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工作心得体会专题党课

新闻工作心得体会专题党课

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整个宣传思想战线的殷切希望,也为广大新闻工作者提高本领能力指明了努力方向。

作为中国伟大成就的见证者、党中央主旋律的传播者、正能量舆论的导向者,我们在中国逐步强大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做好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切实增强“四力”,写好祖国业绩,讲好身边故事。

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大到世界经济、小至人情冷暖,新闻的意义就在于通过记者的镜头让群众眼睛目及到任何一个空间和角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践行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上磨炼自己,特别是要脚踏实地、接地气,把记者的触角和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紧密相连。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必须要用双脚去跑出新闻,因为只有走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身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人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

X镇是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守着仅有2.95万亩耕地的匮乏资源,摆脱深度贫困之路显得异常艰辛。为了讲述好金溪镇扶贫脱贫的故事,我们来到这片土地进行了蹲点采访。在金溪镇我们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走下每一片沙地良田倾听“筲箕摊”精准扶贫的村间故事,走遍每一户人家采访朴实农户间的丰收喜悦。我们发现,做一个好记者,前提要做一个参与者,尤其是在基层,你得真正地俯下身子参与其中,坐一起、看一起、聊一起,才能对采访的一切有更深刻的认识。这样得来的新闻素材,才更准确、更真实、更接地气。

非凡脚力出眼力,勤想多思著华章。我们曾经做过一期节目叫做《阿蓬江上的守渡人》,这条新闻在2015年春节期间登上了央视的新闻联播,说起这则新闻素材的获取也是纯属机缘巧合,我记得当时是2015年2月,因为要拍摄油菜花海,我跟随摄影师一起来到阿蓬江畔踩点,然而到达江边后我们惊奇的发现在这个年代居然还有守渡人,带着疑问我们询问到了这位老人。老人名叫杨胜环,已坚持摆渡20年,20年间他不曾休息1天,即使逢年过节也始终坚守在这片江上。为了能将这份平凡的坚守传播出去,我们毅然决定为这位老人做一期专题节目,为了突出老人这份坚守的不易,拍摄期间,我们提出了多种拍摄方案,终于找到切入口,通过在除夕佳节这个万家团圆的特殊的节日里记录老人摆渡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