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礼仪活动方案《在外用餐(入座)》
用餐礼仪教案大班

用餐礼仪教案大班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基本的用餐礼仪规范及其重要性;
2.学习基本的用餐礼仪知识和技巧;
3.提高孩子的文明素养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用餐前的准备:洗手、摆放餐具、盘子、杯子等;
2. 就坐礼仪:礼貌地等待并跟随主人或长辈指示就座,用餐前
将餐巾放在膝盖上,就坐时不得拍打或移动椅子;
3. 用餐礼仪:适量取食,不得挑拣食物,用餐时不得发出噪音
或说闲话,不得吹吮或将食物抛入嘴里,不得将食物吐出或弃之不食;
4. 用餐后的礼仪:用餐结束时,将餐巾放在左边上方的盘子里,不得将碗筷乱扔或随意放置,离席时需向主人或长辈示意。
三、教学过程:
1.引入: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引入用餐礼仪的重要性,以及它
与生活中的关系。
2.知识讲解:讲解用餐礼仪的基本规范和常见技巧,并与孩子们
进行分析和讨论。
3.实操演练: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演练,即让孩子们互相扮演
主人与客人,轮流进行用餐礼仪的体验和演练。
4.总结:回顾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让孩子们能够掌握基本的用
餐礼仪规范和技巧,提高文明素养和社交能力。
四、教学评价:
1.观察孩子们在实践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用餐礼仪是否规范、
得体;
2.评价孩子们的参与度、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等。
幼儿园大班生活实践——餐桌礼仪教案

幼儿园大班生活实践——餐桌礼仪教案教学目标:1.让幼儿认识到餐桌礼仪的重要性,学会表现出基本的餐桌礼仪。
2.培养幼儿的食品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提高幼儿的社交交往能力,使其在餐桌上更加自信、自然。
教学重点:1.培养幼儿的餐桌行为规范的意识,帮助幼儿了解基本的餐桌礼仪规则。
2.教育幼儿获取饮食卫生以及健康知识,促进幼儿形成“爱干净、爱卫生”的生活习惯。
3.加强幼儿的社交交往能力,让其在文化素养、思想道德和礼仪知识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
教学难点:1.如何使幼儿真正理解及掌握餐桌礼仪,促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如何在教育幼儿健康饮食方面形成自主性和互动性,让其能够享受到快乐的学习体验。
3.如何通过餐桌礼仪教学,让幼儿获得更多的美德道德教育。
教学准备:餐具、餐巾、各类食品、图片、幼儿爱听的故事、音乐等。
教学过程:第一步:生活实践活动(1)老师与孩子们一起洗手,洗手前、后进行简要的手卫生指导,以示范的形式让幼儿了解正确洗手的方法。
(2)通过图片、图表的形式,为孩子们讲解食品安全及饮食习惯方面的知识。
(孩子们可以扮演饮食专家,老师提一些问题引导孩子们讨论。
)(3)教师对孩子进行餐桌礼仪的演示及讲解,让孩子从观察和模仿中学会如何使用餐具及座次的安排,同时告诫孩子们,在餐桌上不可拍打桌子、大声呼叫等不文明行为。
(学习中可以画板写字和简单的图画示范)第二步:生活实践活动(1)老师安排孩子们在餐桌上就餐,告诉孩子们正确的餐桌姿势,包括坐姿、手的放置方式、碗、筷的使用方法等。
(示范者的应尽量做到头部直立,使背部不弯曲,并告诉孩子们:在就餐是要保持坐姿不要东张西望)(2)餐前,老师对食品进行简要介绍,提醒孩子们吃菜要大口咀嚼,慢慢咽下(尤其是年幼的孩子)(3)餐后,带领孩子们学会正确使用餐巾,在老师和各位家长的嘉奖和鼓励下,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成功。
第三步:分享与反思(1)老师通过温馨的问答环节,帮助幼儿进行回忆及心理反思,了解幼儿学习效果,同时非常有意义地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分享思想感受、交流习惯礼仪的氛围。
在外用餐用餐礼仪教案

在外用餐用餐礼仪教案教案标题:在外用餐用餐礼仪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在外用餐的基本礼仪规范;2. 培养学生在外用餐时的自信和得体的行为举止;3. 提高学生对社交场合中的文化差异的认识。
教学内容:1. 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中的用餐礼仪差异;2. 掌握在外用餐的基本礼仪规范,包括坐姿、使用餐具、交流方式等;3. 学习如何应对常见的用餐场景和突发情况。
教学步骤:引入:1. 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有没有在外用餐的经历?你们是否了解在外用餐的礼仪规范?”引发学生对话和思考。
认知: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国家或文化,了解该国家或文化中的用餐礼仪差异,并向全班汇报。
3. 教师介绍在外用餐的基本礼仪规范,包括坐姿、使用餐具、交流方式等,并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形式进行示范。
实践:4. 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扮演客人和服务员的角色,在模拟的用餐场景中进行实践演练。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常见的用餐场景和突发情况,让学生学会如何应对。
总结:5.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在外用餐的重要性和礼仪规范的作用。
6. 学生进行反思和讨论,分享他们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感受。
扩展:7. 推荐学生自行阅读相关书籍或文章,进一步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中的用餐礼仪差异。
8. 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参与社交场合,提升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是否掌握了基本的用餐礼仪规范;2.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讨论,评估他们对不同国家和文化中用餐礼仪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不同国家和文化中的用餐礼仪;2. 模拟用餐场景的道具和布置。
教学延伸:本教案可以与其他相关主题相结合,如跨文化交流、社交礼仪等,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拓展。
外出就餐安全礼仪教案大班

外出就餐安全礼仪教案大班教案标题:外出就餐安全礼仪教案(大班)教案目标:1. 培养大班学生外出就餐时的安全意识和礼仪素养。
2. 培养大班学生的自理能力和社交技巧。
3. 培养大班学生团队合作和分享的精神。
教学重点:1. 外出就餐的基本安全知识。
2. 餐桌礼仪的基本规范。
3. 社交技巧的培养。
教学准备:1. PPT或教学板书。
2. 餐具模型、食物图片等教具。
3. 角色扮演道具(例如餐厅服务员服装、菜单等)。
4. 纸和笔。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教具引导学生回忆他们曾经外出就餐的经历,询问他们对外出就餐的印象和感受。
2. 引导学生思考外出就餐时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并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看法。
探究:1. 通过PPT或教学板书,向学生介绍外出就餐的基本安全知识,包括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2. 利用餐具模型和食物图片等教具,向学生展示正确使用餐具的姿势和方法,并让学生模仿练习。
3. 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其中一组扮演餐厅服务员,另一组扮演顾客。
让学生在模拟的场景中练习点菜、用餐礼仪等技巧。
4. 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餐桌礼仪的基本规范,例如用餐时保持安静、不随意乱动餐具等。
展示: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展示,让他们展示自己在角色扮演中学到的餐桌礼仪和社交技巧。
2. 鼓励学生互相表扬和提出建议,促进他们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巩固:1. 分发纸和笔,让学生绘制一张外出就餐的场景图,并标注出安全注意事项和餐桌礼仪的要点。
2. 邀请学生逐个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讨论和点评。
拓展:1. 邀请学生和家长一起制作外出就餐安全宣传海报,强化学生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和宣传意识。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餐厅,让他们亲身体验外出就餐的过程,并观察和学习专业服务员的礼仪技巧。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大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2.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幼儿园大班餐桌礼仪教案,文明礼貌教育活动

幼儿园大班餐桌礼仪教案,文明礼貌教育活动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良好的餐桌礼仪习惯,提高幼儿食品卫生意识;2.帮助幼儿认识到自己在用餐中的行为规范对周围人的影响,培养幼儿礼貌的行为习惯;3.培养幼儿为他人着想,关爱他人,建立友好的情感关系。
二、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游戏教学法、情景模拟法和示范演练法相结合。
三、教学内容1.用餐前的准备–洗手–擦嘴–理好头发2.就座规则–抢位、挤位等不文明行为的危害–根据自己的餐具找到自己的座位–技巧:让小朋友自行排队找到自己的座位3.餐桌礼仪–餐具的使用方法及其规范–吃饭时禁止说话、嬉闹等不礼貌行为–不大声嚼食、嘬汤、用筷子夹着东西玩等不雅行为–不挑剔食物,讲文明用餐语言,小菜先吃、不挑食等餐桌礼仪4.餐后收拾–小朋友们如果还有吃剩的东西,要把它们放进垃圾桶里–自己食用的餐具要清洗干净,放回餐桌上,将用过的餐巾放进垃圾桶里。
四、教学步骤1.课前准备–教师找到相应的教学工具(包括教案、食品卫生知识手册、餐具模型、画板等)和食物备齐–教室准备好用于模拟餐桌场景的桌子、椅子、餐具等2.教师通过示范演练法,向幼儿介绍各种餐桌礼仪,教授食品安全知识,强调卫生和礼貌的重要性3.小组分组游戏,模拟用餐环境,运用情景模拟法,让幼儿们了解在用餐中的一些文明行为,并搭配实际的食品和餐具进行模拟练习4.中午集体用餐时,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幼儿们运用所学的餐桌礼仪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用餐,检验与运用所学知识五、教学评估教师采用教学观察和问答的方式进行评价和反馈。
例如,观察幼儿在用餐前是否会去洗手,是否能够自行找到自己的座位,是否使用餐具规范等。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积极夸赞幼儿在使用文明餐桌礼仪方面的表现,同时也需要指出不当的行为,并及时纠正。
六、教学反思1.采用游戏教学法、情景模拟法和示范演练法相结合,使幼儿很快就能适应餐桌礼仪教学活动,学习体验更佳。
2.用图形化的餐具教具来辅助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3.教师评估需要多维度思考,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帮助幼儿掌握餐桌礼仪的规范,还要关注幼儿在使用餐桌礼仪过程中的情感表现,培养幼儿的情感教育。
幼儿园餐厅礼仪规则教案

幼儿园餐厅礼仪规则教案一、引言幼儿园餐厅是培养孩子良好饮食习惯和社交礼仪的重要场所之一。
为了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餐厅礼仪习惯,本教案将介绍幼儿园餐厅的礼仪规则,并提供相应的教学指导方法。
二、餐前准备1.穿戴整齐:孩子们应穿着整洁、衣衫干净。
不得穿着过于暴露或不雅观的衣物。
2.洗手准备:孩子们应在用餐前洗净双手,蓄长指甲、干净清洁。
三、入座礼仪1.拉住椅子入座:孩子们入座前应先拉住椅子,缓慢地坐下。
2.坐姿端正:孩子们应保持坐姿端正、身体挺直,不准倚靠桌子或扶手椅等。
3.餐巾摆放:孩子们将餐巾摆在腿上,保持干净整洁。
四、用餐礼仪1.用餐工具使用:孩子们应使用用餐工具,不准使用手直接取食物或饮用。
2.不声张进食:孩子们应细嚼慢咽,不张口大声吞咽,不发出吵闹声。
3.不挑食:孩子们应尊重食物,不挑食拣食,不将食物弄洒、扔掉或浪费。
4.与他人分享:孩子们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喜欢的食物,但不得强行对方接受或分享。
5.及时清理:孩子们应在用餐结束后,及时清理自己的用餐区域,将杂物放回原位。
五、离座礼仪1.请候:孩子们应在离座前礼貌地说一句“请候”,表示自己将离开座位。
2.垂直站立:孩子们应从椅子上垂直站立,不得匆忙或踩踏他人。
3.桌椅整理:孩子将椅子推进桌子下,并将用过的餐巾整理好,放在餐盘中。
六、总结通过培养幼儿园孩子们的餐厅礼仪,不仅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饮食习惯,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社交礼仪和人际交往能力。
幼儿园教师和家长要共同努力,给孩子们营造良好的餐厅礼仪氛围,并通过实践和引导,帮助孩子们逐步掌握餐厅礼仪规则。
注:本教案仅作为参考,教师们可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礼仪在外用餐教案

礼仪在外用餐教案教案标题:礼仪在外用餐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外用餐的基本礼仪规范;2. 培养学生在外用餐时的自信和得体举止;3. 提高学生的社交技巧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准备:1. PPT或白板;2. 外用餐场景图片或视频资料;3. 一些常见的用餐场景和问题的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入话题,让学生了解外用餐的场景和重要性;2. 引发学生对于外用餐礼仪的思考,例如:“你们在外用餐时是否遇到过尴尬的情况?你们觉得外用餐礼仪为什么重要?”二、讲解外用餐礼仪(10分钟)1. 通过PPT或白板,向学生介绍外用餐的基本礼仪规范,包括:a. 就座礼仪:等待主人或长辈指示后入座,女生通常先坐;b. 餐具使用:从外到内依次使用餐具,用过的餐具放在盘子中间;c. 用餐姿势:保持优雅的坐姿,不大声喧哗或张口嚼食;d. 餐桌交流:尊重他人,避免争论或谈论敏感话题;e. 结束礼仪:等待主人或长辈结束用餐后才离开座位。
三、分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在外用餐时可能遇到的尴尬情况和解决方法;2.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3.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常见的用餐场景和问题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2. 学生可以分组或个人进行讨论,然后向全班分享他们的分析和解决方案;3.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角色扮演(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不同角色在外用餐的场景;2.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其他小组成员观察并给予反馈;3. 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和指导。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外用餐礼仪的重要性;2.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回答问题:“你觉得你在外用餐时需要改进的地方是什么?你打算如何提高自己的外用餐礼仪?”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参与外用餐的机会,提高实践能力;2. 邀请专业人士或有经验的人士来校内进行外用餐礼仪的讲座或指导;3.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观察和记录他人在外用餐时的礼仪表现,并写一篇观察报告。
儿童出去吃饭规矩礼仪教案

儿童出去吃饭规矩礼仪教案教案标题:儿童外出就餐规矩礼仪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儿童外出就餐的规矩和礼仪;2. 培养儿童在外就餐时的良好行为习惯;3. 提高儿童的社交技能和与他人的互动能力。
教学内容:1. 外出就餐的基本规矩:如如何选择座位、如何点餐、如何使用餐具等;2. 外出就餐的基本礼仪:如如何向服务员点菜、如何与他人共享食物、如何与他人交谈等;3. 外出就餐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如如何避免食物中毒、如何安全使用餐具等。
教学步骤:引入:1. 引入话题:与学生讨论他们是否喜欢外出就餐,以及他们是否了解外出就餐的规矩和礼仪。
2. 引入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了解儿童外出就餐的规矩和礼仪。
主体:3. 讲解外出就餐的基本规矩: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展示,向学生介绍外出就餐时的基本规矩,如如何选择座位、如何点餐、如何使用餐具等。
并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规矩的重要性和意义。
4. 讲解外出就餐的基本礼仪:通过角色扮演、示范等方式,向学生展示外出就餐时的基本礼仪,如如何向服务员点菜、如何与他人共享食物、如何与他人交谈等。
并与学生一起练习这些礼仪的应用。
5. 强调外出就餐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向学生介绍外出就餐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如如何避免食物中毒、如何安全使用餐具等。
并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注意事项的重要性和应对方法。
总结:6. 总结归纳: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外出就餐的规矩和礼仪的重要性。
7. 提问互动:向学生提问,检查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8. 激发思考: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的外出就餐的规矩和礼仪。
拓展活动:9.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外出就餐场景,让学生实践所学的规矩和礼仪。
10. 书写总结: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外出就餐规矩礼仪的总结,包括学到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悟。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是否能够正确运用外出就餐的规矩和礼仪。
2. 检查学生书写的总结,评估他们对外出就餐规矩礼仪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礼仪活动方案《在外用餐(入座)》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入座时长者先入座。
2.培养幼儿良好的公共场所礼仪行为。
活动准备:
木偶,卡片,礼仪星星的图片或头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通过木偶表演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利用木偶进行情景演示,一家人外出到餐厅进餐(人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我)教师讲述:“今天是星期天,天气特别好。
”“我”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玩,到了午饭时间,全家人来到一家很干净很漂亮的餐厅准备吃饭,这家餐厅的名字叫“礼仪餐厅”。
走进餐厅,听到一个很好听的声音:“欢迎来到礼仪餐厅用餐。
”顺着声音找过去,原来是墙上的小星星眨着眼睛在说话,大家赶快和小星星打招呼问好。
小星星接着说:“我是礼仪小星星,我们的餐厅里有许多好吃的东西,我们非常欢迎有礼貌的客人,快请进来吧!”全家人一起往里走,来到桌子旁边,还没等坐下,就听见小星星说,“等一等,不着急,我要先请小朋友来回答一个问题。
”
2.提问:“来到礼仪餐厅应该谁先坐下(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思考)?”
(二)关键步骤:
1.幼儿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自由进行表述。
2.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礼仪小星星“是怎么说的,教师用礼仪小星星的口吻说出正确的礼仪规范:“外出进餐很开心,大家一起到餐厅,站在桌边等一等,爷爷,奶奶您先请。
”
3.提问:“小朋友们听清楚礼仪小星星说的话了吗?应该谁先坐下呢?”幼儿回答教师问题,模仿说儿歌。
4.教师总结评价给予幼儿鼓励。
幼儿园公共场所礼仪教案
活动延伸:
1.可通过角色扮演,卡片操作的方式,让幼儿巩固外出进餐的礼仪。
2.在区域活动中设置一个小餐厅,准备一些餐具及食物,让幼儿能够在餐厅玩“进餐游戏”,巩固用餐礼仪。
家园互动:
1.家长对幼儿应进行隐性教育,并要注意自己的行为。
2.幼儿忽略进餐礼仪时,家长要有意识地提示幼儿,当幼儿自觉遵守礼仪规则时,应及时给予肯定。
注意事项:
1.礼让长辈时,要站在座位的斜后方。
2.对不熟悉的亲属,长者,也应该提醒幼儿主动礼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