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ipv6实验报告(1)

ipv6实验报告(1)
R1使用FF02::1多播地址,通告2019:3::/64前缀给本地接口f0/0范围的所有节点:
自动配置结果:
R2上的接口IP地址配置:
Win2008无状态自动配置:
R2使用FF02::1多播地址,通告2019:5::/64前缀给本地接口f0/0范围的所有节点:
自动配置结果:
测试:
Win7pingWin2008:
neighbor 2019:6::2 activate
network 2019:5::/64
network 2019:8::/64
exit-address-family
Wri
R5配置
conf t
ipv6 unicast-routing
ipv6 router ospf 1
router-id 4.4.4.4
Win2008pingWin7:
三、RIPng
实验拓扑图:
R1路由表:
R2路由表:
R3路由表:
测试:
PC1pingPC2、PC1tracePC2:
PC2pingPC1、PC2tracePC1:
四、OSPF
涉及知识点
路由器Opsf设置
网络拓扑
R1配置
conf t
ipv6 unicast-routing
ip route 0.0.0.0 0.0.0.0 e1/2
R7配置
conf t
ipv6 uni
interface e1/1
ip address 210.1.1.2 255.255.255.0
ipv6 nd suppress-ra
no sh
interface e1/2
ip address 210.2.20.2 255.255.255.0

基于IPv6协议的网络安全分析的研究报告

基于IPv6协议的网络安全分析的研究报告

基于IPv6协议的网络安全分析的研究报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Pv6协议作为一种新型的互联网协议,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

虽然IPv6协议在网络拓扑结构、IP 地址的分配等方面进行了优化,但是在网络安全上,IPv6协议也面临着各种安全问题。

1. IPv6地址的可溯源性IPv6地址长度的增加,使得IPv6地址的可溯源性变得更加强大。

IPv6地址具有更长的地址长度,使得用户的信息更容易被追踪。

这就意味着攻击者可以通过跟踪用户的IPv6地址,进行网络攻击、恶意下载和非法窃取用户信息等。

2. IPv6地址分配的不当IPv6地址的分配与管理对网络的安全非常关键。

IPv6地址的分配过程需要考虑到安全性问题。

但是实际上,在众多IPv6网络中,仍然存在一些缺乏安全管理的问题,导致地址的分配不当。

3. IPv6协议的认证与加密问题IPv6协议的认证与加密问题,是影响IPv6网络安全的重要因素。

IPv6协议不仅需要获得数据的完整性和机密性,还需要建立一个可信的传输通道。

4. 网络侦听和嗅探攻击IPv6协议通信时采用了多种保护机制,但是还是会存在被窃听和嗅探的风险。

攻击者可以利用软件和工具来监听网络流量,窃取敏感信息。

5. DoS攻击在IPv6协议中, 攻击者可以利用路由器、中间人等众多漏洞进行数据包过载攻击, 导致响应时间慢, 严重时甚至导致网络中断。

综上所述,IPv6协议在网络安全上的面临着巨大的安全风险。

为保证IPv6网络的安全,需要有一个全面的安全机制,以避免潜在的安全问题。

同时,网络安全方面的相关标准和技术应该不断的更新和升级,以及加强网络安全的意识培养,有效确保IPv6协议网络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全球IPv6地址分配总量达到5.5亿,IPv6协议的应用也在不断增加。

但是,随着IPv6协议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要。

下面是IPv6协议中一些关键数据的分析:1. IPv6地址的可溯源性IPv6地址长度的增加,使得IPv6地址的可溯源性变得更加强大。

IPv6网络协议实现与性能测试分析

IPv6网络协议实现与性能测试分析

IPv6网络协议实现与性能测试分析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是Internet协议的第六个版本,是IPv4的后继版本。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IPv4地址资源枯竭的问题日益突出,IPv6作为新一代的网络协议,被广泛应用和推广。

本文将介绍IPv6网络协议的实现原理以及性能测试分析。

一、IPv6网络协议的实现原理IPv6网络协议是通过将IPv4网络协议进行改进和优化而来。

与IPv4相比,IPv6在地址格式、数据包头部和路由方面有了明显的变化。

1. 地址格式IPv6采用128位地址格式,相对于IPv4的32位地址格式,IPv6地址空间更加庞大,可以为全球范围内的各种设备提供足够的地址资源。

IPv6地址由8个16进制数字段组成,每个字段之间以冒号分隔。

2. 数据包头部IPv6的数据包头部相对于IPv4有所改进,其中新增了一些字段来提高协议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IPv6数据包头部的长度为40字节,较IPv4的20字节头部长度增加了一倍。

3. 路由IPv6网络协议的路由机制使用了更为高效且灵活的路由协议。

IPv6采用了一种称为无状态自动配置的机制,即设备可以根据网络提供的信息自动配置IPv6地址,无需手动配置。

此外,IPv6还引入了多播地址和任播地址的概念,以支持更高效的组播和资源负载均衡。

二、IPv6网络协议的性能测试分析性能测试是评估和验证IPv6网络协议实现质量的关键步骤。

在进行IPv6网络协议的性能测试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带宽和延迟测试带宽是指通过网络传输的数据量,它直接影响网络的传输速度。

延迟是指数据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的时间,它反映了网络的响应速度。

在IPv6网络协议的性能测试中,需要对带宽和延迟进行测试,以评估协议在传输速度和响应速度方面的表现。

2. 抗拒绝服务(DoS)攻击测试DoS攻击是一种网络攻击方式,攻击者通过向目标设备发送大量的请求,使得目标设备无法正常处理其他合法请求。

IPV6,实验报告

IPV6,实验报告

篇一:ipv6封装实验报告背景知识ipv4协议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地址空间不足,主要表现为:地址数量不足,路由效率不高,缺乏安全设计,缺乏服务质量保证。

根据这些缺陷,由此提出ipv6协议,ipv6协议是ietf指定地下一代ip协议,特点主要表现为:新的协议头部格式,巨大的地址空间(ip 地址的长度从ipv4的 32 位升为 128 位。

),有效的分层路由结构,内置的安全性服务,更好的支持服务质量,良好的扩展性。

实训目的(一) 充分理解ipv6的数据结构和ipv6地址格式主要字段:1. version: 4-bit,internet 协议版本号,此处为 6。

2. traffic class: 8-bit,类似于ipv4的type_of_service,用以提供区分服务和优先级。

3. flow label: 20-bit,用以标记那些要求路由器对其作特殊处理的报文流。

所谓报文流是指从一个特定源到特定目的地之间的报文序列,并且源节点希望中间路由器能够对它们进行特殊处理。

4. payload length: 16-bit,用以表示ipv6数据包中除基本报头以外剩余部分的长度(以字节为单位),任何扩展报头都将作为payload length的一部分计算在内。

5. next header: 8-bit,类似于ipv4的protocol字段,通常用以标识上层是tcp还是udp,或标识紧跟在 ipv6 数据包头后面的下一个头的类型(有扩展报头时)。

6. hop limit: 8-bit,无符号整数。

相当于ipv4中的time_to_live,按转发包的每个节点逐一递减。

如果跃点限制递减到零,包就会被丢弃。

ipv6 地址的表述和书写:表述和书写时,把长度为128个二进制位(bit)的ipv6地址分成8个16位的二进制段、每一个16位的二进制段用4位的16进制数表示,段间用“:”(冒号)隔开(其书写方法和ipv4的十进制数加“.”不同)。

IPv6专题实验报告

IPv6专题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了解IPv6的发展历程。

2、了解IPv6的协议。

3、IPv6与IPv6的区别。

二、实验内容1.IPv6的定义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它是IETF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协议-IPv4-的下一代IP协议。

目前的全球因特网所采用的协议族是TCP/IP协议族。

IP是TCP/IP协议族中网络层的协议,是TCP/IP协议族的核心协议。

IPv6正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它在不久的将来将取代目前被广泛使用的IPv4。

每个人将拥有更多IP地址。

2.IPv6简介目前我们使用的第二代互联网IPv4技术,核心技术属于美国。

它的最大问题是网络地址资源有限,从理论上讲,编址1600万个网络、40亿台主机。

但采用A、B、C三类编址方式后,可用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数目大打折扣,以至目前的IP地址近乎枯竭。

其中北美占有3/4,约30亿个,而人口最多的亚洲只有不到4亿个,中国只有3千多万个,只相当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数量。

地址不足,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及其他国家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

一方面是地址资源数量的限制,另一方面是随着电子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将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可能身边的每一样东西都需要连入全球因特网。

在这样的环境下,IPv6应运而生。

单从数字上来说,IPv6所拥有的地址容量是IPv4的约8×10^28倍,达到2^128-1个。

这不但解决了网络地址资源数量的问题,同时也为除电脑外的设备连入互联网在数量限制上扫清了障碍。

但是与IPv4一样,IPv6一样会造成大量的IP地址浪费。

准确的说,使用IPv6的网络并没有2^128-1个能充分利用的地址。

首先,要实现IP地址的自动配置,局域网所使用的子网的前缀必须等于64,但是很少有一个局域网能容纳2^64个网络终端;其次,由于IPv6的地址分配必须遵循聚类的原则,地址的浪费在所难免。

但是,如果说IPv4实现的只是人机对话,而IPv6则扩展到任意事物之间的对话,它不仅可以为人类服务,还将服务于众多硬件设备,如家用电器、传感器、远程照相机、汽车等,它将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深入社会每个角落的真正的宽带网。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IPv6技术实验2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IPv6技术实验2

实验7 IPv6技术实验1. 3.5节步骤2中,请思考下面问题:主机加入到组播组中的过程是什么?答:1.通过地址自动配置,主机获得了多播组地址。

2.主机发送MLD多播侦听报告报文给本地链路的路由器。

3.路由器根据报文中的信息,向多播转发表中添加表项,以记录多播组的成员身份。

2. 3.5节步骤3中,仔细观察PC1与RT1之间的交互报文,回答下述问题:1)为什么报文中的“next header”采用hop-by-hop的选项?答:因为hop-by-hop选项规定该报文的传送路径上每台中间节点都要读取并处理该拓展报头,起到提醒路由器对MLD报文进行深入检查的作用。

2)为什么跳数被限制为1?答:为了将此报文限制在链路本地上。

3)在“Hop-by-Hop”选项中,有一个“Padn”,它的作用是什么?答:作用是插入两个或多个填充字节,使字段符合对齐要求。

3. 3.5节步骤4中,仔细观察Router Solicitation的报文,回答下述问题:1)在前面的multicast listener report报文中,报文的跳数限制为1,而在这里,同样是主机发给路由器的报文,为什么跳数却采用255?答:接收节点只认为跳数限值是255的报文有效,防止非本链路的设备通过发送路由器宣告来试图干扰通信流。

2)报文中的ICMP选项中的“source link-layer address”的作用是什么?答:作用是表示发送者的mac地址。

4. 3.5节步骤6中,仔细观察Router Advertisement的报文,回答下述问题:1)“Cur hop limit”的含义是什么?答:本网段发出普通报文时的默认跳数限制。

2)报文中“lifetime”的含义是什么?答:发送该报文的路由器作为缺省路由器的生存周期。

3)“reachable time”的含义是什么?答:本链路上所有节点的“可达”状态保持时间。

4)“retransmit time”的含义是什么?答:重传NS报文的时间间隔,用于邻居不可达检测和地址解析。

IPV6抓包协议分析

IPV6抓包协议分析

IPV6协议抓包分析一、实践名称:在校园网配置使用IPv6,抓包分析IPv6协议二、实践内容和目的内容:网络抓包分析IPv6协议。

目的:对IPv6协议的更深层次的认识,熟悉IPv6数据报文的格式。

三、实践器材:PC机一台,网络抓包软件Wireshark 。

四、实验数据及分析结果:1.IPv6数据报格式:2. 网络抓包截获的数据:3. 所截获的IPv6 的主要数据报为: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0110 。

..。

= Version: 6
。

0000 0000 .。

.。

.。

.. 。

.。

.。

..。

. = Traffic class:0x00000000
。

.。

...。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 Flowlabel: 0x00000000 Payload length: 93Next header:UDP (0x11)
Hop limit: 1
Source: fe80::c070:df5a:407a:902e (fe80::c070:df5a:407a:902e) Destination: ff02::1:2 (ff02::1:2)4. 分析报文:根据蓝色将报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33 33 00 01 00 02,目的组播地址转化的mac地址,以33 33 00表示组播等效mac;00 26 c7 e7 80 28,源地址的mac地址;86 dd,代表报文类型为IPv6 (0x86dd);第二部分:60,代表包过滤器"ip。

version == 6";00 00 00,Traffic class(通信类别): 0x00000000;00 5d,Payload length(载荷长度,即报文的最后一部分,或者说是报文携带的信息): 32;11,Next header(下一个封装头): ICMPv6 (17);01,Hop limit(最多可经历的节点跳数): 1;fe 80 00 00 00 00 00 00 c0 70 df 5a 40 7a 90 2e,源ipv6地址;ff 02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1 00 02,目的ipv6地址; 第三部分(报文携带的信息):02,表示类型为Neighbor Solicitation (2);22,表示Code: 38;02 23是Checksum(校验和): 0x6faa [correct];00 5d 36 3a,Reserved(保留位): 00000000;fe 80 00 00 00 00 00 00 76 d4 35 ff fe 03 56 b0,是组播地址中要通信的那个目的地址;01 01 00 23 5a d5 7e e3,表示ICMPv6 Option (Source link-layer address : 00:23:5a:d5:7e:e3),ICMPv6的可选参数;其中从左到右:01,Source link-layer address (1);01,Length: 1 (8 bytes);00 23 5a d5 7e e3,源地址的mac地址。

计算就算网络实验-IPv6技术实验

计算就算网络实验-IPv6技术实验

Router lifetime
Reachable time Retrans timer
Options
➢Cur Hop Limit:主机发送报文使用的默认跳数限制 ➢Router lifetime:发送该RA报文的路由器作为缺省路由器的生命周期,缺省 为30分 ➢Reachable Time:路由器在接口上通过发送RA报文,让同一链路上的所有节 点都使用相同的可达时间 ➢Retrans Timer:重传NS报文的时间间隔,用于邻居不可达检测和地址解析 ➢Options:含有源链路层地址选项、MTU、前缀信息选项、通告间隔选项等
➢ 地址自动配置 ➢ 路由器发现 ➢ 前缀发现 ➢ 重复地址检测 ➢ 地址解析协议等
报文类型
➢ 路由器请求报文(RS) ➢ 路由器通告报文(RA) ➢ 邻居请求报文(NS) ➢ 邻居公告报文(NA ) ➢ 重定向报文( Redirect )
26
IPv6路由器请求报文
RS(Router Solicitation)
➢ Type = 4 ➢ Code 0——头域错误
1——未定义的下一报头类型 2——未定义的IPv6选项
24
ICMPv6协议
信息报文 ➢ 回声请求报文 ➢ 回声应答报文
报文结构
128:回声请求报文 129:回声应答报文
全为0
25
ND协议
邻居发现协议(Neighbor Discovery) 功能:
37
38
IPv6基础实验
多播侦听者发现(MLD) 主机加入多播组
➢ 通过地址自动配置,主机获得了多播组地址 ➢ 主机发送MLD多播侦听报告报文给本地链路的路由器 ➢ 路由器根据报文中的信息,向多播转发表中添加表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pv6协议分析实验报告篇一:ARP协议分析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学院年级 20XX班级 4班学号 3013218158姓名闫文雄20XX 年 6 月 17 日目录实验名称----------------------------------------------------------------------------------- 1 实验目标----------------------------------------------------------------------------------- 1 实验内容----------------------------------------------------------------------------------- 1 实验步骤----------------------------------------------------------------------------------- 1 实验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1 实验结论----------------------------------------------------------------------------------- 1一、实验名称ARP协议分析二、实验目标熟悉ARP命令的使用,理解ARP的工作过程,理解ARP 报文协议格式三、实验内容以及实验步骤:(局域网中某台计算机,以下称为A计算机)ARP(地址解析协议):地址解析协议,即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

主机发送信息时将包含目标IP地址的ARP请求广播到网络上的所有主机,并接收返回消息,以此确定目标的物理地址;收到返回消息后将该IP地址和物理地址存入本机ARP缓存中并保留一定时间,下次请求时直接查询ARP缓存以节约资源。

ARP是建立在网络中各个主机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的,网络上的主机可以自主发送ARP应答消息,其他主机收到应答报文时不会检测该报文的真实性就会将其记入本机ARP缓存;由此攻击者就可以向某一主机发送伪ARP应答报文,使其发送的信息无法到达预期的主机或到达错误的主机,这就构成了一个ARP欺骗。

ARP命令可用于查询本机ARP缓存中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添加或删除静态对应关系等。

相关协议有RARP、代理ARP。

NDP用于在IPv6中代替地址解析协议1、在DOS窗口中运行ARP命令,参照ARP命令给出的帮助,解释下列命令的用途;:ARP -s inet_addr eth_addr [if_addr]用“arp -s”可以手动在ARP表中指定IP地址与MAC 地址的对应,类型为static,此项存在硬盘中,而不是缓存表,计算机重新启动后仍然存在,且遵循静态优于动态的原则,所以这个设置不对,可能导致无法上网.ARP -d inet_addr [if_addr]删除指定的 IP 地址项,此处的 inet_addr 代表 IP 地址。

对于指定的接口,要删除表中的某项,请使用 if_addr 参数,此处的 if_addr 代表指派给该接口的 IP 地址。

要删除所有项,请使用星号通配符代替 inet_addr。

ARP -a [inet_addr] [-N if_addr]显示所有接口的当前 ARP 缓存表。

要显示特定 IP 地址的 ARP 缓存项,请使用带有 inet_addr 参数的 arp -a,此处的 inet_addr 代表 IP 地址。

如果未指定 inet_addr,则使用第一个适用的接口。

要显示特定接口的 ARP 缓存表,请将-N if_addr 参数与-a 参数一起使用,此处的if_addr 代表指派给该接口的 IP 地址。

-N 参数区分大小写。

2. 请问你使用什么命令可以查看计算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记录下计算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显示ip地址: ipconfigMicrosoft Windows [版本 ]20XX Microsoft Corporation。

保留所有权利。

C:\Users\xiong>ipconfigWindows IP 配置PPP 适配器 Tjunet:连接特定的 DNS 后缀 . . . . . . . :IPv4 地址 . . . . . . . . . . . . :子网掩码 . . . . . . . . . . . . :默认网关. . . . . . . . . . . . . :无线局域网适配器本地连接* 12:连接特定的 DNS 后缀 . . . . . . . :本地链接IPv6 地址. . . . . . . . : fe80::ac16:3f9c:37bd:c968%23 IPv4 地址 . . . . . . . . . . . . :子网掩码 . . . . . . . . . . . . :默认网关. . . . . . . . . . . . . :以太网适配器 vEthernet :连接特定的 DNS 后缀 . . . . . . . :本地链接IPv6 地址. . . . . . . . : fe80::987a:19a5:5d8e:fdf2%20 IPv4 地址 . . . . . . . . . . . . :子网掩码 . . . . . . . . . . . . :默认网关. . . . . . . . . . . . . :无线局域网适配器本地连接* 1:媒体状态 . . . . . . . . . . . . : 媒体已断开连接特定的 DNS 后缀 . . . . . . . :无线局域网适配器 WLAN:连接特定的 DNS 后缀 . . . . . . . : workgroup篇二:IPV6抓包协议分析IPV6协议抓包分析一、实践名称:在校园网配置使用IPv6,抓包分析IPv6协议二、实践内容和目的内容:网络抓包分析IPv6协议。

目的:对IPv6协议的更深层次的认识,熟悉IPv6数据报文的格式。

三、实践器材:PC机一台,网络抓包软件Wireshark 。

四、实验数据及分析结果:1. IPv6数据报格式:2. 网络抓包截获的数据:3. 所截获的IPv6 的主要数据报为: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0110 .... = Version: 6?. (0000)0000 .... .... .... .... .... = Traffic class: 0x00000000?.... ....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 Flowlabel: 0x00000000 Payload length: 93 Next header: UDP ?Hop limit: 1?Source:fe80::c070:df5a:407a:902e Destination: ff02::1:24. 分析报文:根据蓝色将报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33 33 00 01 00 02,目的组播地址转化的mac地址。

以33 33 00表示组播等效mac;00 26 c7 e7 80 28。

源地址的mac地址;86 dd,代表报文类型为IPv6 ;第二部分:60,代表包过滤器" == 6";00 00 00,Traffic class(通信类别): 0x00000000;00 5d,Payload length(载荷长度,即报文的最后一部分,或者说是报文携带的信息): 32;11,Next header(下一个封装头): ICMPv6 ;01,Hop limit(最多可经历的节点跳数): 1;fe 80 00 00 00 00 00 00 c0 70 df 5a 40 7a 90 2e,源ipv6地址;ff 02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1 00 02,目的ipv6地址;第三部分(报文携带的信息):02,表示类型为Neighbor Solicitation ;22,表示Code: 38;02 23是Checksum(校验和): 0x6faa [correct];00 5d 36 3a,Reserved(保留位): 00000000;fe 80 00 00 00 00 00 00 76 d4 35 ff fe 03 56 b0,是组播地址中要通信的那个目的地址;01 01 00 23 5a d5 7e e3,表示ICMPv6 Option 。

ICMPv6的可选参数;其中从左到右:01。

Source link-layer address ;01,Length: 1 ;00 23 5a d5 7e e3,源地址的mac地址。

五、实践总结:通过此次实践,更近一步熟悉了抓包软件的使用,并且对议以及报文格式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IPv6协篇三:实验 IPV4和IPV6协议分析实验2 IPV4和IPV6协议分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IPV6的地址格式及主机的IPV6地址的配置方法。

2.抓包比较IPV4和IPV6数据包头部的结构。

二、实验要求每两人一组,两台计算机连接到同一交换机。

两人配合完成实验任务。

按实验内容和步骤的要求完成实验操作,将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异常现象(必要时截图)记录在实验报告中,并进行必要的分析。

三、试验设备及软件PC机:安装windows 20XX/xp ,安装sniffer软件,通过网卡连接到外网和通过内网连接到网络设备。

四、试验内容和步骤1.抓取IPV4包并分析【也可以忽略(1)-(4)步,直接通过浏览网页,抓包】(1)两机连接到同一交换机。

(2)配置IPV4地址:PC1:PC2:启动sniffer,设置抓取IPV4包的选项PC1和PC2相互执行ping 命令。

完成如教材如P35表的工作。

(6)分析连续的IP报文的标识和片偏移的关系2.抓取IPV6包并分析(1)两机同一交换机。

(2)配置PC1的IPV6地址20XX:1111::1 /64(如果已经配好地址,则忽略这一条)CMD下先运行: ipv6 install安装提示succeed后再运行 netsh,进入后键入interface ipv6 add address "本地连接" 20XX:1111::1 同理给PC2配置IPV6地址 20XX:1111::2/64启动sniffer,设置抓取IPV6包的选项PC1和PC2相互执行ping 命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