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4版)实施方案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4版)实施方案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4版)实施方案一、培养目标1.1面向市场需求,立足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培养具备扎实工商管理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2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

二、培养规格2.1知识结构:掌握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熟悉我国经济政策和法规,了解国际市场动态。

2.2能力结构:具备较强的市场分析、企业策划、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分析等能力。

三、课程设置3.1通识教育课程:思想政治理论、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军事理论等。

3.2专业基础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等。

3.3专业核心课程:企业运营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商务、投资学、企业伦理与企业文化、企业家精神等。

3.4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实习实训、创新创业项目、社会实践等。

四、培养过程4.1课程学习:按照教学计划,完成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

4.2实践教学:参加课程设计、实习实训、创新创业项目等实践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3学术科研: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科研活动,提高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4.4国际交流: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学生视野。

五、质量保障5.1教学管理: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确保教学效果。

5.2学生评价:建立学生评价体系,关注学长需求,提高培养质量。

5.3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5.4校企合作:深化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六、就业与发展6.1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领域从事管理、策划、财务、人力资源等工作。

6.2继续教育:鼓励毕业生继续深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6.3创业指导:为有创业意愿的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策划、资金支持等创业指导服务。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涉及企业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掌握企业管理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和管理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二、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工商管理人才。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具备对企业进行战略规划、运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能力。

2、熟悉国际企业管理的通行规则和国际商业文化,具备跨文化管理和国际商务的能力。

3、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各项活动。

4、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够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不断更新知识和提升技能。

三、课程体系为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将构建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环节在内的课程体系。

具体设置如下:1、必修课程:包括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商业伦理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2、选修课程:涉及企业风险管理、项目管理、创新创业、跨文化管理、数字营销等课程,旨在拓展学生的管理知识和技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

3、实践环节:包括案例分析、企业实习、商业计划书撰写等实践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实践教学为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本专业将采取多种形式实践教学:1、案例分析:引入真实企业管理案例,通过课堂讨论、小组作业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企业实习:安排学生在企业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实习,通过亲身参与企业管理实践,了解企业运营流程和团队协作方式。

3、商业计划书撰写:指导学生分组完成商业计划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商业意识和创新能力。

华中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工商管理专升本培养计划

华中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工商管理专升本培养计划

华中科技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学分制人才培养计划【工商管理专业】网络教育专升本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信息化社会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良好的心里品质,掌握本专业必须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及必须的基本素质,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规格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企业管理与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运作管理、组织理论与设计、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财政学、市场营销学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3、具有较好的组织领导能力、好的人际沟通能力,适应复杂管理环境的应变能力;4、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和规则;5、具备实际运用管理技术的能力,包括定量分析能力、算机应用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等;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参考学程年限2.5~5学年四、计划总学分与毕业学分计划总学分:97理论课学分:85 占总学分的比例:88%其中:必修课程学分:68 占总学分的比例:70% 选修课程学分:17 占总学分的比例:18% 实践环节学分:12 占总学分的比例:12%毕业学分:80其中:理论课学分:68 实践环节学分:12五、学位与学位课程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课程:大学英语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六、主干课程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组织行为学财务管理战略管理管理经济学运作管理七、教学进程安排表(详见附表1)附表1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学进程安排表专业:工商管理层次:专科起点本科(专升本)学制:2.5~5学年注:1. 教学方式:A.远程视频实时授课;B.网络课件教学;C.面授;D.远程视频授课与课件教学结合;E.实践教学。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引言工商管理专业是为了培养具备商业思维和管理才能的综合型人才而设立的本科专业。

本文将针对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详细阐述,包括核心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安排以及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

二、核心课程设置1. 企业管理课程:包括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2. 财务管理课程:包括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

通过学习此类课程,学生将掌握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解读方法,培养财务决策能力。

3. 市场营销课程:包括市场调研、市场营销策划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市场运作规律,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4. 战略管理课程:包括战略规划、战略管理等。

通过学习此类课程,学生将了解企业战略规划和竞争优势的建立方法,培养战略思考和定位的能力。

5. 国际商务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国际市场营销等。

通过学习此类课程,学生将了解国际贸易政策、跨国公司运作等方面的知识,培养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商务能力。

三、实践教学安排1. 实习课程:学生将在企事业单位进行为期一定时间的实习。

通过实习,学生将学到实际工作的技能和经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 课程设计:学生将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一定的课程设计任务。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将锻炼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能力。

3. 实践活动:学校将组织一系列与工商管理相关的实践活动,如企业参观、行业调研等。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将加深对实际工作环境和社会需求的了解。

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1. 学科知识:通过系统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将掌握工商管理专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

2. 专业技能:学生将通过实践教学和实习课程的安排,培养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如数据分析、项目管理等。

3. 创新能力:学生将通过课程设计和科研活动的参与,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4. 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团队合作式的实践教学模式,学生将学会与他人合作、协调和沟通的能力。

工商管理 培养方案 本科

工商管理 培养方案 本科

工商管理培养方案本科工商管理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学生应具备较高的人文修养、开阔的国际视野,掌握企业管理、经济及法律等专业知识以及新文科、新农科、新工科等交叉学科拓展知识。

学生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能在现代工商企业及其他组织机构从事管理、管理咨询等方面工作,成为复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课程设置1. 学科基础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运营管理、企业领导学等。

2. 专业必修课程:组织行为学、商业伦理、公司治理、创新与创业管理、管理咨询方法与工具、项目管理等。

3. 跨学科课程:新文科、新农科、新工科等相关交叉学科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和实践能力。

4. 实践课程:包括实习、企业考察、课程设计等,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注重学科基础知识的传授,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2. 实践教学:通过实验、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课题研究: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4. 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和实习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企业实际运作和管理模式。

四、师资队伍本专业拥有一支素质高、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师资队伍。

教师团队由教授、副教授、讲师等不同层次的人员组成,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企业实践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五、教学资源本专业拥有先进的教学设施和实验设备,包括工商管理实验室、企业模拟实验室等。

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此外,学校还与许多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资源和就业机会。

六、培养特色1. 本专业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丰富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全面的知识和技能。

2024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4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文化素养:具有较深厚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实力和人际沟通实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富 有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身心素养:具有高尚的人格、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体魄与良好的心理素养。
二、培育途径与手段
(一)培育途径
紧紧围绕“把学生培育成为基础扎实、学问面广、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强的高素养应用型高级特地人才”的目标 ,遵循“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的基本原则,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习、实训和试验课程体系,增加选修课程,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实力;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协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创建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主动拓展学 生其次课堂,激励学生参与各种学术活动,支持学生的创新行为。
程序设计基础试验
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第六学期第七学期第八学期
七、课程设置与教学支配
备注:Biblioteka .用外语或双语教学的课程,要求此类课程名称后加括号标注上课语言(如英语或双语)。
.各专业设置的应用类课程,学院须聘请政府、企事业单位有丰富实践阅历的专家来进行授课,在此
类课程名称后标注
.在辅修栏下填“是”的课程为辅修课程。
(二)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理论教学与试验教学紧密结合。理论教学整合应用“案例式”、“启发式”、
“探讨式”多种教学方式,避开单向“满堂灌”的传统教学范式;削减课内理论教学总学时,增加试验、上机和课内 实践学时。
.课外教学。课外教学主要是指其次课堂,本专业非常激励课外教学,并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使之成为完整的体系;要充分发挥“班导师”的作用,切实开展“36182”工程;激励有爱好的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活 动。
五、课程结构与学分及学时安排
六、专业课程流程图 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流程图 学科基础课 专业主干课 专业选修课 第•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 会计学 管理学西方经济学I 西方经济学π 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公司概论 (双语) 第六学期第七学期 管理沟通 生产运作管理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一、培养目标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明确培养目标,包括知识的培养、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培养。

知识的培养主要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律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分析问题的能力、决策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素质的培养主要包括责任心、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等。

二、课程设置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根据培养目标进行设计,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也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课程设置应该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个方面。

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主要包括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等。

此外,还可以设置一些实践性课程,如实习实训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

三、实践环节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实习实训、课外实践和实践性课程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习实训可以在企事业单位进行,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课外实践可以通过参与学术竞赛、社会实践等形式来进行;实践性课程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团队项目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组织创新创业活动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素质。

五、实验室建设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还应该考虑实验室建设。

可以建设多个实验室,包括经济管理实验室、市场营销实验室、财务管理实验室等。

实验室可以提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实际案例分析的场所,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六、评估体系总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应该考虑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创新创业教育,充实实践环节,完善实验室建设,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

《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 哈工大继续教育学院

《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 哈工大继续教育学院

《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一、学习年限 专科起点本科:基本年限2.5 年 学习年限2.5- 5年二、专业培养目标 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较高的职业技能和研究工作的基本能力,成为具有较高专业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实用型复合管理人才。

三、专业培养要求 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具备一定的本专业业务工作能力和适应相近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受到管理实践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掌握一种外国语的基础知识,能够阅读本专业外文科技文献、资料。

四、专业主干课程 管理学基础、会计学基础、应用统计学、经济法、经济学原理、财务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生产与运作管理、企业战略管理、项目管理、供应链管理、市场调查与预测、电子商务。

五、毕业合格标准 专科起点本科:在学习年限内,修完本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获得80学分。

满足学位授予条件的可授予学士学位。

六、本科生授予学位类别 成人教育管理学学士。

工商管理专业 专升本(远程)教学进程表(32010)课程类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实践环节开课学期考试必 修 课公 共 课G0150012大学英语(2)6961√G0150013大学英语(3)6962√G0150014大学英语(4)4643√G3120010高等数学(经济数学)4641√G312004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482G0030010计算机应用基础696261√专 业 基 础 课J3200010管理学基础2361J3200020会计学基础3482√J3100010应用统计学3482J3220070经济学原理3482√J3200040财务管理学4643√J3220010经济法3483专 业 课(含实践环节)Z3200100人力资源管理3483√Z3200090市场营销学2363Z3130300项目管理2344Z3200110生产与运作管理4644Z3200120企业战略管理3484√Z3200050供应链管理2324√S3200150毕业论文1212周12周5选 修 课J3100040电子商务2323Z3200130质量管理3484X3242020知识产权法2322X0990010文献检索11882X3201160技术经济学2324X3221050金融市场学2364X3201170广告学2324X3201180企业研究与开发管理2324X3201080市场调查与预测2324X3201140商务计划2324总 计80/95 1344+12周34+12周注:1、本专业选修课共 20学分,学生可任选其中 5 学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场营销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适应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速发展的需要,具有扎实的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掌握牢固的法律基础知识,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市场营销人才。

二、学制:
学制三年。

学完全程教学计划的课程,考试成绩全部合格者,颁发本科毕业证书。

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可授予学士学位。

三、教学环节及说明:
1、自学:
是函授教学的主要形式。

学员必须预习教材、参考资料,复习面授内容,认真完成作业。

2、面授辅导:
是对学生进行课堂面授,帮助学员理解和掌握课本内容,是函授教育的重要环节,学员须按要求参加。

3、作业:
是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由学员独立完成。

4、答疑:
主要有课堂解答和函授通讯解答两种形式。

5、实验(实习):
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为162学时,毕业论文需要在教师指导下撰写。

四、考试考查:
全部理论课程实行考试制,实践教学内容实行考查制。

注:打“*”者为学位课程。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