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启示
三国演义道理启示

三国演义道理启示
1、空城计,告诉我们打败自己的人,往往是自己。
所以在失败的时候要首先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
2、桃园三结义,告诉我们不论小事大事都需要志同道合的人相助的话会很快解决问题,所以到最后关羽和张飞为刘备的蜀国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3、煮酒论英雄,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有远大抱负,那么他就会一直朝着这个远大目标努力,而不会将注意力放在那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情上去斤斤计较。
4、三顾茅庐,告诉我们要想成功办成一件事是不容易的,必须要有耐心,知难而进,不要放弃的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最终刘备终于打动诸葛亮。
5、舌战群儒,告诉我们知识不但要会,还要会表达,才可以胜利,同事一个人要有高瞻远瞩,统领全局的格局。
6、草船借箭,告诉我们要善于利用各种条件,包括对手的性格,气象条件,来巧妙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7、七擒孟获,告诉我们宽容待人,善于饶恕别人,可以获得别人的真心。
三国演义给我们的启示和道理

三国演义给我们的启示和道理
1. 统一思想、意志和行动力的重要性。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张飞、刘备三兄弟同心协力、志愿相同,才能够在艰难的时刻创造了许多奇迹。
2. 投机取巧、不择手段都会失败。
比如,董卓、吕布等人投机取巧最终都没有好下场,而曹操因思虑周密、谋略高超而成为了三国时期的强者。
3. 勇气和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三国演义中,无论是关羽、赵云、张飞等人的英勇无畏,还是刘备、诸葛亮等人的忠诚正直,都彰显出了勇气和信仰的不可替代性。
4. 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眼界,总结前人经验是不可或缺的。
比如,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总结了历代军事家的经验,养成了严密的军事思想;而诸葛亮通过学习前人的经验,制定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策略。
5. 领导者的人格和品质至关重要。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卑微和正直、曹操的才气和果敢、孙权的胆略和智慧都成为了他们在群众中的领袖魅力的来源。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23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23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国演义》读后感篇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个寒假,怀着对悠悠历史的向往,我翻开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主要讲述公元三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读完这本书,我被曹操这个人物形象深深地吸引了。
大家一定觉得很奇怪吧!曹操诡计多端、多疑,历史多以“奸雄”而论之,为何我不爱“英雄”而独爱“奸雄”呢?“奸雄”顾名思义奸而雄者。
曹操最被大家所诟病的无非两点:一是误杀吕伯奢一家后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二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以敝之拙见:第一点可从史书找反驳,第二点曹操之所以那么做是时事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而且在董卓进京后群雄都无动于衷,只有曹操挺身而出,难道这不是英雄所为吗?曹操为人诚实、亲民、从不阳奉阴违,这样的人在现代也是值得尊敬和学习的。
看到曹操的这些品质,联想到生活中,我们还好意思说他“奸”吗?马路上老人摔倒了,围拥而观、拍视频、发朋友圈已成常态,扶与不扶早已不是重点,甚至连报警都不愿动动手指。
如果我们都能像曹操一样挺身而出,那么社会的负面新闻会少之又少。
工作中领导提出一个并不完善的方案,拍马屁、阿谀奉承声声不断。
如果我们能像曹操一样直言进谏,那么公司的业绩会是蒸蒸日上。
说到我自己,每次都是能言善辩,却总是不屑于去实践,结果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啊!读懂了曹操,就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争做一个现代“英雄”。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我们正值治世,让我们做能臣吧!《三国演义》读后感篇2寒假我品读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一书,让我受益匪浅。
它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
三国演义明白的道理

三国演义明白的道理
1、有志者,事竟成:有正确的目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的
自我突破,就能做成困难的事。
2、改变自己,改变世界:人的改变会引起世界的改变,通过心态的良
性循环,帮助周围的人改变自己,才能改变人的命运和改善社会环境。
3、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战场上知晓对方的弱点和自身的优势才能赢
得胜利。
同样,生活在社会中也是如此,必须学会洞悉他人,才能百
战百胜。
4、出其不意,驾其马:在野心霸王的封建社会中,一旦发现敌人的虚
弱点,要及时出其不意的罢免他们的领袖,收买他们的战士,来最大
限度地制约敌方势力。
三国演义我明白了什么

三国演义我明白了什么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生智慧。
读完《三国演义》,带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
1.历史观念:《三国演义》以真实的历史背景为基础,虽然是虚构的小说,但其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塑造仍然让人深思。
它让人们对中国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启发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和研究。
2.人性观察:小说中塑造了众多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各种不同的人性特征,如忠义、勇敢、智慧、阴险等。
通过这些人物形象,我们可以反思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3.忠义情怀:《三国演义》中有许多忠义之士,如刘备、关羽、张飞等,他们忠于国家、忠于君主、忠于义士之道,展现了忠义之美。
能从中感受到忠诚、义气等传统美德的力量。
4.权谋智慧:《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不乏智谋之士,如诸葛亮、司马懿等,他们在政治斗争和战争中展现出高超的智慧和计谋。
通过他们的故事,可以了解到权谋斗争的残酷和智慧的重要性。
5.战争与和平:《三国演义》中描写了大量的战争场面,展现了各种战略战术和兵法。
但与此同时,也有人物在追求和平、倡导仁爱,如刘备和诸葛亮等。
这给人们提供了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三国演义告诉我的道理

三国演义告诉我的道理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这部作品中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对于人生、处世之道有着重要的启示。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阐述三国演义所告诉我的道理。
一、忠诚与背叛三国演义中最突出的主题之一就是忠诚与背叛。
刘备、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对刘备的忠诚,曹操、司马懿等人对曹操的效忠,都是以忠诚为核心的形象。
而吕布、貂蝉、刘备的妻妾等人则展现了背叛的一面。
这一主题告诉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忠诚是最重要的品质之一,而背叛则是十分危险和不可取的行为。
二、智勇双全三国演义中的各个人物都具备了智勇双全的特点。
刘备以仁义之心感召人心,诸葛亮以智谋扶持刘备,赵云以勇猛无敌的武力保护刘备等等。
这些人物的形象告诉我们,智勇双全的人才是最受人尊敬和信任的,只有具备了智慧和勇气,才能在困境中找到出路,战胜困难。
三、权谋与智慧三国演义中的权谋与智慧是无处不在的。
曹操、刘备、孙权等人都展现了自己的智慧和谋略,通过一系列的权谋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具备一定的智慧和谋略,善于运用策略解决问题,才能取得成功。
四、团结与分裂三国演义中的各个势力之间的团结与分裂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刘备能够吸引到关羽、张飞等忠心耿耿的部下,而曹操却因为自私自利的行为而导致手下人心涣散。
这一主题告诉我们,团结是力量的源泉,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战胜困难,实现共同的目标。
五、正义与邪恶三国演义中的正义与邪恶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刘备代表着正义和仁义之心,而曹操则代表着权力和邪恶。
在面对正义和邪恶的对抗时,正义最终会战胜邪恶,这一主题告诉我们,正义和善良是无敌的力量,只有坚持正义,才能获得胜利。
通过阅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看到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忠诚与背叛、智勇双全、权谋与智慧、团结与分裂、正义与邪恶,这些道理对于我们的人生、处世之道都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秉持这些道理,做一个忠诚正直、智勇双全、善于团结、追求正义的人。
读三国演义启示录

19、袁绍的经历告诉我们:如果市场自由竞争,国企未必干得过私企。
20、曹操的经历告诉我们:想在市场上大有作为,就必先高举国家政策。
读三国演义启示录
1、孔融的经历告诉我们:让梨是一种美德,也是一场做秀,是从小就策划好为自身提高知名度的一种做法。
2、张飞的下场告诉我们:要善待员工,若是长期压制奴役,必将得到报复,即使不报复也会导致集体罢工或跳槽。
3、于吉的经历告诉我们:神鬼可以不信,但不可以不敬。
4、关羽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便你是MBA(工商管理硕士),一时营销失误,可能让你输给一个跨专业的。
5、黄忠的经历告诉我们:年龄并不是问题,关健是要有实力。千万别小瞧老员工,有时候会干得比年轻人更出色。
6、刘禅的经历告诉我们:富二代自己没有本事,即使有再牛的职业经理人也难免被兼并的命运。
7、二乔的经历告诉我们:嫁人别只顾对方有权有势,一心嫁入豪门,但未必就有好的结果。
8、曹植的经历告诉我们:生意场上有时没有兄弟,只有利益!
13、刘备的经历告诉我们:集团总裁,完全可以从摆地摊做起。
14、诸葛亮的经历告诉我们:进私企,其实比进国企更有发展空间。
15、吕布的经历告诉我们:反复无常,没有职业道德的人,直接导致没老板敢录用你。
16、庞统的经历告诉我们:长得太丑,可能会影响你的应聘效果。
17、马谡的经历告诉我们:专业课学得再牛B,如果不用于实战,基本没用。
9、姜维的经历告诉我们:双学历,有时比考研更具有竞争力。
10、刘表的经历告诉我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再牛B,一旦死了,就会有人睡你的老婆,花你的钱,打你的娃。
11、赵云的经历告诉我们:个人实力再强,若只想着打工高薪,结果只有一个:有职业,没事业。
三国演义的道理启示

三国演义的道理启示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小说,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绘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斗争和英雄豪杰的事迹。
这部作品中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启示,以下是其中一些值得思考的:
1. 智勇双全:《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赵云、周瑜等人都是智勇双全的代表,他们既有出色的智谋,也有非凡的战斗力。
这告诉我们,智慧和勇气都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2. 团结合作:在《三国演义》中,三国的兴衰与否与各方势力的团结合作密切相关。
只有团结一致,协作配合,才能战胜敌人,实现共同目标。
3. 谨慎行事:在三国时期,很多人由于骄傲和鲁莽而陷入困境。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败亡和刘备的胜利,也都与其谨慎与决断有关。
这提示我们,在做事时要慎重考虑,不可轻率行事。
4. 超越个人利益:《三国演义》中有许多英雄人物,他们虽然属于不同势力,但都有着超越个人利益的追求。
他们为国家和民众的利益奋斗,彰显了忠诚和无私的品质。
5. 求贤若渴:《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曹操等人都非常重视人才,他们积极求贤若渴,能够吸纳各方人才,充分发挥其才能,这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6. 谋定后动:《三国演义》中智谋过人的英雄们往往都是谋定后动,深谋远虑,不冲动行事。
这告诉我们,计划和谨慎是成功的重要步骤。
总的来说,《三国演义》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勇气的作品,其中的道理启示在现实生活中同样适用。
它教导我们团结合作、勇往直前、
重视人才和谨慎行事,这些都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的启示
时间:2017-10-12 21:43:08 | 作者:龚宇宸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给我们留下了众多耳熟能详的国学经典,可我却是一个不爱看书的孩子。
我的爸爸妈妈总是让我看书,而我不喜欢看书。
一天晚上,我写完作业,时间还早,就早早地躺在床上了,慢慢地,无聊起来了,只好极不情愿地随手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书中不仅有血肉横飞,猛将如云的战场,还有出谋划策、运筹帷幄的“战场”;不仅有像吕布、赵云这样的猛将,还有有像诸葛亮、周瑜这样的不用刀枪却胜过刀枪的谋士。
而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关云长刮骨疗毒”。
讲的是关羽右臂中毒箭,毒已深入骨髓,华佗为其刮骨疗毒,围观者皆掩面失色,但关云长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
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打针都觉得疼,更谈不上刮骨了。
我想只要我们像关云长那样勇敢面对一切困苦,没有我们不能战胜的。
渐渐地,我喜欢上了这本书,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就抱着它看。
可这本书是文言文,当有疑问或困惑时,便会向妈妈求助,她总是会十分耐心地跟我解释,与我讨论,我也就养成了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在三国这个乱世中,其实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的老师,曹操告诉我们要胸怀大志,刘备告诉我们想成功就一定要有执着的信念,诸葛亮告诉我们只有时刻谨慎、细心才能成就大事。
从《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我体会到了做人的真理,足够享用一生。
《三国演义》就像一杯茶,淡雅而幽香,只有我们去细细品味,才能体会之精髓;《三国演义》就像一盏灯,明亮而温暖,伴随我长大的步伐;《三国演义》就是我人生路上的一位朋友,在我摔到的时候,把我扶起来,使我重拾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