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上图书馆PPT优秀课件1
第27课 上图书馆(备课堂)-【上好语文课】2020-2021学年高一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 2.西蒙·德波伏娃(1908年1月9日—1986年4月14日)
• 法国存在主义作家,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 1908年生于巴黎,1929年获巴黎大学哲学学位,并通过法国哲学教师资格考 试。1945年与让保罗·萨特、莫里斯·梅格庞蒂共同创办《现代》杂志,致 力于推介存在主义观点。1949年出版的《第二性》,在思想界引起极大反响, 成为女性主义经典。1954年凭小说《名士风流》获龚古尔文学奖。
• 随笔的妙处并不在于题目,而在于个性的魅力。随笔自然要写出某种“有意 思的”东西,某种可供人嗅察、听到、看见、感知、想象、思考的东西;但 是最根本的一点,作者必须有自己的看法,这看法又必须在他自己的心灵中 自然形成。唯一不可缺少的东西却是那内容或思想必须经过活泼的理解,受 到作者喜爱,对其妙味有所会心,并把它富有情趣地表达出来。
写作背景
• 1947年,王佐良考取中英庚款公费留学,赴英国牛津大学读研究生,成为 茂登学院研究生。1949年学成回国,照理他应返回清华大学继续执教,但 实际上是去了北京外国语学校(后改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 王佐良对清华一直有眷恋之情,后来也长期住在清华校园内,1986年出版 的文集《照澜集》即以清华照澜院为题。王佐良曾在《想起清华种种》一 文中说:“后来我转入别的学校工作,但是我心里始终保持着一种清华做学 问的标准。”(《中楼集》)言若有憾。
• 6. 文华公书林 • 中国在20 世纪初以前,只有私人性质的藏书楼、藏书阁,没有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公共”
图书馆。韦棣华女士建立的文华公书林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 • 1899 年,韦棣华来到中国探望弟弟,随后受聘于文华书院讲授英语。进入书院不久,韦棣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教案:《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

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教案1、了解黑塞、王佐良及其作品,了解他们读书的经历和感受。
2、了解随笔的相关知识,体会亲切自然的谈话风格,品味文中哲理性语。
3、学习获得教养的途径,阅读经典著作,感受经典的力量,培养爱读书的好习惯。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随笔的相关知识,体会亲切自然的谈话风格,品味文中哲理性语句。
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学习文章运用的表现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反复诵读文章,描述作者对读书场景的描写,感受书籍给人带来的审美感受。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求学之道,阅读经典著作,感受经典的力量,培养爱读书的好习惯。
重点:1、了解读书的目的和前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2、理清思路,了解层进式的论证结构,掌握文章严谨的逻辑顺序。
难点:理清文章结构层次,了解层进式的论证结构,掌握文章严谨的逻辑顺序。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2、制作课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几个词语分别是什么含义吗?教养、涵养、素养、修养教养: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
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尤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为的道德水准。
涵养:是指滋润养育;培养。
大多指在修身养性方面而言,也指道德、学问等方面的修养。
素养:所谓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一种道德修养。
修养:培养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求取学识品德之充实完美。
怎样获得教养呢?二、写作背景1912年黑塞定居瑞士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便爆发了。
战争无疑是毁灭人性的。
这使得黑塞深深地陷入了对人性的思考和探讨中,他试图从教育和修养两个方面来探索人性,通过读书提高修养,达到心灵和个性的自我完善,因此他写下了一系列探讨人性的作品。
本文就是其中的一篇杰作。
在文中作者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要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三、作者介绍赫尔曼·黑塞,出生在德国,1919年迁居瑞士,1923年46岁时入瑞士籍。
第六单元 13﹡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课件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料助读·自主学习 能力形成·合作探究 素养发展·考点链接
【入境生情】
资料助读·自主学习
【知人论世】
名家说 黑塞代表了一个古老的、真正的、纯粹的、精神上的德国。他的写作充满
了人道主义精神和对人类的爱心。 ——托马斯·曼
【拓展链接】 他那些灵思盎然的作品,它们一方面具有高度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意和深刻的洞见,一方 面象征古典的人道理想和高尚的风格。
和情感上的新世界,那里的光是后来任何日光灯、白炽灯所不能比的。然而,“七七 事变”打碎了作者的梦想,使其内心感到无限的伤感。
赏析文章的论证方法 3.《读书:目的和前提》中“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 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 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一长句运用了怎样 的论证手法?强调了什么内容?
1.请结合课文内容,填写下面空格中的内容。
答:①_获__得__真__正__的__教__养__ ②_研__读__世__界__文__学__ ③_个__性__或__人__格__追__求__
(2)上图书馆
答:①_上__图__书__馆__之__乐__ ③比__“__公__书__林__”__更__神__气_
4.识记成语 (1)归根到底:归结到根本上。 (2)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 (3)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形容非常向往。 (4)牵强附会:把关系不大的事物勉强地扯在一起,加以比附。 (5)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一变而为宽敞明亮。也比喻原来不明白,一下子领悟了。 (6)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7)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指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 够,感到无可奈何。
部编版第六单元第13课《上图书馆》课件

灯光温馨
罗马史、希腊悲剧,
英国16、17世纪诗剧
等等
英国牛津大学包德林 建筑华美、照明差、 图书馆亨福莱公爵室 中古僧修习的遗风犹
存
古籍
新世界,一片灿烂!
不平静——心境豁然 开朗
英国博物馆圆形图书 建筑华美、气象万千
馆
(引用台词)
略写,侧外部结构 多么了不得的杰作! 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那里有你需要的一切 太阳、星辰和月亮
此后从每一页上闪亮—— 因为它已是你自己的光芒
因为你渴求的光明
在你自己身上隐藏
[语言建构]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白炽.灯(chì) 苍穹.(qióng) 吟啸.(xiào) 接触.(chù)
2.明确词义 (1)一灯如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豁然开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牵强附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气象万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形容灯光暗弱。(2)原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 明亮的样子,现比喻对于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物,在突然间开阔了思 路,明白了其中的奥秘。(3)把没有某种意义的事物硬说成有,也指 把不相关的事物牵拉在一起,混为一谈。(4)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 样,壮丽而多变化。
课堂小结
读书,对一般文化人来说是件雅事,忧乐歌哭, 常系于读书玩文之脉,所谓“能到竹林下,自有春水 声”。书需读,多读书,能医俗。黄山谷说,一日不 读书,面上便俗尘一斗,语言亦干巴无味。也许,这 是对“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最佳诠释。 人生至乐, 莫如读书。
部编版ppt-道德与法治《协商决定班级事务》优秀课件1

全班分四个小组,由抽签决 定每组朗诵哪一部分。
每天放学后排练一个小时。
大放送
【最新版本】部编版ppt-道德与法治 《协商 决定班 级事务 》优秀 课件1-P PT免费 下载分 析
班级事务共商定
班委会在班级日常事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班级 重大事务的决策,我们也应该采用民主讨论的方式进行 。民主讨论能为班级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让每个人 都能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能够帮助班 级集中各方意见,达成共识,形成班级的共同行动方案 。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逐渐成长。
五 【年 名级 师道 课德 堂】与部法编治版课-件协-5商决协定商班决级定事班务级-事优务质PPT第1 标一准课课时 件课推件荐 人教新版 (共29张PPT)
小链接:公开唱票
公开唱票是指投票选举后,统计票数的过程 中要大声念出选票上的结果,并在黑板等设 备上进行公开统计的方式。
五 【年 名级 师道 课德 堂】与部法编治版课-件协-5商决协定商班决级定事班务级-事优务质PPT第1 标一准课课时 件课推件荐 人教新版 (共29张PPT)
五 【年 最级 新道 版德 本】与部法编治版课p件p-t5-道协 德商 与决 法定治班《级协事商务决定班第级一事课务时 》课优件秀 课人件教新 1-版 P PT免(共费2下9张载P分PT)析
五 【年 最级 新道 版德 本】与部法编治版课p件p-t5-道协 德商 与决 法定治班《级协事商务决定班第级一事课务时 》课优件秀 课人件教新 1-版 P PT免(共费2下9张载P分PT)析
第二步 提案人介绍提案内容
向班会提交议题和方案的人称为提案人,每个班级成员 都可以成为提案人。提案要明确具体、简洁扼要。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观潮》优秀课件(共173张PPT)

高涨的热情可以体会到大潮的“奇”;“潮来 时”从大潮的声威和气势可以体会到大潮的 “奇”;“潮退后”从余波的漫天卷地、汹涌 澎湃可以体会到大潮的“奇”。
前面老师已经对这篇课文进行了详细的讲 解,接下来请同学们开启你的智慧之门,探究 以下问题。
1 观潮
气势雄伟 天下奇观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一年一 度的观潮日又到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 江目睹这天下奇观吧!
钱塘江大潮: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 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下产生潮汐现象。农历八月 十六日前后,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 所以这天海水受到的引潮力最大。加上杭州湾钱塘江 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潮水易进难退,就造成了每年八 月十五的特大涌潮。民间向来有观赏钱塘潮的习俗, 观潮始于汉魏,盛于唐宋,历经2000余年。
天空中下起了 豆大 的雨点。
总结一下:潮来时声音和景象分别有怎样的变化?
声音: 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 景象: 风平浪静——一条白线——横贯江 面——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潮来时的情景的呢? 请同学们圈画出相关的词语。
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 浪潮越来越近……
“人山人海、昂首东望、等着、盼 着”,表现了观潮人很多,热情很高,写 出了人们的急切心情,同时从侧面衬托出 大潮的奇特。
潮来时
找出课文第3、4自 然段中具体描写潮来时 的声音和江面变化的句 子,并加以赏析。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 声,好像闷雷滚动。
比喻,形象地 写出钱塘江潮的 气势宏大。
来形容坚定不可动摇。 若隐若现:形容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上图书馆》优质教学课件(第1课时)

作者引用莎士比亚戏剧的台词是为了表达他对图书馆的礼赞,体现了他 对知识的崇敬。
任务二:总结文章内容
这篇课文中作者以时间顺序回顾上图书馆的 几段经历,那种氛围,那种乐趣,给我们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
任务三:布置作业
你喜欢读书吗?请用简练形象的语言写 出你读书的经历,并思考阅读对人生的意义。
上图书馆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图书馆典藏云集,走近书架,斑斓的封面是知识殿堂的大门;走近 图书,阵阵的墨香是知识殿堂的华灯;走进文字,华美的文采是知识殿 堂的钥匙。图书馆是充满着诗意的,涌动着灵性的,弥漫着芳香的,流 淌着旋律的,演绎着精彩的地方,我们在图书馆中阅览书籍,我们在书 中得到成长!
1
导入新课
英国博物馆
3. 他的乐趣表现在哪里?
(1)先写公书林”之乐。“公书林”的房子宽敞,舒服,而且环境幽雅;他 在“公书林”翻阅了许多英文小说,多数虽然看不懂,但很高兴养成了一个看英文 杂志习惯。
(2)在清华图书馆他和他的同学好友们读了柏拉图《对话》的英译本,西洋哲 学史,古罗马史,希腊悲剧,英国16、17世纪诗剧,等等,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 感上的新世界。
(3)英国牛津大学的包德林图书馆里。一间名叫“亨福莱公爵室”的古籍阅览 室,那里天花板上有彩画,四壁还有过去的名人画像,也是华美的建筑。他在等船 的间隙里在包德林图书馆纵情自由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
4.作者在描述清华图书馆时,用了什么手法?
对比、比喻。作者用清华图书馆的结构特点时与“公书林”对比,写出 了清华图书馆的外表神气,内部宽敞,图书精美的特点。把“阅览室”比喻 成“足球场”,形象生动地体现了“阅览室”的宽敞。
部编版六上《竹节人》PPT优秀课件1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 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 乎所以,一点也没留意到我们在偷看。
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咚锵,咚锵咚咚锵!咚 咚锵!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看, 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 道已经上课,便一哄而作鸟兽散
迷上的表现:
偏偏后面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脖子伸长,恨不能 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心满意足
Q1: 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我们 迷上了竹节人源自Q2:我们“迷上”斗竹节人 的具体表现是 什么?(圈画相关语句并做好批注)
迷上的表现:
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 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了。
没打几个回合,那粘着的脑袋连盔甲被它自己手里的大刀 磕飞了,于是对方大呼胜利。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竹节人》PPT优秀 课件1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竹节人》PPT优秀 课件1
竹节人
范锡林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填写表格,梳理文章事件及情感脉 络。
段号 3-7 8-19
20-22
23-29
事件 我们制竹节人 我们斗竹节人
老师收竹节人
老师斗竹节人
情感 自豪 乐此不疲,得意洋洋、 兴高采烈 沮丧、小小的怨恨
在文章的主体部分“斗竹节人” (8---19)中作者是如何安 排记叙顺序的?
注意“有时”“还有”“其实”等关键词, 明确它们是按照游戏欢乐的程度而 逐渐递进使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秋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语 文必修1教学课 件:第 六单元 第13课 上图书馆 (共14张PPT)
2.作者在“公书林”图书馆有哪些收获? ① 激发了作者阅读英文小说、探求外面世界的好奇心。 ② 养成了看英文杂志的习惯,也从旁学到了一些英文知识。
2019年秋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语 文必修1教学课 件:第 六单元 第13课 上图书馆 (共14张PPT)
课文探究
1. “公书林”有什么特点?交代这些有什么作用? 特点:有丰富的中英文藏书,而且全部开架,允许学生随便阅览;房子宽敞,
舒服,环境优雅。 作用:突出“公书林”给作者留下的深刻印象,表达了对“公书林”的喜爱及
怀念,为下文写作者在这里的收获做铺垫。
2019年秋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语 文必修1教学课 件:第 六单元 第13课 上图书馆 (共14张PPT)
2019年秋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语 文必修1教学课 件:第 六单元 第13课 上图书馆 (共14张PPT)
3.引用莎士比亚的台词有什么作用? 一方面表达对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建筑风格的赞美;另一方面表达对图书馆为人
类做出的贡献的赞美,因为从图书馆里走出了像马克思这样的伟人。
2019年秋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语 文必修1教学课 件:第 六单元 第13课 上图书馆 (共14张PPT)
2019年秋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语 文必修1教学课 件:第 六单元 第13课 上图书馆 (共14张PPT)
2019年秋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语 文必修1教学课 件:第 六单元 第13课 上图书馆 (共14张PPT)
资料链接
文华公书林
中国在20 世纪初以前,只有私人性质的藏书楼、藏书阁,没有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公共” 图书馆。韦棣华女士建立的文华公书林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
1899 年,韦棣华来到中国探望弟弟,随后受聘于文华书院讲授英语。进入书院不久,韦棣 华发现文华书院图书资料贫乏,于是她便在讲课之余在校园一间叫作“八角亭”的小屋内,陈列 自己收集的外文书籍报刊供学生们阅览,这便是文华公书林的雏形。韦棣华很快又发现“在全中 国没有一所可以正确地称为公共图书馆的设置”,这又使她产生了发展中国公共图书馆的念头。 经过她的不懈努力,1910 年春,文华公书林新舍正式建成,并取名“ 公书林”,即深寓“ 公 之于众而非为文华独有”之意。
2部01编9年版秋上人图教书版馆(P2P0T1优9新秀教课材件)1高中语 文必修1教学课 件:第 六单元 第13课 上图书馆 (共14张PPT)
2019年秋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语 文必修1教学课 件:第 六单元 第13课 上图书馆 (共14张PPT)
作者简 介
王佐良(1916— 1995),浙江上虞人,诗人、翻译家、英国文学研究专家。我国英 语界泰斗级人物,享誉中西的外国文学专家,在英国文学、比较文学、文体学及文学翻译 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跻身国际知名英语文学专家之列。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与 许国璋、吴景荣曾被誉为“三大英语权威”。
写作背 景
作为一位翻译家、英国文学研究专家,王佐良回顾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清楚地 感觉到,他之所以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与他喜欢到图书馆读书的经历是密不可分的, 于是他深情地回顾了自己的“上图书馆”之乐。这既是对自己学习经验的介绍,也是对 广大求学者的呼吁:热爱读书吧,从中你不只会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丰富情感,还能 增强理性、获得教养等。
主要作品有《约翰·韦伯斯特的文学声誉》(英文)、《英国文学论文集》,译有《彭 斯诗选》,中译英《雷雨》(曹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19年秋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语 文必修1教学课 件:第 六单元 第13课 上图书馆 (共14张PPT)
2019年秋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语 文必修1教学课 件:第 六单元 第13课 上图书馆 (共14张PPT)
2部01编9年版秋上人图教书版馆(P2P0T1优9新秀教课材件)1高中语 文必修1教学课 件:第 六单元 第13课 上图书馆 (共14张PPT)
上图书馆
素养目标
1. 找出文中运用的细节描写,分析其作用。 2. 了解作者不同阶段上图书馆的经历,明确图书馆对其成长的重要作用。 3. 领会作者的观点态度,品味真正的图书馆之乐,思考自己的读书生活。
主题归 纳
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分别写了作者在中学阶段、大学阶段、留学期间 上图书馆的经历及品味到的乐趣,展示了图书馆在其学习成长中的重要 作用,写出了读书在增长知识、丰富情感、提升教养等方面的作用。
2019年秋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语 文必修1教学课 件:第 六单元 第13课 上图书馆 (共14张PPT)
2019年秋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语 文必修1教学课 件:第 六单元 第13课 上图书馆 (共14张PPT)
深入探究 1.作者为什么要详细描写清华大学的图书馆?
作者详细描写了清华大学图书馆,写到了它的外表、门厅、书库、阅览室、高台灯 等,是说作者对这个图书馆印象极为深刻,它带给作者很大的影响,给了作者很大的教 益,是“我的解透教材一大恩师”,而且它的作用是其他事物不能比的,它带着作者进 入了一个灿烂的新世界,给作者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作者这样写,就是为了表达自己对 图书馆强烈的热爱之情。
2019年秋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语 文必修1教学课 件:第 六单元 第13课 上图书馆 (共14张PPT)
内容小结
2019年秋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语 文必修1教学课 件:第 六单元 第13课 上图书馆 (共14张PPT)
2019年秋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语 文必修1教学课 件:第 六单元 第13课 上图书馆 (共14张PPT)
文华公书林建成后,1920 年,文华大学图书科成立,它又成为该专业的实习图书馆,由学 生协助管理。这对推动中国图书馆工作与图书馆学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
2019年秋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语 文必修1教学课 件:第 六单元 第13课 上图书馆 (共14张PPT)
2019年秋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语 文必修1教学课 件:第 六单元 第13课 上图书馆 (共14张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