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
《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第一课时一、识字加油站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周末就要到来了,我们来好好清洁一下我们的教室吧!想一想,清洁教室需要用到哪些工具?(2)借助图片,帮助学生认识清洁工具。
2.读词语,分类别。
(1)借助拼音读词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清洁工具的名称。
(2)朗读正音。
齐读,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读,注意轻声词。
(3)归类排列。
你能将这些词语分成两组吗?为什么这样分类?联系生活经验说说,这些清洁工具各自是用来干什么的?3.多种方法,交流识字。
(1)引导学生发现“簸、箕”“玻、璃”“垃、圾”偏旁相同的特点,“簸”和“箕”是竹字头,“玻”和“璃”是王字旁,“垃”和“圾”是土字旁。
(2)“抹、扫、拖”都是提手旁,想想原因是什么。
(3)认识多音字“扫”。
(4)认读词语。
扫帚抹布拖把水桶簸箕(5)随机出示词语,再次认读。
(6)选词说话。
你能选一两个词语说一句话吗?二、字词句运用1.游园第一关:猜一猜,查一查。
(1)教室打扫干净了,接下来进行游园活动:猜一猜,查一查。
(2)出示句子,猜一猜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
●这床被子摸.上去很柔软。
●他挑了一本书,认真地读.了起来。
●他揭.开米缸的盖子,发现里面没有粮食了。
(3)交流方法。
你是如何猜的?是根据什么猜的?(4)自主交流识字方法。
①“摸”是形声字,偏旁是“提手旁”,与手的动作有关。
可与“寞、漠”换偏旁识记。
②“读”和语言有关,所以是“言字旁”。
可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
③“揭”可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如,“喝、渴”等。
(5)关注意思。
我们不仅可以猜读音,还能联系整个句子的意思,猜猜带点字的意思。
(6)验证猜想:小组内查字典,验证这3个字的读音,查出这3个字的意思。
教师进行指导。
(7)小组汇报。
(8)小结:这种识字方法你学会了吗?(先猜后查)2.游园第二关:读一读,找一找。
●那棵大枫树好像一把又高又大的绿色太阳伞。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

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教学目标】1.在生活中识字,规范书写汉字。
2.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综合运用,并根据语境,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
3.学习写话。
4.学习并能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5.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学习快乐读书法。
【教学重点】1.在生活中识字,规范书写汉字。
2.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综合运用,并根据语境,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
3.学习写话。
【教学难点】根据语境,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
【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咱么一起进行大扫除,想一想,我们在大扫除的时候做了些什么?用到了哪些清扫工具?(课件出示)二、认字写字。
(课件出示)sào zhǒu mābùtuōbǎshuǐtǒng扫帚抹布拖把水桶bòji bōli lājī簸箕玻璃垃圾1.学生齐读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3.去掉拼音读词。
4.读句子,巩固认字。
(课件出示)(2)练习说话环节:用……做什么示范:星期天,我和妈妈在家里打扫卫生,我先用扫帚把地扫了一遍,用簸箕把垃圾弄干净。
妈妈先把拖把在水桶里洗了一下,然后拖地,在她拖地的时候,我用抹布把桌子擦了一遍。
很快,我们打扫完了,哇,真干净!(3)用“有的……有的……有的”来造句。
三、字词句运用。
1.猜一猜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再查查字典,看看猜得对不对。
出示书中的三个句子。
(1)和同桌一起合作,一人猜一猜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一人查字典。
(2)四人一组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猜字的方法及查字典的结果。
(3)教师小结。
“摸、读、揭”都是有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表示字音,一部分表示字义。
比如“摸”的提手旁表示字义,意思为用手去摸,“莫”表示字音。
“读”字不易猜,我们就直接查字典。
(依照文字念)2.读句子,说一说你的发现。
(1)出示书中的三个句子,齐读,知名读。
(2)分组讨论,从这三个句子中你有那些发现?(这三个句子都有“像”字,它们都是比喻句,第一句中是“好像”,第二句中是“像”,第三句中是“就像”。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七》人教部编版

(1)教学重点举例
-在学习“春天”一词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让学生用“春天”造句,如“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在进行句子仿写时,教师可以给出例句:“春天来了,小草绿了。”,让学生仿写:“夏天到了,_________。”(如“太阳热了,知了叫了。”)
(2)教学难点举例
-在讲解“花朵”一词时,教师可以列举不义。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语文园地七》这一章节时,我发现学生们对春天主题的学习非常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讨论,用新学的词语描述春天的美好事物。然而,我也注意到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首先,词语的运用方面,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新学的词语,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显得有些吃力。这说明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关注这部分学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帮助他们熟练掌握词语的用法。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春天相关的词语、句型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春天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培养学生文化素养,通过学习课文《春天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春天相关的文化内涵,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4.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引导学生发现和感受春天美好事物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5.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通过展示台活动,让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词语的掌握与运用: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熟练掌握《语文园地七》中的重点词语,并能运用这些词语进行句子仿写和日常交流。例如,“春天、花朵、绿草”等词语的运用。
2024年二年级下语文园地七教案

2024年二年级下语文园地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本园地中的生字词,能正确读写并理解其在句子中的含义。
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句式结构,并能初步尝试运用所学句式进行简单的写作。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学习成果。
通过观察、归纳、总结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分享、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生字词的掌握和句子的理解。
课文内容的朗读和理解。
句式结构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复杂句式结构的理解和运用。
部分生字词的记忆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简要介绍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2. 生字词教学呈现生字词,让学生观察字形,初步感知字义。
引导学生通过读音、组词、造句等方式,深入理解和掌握生字词。
开展小组竞赛活动,巩固生字词的记忆和应用。
3. 课文朗读与理解教师示范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学生跟读,尝试模仿教师的发音和语气。
分组讨论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的疑惑,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句式结构学习教师通过例句展示不同的句式结构,让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
学生尝试运用所学句式结构进行仿写练习,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开展句式转换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句式。
5.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布置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作业,如读后感、仿写练习等,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通用11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发现按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
2、启发学生发现用一个部件和几个部件组合,构成几个新字的识字方法。
3、让学生通过积累句子,并巩固生字,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潜移默化地进行自我教育。
4、教育学生做个诚实的孩子。
5、让学生把生活中自主识字的成果进行展示和交流。
【教学重难点】重点:启发学生发现用一个部件和几个部件组合,构成几个新字的识字方法。
难点:让学生通过积累句子,并巩固生字,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潜移默化地进行自我教育。
【教、学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二、我的发现1、小朋友们把这几个汉字的偏旁和部件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笔涂一涂,再小组内读一读,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我会认:⑴借助拼音来认读生字。
⑵在小组内汇报学习情况,组内同学可以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一步学习这几个字。
⑶多种形式读生字,给生字找朋友。
3、我会填:⑴小组内分别给每一个汉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
⑵小组内交流,看看发现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填上一个字,就能变出很多字)。
(给学生提供了识字空间,同时又是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能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求知好的内驱力。
)三、日积月累1、读读记记:⑴读一读句子,再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⑵背这两句话,指名背,集体背。
⑶拓展说说自己课后搜集、背诵的很有道理的话,比一比谁搜集、背诵得多。
2、我会写:⑴先读一读“冷、热”,再说它们两个字义的关系,接着说出其余5个字意思相反的字。
⑵书写这五个字,提醒学生注意字的间架结构。
⑶集体评议,比比谁写得好。
3、我会读:⑴教师范读,学生感知体验。
⑵让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准字音。
⑶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
⑷多种形式赛读。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拓展了语文学习的范围,促进学生储备知识与信息,利于知识的积累。
)第二课时一、口语交际:“该怎么做”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课件出示图片)小朋友们,你们看懂了什么?2、表演再现情境:小组合作把它表演出来。
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1【教学设想】写字教学既有实用价值,也是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向学生进行美育,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手段。
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
本节内容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对比、书写,使学生理解并记忆偏旁与例字的字理、字形和结构,并把字写得正确、端正、美观。
【教学过程】一、开课激趣,创设情境1. 欲要字正,先要身正。
检查学生坐姿,引导学生集中精神。
猜字谜:一横一横又一横,一竖一竖又一竖,一撇一撇又一撇,一捺一捺又一捺。
引导学生猜出字谜,谜底为:森。
(板书“森”字)2. 请同学们观察这个“森”字,它由什么组成?这三个“木”字完全一样吗?(不一样。
)看来同为“木”字,再做构字部件时笔画会有变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偏旁的变化。
二、新课指导,边讲边练1. 做好准备工作同学们,大家还记得写字前的准备工作是什么吗?(注意坐姿以及握的姿势。
)同学说得太棒了,这就是我们写字前的准备工作。
我们写字前,第一,注意写字姿势,可让同桌互相检查一下对方的握笔方法与写字姿势是否正确;第二,看准,想好,再落笔,书写时要多动脑筋。
2. 认字读字(1)教师领读书本上的四个字。
(2)指名读字。
(3)学生组词,加深对这几个字的印象。
3. 观察对比(1)出示:又劝土堆车转牛特(2)引导学生观察每组字,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
(每一组的第二个字都含有第一个字;每组字的相同部分字形略有不同。
)(3)引导学生说出具体的不同之处,并相机归纳总结:①“又”是的第二笔是捺,而在“劝”字中,“又”的第二笔变成了长点儿;②“土”字的第三笔是横,在“堆”字中变成了提;③“车”字最后一笔是横,但在“转”字中,变成捺;④“牛”与“车”相似,在合体字中都是最后一笔变成捺;(4)这些字形变化我们都看出来了,谁来总结一下我们的发现呢?指名回答。
(独体字在做偏旁时,有些笔画会发生变化,字形也变小了。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课文(六)语文园地七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课文(六)语文园地七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内容。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内容。
3. 环保教育:通过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朗读课文。
2. 教学难点:理解词语的含义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导入新课。
2. 生字词学习:利用PPT和生字词卡片,让学生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3. 朗读课文:让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4. 课文讲解:通过PPT和课文插图,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 环保教育: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6.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板书设计:1. 课题:语文园地七2. 生字词:展示本课的生字词,让学生抄写。
3. 课文内容:用简笔画或关键词,展示课文的主要内容。
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并组词造句。
2. 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内容。
3.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环保的短文。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了生字词,理解了词语的含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内容。
同时,通过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朗读不够流利,环保教育的内容可以更深入一些。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环保教育的实施:1. 引入环保概念:在课文讲解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提到的自然元素,如植物、动物和自然环境,并解释它们对人类的重要性。
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通用7篇)

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通用7篇)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扫、帚”等11个生字,积累多音字“扫”。
能认读有关清洁工具和清洁活动的词语。
2、用多种方法猜字的读音和意思,并查字典验证。
学习含有“好像”“像……似的”“像……一样”的比喻句。
3、能发现“又、土”等字作偏旁时的笔画变化,发现“车、牛”等字作偏旁时的笔画及笔顺变化,写好“劝、转”等字。
4、能写清楚自己想养什么小动物及想养它的理由。
5、能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6、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能发挥想象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能根据句意猜测难点字的意思。
2、学写比喻句;练习写话,写清楚自己想养什么小动物及想养它的理由。
积累《二十四节气歌》,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识字写字(一)导入:我们班的同学都非常热爱劳动,上个星期五大扫除时,同学们干得非常认真,有扫地的,拖地的,还有擦玻璃的。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教室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同学们真棒!这周五,我们又要进行大扫除了(出示相关图片和词语),看看这些工作,你想做哪一项?请你大声地读一读它。
1、指名读词语。
教师正音指导,读好“扫”的平舌音。
2、开小火车读。
检查词语认读情况。
3、分别说说两组词语的特点。
(一组表示清洁工具,一组表示清洁活动)4、引导学生说说“扫帚、抹布、拖把、水桶、簸箕”这些清洁工具的用途。
如,用扫帚扫地,用抹布洗碗,用拖把拖地,用水桶拎水,用簸箕装垃圾。
5、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清洁工具或清洁活动?如,用吸尘器吸尘,用洗衣机洗衣服,用消毒柜消毒等。
(二)汉字与偏旁1、出示“又—劝”“土—堆”。
仔细观察汉字变偏旁后,在笔画大小和形态上有什么变化?(学生小组讨论)2、指名说说自己的发现。
指导:汉字作为偏旁时,笔画的大小和形态要发生变化。
“又”字最后一捺变成一点;“土”字最后一横变成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认识“垃圾、抹、拖、簸、箕、玻、璃、桶”等生字,认识多音字“扫”。
(2)积累背诵名句。
(3)阅读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知道月亮每天都在变化。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养成诵读积累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了解、亲近、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认字,写字,积累背诵名句。
2.学会运用词语。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每天要值日,要用到哪些劳动工具呢?我们都做过哪些劳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2. (出示课件)一起读一读。
扫帚抹布拖把水桶簸箕
拎水擦玻璃收垃圾摆桌椅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重点提示:“扫”多音字,这里读四声。
簸箕注意“箕”的读音,读“ji”。
4.学生练读。
5. 教师提示:第一行都是劳动工具,第二行是我们所做的劳动。
6.学生开火车读。
二、字词句运用
猜一猜读音和意思,再查一查。
1.出示课件,读句子。
这床被子摸.上去很柔软。
我们翻.修了老房子,使她焕.然一新。
舒伯伯早上起床后,照例测
..了一下血.压。
2.学生读带点词语。
重点指导:“例”读“lì”,“测”读“cè”,“血”多音字,这里读“xuè”。
“摸”和“模”是形近字,右边是声旁,判断读音为“mō”
“翻”由“番”+“羽”组成,左边是声旁,判断读音为“fān”。
“焕”和“换”是形近字,判断“焕”读音为“huàn”。
3.教师提示:学生要根据语言环境理解带点词语,小组合作,再在班内交流回答。
4.查字典,解释词语。
5.比一比,谁猜的更准,总结表扬。
第二课时
一、写话
1.导语
动物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它们与我们一起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使整个世界充满生机。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2.出示课件:一组小动物图片(配上生动的音乐和动物的叫声)
3.看图片,用一两两句话说说它们最大的特点。
大家看它们可爱吗?如果让你养一只小动物,你想养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说的时候,先告诉大家你想养什么?再告诉大家你的理由。
4.小组合作,教师提示:每种动物的特点是不同的,我们想养它可能因为它温顺,也可能因为它可爱,也可能因为能给我们带来乐趣,我们一定要认真想一想。
5.以“我想养的小动物是______。
”为开头写下来。
注意用词准确、句子通顺。
示例(一):
我想养的小动物是小狗。
因为它很乖巧,是我的忠实朋友。
我每次放学回家时,总能看见小狗在门前等着我。
它看见了我,就会摇着尾巴往我这里飞奔而来,然后在我人前人后蹦来蹦去。
这么效忠主人的小狗能不讨人喜欢吗?
示例(二):
我想养的小动物是小白兔。
因为它很可爱。
它全身长着雪白的毛,就像穿了一件白色的皮袄,看上去又清洁又美丽。
它有一对长长的耳朵,一对红宝石一样的眼睛。
一条短尾巴,毛茸茸的像个小圆球,它的前腿长;后腿短,走起路来一蹦一跳,有趣极了!
6.写好后,自己多读几遍,可进行自己修改。
7.展示学生作品,进行修改评价。
8.学生继续练写,再展示评议。
9.教师总结:大家写得都不错,我们养了这些小动物就要好好的爱它们。
二、写字提示。
1.课件出示要写的生字。
劝堆转特
2.读一读,教师领读。
指名读。
3.学生观察某些字的笔画变化及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4.教师提示:有的字变成偏旁后,某些笔画的大小和形态要发生变化。
“又”变成偏旁时最后一笔变成“丶”。
“土、车、牛”变成偏旁时最后一笔变为“提”。
虫
5.学生描红,在田字格里各写两个,教师巡视指导。
第三课时
一、日积月累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歌谣《二十四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是智慧的中国古代老百姓通过对自然与生活的细心观察,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的,相邻两个节气约隔15天左右,每月有两个节气,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2.出示课件《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1)教师范读。
(2)学生试读。
(3)师生对读。
3.老师简介歌谣含义,更好理解歌谣。
引导学生多种形式读,自由读、默读、赛
读调动学生积极性。
4.教师带读,学生自由读,比赛背。
二、我爱阅读
1.你能描述一下你眼中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吗?它们像什么?
师:月亮有时弯弯的,细细的像眉毛,有时像小船,有时圆圆的像大玉盘。
如果有一天月亮姑娘想做衣裳了,那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月亮姑娘做衣裳》的故事吧。
2.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
我们要读出月亮姑娘的美。
3.教师带读,然后请学生接龙读。
4.提问:你学习了这篇课文后,裁缝师傅给月亮姑娘做了几次衣服?月亮姑娘做成衣裳了吗?为什么?
5.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看法。
6. 教师小结:每一个月,月亮姑娘总是在不停地变胖,又一个劲地消瘦,也就是说,月亮在不断的变化中。
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月亮都是这样有规律地变化的。
平时我们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那你将会有许多新奇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