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全册课程纲要

合集下载

小语二上课程纲要

小语二上课程纲要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程纲要学校名称:课程名称:语文(二年级上册)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授课教师:授课对象:二年级二班学生授课时间:识字 16课时课文 68课时语文园地 24课时机动时间 10课时总计 118课时课程背景:本册教科书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

依次是:美丽的秋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热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

每个专题的涵盖面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

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

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

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的形式多样,有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儿歌等。

全册课文共三十四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

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

本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注有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及构字规律,掌握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复习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口语交际──在双向互动的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课内外学习所得的舞台。

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

最后是两个生字表。

生字表(一)是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50个。

生字表(二)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有350个。

这两种不同要求的字分别在课后练习里标明。

除了“识字”和课文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

课程目标:1.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纲要学段学科:小学语文年级:二学校:时间: 2021年1月28日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语文二年级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国家课程必修教材来源: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适用年级:二年级课时:135课时设计者:一、课程背景(一)课标分析《语文课程标准》对于每个学段的目标与内容都是从“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要求的。

二年级上册属于小学第一学段。

第一学段(一~二年级)识字与写字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

阅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写话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

(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科目名称
数学
课程类型
国家课程
适用年级
二年级
设计教师
二年级全体老师
需要课时
57课时
编制时间
2019.9
教材
分析
(包括本册点)
(包括本册教材在本门课程和年级段的地位与作用,及教学的重点和学习的难点)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解决问题
1.能应用表内乘、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不要求脱式计算)。
3.能运用有关方位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同伴合作,相互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验策略的多样性。
课程
内容
一.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4课时)
5.保证必要的练习量。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要进行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练习,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评价时,应关注个体差异,允许-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
6.注意评价的改革。
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习过程中情感体验和学习态度的发展。评价手段要多样化,应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结合教材提供的“我学会了吗”、“丰收园”等栏目,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习过程中情感体验和学习态度的发展。评价手段要多样化,应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结合教材提供的“我学会了吗”、“丰收园”等栏目,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程纲要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程纲要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纲要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一、背景分析(一)课标分析本册教材涉及《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22年版)》“我们的节假日”、“我们的班级”、“我们在公共场所”、“我们生活的地方”四个主题内容:主题一“我们的节假日”依据课标是:“愉快积极地生活”中的第1条“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的玩”和第6条“在成人帮助下能定出自己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等要求。

主题二“我们的班级”依据课标是:“愉快积极地生活”中的第1条“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的玩”,以及“负责任、有爱心生活”中的第9条“喜欢集体生活,爱护班级荣誉”等要求。

主题三“我们在公共场所”依据课标是:“健康安全的生活”板块中“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的第12条“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卫生保健设施”,“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板块中“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第5条“爱护公物,行为文明”等要求。

主题四“我们生活的地方”:课标中将“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作为培养学生“爱家乡”情感的重要内容之一。

侧重引导学生从自己生活地方的地理环境去发现家乡的美丽与可爱。

(二)教材分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教科书共分为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共四课,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有意义的度过闲暇时光,了解节假日的文化意义。

前两课分别以暑假生活和周末生活为契机,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合理安排节假日,积极度过较长时段的假日生活和较短时段的周末生活。

后两课按照学生生活的时间逻辑,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的重要节日——国家意义上的“国庆节”、文化传统意义上的“中秋节”和其他名族的节日文化活动,旨在引导学生理解自己生活中节日的不同风俗及其文化含义,以文化之光点亮他们的生活世界。

第二单元共四课,引导学生进入最近的准社会、公共生活空间——班级。

第5课引导学生初步树立班级的集体生活理念,萌发集体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

第6课核心是引导学生树立集体生活中的规则意识。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总析一、教学内容教科书集中编排了 1 个识字单元,渗透汉字文化,体现汉字规律,着力于激发识字兴趣,指导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教科书安排了7 个单元的课文,共选编24 篇课文进行学习。

第一单元有课文《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植物妈妈有办法》《口语交际:有趣的小动物》《语文园地一》。

第二单元是识字单元《场景歌》《树之歌》《拍手歌》《田家四季歌》《语文园地二》。

第三单元课文围绕“故事”这个主题,课文《曹冲称象》《玲玲的画》《一封信》《妈妈睡了》《口语交际:做手工》《语文园地三》。

第四单元,围绕“自然”这个主题,《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语文园地四》。

第五单元《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口语交际:商量》《语文园地五》。

第六单元《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语文园地六》。

第七单元围绕“观察”这个主题,《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敕勒歌》《雾在哪里》《雪孩子》《语文园地七》。

第八单元《狐假虎威》《狐狸分奶酪》《纸船和风筝》《风娃娃》《语文园地八》。

二、教学总目标1.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 认识450 个字,会写250 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求认识的字不要作过细的字形分析,也不要求书写。

要求会写的字则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并练习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之中。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继续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 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

二年级上册全册课程纲要

二年级上册全册课程纲要

音乐(二年级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音乐课程类型:必修教材来源:人民音乐出版社 2013 年版适用年级:小学二年级授课时间:36 课时设计者:胡金玲 / 超化镇矿区学校背景教材简析:教学内容分为《问声好》、《幸福的歌》、《音乐会》、《咯咯哒》、《童趣》、《跳起舞》、《大海的歌》、《新年好》、《舞花灯》九个单元, 其中表演的作品18 首, 聆听作品17 首。

本册教材所选用的单元内容丰富多彩, 包括了音乐与生活、音乐与自然、音乐与动物、音乐与游戏等多方面内容, 贴近学生的生活, 易于被学生所接受。

教材中所选用作品的题材、体裁多种多样, 如动物为题材的《咯咯哒》为主题的歌曲都很适合二年级学生的特点。

让学生从作品中所描绘的动物形象产生联想, 激发学生内心美好的情感, 体验人与小动物之间亲密的关系, 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音乐, 感受生活乐趣。

在本册教材中, 还涉及了丰富的音乐活动, 激发了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兴趣, 将必要的音乐知识、技能融入各项生动、活泼的音乐实践活动中。

在本册的九个课题的最后都有创编与活动的内容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例如: 在《童趣》这一单元中,通过聆听和感受本单元的作品, 让学生通过动作、节奏等编创活动。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心理和生理特点,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于是,在聆听和演唱的过程中,适当的加入动作和打击乐器,满足学生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本学期学生仍旧以课本为主,系统化地学习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

学生比一年级时,会更能控制自己,常规相应地也会好一点。

但学生仍处在低段,好动心理仍然会有,因此课堂常规也要有计划地进行落实,增设一些小竞赛之类的来抓常规。

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比以前好了,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也比以前好,所以在学习时可以适当地提高难度,让学生来尝试一下。

在学习方面,注重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学会聆听的方法,以促其更好地进行学习。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一、课程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知道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

理解“倍”的意义。

知道简单的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

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会根据给定东、西、南、北中的一个方向,判断其余三个方向。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的物体的形状。

3、在统计活动中,初步学会分类统计的方法。

在具体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4、通过测量整理、分析数据等活动,加深对所学长度单位的认识,能在现实情境中辨认方位。

二、课程内容与时间安排:第二单元:表内乘法(一)。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1—5 的乘法口诀,口诀的应用。

本单元是乘法口诀的起始学习阶段,将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初步认识角,比较角的大小,画角,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相同的数连加:乘法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是乘法学习的初始单元,是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

第五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平均分,除法的意义,除法算式及各部分的名称,有关O 的除法。

本单元是学习除法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除法计算的基础。

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他三个方向,会看简单的线段图,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本单元的学习将为进一步学习复杂的辨认方向和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打下基础.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二)。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6、7、8、9的乘法口诀以及乘法口诀的系统整理。

本单元通过学习1—9的乘法口诀的系统整理,为进一步学习乘法计算奠定基础。

第七单元:表内除法.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乘法除法的关系,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倍意义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二年级上语文全册教学大纲

二年级上语文全册教学大纲

二年级上语文全册教学大纲二年级上语文全册教学大纲引言: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科目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二年级上语文全册教学大纲的制定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听说读写的综合培养在二年级上语文教学中,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观察、讨论、模仿、合作等,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语文能力。

二、识字与阅读的培养1. 识字:教师将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教师将采用游戏、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

2. 阅读:教师将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通过阅读故事、诗歌等文本,教师将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语言表达与写作的培养1. 语言表达:教师将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将引导学生学会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 写作:教师将通过写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将引导学生学会用正确的语法和丰富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文化常识与思维能力的培养1. 文化常识:教师将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化常识。

教师将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传统节日等,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2. 思维能力:教师将通过启发性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教师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教师将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结语:二年级上语文全册教学大纲的制定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二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音乐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年版
适用年级:小学二年级
授课时间:36课时
设计者:胡金玲/超化镇矿区学校
背景
教材简析:教学内容分为《问声好》、《幸福的歌》、《音乐会》、《咯咯哒》、《童趣》、《跳起舞》、《大海的歌》、《新年好》、《舞花灯》九个单元,其中表演的作品18首,聆听作品17首。

本册教材所选用的单元内容丰富多彩,包括了音乐与生活、音乐与自然、音乐与动物、音乐与游戏等多方面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被学生所接受。

教材中所选用作品的题材、体裁多种多样,如动物为题材的《咯咯哒》为主题的歌曲都很适合二年级学生的特点。

让学生从作品中所描绘的动物形象产生联想,激发学生内心美好的情感,体验人与小动物之间亲密的关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音乐,感受生活乐趣。

在本册教材中,还涉及了丰富的音乐活动,激发了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兴趣,将必要的音乐知识、技能融入各项生动、活泼的音乐实践活动中。

在本册的九个课题的最后都有创编与活动的内容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到更多的知
识。

例如:在《童趣》这一单元中,通过聆听和感受本单元的作品,让学生通过动作、节奏等编创活动。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心理和生理特点,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于是,在聆听和演唱的过程中,适当的加入动作和打击乐器,满足学生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本学期学生仍旧以课本为主,系统化地学习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

学生比一年级时,会更能控制自己,常规相应地也会好一点。

但学生仍处在低段,好动心理仍然会有,因此课堂常规也要有计划地进行落实,增设一些小竞赛之类的来抓常规。

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比以前好了,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也比以前好,所以在学习时可以适当地提高难度,让学生来尝试一下。

在学习方面,注重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学会聆听的方法,以促其更好地进行学习。

学生的基础知识还有许多地方是薄弱的、不够的,与二年级学生应达到的水平是有出入的,针对这些地方加强训练,努力让每个人达到应有的水平情况。

目标
【教学目标】
1、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能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能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

3、积极参与各种演唱活动,会用不同的速度、力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4、能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在律动、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5、能用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能够模唱简单的乐谱。

6、每学期能够背唱6-8首歌曲。

【技能目标】
一、表演:
揭示歌曲的艺术性,思想性,启发学生音乐想象力,使其有感情的歌唱,受到歌曲艺术形象的感染力教育,保护儿童嗓音,讲解保护嗓音的方法,防止喊唱和用嗓过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启迪智慧,发展思维,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二、聆听:
培养学生节奏感,韵律感,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学会聆听,提高自己对音乐的审美观念,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使学生得到健康发展。

三、编创与活动:
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使学生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了解全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并初步接触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表现音乐的能力。

内容和实施
评价
一、评价内容
1、过程性评价(30%)
2、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成绩(70%)
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满分100分,按70%计入学期总评成绩。

二、评价标准
三、评价结果
学期总评成绩(100分)= 过程评价成绩(30分)+ 期末考试成绩(70分),根据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