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上册课程纲要
小学二年级人教版上册美术课程纲要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美术二年级(上)课程纲要课程名称:美术课程类型:学科课程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适用年级:小学二年级课时:34课时设计者:X X XXXXX小学一、背景:(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级美术上册,共20课,其中造型·表现领域13课,设计·应用领域5课,欣赏·评述领域1课,综合·探索领域1课。
造型·表现内容中,有关色彩知识和色彩表现的有四课,其他几课则属于直接涉及构成能力和强调造型的内容。
其中还有两课它们属于“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相互穿插的课程,强调学生感受、尝试在“造型·表现创作中注意设计,在设计·应用创作中不忘造型”。
设计·应用课,分别从观察、想象和联想等侧面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另外《会转的玩具》一课属于纵向延伸课,在三、四年级会继续延续学习。
其他课分别以彩泥、废旧物品等为造型手段,如用彩泥制作各式各样的菜,以生活中常见物品为承载,使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加工等。
综合·探索领域中,以《指偶剧场》为例,本课设计了文学,戏剧,服装和角色设计等内容,旨在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感受艺术创作的“合作”——内容上的合作和同学之间的合作。
欣赏·评述中以《丰富多彩的玩具》为主导,使学生关注生活与艺术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对欣赏内容的感受与认识,了解中国传统知识与风俗文化,体验美术知识与各领域之间的综合发展,学会用审美的眼睛去发现自己习以为常的东西里所包含的美。
欣赏了解古今中外的玩具,感受其色彩与造型的特点。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经过一年的美术学习,二年级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能进行完整的画面构思、表现。
通过观察发现,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
二年级上半学期小学美术教程计划

二年级上半学期小学美术教程计划目标本教程计划的目标是在二年级上半学期内,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美术技巧和概念。
通过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1. 第一周:认识颜色- 学生将学习基本颜色的名称和颜色搭配的基本原则。
- 活动:通过观察和配对练习,帮助学生熟悉颜色的名称和搭配。
2. 第二周:线条的表现力- 学生将学习不同类型的线条和线条的表现力。
- 活动:通过绘画和模仿练习,让学生掌握不同线条的绘制技巧。
3. 第三周:形状与空间感- 学生将学习基本的形状和空间感的表达。
- 活动:通过剪纸、拼贴等活动,培养学生对形状和空间的敏感性。
4. 第四周:静物与写生- 学生将学习观察和绘画静物的基本技巧。
- 活动:带领学生到户外进行写生练习,并在课堂上进行静物绘画。
5. 第五周:色彩的表现力- 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不同的色彩表现情感和气氛。
- 活动:通过色彩填充、调色板练习等活动,让学生理解色彩的表现力。
6. 第六周:创意绘画- 学生将通过自由创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 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自由绘画,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教学方法- 组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 结合观察实践和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 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作,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评估方式- 每个主题结束后,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 定期举办艺术展览,展示学生作品,并邀请家长和其他学生参观。
注意事项- 确保教室内有足够的艺术材料供学生使用。
- 适当分配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练习和创作时间。
-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发展其个人风格和兴趣。
以上是二年级上半学期小学美术教程计划的内容和安排。
通过这个教程计划,我们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并培养他们对美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年级上册美术课程教学规划

二年级上册美术课程教学规划目标本教学规划的目标是帮助二年级学生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和艺术创造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色彩基础- 研究基本的颜色概念和色彩分类- 进行色彩的混合和调配练- 创作简单的色彩作品2. 线条表达- 研究不同类型的线条表达方式- 进行线条的练和创作- 制作简单的线条作品3. 图案设计- 研究常见的图案元素和构图原则- 进行图案的设计和创作- 制作简单的图案作品4. 素描基础- 研究使用铅笔进行素描练- 掌握基本的素描技巧和光影表现方法- 创作简单的素描作品5. 创意手工- 研究使用不同材料和工具进行手工创作-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和制作个人作品- 展示和分享创意手工作品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老师通过示范展示各种绘画和手工技巧,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艺术表达方式。
2. 实践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进行绘画和手工创作,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互动交流: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作品,促进彼此之间的研究和成长。
4. 评价反馈: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适当评价和反馈,帮助他们发现不足之处并提供改进建议。
教学评估1. 学生作品评价:通过评估学生的绘画和手工作品,了解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2.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创造力和合作精神,评估他们在美术课程中的表现。
3. 口头评估:通过与学生进行简短的问答和讨论,了解他们对美术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教科书和绘画工具:提供适合二年级学生的美术教科书和常用的绘画工具,如铅笔、彩色铅笔、颜料等。
2. 范例作品:展示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艺术欣赏能力。
3. 美术实物和图片:准备一些具体的美术实物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知艺术元素。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提供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美术教学视频和在线绘画工具。
教学安排本教学规划共设计10节课,每节课45分钟。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课程教学布局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课程教学布局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色彩、形状、线条等美术元素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进行自由绘画和创作。
4. 引导学生通过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5.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
二、教学内容1. 熟悉基本的美术元素:色彩、形状、线条等。
2. 学习常见的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3. 绘画基本技巧的训练:如线条的描绘、色彩的运用等。
4. 探索不同的绘画风格和艺术形式。
5. 学习欣赏名画和当代艺术作品。
三、教学方法1. 观察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模仿。
2. 利用故事、游戏等趣味形式开展绘画活动。
3. 进行集体讨论和展示,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
4. 给予学生自由绘画的机会,鼓励他们表达个人想法和创造力。
5. 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绘画创作。
四、教学安排第一单元:认识色彩- 学习基本颜色的名称和特点。
- 进行简单的色彩混合实验。
- 完成色彩感知的绘画作品。
第二单元:认识形状- 学习基本形状的名称和特点。
- 进行形状的描绘和组合练习。
- 完成形状表现的绘画作品。
第三单元:认识线条- 学习不同线条的名称和特点。
- 进行线条的描绘和运用练习。
- 完成线条表现的绘画作品。
第四单元:创意绘画- 鼓励学生进行创意绘画和创作。
-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 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态度。
2. 评估学生对基本美术元素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评估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4. 通过展示和讨论学生的绘画作品来评估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科书和绘画教材。
2. 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3. 名画图片和当代艺术作品图片。
4. 实物样本和模型。
5. 绘画创作展示区。
以上为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课程教学布局,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二年级上册美术课程纲要

二年级上册美术课程纲要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美术课程纲要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适用年级:小学二年级(上)设计教师:课时:34 课时制定时间:2020 年9 月课程类型:学科课程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适用年级:小学二年级课时:34课时一、背景:(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级美术上册,共20课,其中造型·表现领域13课,设计·应用领域5课,欣赏·评述领域1课,综合·探索领域1课。
造型·表现内容中,有关色彩知识和色彩表现的有四课,其他几课则属于直接涉及构成能力和强调造型的内容。
其中还有两课它们属于“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相互穿插的课程,强调学生感受、尝试在“造型·表现创作中注意设计,在设计·应用创作中不忘造型”。
设计·应用课,分别从观察、想象和联想等侧面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另外《会转的玩具》一课属于纵向延伸课,在三、四年级会继续延续学习。
其他课分别以彩泥、废旧物品等为造型手段,如用彩泥制作各式各样的菜,以生活中常见物品为承载,使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加工等。
综合·探索领域中,以《指偶剧场》为例,本课设计了文学,戏剧,服装和角色设计等内容,旨在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感受艺术创作的“合作”——内容上的合作和同学之间的合作。
欣赏·评述中以《丰富多彩的玩具》为主导,使学生关注生活与艺术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对欣赏内容的感受与认识,了解中国传统知识与风俗文化,体验美术知识与各领域之间的综合发展,学会用审美的眼睛去发现自己习以为常的东西里所包含的美。
欣赏了解古今中外的玩具,感受其色彩与造型的特点。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经过一年的美术学习,二年级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能进行完整的画面构思、表现。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课程纲要

二年级美术上学期课程纲要郑州高新区沟赵中心小学李亚培美术课程纲要人美版二年级上册李亚培一、基本情况学校名称:沟赵中心小学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设计教师:李亚培日期:2016年1月5日适合年级:高新区沟赵中心小学二年级二、课时安排:36课时授课时:造型表现 16课时设计应用16课时综合探索2课时欣赏评述4课时总计38课时三、【课程总目标】1.知识和能力(1)引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简单造型能力;(2)了解、认识简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色彩美感意识;(3)学习美术中简单、知识,培养创造精神;(4)了解设计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1)欣赏各种绘画工具画出的美术作品,感受他们的不同;(2)通过用剪等方法创作、设计;(3)通过在创作中纸的特性,了解简单的技巧;(4)通过利用设计制作,培养学生因形造型的能力;(5)通过思考、比较、想象与讨论,学生感知绘画与电脑美术作品的不同效果,了解电脑美术作品的艺术形式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画画的热爱,能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创造美,提高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学习兴趣;(2)体现人文精神,将课程的学习转变成为学生人生感悟的基点,并在学习中得到升华。
四、【课程内容】学习领域训练重点课文题目课时安排造型表现尝试不同的工具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的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想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1、会变的线条2、雄伟的塔3、捏泥巴6、下雨了9、我们身边的痕迹12、好吃的水果13、刷牙14、茂密的花15、大树的故事20、我们爱大象22、大餐桌16设计应用利用自己身边的纸材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的造型的乐趣。
4、小扇子5、漂亮的小钟表7、百变团花8、摆花样10、杯子的设计16、会变的小手套17、动物乐园21、奶奶织的老粗布16综合探索让学生在收集玩具相关资料和设计制作的过程中,通过欣赏、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
18、节日的装饰2欣赏评述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2024年度二年级美术上学期教学计划

2024年度二年级美术上学期教学计划第一课:认识颜色教学目标:1. 认识基本颜色,如红、黄、蓝、绿等。
2.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颜色。
3. 学会通过混合颜色创造新颜色。
教学内容:1. 通过展示颜色卡片或物品,让学生认识不同的颜色。
2. 教师以简单的语言描述颜色特点,引导学生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颜色特征。
3. 向学生展示颜料,并引导学生通过混合颜色来创造新颜色。
教学方法:直观呈现、示范教学、互动交流评价方法:观察学生对颜色的认识和描述的准确程度,以及对颜色混合的理解能力。
第二课:画画前的准备工作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画画前的准备工作。
2. 学会使用绘画工具和材料。
3. 培养良好的绘画习惯和态度。
教学内容:1. 教师向学生介绍画画前的准备工作,如准备纸张、颜料、画笔等。
2. 示范给学生展示如何正确使用绘画工具和材料。
3.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如爱护绘画工具、认真准备材料等。
教学方法:示范教学、讨论交流、实践操作评价方法:观察学生对绘画工具和材料的正确使用程度,以及对绘画准备工作的执行情况。
第三课:线条的表达教学目标:1. 通过线条的表达,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
2. 学会用简单的线条画出物体的形状和轮廓。
3. 培养学生欣赏线条的美感。
教学内容:1. 教师向学生讲解线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示范给学生展示如何用简单的线条画出物体的形状和轮廓。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或图片,用线条表达出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观察练习、讨论交流评价方法:观察学生用线条表达物体形状和特征的准确程度,以及对线条的美感的欣赏程度。
第四课:画静物教学目标:1. 学会观察静物的特征和细节。
2. 学会用线条和颜色表达静物的形状和颜色。
3.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1. 教师向学生展示静物,并引导学生观察静物的形状、颜色和细节。
2. 示范给学生展示如何用线条和颜色表达静物的形状和颜色。
3. 引导学生用观察到的特征和细节,用线条和颜色画出静物。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师指南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师指南第一章:课程概述1.1 课程简介《美术》课程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门重要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美术素养,丰富想象力,锻炼动手能力,同时增强对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认知。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册《美术》的学习,使学生能够:- 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和美术知识。
- 培养观察、想象、创新的能力。
- 增强审美观念,提高审美品位。
-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绘画技巧- 线条的运用- 简单图形的绘制- 色彩的搭配- 构图的基本原则2.2 美术知识- 美术的基本元素(点、线、面、体)- 色彩的基本知识- 图案的识别与运用- 艺术流派简介2.3 创作实践- 风景画创作- 人物画创作- 静物画创作- 抽象画创作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绘画技巧和美术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3.2 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绘画过程,引导学生跟随操作,提高动手能力。
3.3 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优秀美术作品,培养审美观念,激发创作灵感。
3.4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美术作品或创作进行交流讨论,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态度、兴趣、参与程度等,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4.2 成果评价对学生完成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从技巧、创意、构图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4.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提高自我认知。
第五章:教学资源- 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 教辅资料:相关绘画技巧和美术知识书籍- 网络资源:优秀美术作品、教学视频等第六章:教学建议-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美术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
-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尝试新颖独特的创作风格。
- 加强课堂管理,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美术上册课程纲
要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二年级美术上册课程纲要
(2017年秋期)
郑东新区蒲公英小学高俊苏
2017年8月24日
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美术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适用年级:小学二年级
课时:38课时
授课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高俊苏
背景
本册教材为人民美术出版社第三册,共22课,其中造型表现领域11课,设计应用领域8课,欣赏评述领域2课,综合探索领域1课。
造型表现中,强调造型和线条变化的2课,表现前后遮挡关系的2课,手工泥塑和拓印2课,强调环境、装饰、色彩的3课,关注自然环境与生活4课。
设计应用中,以彩纸为主、废旧物品为辅的7课,用彩泥制作的动物乐园1课,以生活中常见物品为承载,使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加工。
欣赏评述中的两课分别是《绘画中的节日》和《节日
的装饰》,通过节日气氛的渲染,了解环境与绘画,装饰与色彩,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与感受。
综合探索领域中,《过春节》一课使学生关注生活与艺术之间的联系,了解春节的知识与风俗,体验美术知识与各领域之间的综合发展。
经过一年的美术学习,二年级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能进行完整的画面构思、表现。
但由于学习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作品易出现缺乏表现力,还有部分学生完成作业比较较慢,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坚定的美术学习目标。
所以在教学中要加强关于学生思想方面的引导,让学生大胆表现的同时,增加作品表现力与丰富性。
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发展,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美术表达方式,并形成一定的审美观,关注学科特色,也注意学科的相互渗透,重视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和认识发展规律,激发少年儿童的活泼、朝气和艺术的向往与憧憬。
目标
1、激发学生爱美、寻美、创美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的情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
2、在美术游戏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各种方法大胆、自由
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
3、鼓励学生观察生活、欣赏美,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多种综合、探索体验活动,发展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
5、安全地使用各种材料和工具。
内容
实施
一、课程资源
1、基本资源(课件、工具、范作、美术教材)
2、场地资源(教室、美术教室)
3、人文资源(画展、创意活动)
4、社会资源(生活场所、超市、公园等)
5、网络资源(搜索图片、查阅资料的各种网站)
二、教学活动
(一)教学方式:
1、问题教学。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学生生成、探究、交流的问题,进行教学。
2、情境教学。
在美术游戏中体验各种绘画工具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的颜色。
走出教室,观赏校园和所在地区的景色等。
(二)学习方式:
1、合作学习。
以小组合作和同伴互助合作方式完成探究等活动。
2、讲授与训练:精讲主要知识,精炼主要内容,并认真反馈,掌握学情,调整教学。
(三)课外拓展性练习:
1、课堂拓展练习:主要通过观察、提问、交流、操作等途径来实现。
2、课后拓展练习:主要通过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
评价
本课程评价由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两部分组成,以百分制呈现,过程性评价占50%,结果性评价占50%。
一、过程性评价(50%)
期末汇总作业等级每次都在优级别记为满分50分,良级别一次扣2分,以此类推。
二、结果性评价(50%)
以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卷面成绩的50%计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