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 第二章 成本性态和变动成本法

合集下载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固定成本的特点
➢ 特点1: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而变,表现为一固定金额。 ②
固定成本的特点
➢ 特点2:单位固定成本随业务量的变动成反比例变动。 ②
固定成本的分类①( P56)
➢ 根据固定成本的支出数量是否受企业管理层短期决策 行为的影响,可将固定成本进一步分类,如果不受影响, 则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反之,如果受影响,则为酌量性固 定成本。
➢ (2)酌量性变动成本(有的商量的成本)
例如:按销售量支付的销售佣金、按销售额的一定百分比 支付的技术转让费(不是一次性支付)等。
当企业财务陷入困难时期,管理层通常可以减少酌量性变 动成本,但不能减少设计变动成本。
主要内容
约束性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
酌量性固定成本
设计变动成本
按成本 性态分 类
变动成本
管理会计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
——基础,基础,基础!
本章一、二节的主要内容
按成本 性态分 类
约束性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
酌量性固定成本 设计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
酌量性变动成本
阶梯成本 混合成本 半变动成本
非制造成本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固定成本
产品成本
工程分析法
混合成本 账户分析法 的分解 合同确定法
工作量
1、半变动成本(P58)②
➢具有一定初始量的变动成本。它的特点是:通常有一个 初始量,类似固定成本;在这个基础上,业务量增加了, 成本也呈正比例的增长。这一部分又类似变动成本。
成本(元) 5 000
变动成本部分
2 20000
固定成本部分
0
5 000
机器通小话时 时间
图 2-8 某企业话租费用中设的备固支定出成的本固与定变成动本成与变 本动成本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 《管理会计(一)》第 二 章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  《管理会计(一)》第 二 章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管理会计(一)》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是()。

A.广告和促销费B.研究开发费C.固定资产折旧费D.职工培训费2.由产品的工艺设计所确定的成本是()。

A.酌量性变动成本B.设计变动成本C.混合成本D.酌量性固定成本3.一般来说,企业的运货员、质检员等人员的工资属于()。

A.酌量性固定成本B.阶梯成本C.半变动成本D.约束性固定成本4.属于公用事业费的水电费、煤气费、电话费一般属于()A. 半变动成本B. 阶梯成本C. 酌量性固定成本D. 约束性固定成本5.下列适合于用计算机回归软件来解决的混合成本分解法是()。

A. 高低点法B. 散布图法C. 最小平方法D. 合同确认法6.根据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企业采用完全成本法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 存货计价B. 评估盈利能力C. 定价决策D. 提供企业管理层预测和短期决策的有用信息7.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主要不同之处是()。

A. 变动成本法将制造费用列作期间费用B. 变动成本法只将变动制造费用列为成本C. 变动成本法不考虑直接人工费用D. 变动成本法将固定制造费用列为期间费用8.在变动成本计算法下,期末存货成本包括()。

A.变动成本B.固定生产成本C.制造成本D.变动生产成本9.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都包括()A.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直接费用B.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C.固定性制造费用D.变动性制造费用10.下列关于变动成本计算法说法正确的是()。

A.产品成本只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是期间成本B.固定生产成本和变动生产成本构成产品成本,而非生产成本被当作期间费用C.固定生产成本是产品成本,变动生产成本与非生产成本构成期间成本D.固定生产成本、变动生产成本与非生产成本都属于产品成本11.变动成本法把本期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全部列作()。

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

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

《管理会计》公式第二章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一.总成本的函数模型在相关范围内,总成本函数可用公式表示为:Y=a+bx。

其中,y代表总成本,x代表业务量,b代表固定成本总额半变动成本高低点法根据历史资料中业务量最高和最低期的成本数据,来分解成本的方法,叫高低点法。

由于混合成本兼有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种因素,因而其数学模型可表示为:Y=a+bX其中,Y代表一定期间某项混合成本总额;X代表业务量;a代表混合成本中的固定部分;b代表混合成本中的单位变动部分;计算顺序:先算b,再求a=y高-bx高或a=y低-bx低用高低点法来分解成本十分简单,但由于选用的资料有限,因而计算的结果不是很准确。

二.两种成本计算法下的损益表如下:完全成本法下的职能式损益表销售收入减: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加:本期生产成本可供销售的产品成本减:期末存货成本销售成本合计销售毛利减:营业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合计营业利润变动成本法下的贡献式损益表销售收入减:变动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销售费用变动管理费用变动成本合计边际贡献减:固定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销售费用固定管理费用固定成本合计营业利润三.营业利润差额=完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变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费用-完全成本法期初存货吸收的固定费用=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期末存货量–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期初存货量第三章本量利分析一.本量利关系的基本公式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价格×销售量一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销售价格一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设销售价格为p ,销售量为x ,固定成本总额为a ,单位变动成本为b ,利润为P ,则这些变量之间可用下式表达:P=px-bx-a=(p-b)x-a二.单位边际贡献(CM)=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p-b边际贡献(TCM)=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px-bx=(p-b)x =CM·x营业利润(P)=边际贡献-固定成本=TCM-a边际贡献率=(px )TCM)(销售收入边际贡献×100%=(px )CM)(销售价格单位边际贡献×100%变动成本率=(px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bx ×100%=(p))(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b ×100% 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边际贡献率=1-变动成本率三.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价格固定成本-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销售价格×盈亏平衡点销售量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盈亏平衡点销售额=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安全边际=预算(或实际)销售量-盈亏平衡点销售量或安全边际=预算(或实际)销售额-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安全边际率=)()()(额销售量或实际预算额安全边际量×100% 营业利润=安全边际(数量)×单位边际贡献营业利润=安全边际(金额)×边际贡献率销售利润率与安全边际率和边际贡献率的关系,需要掌握公式: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四.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目标利润固定成本+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额=边际贡献率目标利润固定成本+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目标利润固定成本+ 实现目标利润的单位变动成本=销售价格-销售量目标利润固定成本+ 实现目标利润的固定成本=(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目标利润 经营杠杆系数=销售变动百分比利润变动百分比经营杠杆系数=预算利润总额预算边际贡献计划期利润变动百分比=销售量变动百分比×经营杠杆系数第四章经营决策分析单位资源边际贡献=单位产品资源消耗标准单位产品边际贡献 第五章经营与定价决策产品价格=单位产品成本+(单位产品成本×加成率)=单位产品成本×(1+加成率)产品价格=单位产品总成本×(1+加成率)产品价格=单位产品生产成本×(1+加成率)产品价格=单位产品变动总成本×(1+加成率)产品价格=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1+加成率)加成率的计算公式如下:以产品总成本为基础的加成率:加成率=成本总额目标利润×100% 以产品生产成本为基础的加成率:加成率=生产成本总额非生产成本目标利润+×100% 以产品变动总成本为基础的加成率:加成率=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100% 以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为基础的加成率:加成率=变动生产成本总额非生产成本固定制造费用目标利润)(++×100% 第六章长期投资决策分析1.一次性收付款项的终值和现值的计算FV=PV ·(1+i)n=PV ·FVIFinPV=FV ·ni )1(1+=FV ·PVIFin 其中:FV 为复利终值,PV 为复利现值,FVIFin 为复利终值系数,PVIFin 为复利现值系数。

管理会计(高教版)教案:第二章(谢达理)编

管理会计(高教版)教案:第二章(谢达理)编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成本性态和变动成本法的概念;掌握成本性态的分类;掌握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及混合成本的概念与特征;掌握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掌握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成本按成本性态的分类、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是高低点法、回归分析法的计算和应用,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营业利润差额的变动规律。

教学内容【案例导入】起初,盖斯威公司(简称盖斯威公司)由盖斯威和负责研发生产普通电子式电能表的6名职员组成。

目前该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三相智能电能表、用电信息管理系统及终端产品和其他电工仪表仪器,其原材料主要有集成电路、0805贴片电容、液晶模块、变压器、印制板等,其辅助材料主要有连接件、外壳套件、包装物等,燃料动力主要有电、水、蒸汽等。

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目前公司聘用的技术人员、加工人员和营销人员等职工达到80—90人,年销售收入达到了9 375万元,利润在收入的0~ 10%之间波动。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公司的销售和利润水平都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因此公司董事长杰俐·盖斯威对其他公司的收入和成本水平以及市场占有情况进行分析。

如果市场占有率以及产品质量没有问题,他便详细分析本公司与其竞争对手利润差异的原因,据此来提高公司未来的竞争力。

杰俐确信盖斯威公司的现行会计系统存在不足。

当前的做法是,所有的费用只是简单的从收入中扣除,得到一个净收益,而没有进一步区分随着三相电能表产品的变化而直接变化以及不随着产品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费用。

因而导致错失一些承接加工三相电能表等普通电子式电表的机会。

于是杰俐召开中层管理干部会议,要求献计献策,扭转局势。

杰俐认为,如果能区分公司成本中哪些是变动的,哪些是固定的,就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分析成本,那么如何进行成本分类和成本性态确认呢?第一节成本性态分析一、固定成本(一)固定成本的概念及特征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发生变动的成本。

管理会计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管理会计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
成本分类
变动成本法将总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而完全成本法则将总成本全部计入产 品成本,包括固定成本。
决策依据
变动成本法提供的变动成本信息有助于企业进行短期经营决策,而完全成本法则更适用 于长期决策。
利润计算
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成本的分摊不计入产品成本,因此计算出的利润可能较低;而在 完全成本法下,固定成本的分摊计入产品成本,计算出的利润可能较高。
VS
重要性
在现代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 更加精细地管理和控制成本。通过运用成 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企业可以更好 地了解自身的成本结构和行为,从而制定 出更有效的成本控制策略和经营决策。这 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
02
管理会计与成本性态分析概述
管理会计的定义和目标
管理会计成本性态分析与 变动成本法
• 引言 • 管理会计与成本性态分析概述 • 变动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 变动成本法的计算和分析 • 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分析 • 案例研究与实践应用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成本性态分析
成本性态分析是管理会计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主要研究成 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通过分析成本性态,企业可以 更好地理解成本行为,为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07
结论与展望
对管理会计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的总结
成本性态分析是管理会计中重要的概念,它有助于企 业更好地理解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制定更
有效的成本控制策略。
输标02入题
变动成本法是一种计算成本的方法,它只将与业务量 直接相关的成本计入产品成本,而将固定成本作为期 间费用处理。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管理会计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管理会计

二、变动成本的基本特征、分类及其“相关范围”
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概念 : 变动成本的基本特性也是有条件的。其条
件性表现在变动成本与成本动因之间成正 比例变动的关系(即完全的线性关系), 通常也只有在一定成本动因范围内存在。 超过这一成本动因范围,两者之间就不一 定存在正比例关系(即表现为非线性联 系)。
二、成本的分类
按成本与其成本动因的关系分类 :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混合成本
三、成本信息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成本在决策制定中的作用 成本在制定计划和业绩评价中的作用
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
在管理会计的实践中,成本按性态分类是 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成本动因来归 属产品成本,计算各种成本金额。所以, 这一节重点讲述成本性态及其分析。
变动成本的习性有两个基本特点: (1)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成
本总额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动成正比例变动; (2)单位变动成本不会受业务量的增减变
动影响,它是保持不变的。

二、变动成本的基本特征、分类及其“相关范围”
变动成本的分类 : 变动成本也可进一步区分为:设计变动成本和酌
量性变动成本。设计变动成本是由产品的工艺设 计所确定的,只要产品设计及工艺技术不改变, 成本就不会变动,所以不受企业管理部门的影响。 酌量性变动成本通常受管理部门决策影响,有很 大的选择性,如按销售收入的一定百分比支出的 销售佣金、技术转让费等,这些成本的显著特点 是其单位变动成本的发生额可由企业最高管理阶 层决定,如销售佣金计提的百分数即由经理所定。
学习要求
了解成本的含义和成本的三种基本分类 重点掌握成本的性态分析和混合成本的各种分
解方法 掌握成本性态分析原理在经营预测、经营决策
和内部控制中的应用 重点掌握变动成本法的涵义、变动成本法与完

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计算-管理会计

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计算-管理会计

多步骤分析程序大致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第三节 成本性态分析的应 第三节 用
1,将总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 合成本三个部分,分别用a,bX,Y1表示. 2,对总成本中的混合成本进行分解,建立 混合成本性态模型: Y1=a1+b1X 3, 将混合成本分解出来的固定成本,变动 成本汇集于原固定成本部分和变动成本部分,建 立总成本性态模型: Y=(a+a1)+(b+b1)X
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 第一节
图2-3 半固定成本性态
成本
0
产量
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 第一节
2.半变动成本.半变动成本是指在没有业务 量的情况下仍发生一定的初始量,当有业务量发 生时,其发生额随业务量正比例变化.

成本
半 变 动 成 本 性 态
变动成本部分
固定成本部分 产量
0
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 第一节
图2-2 变动成本性态
变动成本总额 单位变动成本
0
产量 0 产量
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 第一节
我国企业可将那些直接用于产品制造的,与产 量成正比例的原材料,燃料及动力,外部加工费, 外购半成品,按产量法计提的折旧费和计件工资形 式下的生产工人工资以及与销售量成正比例的销售 费用等列入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可进一步划分为技术性变动成本和酌 量性变动成本. (1)技术性变动成本是指单位成本受客观因素 决定,数额由技术因素决定的那部分变动成本. (2)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单位成本不受客观因 素决定,企业管理者可以改变其数额的那部分变动 成本.
2
(∑ X ) 2
∑Y ][n ∑ Y ( ∑ Y ) ]
2 2
3,通过微分极值法(过程略),得出回归直 线方程中的a,b值公式:

第2章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第2章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2019/2/16
11
约束性固定成本也称为经营能力成本,是指 同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形成及其正常维护相联 系,管理当局的决策无法改变其支出数额的有 关固定成本。 例如厂房及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照明费、保 险费、财产税、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等。
2019/2/16
12
酌量性固定成本也称为选择性固定成本或 者随意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当局的决策可 以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 例如广告费、职工教育培训费、技术开发 费等。这些成本的基本特征是其绝对额的大 小直接取决于企业管理当局根据企业的经营 状况而作出的判断。
2019/2/16
24

高低点法的基本步骤
(1)确定变动成本率(单位变动成本) (2)确定变动成本含量
(3)确定固定成本含量
2019/2/16
25
(1)确定变动成本率
2019/2/16
26
(2)确定变动成本含量:
2019/2/16
成本性态分析:研究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性,分析 业务量变动对成本变动的影响。

2019/2/16
3
第一节


成本性态分析
一、固定成本
二、变动成本 三、混合成本
2019/2/16
4
一、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产量(业务量)变动范围内,其 总额保持不变的有关成本,如厂房、建筑物折旧费,机器设备租 金,管理人员工资等。
第二章 成本形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第一节 成本性态分析


第二节 变动成本法及其特点
第三节 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2019/2/16
1
学习目标

掌握成本按性态分类和混合成本的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分为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
(二)成本按可控性分类
可分为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
(三)成本按其与产品的关系分类
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14
第二节
混合成本分解
由于混合成本是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组成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依然曲折迂回, 因此有必要将混合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分离出来,这样,最终结果是企 业的总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部分,其函数模型为y=a+bx。 混合成本分解的主要方法: 一、历史成本分析法 历史成本分析法就是通过对历史成本数据分析,根据以前各期实际成本与产量 间的依存关系,来推算一定期间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平均值,并以此来 确定所估算的未来成本。
17
1000 600 8000 4000
一、历史成本分析法
【例3】某机器厂某车间1-6月份的机器设备维修工时和维修费用如表2-3所示。 表2-3 1 2 3 4 5 6 月份 维修工时 维修费用 5500 745 7000 850 4000 600 6500 820 7500 960 8000 1000
6
二、成本按性态分类
(一)固定成本 3.固定成本的分类
(1)约束性固定成本
(2)酌量性固定成本
4.固定成本的相关范围
(1)特定的期间
(2)特定的业务量变动范围
7
二、成本按性态分类
(二)变动成本
1.概念及内容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变 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2.变动成本特征 (1)变动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 (2)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 成本(百万元) 变动成本线 28 21 14 7 0 2100 成本(元)
(二)固定成本应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30
五、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的比较
(一)成本划分的标准及类别不同
(二)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构成内容不同 (三)销售成本及存货成本水平不同 (四)分期损益不同
31
六、变动成本法的评价
(一)变动成本法的优点: 1.从理论上来说,这种方法最符合配比原则的要求。
2.有利于科学地进行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
1400 700
x(万件) 1 2 3 4 0 1 2
单位变动成本线 x(万件) 3 图2-6单位变动成本性态模型
图2-5 变动成本总额性态模型
8
二、成本按性态分类
(二)变动成本
3.变动成本的分类
(1)技术性变动成本
(2)酌量性变动成本
4.变动成本相关范围
(1)它是指特定的期间 (2)它是指特定的业务量变动范围
3.重视销售环节,防止盲目生产。 4.有利于建立弹性预算。 5.有利于正确地进行短期决策。 6.简化产品成本的计算。
32
六、变动成本法的评 价
(二)变动成本法的缺点:
1.成本的划分并不准确。
2.改变成本计算方法会影响有关各方的利益。
3.不适应对外财务报告的要求。
4.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
5.变动成本法在新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将失去实际意 义。
理解掌握成本性态分析法的特征以及应用范围
重点掌握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 掌握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主要区别
了解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2
第一节
一、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
成本分类
成本按经济用途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制造成本 和非制造成本
图2-1 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
3
二、成本按性态分类 成本性态,也称成本习性、成本特性,是指 在相关范围内,成本总额的变动与业务量之间 的依存关系。 按成本与产销量的依存关系通常可以把成本 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
9000 6000 3000 0
10
变动成本线 y=3000+0.5X 变动成本部分 固定成本部分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图2-8标准式混合成本性态模型 小时
二、成本按性态分类
(三)混合成本
2.阶梯式混合成本 这类混合成本在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保持相对不变,但当业务量超过一定范 围时,成本一下就上升一个台阶,然后又趋于平稳 例如:质检人员每月工资2000元,每人每日可检查产品1000件,则质检人 员工资支出,如图2-9所示。 成本(元) 6000 4000 2000 0 件
9
二、成本按性态分类
(三)混合成本
混合成本是指那些既含有固定成本又含有变动成本的成本项目 1.标准式混合成本
例如:某厂租用一台机器,租约规定每月固定租金3000元,同时还规 定机器每运转1小时支付租金0.5元,假定某月机器运转6000小时,则 租金成本为6000元,其中3000元为固定成本,3000元为变动成本, 如图2-8所示。
管理会计
Managerial Accounting
重庆理工大学
会计学院

0
第二章
成本性态和变动成本法
【本章结构】
第一节 成本分类
第二节
第三节
混合成本分解
变动成本法
1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
了解成本的分类方法和内容 理解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的概念、特征
图2-10递减曲线成本性态模型
12
二、成本按性态分类
(三)混合成本
4.递延式混合成本 递延式混合成本是指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保持不变,但当业务量达 到一定水平时,其成本随业务量按比例增长的成本 成本 延期变动成本
业务量
图2-12递延式混合成本性态模型
13
三、成本的其它分类
(一)成本按决策相关性分类
28
三、变动成本法的意义
(1)提供每种产品的盈利能力资料。
(2)为正确地制定经营决策以及进行成本的计划和控制,提供许多有价值 的资料。 (3)变动成本计算便于和标准成本、弹性预算和责任会计等直接结合,在 计划和日常控制的各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29
四、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理论依据
(一)产品成本只应包括变动生产成本
18
一、历史成本分析法
(二)散布图法 散布图法是一种目测法。这种方法是将一定时期的混合成本历史数据逐一的在坐 标图上标明以形成散布图,然后通过目测,在各个成本点之间作出一条反映成本变 动平均趋势的直线,借以确定半变动成本中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方法,仍以表23中资料为例,采用散布图法来分解维修费用,其步骤如下: 1.建立坐标图,以横轴表示数量,纵轴表示成本。 2.将表2-3中1-6月的数量和成本资料逐一作点于坐标图上。 3.用目测方法作一直线,使其尽可能通过或接近所有坐标点,该直线与纵轴交 点处所对应金额为混合成本中固定成本a。 4.在直线上任取一点,假设其坐标值为(x,y),则混合成本中单位变动成本 y1 a b= x1
1000 2000 3000
图2-9阶梯式混合成本性态模型
11
二、成本按性态分类
(三)混合成本
3.曲线式混合成本 这类成本通常有一个初始量,一般不变,相当于固定成本,在这个初始量的 基础上,随着业务量的增加,成本也逐步增加,但不成正比例,而呈非线性 的曲线关系,这种曲线成本又可进一步分为两种类型。 (1)递减曲线成本 成本 递减曲线成本 初始量 产量 (2)递增曲线成本 成本 递增曲线成本 产量 图2-11递增曲线成本性态模型
表2-1 产量(件) 200 租金(元) 20000 单位产品负担的租金(元) 100
400
500 600 800
20000
20000 20000 20000
50
40 33.3 25
1000
5
20000
20
二、成本按性态分类
(一)固定成本
2.固定成本特征
(1)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性 y 成本(元) 20000 10000 0 业务量(件) 200 400 600 8001000 X 图2-2 固定成本总额模型 y=a 固定成本 (2)单位固定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 y 成本(元) 60 50 y=a/x 40 30 20 10 业务量(件) 0 200 400 600 8001000 X 图2-3 单位固定成本模型
4
二、成本按性态分类
(一)固定成本
1.概念及内容: 固定成本是指其成本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总额不 受业务量影响而保持不变的成本。 【例1】甲企业生产一种A产品,一年的最大生产能力是1000件,每 年向设备租赁公司支付20000元。显然,在最大生产能力1000件以 下,无论产量如何变化,设备租金就是一项生产产品的固定成本, 租金费用与产量之间关系如表2-1所示:
25
一、边际贡献的概念
26
一、边际贡献的概念
【例6】某企业生产A产品,售价p为3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12元,固定成本 总额50000元,当年产销量10000件,计算单位边际贡献、边际贡献总额、边 际贡献率和利润。
27
二、变动成本计算法的概述
在变动成本法下,将企业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部 分。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 造费用,将固定成本如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期间费用等,不计 入产品成本。在产品出售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资产价 值不包括固定制造成本;在产品销售时,转入销售成本与销售收 入进行配比的也只是变动成本。这样,它就能提供反映产品盈利 能力的贡献毛益资料,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决策、目标管理和分析 考核。
15
一、历史成本分析法 •(一)高低点法 •(二)散布图法 •(三)回归分析法ຫໍສະໝຸດ 16一、历史成本分析法
一、历史成本分析法
一、历史成本分析法
(一)高低点法,是以一定期间相关范围内最高点业务量的混合成本与最 低点业务量的混合成本之差,除以最高点业务量与最低点业务量之差,来 推算混合成本中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一种方法 其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确定最高点业务量高,最低点业务量低,以及分别对应的混 合成本高和低。 第二步:计算单位变动成本值和固定成本a值,其计算公式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