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饮食文化.ppt
印度餐桌礼仪要注意什么

印度餐桌礼仪要注意什么印度是个多元文化和宗教相融合的国家,印度的餐桌礼仪也因此而多样化。
以下是一些在印度餐桌上需要注意的常见礼仪。
1.使用右手:在印度文化中,左手通常被认为是不洁的,所以在用餐时必须使用右手。
用餐时用右手吃饭、喝水、取食物等,是一种显示尊重和礼貌的表现。
2.空手吃饭:在印度餐桌上,通常是以手为工具来吃饭的,而不是使用刀、叉和勺子。
请注意,印度人擅长用手吃饭,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用手抓取食物。
通常会用指尖抓取食物,而不是整只手。
3.共用食物:在印度,人们经常会共用同一个盘子或碟子中的食物。
因此,在用餐时,注意不要夹取过多的食物,以便其他人也有机会品尝。
4.餐具使用:尽管在印度人口中使用叉子和勺子的人数增加了,但一些地区和文化仍然坚持使用传统的餐具,例如托盘、不锈钢碗和漆木餐盘。
如果你是在印度用餐,最好根据当地的餐桌习惯使用相应餐具。
5.吃完食物:在印度,一般认为将全部食物吃完是一种显示尊重的行为。
不吃完的食物被视为浪费,而浪费食物被认为是不吉利的。
6.尊重长辈:在印度,尊重和敬重长辈是家庭和社会的文化传统。
在餐桌上,年长者通常会被先给予食物,他们吃饭过程中不会被打扰。
7.不使用左手触碰他人:在印度文化中,用左手触碰他人是被认为是不洁的。
所以请确保在与他人交谈、递交食物或餐具等时,使用右手。
8.不指向他人:在印度餐桌上,用手指向他人被认为是失礼的行为。
如果需要指向一些人物或对象,最好使用手掌或下巴来代替。
9.避免使用外号:在印度,人们更喜欢用全名或尊称称呼他人,而不是外号。
请确保你了解对方的合适称呼,并尊重使用。
10.饮食禁忌:印度各种种族和宗教存在饮食禁忌。
在印度用餐时,尊重并遵守对方的饮食规定,避免携带或摄入禁忌食物。
总之,印度餐桌礼仪是多样的,但重要的是尊重和对他人的关注。
尊重当地文化和习俗,始终保持礼貌和谦逊的态度,将有助于你在印度的餐桌上留下良好的印象。
印度饮食文化

香辣咖喱唱主角
印度人做菜用得最多、最普 遍的是咖喱粉。咖喱粉是用胡椒、 姜黄和茴香等20多种调料合成的 一种香辣调味品,呈黄色粉末状。 在某种意义上说,印度饮食文化 也可以称为咖喱文化,这种饮食 文化以香辣味道为特色。人们谈 到印度饭,首先想到的十之八九 是咖喱饭。咖喱饭可以是素食, 也可以是荤食;可以是米饭,也 可以是面食。印度人对咖喱粉可 谓情有独钟,几乎每道菜都用, 咖喱鸡、咖喱鱼、咖喱土豆、咖 喱菜花、咖喱汤等等,每个经营 印度饭菜的餐馆都飘着一股咖喱 味。
咖喱
谢谢!
柠汁、飞饼是招牌
有人说:“辨别印度 菜正宗与否,只要试点两道 菜就可以了,一道是鲜青柠 汁,一道是印度飞饼。”此 话很有道理。青柠檬酸甜清 香,是印度菜乃至所有正宗 东南亚菜系不可或缺的配料 之一,用青柠檬而不是散发 着浓香的黄柠檬来配菜,可 以保证食物固有的香味不受 破坏,更突出了食物的原味 及咖喱的本真。至于中国人 所谓的“印度飞饼”,在印 度称之为“加巴地”,似乎 更应称作是一件绝妙的手工 艺品。
野味无人敢问津
在许多中国人看起来是美味佳肴的东西,印度人基 本上不吃。印度没有野味店,不仅野味无人问津,就是 蟮鱼、泥鳅、甲鱼、乌龟、蛇这些东西,印度人也不吃, 至于吃狗肉、猫肉、鸽子肉等,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印度人基本上不吃各种肉类的下水杂物,因而价格便宜 得不可思议,有的几乎等于不要钱。例如,5个卢比(相 当于1元钱人民币)可以买到1公斤鸡爪。
印度饮食文化
饮食简介
印度人的主食主要是大米 和面食。北方 以小麦、玉米、豆类等为主,印度人在 口味上尤喜食咖喱,嗜好酸辣,重油重 色。烹调方法以烧、煮、烩、炸、炒为 常见。荤菜烹制,喜用挂糊,不善用浆, 丁香、八角、小茴香、豆蔻、辣椒粉、 黄姜粉、格拉玛什拉粉用量惊人。
印度的用餐礼仪

印度的用餐礼仪
印度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不同地区和宗教信仰有不同的用餐礼仪。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印度用餐礼仪:
一、手洗
在印度,用餐前手洗是必须的。
通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或者用温水和茶树油混合物洗手。
二、用餐方式
在印度,人们通常使用右手进食,左手用来擦拭嘴巴和清理牙齿。
使用左手进食被认为是不干净的行为。
在某些地区和宗教信仰中,人们使用手指进食,而不是使用餐具。
三、用餐时间
在印度,用餐时间通常比较晚。
晚餐通常在晚上7点到10点之间,午餐则在中午12点到下午2点之间。
早餐通常比较简单,通常是一些面包、酸奶和咖啡或茶。
四、餐具
在印度,人们通常使用手指进食,但也有使用餐具的习惯。
常用的餐具包括铜、不锈钢和银制的餐具,以及陶瓷和玻璃制品。
在某些地区和宗教信仰中,人们使用椰子壳或者芦苇制品作为餐具。
五、餐桌礼仪
在印度,人们通常坐在地上吃饭,用餐时要保持安静和谦虚。
在某些地区和宗教信仰中,人们会在用餐前朝拜神灵,或者在用餐时读经。
六、饮食禁忌
在印度,不同的宗教信仰有不同的饮食禁忌。
例如,印度教徒禁止食用牛肉,穆斯林禁止食用猪肉,而素食主义者则不食用任何动物制品。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印度用餐礼仪,这些礼仪反映了印度丰富多彩的文化和宗教信仰。
印度的饮食文化1

印度的饮食文化印度人的主食是大米和面食。
北方以小麦、玉米、豆类等为主,东部和南方沿海地区以大米为主,中部德干高原则以小米和杂粮为主。
由于各种宗教的不同禁忌,有些肉类在印度不能吃,渐渐地演化成了以素食为主的饮食体系。
印度人除了牛肉不吃外,鸡肉和羊肉都是主要食物,因为牛在印度被供奉为神。
印度人还常以一种被称为“馕”的面饼为主食。
无论在高级餐馆还是在街头树阴下,时常可以看见印度人席地盘腿而坐,用手撕下一块馕,蘸上菜糊、汤汁以及用豌豆、绿豆等各类豆制品熬成的豆汤,津津有味地吃着。
还有一些食物把饼与土豆结合起来。
另外,手抓饭也是人们十分喜爱的食物。
每个人吃饭时用右手将饭菜反复搅拌和匀,然后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将饭菜撮起送入口中。
不过,手抓饭只限于自己家里或非正式场合,在上档次的餐馆用餐或出席正式场合,印度人依然使用刀叉作为餐具。
印度人在口味上尤喜食咖喱,嗜好酸辣,重油重色。
烹调方法以烧、煮、烩、炸、炒为常见。
荤菜烹制,喜用挂糊,不善用浆,丁香、八角、小茴香、豆蔻、辣椒粉、黄姜粉、格拉玛什拉粉用量惊人。
红茶为印度一大特产,饮用时需烧煮,并加入白糖和奶粉。
在众多的印度菜肴中,咖喱类菜为其最大特色。
其烹制方法多样,原料使用各异,口味各具特色。
一、印度概况印度共和国,得名于印度河。
河名出自梵文“信度”,意为“河”;别称婆罗多。
首都:新德里。
国花为荷花,国鸟为蓝孔雀,国树为菩提树。
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领土面积297.47万平方千米(不包括中印边境印占区,锡金和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区)。
海岸线长5560千米。
人口10.27亿(2001年3月1日普查)。
印度是个民族、宗教众多,文化各异的国家,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人种、宗教、语言博物馆”。
印地语、英语同为官方语言。
居民信奉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佛教和耆那教等。
印度教盛行“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
虔诚的印度教徒一生有三大夙愿:到圣城朝拜湿婆神,到恒河洗圣浴、饮圣水,死后葬于恒河。
古印度文化之饮食文化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青少年网络犯罪201031 日古印度文明之——我眼中的饮食文化0920025向羿霖摘要:古印度没有什么特别典型的饮食。
北印度人觉得南印度人的食物难以下咽,而南印度人也不爱吃北印度人的食物。
在古印度,不同的人会有各种不同的饮食禁忌,而所有这些饮食习惯的形成并不是由于食物味道的好坏,而主要是由于宗教信仰的原因。
同时,由于地理条件各地千差万别,以及其它各种原因,使得古印度的饮食也千差万别,丰富多彩。
关键字:古印度,饮食文化,地理气候,宗教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是从蒙昧到野蛮再到文明的最后一次跨跃。
文字`城市`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是其重要的外在标志。
古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对世界文明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
在文学方面,创作了不朽的史诗《摩诃婆国多》和《罗摩衍那》;在哲学方面,创立了“因明学”,相当于今天的逻辑学;在自然科学方面,最杰出的贡献是发明了目前世界通用的计数法,创造了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
所谓阿拉伯数字,实际上起源于印度,然后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西方。
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还产生了佛教,先后传入中国、朝鲜和日本。
除了这些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方面对人类的重大贡献,它自身形成并拥有的饮食文化方面也极具特色,亟待我们去发掘。
(一)古印度饮食文化与印度地理之间的关系印度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
中国史籍《史记》《汉书》称“身毒”“天竺”。
位于南亚南部,总面积约430万平方公里。
莽莽苍苍的喜马拉雅山脉横亘在角印度北部,将其与亚洲大陆隔离开来,造成与亚洲大陆几乎不可逾越的屏障,因此,这一地域又被称为南亚次大陆,或印度次大陆。
于印度纬度较低,地处热带,东南西三面临海,北面则是巍峨的高山。
这些高山峻岭既阻隔了北方冷空气的南下,也切断了南方海洋季风的北上。
因此印度气候炎热、雨量充沛,作物繁茂,森林众多。
由于受海洋季风的影响,这里每逢雨季,大雨倾盆,降水集中,往往造成水灾。
印度饮食文化特色

印度饮食文化特色印度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多元文化和独特饮食文化的国家。
印度菜以其丰富的口味、多样性和健康特色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印度饮食文化的一些特色:1.香料:香料是印度菜的灵魂。
印度饮食中使用的香料包括肉豆蔻、丁香、白葱、姜黄、孜然等。
香料的使用使得印度菜具有丰富的口味和独特的风味。
印度的香料不仅用于调味,还具有草药的功效,许多香料被认为具有治疗和健康功效。
2.素食主义:印度素食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接受。
印度有众多宗教信仰,其中印度教信仰是最主要的宗教之一,其信奉者普遍主张素食。
因此,印度菜不仅丰富多样,而且非常适合素食者。
印度素食菜品丰富多样,包括咖喱、蔬菜沙拉、扁豆抓饭等。
3.约束:印度菜的烹饪需要时间和耐心。
许多印度菜需要根据传统的烹饪方法将香料和食材炖煮数小时。
这种长时间的烹饪过程使得食材更加嫩滑,香气四溢。
此外,印度菜在烹饪过程中还要遵循一些约束,比如素食者不吃洋葱和大蒜。
4. 传统餐具:印度人传统上是用右手进食,左手通常用来清洁。
在传统印度家庭中,人们用一个餐盘(也叫Thali)盛放各种菜品,既能够方便携带,又能够一次品尝到各种口味。
5.禁物:印度饮食文化中有一些禁忌,比如在印度教信仰中,牛被认为是神圣的动物,因此绝对禁止食用牛肉。
此外,也禁止吃猪肉和羊肉。
6.地域差异:印度虽然是一个国家,但由于地域和文化的差异,各地的饮食口味有很大的差异。
比如南印度的饮食更加辛辣,使用海鲜和椰子等食材;而北印度的饮食更加奶油和浓郁,通常使用牛奶和牛油制作菜肴。
7.甜食:印度的甜食是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印度的传统甜食是用奶制成的,如卡拉什、加拉布贾姆、罗斯古拉等。
这些甜品通常用丰富的香料和坚果装饰。
总之,印度饮食文化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的素食,也有美味的肉菜。
使用丰富的香料和烹饪技巧,印度菜给人们带来了美丽的风味和独特的体验。
无论是寻找健康的素食还是独特的调味品,印度饮食文化都能满足你的味蕾。
印度礼仪(包含饮食、服饰、日常、宗教、禁忌等6个方面的礼仪)

• 印度妇女喜欢遵照 传统在自己癿前额 正中点一颗指头般 大小癿痣,称为 “吆祥痣”,它颜 色丌同,形状各异, 一般依衣着颜色而 定。 • 首饯在印度人生活 中很重要,男女都 喜欢佩金戴银。女 子首饯有:头饯, 项链,耳环,鼻饯, 手镯,戒指,脚镯 或脚铃,脚趾上戴 趾环。
• 印度男子平常大多身 穿长衫和宽松癿围裤, 头上缠有厚厚癿头巾。 长衫一般长丌过膝, 围裤垂至脚面以上, 头巾长达几米。 • 头巾癿包法各式各样, 从头巾癿丌同,一眼 可看出谁是印度教徒 谁是锡兊教徒。头巾 颜色有白红之分。 • 印度教徒缠头巾是一 种传统,而锡兊教徒 缠头是他们民族癿特 征,也是必须遵循癿 教规,丌能轻易摘下。
• 丌过在城市里,男子朋装已经趋亍西化,西 装是男子最为普遍癿朋装。 • 在一些较正式又要求体现民族特点癿场吅, 印度男子多穿“尼赫鲁朋”,这种朋装是印 度民族独立运动时期象征印度民族精神癿朋 装,类似亍中国癿“中山装”。
日常礼仪
• 印度人肢体语言丰富,比如同 意,他们总要先把头稍歪左边, 然后立刻恢复原状;表示丌同 意,他们反倒点头表示示意。 • 叐邀去印度人家里做客时,要 准时赴约,迚家里时要先脱掉 鞋子。来到印度人家里,主人 会给客人戴花环,这时客人应 马上把它叏下来以示谦让。作 客时,可带水果和糖果作为礼 物,或给主人癿孩子们送点礼 品。
•
•
婚姻礼仪
• 印度教徒癿婚姻先由媒人不双斱父母 或长者说好,再由婆罗门祭司选择吆 日,结婚典礼隆重、热烈,丏仪
式繁琐。
•
•
涂姜黄一般在结婚前七天迚行,每天 用姜黄给即将结婚癿男女擦身,据说 这样一是能使身体发美,二是能增加 性欲,准备结婚。 此外,拜陶工转盘,也是男女双斱都 丼行癿一种仪式:妇女们前往陶工家 里,对他家做陶器癿转盘迚行膜拜, 在转盘上放些大米、白面、糖果,陶 工会给他们一些新陶器作为交换,他 们相信,此种仪式会让新婚夫妇团结 和睦,感情坚固。
印度饮食文化

印度饮食文化
印度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印度文明时期。
随着历史的演变,印度的饮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特色,吸收了外来的文化元素,成为一个丰富多彩的饮食体系。
印度饮食的基础是谷物,如小麦、米饭、大麦、豆类和玉米等。
印度人平时大量地食用米饭和面包(如纳恰蒂和罗蒂),作为餐桌上的主食,配以各种辣味汁料和酸味调料,使其味道更好。
此外,印度人还非常喜欢芝士(如帕尼尔、斯卡、切达等)和酸奶,这些也是印度餐桌上常见的调料。
印度饮食中的蔬菜和水果种类繁多,包括莴苣、芹菜、胡萝卜、特殊的印度豆类,以及菠菜、辣椒、茄子、番茄、豌豆等。
水果中印度芒果又被世界誉为“女王”,在印度,芒果是顶级水果,生吃或切片食用都是一种享受。
印度菜肴吸收了不同宗教和文化的影响。
印度的印度教和穆斯林菜肴都很有特色。
印度教是素食主义者,所以在印度,素食吃相当流行。
穆斯林菜肴则以肉类为主。
印度饮食中的肉类大多是牛肉、羊肉和鸡肉。
在东部地区,则可以品尝到许多海鲜菜肴。
印度餐还常常配有独特的酒水。
比如,印度的温酒,可以热饮,也可以冷饮,用来驱寒、解酒和养生。
印度饮食习惯中还有许多有趣的小细节。
比如,印度人有喜欢用双手吃饭的习惯,而不是用刀叉,他们认为这样可以更好地品尝食物的味道。
此外,在印度,一些涉及到食物的仪式也非常有趣,例如新娘在婚礼上用手抛食物,并由未婚男女绕着花园跳舞,象征着幸福快乐。
总体来说,印度饮食文化充满了鲜明的特色,透露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传承至今的印度饮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还反映了印度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的多样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柠汁、飞饼是招牌
有人说:“辨别印度
菜正宗与否,只要试点两道 菜就可以了,一道是鲜青柠 汁,一道是印度飞饼。”此 话很有道理。青柠檬酸甜清 香,是印度菜乃至所有正宗 东南亚菜系不可或缺的配料 之一,用青柠檬而不是散发 着浓香的黄柠檬来配菜,可 以保证食物固有的香味不受 破坏,更突出了食物的原味 及咖喱的本真。至于中国人 所谓的“印度飞饼”,在印 度称之为“加巴地”,似乎 更应称作是一件绝妙的手工 艺品。
咖喱
谢谢!
❖ 抽烟喝酒不流行
受宗教禁忌的影响,烟酒在印度不怎么流行,宴会 上印度人几乎不劝酒,嗜酒成瘾者或酒量很大者极少, 从未见过印度人一饮而尽地干杯,也从未见过有人行酒 令或醉倒过。印度抽烟的人极少,公务往来和红白喜事, 从未有人敬烟。印度的烟仅10支装,印度人口袋里装一 包烟、一个打火机的不多,一些烟民宁愿买一支抽一支。
❖ 喜欢甜食
传统上大部分的甜点是用牛奶、起司、蜂蜜、糖等 材料做成。但是南印度也有用椰子和米或面粉做的甜点。 尝起来很甜,甜的发腻。
❖ 晚饭一般在八点后
印度人吃晚饭一般至少在晚8点以后,饭店晚上最早 在7点半才开门。印度人喜欢夜生活,每天开始工作的时 间很迟,即使在印度的经济首都———孟买,早上10点 才上班。因此,他们不急于吃晚饭。
❖ 香辣咖喱唱主角
印度人做菜用得最多、最普
遍的是咖喱粉。咖喱粉是用胡椒、 姜黄和茴香等20多种调料合成的 一种香辣调味品,呈黄色粉末状。 在某种意义上说,印度饮食文化 也可以称为咖喱文化,这种饮食 文化以香辣味道为特色。人们谈 到印度饭,首先想到的十之八九 是咖喱饭。咖喱饭可以是素食, 也可以是荤食;可以是米饭,也 可以是面食。印度人对咖喱粉可 谓情有独钟,几乎每道菜都用, 咖喱鸡、咖喱鱼、咖喱土豆、咖 喱菜花、咖喱汤等等,每个经营 印度饭菜的餐馆都飘着一股咖喱 味。
印度饮食文化
饮食简介
印度人的主食主要是大米 和面食。北方 以小麦、玉米、豆类等为主,印度人在 口味上尤喜食咖喱,嗜好酸辣,重油重 色。烹调方法以烧、煮、烩、炸、炒为 常见。荤菜烹制,喜用挂糊,不善用浆, 丁香、八角、小茴香、豆蔻、辣椒粉、 黄姜粉、格拉玛什拉粉用量惊人。
印度特色饮食
❖ 喜欢用手抓饭吃
❖ 野味无人敢问津
在许多中国人看起来是美味佳肴的东西,印度人基 本上不吃。印度没有野味店,不仅野味无人问津,就是 蟮鱼、泥鳅、甲鱼、乌龟、蛇这些东西,印度人也不吃, 至于吃狗肉、猫肉、鸽子肉等,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印度人基本上不吃各种肉类的下水杂物,因而价格便宜 得不可思议,有的几乎等于不要钱。例如,5个卢比(相 当于1元钱人民币)可以买到1公斤鸡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