着粉磨过程的进行,由于各种力的影响,颗粒有团聚成较大颗粒的倾向。
团聚的根源是粉碎所截断颗粒内部的共价键,大于水泥熟料而言,所涉及的就是Si-O 共价键和Ca-O间的离子键,由于后者的单键键能较小,颗粒的断裂首先是大量地发生在Ca-O离子键上,由于离子键的断裂,产生了电子密度的差异,断后两侧出现一系列交错的Ca2+和O2-的活性点。
它们会彼此吸引,使断裂面趋于复合。
助磨剂可以提供外来离子或分子去满足断开面上未饱和电价键,消除或减弱聚集的趋势、阻止断裂面的复合。
没有了团聚,用于粉碎团聚起来的粒子的能量可以用粉碎单个颗粒,使颗粒达到更细的状态。
引力减小,使得颗粒具有更好的分散性,从而使流动性增加,减少或防止了粘球、糊球现象,提高了粉碎效率。
(3)在球磨机里,球和物料之间相互作用导致颗粒尺寸减小,因此粉磨速度和这种作用的频率和效率成正比。
任何一种能够改进球和物料相互作用的频率和效率的方法都有助于粉磨。
相互作用的频率受磨机速度、装球量、物料量和物料流速的影响,在本实验中(指含羟基的表面活性剂、含羧基的表面活性剂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流动性、分散度包括细度、颗粒的粒度分布、勃氏比表面积和砂浆强度的实验)显然流动性是决定性因素。
助磨剂使物料的流动性显著性增加,物料的流动性增加使颗粒很快达到粉磨区域,因而增加了颗粒在钢球或磨机内壁捕获率,提高了粉磨速度。
相互作用的效率受颗粒是处于团聚状态还是分散状态以及碰撞力等影响,我们知道颗粒团聚起来像垫层一样起到减震作用,减小撞击力,而加入助磨剂后物料处于高分散状态,这可以以较好的流动性表现出来(正式由于粉体的高分散状态才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提高了粉磨效率。
助磨剂吸附颗粒表面而能中和未饱和电价键,减小表面硬度、防止颗粒断裂面愈合及颗粒聚集、提高粉磨速度、流动性,减轻粘附包层,增加细粉量,提高粉磨效率。
1.3颗粒表面能观点(1)物料的粉碎意味着颗粒内部的价键被切断,在断裂面上出现不饱和的价键,形成带有电荷的结构单元或带有不配对的电子的游离基。
助磨剂是极性物质,具有不对称结构,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形成偶极矩。
在力场中偶极矩随力场的方向取向。
因此加入到物料中的助磨剂被吸附在颗粒表面不平衡价键力的位置上,平衡了颗粒表面上的过剩价键,颗粒之间的附聚力得到屏蔽,从而避免了由于不平衡价键的作用颗粒又再重新聚结的可能性。
因此助磨剂在粉碎中起着防止聚结或分散的作用。
(2)根据近代的材料脆断破坏观点,裂纹的存在和扩张导致断裂。
促成断裂产生的物料条件是力或能量。
当物料颗粒受外力作用时,在裂纹尖端处呈现局部应力集中。
当拉应力超过物质分子的引力时,则裂纹扩展。
如断纹继续扩展就产生新表面,使表面自由能增加。
当颗粒受力作用,由于弹性变形而积聚起的弹性变形能足以抵偿表面自由能的增加时,则裂纹有可能扩展。
助磨剂是表面活性剂,在被粉碎的物料中添加适量的助磨剂,吸附在裂纹上,能使表面自由能降低,而且能平衡裂纹上的剩余价键及电荷,避免裂纹愈合,从而有利于裂纹的扩展,提高物料的易碎性。
因此助磨剂在粉碎当中起着削弱固体强度的作用,使粉碎容易进行,有利于粉磨细度和粉碎效率的提高。
因此助磨剂也是一种“软化剂”。
极性类助磨剂也是表面活性剂,可以有效吸附在颗粒表面,平衡颗粒表面的过剩价键和电荷,可以屏蔽颗粒之间的附聚力或降低颗粒上裂纹的表面自由能,因此可以防止颗粒的聚集及颗粒本身裂纹的愈合,由此起着削弱固体的强度并提高物料的分散性,减硬防止团聚的作用,有利于粉碎进行。
1.4“减硬-防聚分阶段粉磨”观点将粉磨过程的细磨、粗磨及超细粉磨划分为粉磨的初期、中期和后期,那么粉磨初期助磨剂的作用主要是促进裂纹的形成和扩展,直至断裂。
助磨剂随物料加入磨内后,首先吸附在物料表面,降低其表面能,也就降低物料的断裂强度,随着裂纹的形成和不断扩展,助磨剂分子进一步渗入裂纹内表面,起到了阻止裂纹愈合的作用。
【经测定,木质素磺酸钙分子直径为10-3μm,生料肿粗颗粒裂纹宽度多数为10-2μm】。
在粉磨的中后期,助磨剂主要起了分散作用,延缓或减轻了细物料的聚结,尤其对高细磨物料效果更为显著。
助磨剂的加入能在物料表面产生选择性吸附,极性基团的定向排列起到桥联和健合作用,产生电性中和,消除了静电效应,减少了微细颗粒聚集的能力和机会,磨内粘球、粘衬板的现象减少(或消除),提高输入机械能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了粉磨效率。
1.5“强度削弱理论”与“颗粒分散理论”列宾捷尔的“强度削弱理论”、马杜里的“颗粒分散理论”是助磨剂起助磨作用机理的经典学说,形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和六十年代。
全国水泥标准化研究所颜碧玉在“结合新标准的修订谈谈水泥企业如何正确选择助磨剂”一文坐了概括的介绍,现据此转摘如下:列宾捷尔早在1931年就提出了“强度削弱理论”,他在钻削花岗岩、石英岩一类硬质岩石时,加入了某种电解质的表面活性剂,使钻透速度提高了20%-60%,他认为电解质或表面活性剂在岩石晶体表面上吸附,使界面处的晶格内聚力降低,即吸附使界面张力降低,如果物料颗粒上存在裂缝,在吸附表面活性剂形成吸附层后,裂缝就更易扩展,致使破裂,降低了颗粒的强度和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