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
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性脑病的观察及护理

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性脑病的观察及护理【摘要】目的:总结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性脑病的护理措施,以提高临床护理水平。
方法:对7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性脑病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
结果:53例患者及时发现肝性脑病的先兆,去除诱因,及早控制肝昏迷的发展,预后较好。
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性脑病患者正确的观察及护理,对及时治疗与控制疾病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肝硬化;肝性脑病;观察;护理我科2003年1月~2006年7月收治7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性脑病的患者,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74例肝性脑病患者中男51例,女23例,年龄20~80岁,平均54.3岁。
按肝性脑病分期标准[1]:Ⅰ期(前驱期)15例,Ⅱ期(昏迷前期)24例,Ⅲ期(昏睡期)19例,Ⅳ期(昏迷期)16例。
1.2 主要治疗:合理补充足够的营养,饮食中控制蛋白质的摄入,清洁灌肠,酸化肠道,减少肠道内氨的产生和吸收,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清除;减少氨类药物的应用,给予乙酰谷酰胺、精胺酸等;改善缺氧,纠正氨基酸代谢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积极防治其它并发症,必要时行人工肝支持治疗。
2 护理2.1 肝性脑病早期症状的观察与护理2.1.1 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为肝性脑病的前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多数肝硬化患者发生肝性脑病前都有性格的改变、情绪反常或行为错乱等。
护士加强临床观察,尤其是夜间。
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可采取与患者交谈的方法,了解患者的反应性和回答问题的能力、定时定向力、计算力等。
在测试时一般采取最简单的方法,如问患者叫什么名字?现在是白天还是晚上?在哪个地方?以及10以内的加减法等。
肝性脑病早期患者在回答这些简单问题时常出现反应迟钝或错误。
2.1.2 继发感染:如发热、血象增高,可能继发感染,可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做好病房环境消毒,保持空气流通,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2.1.3 严密观察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特别是使用利尿剂患者,更须加强观察,定期抽血测定电解质,并及时给予补充纠正。
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

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临床路径(2011年版)一、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ICD-10:K72.903伴K 74.1-K74.6/K70.301/K71.701/K76.102/P78.8/A52.7↑K77.0*)。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内科学》(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十二版)。
1.肝硬化病史。
2.有神经精神症状及体征,或虽无神经精神症状及体征,但神经心理智能测试至少有两项异常。
3.有引起肝性脑病的诱因。
4.排除其他引起神经精神症状的原因。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内科学》(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十二版)。
1.去除诱因。
2.对症及支持治疗。
3.针对发病机理采取措施。
4.基础疾病的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3–14日。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72.903伴K74.1-K74.6 /K70.301/K71.701/K76.102/P78.8/A52.7↑K77.0*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疾病编码。
2.符合需要住院的指征:临床分期为有临床症状的肝性脑病(即I–Ⅳ期)。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血氨、血气分析;(3)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头颅CT或MRI、脑电图。
3.疑有颅内感染者可选择:脑脊液检查。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去除诱因:包括积极止血、清除肠道积血、积极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消除便秘、改善肾功能、禁用镇静剂、避免大量利尿和放腹水等。
2.对症及支持治疗。
(1)经口、鼻饲或静脉营养。
(2)热量供应:35–40kcal/Kg/d,以碳水化合物为主。
肝硬化并发症

肝硬化病并发症
肝硬化病人常死于各种并发症,故对并发症的认识及治疗非常重要。
(1)、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多突然出现呕血及黑便。
出血的原因:①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②约有30%一40%出血是因为并发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等疾病。
③因肝功障碍,凝血因子生成障碍,凝血功能减低,引起上消化道粘膜弥漫性出血。
(2)、肝性脑病:是晚期肝硬化最严重并发症。
约50%病人有—定的诱因,有诱因者,去除诱因,经正规治疗,预后较好。
无诱因者预后极差,病死率较高。
此外,可出现脑脊髓损害症状,主要表现:痉挛性截瘫,下肢肌张力增高等。
(3)、感染:因长期患病,营养不良及脾功亢进,白细胞减少等,使机体抗感染能力及免疫功能低下,易造成各种感染,较常见腹膜及肠道感染。
(4)、电解质紊乱:常见低钾、低钠、低氯血症、代谢性碱中毒。
(5)、肝肾综合征:肝硬化晚期顽固性腹水基础上,出现功能性肾功衰竭此时肾脏无明显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①少尿或无尿;②稀释性低钠血症;③低尿钠;④氮质血症。
(6)、肝癌:肝硬化者常并发肝癌,特别在国内病毒性肝炎是肝硬化的主要病因,国内外正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三者之间的关系。
肝硬化致消化道大出血并发肝性脑病34例护理体会

粉 等碱性食 物 , 中和 胃酸 、 收敛黏膜 , 有助止 血 , 同时限制 钠 盐及蛋 白质 , 预防肝性 脑病 的发生。避免进食粗糙 、 硬食 物 坚
综上所述 , 硬化是一种常见病 , 肝 上消化道 出血 和肝性脑
病 是本病 死亡 的主要 原 因 , 如何提 高抢救 成功率 , 少并发 减 症, 降低病死率 , 一直是临床 医务工作者关 注的问题 。早期 防
的解毒与清除能力减退 。 感染可增强组织 的分解代谢 , 从而增 加产氨 , 而诱发肝 昏迷 , 威胁患者生命 。护士应 了解肝性脑病
炎肝 硬化 2 5例 , 型肝炎肝硬 化 3例 , 丙 酒精性 肝硬 化 4例 ,
药物性肝硬化 2 。 例 1 治疗 方法 :4例患者均 给予止血 、 . 2 3 保肝 、 抗感染等处理 : 奥 曲肽 06 、 用 10h 谷 胱 甘肽 1 / , . 连 2 , . g 支链 氨基 酸 2 a 2 0mLd 门冬 氨酸鸟 氨酸 1 d 静 脉滴注 , 浆 白蛋 白支 5 /、 O , 血 持 等治疗 , 热者加用 头孢他 啶 3g 每 日2次 , 发 , 持续静 脉滴
( ) 7 2 7 4 9 : 1— 1 .
术毕手术器械用流动水 冲洗 , 要轻拿 轻放 , 以免损坏 。洗
净后擦干 , 器械的管 腔可用氧气吹干 。摄像镜头 、 对 冷光源导 线用易吸水 的软布擦干净 , 无角度盘好 , 勿折 弯放 置。每次术 前用 2 %戊二醛浸泡 1 , 0h 使用前用 09 .%氯化钠注射液冲洗 ,
止并发症发生 , 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病外 , 护理人员的细心 观察 、
及辛辣 刺激 性食物 , 注意营养 。尤其是病情稳定 时一定要 向
患者及 家属宣传控制饮食 的重要性 , 以免诱发再 度 出血 。肝 性脑病患者必须控制饮食 中的蛋 白质 。昏迷期 给无蛋 白质饮
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性脑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性脑病的临床护理体会兰春容(四川省绵阳市中医医院,四川绵阳621000)[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性脑病的临床护理方法,对该病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并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收集46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性脑病的患者,经过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有效的护理措施后,观察其临床症状改善(主要指意识、行为改变)的情况。
结果:46例肝硬化失代偿期伴肝性脑病患者,其中肝性脑病Ⅰ期与Ⅱ期患者25例,未加重即向Ⅲ期与Ⅳ期转变者23例;肝性脑病Ⅲ期与Ⅳ期患者21例,于24h后成功苏醒9例,于48h后成功苏醒6例,于72h后成功苏醒4例,1周内成功苏醒2例;病情均得到了不同程度改善,其中,预见性护理有效率为92%;临床护理有效率为100%。
结论: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给予精心的基础、心理和饮食护理以及预见性护理,对预防肝性脑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降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性脑病的病死率,提高本病的疗效均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肝硬化失代偿;肝性脑病;护理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
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
肝硬化晚期即肝硬化失代偿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
其中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异常甚至昏迷[1]。
其发病凶险,且由于病情复杂,临床疗效差,常反复发生。
因此,全面、整体、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肝性脑病症状,减少复发及降低病死率。
本次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 2012年7月我科收治的46例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后肝性脑病发生、发展及转醒的改善情况情况等,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6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性脑病患者均系我院脾胃病科住院患者,年龄40 78岁,其中男29例,女17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32例,乙醇性肝硬化1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3例;肝性脑病Ⅰ期与Ⅱ期25例,Ⅲ期与Ⅳ期21例;46例患者中30例为第一次出现肝性脑病,10例为第二次出现肝性脑病,6例为多次出现肝性脑病。
肝硬化病人并发肝性脑病时的局部神经系体征:一种被低估了的病种?

2 6 肝 硬 化 病 人 并 发 肝 性 脑 病 时 的 局 部 神 经 2
系体 征 : 种 被 低 估 了 的 病 种 ? 一
51 8.
[ ]Cd 英 / a—
rnl F ∥A at e t o . 0 1 9 ( ) 一 1 ae J … m JG s o n r1一 0 ,6 2 . 5 r e 2 5
获 取 病 人 详 细 病 史 , 集 病 人 活 检 时 血 清 收 标 本 进 行 全 面 实 验 室 项 目测 定 。酒 精 滥 用 定 义 为 每 日酒 精 摄 人 超 过 6 0 g且 持 续 时 间 至 少 1 0
年。
化 诊 断 根据 肝 活 检 证 实或 根 据 临 床 ( 水 、 病 腹 肝
评 估 将 肝 细 胞 增 生 与 临 床 和 人 口统计 学 特 点 综
合 考 虑 时 , 细胞 增 生 是 否 为 HC 肝 C发 生 的 独 立
风 险 因素 。
方 法 回顾 性 研 究 9 例 1 8 r 7 9 8年 至 19 9 4年 肝 活 检 证 实 为 肝 硬 化 而 肝 功 能 良好 ( hl 级 Ci A d
平 均 随访 5 ( 2~10 个 月 , 期 间 31 2) 此 体 征 ) 生 化 参 数 、 声 检 查 和 内窥 镜 检 查 ( 脉 、 超 门 高 压 征 象 ) 肝 病 严 重 性 评 估 按 C i — u 分 。 hl P d 级 。H 诊 断 标 准 : 有 相 应 的 神 经 精 神 征 象 , E ① 如 : 睡 、 识 模 糊 、 体 外 系 张 力 过 高 、 翼 样 嗜 意 锥 扑 震 颤 、 病 性 口臭 。② 排 除 其 它 原 因性 代 谢 性 肝 脑 病 。③ 有 典 型 脑 电 图 ( E 图像 。 E G) 对 所 有 并 发 H 的肝 硬 化 病 人 进 行 全 面 体 E 检 , 院期 间 和 随 访 时 重 复 体 检 和 E G 检 查 。 住 E 凡 有 F S病 人 均 进 行 脑 C N T扫 描 。 7天 后 存 活 者再 次 复 检 。所 有 F S病 人 在 脑 C N T扫 描 排 除
24例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早期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将托手板 、 头架 、 支腿架都 加上衬 垫 , 避免皮肤 直接接触 金 属床缘及金属腿架 ; 枕部垫一 睹喱头 圈 , 避免头部受 压 ; 建 立静脉通路 的一侧上肢用 布 巾包裹 保暖 置于托手板 上 , 另
稳 定 性 更 容 易 受 到 破 坏 。所 以 , 气 腹 过 程 中 , 术 室 护 在 手
2 孙 红 华 . 腔 镜 直 肠 癌 手 术 体 位 性 神 经 损 伤 的 护 理 干 腹
预 [ ] 现 代 中西 医结 合 杂 志 ,0 8 1 3 ) 5 2 J. 20 ,7( 3 :2 7—
有重要的意义 。
气腹的建 立 、 低脚 高 的体 位 均 造成 腹 腔 内容 物上 头 移 , 肌抬 高压 迫胸 腔 , 膨胀 受 阻 , 道 阻力增 加 , 膈 肺 气 氧饱 和度下降 ; 气后 腹 内压 升高 , 过迷 走神 经反 射 可引起 充 通
心 率 减 慢 ; 腔 室 综 合 征 (b o ia cmpr n sn rm , 腹 ad m nl o at t ydo e me
2 4例 肝 硬 化 并 发 肝 性 脑 病 早 期 患 者 的 临 床 观 察 及 护 理
潘 英 苑 , 少 丽 穆
( 西省 汉 中 市 30 陕 2 1医院 消 化 内科 , 西 陕 汉中 73 0 ) 2 00
摘要
目的 : 察 探 讨 肝 硬 化 并 发 肝 性 脑 病 早 期 患 者 的 临 床 观 察 及 护 理 方 法 , 结 其 护 理 体 会 及 临床 价 值 。方 观 总
法 : 取 20 0 ~ 0 1 4间 2 选 0 9— 4 2 1 —0 4例 肝硬 化 并 发 肝 性 脑 病 早 期 患者 , 给 予 针 对 性 的 护 理 干 预 , 其 临床 病 历 均 对 资料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结 果 :4例 患 者 经 治 疗 及 护 理 后 , 情 好 转 2 2 病 O例 , 自动 出院 3例 , 亡 1例 。其 中为 I~ 死 Ⅱ期 的 患 者 有 2 2例 , 9 . % , 于上 消化 道 出血 诱 发 肝 性 脑 病 有 3例 , 占 17 由 经及 时 进 行 抢 救 , 中 2例 好 转 出 院 , 其 1
52例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发病诱因分析

62 .
刘 沛. 肝衰竭发生机制研究现状 I] - .中 国实用 内科杂 志 。 j
20 , 59 :8 -8 . 0 5 2 ( ) 7 0 7 1
( 本文应用小剂量糖 皮 质激 素和 肝素治 疗重 型肝 炎 . 未给 出应用 的适应症 , 用法不规范也不合 理 。 未说 明监测情况 . 更 从 结果看 , 疗效也不好 。 本刊不推荐读者模仿应用—— 编者注) ( 稿 : 0 60 - 5 收 2 0 - 82 )
维普资讯
I 二J ]
]
]
]
]
20 年 2 07 月第 1 卷第 1 0 期
JC i He a l F l p t , ! n o
o ! ! ! : o. : !
・
5 ・ 7
可 以使肝 细胞 肿胀 减轻 , 窦腔 通 畅 , 肝 毛细胆 管 淤胆 减 轻 , 以改善 肝脏 微循 环 [ 可 8 叫 。 观察 结 果表 明 , 综合 支持 疗 法 的基础 上 , 用 小 在 应
例( 5 )肾功能不全 1 3 , 0例 (9 2 ) 医源性 因素 ( 括利 尿 、 1 . , 包 放腹水 、 术 、 手 镇静 剂) 1例 ( 1 2 ) 高 蛋 白饮 食 7例 1 2. .
(3 5 ) 便秘 6例( 1 5 )腹泻 2例 (. 5 )其 他 3例( . 7 )不 明原 因 3例 (. 7 )诱 因的多少 、 1 . . 1. , 3 8 . 5 7 . 5 7 。 肝功 能损害
2 03 1 ( ) 3 — 8 0 。1 1 :73 .
[ 3 郝菁华 , 8 石军 . 任万华 . 肝 素在慢性 乙 型肝 炎治疗 中的 等.
应用 [] 临床 肝胆病杂志 ,0 2 1 ( ) 1 910 J. 20 .8 2 :0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ICD-10:K72.903伴
K74.1-K74.6/K70.301/K71.701/K76.102/P78.8/A52.7K77.0*)。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科学》(灏珠主编,人民卫生,2005年,第十二
版)。
1.肝硬化病史。
2.有神经精神症状及体征,或虽无神经精神症状及体征,但神经心理智能测试至少有两项异常。
3.有引起肝性脑病的诱因。
4.排除其他引起神经精神症状的原因。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科学》(灏珠主编,人民卫生,2005年,第十二
版)。
1.去除诱因。
2.对症及支持治疗。
3.针对发病机理采取措施。
4.基础疾病的治疗。
文档Word
`
(四)标准住院日为13–14日。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7
2.903伴
K74.1-K74.6/K70.301/K71.701/K76.102/P78.8/A52.7↑K77.0*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疾病编码。
2.符合需要住院的指征:临床分期为有临床症状的肝性脑病(即I–Ⅳ期)。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血氨、血气分析;
(3)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头颅CT或MRI、脑电图。
3.疑有颅感染者可选择:脑脊液检查。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去除诱因:包括积极止血、清除肠道积血、积极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消除便秘、改善肾功能、禁用镇静剂、避免大量利尿和放腹水等。
文档Word
`
2.对症及支持治疗。
(1)经口、鼻饲或静脉营养。
(2)热量供应:35–40kcal/Kg/d,以碳水化合物为主。
(3)蛋白质供应:肝性脑病I、Ⅱ期开始数日20g/d,Ⅲ、Ⅳ期开始数日禁食;每2–3天增加10g/d;加量至1.2g/Kg/d;以植物蛋白为主。
(4)其他对症支持治疗:包括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有低蛋白血症者静脉输注血浆、白蛋白;有脑水肿者给予脱水治疗等。
3.针对发病机理采取措施:
(1)减少肠道氨及其他有害物质的生成和吸收:
①清洁肠道:口服或鼻饲25%硫酸镁30–60ml导泻,或乳果糖进行灌肠(必要时);
②降低肠道pH:先以乳果糖口服或鼻饲,然后每小时追加1次,直至大便排出;适当调整剂量以保证每日2–3次软便为宜;
③抑制肠道细菌生长:应用肠道益生菌制剂;
④抗菌药物的应用:选择肠道不吸收的抗生素,如利福昔明。
(2)促进氨的代、拮抗假性神经递质、改善氨基酸平衡。
①降血氨药物:包括门冬氨酸-鸟氨酸(严重肾功能不文档Word
`
全患者,即血清肌酐>3mg/dL时禁用)、精氨酸(高氯性酸中毒及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等。
②拮抗假性神经递质:考虑可能用过苯二氮卓类药物者可静脉注射氟马西尼;有椎体外系体征用其他方案治疗无效者可口服溴隐亭。
③改善氨基酸平衡:支链氨基酸静脉输注。
4.基础疾病的治疗:包括改善肝功能等。
(八)出院标准。
1.诱因去除、神经精神症状及体征消失。
2.停止静脉输液,至少3天。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经治疗后,神经精神症状及体征消失,但仍有大量腹水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合并出血,则退出该路径,进入相应的临床路径。
2.经治疗后,神经精神症状及体征无改善,且肝细胞功能严重障碍或进行性恶化时,则退出该路径,进入相应的临床路
径。
文档Word
`
二、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ICD-10:K72.903伴
K74.1-K74.6/K70.301/K71.701/K76.102/P78.8/A52.7↑K77.0* )
患者: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3–14日日期住院第1–2 天
文档Word
`
文档Word
`
文档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