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第二章
思修第二章

一.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 共同生活和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 展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 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 和道德规范的综合体现。
既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更要大力弘扬 和培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 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 进程中形成进程中形成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增强国防观念
(
一)增强国防观念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国防是国家为抵御外来侵略与颠覆,捍卫国 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而 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 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1、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 神的重要体现。 2、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 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 3、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 (二)增强国防观念的重要意义 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这个道路 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 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 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 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 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 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 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 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 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 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 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 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 路奋勇前进。
三.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时代精神的内涵
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 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 价值取向、精神面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思修》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一、单项选择题1、( C )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
A、思想道德B、道德素质C、理想信念D、人生价值2、理想是( C )。
A、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B、缺乏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对未来的想象C、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
D、与现实有很大差距,毫无实现可能的种未来想象3、以下关于理想表述错误的是( C )A、理想带有时代的烙印,在阶级社会中,还必然带有特定阶级的烙印。
B、理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就在于它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预见性。
C、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是人们在正确把握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理想必然可以实现。
D、实践产生理想,理想指引实践,理想与实践的相互作用推动着人们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在奋斗中追求,在追求中奋斗。
4、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我们党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想,属于人生理想中( D )的内容。
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政治理想5、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C )。
A、理想就是现实。
B、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自动变为现实。
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现实的未来。
D、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6、以下关于理想、幻想、空想的表述正确的是(B )。
A、理想是个人对幻想空想的改进B、理想源于实践具有实现可能是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C、理想是永恒的,幻想和空想可以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D、知识渊博的人具有崇高的理想,而空想幻想则源于无知7、一般来说,( B )有盲目和科学之分。
盲目的信仰就是对虚幻的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荒谬的理论等的迷信和狂热崇拜,科学的信仰则来自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A、理想B、信仰C、信念D、意志8、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D )。
思修第二章教案

教学进程提问、演示、重点、难点、教具、时间分配、教法、互动等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大学生在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内涵的基础上,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统一,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效国之行,做一个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
[教学重点]: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做忠诚的爱国者。
[教学难点]:
1.爱国主义概念
2.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和怎样弘扬爱国主义
3.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教学时数]:
4学时
[授课形式]:
多媒体授课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听歌曲《国家》,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所作的一首主旋律歌曲,王力宏担任音乐制作,首版由成龙、刘媛媛演唱,整首歌表现出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以及对民富国强的期盼。
歌词为: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
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国是荣誉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
国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个足迹国与家连在一起创造地球的奇迹
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
教法多媒体演示。
思修第二章教案

思修第二章教案教案标题:思修第二章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思修第二章的核心概念和主题;2. 掌握思修第二章的重要内容和思想观点;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4.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教学内容:1. 思修第二章的核心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思修第二章的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3. 思修第二章的重要内容和思想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意义等;4. 思修第二章的案例分析和讨论:通过实际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实践。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新闻、图片或视频等素材,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兴趣和思考;2. 知识讲解:对思修第二章的核心概念、主题和重要内容进行详细讲解,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说明和分析;3. 讨论与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展开思考和交流,并进行集体讨论;4.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中存在的价值观冲突和解决方法,并引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5. 总结与归纳: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掌握;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阅读、写作或调研任务,巩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成果。
教学方法:1. 情境导入法:通过引入相关的新闻、图片或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讲授法:对思修第二章的核心概念、主题和重要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全面理解;3. 讨论与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4.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批判思维;5. 归纳总结法: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深度等,评估学生对思修第二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作业评估:对学生完成的阅读、写作或调研任务进行评估,检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成果。
《思修》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一、基本概念1、理想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具有超越性、实践性、时代性。
2、信念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追求理想目标的精神动力。
信念具有执着性、多样性。
二、基本问题1、理想信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有什么重要意义?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
(1)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
(2)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3)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激发起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而发愤学习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掌握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
2、如何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
(1)对立:二者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
假如理想与现实完全等同,那么理想的存在就没有意义。
(2)统一:理想的发展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现实孕育理想;理想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以及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
如何处理:(1)理想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要符合实际(2)在现实艰苦奋斗.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实现人生理想?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实现理想是长期的、艰巨的和曲折的。
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学习上:刻苦钻研、不畏艰难,孜孜不倦地学习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抵制和反对铺张奢华的思想和生活作风;工作上:奋发图强、不怕困难、不避艰险,努力完成各项任务。
思修 第二章 爱国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
————歌德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把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认同,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紧紧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爱祖国灿烂的文化认真学习和真正了解祖国的历史,深入理解祖国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爱自己的国家每个人都应认识到个人的发展都是同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爱祖国就要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就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名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名言做人最大的事情是爱国。
¡ª孙中山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可容外族之研究,不容外族之探险;可容外族之赞叹,不容外族之觊觎也。
¡ª鲁迅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ª毛泽东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可耻。
¡ª邓小平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越洋对话金晶:最厉害的时候三、四个人来抢金晶语•“当时那是我的自然反应,其实所有爱国的人,在那个时刻都会做出同样的举动。
思修第二章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爱国主义所反映的个人与祖国的关系是()A.依存关系B.隶属关系C.敌对关系D.团结关系答案A2.()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A.爱国情感B.爱国行为C.爱国思想D.爱国主义答案D3.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是( )A.“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D.“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答案B4.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从戚继光抗击倭寇到郑成功收复台湾,从三元里人民抗英到全民族抗日战争等,这些都表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B.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D.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答案D5.以天下为己任,无论身居何位,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把爱国的思想付诸行动。
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中(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品质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品质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品质D.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品质答案D6.“八荣八耻”中,鲜明反映爱国主义的是()A.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B.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C.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D.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答案D7.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高尚品质的是( )A.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答案B8.被称为国家和民族“胎记”和“精神基因”的是()A.社会环境B.风俗习惯C.文化传统D.自然条件答案C9.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包括: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自己的国家和()A.爱劳动B.爱人民C.爱科学D.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答案D10.在当代,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A.对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B.对未来现代化中国的热爱上C.对古代封建主义中国的热爱上D.对近代半殖民地中国的热爱上答案A11.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A.国家B.政党C.国际组织D.国家联盟答案A12.经济全球化意味着()A.政治一体化B.商品流动全球化C.文化一体化D.价值观一体化答案B13.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需要( )A.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B.完全否定中国的传统和现实C.对本民族进行过度的颂扬和崇拜D.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与西方接轨答案A14.今天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应该()A.全盘西化B.摈弃我国古代传统文化C.拒斥西方资本主义文化D.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答案D15.我国当今时代精神的核心是()A.改革创新B.求真务实C.自强不息D.爱国主义答案A16.在当今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大力弘扬( ) A.以趋利避害为核心的时代精神B.以救亡图存为核心的时代精神C.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以明荣辨耻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答案C17.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发展的模式是()A.资源型B.依附型C.创新型D.劳动力型答案C18.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对待祖国的感情,既有一致的地方,也有差异的方面,甚至有对立的方面。
思修第二章课件

二 、 爱 国 主 义 的 优 良 传 统
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团结统一始终代表 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 方向,代表了全国各族 人民的共同心愿 。
自孔子以来,埃及、巴比伦、 波斯、马其顿,包括罗马的帝国, 都消亡了;但是中国却以持继的 进化生存下来了。
--罗素
一、爱国主义的
科学内涵
祖国
国土 文化
国民
祖 国
国家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爱祖国的文化 爱自己的国家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最主要的是培养 对人民群众的深厚 感情,紧紧地和人 民群众站在一起。
16
佤族
苗族
白族
纳西族
我们城市的农民工
他们寂寞,艰苦,思 乡,他们把汗洒在建设工 地上,把心留在家里。
我们该如何给他们更 多的温暖?
*
爱 祖 国 的 灿 烂 文 化
*
屈
爱原
自
己
的
国 家
秋 瑾
精忠报国
岳飞
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案例:林毅夫—留学、爱国、报国
林毅夫 :1952年生于台湾。 1986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 博士学位。1987年回国,供职于 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1994 年创办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 心。主要学术贡献在于提出了企 业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修第二章
1()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
A、思想道德
B、道德素质
C、理想信念
D、人生价值
2以下关于理想表述错误的是()
A、理想带有时代的烙印,在阶级社会中,还必然带有特定阶级的烙印。
B、理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就在于它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预见性。
C、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是人们在正确把握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理想必然可以实现。
D、实践产生理想,理想指引实践,理想与实践的相互作用推动着人们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在奋斗中追求,在追求中奋斗。
3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我们党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想,属于人生理想中()的内容。
A、道德理想
B、政治理想
C、职业理想
D、生活理想
4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
A、理想就是现实。
B、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C、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自动变为现实。
D、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现实的未来。
5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A、“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B、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以下选项中,对理想的含义和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理想是一种精神现象。
B、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C、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D、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E、理想与阶级阶层无关。
2下列内容中,属于理想特征的是()
A、时代性
B、实践性
C、政治性
D、超越性
E、执着性
3以下关于信念的表述正确的是()
A、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B、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
C、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D、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E、离开信念这种对奋斗目标的执着向往和追求,理想寸步难行。
4信念和信仰的关系是()
A、信仰是信念的最高表现形式
B、信念是信仰的最高表现形式
C、信念和信仰都是人的精神支柱
D、非科学信念不属于信仰,科学信念属于信仰
E、信仰属于信念,是信念的一部分
5我们之所以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是因为()。
A、马克思主义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
C、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生命力
D、马克思主义穷尽了世间一切真理
E、马克思是个名人
6对于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正确的理解有()
A、理想不等同于现实,不是立即可以实现的
B、在任何条件下,理想都能够转化为现实
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由对现实的认识发展而来的
D、现实是不完善和有缺陷的,理想的生命力表现为对现实的否定
E、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但这个转化是有条件的,是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1高层次的信念决定低层次的信念,低层次的信念服从高层次的信念。
信仰是最高层次的信念。
2信念可以说是最高层次的信仰,可以说,凡是信念,都是信仰。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群名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5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最大的现实,也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社会理想。
1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