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 古诗文情境式默写训练
2020届山东高考情境默写700题

(1)杜牧《阿房宫赋》中用夸张的手法言其宫殿之大、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2)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表明自己虽然年老却还壮志犹存,希望得到重用的两句是“,?”(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两句写出异族祠堂香火旺盛,传达出对收复中原的隐忧。
(4)韩愈《师说》中有的人嘲笑他人从师,除认为彼此“年若道同”不必从师外,还有“,”的心理在作怪。
(5)《诗经·氓》中,当女主人公对氓彻底失去信心之后,表现出来的是“清醒”与“刚强”。
诗中表现这种性格的两个句子是“,!”(6)李白在《蜀道难》中引用神话传说来描述蜀地与秦塞的连接,其诗曰:“,。
”(7)白居易<琵琶行》中作者白问白答,表明白己听完琵琶曲后泪水湿透青衫的句子是“,”。
(8)杜甫《登高》中“,”一联,描绘出有声有色、动静兼具的秋江图景。
(9)荀子在《劝学》中指出,如果“,”,那么就能达到“圣心一备焉”的境界。
(10)在《琵琶行》中,白居易用“,”两句,描绘出琵琶演奏“声渐歇”时余音袅袅、余韵无穷的艺术境界。
(11)《赤壁赋》中通过侧面描写表现洞箫声的凄切婉转的两句是“,”。
(12)《赤壁赋》中,苏轼饮酒甚酣扣舷而歌,借用“美人”来抒发情怀的两句是“,”。
(13)《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用“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来侧面描述说书人高超的造诣;《琵琶行》中则用“,”来烘托琵琶女的高妙的演奏技艺。
(14)苏轼在《赤壁赋》中感叹自己的命运时,希望与神仙和明月同在的两句是“,”。
(15)李商隐在《锦瑟》中以“沧海”“蓝田”表现人生的恍惚、迷惘的名句是“,”。
(16)《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在婚姻走到尽头时,反思婚姻,回想当年与男子在一起的欢乐场面的两句是“,”。
(17)苏轼在(赤壁賦》中“,”,写曹操斟酒祭江,执矛吟诗的骄态,极力渲染知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势。
(四)2020年高考必背58篇古诗文情境默写(四)

①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 -----。-----,------”,这几句点明了“愁”的一个原因,即对人才的 渴求。 ②《短歌行》中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 梭的句子是: “-----,----? ③《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感叹失去的时日实 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的诗句是:-----,-----。 ④《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的唯有美酒的诗句是:------?------。 ⑤《短歌行》中写诗人在宴饮欢乐中仍忧思不忘(写诗人在酒席上 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的诗句是:-----,------。 ⑥《短歌行》中写诗人通过想象贤才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 来探望我的诗句是:“-----,------。 ⑦《短歌行》中运用比兴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 诗人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的诗句是:------,-------?
4、诗歌开篇就用“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两句, 渲染了军情紧急,一时难以备全征衣的情况。 5.《无衣》中表现战士们同仇敌忾的句子是 “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6.《无衣》中表现战士们修整铠甲和兵器,奔赴前 线共同杀敌的句子是“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7.班固在《汉书》中说秦地“民俗修习战备,高上 勇力,鞍马骑射”,《无衣》中就有“王于兴师, 修我甲兵,与子偕行!”之句。 8.在《无衣》一诗中,表现将士们修整矛戟,一起 行动起来投身到征战中的诗句是“修我矛戟,与 子偕作”。
4.在《离骚》(节选)中,屈原从草木由盛到衰,想到自己 身体逐渐衰老的两句是:“————,————。” 5.在《离骚》(节选)中,诗人用“————,———— ” 表达了自己愿意乘上千里马纵横驰骋,在前面为众人引 导开路。
1.在《离骚》(节选)中,屈原通过“名余曰正则兮, 字余 曰灵均”,介绍了自己的名和字。
2020年高考64篇情景默写名篇名句训练(含答案)

(12)《劝学》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
答案:(1)学不可以已 (2)学不可以已 (3)学不可以已 (4)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5)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6)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8)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 (9)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10)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11)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12)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逍遥游》)1.填一句(1)《庄子·逍遥游》中,“”一句表现了宋荣子看淡世间荣辱,不会因外界的赞誉而更加奋勉。
(2)《庄子·逍遥游》中以“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一句是“”。
2.填两句(3)《庄子·逍遥游》描写迁徙南溟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是“,”。
(4)《庄子·逍遥游》指出,“,”,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5)在《庄子·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待的句子是“,”。
(6)《庄子·逍遥游》一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7)《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8)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9)《庄子·逍遥游》中用一种植物和一种动物来比喻因为生命的短暂,总会错过一些美好的东西的语句是“,”。
(10)庄子在《逍遥游》中引用《齐谐》中的话说:大鹏迁往南海的时候,“,”,凭借着六月的大风才能离去。
(11)《庄子·逍遥游》中用“水”和“大舟”表现世间万物相互联系的名句是“,”。
(12)《庄子·逍遥游》中,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引出“小大之辩”的句子是“,”。
2018—2020年全国高考名句默写(情景式默写)

2018—2020年全国高考名句默写(情景式默写)【2020年】(2020·新课标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制”有所反映。
(2)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3)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自言想要重返天上,但又有所顾虑,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制芰荷以为衣兮(2). 集芙蓉以为裳(3). 座中泣下谁最多(4). 江州司马青衫湿(5). 又恐琼楼玉宇(6). 高处不胜寒【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识记的能力。
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解答此类试题时,如果是情境默写,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注意重点字词:芰荷,芙蓉,裳,座,衫,琼楼。
(2020·新课标Ⅱ)(1)《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_______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暴晒也不会挺直,因为“___________”。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称出游时的食物都可来自山间,肥美的鱼从溪水中捕捞出,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用泉水酿制的美酒,口味甘洌。
(3)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___________”;月亮时圆时缺,“___________”。
【答案】(1). 輮以为轮(2). 輮使之然也(3). 临溪而渔(4).溪深而鱼肥(5). 而未尝往也(6). 而卒莫消长也【解析】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2020高考语文语文默写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

2020高考语文语文默写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2020高考语文语文默写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用“朝菌”和“蟪蛄”来说明生命短暂,容易错过一些美好事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时间的潮水洗尽历史铅华,让曾经辉煌的人事渐次淡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
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本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朝菌、晦朔、蟪蛄、榭、侧畔等故答案为: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⑵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⑶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点评】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
(李商隐《锦瑟》)(2)________,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3)________,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4)________,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庄子《逍遥游》)(5)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2020届高三高考语文备考——情景式默写专题练含答案

2020届高三高考语文备考——情景式默写专题练含答案1、《逍遥游》中,“”一句写北冥大鹏“怒而飞”后出翅膀的状态,“”一句写“水之积也不厚”的结果。
2、《逍遥游》中,先写蜩与学鸠以自己的飞行来嘲笑大鹏,发出“”的疑问,再写斥鴳以自己的飞行来嘲笑大鹏,发出“”的疑问。
3、《逍遥游》中,“”一句说明了宋荣子在世间对待功名利禄的态度,“”说明了列子虽然可以不再步行,但还是有所凭借的。
4、《逍遥游>中,庄子借“朝菌”“蟪蛄”解释“小年”的两句是:“,。
”5、无论外界怎样看我,如笑我、嗔我、责我、辱我,或是赞我、敬我、哄我,我都能淡然处之。
在庄子的《逍遥游》中有意思相似的句子,这两句是“,”。
6、杜牧的《阿房宫赋》中,“”一句写了阿房宫的建筑沿山而建的特点和走向,“”一句写阿房宫中建筑物的高和多。
7、杜牧的《阿房宫赋》中,“”一句和“”一句都是以反问的语气写“长桥”“复道”令人称奇的特点。
8、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运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总结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却又挥霍无度的语句是:“,?”9、杜牧写《阿房宫赋》论述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时说,如果六国当年能善待百姓,“”;如果秦人能善待六国之人,“”,又怎么会灭亡呢?10、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认为秦统治者如能调整治理方法,则可长久延续,他在文中写到“,”。
11、杜牧《阿房宫赋》中“”一句直接点明阿房宫占地广阔,而“ ”则指出阿房宫是依着山势走向修建的。
12、屈原的《离骚》中,“”一句写诗人因为犯颜直谏而很快被贬谪的情况,“”一句交代诗人被贬谪的具体原因是佩戴了香草。
13、屈原的《离骚》中,“”一句写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的世俗风气,“”一句写违背原则而随意歪曲的社会风气。
14、屈原的《离骚》中,“”一句用圆凿和方枘不相合来写自己与世俗之人的矛盾,“”一句写自己只能忍受责骂和侮辱。
15、屈原的《离骚》中,“”一句以服装来写诗人不忘初心,“”一句写诗人以佩戴缤纷多彩的服饰来体现其品格的高洁。
2020高考语文默写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

2020高考语文默写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饭疏食,饮水,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
________,于我如浮云。
(《论语》)(2)鼎铛玉石,______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4)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____?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5)________,________。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答案】(1)曲肱而枕之;不义而富且贵(2)金块珠砾;弃掷逦迤(3)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4)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肱”“逦迤”“茕”“堪”“宵”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⑴曲肱而枕之;不义而富且贵;⑵金块珠砾;弃掷逦迤;⑶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⑷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⑸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
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岳阳楼记》中描述“古仁人”的阔大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秦国统治者挥霍无度,将珍贵的宝贝视作平常之物。
(3)李商隐的《锦瑟》中,“________”一句化用典故来表现诗人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之中。
2020高考情境式默写(高中)

• 六、文中用水和大舟表现时间万物互相联
系的名句是
,
。
• 七、写宋荣子看淡世间荣辱,不会因外界
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
是:
,
。
• 八、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游要达到的境界
是“
,
,
。”
• 九、文中以列子为例,阐述其“有所待”
的句子是:
,
,
。
• 十、文中关于鹏的背阔大的描写有两处,
前一处是
,后一处是
。
讽今,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
,两句,提出了秦国如
果爱惜六国的人民,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这
一观点。
• 九、文中
,
两句用数字描
述了阿房宫建筑面积之大,楼阁之高。
• 十、
,多于机上之宫女。钉头磷磷,
•
。
《赤壁赋》
• 一、文中以
,
侧面写出箫声的魅力。
两句从
• 二、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 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两句是:
• 八、
,此时无声胜有声。
• 九、岂无山歌与村笛,
。
《登高》《锦瑟》《虞美人》
• 一、
,不尽 长江滚滚来。
• 二、
,百年多病独登台。
• 三、此情可待成追忆,
。
• 四、
,只是朱颜改。
• 五、《虞美人》中,用比喻、夸张、设问的手
法写出愁思之多的两
句
,
。
• 六、《锦瑟》中
,
。用阴阳
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高洁的感情、执着的爱慕
声响的诗句是:
,
。
• 四、文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
情的句子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古诗文情境式默写训练1.古代文人喜爱借“雨”抒发情感,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天气晚来秋”,柳永《雨霖铃》中的“寒蝉凄切,,”,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到黄昏,点点滴滴”,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深巷明朝卖杏花”。
2.历史上最具有文化意义的山是庐山,将庐山写得最有意味的是苏轼《题西林壁》中的“,”;最具有文化意义的江是长江,将长江写得最有气势的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千古风流人物”;最具有文化意义的河是黄河,将黄河写得最有意境的是李白《将进酒》中的“,”。
3.古代文人心中有一种“长江情结”,这在诗词中表现得更为充分,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望天门山》中的“,碧水东流至此回”,杜甫《登高》中的“,不尽长江滚滚来”。
4.古诗文常以“风”为意象烘托意境,如杜甫《登高》中的“,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旅夜抒怀》中的“,危樯独夜舟”,李煜《虞美人》中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 ”,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晚来风急”;陆游《书愤》中的“楼船夜雪瓜洲渡,”;姜夔《扬州慢》中的“,尽荠麦青青”。
5.古诗文常以“月”为意象烘托意境、表情达意,如曹操《短歌行》中的“,乌鹊南飞”,王维《山居秋暝》中的“,清泉石上流”;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送我至剡溪”;李白《峨眉山月歌》中的“,影入平羌江水流”,刘禹锡《石头城》中的“,夜深还过女墙来”,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东船西舫悄无言,”,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苏轼《江城子》中的“料得年年肠断处,”,李清照《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时,”,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
6.爱情是古代文人笔下常见的题材,如《孔雀东南飞》中“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表达的是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秦观《鹊桥仙》中“,又岂在朝朝暮暮”表达的是真情不受时空的限制。
7.人生有时是需要选择遗忘的,在“,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的田园生活中,陶渊明忘记了人世间的喧嚣与杂乱;在“,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豪情壮志中,李白忘记官场的倾轧与是非;在“大江东去,,”(《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奔放豪迈中,苏轼忘记了被贬谪黄州的无奈与痛苦。
8.古代文人笔下的愁情愁绪异彩纷呈,如李白《将进酒》中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李煜《虞美人》中的“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清照《声声慢》“这次第,”,李清照《一剪梅》中的“花自飘零水自流,,”, 9.古代文人善于借“秋”表情达意,如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秋水共长天一色”,王维《山居秋暝》中的“空山新雨后,”,杜甫《登高》中的“,百年多病独登台”,刘禹锡《秋词》中的“,我言秋日胜春朝”,柳永《雨霖铃》中的“多情自古伤离别,”,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李清照《一剪梅》中的“。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10.古代以“水”为意象烘托意境或表情达意的诗词数不胜数,如:杜甫《客至》中的“,但见群鸥日日来”,李清照《一剪梅》中的“。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世间行乐亦如此,”,秦观《鹊桥仙》中的“,,忍顾鹊桥归路”,朱熹《观书有感》中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11.现代社会,古典心情不可或缺。
人们常常希望煮茶饮酒,箫与鹿品,琴送鹤行,在古典文化的海洋中徜徉。
读《行路难》,“我懂得了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的真谛;读《雨霖铃》,我懂得了柳永“,竟无语凝噎”的悲戚;读《登高》,我懂得了杜甫“,潦倒新停浊酒杯”的落魄;读《书愤》,我懂得了陆游“塞上长城空自许,”的无奈;读《声声慢》,我懂得了李清照“寻寻觅觅,,,”的孤独。
12.古代文人非常重视友情,写友情的诗歌也很多,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洛阳亲友如相问,”,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别董大》中的“,天下谁人不识君”。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李白《赠汪伦》中的“,不及汪伦送我情”。
13.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一夜飞度镜湖月”;李商隐《锦瑟》中的“,望帝春心托杜鹃”;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一尊还酹江月”;姜夔《扬州慢》中的“纵豆蔻词工,,”。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就后唐庄宗耽溺于伶人而丧国的史实,告诫后人应记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代文人词客十分讲究炼字炼句,往往为了一个字而冥思苦想,卢延让《苦岭》中曾有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杜甫也有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令人非常敬仰。
6.初冬的早晨,小明走出家门,看到满树的雪枝,不禁感慨地说:“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名句回答,如还能引用其他诗人描写雪景的诗句,可加分),你知道的其他诗人描写雪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王安石《元日》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诗句艺术地概括了年复一年辞旧迎新的春节景况。
8.江泽民同志在澳门回归庆典讲话中引用唐朝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台湾同胞的关心思念之情。
9.崇俭反奢,历来是我国诗文中的重要内容,《左传》中有“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的句子。
请再以“俭与奢”为话题,写出司马光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身教重于言教。
对此,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指出:“其身正,______;其身不正,______。
”11.人们在比喻“柔”的思想教育时,常引用“春风化雨,点滴入土”的俗话和杜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
12.谈到太平天国洪、杨内讧这段历史时,人们不禁会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浩叹。
(曹植诗)13.我国古典优秀诗歌中,常常突出一个典型事例来概括事物本质。
晚唐诗人杜牧根据飞骑送荔枝一事,只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14个字,便勾勒出唐明皇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
14.《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多用比兴手法,因而取想特别丰富、巧妙而多变,使诗歌形象更为突出。
15.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
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
“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由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
“故垒西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这是相关联想。
”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
“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时令、月色,触景生情,伤心折肠,这是因果联想。
《琵琶行》中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16。
从曹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文天样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谭嗣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我们看到了志士仁人对“生死”所做出的最简单而又最精辟的诠释。
17.“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这首歌化用了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国古代有句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
”就是说坏事虽小,也不能因为小就去做,干多了就会变成大坏事;好事虽小,也不要因为它小就不去做,再大的好事也是从点滴开始的。
19.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用晏殊、柳永、辛弃疾词中所创造的三种境界,来说明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三种境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对学问、对事业的企望和追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对学问、对事业执着专一的追求和献身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在学问、事业追求中理想实现时的喜悦和欢乐。
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这两句诗,深深祝愿自己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能健康长寿,共赏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