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物黄芩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合集下载

黄芩汤—伤寒之胆热下注,春温之伏邪主方

黄芩汤—伤寒之胆热下注,春温之伏邪主方

黄芩汤—伤寒之胆热下注,春温之伏邪主⽅黄芩汤:黄芩三两,芍药、⽢草各⼆两,枣⼗⼆枚,此⽅为“医圣”张仲景所创制,最早是⽤来治疗⼆阳合病所引起的下利证,原⽂⽈: “太阳与少阳合病, ⾃下利者, 与黄芩汤, 若呕者,黄芩加半夏⽣姜汤主之。

”⽽医家汪昂则称其为:“万世治痢之祖⽅”,并编有汤头歌诀⼀⾸云:仲景⽤芩⽢芍并,⼆阳合利加枣烹;此⽅遂为治痢祖,后⼈加味或更名。

再加⽣姜与半夏,前症兼呕此能平;单⽤芍药与⽢草,散逆⽌痛能和营。

《伤寒论》原⽂中虽然说黄芩汤是属于“太阳与少阳合病”,但我认为其病机仍是以邪热郁于少阳为主,即伤寒⼊⾥化热,欲变为三阳证,⽽本⽅所治即为邪⽓将传或已传⼊少阳。

少阳有邪,则胆⽓郁⽽不疏,最易横犯胃肠,上逆于胃则呕吐,下迫于肠则下利。

⼜因为少阳疏泄不利,⽓机不畅,所以下利往往兼有⼤便不爽,下重难通,肛门灼热等证。

因阳邪⼊⾥,故仲景以黄芩彻其热,芍药苦酸,能益阴柔肝,以制少阳⽊⽓之横逆。

⼆药相合,是治疗热性下利的主药。

此外⼜⽤⽢草、⼤枣和其太阴,防其进⼀步传变。

古代的“利”和“痢”不同,利,泻泄也;痢,滞下也。

黄芩汤本是治伤寒下利,再加⽣姜与半夏,名黄芩加半夏⽣姜汤,⽽《活法机要》⽤此治痢,更名为黄芩芍药汤;张洁古治痢则加⽊⾹、槟榔、⼤黄、黄连、当归、官桂,名⽈芍药汤,这些皆为后⼈对仲景此⽅的加减运⽤和变化。

仲景⽤黄芩汤,已⽆医案考证。

现附刘渡⾈现代热利医案⼀则:王××,男,28岁。

初夏迎风取爽受凉后,病头痛⽽⾝热,经治表证已解,但出现⼤便下痢,肛门灼热,每⽇四五次,伴腹中疼痛,⾥急后重及⼝苦、恶⼼等证。

脉弦数⽽滑,⾆苔黄⽩相杂。

此属少阳经热内注于胃肠,以致腑⽓不和。

故⽤黄芩10g ⽩芍10g ⼤枣7枚炙⽢草6g 半夏10g ⽣姜10g。

服药三剂⽽愈。

此外呢,此⽅还被温病学界所⼴泛重视,详细说来,最早是被叶天⼠所提及的,其代表《幼科要咯》说到:“春温皆冬季伏邪”。

黄芩汤_圣济总录卷一○七_减法方剂树

黄芩汤_圣济总录卷一○七_减法方剂树

黄芩汤_圣济总录卷一○七_减法方剂树黄芩汤_圣济总录卷一○七_减法方剂树 (1)1.原方 (2)1.1.组成:黄芩(去黑心)1两,大黄(锉,炒)1两,桔梗(炒)1两,知母(焙)1两,玄参1两半,马兜铃1两半,防风(去叉)2两。

(2)1.2.功效:眼风牵。

痛如针刺,视物不能回顾。

心脏伏毒热气壅在膈中而致外障,初患之时,微有头痛目眩,眼系常急,夜卧涩痛,泪出难开,时时如针刺,渐生障翳,遮满相牵。

(2)1.3.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七。

(2)2.洗肝散 (2)2.1.减:桔梗、知母、玄参、马兜铃、防风 (3)2.2.组成:大黄2钱,黄芩3钱。

(3)2.3.功效:脏火太过,壅热攻目,或翳障疼痛。

(3)2.4.来源:《扁鹊心书.神方》 (3)3.防风黄芩二物汤 (3)3.1.减:大黄、桔梗、知母、玄参、马兜铃 (3)3.2.组成:防风1两,黄芩3两。

(3)3.3.功效:妊娠肠风下血。

(3)3.4.来源:《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3)4.对金散 (3)4.1.减:桔梗、知母、玄参、马兜铃、防风 (3)4.2.组成:大黄、黄芩各等分。

(3)4.3.功效:偏正头风。

(3)4.4.来源:《医灯续焰》卷八 (3)5.大黄丸 (3)5.1.减:桔梗、知母、玄参、马兜铃、防风 (3)5.2.组成:大黄(锉碎,微炒)1两,黄芩(去黑心)1两。

(3)5.3.功效:外感风热及金疮所致大便不利,金疮烦闷疼痛,大便不利;诸热;囟鼻塞闭;伤风内挟痰热。

(3)5.4.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三九 (4)6.大黄汤 (4)6.1.减:桔梗、知母、玄参、马兜铃、防风 (4)6.2.组成:大黄(锉,炒)1分,黄芩(去黑心)1分。

(4)6.3.功效:小儿吐血。

(4)6.4.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4)1.原方1.1.组成:黄芩(去黑心)1两,大黄(锉,炒)1两,桔梗(炒)1两,知母(焙)1两,玄参1两半,马兜铃1两半,防风(去叉)2两。

黄岑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黄芩泡水喝有什么好处

黄岑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黄芩泡水喝有什么好处

黄岑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黄芩泡水喝有什么好处黄芩,又名山茶根,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中药材。

我们都知道黄芩的药用价值非常高,很多人都会购买黄芩来达到养生保健的功效。

不过对于黄芩具体都有哪些功效作用,很多人都还不是很了解的。

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黄岑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一、功效与作用1、清热燥湿黄芩用于湿温发热、胸闷、口渴不欲饮,以及湿热泻痢、黄疸等症,因此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

对湿温发热,与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应用;对湿热泻痢、腹痛,与白芍、葛根、甘草等同用;对于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可与茵陈、栀子、淡竹叶等同用。

2、凉血安胎黄芩治疗孕妇的胎动不安,凉血安胎。

常与白术、竹茹等配合应用,起到保胎的作用。

3、主治温热病黄芩主治温热病,温热病特殊性表现为发病急、变化快、变证多,除必具发热外,大多热势较高。

服用黄芩,能够缓解病情。

二、禁忌脾肺虚热者忌之。

黄芩泡水喝有什么好处1、降血脂:用黄芩泡水喝其中有一个功效就是降血指,因为黄芩里含有汉黄芩素能对人体的血清甘油起到降低,同时能对血清HDL-ch的含量可以增加。

2、抗癌作用:有相关的实验证明,用黄芩泡水喝会对体内的癌细胞起到抵抗作用,这就是因为黄芩里含有的黄芩黄酮成分起到的作用。

3、治疗慢性气管炎:与甘草一起配伍泡水喝还可以起到治疗慢性气管炎功效,因为甘草可以止咳去咽痛,而黄芩有抗多种细菌之效。

4、止渴去热:如果因为天气湿热而有发热、胸口作闷、口渴、上火、食欲不振等症状,用黄芩泡水喝能减缓。

黄芩怎么吃1、阿胶黄芩汤材料:青子芩15克、甜杏仁10克、陈阿胶15克、生桑皮10克、生白芍5克、甘蔗梢25克、生甘草4克、鲜车前草25克。

做法:先用生糯米30克,开水泡取汁出,代水煎药。

功效:秋燥。

肺燥肠热,上则喉痒干咳,咳甚则痰粘带血,血色鲜红,胸胁串痰;下则腹热如焚,大便水泄如注,肛门热痛。

2、黄芩泡酒材料:黄芩20g冰片2g用法:使用时用棉签蘸药酒涂于口疮处,每日三四次。

黄芩汤——精选推荐

黄芩汤——精选推荐

黄芩汤分类清热⽅-清脏腑热出处《伤寒论》黄芩 9克;芍药 9克;⽢草 3克;⼤枣 4枚。

清热⽌利,和中⽌痛。

热泻热痢。

⾝热,⼝苦,腹痛下利,⾆红苔黄,脉数。

上四味,以⽔⼀⽃,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升,⽇再,夜⼀服。

斟酌。

本⽅与芍药汤均治热痢。

但本⽅的清热燥湿功⽤较逊,多⽤治湿热泄泻、⼤便不畅、⼝苦兼⾝热之证;芍药汤清热燥湿之⼒颇强,且能⾏⽓调⾎,多⽤治湿热痢疾、泻下⾚⽩、腹痛⾥急、肛门灼热者。

【来源】《伤寒总病论》卷三。

【异名】黄芩⼀物汤(《仁斋直指》卷⼗六)。

【组成】黄芩12克 【⽤法】哎咀。

⽤⽔600毫升,煮取300毫升,每次温饮150毫升。

【功⽤】清热⽌⾎。

【主治】⿐衄,吐⾎,下⾎,妇⼈漏下⾎不⽌。

【来源】《万病回春》卷五。

【组成】黄芩 ⼭栀 桔梗麦门冬(去⼼) 当归⽣地黄⼲葛⼈参天花粉⽩芍各等分 乌梅1个 【⽤法】上药锉为⼀剂。

⽔煎,⾷后频服。

【功⽤】清热⽣津。

【主治】上消渴证。

药⽅⼀处⽅功能主治⽤法禁忌附注药⽅⼆药⽅三药⽅四 【来源】《外台秘要》卷⼀引《深师⽅》。

【组成】黄芩桂⼼各9克茯苓12克前胡24克半夏9克(洗) 【⽤法】上五味,切。

以⽔1.2升,煮取600毫升,分为六服,⽇三服,夜三服。

间⾷⽣姜粥。

以⼩便畅利为愈。

【主治】伤寒六七⽇,发汗不解,呕逆下利,⼩便不利,胸胁痞满,微热⽽烦。

药⽅五 【组成】黄芩8分,泽泻8分,通草8分,柴胡7分,桑⽩⽪7分,杏仁(汤去⽪尖)6分,猪苓(去⽪柴)6分,泽漆叶4分。

【来源】《幼幼新书》卷三⼗⼆引《婴孺⽅》。

【主治】⼩⼉肿满。

⼩⼉痫愈后⾎⽓尚虚,⽽热在⽪肤,与⽓相搏,通⾝头⾯皆肿。

【⽤量】以⽔5升,煮取1升半,4-5岁⼉为3服,1-2岁服2合。

药⽅六 【药物组成】黄芩(去⿊⼼)3分,升⿇3分,射⼲3分,⽊通(锉)3分,⽢草(炙,锉)半两,犀⾓(镑)半两。

【处⽅来源】《圣济总录》卷⼀⼆四。

【⽅剂主治】喉痹,胸满,噎塞不通。

黄芩丸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黄芩丸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黄芩丸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人类身体结构的特殊性使得身体更加的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需要时刻的关注身体的变化,当出现不适的时候需要及时的做诊断和治疗。

黄芩丸是一
人类身体结构的特殊性使得身体更加的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需要时刻的关注身体的变化,当出现不适的时候需要及时的做诊断和治疗。

黄芩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剂。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黄芩丸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哪些。

【处方】黄芩1分,五倍子1分,蟾酥半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每取1丸含,吐津。

以愈为度。

【摘录】方出《圣惠》卷三十六,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九
【处方】黄芩(去黑心)半两,砒霜(煅,研)3分,乌梅肉(炒干)1分,黄柏(锉)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一切休息痢,日夜不止,四体倦怠。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冷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七
【处方】黄芩2分,干姜2分,人参2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洞利,昼夜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丸,每日3次。

【摘录】《医心方》卷二十五引《产经》
【别名】无辜黄芩丸
生活常识分享。

黄芩汤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黄芩汤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黄芩汤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功能主治
黄芩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具有以下的功能主治:
1.清热解毒:黄芩汤主要成分黄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感
冒、流感等病毒性感染引起的热毒症状。

2.解表散寒:黄芩汤中的葛根具有较强的发汗作用,可以促使体内热量
通过汗液排出,达到解表散寒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鼻塞等症状。

3.消肿止痛:黄芩汤中的黄芩和生姜均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
疗湿热引起的疮疡肿痛、咽喉肿痛等症状。

4.抗菌抗炎:黄芩汤中的黄芩、葛根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炎的作用,可用
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

用量
黄芩汤的用量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服用黄芩汤10克,水煎服用。

具体用量建议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下面是黄芩汤的使用注意事项:
1.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服用黄芩汤期间注意饮食清淡,禁忌辛辣油腻食物,避免过度劳累。

3.存放黄芩汤时,应放置在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在服用黄芩汤期间,如出现过敏反应、胃肠道不适或其他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总结
黄芩汤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解表散寒、消肿止痛、抗菌抗炎等功能主治的中药方剂。

在使用时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确定用量,同时注意饮食和存放的要求。

在服用过程中如有不适,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黄芩汤的合理使用可以有效缓解多种症状,但需要遵循医嘱和注意安全用药的原则。

六物煎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六物煎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六物煎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很多人对六物煎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在选择之前,对六物煎的成分、适应症都是要进行很好认识,这样对疾病治疗才会有很好的帮助,使得疾病得到
很多人对六物煎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在选择之前,对六物煎的成分、适应症都是要进行很好认识,这样对疾病治疗才会有很好的帮助,使得疾病得到很好改善。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

【处方】炙甘草、当归、熟地(或用生地),川芎3-4分(不宜多),芍药(俱随宜加减)、人参(或有或无,随虚实用之。

气不虚者不必用)。

【功能主治】痘疹血气不充,并治男女气血俱虚等证。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

水煎服。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六物煎,我们知道六物煎是一种中药方剂,不但可以用来治疗疾病而且还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六物煎来为我们的健康护航。

生活常识分享。

黄芩汤组成

黄芩汤组成

黄芩汤组成关于《黄芩汤组成》,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黄芩汤就由柴胡再加其他中草药材组成的,黄芩汤有很多种多样,分别具备不一样的功效和作用。

黄芩汤能够清热祛火,对失眠、高血压等病症都是有非常好的减轻功效,还可以用以孕妇养胎。

可是黄芩汤并并不一定的人都能够喝,不必不在认识自己身体素质的情况下随便喝黄芩汤,避免对人体有损害。

黄芩汤组成生产药方疫苗柴胡6克、芍药6克、甘草6克、红枣12枚生产功效与作用疫苗清热解毒止利,中和止疼。

治伤寒,太阳光与少阳合病,畏冷口苦口臭,腹痛下利。

生产使用方法使用量疫苗以水1升,煮取600ml,去滓,温服200ml,日二服。

生产备注名称疫苗聚瑞柴胡微寒,清热解毒止利;芍药微苦,敛阴和营止疼;甘草、红枣中和轻重缓急。

诸药共用,共奏清热解毒止利,中和止疼之功。

黄芩汤的作用与功效1、养胎。

柴胡有活血及散血的功效,一般与竹茹和白术茯苓等中药材混和应用,用于做到孕妇安胎的功效。

2、降火去热。

柴胡性凉,常见于胸闷气短、躁热、痢疾、黄疸、口干及胃口欠佳等症状。

自然在运用在这种疾病的治疗处时,需要与别的中药材配搭应用,常用的中药材也是依据症状而定。

3、湿热病的治疗。

温热病的几个特性为变化快、病况急且非常容易变化为别的病症。

温热病的病人多主要表现为发热,柴胡对湿热病人的热潜能具有非常好的减轻功效。

4、降血脂降血压。

柴胡中带有的黄酮类物质,对高血压及高血脂有非常好的控制功效,另外对脑血容量的状况也可以开展改进。

5、减轻失眠。

柴胡可以提升身体记忆能力,对神经元损伤有不错的修补功效,对神经中枢开展调整,进而提升睡眠,让失眠杜绝我们。

什么样的人不可以喝黄芩汤尽管黄芩汤的作用与功效有这般之多,但也不是任何人都合适喝黄芩汤。

那麼什么样的人不可以喝黄芩汤?空肚不适合喝黄芩汤,以其会对胃液开展清洗,对胃酸代谢的抑止提升,进而影响胃肠消化吸收作用;溃疡病人不适合喝黄芩汤,以其会对溃疡面造成刺激性,另外黄芩汤对亚硝基化合物的生成有阻拦功效,对人体有负面信息影响;少儿不宜喝黄芩汤,黄芩汤对铁的消化吸收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少年儿童喝黄芩汤非常容易造成缺铁性贫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六物黄芩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俗话说,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人们在现如今生活极大丰富的情况下,对养生的追求也更加的迫切,中医方剂一直都是养生的重要方法,那么
俗话说,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人们在现如今生活极大丰富的情况下,对养生的追求也更加的迫切,中医方剂一直都是养生的重要方法,那么六物黄芩汤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又有什么功效作用呢?接下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处方】黄芩半两,大青半两,甘草(炙)半两,麦门冬半两,石膏半两,桂心3钱。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婴儿腹大,短气,热有进退,食不安,谷为之不化。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7分,温服。

【摘录】《活人书》卷二十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也已经了解了六物黄芩汤的组成药材等,也证明了这款方剂的纯天然无公害。

大家可以放心服用。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