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书写无误的一项( )(2分)A.略无阙.处(quē) 沿溯.阻绝(sù) 飞漱.其间(sù) B.水皆骠.碧(piǎo) 能与.其奇(yǔ) 藻荇.交横(xìng) C.泠.泠作响(líng) 互相轩.邈(xuān) 嘤.嘤成韵(yīng) D.夕日欲颓.(tuí) 隐天敝.日(bì) 素湍.绿潭(tuān)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蝉则千转不穷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至于夏水襄陵3.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2分) A.每至晴初霜.旦 B.相与步.于中庭C.互相轩邈.. D.山川之美,古来共谈.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C.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5.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文: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接连不断,非常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才消失。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势若飞奔的马。

C.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D.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文:两岸都是相连的山,似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6.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北宋B.《答谢中书书》——陶渊明——东晋C.《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梁D.《三峡》——郦道元——北魏7.诗文默写填空。

(4分)(1)《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2分 ( )A.洨河(jiāo)口吻(wěn)重峦叠嶂(luán)鳌头(ào)B.匀称(chân)煞它风景(sā)镂空(lòu)鎏金(liú)C.张鷟(zhú)前瞻后顾(zhān)斟酌(zuó)帷幕(wãi)D.惟妙惟肖(xiào)轩榭(xuān)矗立(chù)休憩(qì)2.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书写错误的一个字,请找出来并改正:4分A.轩榭嫱薇湛蓝别具匠心()B.蟠龙帷幕蔓延维妙维肖()C.寂寞险竣雕刻迥然不同()D.掩映玲珑轮廓竞然有序()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2分 ( )A.马可?波罗说卢沟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B.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C.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出心裁。

D.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

4.排列下列句子的正确顺序:2分①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②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

③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

④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

⑤御花园面积不很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多座,但毫无拥挤和重复的感觉。

正确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5.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4分①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 )②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③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 )④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 )6.从后面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4分①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________而不仅是_______。

(技术、技巧、艺术、工艺)②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________(美好、完美)的图画。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11分)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shuài领红军先锋部队的是指挥员A,他曾在四川一个军阀的军队里当过军官。

A熟悉这个部落民族,熟悉他们的内争和不满,他特别熟悉他们仇恨汉人,而且他能够说几句彝.族话。

他奉命前去谈判友好联盟,进入彝族的境内,同彝族的首领进行谈判,他说彝族人反对军阀刘湘、刘文辉和国民党;红军也反对他们。

彝族人要保持独立,红军的政策主张中国各少数民族都自zhì。

彝族人仇恨汉人是因为他们受到汉人的压迫,但是汉人有“白汉”和“红汉”,正如彝族人有“白彝”和“黑彝”,老是杀彝族人,压迫彝族人的是白汉。

红汉和黑彝应该团结起来反对他们的共同敌人白汉。

彝族人很有兴趣地听着。

他们狡黠.地要武器和弹药好保卫独立,帮助红汉打白汉,结果红军都给了他们,使他们感到很意外。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shuài领( ) 彝.族( ) 自zhì( ) 狡黠.( )(2)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先锋部队”不相同的一项是()A.友好联盟B.共同敌人C.保持独立D.汉人的压迫(4)结合选段内容,分析红军长征途中顺利经过彝族区的原因。

①②【连线采访】(2)2011年长沙铜官窑陶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一批年轻人继承并开始弘扬起了陶瓷烧制技艺。

小明想对他们进行采访,请你帮他补充一个采访问题并写在横线处。

采访提纲时间、方式:2023年2月5日,微博在线采访对象:刘嘉豪,90后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沙铜官窑传承人采访问题:①②你在铜官窑陶瓷烧制技艺上有什么创新?【发起倡议】(3)通过以上活动,小明意识到每个人都肩负着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

小明拟写了一封倡议书,呼吁全校师生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倡议书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财富,它们展现着人工的巧妙,凝聚了人类的智慧。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为即将到来的单元检测,教师们要如何准备试题呢?接下来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一、基础知识 (共31分)1. 根据拼音写汉字。

(8分)jiān ( )默kuī ( ) 探shòu ( ) 猎kāng ( ) 慨颤wēi ( ) 任劳任yuàn ( ) pì ( ) 美和xù ( )吞shì ( ) luǒ ( ) 露狼jí ( )2. 解释下列词语。

(12分)(1)众目睽睽: (2)莫衷一是:(3)哂笑: (4)牟取:(5)沧海桑田: (6)鼠目寸光:3. 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8分)相形鼠目相成目空睽睽震耳同仁胸有4. 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语段所透露出来的信息。

(3分)据《英国医学杂志》网站报道,英格兰南部伯恩茅斯糖尿病和内分泌中心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含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会使人发胖。

为遏制全球日益严重的儿童肥胖问题,应严格限制他们对泡沫饮料饮用量。

专家们鼓励儿童选择稀释过的果汁或者纯水为饮品,同时呼吁学校应采取措施避免儿童饮用泡沫饮料,各路明星也应停止为泡沫饮料做广告。

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在全球5岁以下的儿童中,估计有1 760万名超重。

二、阅读理解 (共39分)(一) (10分)①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

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它的普通一部分一样。

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毕竟不是大海,,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②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

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沾沾自喜,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人教版)(总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28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4分)A洨(xiáo)河轩榭(xiè) 矗(chù)立河堤(tī)B.匀称(chèng) 肃穆(mù)和谐(xié)蟠(fān)龙C.依傍(páng) 擅(shàn)长湛(shèn)蓝点缀(zhuì)D.池沼(zhǎo)斟酌(zhuó) 镂(lòu)空藻(zǎo)井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4分)A、自出新裁周到如砥葱笼嶙峋B、不毛之地万物鼎盛古朴丘壑C、巧夺天功稀稀落落逼真点缀D、珠光宝器郁郁葱葱突兀匀称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4分)①我们彻底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屈辱的外交历史,有力地了国家的主权、安全和民族的尊严。

②信息讲述、生命科技、脑与认知科技将成为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先导与主流;终生学习与努力创造将成为人们追求的。

③无怪乎许多来到大理的旅客都要设法去一下这个人间的奇景。

A.保护时尚观察B.维护时尚观赏C,保护潮流观看 D.维护潮流观赏4.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4分)A.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B.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大相径庭。

C.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守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D.马可•波罗说卢沟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A.从这些小事中,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境界。

B.姹紫嫣红的月季、芳香四溢的玫瑰,构成了令人陶醉的花的世界。

C.第十个五年计划是我国今后五年发展的总蓝图,是全国人民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解析标准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解析标准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合分人复分人得分温馨提示: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名句。

(任选其中....)(6分)....6,句.,.不得多选①,猎马带禽归。

(王绩《野望》)②,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③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④,终岁常端正。

[刘桢《赠从弟(其二)》]⑤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⑥,终为土灰。

(曹操《龟虽寿》)⑦西部有大美。

罗布泊戈壁浩瀚无边,荒凉苍茫,夕阳像勒勒车的轮子,灿烂热烈,那种“,”(王维《使至塞上》)的壮美景象,让我们惊叹不已。

(2)默写崔颢《黄鹤楼》后四句。

(4分)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5分)xī()月素tuān()绝 ( )轩邈.( ) 鸢飞戾.天( )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8分)(1)鸢飞戾.天戾:(2)东皋薄.暮望薄:(3)望峰息心..息心:(4)日暮乡关..何处是乡关:(5)泉水激.石激:(6)来从.楚国游从:(7)念.无与为乐者念:(8)水面初.平云脚低初: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其间千二百里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C.猿则百叫无绝D.相与步于中庭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略无阙处B.窥谷忘反C.遂至承天寺D.蝉则千转不穷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3分)A.虽乘奔.御风B.绝.多生怪柏C.负势竞上.D.互相轩.邈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三峡》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宋地理学家。

所撰《水经注》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测试题测试题人教版初中语文一、积累与运用。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2)不见曦.月曦:(3)但.少闲人但:(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素: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怀民亦未寝,相于步于中廷B.天无纤云,月白如昼C.素湍绿潭,回清倒映D.清林翠竹,四时具备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富阳至桐庐B.山川之.美春冬之.时C.相与步于.中庭冰寒于.水D.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素湍绿潭,回清倒影B.两岸连山,略无阙处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D.蝉则千转不穷5.对下列句子的大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不绝的山峰,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B.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悬崖峭壁,五光十色。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缺少像我们二人这样的闲人罢了。

D.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那些忙于治理政务的官员,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6.根据要求默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 。

(2) ,山山唯落晖。

(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

(4) ,云生结海楼。

(5)孟浩然从大处入笔,用“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绘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白居易则从细处着墨,用“, ”描绘了西湖早春鸟儿欢唱的动态美景。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三峡》,回答问题。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含答案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测试题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一、选择题(14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A.略无阙.(quē)处不见曦.(xī)月属.(shǔ)引凄异B. 夕日欲颓(tuí)未复有能与(yǔ)其奇互相轩邈(xuān miào)C. 东皋薄(báo)暮望徙(tú)倚欲何依鸢飞戾(lì)天者D. 急湍tuān甚箭水皆缥(piǎo)碧白云千载(zǎi)空悠悠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两岸石璧,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B.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C.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竟跃D. 实是玉界之仙都。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对每一个莘莘学子....来说,中考既是初中学业的终点,更是攀登人生之塔的又一个起点。

B.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到合作之趣,又享受到天伦之乐....。

C.气势恢宏、美轮美奂....的故宫,见证了风雨中无数起起落落的历史变迁。

D.站在罗布泊边缘,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和无奈。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春节晚会上小沈阳的精彩表演,获得了广大观众的赞颂。

B.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市民文明素质的高低,都是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C.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D.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工作,防止校园安全事故再次发生。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稍远处是一重重长着青冈树的山岗,近处则是一重重种满玉米的丘陵坡地,波浪一般腾向远方。

②我看清周围都是玉米地,密密的青纱郁郁葱葱,一望无际。

③天渐渐亮了,西天起了一层厚厚的云,可是东边的山坡,涌出明亮的朝霞,又是一个炎热的夏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第三单元单元测试题(时间:90分钟总分:120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雄跨.(kuà)嶙.峋(lín)淙.淙(zóng)巧妙绝伦.(lún)B.广漆.(qī)轩.榭(xuān)石砌.(qì)惟妙惟肖.(xiào)C.蟠.龙(pán)河堤.(dī)弧.形(hú)因地制宜.(yí)D.伧.俗(cāng)藻.井(zǎo)匀称.(chèn)长虹饮涧.(jià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浩渺推崇桥敦前瞻后顾B.和谐纤细险峻失之豪厘C.鉴赏池沼阑干别具匠心D.招书矗立妃嫔迥然不同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2分),绝对数不过来。

A.说起桥,其种类可以说是琳琅满目....B.张小亮长得和他父亲惟妙惟肖,简直就像一个人。

....的山脉,一眼望不到边。

C.城外是一片重峦叠嶂....,简直无可挑剔。

D.这座建筑物的设计巧妙绝伦....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2分)A.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不断研究问题、发现问题,才能取得进步。

B.他的家乡是河南省太康县人,跟我家离得比较远。

C.近日,在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一种新型的“纳粹电池”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光。

D.有没有良好的班风,是决定一个班组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绿是生命的颜色。

②春雨过后,草尖上、树梢上冒出了一簇簇嫩绿的叶芽,更会使你觉得新的生命在跳动。

③你看那春天的原野,绿油油的,生气勃勃,欣欣向荣,令人感到鼓舞和振奋。

④道旁的树木,青翠欲滴;田间的秧苗,郁郁葱葱。

⑤到了夏天,大地上一片葱茏。

⑥面对着这充满蓬勃生机的大地,便会感到自己也增添了青春的活力。

A.①⑤②③④⑥B.⑤③④②⑥①C.①③②⑤④⑥D.⑤③②④⑥①6.学习本单元《苏州园林》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同学们对文末“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这句话发生了争论。

有人主张删除,有人主张保留。

以下是主张删除的同学的意见,请你站在“保留”的立场上,给出你的意见。

(4分)反方:本文通过介绍苏州园林景色如画的特点,详细说明了它的美丽、精巧,如亭台轩榭的自然美、假山池沼的艺术美、花草树木的映衬美、花墙廊子的层次美等,甚至连园林的角落也都介绍到了,称得上详细无比,因此文末的这句话完全是画蛇添足。

再说,这句话与文章的主题也没有任何关系啊!正方:7.本单元综合性学习的主题为“说不尽的桥”,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八(3)班同学打算开一个关于“桥”的主题班会,在班主任的倡议与组织下,班会筹备会如期召开,假如邀请你来参加,请帮助同学们解决如下问题:(1)说桥:请帮助主持人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

(2分)(2)辨桥:请认真观察,分辨出下列各桥的类型,并在图片下方的括号内加以注明。

(4分)图1()图2()图3()图4()(3)写桥:请写出至少三句含有“桥”字的诗句。

(6分)①②③二、阅读理解(44分)(一)(14分)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8.选文中能够概括苏州园林总体特点的句子是哪句?请找出并抄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9.第①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10.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11.如果将第①段中加点的“没有一个不”改为“全都”可以吗?为什么?(4分)(二)解读个园(15分)藏策①个园之名“个”。

据扬州人讲,当年园主人为求园名,花了不少银子,才有了个园这名字。

清袁枚有“月映竹成千个字”,而园主又爱竹,于是乃取“竹”中之“个”,且形似竹叶,故名。

这“个”,乃竹之“提喻”。

不过当地也还有种传说:个亦有独一无二之意。

这倒颇有空前绝后并世无双的自诩了。

②其实个园的用心,还远不止于此。

初入园中,但见翠竹丛丛,名色各异,虽令人耳目一新,倒也没有太多奥妙。

渐至内园,则幻境憧憧,久负盛名的四季假山,便在这里了。

③所谓四季假山,实际是以分峰叠石之法,利用木石之间的不同搭配,幻化出春、夏、秋、冬四季景色。

以青竹配笋石,道是“春山笋石参差,修篁弄影”,意寓雨后春笋的模样,是为春景;以湖石叠山,山中有洞,中空外奇,配之小潭清碧,取意夏云多奇峰,是为夏景;以黄山石堆山,配之丹枫,又于山巅处建亭,临亭俯视,黄石丹枫,倍添秋意,是为秋景;而最富想象力的大概要算冬景了,以雪石堆造的假山,迎光时闪闪发亮,背光则幽幽泛白,让人联想残雪未消的样子,后墙上再凿二十四个风洞,以应“北风呼啸雪光寒”之意。

冬山的西墙上又留漏窗,凭窗可见花丛竹径,似迎春有径,呼之欲出……④这是个由符号构筑的小园,一如罗兰·巴特笔下的“符号帝国”。

漫步园中,单靠目力,是看不出这景中暗含四季的奥秘的。

四景与四季的对应,其实更多靠得是符码的作用,如春笋、丹枫等,而并非真能肖似。

就如“个”与“竹”的关系一样,四季假山与春、夏、秋、冬,也是一种“提喻”的关系。

个园实质上是个“提喻”之园。

这其中种种的文化哑谜,大概只有深谙其符码的人才可以领会的吧。

又是什么呢?⑤四景与四季既不重形似,自然是在于“意”了。

个园的深层含义.......⑥以四景喻说四季,实际上是把“历时”的四季,圈进了“共时”的小园之中。

四季的更迭,标志着时光的流逝。

但如果“共时”地拥有了四季,那便意味着控制了四季更迭,进而也便拥有了时光。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式的慨叹,变成了往来四季之间,可以任意穿行的悠闲漫步。

春、夏、秋、冬,只是园中四景间的一种“换喻”形式,它们近在咫尺,彼此相接,循环往复……于是,四季假山便仿佛成了可以留得住似水年华的时间机器。

这让人不禁想起博尔赫斯笔下那不为时光所囿的“交叉小径的花园”。

个园在其深层意义上,亦是时光之园。

⑦园主人盐商出身,不会有如此深的心思,这诸多的精妙花样,大半应是其门客所为。

不过他们当年拥有的,毕竟只能是符号的时光,个园依旧,岁月无情,隐喻着时光永恒的四季假山,也早已阅历了无数个四季更迭的时光的淘洗,在斑驳的世事沧桑中,成为了其自身的讽喻。

⑧我是初春一个雨后的上午来访个园的,比“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农历三月,早来了近一个月。

园中游人如织,纷纷地在春、夏、秋、冬之间往来。

夏山依傍着的一个厅堂里,正办着一个当地画家的画展,签上标着几千至几万不等的高价。

门口竖起一块牌子,上有画家满嘴大胡子模样极酷的照片,和一段看起来行迹有些可疑的履历简介。

画是无须多看的,笔法破败,不成个样子。

我不禁哑然失笑,想当年这样的画匠怕是进不得这园子的。

⑨与时光永恒之类的神话相比,我倒以为“偶然”更加耐人寻味。

就在我漫步园中,暗自构思这篇小文时,忽见夏山山洞间人影一闪,颇似上海的王晓明兄,走去一瞧,果然是他!王兄去年刚从哈佛游学归来,平时相距千里,而此刻他从上海我从天津,竟在同一时间相遇于这时光之园中——我在北京打的,曾两次遇到同一司机。

司机说这种几率只有十几万分之一——远隔千里,竟于他乡茫茫人海中巧遇故知,这种几率大概已不止几十万乃至几百万分之一了吧?⑩此事诚可记也。

(选自《散文·海外版》)12.本文第①段主要说明了哪些内容?作者为什么要说明这些内容?(4分)13.除了名字,“个园”的“用心”还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用横线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4分)14.第⑤段中加点的“个园的深层含义”指的是什么?(3分)15.就整篇文章来看,作者主要抓住了“个园”哪方面的特征进行说明?(4分)(三)宋代屏风(15分)吴界和关于屏风,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物原》中记载:“禹作屏”。

早期又被称为“扆”(依)或“邸”。

其功用最早为礼制服务,多置于君王身后,汉郑玄注:“邸,后板也。

”,用斧纹或凤纹进行装饰,象征着权力与高贵。

自汉以来,屏风挡风和隔断的实用功能逐渐显现出来:“屏风,言可以屏障风也。

”时至魏晋,屏风艺术更为流行,并完成了由实用艺术向欣赏性艺术的转化。

自宋代以来,屏风在世人生活中的作用愈发重要。

这一时期,屏风的形制也有了突破性地进展:大型座屏一般采用矮佬和横枨把屏框内分割为小格的设计方法,而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明代。

曲屏是由单扇屏风发展而来的,最早出现在汉代。

在当时,很多情况下可以与席、榻相配,可几面围,非常实用。

其数量一般为两至十扇,每扇之间用榫卯链接。

这种屏风,文人还经常在上进行书法、绘画等艺术创作。

宋徽宗还经常把这种屏风用作备忘录,将当时全国几大寇贼的名字写于其上以备谨记。

另外,还有一种大型直立的屏风形制,出现于宋代绘画《孝经图》中,其样式由几扇板面组合而成,整体造型气势傲人。

小型屏风中的砚屏,始见于宋人的记载。

从宋人赵希鹄所著的《砚屏辨》可知:砚屏是北宋苏东坡、黄山谷等人为刻砚铭以“表而出之”所创始的。

从中可知砚屏一开始就有书写展示文字的功能。

还可知,砚屏的尺寸应该是“高尺一二寸”,“阔尺五六寸”才适用。

这说明砚屏的外形是接近于正方形的,这一点与枕屏有较大区别。

枕屏、砚屏均中嵌石料,取石之天然纹理加强审美效果。

《砚屏辨》中记载了宋皇家不惜“旨以重赏宣取”美石做砚屏的故事,以苏东坡为首的宋代文人,也留下了众多赞美砚屏的诗句。

髹造工艺也在逐渐进步,螺钿镶嵌工艺兴于唐盛于宋元。

螺钿镶嵌的原料螺钿是从海螺壳、蚌壳、鲍鱼壳边口截取材料研磨而成。

钿片选料考究,多选用光泽度高、色彩绚丽的蚌壳边缘的材料。

工匠将其裁成各种装饰纹样,镶嵌于漆面上,可以达到类似金银平脱的效果,同时也可以获得高于漆地的半浮雕的视觉效果。

但目前实物只有明清时代的嵌螺钿漆作屏风存世。

宋代是一个注重理性思考的年代,为便于王室处理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巩固统治阶级地位的需要,宋人确立起了尊崇自然和倡导秩序的哲学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