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交锁髓内钉置钉点的初步探究

合集下载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摘要】目的:评价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

方法:对2001年4月~2005年12月应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平均随访10个月,骨折均获愈合,无断钉发生,无膝、踝关节功能障碍。

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能防止骨折短缩和旋转,固定牢固,愈合率高,对局部软组织损伤小,是治疗胫骨骨折较好的方法。

【关键词】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我院自2001年4月~2005年12月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32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25例,女7例,年龄25~60岁,平均30.5岁,其中开放性骨折12例,闭合性骨折20例。

横行骨折8例,斜行骨折14例,粉碎性骨折10例。

按受伤原因:车祸伤20例,高处坠落8例,其他4例。

1.2 治疗方法:术前常规双侧胫腓骨正侧位X线摄片,根据X线片测量选择髓内钉的长度和直径,注意减去X线片的放大率。

骨折牵引闭合复位,若闭合复位困难,采用骨折处小切口切开复位,手术取髌骨下缘与胫骨结节间切口,纵行劈开髌韧带,在胫骨结节上约1.5 cm处用骨锥开孔,插入导钉至髓腔,依次扩髓,选用合适的髓内钉置入,拔出导钉,用瞄准器安放远端2枚锁定螺钉,然后适当向外打拔髓内钉,使骨折端加压,再锁定近端2枚螺钉。

2 结果本组32例患者,随访5~18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均获愈合,无断钉发生,无膝、踝关节功能障碍。

其中3例开放性骨折,创口红肿,经局部换药、加强抗炎后愈合,2例骨折愈合延迟,经动力化后,骨折愈合。

3 讨论3.1 交锁髓内钉的优点:交锁髓内钉是一种轴向型固定,具有固定力强、可防止骨折旋转、短缩、分离移位等优点,术后患者能早期活动,关节功能恢复快。

另外,交锁髓内钉对骨折端周围软组织损伤较小,负重时应力遮挡作用小,骨折端的应力得以传导而刺激骨痂生长,骨折愈合快,去除交锁髓内钉后骨折率很低,故是胫骨骨折治疗的优先选择[1]。

解决交锁髓内针锁入锁钉困难的经验体会

解决交锁髓内针锁入锁钉困难的经验体会

解决交锁髓内针锁入锁钉困难的经验体会病人股骨、胫骨、肱骨中段闭合骨折后,临床医师常选择交锁髓内针闭合穿针治疗,在交锁髓内针闭合穿针手术治疗过程中,临床上有时遇到瞄准器变形、髓内针变形、手术者给锁钉钻孔偏位时,导致锁钉不能正常锁住髓内针,这种情况使手术医生非常被动,而目前医学上也无专门的书籍详细介绍解决此类情况的办法,笔者积累了一点经验供大家参考:术前准备的工具:0.3、0.4、0.5cm直径钻头各一枚,将工具术前打包高压消毒。

术中若遇瞄准器变形、髓内针变形、手术者给锁钉钻孔时偏位时,导致锁钉不能正常锁住髓内针,发生此种情况,一般是骨折远端两枚锁钉,手术时应尽力避免上述情况发生。

首先瞄准器都是机械的,在连接臂较长和反复使用后,可出现误差,造成定位不准。

在术中髓内针置入式时,一定不能暴力打入,置入很紧或困难时,可再扩大髓腔。

直到容易置入为止,暴力打入髓内针可使瞄准器变形、髓内针变形,而最终导致锁钉不能正常锁住髓内针。

其次在为锁钉钻孔时,不要向某个方向按压瞄准器,而使瞄准器变形,造成锁钉困难。

再其次手术者给锁钉钻孔时不能过度晃动,过度晃动导致钻孔偏离正确位置,最终导致锁钉不能正确锁住髓内针。

手术中若遇锁钉不能正确锁住髓内针,如果瞄准器的刻度嵌合正确的话,那么髓针水平方向的位置应该都是正确的,错误的地方是髓针垂直方向位置发生了位移,导致锁钉不能正确锁住髓内针,所以可在锁钉位置相应皮肤切一个小孔,暴露骨干,在骨干垂直方向用准备好的直径小的钻头连续钻几个不相连的小孔,不要钻穿髓腔对侧骨质,插入探针,检查锁住髓内针后,再在相应小孔用标准钻头扩大孔径,上入锁钉,锁住髓内针,达到治疗目的,我在临床遇到数例上述情况,用此种方法,锁钉都将髓内针锁住,从而完成手术。

若手术室备有“C”型臂,则可在“C”型臂透视下钻孔锁钉,当然上述困难就更容易解决。

术中操作一定要轻柔,用力适当,不要造成术中骨折。

参考文献[1] 丘如诚,主编.临床骨科并发症学[M].(第1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 219-221[2] 王武琦,主编.临床骨科手术技巧与失误防范[M].(第1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75-77作者单位:400080 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三人民医院骨科。

胫骨骨折应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的临床观察 王静伟

胫骨骨折应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的临床观察  王静伟

胫骨骨折应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的临床观察王静伟【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86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方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优良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胫骨骨折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疗效,且对患者的损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胫骨骨折;闭合复位;开放复位;交锁髓内钉;临床效果胫骨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容易发生移位;另外,由于胫骨局部的软组织比较菲薄且血液循环较差,传统的切开复位方式容易导致愈合延迟和不愈合,严重影响着手术效果[1]。

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科分别比较了传统切开复位以及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方法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86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

其中观察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16-74岁,平均年龄(41.6±7.8)岁;骨折原因:交通事故18例,硬物砸伤13例,坠落摔伤8例,其他伤4例。

骨折部位:8例胫骨上段,26例胫骨中段,9例胫骨下段。

骨折线类型:19例横、斜形骨折,14例螺旋形骨折,10例粉碎性骨折。

对照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41.9±8.2)岁;骨折原因:交通事故20例,硬物砸伤12例,坠落摔伤7例,其他伤4例。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法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法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法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分析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法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胫骨骨折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法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结果:手术进展非常顺利,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60.5±10.5)min、(100.8±50.3)min、(13.6±7.8)d、(4.8±3.9)个月;观察组20例效果为优,4例为良;对照组15例效果为优,8例为良,1例效果为差;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法治疗胫骨骨折具有创伤较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标签:胫骨骨折;髓内钉固定;临床效果胫骨骨折在长管状骨折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近年来,随着科技、经济、建筑、交通运输的飞速发展,胫骨骨折发生率逐年升高。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法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在本院进行诊治的胫骨骨折患者48例,均经X线片确诊,且均为新鲜骨折,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24例,男17例,女7例;年齡22~62岁,平均(39.68±8.42)岁;损伤原因:车祸伤11例,高空坠伤4例,重物压砸伤5例,跌伤4例;其中闭合骨折19例,开放骨折5例;左侧10例,右侧13例,双侧1例;5例合并胸、腹部、颅脑损伤或其它部位骨折。

对照组24例,男18例,女6例;年龄22~62岁,平均(39.7±8.5)岁;损伤原因:车祸伤11例,高空坠伤6例,重物压砸伤3例,跌伤4例;其中闭合骨折19例,开放骨折5例;左侧10例,右侧14例,双侧0例;7例合并胸、腹部、颅脑损伤或其它部位骨折。

两组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术前常规检查,消肿,开放性骨折患者先清创缝合闭合伤口。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探讨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探讨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探讨髓内钉治疗骨折已有百余年历史,40年代至今,国内外大量各种类型的髓内钉相继问世,60年代后期出现了带锁髓内钉,至今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随着带锁髓内钉在生物力学方面的深入研究和设计上的进步,已被大量应用于临床,疗效肯定,但也存在一些并发症,现将近年来的使用情况做些分析和探讨。

胫骨的解剖特征胫骨是下肢小腿主要的承重长骨,呈三棱柱形,前内侧位于皮下,软组织覆盖较少。

胫骨干的横切面呈三角形,髓腔为圆形,胫骨峡部位于胫骨中段,直径约8~10mm左右。

胫骨的血液供应特点胫骨的滋养动脉系统,由胫后动脉发出,是胫骨干血液供应的主要来源,在胫骨后缘经比目鱼肌下穿入后外侧皮质后,分为髓腔内的升支动脉和降支动脉供应骨皮质。

骨骺干骺动脉系统,它从关节周围动脉发出,与髓腔内升降支动脉的终末支之间有丰富吻合。

骨膜血管系统,胫骨骨膜上有丰富的血管网,多来自胫前动脉。

带锁髓内钉的原理胫骨干骨折时带锁髓内钉固定于髓腔内,与髓腔内壁相嵌使固定的力线位于骨干的中轴线上,其力从骨折端延伸至骨干两端,不易发生弯曲,远近端的锁钉固定在长骨远离骨折部的两端,可获得骨折固定的最大稳定性,大大增强了对轴向旋转移位的固定能力,有效防止骨折端的短缩,旋转移位,能早期负重和进行关节功能锻炼。

髓内固定的基本要求是被固定的长骨峡部应足够长。

胫骨峡部短,胫骨上下髓腔呈三角形,通过横穿的锁钉与之相连,使胫骨和髓内钉成为一个整体,构成下肢小腿胫骨完整的稳定性。

带锁髓内钉的应用胫骨带锁髓内钉的适应证:①胫骨干粉碎骨折;②胫骨蝶形骨折;③胫骨螺旋性骨折;④胫骨干假关节形成;⑤胫骨干节段骨折;⑥胫骨中远2/3横形、斜形骨折;⑦病理性骨折;⑧矫正截骨术;⑨胫骨迟延愈合。

胫骨带锁髓内钉禁忌证:①膝关节内粉碎性骨折;②胫骨严重的开放性骨折;③胫骨干感染性假关节形成;④创伤儿童。

带锁髓内钉的应用分型:①根据髓内钉打入前扩髓与否可分为扩髓型和非扩髓型。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体会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体会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体会胫骨骨折在临床上较常见,一般采用钢板螺丝钉固定,但其手术创伤大、软组织剥离多、骨折不愈合率高,而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时软组织剥离少,容易维持骨长度、控制旋转及早期关节锻炼和负重,骨折治愈率高且并发症少,目前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已成为成熟和较为普及的方法。

2008年5月~2011年3月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患者12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126例患者中,男94例,女32例,年龄18~66岁,平均42岁。

闭合骨折91例,开放骨折35例、按Gustilo分类:Ⅰ型19例,Ⅱ型13例,ⅢA型3例。

骨折部位:位于中上段36例,中下段32例,中段58例。

其中交通事故48例,重物砸伤39例,摔伤26例,被他人打伤9例,其他伤4例。

术前处置:术前采用石膏托、跟骨牵引等维持骨折位置,治疗相对危重多发伤,完善术前检查,排除严重心脑肺疾病,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8mmol/L,测量健侧胫骨长度,并根据X线片了解髓腔大小,选择直径及长度合适的髓内钉。

手术方法: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仰卧位,上止血带,屈髋45°,屈膝90°。

在胫骨结节与髌骨下缘之间,沿髌韧带内侧缘纵行切开皮肤,将髌韧带牵向外侧。

以开口器于胫骨结节髌韧带止点上方、平台下1cm正中稍偏内处开口,C臂机透视下手法复位骨折并持续牵引维持其位置,由小到大依次插入不同规格的扩髓器,有限扩大髓腔,直达胫骨远端距胫距关节面1cm处,根据最终扩髓器大小,插入合适长度及直径小1号的髓内钉,先锁扣两枚远端锁钉后,视骨折粉碎情况决定是否倒提髓内钉,加压骨折端,最后锁扣两枚近端锁钉。

对于骨折较严重或难以闭合复位的,则采取小切口下开放复位,再行交锁髓内钉固定。

术后处理:术后常规给予足量抗生素及止血剂、脱水剂。

对于横断、短斜形等稳定性骨折患者,主张术后第3天开始进行主、被动膝关节锻炼和扶拐下床活动,若骨折端不稳定,则下床活动时间要相对延长。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论文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论文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摘要】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2011年应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24例病例,其中闭合性骨折19例,开放性骨折5例。

根据骨折类型采用闭合穿钉或有限切开复位开放穿钉。

结果:经过8-18个月随访,本组24例患者均达到临床骨性愈合,其中优20例(83.3%),良4例(16.7%),均未发生骨折畸形愈合,无感染、无骨不连。

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有利于骨折愈合,显示了生物学固定的优越性,是临床治疗胫骨骨折良好的固定方法。

【关键词】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531-01胫骨骨折在全身各部位骨折中发病率最高,约占13.7%[1]。

目前对胫骨骨折可采用保守牵引、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外固定架固定、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及髓内钉内固定等治疗方法。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符合生物力学固定原则,可有效减少创伤,术后提早活动,使骨折更易愈合。

我院骨科自2009年~2011年应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2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24例,男17例,女7例,年龄2l-62岁,均为新鲜骨折。

根据ao/asif分类:a型10例,b型12例,c型2例;合并腓骨骨折21例。

闭合性骨折19例,开放性骨折5例。

受伤至手术时间6h-7d,平均(3±1.5)d。

1.2 术前处理轻度开放性骨折伤口首先给予清创处理,情况允许可行急诊手术治疗;合并多处损伤者,首先急诊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对胫骨骨折清创后闭合伤口,牵引固定下肢,择期行内固定手术。

闭合性骨折移位不明显则石膏固定制动,不稳定性骨折则行跟骨牵引保持胫骨长度及制动,纠正或减少骨折短缩、成角畸形,待肿胀消退,伤后1周内手术。

术前拍摄包括膝、踝关节的胫腓骨全长x线片,测量健侧胫骨长度和髓腔的直径,选择长度直径合适的髓内钉,长度以胫骨结节顶点至内踝上方为准,直径以术前x线片中实测中下段最狭窄处髓腔为佳,并准备相邻型号的髓内钉备用。

胫骨逆行髓内钉进针点技巧

胫骨逆行髓内钉进针点技巧

胫骨逆行髓内钉进针点技巧【最新版4篇】《胫骨逆行髓内钉进针点技巧》篇1胫骨逆行髓内钉是一种用于治疗胫骨骨折的手术方法,该方法需要将髓内钉逆行插入胫骨骨髓腔内。

进针点的选择对于手术的成功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技巧:1. 进针点应选择在胫骨结节近端1.5cm 处,此处为胫骨骨髓腔的最宽处,易于插入髓内钉。

2. 进针时应该保持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完整性,以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和神经。

3. 在进针前,可以使用X 线片确定胫骨骨髓腔的直径和长度,以便选择合适的髓内钉。

4. 在进针过程中,应该注意保持髓内钉与胫骨纵轴平行,以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和神经。

5. 如果遇到骨折碎片,应该停止扩髓,将髓腔锉推过骨折碎片处,再继续扩大髓腔。

6. 在插入髓内钉时,应该注意调整旋转和短缩移位,以达到良好的骨折复位效果。

7. 在术后处理中,应该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和活血化瘀药物,以预防感染和血栓形成。

对于开放性骨折,应该在术后切口内放置引流条,以排出渗液和血肿。

《胫骨逆行髓内钉进针点技巧》篇2胫骨逆行髓内钉是一种用于治疗胫骨骨折的手术方法,该方法需要通过进针点将髓内钉插入胫骨骨髓腔内。

以下是一些进针点的技巧:1. 进针点选择:进针点应选择在胫骨结节近端1.5cm 处,此处为胫骨骨髓腔的最宽处,便于插入髓内钉。

2. 皮肤切口:在进针点处作长约3cm 的纵行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将韧带拨向外侧。

3. 开髓器开口:使用开髓器在胫骨结节近端约1.5cm 处开口,开口处应与髓腔纵轴平行,避免损伤周围软组织。

4. 导针插入:在开口处插入导针,小腿持续牵引,确保导针顺利通过骨折线直到骨折远端。

5. 髓腔锉扩髓:使用7-10mm 的髓腔锉插入髓腔,扩充胫骨中段狭窄部位髓腔,并通过骨折线直到骨折远端。

如有骨折碎片,应停止扩髓,将髓腔锉推过骨折碎片处,进入远端骨干再扩大髓腔。

6. 髓内钉插入:将选好的髓内钉连接打入器,并将髓内钉套上导针逐渐打入胫骨骨髓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胫骨交锁髓内钉置钉点的初步研究摘要目的:研究胫骨近端形态及其对置钉点的影响,为临床置钉提供参考。

方法-通过148张成人胫骨侧位X片,测量胫骨近端斜坡长度及斜坡与胫骨长轴的夹角,比较在不同性剐、左右侧、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别,并对髓腔直径、斜坡长度及斜坡角度进行相关性分析,了解胫骨近端形态。

每个人的斜坡角度不一,通过测定的斜坡角度,计算在不同髓内钉直径及近端角度下的置钉点。

在一定的髓内钉近端角度下,计算不同的斜坡角度及髓内钉直径下的置钉点。

临床进行应用。

/结果:胫骨近端斜坡长度、斜坡角度在不同性别、左右侧、年龄组、间无明显区别。

髓腔直径、斜坡长度、斜坡角度间无明显相关性。

由于个体斜坡角度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强调置钉点应因人而异。

在x片上,胫骨近端斜坡长度约2.34cm,斜坡角度约20.1。

文中列出了在不同髓内钉近端角度及斜坡角度下的置钉点。

特殊个体其斜坡角度较小、长度较短,需要较高置钉点,为防止损伤关节内结构,可考虑应用其他固定方法。

临床34例应用,术中均顺利置钉。

沙结论:胫骨近端形态因人而异,置钉点的选用也应个体化。

部分胫骨骨折不适于应用髓内钉治疗。

术前摄胫骨x片,大体确定髓内钉置钉点的位置对于置钉非常重要。

关键词:胫骨,交锁髓内钉,置钉点分类号:R687.3+3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TibialPrimaryStudyoftheEntryPointforIntramedullaryNailing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shapeofproximaltibiaanditseffectontheentrypointfornailing,providereliableparametersfortheclinicalapplication.Methods:Lengthandangleofthetibialproximalslope、diameterofthetibialmedullarycavityweremeasuredin148tibiallateralradiographs.Thedifferencebetweensides、sexandagegroupswascompared.Thebetweenthelength、angleanddiameterwasanalysisofthecorrelationdone.Eachpersonhasdifferentanglefornailing.Giventheanglefornailing,andangleofthenail,theentrypointwascalculated.Themethodisusedinclinicaloperation.Results:Thelengthandangleoftheslopehaveno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sides、sexandagegroups.Thereisnosignificantrelationshipbetweenthelength、angleoftheslopeandthediameteroftibialmedullarycavity.Theentrypointshouldbeindividual,becauseeverybodyhasdifferentslopeangle.Thelengthoftheslopeis2.34cmandtheangleisabout20.1。

.Theentrypointindifferentslopeandnailangleisgiven.Foraslopewithlittleangleandshortlength,theentryintramedullarynailing.Topreventimpairingpointmaybetoohightousethearicularstructures,otherfixtionshouldbeused.Usingthismethod,therearegoodresultsin34cases.Conclusion:Theshapeofproximaltibiaisindividual,thentheentrypointshouldbepersonal.Sometibialfracturesshouldn’tbetreatedwithintramedullarynailing.It’SimportanttotaketibialX-rayfilmstogetthemessageoftheshapebeforeoperation.Keywords:Tibia,interlockingintramedullarynailing,entrypoint2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胫骨交锁髓内钉置钉点的初步研究引言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胫骨骨折的发生率也明显上升。

应用交锁髓内钉则是近十几年来治疗长管状骨骨折的主流,它能有效地防止断端旋转,维持骨长度,并可早期负重、早期进行肌肉康复训练及关节功能练习。

目前已广泛用于胫骨干闭合及IIIB级(Gustilo分级)以下开放性骨折【卜31。

胫骨的上下两端均形成关节,且髓腔有一向后的Herzog曲线,为使髓内钉顺利置入及防止进入关节,钉的近端有一弯曲,髓内钉为偏心插入。

胫骨结节上方至胫骨平台前缘有一斜坡,髓内钉由此置入。

随着髓内钉的进一步应用及研究,其并发症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术后膝关节疼痛、钉的断裂、感染等并发症报道越来越多。

其中,膝关节疼痛发生率竞高达56%f4】,其原因也使多方面的,而置钉点则是一重要影响因素,置钉点的位置过高或过低将可能导致置入困难或关节内结构的损伤。

胫骨前缘有一所谓的“安全区”,此区往往比较小,扩髓及应用较大直径的髓内钉往往引起关节内结构的损伤15,6]。

但置钉点太低则有可能导致置入困难或劈裂胫骨结节。

此外,置钉点对髓内钉维持骨强度起一定影响,置钉点的位置决定了髓内钉的曲线与骨的曲线间的适应程度,不正确的置入可导致髓内钉的扭曲及骨折错位,进而导致骨折畸形愈合,因此保证髓内钉长轴与胫骨长轴的一致非常重要【1’71。

对于不同的患者,应用同一类型的髓内钉,其置钉点也会有一定的变化。

关于置钉点的位置,目前各家说法不一,对于具体的患者及交锁钉,其置钉点在哪个区域比较合适?置钉点与胫骨近端形态有何关联?为此,我们通过正常成人胫腓骨侧位片初步研究胫骨近端形态及髓内钉置钉点的下限,以期为临床胫骨交锁髓内钉的应用提供参考。

3具体测量方法各点的确定如下:胫骨结节与胫骨近端斜坡及斜坡与胫骨平台前缘交点分别为Q、P点。

胫骨平台有一11.5。

的后倾角[J1】,予以纠正后作平行线,找出髓腔最狭窄处,测量此处直径。

分别于其上下0.5cm处作平行线,取髓腔中点,连线定为胫骨长轴,测量胫骨长轴与斜坡的夹角。

由于患者下肢粗细不一,其x片放大率有一定的差异,对斜坡长度及髓腔直径有一定的影响,对斜坡角度测量无明显影响。

本文所测值均为X片上的数值。

图1正常胫腓骨X片图2测量点及置钉示意图4研究项目:(1)胫骨近端形态胫骨近端斜坡长度及斜坡与胫骨长轴的夹角(p)。

(2)交锁髓内钉置钉点的初步研究根据测量的胫骨近端斜坡角度计算胫骨交锁髓内钉置钉点的下限(图3)三个年龄组的髓腔直径、斜坡长度、斜坡角度的差别进行检验,结果如下。

表3髓腔直径、斜坡长度、斜坡角度在不同年龄组问的比较以上三组间进行方差分析,P值均>O.05。

图4不同年龄组髓腔直径图图6不同年龄组斜坡角度图由表3及图4、图5、图6看出,在男女各年龄组间,髓腔直径、斜坡长度及斜坡角度的均数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考虑年龄对各观测量无明显影响。

3、髓腔直径、斜坡长度、斜坡角度在不同性别的差别将数据按性别分为两组,进行比较,结果见表4。

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表4男女髓腔直径、斜坡长度、斜坡角度比较由结果可看出,在髓腔直径方面,男女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平均相差近Imm,男性髓腔直径较女性大,这可能与男性普遍较女性高大的缘故。

在斜坡长度及斜坡角度方面,男女问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认为斜坡长度及斜坡角度在男女间无明显差异。

4、胫骨近端形态由于胫骨近端斜坡角度及长度在性别、年龄、左右侧无明显差别,对全部数据进行分析。

其分布见图7及图8,结果见表5。

图7斜坡长度分布图图8斜坡角度分布图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上,因此应特别注意斜坡角度,尤其应用较大直径的髓内钉。

图11不同斜坡角度的置钉点示意图三具体X片分析图12胫腓骨骨折x片图13胫骨置钉示意图图12所示的胫腓骨正侧位片,骨折位于中下段,胫骨近端斜坡长2.28cm,斜坡角度为23.2。

,髓腔直径1.08cm,置钉点位于胫骨结节上至少0.9cm以上,可考虑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

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图16角度较小的X片图17置钉示意图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图20置钉示意图图21交锁髓内钉术后x片术前了解健侧胫骨近端角度约17.3。

,髓内钉直径扩髓后可用到llmm,计算置钉点位于胫骨结节上约1.03cm左右,斜坡长度约2,44cm,考虑可应用交锁髓内钉固定。

术后X片上的位置与术前确定的置钉点基本一致。

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图24术后X片本例胫骨骨折斜坡角度约28.2。

,应用的髓内钉直径为1lmm,计算置钉点的下限在胫骨结节上约o.80cm,胫骨近端斜坡长度远大于lcm,因此也可应用交锁髓内钉固定。

术前大体确定置钉点的位置,可防止术中置钉点过低以致髓内钉置入困难,对特殊的病例起到筛选的作用,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讨论由于胫骨交锁髓内钉优良的生物力学特性并可早期进行肌肉康复训练及关节的活动,从而可减少骨折后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

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胫骨干骨折,即使在开放性骨折,在IIIB级以下,其效果优于或近似于外固定支架[I-3,12,13】。

虽然在复杂骨折、开放骨折中的应用及是否扩髓等方面还存在争论,但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尤其是中下1/3骨折仍是目前一个重要的方法。

随着交锁髓内钉的广泛应用,其并发症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由于胫骨不同于股骨的解剖特点,其应用较股骨晚且少,但并发症却较股骨多。

术后关节疼痛、髓内钉及锁钉的断裂、感染、术后畸形愈合及延迟愈合等为主要的并发症,其他如脂肪栓塞、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偶见报道。

其中术后膝关节疼痛发生率报道高低不一,最高竞达56.2%t41。

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考虑可能有以下原因造成[4-6,14-161:1)钉的尾部裸露在胫骨前上方太长,在膝关节活动时刺激髌韧带导致疼痛2)有学者指出,术后膝关节疼痛与手术的入路有一定的关系,劈分髌韧带入路较侧方入路疼痛发生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