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朝天门1945历史遥感影像

合集下载

重庆朝天门景色描写

重庆朝天门景色描写

重庆朝天门景色描写
重庆的朝天门是一个很大的广场,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走进朝天门广场,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尊巨大的雕像,那就是长江中的大船——“朝天门”。

它在两江交汇处,非常雄伟
壮观。

一艘船就像一只雄鸡昂首挺立在长江上,寓意着重庆人民大踏步前进,阔步走进新时代。

广场四周是一个个美丽的雕像,有的雕像仿佛在赞美重庆,有的则像在向游客们招手……
站在广场上向下望去,长江仿佛变成了一条巨龙盘旋在重庆上空。

它时而伸展着身子,时而扭动着身躯,时而把头甩来甩去,那神气的样子别提有多威风了。

长江两岸还有一排排高大的楼房和一艘艘庞大的轮船。

高楼大厦显得十分高大雄伟;轮船虽然没有高楼大厦那么高,但也有自己的特点——高大宽敞。

长江两岸有一座大桥——渝中大桥和两江大桥。

两座大桥就像是长江上的两座桥,它们一直在我们面前延伸,把朝天门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长江两岸还有许许多多的小岛和江中的船。

这些小岛和船让朝天门显得更加美丽动人了!
—— 1 —1 —。

山城往事,民国记忆---重庆1945

山城往事,民国记忆---重庆1945

山城往事,民国记忆---重庆1945重庆,简称渝或巴,位于中国西南部,以“山城”扬名。

在3000余年的历史中,创造了富有鲜明个性的巴渝文化。

二战时期,为中华民国战时首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

1997年恢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

本期我们借助1945年7月的解密航飞影像,寻找民国时期重庆这座伟大城市的闪亮记忆和历史篇章。

较场口较场口的来历,稍对重庆历史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较场口”在古代其实叫“校场”,是明清时期的练兵场,分为“大校场”和“小校场”。

嘉庆年间,重庆府正式行文同意将两校场地面出租,用来弥补军饷。

小校场迅速变成街市,大校场则成为杂货贩卖集散贸易市场。

在清朝晚期,这里曾是重庆城的商贸繁华地带。

较场口(红圈位置)-1945年解密遥感影像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从1938年2月至1944年12月,日军飞机对重庆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长期的无差别轰炸。

重庆成为遭受日本野蛮轰炸规模最大、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损失最为惨重的中国城市,史称“重庆大轰炸”。

重庆也因此在国际上享有“英雄之城”和“不屈之城”的盛誉。

在长达六年的轰炸中,“六·五”较场口大隧道窒息惨案死伤人数最多。

为纪念1941年6月5日在大隧道惨案中的遇难者,重庆市人民政府于1987年在较场口建立“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纪念地,并决定每年6月5日鸣放警报。

“六·五”较场口大隧道窒息惨案(红圈位置)-1945年解密遥感影像唯一大戏院唯一大戏院前身为德育电影院,位于渝中区磁器街,现保利电影院位置。

1937年2月加以改建并正式营业和首映,座席为1060座。

1966年更名为“劳动电影院”。

唯一大戏院(红圈位置)-1945年解密遥感影像唯一大戏院原貌通远门如果你不知道通远门,那你根本就不算重庆人。

如果你没去过通远门,那你就不算去过重庆城。

古城重庆多城门,俗称"开九门,闭八门,九八一十七道门"。

南宋末年,宋军退守重庆,大力拓修城池,这就是通远门缘起,奠定了明清重庆古城的格局。

朝天门云顶漫步的感慨的句子

朝天门云顶漫步的感慨的句子

朝天门云顶漫步的感慨的句子1、夜观朝天门,一览大江魂。

气吞山河势,尽显英雄志。

嘉陵与长江,二江并一行。

若要分清楚,可看水清浊。

嘉陵水清清,长江至浑浊。

登上天门台,纵观天地间。

如能立一柱,直上九重天。

2、朝天门是重庆最大的水路客运码头,这里,不论是改革开放前,还是改革开放后,南来北往的人总是那么多。

外地人来重庆,如果不到朝天门,就会留下些许遗憾。

因为,朝天门是重庆的重要标志之一。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朝天门在我脑海中,都留下记忆。

3、东西南北岸,索道接天堑。

星月当空照,霓虹更辉耀。

把酒对明月,嫦娥来作陪。

晋王思蜀地,只为此仙姝!盖闻天门铭,游客如潮水。

女儿天下娇,男儿多英豪。

4、朝天门沙嘴两边的江水,泾渭分明,尤其是在冬季,长江的水与泥沙结合,江水似乎总是浑浊的,就像铁锈一样,黄黄的。

嘉陵江的水绿绿的,给人的感觉清清亮亮。

两江之水在沙嘴交汇处,永不停息的冲击、翻滚,水越枯,沙嘴向江中延伸的距离,就越近。

沙嘴的沙,是深灰色的。

赤脚走在沙上,软软的。

夕阳西下时,金色的阳光撒在江面,给朝天门添了无限的美。

5、风光无限好,三峡情未了!大都壮怀处,千言不胜表。

夫怀天下志,定来朝天门。

他日如有幸,再来大重庆。

6、朝天古埠,渝府雄关。

复水重山之险,地灵人杰之渊。

嘉陵白水,携涪、渠以挽秦蜀;扬子金沙,携泯、沫而带滇黔。

贯六峡两江之汇,率九宫八卦之冠。

7、喷薄欲出朝天门,南北从此亲密无间,东西被江水涛走云唤,三桥合抱中央商务圈,游人扶紧高高桥栏,靓丽前景揪心到嗓子眼,美女倩影掉进长江里洗澡,搅得游船逆水上旋转打漂,夜山城被万盏华灯普照,两条飘带挂城市之门墙,在都市之港翩翩舞蹈,梦驶入红色璀璨的跑道,世界最长的神话悬空,桥谱下中华图腾的愿望,自豪镶嵌炎黄的心上。

8、总扼西南之枢纽,遥牵吴越之群船。

周初建巴国之号,秦后置郡州之藩。

字水盘廓,金汤固垒。

巴蔓子存城刎颈,明玉珍建夏称孤。

9、严颜张珏,留不屈之风骨;良玉献忠,传陷关之勇誉。

关于重庆17座城门的简介

关于重庆17座城门的简介

关于重庆17座城门的简介重庆,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一个山水壮丽的城市。

作为中国的重要城市之一,重庆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包括17座城门,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兴衰和变迁。

重庆的城门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古朴而雄伟。

每座城门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历史故事,承载着当地人民的记忆和情感。

让我们来看看重庆最有名的城门之一——朝天门。

朝天门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建于明代,是重庆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它高耸入云,仿佛通往天堂的大门,因此得名“朝天门”。

朝天门的壮丽景色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

我们来看看另一座重庆的城门——南门。

南门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始建于宋代。

南门是重庆唯一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城门,它的存在让人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城市的历史底蕴。

站在南门上,可以俯瞰整个城市的美景,感受到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除了朝天门和南门,重庆还有许多其他的城门,如涪陵门、沙坪门、巴南门等。

每座城门都有着不同的特色和历史背景,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文化体验。

这些城门不仅仅是建筑物,更是一座座历史的见证。

它们承载着重庆人民的情感和记忆,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和变迁。

无论是古老的城门还是现代的高楼大厦,都构成了重庆独特的城市风貌。

重庆的城门不仅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它们提醒人们要珍惜历史,传承文化,同时也激励着人们前行,追求更美好的未来。

在重庆的街头巷尾,这些城门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故事,让人们对这座城市充满了向往和敬畏。

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游客,都可以通过这些城门感受到重庆的历史底蕴和独特魅力。

重庆的17座城门,见证了这座城市的辉煌和沧桑。

它们不仅仅是建筑物,更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城门,感受重庆的历史和魅力。

重庆朝天门码头:领略长江与嘉陵江交汇的美景

重庆朝天门码头:领略长江与嘉陵江交汇的美景

• 四季分明,雨热同季
• 降水量丰富,年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
长江与嘉陵江交汇的生态环境特点
生态环境
• 朝天门码头所在的区域生态环境良好
• 植被丰富,四季常青
生物多样性
• 鸟类、鱼类等生物多样性丰富
• 沿江的湿地生态系统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03
朝天门码头的旅游资源与开发
朝天门码头的旅游资源概述
• 紧邻长江大桥、嘉陵江大桥等重要交通节点
• 周边交通便利,连接重庆的各个区域
公共交通
• 码头周边有多条公交线路和地铁线路
• 方便游客前往朝天门码头游览
朝天门码头的配套设施与服务设施
配套设施
服务设施
• 码头内设有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设施
• 码头周边有各类餐饮、住宿等设施
• 提供行李寄存、导游服务等便利服务
长江与嘉陵江交汇的地理特点
独特的两江交汇景观
• 长江与嘉陵江在朝天门码头形成直角交汇
• 两江交汇后的水色变化,呈现出独特的**“鸳鸯锅”**景观
地形地貌
• 朝天门码头地处丘陵地带,四周环山
• 码头地势较低,便于船舶停靠
长江与嘉陵江交汇的气候特点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 属亚热带湿润气候
• 气温适中,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
•朝天门码头的旅游市场与宣传推广
旅游市场
宣传推广
• 主要面向本地市场和周边市场
• 利用媒体、网络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
• 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 举办各类文化旅游活动,提高朝天门码头的知名度
04
朝天门码头的交通与配套设施
朝天门码头的交通网络与公共交通
交通网络
朝天门码头的旅游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参观重庆抗战遗址有感

参观重庆抗战遗址有感

在寒假的宝贵时间里,我参观了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山生态带黄山景区内的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

虽然只有短短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但馆内一幅幅照片、一件件文物和一处处复原景观重重地撞入了我们的内心,基本的史实和丰富的资料准确地再现了蒋介石及其夫人宋美龄的故居和生活。

这些都使我受益匪浅。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台湾光复纪念碑石碑直入云霄,傲然挺立于正前方,代表了我国人民对抗战胜利、收复台湾的骄傲与自豪。

走进展馆,我们还可以看见许多抗日战争中留下的实物和还原的场景,甚至有不少外国的反法西斯军人的遗物,它们同曾经的主人一起为他们所奋斗的目标而留在了中国广袤的大地上,令人唏嘘。

遗址中还记录了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蒋介石参加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活动时的重要照片。

而松厅内令人感触最深的是这样的照片:鉴于一致的国家利益,宋氏家族成员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宋子文相聚在重庆,共赴国难、参与抗敌救国活动。

宋氏三姐妹的身影一起出现在重庆各公众场合,鼓舞了艰苦抗战的中国人民,表达了她们对抗战必胜的信心。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首先感受到的是当面对外来侵略时,包括国民党在内的中华民族一致抵御外敌团结的精神。

全国同胞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起来,汇成一股不可抵挡的抗日洪流。

从淞沪会战、徐州会战等战役到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从国共内战,到共赴国难。

在这关系民族存亡的时刻,整个中华民族空前的团结精神形成了真正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无坚不摧的力量源泉。

这令我想起王树增的《抗日战争》。

书中既用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真正的抗日是艰难的,国民党的付出难以估量,而远非那些抗日雷剧中所展现的如此潇洒与轻松。

但尽管面临种种困难,数次面临民族存亡的危险境地,中华民族依然没有被征服,而是在持久战的战略指导下拖垮了侵略者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取得抗战的胜利在于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有这样的韧性与忍耐力,至少从1931年到1940年是中国独自在抗击日本的侵略,在这段中国人最苦难的时候中国是孤立无援的。

胜利日:

胜利日:

1945年9月,重庆。蒋介石身着戎装在中央电台向全世 界宣布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945年,延安。重庆谈判前,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美 国陆军观察员伊顿以及国民党政府代表张治中等,到延 安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共领导人会谈。
为了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政府在 重庆进行了为期43天的和平谈判。图为1945年9月3日, 重庆。胜利日欢庆晚宴上,蒋介石亲自向中共领导人毛 泽东敬酒,毛则高呼蒋介石万岁。
1945年9月3日,重庆。驻华美军参加胜利日大游行,重 庆人民列队、舞龙向这些盟友致敬。这天,每一家商店 自发悬挂青天白日旗。
1945年9月3日,重庆。胜利日狂欢的海洋。
1945年9月3日,重庆。中国人民高举同盟国领袖的头像 庆祝胜利日。
1945年9月3日,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胜利日游行持续到夜间,重庆人 民向美国LIFE杂志摄影记者问好。
1945年9月3日,重庆。胜利日欢庆晚宴上,蒋介石亲 自向中共领导人毛泽东敬酒。
1945年,抵达重庆参加国共和谈的毛泽东。
1945年,在重庆参加国共和谈的毛泽东。
1945年,在重庆参加国共和谈的中共领导人毛泽东。
重庆谈判时,蒋介石与毛泽东合影。
1945年,参加重庆谈判的国共政要在曾家岩50号合影。 右起:毛泽东、时任外长王世杰、国民党元老张群、蒋介 石、蒋经国、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曾家岩50号又名重 庆周公馆,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曾家岩地区。为周 恩来故居及中共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市区办公室 旧址。
胜利日: 抗战胜利后的重庆国共和谈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东京湾密苏里舰上向盟国投降, 中国人民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图为1945年9月3 日,重庆。参加胜利日游行的国民党政府军人。

亲历者忆1941年重庆大轰炸“大隧道惨案”:尸体成堆像地狱

亲历者忆1941年重庆大轰炸“大隧道惨案”:尸体成堆像地狱

亲历者忆1941年重庆大轰炸“大隧道惨案”:尸体成堆像地狱从1938年初到1943年8月,日本侵略军对当时的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多的空袭轰炸,无数生灵涂炭、家破人亡,给重庆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尤其是“大隧道惨案”震惊中外。

我作为“大隧道惨案”的亲历者和幸存者,对当时的惨状仍历历在目,心有余悸。

1941年6月5日傍晚5点多,我与同学余德坤一道前往当时重庆最繁华的商业区都邮街购物。

正逛着,突然传来尖利的警报声,顿时繁华的商业区像炸了锅,惶恐万分的人们左冲右突,争相逃命。

我与余德坤随人流直奔附近的大隧道防空洞。

还未进洞。

敌机已经临空!接着,一声声巨响,一阵阵热浪迎面扑来,敌机开始俯冲轰炸了。

这时人们不顾一切涌进了大隧道防空洞。

当时的情况十分混乱,我又有孕在身,体力不济,被挤得喘不过气来。

余德坤紧紧拉住我的手说:“让他们进去吧,我们最后进,反正听天由命!”当我们进洞后,发现洞内人成千上万,十分拥挤,找个立足之地也难。

洞内空气混浊,温度很高。

洞外火光冲天,敌机正轮番狂轰滥炸。

大隧道是重庆最有名、最坚实的大防空洞,设有许多洞口,洞内路径四通八达,有的洞口可通至郊外。

洞内交通道宽约2米,高的2米,两旁安装木条凳供避难者休息。

墙上凿有凹洞,安放油灯照明。

洞内设有通风口,通风口装有鼓风机,以调节洞内空气。

这一天,可恶的日本鬼子似有目的的在我们头上持续投弹轰炸。

更可怕的是,不少通风口被炸塌了,洞内空气越来越稀薄,越来越闷热,人们越来越烦燥。

突然一声巨响,一枚重镑炸弹在我们头顶爆炸,整个防空洞震得弹跳起来,煤油灯灭了,漆黑一团。

打氧的抽风机毁了,我越来越觉得呼吸困难。

这时洞内秩序大乱,孩子哭,大人叫,挤成一团,相互撕咬。

我喘着气对余德坤说:“今天情况不妙,我们可能出不去了。

”窒息的人们衣衫褴褛,歇斯底里,不断有人晕倒,情况万分危急!我张着嘴,喘着粗气,冷汗湿透全身。

突然两眼一黑,栽倒了。

幸好我的同学余德坤是个身体强壮的20岁未婚女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城往事,民国记忆---重庆1945
重庆,简称渝或巴,位于中国西南部,以“山城”扬名。

在3000余年的历史中,创造了富有鲜明个性的巴渝文化。

二战时期,为中华民国战时首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

1997年恢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

本期我们借助1945年7月的解密航飞影像,寻找民国时期重庆这座伟大城市的闪亮记忆和历史篇章。

较场口
较场口的来历,稍对重庆历史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较场口”在古代其实叫“校场”,是明清时期的练兵场,分为“大校场”和“小校场”。

嘉庆年间,重庆府正式行文同意将两校场地面出租,用来弥补军饷。

小校场迅速变成街市,大校场则成为杂货贩卖集散贸易市场。

在清朝晚期,这里曾是重庆城的商贸繁华地带。

较场口(红圈位置)-1945年解密遥感影像
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
从1938年2月至1944年12月,日军飞机对重庆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长期的无差别轰炸。

重庆成为遭受日本野蛮轰炸规模最大、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损失最为惨重的中国城市,史称“重庆大轰炸”。

重庆也因此在国际上享有“英雄之城”和“不屈之城”的盛誉。

在长达六年的轰炸中,“六·五”较场口大隧道窒息惨案死伤人数最多。

为纪念1941年6月5日在大隧道惨案中的遇难者,重庆市人民政府于1987年在较场口建立“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纪念地,并决定每年6月5日鸣放警报。

“六·五”较场口大隧道窒息惨案(红圈位置)-1945年解密遥感影像唯一大戏院
唯一大戏院前身为德育电影院,位于渝中区磁器街,现保利电影院位置。

1937年2月加以改建并正式营业和首映,座席为1060座。

1966年更名为“劳动电影院”。

唯一大戏院(红圈位置)-1945年解密遥感影像
唯一大戏院原貌
通远门
如果你不知道通远门,那你根本就不算重庆人。

如果你没去过通远门,那你就不算去过重庆城。

古城重庆多城门,俗称"开九门,闭八门,九八一十七道门"。

南宋末年,宋军退守重庆,大力拓修城池,这就是通远门缘起,奠定了明清重庆古城的格局。

公元1371年通远门迎来大修,重新筑城,直到清初政府再次维修通远门。

1929年,国民政府凿穿通远门,改变了重庆老城格局。

通远门(红圈位置)-1945年解密遥感影像
通远门原貌
望龙门缆车
望龙门缆车于1944年7月动工,1945年4月竣工,当年5月16日通车运行。

望龙门缆车由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等人主持设计,是中国第一条客运缆车。

1993年,因修建长江滨江路,望龙门缆车停运。

2009年底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望龙门缆车(红圈位置)-1945年解密遥感影像
望龙门缆车原貌
朝天门
重庆朝天门位于重庆渝中区渝中半岛的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是重庆十七座古城门之一。

南宋时期圣旨传来是经长江到达朝天门,所以才有了朝天门这个名字。

1927年,重庆设市,为了扩大城市规模,解决街道狭窄和交通拥挤问题,重庆开始进行近代市政建设,朝天门因其交通上的重要性,成为第一个被拆的城门。

朝天门是两江枢纽,重庆最大的水路客运码头。

2016年5月,“朝天门”当选为“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一。

朝天门-1945年解密遥感影像
如今,重庆已经成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内陆开放高地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