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下高三数学复习备考策略讲座(2020-2021)

合集下载

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下基于核心素养的2021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下基于核心素养的2021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高考试卷中占分比例较高、区分度较大的题目往往是考查“理性思维” 的题目。在非选择题中表现为:题空少、分值大、书写多。
三、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事实性知识”的特征设问: “……是________” “……为________” “……属于______”
……
“理性思维”的特征设问:
“……,合理的解释是____ ”
二、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在高考试题中的体现
3.指导教学,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 3.1 考查实验探究,引导加强实验教学
二、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在高考试题中的体现
3.指导教学,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 3.1 考查实验探究,引导加强实验教学
二、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在高考试题中的体现
3.指导教学,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 3.1 考查实验探究,引导加强实验教学
2020 年 高考生物试题继续加强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引导中学生物教 学重视实验,改善在“ 黑板上做实验” 的教学方式 。 对 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 查客观上可引导重视实验教学,以推进生物学科素养培育目标的实现。
二、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在高考试题中的体现
3.指导教学,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 3.1 考查实验探究,引导加强实验教学
三、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以2016年全国Ⅰ卷为例
29.(10分)在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用α、β和γ表示ATP或
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回答 下列问题:
(1)某种酶可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若要用该习备考策略
1. 注重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是“科学思维”这一生物学核心素养中的核心。

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下2020-2021届高三历史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下2020-2021届高三历史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一轮夯基础
一、未雨绸缪,早做规划部署
在教学部统一部署下,借鉴上届高三的复习方案,2019年4 月份即开始商讨、制订一轮复习计划,精打细算,周密部署,对 高三总复习提早规划,多次讨论修订后,定稿上交,展示交流。 做到复习方略了然于胸,操作路径烂熟于心,任务分工明确细致。
早动手,早打算,抓住高三复习备考的主动权。
2一0、16探年索国“家四教层育”部考考试查中内心容颁与布素的质考教试育大要纲义,有四大考核目标和能力要求, ⑴获取和解读信息 ⑵调动和运用知识 ⑶描述和阐 释高事考物评价⑷体论系证中和的探“讨四问层题”。即必四备大知目识标、是关按键照能学力生、答学题科的素思养维、过核程心制价定值的。,对即必审备题知、识发的现考和查分,析如有文效科信综息合、全联国系Ⅱ背卷景第知2识7题、 设考计查解中决国古问代题商的业路经径济、和进商行品推经理济、的判发断展、等分主析干、知综识合;、第比3较2题等考,查说人明文问主题义和思表想达注结重论人。的价值的思想特点,强调了对学生认 2识0、19分年析高和考解特决别历是在史发问现题问所题必、须解具决备问的知题识说和明能和力表的达考结查论。这些方面的考查表现得最为明显。 2对.突关出键了能发力现的问考题查的,能如力对要分求析历史问题能力的考查,文科综合全国Ⅱ卷第45题将日本中下级武士的命运置于明治维新的历史 考环试境大中纲进,行把分发析现,问要题求置考于生能运力用要比求较的、首归位纳,这等是思因维为方发法现分问析题问是题一。切能力的前提。今年的试题在这方面有着明显的体现,首先 体 了对辨对现历式在考史思图生探考究。表发能类现力试问的题考上查。,在如全文国Ⅰ科卷综中合全有2国个Ⅱ图卷表第,4228题题考和查41批题判,性图思表维题,不要仅求增考加生卷独面立的提活出跃历感史,更见是解增,加对了已试有题历的史信认息识量进,加行强审

“一体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下2019-2020届高三化学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一体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下2019-2020届高三化学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常见或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
(2)导向实验课程开设
卷Ⅰ
3.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 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 K B. 实验中装置 b 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 装置 c 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 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卷Ⅲ
①反应历程 i 的活化能___________(填“>、“<”或“=”) CH3OH(g) HCHO(g)+H2(g)活化能。 ②550℃~650℃,反应历程 ii 的速率___________(填“>”、“<” 或“=”)反应历程ⅲ的速率。
月考8
(2)考查基于实验现象的推理
选项
目的
实验
A 制取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 将 Cl2 通入碳酸钠溶液中
3
5.35 g NH4Cl
8.0 g Ca(OH)2
4
6.6g (NH4)2SO4
1753
1892
月考4
1354
1384
分析表中数据,你认为哪种方案制取氨气的效果最好 (填序号),该方案制取氨气
效果好的可能原因是

(4)为了确定 Na2SO3 氧化速率方程式 v=k·cm(SO32−)·cn(O2)中 m、n 的值(取整数),进行了相
应实验。当溶解 O2 的浓度为 4.0 mg·L−1 时,c(Na2SO3)与速率(v)数值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则
m=

c(Na2SO3)/(×103 mol·L−1)
3.65
7.30
10.95 14.60
v/(×106 mol·L−1·min−1)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下2020年高考数学命题趋势预测与后期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下2020年高考数学命题趋势预测与后期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立德树人”是高考的重要使命,体现在数学学科具体为:
有助于学生形成理性思维,树立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促进智力发展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在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即数学的独特的育人功能
如何理解数学学科高考的“一核”核心功能
“服务选才”是高考的基本功能,由于数学学科的基础性,任何
高 考 评 价 体 系 由 “ 一 核 ”“ 四 层”“四翼”组成。其中,
“一核”是高考的核心功能,即 “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 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
“四层”为高考的考查内容,即 “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 备知识”,回答“考什么”的问题;
“四翼”为高考的考查要求,即 “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回答“怎么考”的问题。
如何理解数学学科高考的“一核”核心功能
文科、理科全国Ⅱ卷第(16)题
融入了中国悠久的金石文化,赋以几何体真实 背景,有助于学生认知这个全新几何体,在解 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要借助几何体的对称性, 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对称美,更感受到这 种美对于解决问题的真实力量。
文科、理科全国Ⅰ卷第(4)题
以著名雕塑“断臂维纳斯”为例,探讨人体黄 金分割之美,在考查学生的美育方面进行了大 胆的探索,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美育,培养审 美意识。
如何理解数学学科高考的“一核”核心功能
(2019年全国Ⅰ卷理第4题)
为什么黄金分割是最美人体?
如何理解数学学科高考的“一核”核心功能
(2019年全国Ⅱ卷16题)
如何理解数学学科高考的“一核”核心功能
2019年的试题是风向标,预计2020年高考 数学试题,会继续在立德树人方面加大考 查力度,试题会继续以科技创新为背景, 体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会 继续加强落实“五育”考查。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解读及2021届高三化学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解读及2021届高三化学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7)2020年:教育部公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从《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到 。
高考内容改革历程:
公布高考评价体系和各学科高考内容改革框架及考查体系(是命题、评价指南, 但不代替考纲)——与课程标准一起取代各学科考试大纲。
服务选择
坚持选拔标准 提高培养质量
引导教学
——将国家和高校的选才需求与素质教育育人目标有机联通,实现“招—考—
教—学”全流程各个环节无缝衔接、良性互动。
【命题依据】“三依据一参考”:确定命题范围与标高
命题依据
内涵与实施路径
理由
中国高考评 “一核”确定命题思想,“四层”规定命题内容,“四翼”保障命题水 命题、评价理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解读及2021 届高三化学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2020年10月
1.高考内容改革的背景
(1)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 “依据高校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 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2017年: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式启动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考评价体系 的研究工作。成立了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专家工作委员会,提出“一核四层四翼”的 高考评价体系框架。《中国考试》第7期刊登当年9个学科高考试题命题评析文章标 识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内容改革 研究”。

综合性
学科内综合、学科间综合、 方法综合、形式综合
理解与辨析、分析与推测、归纳与 论证、探究与创新
关键能力内Βιβλιοθήκη 容选才要 求 应用性

一核四层四翼体系下2020-2021届高考英语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一核四层四翼体系下2020-2021届高考英语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Newfoundland. While they are rare north of 88°, there is evidence th6a1t they range all the
way across the Arctic, and as far south as James Bay in Canada. It is difficult to figure
In the afternoon,I asked Uncle Paul if I could take a horse ride,and he said yes, as long as my dad went with me.I wasn’t going to take a horse ride by myself anyway.So, my dad and I put on our new cowboy hats,got on our horses,and headed slowly towards the mountains.“Don’t be late for supper,” Uncle Paul cried,“and keep to the track so that you don’t get__lost!”“OK!”my dad cried back.After a while Uncle Paul and his farm house were out of sight.It was so peaceful and quiet and the colors of the brown rocks, the deep green pine trees, and the late afternoon sun mixed to create a magic scene. It looked like a beautiful woven(编织的) blanket spread out upon the ground just for us.

高考评价体系下以情境为载体的数学试题及备考策略研究

高考评价体系下以情境为载体的数学试题及备考策略研究

• 2 •理科考试研究•数学版2021年1月1日数•變平』高考评价体系下以情境为我体的教学武题及备考茉略研尧谢榕平(中山市杨仙逸中学广东中山528400)摘要:在“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指导下,高考数学内容改革、高考命题都有新的趋势.具有数学学科特点 的“四翼”考查要求和“四层”考查内容以课程学习情境、探索创新情境、生活实践情境三类试题情境来落实,从而使高 中数学育人方式变革.本文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视角对近年高考题进行研究,从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四个 层面对备考策略进行研究,以期提高备考效率.关键词:高考评价体系;情境;备考策略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 实施意见》出台.为落实《实施意见》,教育部考试中心 历时三年研制完成“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用来指导高 考内容改革和命题工作.高考评价体系主要由“一核”“四层”“四翼”三部分内容组成,高考评价体系中的 “四层”考查内容和“四翼”考查要求是通过情境和情 境活动两类载体来实现的.情境分为生活实践情境和 学习探索情境两类;情境活动分为简单的和复杂的情 境活动两层.基于数学学科特点,数学试题情境分为 课程学习情境、探索创新情境、生活实践情境三类.高中数学考试承载着“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导 教学”的功能,在高考评价体系下,近年来的高考数学 试题也发生了 一系列的变化,过分注重知识传授、死 记硬背、题海战术、刷题模式的应试操练已经不能适 应新的高考形式.在高考评价体系核心理念指导下,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需要相应变化.基于数学学科 特点,笔者对应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四 个考查要求,以情境为载体来研究数学备考策略.1“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下数学高考试题新趋向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导下,近年高考数学试 题考查既体现基础性和综合性,又强调应用性和创新 性.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试题情境设置既考虑 学科内知识的联系,又有学科间的渗透、交叉、融合,关注学科和生活、社会实践的关联.在试题设计方面,除了常规的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还会出现多项选择题、开放性试题、结构不良试题等.试题排列方式也 会有新的探索,打破固有顺序,促使教学改变题海战 术和套路训练的模式.2以情境为载体的试题及备考策略研究基于课程学习情境、探索创新情境、生活实践情 境三类载体,以2020年高考真题为例,笔者从“四翼”考查要求的层面进行备考策略研究.2. 1会——夯实基础基于基础性的考查要求,《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 出,在命制试题时,要加强对基本概念、原理、思想方法 的考查,体现高考试题的“基础性”,命题中应包含一定 比例的基础性试题,引导学生重视学科的基础知识,夯 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备考的关键.例题1(2020年高考数学全国I卷文科第1题)已知集合 4 = U I*2 -3* - 4 <0| ,5= | -4,1,3, 5|,则4门5 = ()•A.1 -4,1!B. |1,5!C. |3,5!D. 11,31题目以基本层面的课程学习情境为载体,回规教 材,以学生熟悉的简单集合和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 方式呈现,通过考查集合的知识来考查学生基本的运 算求解能力.以2020年高考数学全国卷为例,在试题设计上,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前几题,涉及的知识点相对较少、思维相对简单,易于作答.主要考查集合、复数、数列、平面向量、函数等高中数学必备知识,彰显《中国高考 评价体系》指导思想和高考命题理念.在文、理数学即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研一般项目“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专题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8YQJK236);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中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专项课题“基于新课标的高中数学情境化设计实践研究”(项目编号:GDJY-2020 - A- S122).作者简介:谢榕平(1980 -),女,广东筆庆人,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学.2021年1月1日理科考试研究•数学版• 3 •将合卷的大背景下,更需要创设一些面向全体考生的 试题,这些试题要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过度 关注技巧,让数学运算、变形能力有欠缺的学生也能 有展示的舞台.日常的教学和高考备考要注重概念教 学,让学生夯实四基、四能,达到“会”的水平.2.2通——融会贯通《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对综合性的考查要求强调 融会贯通,注重学科内不同模块知识之间的整体网络 结构,也包括与其它学科间的紧密结合.例题2 (2020年高考数学江苏卷第13题)在A4B C 中= 4,/IC = 3,乙B4C = 90。

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下2021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备考策略讲座课件

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下2021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备考策略讲座课件

细 1.1.2 指出水大约占细胞重量的2/3,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赋予了细胞许多特性,在生命 √
胞 中具有重要作用
是 1.1.3 举例说出无机盐在细胞内含量虽少,但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生 1.1.4 概述糖类有多种类型,它们既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体 1.1.5 举例说出不同种类的脂质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了解
√ √
理解 √ √ √
√ √ √ √

应用
模块 2 遗传与进化内容
3.1 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主要编码在DNA分子上
了解 理解 应用
3.1.1 概述多数生物的基因是DNA分子的功能片段,有些病毒的基因在RNA 分子

上,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是由基因决定的
概念 3.1.2 概述DNA分子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的长链,一般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长
(3)学科素养是指经过高中阶段学习后,学生面对复杂现实问题情境或复杂学术问题情 境时,能够在正确思想观念指导下,运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思维方式方法高质量地认识 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
(4)核心价值是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健康的情感态度的综合,强调的是学科共性。
四翼: 考查要求(怎样考) 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2.2.1 说明绝大多数酶是一类能催化生化反应的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活性受到环境 因素(如pH和温度等)的影响
2.2.2 解释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2.2.3 说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从太阳光中捕获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细胞可利用的化学能储 存在有机分子中 2.2.4 说明生物通过细胞呼吸将储存在有机分子中的能量转化为生命活动可以利用的能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函数的奇偶性
明函数的单调性等.

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会判断• 简单的函数的奇偶性;
b.借助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函 数的单调性、周期性、奇偶性 的综合性问题是高考热点,高频
• 3.函数的周期性
考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 了解函数周期性的含义
• c.本节内容在高考中小题分值为 5分左右,覆盖能力题,属于掌握
的问题?
案例分析:初等函数性质
-------2019年考纲相关解读
考点、内容解读 、要求 : 分析解读
• 1.函数的单调性及最值
• a.考查函数的单调性定义及单调
• 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 值及其几何意义;
区间的求法及应用,如应用单调 性求值域、比较大小或证明不 等式,运用定义或导数判断或证
“从学科角度讲,要促进深度学习!就要为素养而教(用学 科教人),学科及其教学是为学生素养服务的,而非为学科 而教。把教学局限于狭隘的学科本位中,过分地注重本学科 的知识与内容,任务和要求,将十分不利于培养视野开阔、 才思敏捷并具有丰富文化素养和哲学气质的人才。”
教师的作用就要设计好“如何让学生深度学习”,做好“新 课堂”。
深度学习的主题分类 ---转变观念
以“一章或几章内容”组成主题(单元) 以“一学期内容”组成主题(单元) 以“蕴涵在一些章节重要核心概念”组成主题(单元) 以“蕴涵在一些章节重要方法”组成主题(单元) 以“培养某个数学核心素养、基本能力”组成主题(单元)
“以知识为本”——“以人为本” 学会——会学 知识——能力——素养 训练——理解——思维品质
层次019年考试大纲与2018年对照没有变化,依次按照四个方面做出要求 :一是考核目标与要求;二是能力要求(提出七个层面);三是个性 品质要求;四是考察要求(提出五个方面)
13
四、2021及2022年全国卷新变化(题型)
2019年全国一卷选择题第11题
2021及2022年高考新变化(题型)
三、填空题:13.36; 14.- 4; 15.2,1; 5
参考:14.应用和差化积简捷,角的变换; 15.用特位或极限位置。
四、解答题
16.8.
17.选1,先计算通项bn 3 n1,再计算an 3n 6, k 4;
②发展核心素养(关键能力)----抽象、推理、建模、想象、 运算、数据分析。
核心素养—离开活动,无从谈起。
教师要求改变
教师教科书式的讲解,与给学生搭建参与平台相对比,是 完全不同的两种教学理念;
而给学生搭建参与平台,一般无教辅书可循,对老师的专 业水准提出较高要求;
能否准确评估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认知水平? 能否准确把握所授知识的逻辑脉络? 能否在知识发生发展的逻辑节点处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2021及2022年高考新变化(题型)
2021及2022年高考新变化(题型)
2020年高考(京津鲁琼)模拟试卷亮相
参考解答:
1- 5CDABC 6 8ACB 4.球盒模型:C170 (1)7 120; 8.特值法:用6、4、2即可。 多选题.9.A, D; 10.A,C; 11.B;
12.A, B,C.
高考内容改革新变化
主要变化:高考评价新体系
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标准 ---高考命题新定调
“一核”是总体框架,体现了高考核心功 能;“四层”(考查目标)与“四翼” (考查要求)是“一核”的有机组成部分, 共同构成了实现高考评价功能的理论体系。
2020-2021年高考命题的预测
2019高考已经平稳过渡,延续了五年的总体要求并在创新上有较大的突破 ;
立德树人
概括来说,这次数学课改的目标为:446321.
8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了六大核心素养,高中数学课 程标准定义数学核心素养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 要的、与数学有关的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
数学教育的三会终极目标(与人的行为有关):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衷心祝愿兄弟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在2021年高考取得辉煌的成绩!
核心素养与新一轮高考备考
(考什么? 怎么考? 怎么办?)
一、学习交流:“核心素养”本质阐释
任何学科都存在表层结构(表层意义)和深层结构(深 层意义),表层意义就是用语言文字符号所直接表达的 本学科的内容(概念、命题、理论),而深层意义则是 蕴含在学科知识内容和意义之中或背后的精神、价值、 方法论、生活(文化)意义;
数学眼光:数学抽象、直观想象;数学特征:数学的一般性 数学思维:逻辑推理、数学运算;数学特征:数学的严谨性 数学语言:数学模型、数据分析;数学特征:应用的广泛性
聚焦课堂教学
①四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四能----从数学角度,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
四基、四能—核心在于活动平台。
深层意义是隐形的、渗透的、分散的、暗线的,但它是 学生素养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决定性东西),也是我们 要追求的;
案例:空间几何的“角”、“距离”
“核心素养”的实践体验
核心素养就一门学科而言,其内涵包括核心知识、核心能力 和核心品质,核心素养是在内心潜移默化的根植与渗透,学 科目标定位和教学活动都要从素养的高度来进行;
难度把控趋于稳定,基本控制在0.55左右; 充分体现国家意志“一核”、“四层”、 “四翼”, “一核”是总体框
架体现了高考核心功能;“四层”是考查目标,与“四翼” 是考查要求 。突出传统文化及党的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 学科思维考察更加凸显,体现数学学科的理性思维特点; 创新趋于常态,题型不断出新,体现课本与课标的指导作用,保持一致性 ; 真实情境数据验证更加科学和合理; 淡化压轴思想,努力说明哪一部分都有可能压轴!
二、普高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修订部分
数学抽象
→四基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
四能
观察问题的能力 提出问题的能力 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核
逻辑推理 数学建模 直观想象
基本经验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运算 数据处理
→三会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实践能力 创新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