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少既是多_极简主义美学内涵初探

合集下载

浅谈极简主义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极简主义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极简主义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专业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年级班别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1年 5 月30 日摘要本文通过对极简主义设计理念的概念、历史、特征的分析,讨论室内设计中如何运用“极简”设计思维来创作一个更高雅更有品味和不失功能性的室内空间。

以及对中国未来室内设计趋势中该理念的未来发展占有的重要位置。

关键词:极简主义,室内设计,简约,极少AbstractThis article through to minimalism design concept concept, history,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discussing how to apply in interior design " minimalism " design thinking to create a more elegant more taste and do not break functional interior space. And China's future on interior design trend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is concept is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ccupies.Key words:minimalism, Interior design , contracted ,rarely目录1 概述 (1)1.1 极简主义的概念 (1)1.2 极简主义的历史根源 (1)1.3 极简主义风格的主要特征 (1)2 简主义室内设计的设计手法 (2)2.1 空间的布局 (2)2.2 结构细节的艺术性 (2)2.3 材料和色彩 (3)2.4 家具的设计及选用 (4)2.5 极简主义灯光的运用 (4)3. 极简主义在家居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5)3.1 住宅家具 (5)3.2 客厅 (5)3.3 卧室 (5)3.4 厨房 (5)3.5 卫生间 (5)5 极简主义在中国室内设计的未来展望 (6)6 结语 (7)参考文献 (8)致谢 (9)浅谈极简主义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摘要:本文通过对极简主义设计理念的概念、历史、特征的分析,讨论室内设计中如何运用“极简”设计思维来创作一个更高雅更有品味和不失功能性的室内空间。

米斯·凡德罗的设计思想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发

米斯·凡德罗的设计思想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发

米斯·凡德罗的设计思想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发作者:荆炜来源:《丝路艺术》2017年第04期摘要:米斯·凡德罗是德国著名的设计大师,是包豪斯学院的第三任校长,在教学期间主张以建筑为核心的教育体系。

1928年,提出了“少即是多”的名言,提倡纯净、简洁的建筑表现。

现代的平面设计多以商业为目的,大多追求信息丰富而造成了海报繁琐的画面。

本文通过对米斯“少即是多”的设计思想的论述来谈谈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启发和应用。

关键词:少即是多;现代平面设计;奥地利建筑大师阿道夫·卢斯于1908年在《装饰与罪恶》这篇文章中提出奢侈的装饰造成资源的浪费[1](P87),认为建筑“不是依靠装饰而是以形体自身之美为美”。

此后“装饰即是罪恶”、“形式追随功能”成为了现代主义的口号。

一、米斯·凡德罗“少即是多”的设计思想(一)米斯·凡德罗米斯·凡德罗是20世界著名的现代主义设计大师,与格罗佩斯、赖特、柯布西耶齐名,于1931年担任包豪斯的第三任校长。

米斯提出了“少即是多”的建筑哲学理念,在手法处理上主张流动空间,好的功能就是美的形式。

(二)米斯“少即是多”的理念1、简洁的结构体系:米斯认为设计的功能决定着结构的变化。

在设计中将与结构无关的因素全部去掉,从而突出空间感,体现出简约的典雅和深刻的精致。

2、“少即是多”:“少”是针对当时建筑界仍很流行繁琐的古典装饰手法提出的,因为古典的繁琐装饰阻碍了建筑的工业化进程[2]:“多”则揭示了在大工业生产条件下可能创造出来的建筑上简洁而丰富的效果和最大的使用空间。

3、追求考究细节:结构决定建筑,细节决定成败。

建筑每一个微小的细节均无比体现出精确和雅致的美学品质。

二、现代平面设计(一)现代平面设计的概念平面设计是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方式。

透过多种方式来创造和结合符号、图形和文字,借此作出用来传达想法或讯息的视觉表现。

目前的平面设计可分为:网页设计、包装设计、海报设计、POP广告设计、样本设计、书籍设计、字体设计等。

密斯.建筑创作理论

密斯.建筑创作理论

少即是多 玻璃盒子
范 斯 沃 斯 住 宅源自• 正是因为大师所采用的材 料是钢架和玻璃,这样就 显得这栋建筑相当的通透, 就像一栋水晶一样,使得 在外面看这栋建筑时候, 除了中部的一部分封闭区 域外,其他的地方一览无 余。这座建筑只有8根支 柱钢架和玻璃幕墙,还有 的就是垂直方向上的3个 平面,仅此而已,这栋建 筑在建成之后,得到一致 好评,也是代表了密斯的 国际主义风格的新高度。

密斯的设计是一种结构性的系统,这个系统把大小体积的实验和功能性 的要求结合成一个整体,而不是作为独立的或具体的要求。同时,由于密斯 坚持认为灵活性的原则是一个现代建筑的趋势,他在对建筑的分类和定义时 只确定一些本质的东西,这就给予了今后的设计以很大的灵活性,也给了原 创的设计思想和将来的修改很大自由。 密斯的建筑形式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高层骨架结构建筑,低层骨架结 构建筑,纯粹空间建筑。其中三种形式的典型代表为:西格拉姆大楼、伊利 诺理工学院和柏林新国家美术馆 。
流通空间

与二十世纪其他三位建筑大师中的赖特不同的是,密斯从头到 尾根本就没显露过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与向往。但“流通空间”概 念和中国传统造园艺术有惊人的共通性。只不过,诚如我前面对 密斯的“少就是多”的理解,“他的流通空间之所以与中国造园 艺术全然不同,其差异性甚至使一般人不会将二者联系起来, • 原因就在于:这种流通空间是理性的,秩序的,室内的空间,还 有重要的一点,它是静止的,其目的是实用性;而中国园林的流 通空间是有意营造的随意的,自由的,室外的,它是流动的,其 目的是观赏性.抛开它们的表象,二者又的确在本质上是共通的, 在为人营造的这些空间中, 二者都成功了。在稍后于德国馆的 吐根哈特住宅中,密斯再次成功的应用了“流通空间”思想,住 宅底层的起居部分是建筑的精华,在开敞的大空间中,客厅与书 房以精美的条纹玛瑙石板墙分隔,餐室部分以乌檀木作成弧形墙, 于是,书房,客厅,餐室,门厅作为起居的四个部分被划分为互 相联系的空间.内部流通的空间同时又被玻璃幕墙引向花园,室 内像室外延伸,室外向室内渗透,"流通空间"再次在这里得到完 美诠释.

少即是多--

少即是多--

少即是多“少即是多”是由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提出的:“Less is more。

”“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简,“多”不是拥挤而是完美。

少即是多是针对在建筑艺术处理上的,主张技术与艺术互相统一,利用新材料新技术为主要表现手段,提倡精确完美的艺术效果。

密斯·凡·德罗的建筑依赖结构,却不受结构限制,它从结构中产生,反过来又精心制作结构。

他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不少作品结构几乎完全暴露,但是它们高贵、雅致,已使结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艺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密斯·凡·德罗建立了一种当代的建筑学标准。

作为钢框架结构的开创者和玻璃幕墙的缔造者,密斯提出的‖少即是多‖的理念,不仅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也大大影响了全世界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正如其大多数的玻璃与钢结构作品一样,透过表象,我们可以很轻易的看到这位现代建筑大师留给二十世纪的伟大财富。

密斯·凡·德罗坚持“少即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1929年巴塞罗那世博会的德国馆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在这个建筑上人们见不到任何一件附加的多余东西,没有杂乱的装饰,没有无中生有的变化,更没有奇形怪状的摆设品,有的只是轻灵通透的建筑本身和它里外连续流通的空间。

他的建筑思想是从实践与体验中产生的,而正是这种实践体验让他理解了设计的本质。

“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简,其实“少就是多”的内涵我们可以很轻易的从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美学中品味出来,国画大师最有意境的东西往往不是涂满笔墨的画卷,而是在于一大片留白之中那醒目的几笔。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看到或者接触苹果产品时,第一感觉是:简单!而当你真正使用苹果产品的时候你一定又会感受到这种简单背后功能的强大。

事实就是如此,强大的功能并不影响产品的简单呈现,简洁被认识是苹果最为普遍的美学特点,一直以来,乔布斯都专注于打造简洁的产品,这种对于“少”的追求已经延伸到产品之外。

极简主义生活

极简主义生活

极简主义生活极简主义生活,即是倡导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物品和活动,把注意力集中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以达到更简单、更平衡、更自由的生活方式。

极简主义生活的核心原则是“少即是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减少不必要的物品和活动,拥有更少的东西和更少的任务,确保我们有时间和精力专注于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

因此,具体来说,极简主义生活的实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精简生活空间:不必要或冗余的物品能够减少室内的冗杂感,摆脱过多的物品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关注于所拥有的东西中的真正重要的部分。

2. 减少物品购买:对于我们真正需要的物品,已经有足够的品种来选择,如果我们常常花费时间寻找完美的购买选项,就会浪费时间和精力。

3. 拒绝“杂物”和无意识的消费:这意味着拒绝购买药店中那些看似小巧玲珑又“免费”的物品,拒绝购买那些我们仅仅需要因为流行,而不是实际上需要的物品。

4. 关注质量而不是数量:假如我们需要某些物品,我们应该选择高质量负责持久使用的物品,而不是便宜的物品。

5. 声明停止购买无效的礼物:像是节假日比如圣诞节、生日等场合,往往会收到那些无效的礼物。

如果可以,尽量不要为别人买东西,当然也不要再购买一些无法使用的、无效的礼品。

通过这些实践,可以感受到极简主义生活的好处:1. 你会更加自由:减少物品和过多的负担可以减少对其的管教,从而让我们更加自由和放松。

2. 你会更加专注:减少任务和信息来源可以让我们更加侧重于事务的真正重要部分,并专注于当下。

3. 你会更加省钱:减少购买无用物品可以帮助我们更加节约支出。

4. 你会更加环保:减少购买,也减少制造过程的资源浪费。

5. 你会更加满足:减少不必要的物品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真正重要且拥有实际价值的物品上,这样,我们就会对生活更加满意。

总之,极简主义生活提倡舒适与简洁的生活方式,帮助我们在这个日益忙碌和分心的世界中,找回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

少就是多 —从风格派到密斯风格

少就是多 —从风格派到密斯风格

风格的影响,他的克朗楼的平面非 装饰来掩盖结构,这是现代主义的
常中心对称的古典构图,只是把古 客观性和现实主义的杰出体现。而
典的向心改为离心,以实体代替古 密斯风格的表现主义则体现了他更
典的穹隆中厅。而他晚年的作品西 为主观和理想化的社会思想。
柏林国家美术馆(New National
Gallery, West Berlin, 1962-1968) 晚期的精美与光亮
动那样从中世纪的朴素建筑风格和 象形体,但构图仍然较为复杂。把这种
传统中寻求灵感,而更为重要的另 抽象化继续下去并进一步简化和理性
一方面,则是像欧洲大陆的先锋派 化,对现代建筑影响最为直接的是荷兰
建筑师那样应用现代视觉艺术的最 的风格派(De Stijl), 其代表人物蒙
新成就。相比于保守和复古的建筑 德里安(Piet Mondrian)的绘画只是
般的冷峻,所以密斯风格是古典主 的范围,而直接影响到现代主义之
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
后的各种形式上的探索。
密斯在建筑的平面构图上同样
密斯在建筑形式和技术方面的
受到帕拉第奥(Palladio)和辛克尔 客观性非常突出,要素主义真实地
(K. F. Schinkel)的浪漫古典主义 表现了材料及其构造,没有传统的
立在他对建筑技术和构造的客观和 精确的掌握,其建筑中净晰的组合 效果都以精致的构造处理和准确真 实的材料运用为基础。密斯对技术 和材料的客观态度,以及他的抽象 构成的建筑造型都为现代主义发展 打下坚实的基础。
精美与光亮
但是,密斯不仅仅注重客观、抽 象和理性的元素主义造型,他还非 常重视技术和材料表现力。这一方 面密斯集中表现建筑的光亮特点。 他在德国馆中所采用的材料都反映 了光亮的特点,克罗米柱,钢,玻璃 和大理石,这些材料也富有表现力 地展示了现代工业技术的最新成就。 密斯的这种建筑手法和另一种先锋 派艺术表现主义有密切的关系。

浅论密斯凡德罗“少既是多”的设计哲学

浅论密斯凡德罗“少既是多”的设计哲学

浅论密斯凡德罗“少既是多”的设计哲学
密斯凡德罗的设计哲学“少即是多”在现代建筑设计史上的一大突破,它打破了传统设计的条条框框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他的这一建筑哲学在他的作品中的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密斯的经典作品巴塞罗那德国馆中,整个场馆中除了一些椅子和必要设施以外几乎没有任何其他东西。

场馆没用使用传统的墙体承重的方式,而是利用了8根钢柱作为承重结构,从而使墙体得以自用穿插,不仅将有限的空间合理的划分,墙体也成为了一种引导物让游客能有序的在展馆中穿行。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整座场馆放弃了孤立封闭的室内空间,而是采用了室内外空间连接的方式,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让空间产生流动性,最终使整座展览馆本身也成为了一件完美的展示品,受人称赞。

如果说巴塞罗那德国馆是密斯“少即是多”理念的典型代表,那德国柏林新国家美术馆就是他“少即是多”理念对的终极体现。

场馆的平面几乎是一个正方形,钢架作为外露的支撑结构,玻璃幕墙将内部空间完全展示在人们面前。

密斯在这件作品中完全摒弃了所有不必要的东西,将他心中认为的终极建筑展现在世人面前。

这件作品作为密斯的封笔之作,受到了不少的褒赞,但是也有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疯子的最后疯狂。

密斯的一生是突破创新的一生,他的建筑哲学在我们现在看来也许很普通,但这更体现了他对后世的影响之深远。

密斯凡德罗无疑是现代艺术设计上的英雄。

密斯凡德罗的设计思想和他的巴塞罗那椅

密斯凡德罗的设计思想和他的巴塞罗那椅
和他的巴塞罗那椅
Ludwig M即是多
玻璃幕墙的缔造者
个人简介
11
8 6
4 3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阅读目录
个人简介:
• 密斯凡德罗.LudwigMiesvanderRohe. • 1886年3月27日—1969年8月17日 • 生于德国亚琛,过世于美国芝加哥,原名为玛丽亚· 路 德维希· 密夏埃尔· 密斯(Maria Ludwig Michael Mies), 德国建筑师,亦是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 • 他提出了著名的“少即是多”的名言,还有“魔鬼在 细节"、“流通空间”的设计理念也深得人心。 • 1929年,密斯设计了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的德国馆以 及巴塞罗那椅,使他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受注目的现代 设计师。 • 密斯深深影响了好几代的现代建筑师和设计师,他与 赖特,勒· 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齐名,并称为二十世 纪中期现代建筑四大师。 • 他也是20世纪最伟大家具设计师之一,是功能主义设 计党派的核心奠基者之一。 • 著名设计学府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最后一任校长,也是 将其教学理念进行彻底改革的校长。
Barcelona Chair
如果说德国馆是建筑的成功,那么巴塞罗那椅就是 家具设计的成功。
它采用了极具流动性的交叉形状不锈钢,配之皮质座 感,一种强烈的力量对比,取得了均衡的势感!成为了 当时设计的经典之作!
超大的体量。 方块的皮革拼接。 给整个椅子赋予变化。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Barcelona Chair
• 作为密斯最为经典的家具设计固然是1922年为德国馆所设计 的“巴塞罗那椅”。 • 任何一件流行的事物都会有自身独特的魅力,无论是一款服 装,还是一件家具,亦或是其他事物。 • 巴塞罗那椅是一款在全球流行了八十多年的椅子,这款巴塞 罗那椅究竟有什么魅力,能够一直在市场上流传至今呢? • 1929年的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上,密斯设计了创意十足的德 国馆以后,由于要欢迎西班牙国王和王后而设计,可是却找 不到家具与著名的德国馆相协调搭称,于是密斯又不得不再 次设计了体量超大的巴塞罗那椅来迎接西班牙国王和王后, 这件体量超大的椅子也明确显示出高贵而庄重的身份。 • 椅子的不锈钢构架呈弧形交叉状,非常优美又功能化,而且 这些构件是用全手工磨制而成,更显得整张椅子的高贵。 • 巴塞罗那椅的设计在当时引起轰动,地位类似于现在的概念 产品。时至今日,它已经发展成一种创作风格。目前这张经 典的椅子已被多家博物馆收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极简主义设计的美学特征
“极简主义”设计开始盛行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受到“少既是多”设计思想的影响,“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简,“多”不是拥挤而是完美。

特别是现代主义思想深刻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其特征就是一种美学上追求极致简约的设计风格,一种简约到无以复加的设计方式。

极简主义的影响最早在绘画领域,主张把绘画的语言减少到色与形的关系,用极少的色彩与极简的形状去描绘画面,将一切不必要的物体抛弃。

其后扩展至音乐、文学、建筑、产品、时装以及平面设计等领域,成为现代设计的一种重要思潮。

极简主义设计风格往往都是以抽象的几何形体和简单的构成原则为基础,通过对事物的概括性提取,使事物在形式上、颜色、材质等方面都达到一种高度概括的抽象风格,使得事物具有一种神秘含蓄凝练之美。

极简主义可以直接追溯到抽象主义艺术家蒙德里安和俄国构成主义等一些前辈艺术家,甚至还可以联想到包豪斯的美学观。

极简主义的代表无论是产品设计大师菲利普·斯塔克,建筑大师彼得·沃克,还是苹果科技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

他们追求的表现形式视觉的简约、明晰,不做任何多余的表现装饰强调整体统一,作品表达朴质抽象让人去思考去探索,力求呈现出一种宁静的美感。

从中国哲学中看极简主义
老子思想“少则得,多则惑”,少取会有收获,多取反而会让人迷惑。

少不是说数量上的小,或是内容上的浅,老子说过,道无大小、深浅之辩,他说的少,是不执著于事物的大小,不执著于事物的深浅,是一种适量,是在一种量的基础上的选择整理。

老子强调“空”,是相对于“实”,但不是完全的没有。

“此时无声胜有声”是在有声映衬下建立在有声下的无声,并不是一声都没有,否则声音、音乐、交谈、是没有依托的。

“无画处皆成妙境”,并不是虚无空白的不留一丝痕迹,不然白纸一张,谈何艺术。

老子虽没有将艺术的美直观的呈现给世人,但他却给世人指明一条通往美的道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天下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而有形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就像道的运行通过有形的事物去体现无形的事物,从无形中去摸索有形的事物本生,循环往复的对比,所体现的是虚实相生的意境。

美不在于内容形式的复杂变化,在于观者能否感悟到无穷的意境,虚实之间所蕴含的优雅,这也是中国美学中一个独具特色的理论。

道是不可言说的,是无为,而在佛法,提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指事物的存在,“空”指人思想中什么都不存在。

经管“色”与“空”有千差万别,但因性空无住,当体即空,因而事物也虚幻不定,了不可得。

禅宗的境界并不是空无所有,更多的
是让人身心达到一种放空、静虑。

禅宗的美学体现是对审美自由的一种表达,比极简主义思潮更为深入,它无视事物外在的形象表达,以去除执着为根本,主张“舍去表象,中得心源”,提倡对“本真至简”的追求。

在中国哲学史上,空代表着一种重要的思想,“少则得,多则惑”,“有无相生”,“当体即空”,道与释构成了中国传统至高无上的审美理想。

从“无印良品”的设计看东方禅宗美学
创立于1980年的日本生活杂物品牌无印良品(MUJI),源于大道至简,大象无形之气,从产品到海报设计师原研哉赋予无印良品最大特点就是“空”。

当我们进入西南地区最大的旗舰店,置身于店中给人的第一感受有种设计日常化、虚空、万物有灵,天然去雕饰的单纯朴素之美。

无印良品的设计产品大多采用天然材质的棉、麻、纸、藤等环保制品,强调材料的内在之美,注重与大自然的和谐,这些温和特性的材质能够与人拉近距离,使人有回归自然的感觉。

店内的日用品和衣物永远都是朴素的灰色白色米色,款式也简单到了极点,在包装与产品设计上皆无品牌标志。

雅致的色彩、自然的材质、简洁的造型,这些具有日本气质的设计理念正是受到禅宗思想的深刻影响。

作为一代大师原研哉带着一股禅意美,将日常产品升华至文化层面,这种设计文化精神被全球设计界认为无印良品是最有代表性的禅宗美学。

如果说无印良品是一个品牌,不如说它是一种生活哲学。

无印良品在现实设计实践中融入西方简约主义与东方禅宗美学,体现了朴实自然,谦逊安静返璞归真的审美意识。

极简主义设计未来发展
设计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当今提倡绿色环保设计,以对人性的关怀为设计理念,以节约能源为目的,从本质上看,极简主义是现代主义设计中派生出来的设计风格,但它与现代主义设计又有明显的区别。

它具有现代人所喜欢的简洁、精细的风格特征,也迎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极简主义设计给人带来的是一种头脑风暴似的思维延伸,这种简约风并不是常人认为的简单,是让人去寻求内在的一份宁静,返璞归真。

当事物变得只剩下线条、图形、色彩、大面积的留白时,给观众留下的只有主题与关键词,人们必须深入的去思考、扩展,从而通过思维的发散延伸,真正的领悟事物所要表达的情感与思想,从此达到一种设计的趣味。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作者简介:李 加(1978-),女,汉,籍贯:成都,硕士,现任职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

“少既是多”极简主义美学内涵初探
文/李 加
极简主义并非简单主义从简约到极致为追求目标,元素组织的简洁而有力以少胜多,是一种推荐最简单的结构,最俭省的材料设计风格,感官上简约整洁,品位和思想上更为优雅,极简主义广泛应用于后现代艺术中的各个领域。

如今服装设计、工业造型、空间设计等现代设计中不难发现简约风的影子,而且还渗透我们的社会生活中。

本文尝试通过对极简主义美学特征以及中国哲学历史思想的探寻,为当代设计如何继承发扬
传统文化展现人们的精神生活指明方向。

理论/1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