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虱的四种防治方法

合集下载

综合防治大棚蔬菜白粉虱发生的几点建议

综合防治大棚蔬菜白粉虱发生的几点建议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大棚蔬菜白粉虱为温室害虫,俗称小白蛾子,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北方地区大棚种植中常见,极难防治。

白粉虱具多食性、寄主范围十分广泛,主要为害葫芦科、豆科、茄科、菊科等等112个科653种植物,常导致作物叶片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枯死,严重危害大棚蔬菜的生长,影响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往往会给农户们造成极大的损失。

一、白粉虱白粉虱个体很小,但繁殖能力强,发育速度快,群体数量庞大,北方大棚一年发生10多代,世代重叠现象突出,群聚为害,往往同一植株上各种虫态自上而下交叉分布,分别为:成虫、新产绿卵、变黑卵、初龄若虫、老龄若虫、伪蛹、新羽化成虫,给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

北方大棚与露地蔬菜生产常常紧密衔接,可使白粉虱周年发生。

二、白粉虱综合防治建议1、农业防治①培育无虫苗培育无虫苗是防治白粉虱的关键措施,要把好育苗关,育苗和棚室生产应分开,育苗前彻底熏杀残余虫口,在育苗地设置24-30目的防虫纱网,用塑料薄膜覆盖育苗,在通风口处增设网纱,控制外来虫源,防止外界成虫进入苗床。

②清洁虫源大棚可以挂防虫网杜绝蔬菜大棚外部虫源;白粉虱老龄若虫多散布于蔬菜下部叶片,结合整枝打杈,及时摘除有虫的老叶和打下的残枝、腋芽、叶片等一起带出田外处理,深埋或焚毁以减少虫源;清除棚室周围杂草、各种植物及其残体也是减少虫源的一种手段;收获后要彻底清除田间杂草和前茬作物的茎叶、残枝,或高温发酵沤肥或焚毁以削减种群数量。

③合理安排茬口调整生产茬口,尽量避免黄瓜、茄子、菜豆、辣椒、番茄等先后混栽,实行非喜食寄主蔬菜轮作是切断白粉虱发生的有效措施,提倡棚内轮作白粉虱不喜食的芹菜、油菜、韭菜、生菜、蒜黄、菠菜等耐低温蔬菜,下茬再种植黄瓜、番茄油菜等。

④高温熏棚夏季休棚后或育苗前密闭棚室,利用高温熏棚灭杀白粉虱,彻底熏杀残余虫源。

闭棚后使棚室内温度达60℃左右,用22%的灭蚜灵烟雾剂0.25kg/667m2或用蚜虱净0.5kg/667m2熏棚,白天高温熏蒸效果远远好于夜间,隔3~5天重复熏蒸l次,以杀灭不断孵化出的白粉虱。

白粉虱的生态防治方法

白粉虱的生态防治方法

白粉虱的生态防治方法白粉虱是大棚蔬菜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

白粉虱吸食植株叶片汁液,分泌的蜜露不仅引发煤污病,严重降低棚菜的商品性,还可传播病毒病,对棚菜生产为害很大。

今天小编就给您介绍下白粉虱的生态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1、合理间作。

在茬口期棚内栽植对白粉虱有趋避作用的芹菜、甜椒、韭菜、香菜等蔬菜,切断白粉虱的生活史,可有效减少虫源。

2、避免果蔬混栽。

在白粉虱发生的情况下,避免先后混栽白粉虱喜食的瓜类、豆类蔬菜,防止白粉虱寄生和相互传播。

3、培育无虫苗。

防治白粉虱的关键就是培育无虫苗,育苗棚应与生产棚分开,育苗前要清除干净棚内外残株杂草,高温熏杀残余成虫,培育无虫苗,再定植到经消毒处理的塑料棚中。

4、结合整枝打杈,摘除带虫老叶并携出田外处理。

随时清除田间杂草,避免虫卵寄生。

5、设置防虫网。

在大棚通风口设置50-60目防虫网,防止成虫迁入。

二、物理防治1、用洗衣粉触杀。

洗衣粉溶液可以溶解白粉虱体表的蜡质层,并渗入体内,堵塞体表气孔,使其窒息死亡,用量为600-800倍液。

2、利用黄板诱杀。

白粉虱具有强烈的趋黄性,将黄板涂上机油置于棚内通风口和行间,使之略高出植株5-10厘米,让飞舞的成虫自行粘在板上,起到良好的诱杀作用。

3、利用银灰色膜驱避。

用银灰色塑料膜作地膜覆盖,可驱避白粉虱,有效减少棚内白粉虱数量。

4、控制温度。

温度对白粉虱种群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

研究表明,18-21℃为白粉虱最适生长和繁殖期,39℃为白粉虱成虫致死高温期,0℃以下低温可冻死白粉虱成虫和幼虫,所以在棚菜生产中,可以利用高温消毒和延秋寒冬倒茬时的低温对白粉虱成虫和幼虫进行灭杀。

三、生物防治1、选择抗虫品种,可以有效控制白粉虱的发生。

2、保护和利用白粉虱天敌。

如瓢虫、草蛉和黄色蚜小蜂等寄生蜂和轮技菌,可有效控制白粉虱为害。

当白粉虱成虫在0.5头/株以下时,可人工释放丽蚜小蜂,中华草蛉,都可有效控制白粉虱的为害。

以上是小编分享的白粉虱的生态防治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哦!。

白粉虱的防治方法,白粉虱是如何危害农作物的

白粉虱的防治方法,白粉虱是如何危害农作物的

白粉虱的防治方法,白粉虱是如何危害农作物的白粉虱俗名小白蛾,属同翅目、粉虱科,多见于茄子、烟草、花卉等类植物上,危害作物生产。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白粉虱的防治方法,以及白粉虱是如何危害农作物的。

一、白粉虱的危害方式白粉虱主要危害,是以成虫和若虫吸食植物汁液,并分泌大量蜜液,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被害叶片褪绿、变黄、黄菊,往往引起煤污病的大发生,甚至全株枯死,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

二、白粉虱的防治方法1、提前预防温室要尽量彻底消除前茬作物的残株、杂草,并带出室外处理,随后对温室进行熏蒸灭虫,力争做到定植温室干净。

2、释放丽蚜小蝉人工培养和释放丽蚜小蝉,控制白粉虱效果极好。

3、黄板诱杀利用白粉虱对黄色的趋向性,设置黄色粘虫板诱杀成虫,当诱虫板沾满扬虱虫体和尘土时,重新再涂上一层重复使用。

4、药物杀除用25%灭满适乳油1000倍掖,对粉虱成虫、卵和若虫皆有效。

也可用2.5%联苯菊菌乳油3000倍液,或2.5%氯氖氰菊酯乳油5000倍液,或20%甲氰菊畴乳油2000倍掖,连续施用,可杀死成虫、若虫、假蛹。

三、白粉虱的危害规律白粉虱成虫体长0.9~1.5毫米,翅面有白蜡粉。

休息时双翅呈屋脊状盖于体背,卵有酣,产卵时以卵柄从叶背气孔插入植物组织中。

当若虫口针刺入叶组织后即不再移动,固定生活,足和触角退化。

若虫和伪蛹被天敌昆虫丽蚜小蝉寄生后,虫体发黑,死亡。

1年发生10余代。

冬季在室外不能越冬,但可在温室、花房内繁殖。

春、夏季可在温室外不断扩散为害。

成虫不善迁飞,高度密集,进行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7~9月份为害最重。

白粉虱的防控方法大全,建议菜农收藏

白粉虱的防控方法大全,建议菜农收藏

白粉虱的防控方法大全,建议菜农收藏白粉虱一直是菜农们头疼的问题,很多蔬菜都有白粉虱的踪迹,如黄瓜、白菜、茄子等,对蔬菜品质造成极大的破坏,那么如何有效防控?下面一起来了解白粉虱的防控方法。

白粉虱白粉虱的防控方法1、提前预防很多菜农对平时病虫害防治管理上缺乏相应的技巧,不能做到防治结合,很多都是等到白粉虱大面积发生以后才开始防治,这样很难控制住,另外有些人在用药时比较随意,没能抓住防治关键期,造成防治效果差。

2、科学用药防治白粉虱的药剂很多,常用药物有联苯菊酯水乳剂、高效氯氰菊酯烟剂、高氯·噻嗪酮乳油(登记作物保护地番茄)、吡虫啉、噻虫嗪、啶虫脒、烯啶虫胺、福啶虫酰胺、吡蚜酮等。

另外,把以上药物与螺虫乙酯、吡丙谜等混合使用,具有兼杀若虫和成虫的效果。

3、轮茬换作在栽种时可选择那些不易发生白粉虱的蒜苗、菠菜、油菜、芹菜等作物进行轮茬,另一方面在作物完全收获后,应当及时彻底清除园内的病株病叶病果以及枯枝残叶杂草等,并进行集中焚烧或者深埋处理,以减少虫源传播的源头。

白粉虱防控4、天敌防治丽蚜小蜂和养护草蛉是白粉虱的天敌,一只丽蚜小蜂能够消灭20-30只白虱粉,1头养护草蛉能够消灭170头粉虱幼虫,可以每隔10-15天释放天敌一次,释放天敌比例2比1即可,连续释放3-4次,可有效防治白粉虱。

5、悬挂黄色黏油板白粉虱具有很强的黄色趋向性,可以在虫害地内,悬挂多个黄色黏虫板诱杀白粉虱。

黄色黏油板制作方法:用大小适宜的木板,刷上一层黄色油漆,然后在刷上一层厚厚的黏油物,如废气机油等。

6、高温熏棚防治在夏季棚室休棚时,可以利用药物进行高温熏棚灭杀白粉虱。

闭棚后,把棚温升高到30度以上的高温,然后每亩使用1千克的白粉虱烟熏剂的用量熏棚2-3个小时。

7、土壤处理在作物移栽定植前或定植时,每亩用5%噻虫嗪颗粒剂1~2公斤,拌细土或有机肥15公斤进行沟施或穴施,由于噻虫嗪具有很好内吸传导特性,能通过根系将药剂吸收后传输到植株的各个部位,当白粉虱危害时将其杀死,由于噻虫嗪能较长时间存在植物体内,因此,具有持续杀虫的效果。

白粉虱怎么彻底消灭

白粉虱怎么彻底消灭

白粉虱俗称小白蛾是一种常见的害虫,该虫具有寄主范围广防治难的特点。

因此农户们必须了解掌握它的相关知识才能更好的防治该虫害。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去除呢?下面为大家分享几种方法:
一、去除生虫的叶子:
由于白粉虱会在叶子上面产卵,所以光光杀死成虫的效果并不好,如果在白粉虱比较少的情况下,可以去除生虫的叶子,彻底断绝白粉虱的来源。

但是这种方法对植物有一定的伤害。

二、白粉虱专用药物捕匠微生物菌剂喷洒:
稀释750-1500倍液,叶面均匀喷雾,必须做到叶片正反两面都均匀着药,间隔3--5天一次,连续2-3次;对于抗性粉虱建议加大用量或与其他化学农药交替、混合使用。

三、冰冻法:
由于白粉虱比较怕冷,所以在植物比较耐寒的情况下,可以将植物放入寒冷的环境下,大概半个小时,虫子就都被冻死了,然后用抹布清理下虫子尸体即可。

此方法只针对耐寒的植物哦。

四、杀虫剂疗法:
如果周边没有花卉市场,可以用家中的杀虫剂替代,直接对着植物喷射。

过一会,你会发现白粉虱都死了,但是杀虫剂对植物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可能导致植物叶子受损。

河南腾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技术为先导的产品创新型企业,公司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际贸易公司,主要从事植物营养研究与开发,有机、无机水溶肥料的研究与销售、生态农业发展与研究,生物防治,农业器械及皮具进出口贸易等多个领域。

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技术

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技术

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技术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是温室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给温室种植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防治温室白粉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技术措施。

一、物理防治技术1. 温室通风:保持温室内外空气流通,提高温室内空气湿度和温度的均匀性,减少白粉虱滋生的环境。

2. 温室清洁:定期清除温室内的落叶、残枝和病虫害植株,减少白粉虱的滋生源。

3. 温室隔离:使用隔离网等物理隔离措施,阻止白粉虱的入侵。

二、生物防治技术1. 引入天敌:如瓢虫、蚜虫寄生蜂等天敌,可有效控制白粉虱的数量。

2. 利用昆虫杀菌剂:如白僵菌、绿僵菌等杀菌剂对白粉虱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3. 利用植物抗虫性:种植具有抗虫性的植物,如洋葱、大蒜等,可有效减少白粉虱的滋生。

三、化学防治技术1. 选择合适的农药:根据白粉虱的生命周期和温室环境,选择适用的农药进行喷雾处理,如氟虫腈、乙醚菊酯等。

2. 合理使用农药: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施药,避免过量使用或频繁使用同一种农药,以防白粉虱产生抗药性。

3. 定期轮换农药:使用不同机制的农药轮换使用,减少白粉虱对某种农药的抗药性。

四、栽培管理技术1. 选择抗虫品种:选择具有抗虫性的温室作物品种,减少白粉虱的侵害。

2. 控制温室湿度:保持适宜的温室湿度,避免湿度过高,以减少白粉虱的繁殖。

3. 定期检查:定期巡查温室内作物的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白粉虱的危害。

五、综合防治技术1. 综合利用多种防治技术:结合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技术,采取综合措施,提高防治效果。

2. 定期监测:建立温室白粉虱的监测系统,及时掌握虫情,做好防治措施的调整和补充。

在实施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技术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措施,并结合实际操作经验进行调整。

同时,加强对温室白粉虱的研究,提高防治技术的效果和可行性,为温室作物的生产提供更好的保障。

白粉虱的危害特点及消灭方法

白粉虱的危害特点及消灭方法

白粉虱的危害特点及消灭方法白粉虱也叫小白蛾子,属刺吸性害虫,是一种世界性的害虫,现在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

随着夏季的来临,高温天气越来越多,白粉虱也开始活跃起来,成为许多作物上的主要害虫,由于白粉虱具有迁飞的特性,很难彻底防治。

那么白粉虱都有哪些为害特点?该如何消灭?一、白粉虱的为害特点白粉虱以成虫和幼虫聚集在叶片背面吸取植物汁液,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枯死。

此外它还能分泌大量的蜜露,污染作物叶片和果实,从而导致霉菌寄生,既影响蔬菜的产量又使蔬菜失去商品价值。

二、白粉虱的消灭方法1、药剂拌种:播种前,可用70%噻虫嗪种衣剂拌种,或用20%呋虫胺悬浮剂拌种,或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拌种,均可有效防治苗期白粉虱的为害,一般有效期可达80天以上。

2、根源处隔离:植物栽种的时候,可以把幼苗用杀菌灵先进行喷洒,然后再进行栽种。

3、药液浇灌:如果没有拌种,当幼苗长至2叶一心时,可结合苗床灌水,可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3000倍液浇灌苗床,也可以防治白粉虱,有效期可达60天以上。

4、*壤处理:播种前,可用5%吡虫啉颗粒剂或2%噻虫嗪颗粒剂穴施或条施,进行*壤处理,直播的作物也可以药种同播,也有防治白粉虱的作用,有效期可达90天左右。

5、坐水移栽:移栽时,可用20%呋虫胺悬浮剂2000倍液,或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3000倍液,或70%噻虫嗪种衣剂3000倍液等药剂浇灌,做药水定植,既可以补充定植水,又可以有效防治白粉虱的为害,有效期也可达90天以上。

6、片剂穴施:定植时,可以用5%吡虫啉片剂进行穴施,每株1-2片左右,然后封*,可有效防治白粉虱的为害,有效期也可达80-90天。

白粉虱的危害特点及消灭方法,7月下旬到9月下旬是白粉虱的高发期,除了以上的消灭方法外,很多农户也会使用噻虫嗪、啶虫脒、螺虫乙酯、呋虫胺等杀虫药剂,希望以上方法对农户们能够有所帮助。

推荐阅读:温室蔬菜白粉虱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措施。

白粉虱的生活习性及防治办法

白粉虱的生活习性及防治办法

白粉虱危害及其严重,几乎可以危害所有绿叶类植物,要想高效率防治白粉虱,必须充分了解白粉虱的活动规律及习性,然后用综合防治方法防治白粉虱。

一、白粉虱生活习性:1、越冬期:1月中旬至翌年3月上旬,繁殖、扩散期:3月中旬至6月中旬转移、扩散期:7月上旬至9月中旬,此时气温偏高,白粉虱由大棚转向露地危害繁殖。

8月下旬至9月中旬,随着秋熟作物不断衰老,烟粉虱不断向秋播作物上转移扩散,再次进入大棚危害。

高峰期:9月中、下旬为全年虫量高峰期,(大棚菜区经销商有金9银10一说)10月以后,温度下降,对烟粉虱的繁殖和存活十分不利,虫量开始大幅度下降,露地烟粉虱纷纷向大棚转移或死亡,直至11月中旬,露地作物上烟粉虱结束。

2、温度:B型烟粉虱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在23~32 ℃。

成虫活动最适温度22~30℃繁殖最适温度18~21 ℃;17℃以下停止活动(不代表死亡)即耐高温,又耐低温,可以忍耐45 ℃高温,也可以在5℃低温下存活一段时间,能够在北方的温室大棚中越冬,能够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爆发,多在温暖、干旱的春、秋季节爆发。

3、产卵:雌成虫产卵200-300粒左右。

群体以40倍不等的速度繁殖。

每年发生6~11代每代30天左右;具有趋嫩性,趋黄性。

分布:顶上中下一、防治策略:1、以防为主;2、治早,治了。

3、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法:4、防虫网。

二、防治方法1、生物防治:放置草蛉、丽蚜小蜂等白粉虱天敌等进行捕杀草蛉卵2、物理防治:黄板诱杀3、化学防治:①轮换交替用药:啶虫脒、吡虫啉、噻虫嗪、烯啶虫胺、吡蚜酮、呋虫胺、噻虫胺等②杀虫杀卵结合:配合吡丙醚、丁硫克百威、灭多威(部分作物禁用)等③速效与持效期结合:吡蚜酮+杀螟丹或者吡蚜酮+烯啶虫胺;吡蚜酮+粉虱捕匠④化学制剂与生物制剂结合:吡蚜酮+粉虱捕匠;烯啶虫胺+粉虱捕匠,噻虫嗪+粉虱捕匠。

也可用藻酸丙二醇酯+粉虱捕匠产品:粉虱捕匠,生物制剂,杀虫杀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粉虱的四种防治方法
白粉虱又名小白蛾子,是一种世界性害虫,现在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

花草感染白粉虱的话会比较头疼,如何才能有效防治白粉虱呢?小编就为你整理了常用的四种方法。

白粉虱
1、风吹法
因为白粉虱短脚短翅膀,面对大风,无法再呆在花草上,所以如果天气暖和,可以将花草放在室外吹风,当然这个需要有风,如果没有风,可以借助风扇对外吹,平日养护,要尽量花叶剪疏,保持通风,这样才能不容易生白粉虱。

2、喷药法
很多民间方法,都不一定适合所有花友,喷药最为有效,根据花友们的反应,吡虫啉、速杀介都可以有效清除白粉虱。

3、粘虫板
如果范围不是大,可以用粘虫板来治理白粉虱,对付小黑飞也可以用这个方法。

4、洗衣粉水
这个方法有的花友反应效果良好,比例是矿泉水瓶一瓶水加了两盖多左右的洗衣粉,但是也有花友反应这个方法没有效果,反而容易伤害花草,所以花友在尝试前需要谨慎衡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