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硅压敏胶相关资料英文翻译
有机硅英文词汇

1.有机硅organosilicon2.有机硅材料silicone material3. 有机硅单体organosilicon monomer4. 有机硅树脂 silicone resin5. 硅烷silane, 常规硅烷conventional silane, 特种硅烷specialty silane6. 硅油Silicone oil 二甲基硅油,dimethicone7. 填料filler8. 增粘剂adhesion promoter9. 中间体Intermediate10.硅橡胶silicone rubber11.金属硅silicone metal12.多晶硅polysilicon13.催化剂catalyst, 铂催化剂 PT ( PLATINUM) CA TAL YST14.捏合机Kneader15.硅烷偶联剂silane coupling agent16.硅粉silica powder17.氯甲烷chloromethane18.甲醇methanol19.气相白碳黑fumed silica20.室(高)温硫化硅橡胶Room(High) temperature vulcanized silicone rubber21. 一甲Mono22. 单体Monmer23. 氯甲烷Methylchloride24. 共沸物DPLB25. 密封胶sealant26. 水解hydrolysit27. 太阳能板solar array28.:聚硅氧烷polysiloxane29:硅氢(加成)反应hydrosilation reaction30:嵌段聚合物block copolymer31:沉淀白炭黑precipitated silica32:含氢硅油(中文太笼统) polymethylhydrosiloxane33:环体cyclosiloxane34:二甲基硅油类比较确切的说法Polydimethylsiloxane35:聚醚硅油Polyoxyalkylene-modified polydimethylsiloxane(比较确切,但足够罗嗦)也可以是Polyethers and polysiloxane copolymers 或者Siloxane-polyether copolymers 简单的是这个silicone polyethers 或者polyethersiloxane---还可以再组合,这么看来还是中文简洁36:加成固化 addition-crosslinking37:107胶的确切说法hydroxyl terminated polydimethylsiloxane 端氢硅油。
关于压敏胶的基础学习知识

关于压敏胶的基础学习知识资料整理:陈涛压敏胶拼音:yaminjiao英文名称: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说明:压敏胶粘剂的简称。
是一类具有对压力有敏感性的胶粘剂。
主要用于制备压敏胶带类产品。
压敏胶的粘附力(即胶粘带与被粘表面加压粘贴后所表现的剥离力)必须大于粘着力(即所谓用手指轻轻接触胶粘带时显示出来的手感粘力)。
按其主要成分可分为橡胶型和树脂型两类。
除主要成分外,还要加入其他辅助成分,如增粘树脂、增塑剂、填料、粘度调整剂、硫化剂、防老剂、溶剂等配合而成。
压敏胶带拼音:yaminjiaodai英文名称: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tape说明:一种特殊类型的胶粘剂。
将胶粘剂涂于带状基材上制成。
使用时,轻轻加压使胶带与被粘物表面粘结。
由压敏胶、基材、底胶、背面处理剂等构成。
压敏胶是压敏胶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作用是使胶带具有对压力敏感粘附特性。
用作基材的主要地织物、塑料薄膜、纸类等。
底胶是增加压敏胶与基材的粘结强度。
广泛用于包装、电绝缘、医疗卫生、粘贴标签和作标记等。
聚丙烯酸酯压敏胶丙烯酸酯型压敏胶的基体,是具有不饱和双键的单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得到的丙烯酸酯树脂。
聚合时所常见采用的单体可分为以下三类:1、粘性单体:它是碳原子数为4-12的丙烯酸烷基酯,具有粘性作用,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为-20——70°C ,常用的有丙烯酸异辛酯和丙烯酸丁酯等。
2、内聚单体:这是一些玻璃化温度较高的单体,它不仅能提高胶液的内聚力,而且对耐水性、胶接强度、透明性等也明显改善。
3、改性单体:主要是一些带有反应性官能团的含有双急需的单体,如含羧基、羟基、酰胺基等的丙烯酸衍生物。
它能与其它单体起交联作用,促进聚合反应,加快聚合速度,提高胶液的稳定性。
下表列举了上述三种单体的种类及玻璃化温度;丙烯酸酯型压敏胶的单体及玻璃化温度单体类别单体各称玻璃化温度(°C )粘性单体丙烯酸乙酯-22丙烯酸丁酯-55丙烯酸异辛酯 -70内聚单体醋酸乙烯酯 22丙烯腈 97丙烯酰胺 165苯乙烯 80甲基丙烯酸甲酯 105丙烯酸甲酯 8改性单体甲基丙烯酸 228丙烯酸 106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86甲基丙烯酸羟丙酯 76二胺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13由上述三类单体聚合物属热塑性树脂,由于其内聚力不够理想,人们为了进一步提高内聚力和胶接界面强度,可加入能与改性单体发生化学反应的交联剂,使它们在加热情况下产生交联反应和交联结构,从而大大改善胶液的性能。
压敏胶常用材料

压敏胶常用材料
压敏胶( Pressure(Sensitive(Adhesive,PSA)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能的粘合剂,它在施加压力时即可在不需要任何额外的活化剂或水分的情况下形成粘合效果。
常用的压敏胶材料包括:
丙烯酸系列压敏胶:(包括丙烯酸乳液、有机硅改性丙烯酸压敏胶、聚丙烯酸酯等。
丙烯酸压敏胶在制造胶带、标签、医疗用胶带、保鲜膜等产品中被广泛应用。
天然橡胶:(在一些特殊应用中,天然橡胶也可以被用作压敏胶材料。
丁苯橡胶:(丁苯橡胶是一种合成橡胶,在一些特殊的应用领域也会用于制造压敏胶。
热熔压敏胶:(一些热熔压敏胶,如热熔胶棒或者热熔胶片,可以在热熔状态下应用到需要粘合的表面。
这些压敏胶材料通常具有可塑性、粘性强、易于使用、良好的耐化学性能等特点,在工业、医疗、包装、电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具体选用哪种材料取决于应用的环境、粘接面的性质、所需的粘接强度以及其他特定要求。
有机硅加成型压敏胶交联剂

有机硅加成型压敏胶交联剂Silicone addition-type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rosslinking agents are essential components in the formulation of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s). These crosslinking agent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enhancing the adhesive properties and performance of PSAs. In this discussion, we will explore the requirements and functions of organic silicone addition-type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rosslinking agents.Firstly,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organic silicone addition-type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rosslinking agents. These agents should possess excellent compatibility with the base polymer, typically a silicone-based material. This compatibility ensures uniform dispersion and effective crosslinking throughout the adhesive formulation. Additionally, the crosslinking agent should have good reactivity and stability, enabling it to efficiently initiate the crosslinking reaction and maintain the adhesive propertiesover time.One of the primary functions of organic silicone addition-type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rosslinking agents is to improve the cohesive strength of the adhesive. By introducing crosslinks between the polymer chains, these agents enhanc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such as tensile strength and resistance to shear forces. This improved cohesion prevents the adhesive from splitting or delaminating under stress, ensuring its long-term durability and reliability.Furthermore, these crosslinking agents also contribute to the adhesive's adhesion performance. They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a strong bond between the adhesive and the substrate, enabling the adhesive to adhere firmly to various surfaces. The crosslinking process enhances the wetting and spreading ability of the adhesive, allowing it to achieve intimate contact with the substrate. This improved adhesion strength ensures effective bonding even under challenging conditions, such as high temperatures or exposure to chemicals.In addition to enhancing the mechanical and adhesive properties, organic silicone addition-type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rosslinking agents can also improve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adhesive. The crosslinked network formed by these agents increases the thermal resistance of the adhesive, preventing it from softening or losing its adhesive properties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This thermal stability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applications where the adhesive is exposed to heat, such as in automotive or electronic industries.Moreover, these crosslinking agents can also contribute to the overall processability of the adhesive formulation. They can modify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such as viscosity and tack, to achieve desired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By controlling the crosslinking density, it is possible to tailor the adhesive's flow behavior and tackiness, making it suitable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methods, such as coating or lamination.Lastly,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he choice of organicsilicone addition-type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rosslinking agent should be carefully considered based on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the adhesive formulation and the intended application. Factors such as reactivity, compatibility, and targeted adhesive properties need to be evaluated to ensure optimal performance. Additionally,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crosslinking agent should be optimized to achieve the desired balance between adhesive properties and processability.In conclusion, organic silicone addition-type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rosslinking agents are vital components in the formulation of PSAs. These agents improve the cohesive strength, adhesion performance, thermal stability, and processability of the adhesive. By carefully selecting and incorporating the appropriate crosslinking agent, manufacturers can tailor the adhesive properties to meet the demands of various applications.。
压敏胶胶水简介

一、简介
通常非高光表面物品一般使用带有一定粘性的保护膜。 压敏胶剥离力<胶粘剂的内聚力<压敏胶分子间作用力<胶粘剂的粘基力。 对压力有敏感性的胶粘剂,使用过程中不会有脱胶等现象的发生。
保护膜粘度跟胶水的种类有关、涂胶多少有关。涂胶量大,保护膜的厚度 大,单位重量大,粘度就高。
适当的分步聚合方式、改变每步聚合时的单体组成及用量,可以将 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制得好的内聚强度,又有足 够黏附性的表面保护膜用压敏胶,此外也可以选用不同分子量及分子量 分布的多种胶共混形式,来改进压敏胶的综合性能。
改性单体:是那些带有各种官能基团并能与软、硬单体共聚的烯类
单体。常用的有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马来酸和马来酸酐、丙烯酰胺和 甲基丙嫌酰胺、丙烯酸羟责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女羟丙酯 和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衣康酸、多缩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烯基苯等。
黏性单体是制备压敏胶的主要单体,它们的作用是产生玻璃化温度较 低的、具有初黏性能的聚合物。
C4--C18丙烯酸烷基酯和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具有黏性作用,其单聚 体的玻璃化温度为-20—70℃。
丙烯酸正烷基酯为C2-C9的8种单体的聚合物,在-20℃以下,甲基丙 烯酸酯正烷基酯中只有C10和C12的两种单体的聚合物。
丙烯酸类树脂常由单体共聚而成:
黏性单体(软单体) 内聚单体(硬单体) 改性单体(交联单体)--烯类单体
要得到性能优良的压敏胶,人们常常用玻璃化温度的高低来预测一种聚合物 是否适用于作压敏胶黏剂,丙烯酸酯共聚物,只有当它的玻璃化温度低于-20°C 时才会具有压敏粘接特性;若压敏胶黏剂在室温标准条件下进行剥离测试时, 主要发生内聚破坏,那么设法提高它的玻璃化温度,就能使其黏性得到提高; 相反,若室温F出现“黏-滑”剥离时,降低它的玻璃化温度,就可改善其黏性。 黏附成分用量占丙烯酸树脂的50%以上;作为凝胶成分的内聚单体,其用量为丙 烯酸树脂的20%-50%;具有特定官能基的改性单体,为丙烯酸树脂总量的1.0%10%,改性单体中所含的官能基可以是羟基、羧基、氨基、酰氨基、环氧基等。
超全整理!压敏胶粘制品术语大全!

超全整理!压敏胶粘制品术语⼤全!压敏胶粘剂的全称为压⼒敏感型胶粘剂,⼜俗称不⼲胶,简称压敏胶。
压敏胶制品包括压敏胶粘带和压敏胶标签纸、压敏胶⽚三⼤类。
它们的全称为压⼒敏感型胶粘带、压⼒敏感型胶粘标签纸、压⼒敏感型胶粘⽚,俗称胶带、不⼲胶标签纸、压敏胶⽚。
调节过这种组分以达到产品具有较好性能。
下⾯整理有关压敏胶粘剂及压敏胶粘制品专业所⽤的术语及其定义。
⼀般术语1、压敏粘合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on对外应⼒(压⼒)敏感的牯合现象。
2、压敏胶粘剂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压敏胶能够产⽣压敏粘合性能的胶粘剂。
3、压敏胶粘制品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product压敏胶制品由压敏胶粘剂制成的产品。
4、基材 backing,carrier在压敏胶粘制品中承载(⽀撑)压敏胶粘剂的材料。
5、压敏胶粘带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tape/压敏胶带pressure sensitive tape带状的压敏胶粘制品。
6、压敏胶粘⽚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sheet⽚状的压敏胶粘制品。
7、涂胶⾯ adhesive face 胶⾯压敏胶粘制品涂有压敏胶因⽽具有粘性的⼀⾯。
8、背⾯ back side压敏胶粘制品不涂压敏胶的⼀⾯,即涂胶⾯的反⾯。
9、内粘性⾯ inner face内卷⾯将双砸压敏胶糙带解开后,与防粘纸粘合接触的胶⾯。
10、外粘性⾯ outer face外卷⾯将双⾯压敏胶粘带解开后,与防粘纸不接触的胶⾯。
11、母卷 jumbo roll直径较⼤的卷状压敏胶粘制品半成品,需要经过复卷或分切过程才能转化成便于使⽤的长度。
12、半成品卷 log roll直径⽐母卷⼩,不需经过复卷直接⽤于裁切的⼩轴状压敏胶粘带半成品。
13、成品卷 finished roll⼭匝敏胶粘制品的母卷或半成品卷经过复卷及分切过程,所制成的便于使⽤的压敏胶粘带成品。
陶氏高性能有机硅压敏胶 产品选择指南说明书

23高粘与低粘胶 vs 最终粘着力混合比例粘附性(克/英寸)6050403020100456时,也要面对各种基材和涂布工艺参数。
您希望在成本和性能 方面实现最佳平衡,从而可以实现更强竞争力。
陶氏致力于设 计既能帮助您满足这些需求又能兼顾这一平衡的产品。
陶氏有机硅压敏胶(PSAs )提供了关键优势,这是丙烯酸压敏 胶、天然橡胶和其他有机粘合剂无法满足的。
本指南中的压敏 胶具有以下高性能有机硅功能:• 工作温度范围广(高低温) • 可与低表面能材料粘合• 易流平适形性 • 易剥离、无残胶• 防潮/防紫外线 • 减震降噪性能• 电气绝缘性能• 更多性能您会发现,陶氏高性能有机硅压敏胶系列产品有助于您制造性能 更佳的特殊胶带、标签和保护膜,使您的整体系统获得更大的成 功。
您可以使用这些粘合剂,用于各种粘着、紧固和粘结保持应用中。
它们可粘附在多种基材上,包括:• 玻璃• 硅橡胶• 特氟龙 膜 • 聚四氟乙烯(PTFE )• 纸• 硅胶布• 麦拉 PET 膜 • 氟化乙丙烯(FEP )• 布料• 有机硅/玻璃层板• 卡普顿 聚酰亚胺膜 • 铝箔• 塑料 • 聚酯• 玻璃布• 不锈钢有机硅压敏胶解决方案助客户成就辉煌陶氏有机硅压敏胶解决方案能提供卓越的粘附性能,适用于特 殊胶带、高性能膜和特种标签等无法使用丙烯酸压敏胶、天然 橡胶和其他有机粘合剂的应用。
不论您希望实现产品创新、持续可靠的增长还是削减成本,陶 氏的解决方案均可满足您的需求。
陶氏拥有50多年的行业经验,对您面临的挑战具有独特的了 解,而且还拥有丰富的专业技术,能为您提供定制化的全套系 统解决方案,满足您的需求。
陶氏压敏胶产品广泛,从中选择 您所需的确切解决方案,实现业务增长。
如何选择最适合您应用需求的有机硅压敏胶根据您的应用选择最佳的有机硅压敏胶是一项复杂的任务。
基材 要求、设备限制、初粘力、粘着力和内聚粘合强度等性能需求以 及离型需求都在考虑范围内。
压敏胶

压敏胶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压敏胶粘剂的简称。
是一类具有对压力有敏感性的胶粘剂。
主要用于制备压敏胶带。
一般压敏胶的剥离力(胶粘带与被粘表面加压粘贴后所表现的剥离力)<胶粘剂的内聚力(压敏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胶粘剂的粘基力(胶粘剂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
这样的压敏胶粘剂在使用过程中才不会有脱胶等现象的发生。
压敏胶按照主体树脂成分可成分可分为橡胶型和树脂型两类。
橡胶型又可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类;树脂型又主要包括丙烯酸类、有机硅类以及聚氨酯类。
橡胶类压敏胶除主要成分为橡胶外,还要加入其他辅助成分,如增粘树脂、增塑剂、填料、粘度调整剂、硫化剂、防老剂、溶剂等配合而成。
而树脂类压敏胶除主体树脂外,还需加入消泡剂、流平剂、润湿剂等助剂。
除以上分类方法外压敏胶还可按照分散介质不同,分为水性和溶剂型压敏胶;又可按用途不同分为包装、保护、绝缘、警示、标示、文具等产品。
目前市场上看到的以聚丙烯封箱、美纹纸(皱纹纸)、PVc电工胶带为多。
压敏胶主要是丙烯酸系和橡胶系的溶剂型或胶乳型胶粘剂。
由于高速操作、合理涂布、排除溶剂公害问题的需要,发展了暖熔压敏胶,集热熔胶和压敏胶的特点于一体,无溶剂,无污染,使用比较方便。
它在熔融状态下进行涂抹,冷却固化后施加轻度指压就能起到粘合作用。
它的应用范围很广,可用于尿布、妇女用品、双面胶带、标签、包装、医疗卫生、书籍装订、表面保护膜、木材加工、壁纸及制鞋等方面。
其中,包装用HMPSA消费量最大,几乎占总量的一半。
热熔压敏胶主成分较多应用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
热熔压敏胶优点是无溶剂,因而无大气污染,且生产率高。
但缺点是耐热性、内聚力不足。
新的SEBS、SEPS、环氧化SBS等热塑性弹性体,用于制备更高性能的暖熔压敏胶。
新的丙烯酸酯嵌段共聚体耐热性、氧化稳定性、UV稳定性、对HDPE、不锈钢、玻璃、聚苯乙烯、丙烯酸板、聚碳酸酯、尼龙、聚丙稀等材料良好粘合,可用于制医用带、透明膜、标签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硅压敏胶的流变学研究以及把药物加入粘结层作为一种手段来表征胶黏剂性能Kwong Yat Ho, Kalliopi Dodou摘要压敏胶黏剂是用于制定透皮贴剂(允许在皮肤上连接一个补丁)的粘弹性聚合物。
建立粘弹性参数和粘合性能相关的标准。
在这项研究中,用两种不同粘性属性的硅胶来实现对粘合性能的检查。
Chu and Dahlquist对高、低粘度的硅胶(BIO-PSA®High Tack 7-4302 and BIO-PSA®Low Tack 7-4102)进行测定,并与标准记录作比较。
准备用高粘度胶黏剂结合去甲替林盐酸或对乙酰氨基酚进行药物植入胶黏层。
也检查药物的添加量对胶黏剂粘弹性的影响。
高粘度胶黏剂表明了与所建立的标准的一致性,虽然在Chu的描述中,粘弹性模量有一个修改范围。
低粘性胶黏剂的检验表明它不具备在皮肤上粘接的适当粘弹性能。
药物进入胶黏剂造成它的浓度依赖性增加,凝聚力增加。
这种效果在药物测试的理化性能上是独立的。
关键词:压敏胶;硅聚合物;药物在胶黏层;粘弹性;流变学;透皮吸收1 介绍压敏胶是贴剂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压敏胶的粘结性能普遍用粘结强度、剥离强度、剪切强度来检测。
(Muny, 1999; Minghetti et al., 2004; Venkatraman and Gale, 1998).粘性是胶黏剂在皮肤上瞬时附着力的一个衡量。
它是一种具有独特属性的有机硅压敏胶,因为根据定义,这种对压力敏感的胶黏剂只有在室温下粘(Satas, 1999)。
剥离力是用来测量,在经过一段时间后,胶黏剂从皮肤上移除时所需的力。
剪切强度反映了粘结强度或胶黏剂在没有笼压下,去除后没有任何残留时,保持连接的能力。
粘度,剥离力和剪切力不属于压敏胶的固有特性,但是胶黏剂体积和表面特性的一种反应。
因此它们在检测压敏胶性能的适应性上遭到了质疑。
压敏胶的粘弹性决定它们附着在皮肤表面,决定它们的使用期限,从而影响整个药物传递过程。
压敏胶的粘弹性能使它们表现出固体和液体行为,这依赖于变量,如温度和给定应力下的频率。
这种压敏胶的行为可以通过粘弹性参数,如弹性模量(G1)和粘性模量(G2),和蠕变柔量(J)来描述。
弹性模量描述固体性能而粘性模量描述胶黏剂中类液体的性能。
粘结程度和压敏胶粘弹性之间存在一种相关性。
粘性或粘结是一种低速率传递过程,其中的胶黏剂应该是类似于液体状的,这样能够充分流动从而促进自身和皮肤之间的亲密接触。
剥离是一个高速率过程,其中的胶黏剂应该具有很强的固体性质,即有粘着力和强的内聚力。
粘弹性参数上这些特征的解释表明低振动频率与粘性相关而高频率与剥离过程相关联。
因此,粘性模量应该在低频率下占主导地位(G2>G1),弹性模量应该在高频率下占主导地位(G1> G2)(Chu, 1991)。
此外,在整个应用期间,压敏胶应该保持附着在皮肤上而没有任何蔓延,去除后不应该有任何残留物。
它应该有适当的剪切性能,在流变研究中,胶黏剂的蠕变(冷流)在低应力值下应该足够小。
压敏胶性能的要求已经用天然橡胶和树脂量化,同时已经在Chu and Dahlquist的标准报告中有所描述(Chu,1991; Dahlquist, 1999)。
Chu的标准:(i) G1(ω=0.1rad/s)∼2–4×104Pa,and(ii)5<[G1(ω=100)/G1(ω=0.1)]<300Dahlquist的粘性标准: G1<105Pa或者相当于Jc>10−5Pa−1,在低频率下,这与Chu 的标准相似。
有许多不同的贴剂设计,包括药物胶黏剂和储存系统。
在药物胶黏剂的设计中,目标药物与胶黏剂混合从而形成一个药物粘结层,只有当药物具备一定的理化和治疗特性时,它才能经过皮肤被释放。
而两种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质的药物和药物潜在的治疗优势在这项研究中的得到了应用(图表1)。
图表1.模型药物的结构(对乙酰氨基酚和去甲替林盐酸)去甲替林盐酸含氨基酸组还有一个庞大的疏水芳基成分。
对乙酰氨基酚有一个酰胺组合酚组,其分子量低,也比去甲替林盐酸小得多。
表1 去甲替林盐酸和对乙酰氨基酚的物理化学和治疗性能以及经皮肤被动传递的理想药物性能性能理想去甲替林盐酸对乙酰氨基酚分子量 <500 Da 299.8 151.2溶解度 >0.1 mg/ml 20 mg/ml 14 mg/mllogKo/w 2 to 3 1.7 0.49熔点 <200℃ 213–215℃ 169–170℃每日剂量 <10mg 10–75mg 60mg表1显示了所选择的药物特性与理想药物的理化特性以及经皮肤被动传递的治疗要求的比较。
去甲替林盐酸是一种三环类的抗抑郁药物。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透皮尼古丁(21mg/天)联合治疗和口服去甲替林盐酸(25–75mg/天)在戒烟治疗期间,吸烟中毒症状明显减少。
这为那些单一通过尼古丁透皮治疗失败的吸烟者提供了一个选择(Prochazka et al.,2004)。
去甲替林盐酸作为一种透皮补丁,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尼古丁相结合。
因此可能提高病人的顺应性。
儿童遗尿症(10–35 mg/night)为去甲替林盐酸的透皮吸收提供了另一个潜在的治疗配方。
去甲替林盐酸,像大多数抗抑郁药,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停止管理疗程。
这是因为肠胃紊乱和突然停止口服会引起其他副作用。
透皮抗抑郁药的管理是有利的,因为停止不会带来相同的副作用。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广泛适用于成年人以及儿童的止痛和退烧药物。
它是儿童发热后快速免疫的首选药物(60 mg every 4–6 h)。
对乙酰氨基酚目前可用于口服和直肠剂量的形式。
这种透皮路线可以为患有腹泻、呕吐或拒绝口服的儿童提供有用的替代途径。
从一只小老鼠身上制定的对乙酰氨基酚的透皮补丁初始药代动力学数据已经报告出来了。
(Sintov et al., 2003) 在我们的研究中,用于胶黏层(表2)的去甲替林盐酸和对乙酰氨基酚的量是在规定的每日剂量下准确设定的(表1)。
硅胶的相对惰性和风险很小,同时又不与其他补丁成分相兼容。
(Tan and Pfister, 1999) 它们是由聚合物(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硅树脂组成的(图表2)。
图表2:硅胶的结构硅树脂具有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但是聚合物有低的Tg。
硅胶的性能依赖于聚合物中硅树脂的比值。
高分子聚合物(BIO-PSA® High Tack 7-4300 with 55/45 ratio) 给出了一种柔软但粘的胶黏剂。
而高树脂含量(BIO-PSA®Low Tack 7-4100 with 65/35 ratio) 给出了一种不是很黏但很强的胶黏剂。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调查了流变学方法在药物进入胶黏层的压敏胶性能检测上的应用。
胶黏剂性能是影响透皮吸收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药物输送和治疗效果。
但不存在一致的方法去检测胶黏剂的性能(Wokovich et al., 2006)。
一系列的粘弹性测试已经被执行,与药物混合的胶黏剂的动态力学相关的粘合性能也已经进行。
氨基酸组兼容的有机硅压敏胶被用来预防所选药物硅醇组和胺组之间氢键的相互作用。
在这项研究中,用粘弹性参数的变化来描述有潜力药物聚合物的相互作用。
这项研究的宗旨是表征胶黏剂粘弹性为的特征以及确定药物在粘结层的添加量对粘弹性能的影响。
表2药物用量和高粘性胶黏剂中的药物浓度药物干胶量(mg)药物量(mg)浓度(%,w/w)去甲替林盐酸 2080 50 2.351337 50 3.61630 80 4.71770 150 7.81070 120 10.11440 400 21.75对乙酰氨基酚 1986 100 4.81392 200 12.61530 450 22.71710 800 31.92 材料及方法2.1 材料The BIO-PSA®7-4302 High Tack and BIO-PSA®7-4102 Low Tack乙酸乙酯硅胶 Dow Corning Corporation (Midland, USA)去甲替林盐酸Sigma®对乙酰氨基酚 Merck含氟SCOTCHPAK 9742 离型纸 3M (St. Paul, USA)2.2 校准图的准备与干胶相对的液体胶黏剂的标定图已经制定出来了。
准确在有离型纸作为保护膜的玻璃容器中称量4或5个样品,用电子天平准确称量平行板,衬板、液体胶的质量。
每个样品中的干胶则定在制备好4小时以后、隔夜、15天后称量2.3 药物在胶黏层的制备药物和液体胶在称量后混合在一个小烧杯中直至混合均匀。
药物与胶黏剂的混合物被转移到一个衬垫,并让其干燥过夜。
干胶中的药物浓度使用校准曲线精确计算。
每一种用于制备药物在粘结层的药物量是治疗剂量的代表(表1)。
表2显示了药物的使用量以及在高粘度胶黏层中的药物浓度。
每一层分3个样本来进行流变行为的测量。
2.4 流变实验用高级流变仪对干散的硅胶和药物在胶黏层进行流变测量。
(Malvern Instruments, Malvern, UK)。
连接到一个水浴箱上,同时定位水浴2000升压,所有的测试,除了温度扫描实验,都在 32 ± 0.1℃(皮肤表面温度)下进行。
一个直径为20毫米,间隙为1000微米的不锈钢平行板被使用。
高粘度胶黏剂也被用直径为40毫米,间隙为1000微米(HT*)和直径为20毫米,间隙为500微米(HT**)的平行板进行研究。
振动流变和蠕变测试用于表征胶黏剂的粘弹性能。
利用流变仪对在正弦变形下的样品进行测试。
对每个胶黏剂和药物在粘结层的变形进行应力幅扫描。
*应力幅扫描使用应力幅扫描测定样品的线性粘弹性区域(LVR)。
即在剪应力 (10–10,000 Pa)的范围内,恒定频率(1 Hz) 温度 (32 ℃) 条件下测定样品。
*单一频率样品在一个恒定频率(f=1和10Hz),温度32℃,剪应力在1000Pa下,作检测300秒。
粘弹性模量G1、G2 和相位角δ作为确认弹性行为时间的参考。
单一频率的实验也采用−5至75℃在 2℃/分的温度梯度下进行,并且确定了G1=G2时的温度。
*频率扫描样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0.1–100 Hz),然后在温度−5, 5, 15, 25, 35, 45, 55, 65和 75℃下扫描。
从32℃的频率扫描中,G1=G2时的交叉频率已经被确定。
在特定的频率下,粘弹性材料的弹性和粘性相当于45°的相位角。
为有效的研究震荡,松弛时间t R应该比测试时间短,主曲线是来自t R= 1/(2πf*) = 1/ω*,在不同温度下的自由扫描频率,再根据时间温度叠加原理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