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肝性脑病病例分析

合集下载

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

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

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由于长期存在的肝损伤而引起肝脏组织的疤痕化。

这种疾病会导致肝功能的持续性受损,严重时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病例,来探讨其病情特点、诊断和治疗策略。

病例描述:患者,男性,60岁,主诉近期出现腹胀、食欲差、体重下降,并伴有进行性乏力、黄疸。

患者既往有多年的酗酒史,并患有病毒性肝炎。

体格检查显示腹水、黄疸、肝脾肿大等体征。

实验室检查显示肝功能异常,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肝功能代偿不全。

临床病例分析:1. 病因分析:患者酗酒史和病毒性肝炎的存在是导致肝硬化的主要原因。

长期过量的酒精摄入会引起肝损伤,病毒性肝炎则是肝硬化的常见病因之一。

2. 症状分析:患者主要出现腹胀、食欲差、体重下降等胃肠道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腹水的存在有关。

乏力和黄疸可能是肝功能受损的表现。

3. 体征分析:腹水、黄疸以及肝脾肿大是肝硬化的常见体征。

腹水的形成是由于肝功能不全导致胶体渗透压下降和门静脉压力升高所致。

4. 实验室检查分析: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提示肝脏合成功能减退,肝功能代偿不全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病情。

诊断和治疗策略: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我们可以初步诊断其为肝硬化。

治疗策略如下:1. 病因治疗:针对患者的酗酒史,需引导患者戒酒,避免进一步对肝脏造成损害。

对于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应结合具体情况采取抗病毒药物治疗。

2. 对症治疗:针对腹水,可使用利尿剂和限盐饮食,必要时行腹水穿刺。

针对黄疸,可通过改善肝功能和胆汁排泄来缓解症状。

此外,对乏力和食欲不振,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

3. 并发症治疗:肝硬化患者易发生并发症,如肝性脑病、门腔静脉高压等。

根据具体病情,可采取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或手术治疗来缓解并发症。

4. 肝移植:对于某些晚期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是唯一的治愈方法。

肝移植手术可以替换掉患者功能受损的肝脏,重建正常的肝功能。

肝性脑病病例分析

肝性脑病病例分析

2013-2014年度案例分析作业患者,常某,男,58岁,2014年01月06日以“发现尿黄,皮肤粘膜黄染10天余”为主诉平诊入院。

初步诊断黄疸待查。

查体:T:36.6℃,p:79次/分,BP:126/76mmHg。

现患者精神状态差,间断意思模糊,烦躁,食欲差,睡眠差,大便正常,小便黄。

化验结果:总胆红素548.4umol/l(0-25),白蛋白31.9g/l(35-55),谷丙转氨酶281u/l,谷草转氨酶548u/l(0-40),PT19.2s(9.6-14)。

患者“乙肝”30年,无高血压、心脏病史,无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病史,无肝炎、结核、疟疾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无外伤、输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问题:1、该患者当前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2、该患者存在哪些护理问题?3、应如何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4、应对患者进行哪些健康教育?答:1、最可能的诊断:肝性脑病2、护理问题:(1)思维过程改变与血氨增高、大脑处于抑制有关(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代谢紊乱、进食少等有关(3)有受伤的危险与肝性脑病致精神异常、烦躁不安有关(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黄疸致皮肤瘙痒有关(5)知识缺乏缺乏预防肝性脑病发生的知识3、饮食指导:饮食护理原则是控制总能量和蛋白质,减少体内代谢产氨。

(1)早期禁食蛋白质饮食(奶、蛋、肉类),可口服果汁、米油、面汤、软烂面条等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饮食补充能量。

(2)昏迷患者可鼻饲25%葡萄糖溶液,胃排空不良时可选用深静脉滴注25%葡萄糖溶液。

待患者神志清楚后,可逐步增加蛋白质饮食每天20g,病情好转后,可每3-5d增加10g,短期内不超过40-50g/d,宜选用植物蛋白。

如各种豆类蛋白。

(3)并密切注意患者对蛋白质的耐受力,反复尝试,掌握适合病人的蛋白质量。

(4)对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应避免粗糙食物,以免引起出血。

4、健康教育:⑴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熟悉易导致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尽可能避免各种诱因的发生。

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

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

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其特征是肝脏组织的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形成和再生结节出现,导致肝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受到严重损害。

本文将通过对一个具体病例的详细分析,探讨肝硬化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策略以及预后情况。

一、病例介绍患者_____,男性,55 岁,因“反复腹胀、乏力 3 年,加重伴双下肢水肿 1 周”入院。

患者 3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乏力,食欲减退,未予重视。

近1 周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双下肢水肿,遂来我院就诊。

二、既往病史患者有长期大量饮酒史,每日饮酒量约 250g,持续 20 余年。

否认肝炎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无家族性遗传疾病史。

三、临床症状与体征患者神志清楚,但精神萎靡。

全身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可见肝掌及蜘蛛痣。

腹部膨隆,呈蛙状腹,有移动性浊音,腹壁静脉曲张。

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 3cm,质硬。

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四、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显示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轻度升高,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白球比例倒置。

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

凝血功能检查显示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2、影像学检查:腹部 B 超显示肝脏体积缩小,表面凹凸不平,回声增粗增强,分布不均匀。

门静脉增宽,脾大,腹腔内大量积液。

3、胃镜检查:可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五、诊断综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结果,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

六、病因分析长期大量饮酒是导致该患者肝硬化的主要原因。

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对肝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可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坏死和炎症反应。

反复的肝细胞损伤和修复过程,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发生。

七、治疗方案1、一般治疗:患者卧床休息,增加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限制水钠摄入,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 2g,水摄入量不超过 1000ml。

2、保肝治疗:使用甘草酸二铵、多烯磷脂酰胆碱等药物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

24例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早期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24例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早期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与开腹组 相 比较 , 异 均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内镜 组 为优 。 差 以
将托手板 、 头架 、 支腿架都 加上衬 垫 , 避免皮肤 直接接触 金 属床缘及金属腿架 ; 枕部垫一 睹喱头 圈 , 避免头部受 压 ; 建 立静脉通路 的一侧上肢用 布 巾包裹 保暖 置于托手板 上 , 另
稳 定 性 更 容 易 受 到 破 坏 。所 以 , 气 腹 过 程 中 , 术 室 护 在 手
2 孙 红 华 . 腔 镜 直 肠 癌 手 术 体 位 性 神 经 损 伤 的 护 理 干 腹
预 [ ] 现 代 中西 医结 合 杂 志 ,0 8 1 3 ) 5 2 J. 20 ,7( 3 :2 7—
有重要的意义 。
气腹的建 立 、 低脚 高 的体 位 均 造成 腹 腔 内容 物上 头 移 , 肌抬 高压 迫胸 腔 , 膨胀 受 阻 , 道 阻力增 加 , 膈 肺 气 氧饱 和度下降 ; 气后 腹 内压 升高 , 过迷 走神 经反 射 可引起 充 通
心 率 减 慢 ; 腔 室 综 合 征 (b o ia cmpr n sn rm , 腹 ad m nl o at t ydo e me
2 4例 肝 硬 化 并 发 肝 性 脑 病 早 期 患 者 的 临 床 观 察 及 护 理
潘 英 苑 , 少 丽 穆
( 西省 汉 中 市 30 陕 2 1医院 消 化 内科 , 西 陕 汉中 73 0 ) 2 00
摘要
目的 : 察 探 讨 肝 硬 化 并 发 肝 性 脑 病 早 期 患 者 的 临 床 观 察 及 护 理 方 法 , 结 其 护 理 体 会 及 临床 价 值 。方 观 总
法 : 取 20 0 ~ 0 1 4间 2 选 0 9— 4 2 1 —0 4例 肝硬 化 并 发 肝 性 脑 病 早 期 患者 , 给 予 针 对 性 的 护 理 干 预 , 其 临床 病 历 均 对 资料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结 果 :4例 患 者 经 治 疗 及 护 理 后 , 情 好 转 2 2 病 O例 , 自动 出院 3例 , 亡 1例 。其 中为 I~ 死 Ⅱ期 的 患 者 有 2 2例 , 9 . % , 于上 消化 道 出血 诱 发 肝 性 脑 病 有 3例 , 占 17 由 经及 时 进 行 抢 救 , 中 2例 好 转 出 院 , 其 1

肝性脑病-肝硬化-一-病例分析

肝性脑病-肝硬化-一-病例分析

肝性脑病-肝硬化-一-病例分析病例摘要:
一位患者患肝硬化已5年,平时状态尚可。

1次进食不洁肉食后,出现高热(39℃)、频繁呕吐和腹泻,继之出现说胡话,扑翼样震颤,最后进入昏迷。

分析题:
试分析该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
参考答案:
1)肝硬化病人,因胃肠道淤血,消化吸收不良及蠕动障碍,细菌大量繁殖。

现进食不洁肉食,可导致肠道产氨过多。

2)高热病人,呼吸加深加快,可导致呼吸性碱中毒;呕吐、腹泻,丢失大量钾离子, •同时发生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引起低钾性碱中毒;呕吐丢失大量H+和Cl-,•可造成代谢性碱中毒。

碱中毒可导致肠道、肾脏吸收氨增多,而致血氨升高。

3)肝硬化病人常有腹水,加上呕吐、腹泻丢失大量细胞外液,故易合并肝肾综合征,肾脏排泄尿素减少,大量尿素弥散至胃肠道而使肠道产氨增加。

4)进食不洁肉食后高热,意味着发生了感染,组织蛋白分解,导致内源性氮质血症。

52例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发病诱因分析

52例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发病诱因分析
( )4 5 4 :3 .
62 .
刘 沛. 肝衰竭发生机制研究现状 I] - .中 国实用 内科杂 志 。 j
20 , 59 :8 -8 . 0 5 2 ( ) 7 0 7 1
( 本文应用小剂量糖 皮 质激 素和 肝素治 疗重 型肝 炎 . 未给 出应用 的适应症 , 用法不规范也不合 理 。 未说 明监测情况 . 更 从 结果看 , 疗效也不好 。 本刊不推荐读者模仿应用—— 编者注) ( 稿 : 0 60 - 5 收 2 0 - 82 )
维普资讯
I 二J ]




20 年 2 07 月第 1 卷第 1 0 期
JC i He a l F l p t , ! n o
o ! ! ! : o. : !

5 ・ 7
可 以使肝 细胞 肿胀 减轻 , 窦腔 通 畅 , 肝 毛细胆 管 淤胆 减 轻 , 以改善 肝脏 微循 环 [ 可 8 叫 。 观察 结 果表 明 , 综合 支持 疗 法 的基础 上 , 用 小 在 应
例( 5 )肾功能不全 1 3 , 0例 (9 2 ) 医源性 因素 ( 括利 尿 、 1 . , 包 放腹水 、 术 、 手 镇静 剂) 1例 ( 1 2 ) 高 蛋 白饮 食 7例 1 2. .
(3 5 ) 便秘 6例( 1 5 )腹泻 2例 (. 5 )其 他 3例( . 7 )不 明原 因 3例 (. 7 )诱 因的多少 、 1 . . 1. , 3 8 . 5 7 . 5 7 。 肝功 能损害
2 03 1 ( ) 3 — 8 0 。1 1 :73 .
[ 3 郝菁华 , 8 石军 . 任万华 . 肝 素在慢性 乙 型肝 炎治疗 中的 等.
应用 [] 临床 肝胆病杂志 ,0 2 1 ( ) 1 910 J. 20 .8 2 :0 ‘1 .

病例分析:一例肝硬化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一例肝硬化病例分析
二、失代偿期: 主要为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
(一)肝功能减退 1. 全身症状 2. 消化道症状 3. 出血、贫血 4. 内分泌紊乱
临床表现
( 二) 门静脉高压 三大表现:脾大、侧枝循环、腹水 其中侧枝循环对门V高压症的诊断有特征性意义
腹水:肝硬化最突出的表现,失代偿期患者75%以上有腹水。
腹水形成机制:水、钠潴留,与下列腹腔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有关:
保肝定88.5mm多o烯l/↓磷L;脂白酰细胆胞碱计注数射3液5.456150m^g9/+L。葡5%提萄示糖肝注功射能液明50ml 显异常,静低脉蛋续白滴及1电/日解质紊乱,可能存在感染。
降黄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粉针1g +0.9%氯化钠注射液 100ml静脉输液1/日
纠正低蛋 人血白蛋白10g +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续滴; 白
一例肝硬化患者的 病例分析
疾病简介
定义: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
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
病理组织学变化
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 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 硬化
上述需要强调的是:
①肝硬化的病变为弥漫性,累及整个肝脏。局部纤维化不是肝硬化。 ②纤维化和结节再生必须同时存在。只有再生结节或纤维化不是肝 硬化。(如肝门脉性硬化症没有结节再生)。 ③肝小叶、血管结构改变,即假小叶形成。如小叶结构大部分完好 (先天性肝纤维化)也不是肝硬化。
*单纯放腹水只能临时改善症状,2-3天后既恢复原状。 *放腹水+输注白蛋白 4. 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每周定期少量多次输新鲜血或白蛋白,可改善机体一般状态,改善肝 功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腹水消退。

病例分析——有关肝硬化的病

病例分析——有关肝硬化的病

病例分析——有关肝硬化的病肝硬化是指长期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等引起肝脏结构与功能异常的一种疾病,其特征是肝脏组织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

肝硬化是肝脏在持续的慢性损伤下失去正常结构并形成纤维瘢痕的结果,最终导致肝功能不全。

肝硬化是一种进展性疾病,随着病情的加重,病人的生命质量将明显下降。

以下是一例关于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患者,男性,55岁。

主诉慢性疲劳、食欲下降、恶心呕吐、黄疸、腹水等症状。

病史回顾:患者9年前曾被诊断为乙型肝炎感染,此后未经有效治疗。

2年前,患者开始出现疲劳、食欲下降等不适症状,就医时发现患者患有肝硬化,但患者未积极治疗。

最近数月,患者病情加重,出现恶心呕吐、黄疸、腹水等症状并逐渐加重,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体格检查:脾大,肝脏肿大,质地坚硬,腹部轻压有波动感。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显示血小板计数减少,腹水外观为混浊黄色液体,红细胞计数减少,低蛋白血症,肝功能衰竭,ALT和AST明显升高,凝血功能异常。

辅助检查:腹部超声检查显示肝脏表面光滑,肝硬度增加,脾脏肿大,胃肠道扩张,结果符合肝硬化的特征改变。

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辅助检查结果,患者被诊断为复杂性肝硬化。

治疗方案:患者需要接受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和症状缓解。

1.药物治疗:患者需要口服抗病毒药物以治疗乙型肝炎感染,例如恩替卡韦或替比夫定。

抗病毒治疗可减缓肝硬化的进展。

同时,患者也需要接受利尿药物以减少腹水积聚,如螺内酯或托拉塞米。

2.营养支持:患者由于食欲下降和吸收功能的减弱,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因此,需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或者采用肠内/静脉营养支持来维持营养需要。

3.症状缓解:恶心呕吐可以使用抗呕吐药物,如多潘立酮或硫酸氢可的松。

黄疸可能需要采取药物治疗以改善肝功能,例如饱和二糖酸钠。

预后:肝硬化是一种进展性疾病,病程多不可逆转。

患者的预后与肝功能衰竭的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有关。

对于已经发展到复杂性肝硬化的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和及时处理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肝癌、感染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病例讨论
例一
患者梁某某男性,50岁,因“乏力、食欲减退2年腹胀3月,加重3天”入院。

一病例特点:
1 中老年男性,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20年;否认长期饮酒史,否认有疫水疫区接触史;
2 2年前患者无诱因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当时无腹痛、腹胀、腹泻,无呕血、黑便、黄疸不适,未引起注意,自觉上述症状逐渐加重,3月前患者自觉腹胀,四肢浮肿,曾到当地中医诊所就诊,于中药水煎服,具体不详,效果欠佳。

近3天自觉上述症状加重,故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拟“肝硬化失代偿期”收入我科,发病以来,食欲差,小便略减少,日均600~700ml,大便一天两次,量约200g,色黄,质软,非陶土样,夜间睡眠差,体重近期少许增加。

3 查体:T36.5℃P100次/分R20次/分BP140/90mmHg体重75kg 腹围110cm 神志清,面色晦暗,无扑翼样震颤,四肢见色素沉着,前胸面颈部见数枚蜘蛛痣,双手见肝掌,全身皮肤黏膜巩膜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0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患者直立时下腹部饱满,仰卧时腹部两侧膨隆呈蛙腹状,见脐疝,无腹型及胃肠蠕动波,见腹壁静脉曲张,脐以上腹壁静脉血流方向向上,脐以下腹壁静脉血流方向向下,脐周静脉呈海蛇头样,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肝剑下3cm可触及,质硬,表面欠光滑,脾脏轻度肿大,
莫菲氏征阴性,液波震颤阳性,移动性浊音阳性,肝上界位于右侧锁骨中线第五肋间,肝区轻叩痛,双肾区无叩痛,肠鸣音3次/分。

四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不高,生理发射存在,病理放射未引出。

4 辅查:ALT 380 IU/L AST 400IU/L 白蛋白25.
5 g/L, 总胆红素39μmol/L;直接胆红素:19.3 μmol/L。

讨论
1、该患的临床诊断?诊断依据?
2、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3、该病的诊疗计划与治疗原则?
例二
病例摘要:
男,62岁,乙型肝炎病史10年,近日出现呕血、柏油样便,继之神志恍惚来诊。

检查:BP 80/50 mmHg,巩膜黄染,言语不清,定向力丧失,计算能力下降,幻觉出现,睡眠时间倒错,有扑翼震颤,肌张力↑,EEG异常,Hb 60 g/L,血pH 7.48,血清钾2.8 mmol/L,血氨↑。

分析题:
1、试分析该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2、采用哪些治疗方法?乳果糖的作用机理?
3、患者发病过程中经历了肝性脑病几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