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自然科学小论文

合集下载

自然科学学术论文3000字范文(2)

自然科学学术论文3000字范文(2)

自然科学学术论文3000字范文(2)自然科学3000字论文篇三:《试谈自然科学的经验基础与解释学》摘要:经验与陈述的关系并非归纳或演绎的逻辑关系,因此科学的经验基础就构成一个难题。

仅仅把科学看作命题体系的观点不能解决这个难题,同时经验主义的平台也不能提供任何通道。

科学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活动,惟有语用学和解释学的平台才能为这个难题提供解决方案。

科学的实践性、公共性、主体间性、情境性为理解库恩的范式理论提供了线索:自然科学具有解释学的基础。

劳斯进一步主张:自然科学本身就是解释学的事业,科学是不断重构的叙事。

科学的解释学与客观主义形成对立,而这并不必然使科学滑入相对主义。

伯恩斯坦提出了超越客观主义与相对主义的方案:解释学本身就为这种超越提供了资源,解释学循环恰恰对科学范式的开放性提出了要求。

关键词:经验基础语用学解释学叙事重构一、经验与陈述的逻辑鸿沟自然科学被公认为经验科学,但是,科学哲学家对“什么是经验”、“如何进行检验”等问题并没有统一的意见。

波普尔把经验基础问题界定为“关于个别陈述的经验性质以及如何检验它们的问题”。

([1],30)经验基础问题涉及经验(或观察)与基本陈述(或观察命题)的关系、陈述与陈述的关系这两个层面的问题,它构成科学哲学的基础性的问题。

逻辑经验主义预设了某种中性经验或者说无主体的经验以及描述这种经验的中性语言。

逻辑经验主义处理经验与陈述的关系的典型方式是逻辑原子主义式的,基本经验或原子事实与基本陈述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以此为前提,它用形式逻辑的方式处理基本命题与理论命题的关系,提出其科学检验和科学划界的原则即证实原则,主张科学理论与基本命题之间存在着归纳证实的逻辑关系。

作为其弱化形式的概率论仍然坚持中性经验和中性语言的设定。

波普尔对逻辑经验主义的批判集中于基本命题与理论命题的逻辑关系层面,他对归纳主义的证实原则的驳斥在逻辑上是无可反驳的:任何普遍的科学的理论命题都是不能由有限数量的观察命题得到证明的。

自然科学论文

自然科学论文

自然科学论文篇一:自然科学论文全球气候变暖摘要: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

由于人类的超自然频繁活动,影响了全球气候平衡。

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一暖一冷一暖四次波动,但是总的看为上升趋势。

1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主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关键词:人类活动;气候上升;温室效应;大学生背景知识气候变暖在一定范围内属于正常的自然现象。

约每10万年是全球冷暖交替周期。

在过去的儿白万年间地球一直在寒冷和温暖之间做周期性的交替变动。

U前, 地球正处于第四纪大冰期的后期。

最近一次冰川广布的情况是在1万多年前结束的。

此后,气候总的来说在逐渐变暖,冰川逐渐消融,规模变小2。

但是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产生“温室效应”,加快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急剧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迅速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自然生态系统来不及适应环境改变,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一、气候变化的原因。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

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3. 8-7. 6nm,波长较短)具有高度的穿透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如红外线)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4出现全球变暖趋势的另一原因是,人们大量砍伐森林并将其开发为具有吸收高强度热量的地表,在这个被开发的地区不再有光合作用吸收这部分热量。

优秀语文作文《自然科学小论文》

优秀语文作文《自然科学小论文》

优秀语文作文《自然科学小论文》
《自然科学小论文》
自然科学的发展与人类发展密不可分,它不仅影响了人类的生活质量,而且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已经掌握了很多关于自然界各类现象的理论,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现象,并且能够更好地应用这些理论来改变和改善我们自身的生活。

自然科学是人类进一步探索和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它们不仅使我们对自然,物体以及现象的掌握更好,也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思考,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各种便利。

自然科学既可以帮助我们探究物理和化学的本质,也可以帮助我们研究生物的整个生命过程;它甚至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变。

通过自然科学,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思考与解决问题,实现全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作为一名学子,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学习自然科学,丰富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为实现自然科学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

【单元作文】高三上册第三单元作文 自然科学

【单元作文】高三上册第三单元作文 自然科学

【单元作文】高三上册第三单元作文自然科学我的自然科学之旅自然科学是我最喜欢的学科之一,它让我感到神秘、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上高三以来,我对自然科学的学习更加深入,我对化学、物理和生物等科学学科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想谈谈化学。

化学是一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

通过学习化学,我了解到了许多普普通通的物质背后蕴含着令人惊叹的化学反应。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这个单元让我明白了原子和分子的结构以及化学键的种类,从而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化学的实验课更是让我对此感到兴奋,每次实验都让我充满了刺激和好奇心。

接下来是物理学。

物理让我感受到了宇宙的奥秘和力量的无穷。

学习物理学的过程中,我发现物理的公式和定律可以准确描述世界上的各种现象,这种感觉真是令人惊叹。

光学让我看到了光的折射、反射和干涉等现象,使我对光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电学让我明白了电的流动和电路的构成原理,这让我非常着迷。

物理学的实验课也是我的最爱,我们通过实验可以亲自参与到物理现象的发生过程中,真是令人兴奋不已。

最后是生物学。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学科,它让我认识到生命的伟大和奇妙。

从细胞结构、组织器官到生物学中的各种生态系统,生物学的学习让我对生命的多样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生物的实验课更是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惊喜,我可以亲自观察到生物的生长和变化过程,也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生物学中的一些理论。

通过这些年的自然科学学习,我不仅对自然科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培养了自己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我相信,只有深入地研究自然科学,才能更好地理解我们身边的世界,并能通过科学的方法去探索我们并不完全了解的领域。

未来,我希望能够继续深入研究自然科学,将自己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我们才能更好地领悟到自然科学的奥秘,也更能够在自然科学中找到自己的兴趣与激情。

科学小论文(精选12篇)

科学小论文(精选12篇)

科学小论文〔精选12篇〕篇1:科学小论文以前,我听说有人曾用高压锅做饭,因为长时间没有注意,煮了很久,高压锅爆炸了。

为了明白高压锅爆炸的原因,我查了资料,原来,高压锅里的水蒸汽积得太多,将高压锅撑破而爆炸。

我想,假如用气体把瓶子上的盖子顶开,那不是很有趣吗?我很想做这个实验,可是这个实验怎么做呢,我还不知道。

能不能用火来烤瓶子,让水蒸气顶开瓶盖。

但这样做,会面临两个问题。

第一,盖子拧得太紧的话,没等气体顶开瓶盖,瓶子就爆炸了。

太松的话,气体就会从瓶口冒出来,起不到用气体顶开瓶盖的作用。

第二,用玻璃瓶的话,没等水沸腾,瓶子就爆裂了。

用塑料瓶的话,就更不用说了,受热就熔化了。

这两个问题,我一直无法解决。

直到有一天,我不小心把一些小苏打粉和白醋倒进了一个杯子,混合了起来;这时,装着混合液的杯子冒出了许多泡泡。

我想,这一定是产生了什么气体,以前我一直想做的实验就可以做了吗?说干就干。

首先,我准备了一个大玻璃瓶,一个软木塞,还有一瓶白醋和一罐小苏打粉。

然后,我把白醋倒进大玻璃瓶里面,再把小苏打粉放入玻璃瓶中,并迅速将软木塞将玻璃瓶口塞紧;过了一会儿,我就听到“嘭”地一声,软木塞被“发射”了出去。

为了进一步查明软木塞被“发射”的原因,我看了一些资料,原来是这样的: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纳,与醋酸发生化学反响,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使瓶中压力大增,最后把瓶盖发射出去。

这个意外的发现让我知道了一个实验。

我把这个实验称作酒瓶“开炮”。

篇2:科学小论文首先应该问问自己:真是衣服使人暖和吗?要知道实际上不是皮袄使人暖和,恰恰相反,是人使皮袄暖和;难道不是这样吗?你知道皮袄不是炉子。

“什么?”你会问。

“那难道人是炉子吗?”一点不错,人是炉子!我们已经知道我们吃下去的食物——这就是劈柴,它在我们的身体里燃烧。

这时候什么火花也没有看见,我们说它在燃烧,只是因为我们身体里感觉到热。

这个热需要保护。

为了不让屋子里的热散到街上去,我们筑了厚厚的墙壁,冬天还安上双重的窗,还在门上包上毡。

高三作文自然科学小论文模板

高三作文自然科学小论文模板

高三作文自然科学小论文模板我们写作时要注意,有时候作文材料你看懂了,你写的东西别人未必看懂,因为即便你写的文章,标题是你自己拟定的,可是阅卷老师看了之后,觉得内容与标题不是非常密切。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作文自然科学小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高三作文自然科学小论文1沙尘暴天气的形成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沙源,二是要有强冷空气即大风,三是要有冷暖空气相互作用。

沙源来自于沙漠,退化的林草地或没有植被覆盖的干松土地以及城乡建筑工地的泥沙。

气旋和低压产生一种垂直的上升运动,把沙尘吹扬了起来,形成沙尘暴天气。

扬沙、浮尘和沙尘暴天气的差别在气象上是以能见度加以区分的:水平能见度在1—10公里之间的为扬沙或浮尘天气。

出现浮尘天气时,空中弥漫的是一些细小颗粒物,沙尘多由外地而来;扬沙天气卷起的尘土是一些较大的颗粒物,它们基本是本地产生的。

而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就是沙尘暴天气,它属于灾害性天气现象,所带来的危害最为严重。

气象专家介绍,由于沙尘暴起因包括了风力、高空大气强对流和地表状态三方面因素,而前两者属气候因素,人力不可抗拒,因此,根除沙尘暴目前尚无可能。

沙尘暴引起的风灾、沙积、风蚀,使森林和植被遭到破坏,沙漠化程度加剧。

气象专家提醒,人类对风沙天气最积极、最有效的行为是:首先要加强对大风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工作,特别是在前期干旱的情况更要重视。

其次,对于西安这样一个旅游大都市来讲,在突发性灾害来临之前,要有相当有效的应急对策,加强管理和强化预防措施。

对全省而言最根本的还是要进行综合治理工作。

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治理沙漠,改善生态环境。

我们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要注重生态建设。

每个公民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而且应多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从而真正做好植树造林,扩大植被覆盖率,开源节流,合理利用水资源。

特别是我们陕西,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应当把实行“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为主要措施,争取早日实现米粮下川,林果上山,草场满坡,使三秦大地山绿、水清、人富。

自然科学小论文

自然科学小论文

自然科学小论文自然科学小论文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自然科学小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然科学小论文1盛夏的太阳仿佛脱掉了一层壳,发了疯似地炙烤着大地。

天空亮蓝亮蓝的,一条蜿蜒的小溪倒映着天边几片稀薄的云彩,镶上粼粼水波做的金边,晃得人睁不开眼,溪边站着几棵懒散的垂柳,吹着疲倦的风,不情愿地摆动着枝条,犹如女郎散开的一头飘逸长发。

树上一两只蝉不知疲倦地鸣叫着――知了。

甲啊,夏天实在是太惹人喜爱了,每天我都可以悠哉悠哉地睡懒觉,因为一睁开眼就有丰盛的美餐等着我,无需忍饥挨饿劳碌奔波。

那些自以为是的愚蠢的鸣蝉,死到临头还以为自己是当红歌星,在那里卖命地“知了知了”。

想溜,没门儿,也不看看我螳螂有怎样一副身手。

想想人类通过观察我后创造的那一套灵快的“螳螂拳”,心里就骄傲得乱七八糟,只怕无处炫耀,难道你还能逃脱我的“镰刀腿”?蠢东西,我已逼到你身后一步之遥的绿叶丛中,而你还鸣鸣自得,丝毫感觉不到危险随时会从身后降临,现在就让我啖了你的肉!啊哟……痛呀……天怎么黑了……乙听说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吧?唉,自以为是的人总是觉得他人自以为是。

若不是我出奇制胜,天下的蝉岂不被你螳螂消灭殆尽?到时候生物链岂不断环?《孙子兵法》不是有“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吗?如果没有这一战术,许多战争岂不延长年月,老百姓岂不更苦不堪言?生活就是战斗,打败了怨不得谁,因为一切尽情理之中,暂时的胜败只是一种假象而已,现在我虽然胜了你,但谁能知道在哪一刻我将被什么飞禽走兽或xx掳去生命呢?而且……丙你错了,黄雀,因为这次你是败在我的弹弓之下,而不是什么飞禽走兽或者xx。

始料未及吧!任何意料不到的事情都是无法阻挡的,阻挡得了的就不能称“意外”了;任何情理之中的事情也是不可违背的,违背了就“情理难容”了。

三年级自然小论文

三年级自然小论文

三年级自然小论文
引言
自然科学是我们与周围环境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选择这个
题目是因为我对自然科学有浓厚的兴趣,并且希望能够向大家介绍
一些有趣的事实和知识。

太阳能的利用
太阳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通过光的转化可
以产生电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能源。

太阳能的利用对于保护环境
也非常重要,因为使用太阳能不会产生任何有害气体。

水的循环过程
水的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的重要补充机制。

水蒸气从水面蒸发,形成云,云在大气中冷却后变成水滴,并降落到地面上。

这种循环
过程能够保证水资源的持续供给,保持地球上各地的生态平衡。

动物的适应能力
在自然界中,动物具有各种各样的适应能力来适应不同的环境。

比如企鹅通过厚厚的羽毛来保暖,蝙蝠通过飞行来寻找食物,骆驼
通过储存水分来适应沙漠环境等。

这些适应能力使得动物能够在各
种环境中生存下来。

植物的生长过程
植物的生长过程是一个非常奇妙的过程。

种子在适当的条件下
发芽,长出嫩芽,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不断生长,最终成为一个
巍然耸立的大树。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将二氧化碳转化
为氧气,对于维持地球上的氧气含量非常重要。

结论
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和生物都有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的地方。

通过研究自然科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周围的世界,也能够为保
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做出贡献。

参考资料- 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自然科学小论文[学习重点]一了解自然科学小论文的特点二学习写自然科学小论文[写作指导]自然科学小论文的特点,一是“小”。

同正规学术论文相比,科学小论文的选题较小,内容较浅,因而篇幅也不长。

二是科学性。

科学小论文的材料,应当是真实可靠的,不允许夸大或虚构;观点应当是在经过细致的思考与研究后实事求是地提出来的,而不是任意的猜测或臆断;语言应当准确、清晰、严密、合乎逻辑,不能模棱两可、含糊费解、粗疏缺漏。

三是创造性。

是否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是衡量自然科学小论文质量的重要标准。

要在科学小论文里,提出自己在观察、调查或考察中获得的新发现,在实验或制作中运用的新方法,在科技活动中所得到的新成果,在深人钻研某种科学知识中积累的新见解,从而能给人以一定的启发。

一篇自然科学小论文的写作,大致分为选择题目、搜集材料、提炼观点、安排结构、起草修改这样几个步骤。

选择题目的时候,首先要重视科学性的原则,不能选择违背自然规律的课题。

同时要注意结合自己的特长,选择感兴趣的题目。

研究的题目要有一定的新意,尽可能从别人尚未发现、尚未研究、尚未重视的方面去考虑选题,尤其要结合自己在观察、实验、调查、考察、制作和学习、钻研中所得到的新发现、新成果、新认识、新体会去选择题目。

题目还应当确定得小一些,这样研究范围和研究角度就会有所限制,题目一大,写的时候容易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很难深入到问题的实质。

例如,对中学生来说,选择“论数学解题思路”“试论物理竞赛试题的命题原则”“氧气制作法新探”“利用植物监测大气污染的综合考察”这样的题目,就不如选择“从一道数学试题谈解题思路”“关于一道物理竞赛题命题条件的商讨”“一种简易的氧气制作方法”“利用苔藓监测大气污染”。

后面这些选题,缩小了问题的范围,专门研究某一个“点”,容易把握,写深写好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搜集材料首先要注意材料的准确性,必须核实观察、实验、调查、考察所得到的事实、数据,核实查阅报刊书籍、科技文献所得到的资料、例证,以免材料出现差错而影响论文的科学性。

还要注意材料的新鲜性,尽力搜集自己所能发现的同研究题目有关的新的第一手材料。

此外,掌握材料应力求全面,要根据题目所确定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搜集尽可能多的材料。

材料太少,没有选择的余地,写出来的论文就缺乏说服力。

提炼观点,就是对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概括后提出自己的看法。

可以是对观察、实验中新发现、新创造的归纳总结,也可以是对调查、考察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分析论述,还可以是在某门学科学习、钻研过程中形成的创造性见解。

当搜集材料的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要对已经积累的材料加以分类比较,仔细筛选,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归纳,找出具有规律性的共同点,形成正确的合乎科学性的观点。

有时还需要继续搜集新的材料,以更好地提炼观点。

观点的表述,要精确、清晰、简练,不能含糊费解。

安排结构,应当针对不同类型的科学小论文灵活掌握。

常见的小论文,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

开头部分(或称“引言”),提出问题,或紧扣题目对全文内容作一概括介绍。

主体部分,分析问题,说明有关的观察、实验、调查、考察、制作、设想等情况,为归纳科学的结论作准备;结尾部分(或称“结论”),解决问题,作出结论。

小论文的结构当然不必都是“总—分—总”的格式。

先分层论述、说明有关情况,后总结观点的“先分后总”结构,以及先总说观点,后分层论述、说明的“先总后分”结构,也是比较常见的。

结构是为恰当地组织材料、鲜明地提出观点服务的,无论怎样安排,都应当注意条理清楚,观点与材料一致,反映出科学论证的过程,使论文具有说服力,为了使结构合理,拟个详细提纲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搜集的材料相当丰富,不妨多花一点时间写一篇比较完备的科学小论文。

这样的论文,一般由以下部分组成:标题;摘要(或“内容提要”);绪论(引言);工作方法(观察、实验、调查、考察等的安排、步骤);结果;分析与讨论;结论。

有的论文篇末还需要附上参考文献(或“参考书目”)和附录(或“附件”)。

起草修改,按照提纲写出初稿并修改,不仅是细致的语言表达工作,而且是研究深入化和思维周密化的过程,要力求准确和严密。

跟写一般的说明文、议论文相比,科学小论文写作中的表述和修改显得更为重要。

因为科学研究活动是十分复杂精细的,反映科研的过程和成果不能粗心大意。

要认真起草,认真琢磨,反复修改,一丝不苟。

对观点是否正确、可靠,材料是否恰当、翔实,结构是否合理、周密,观点和材料是否统一,数据和引文是否准确,语言是否准确、简明、连贯、规范,图、表是否清晰、适用,都应花力气仔细检查,仔细推敲。

从选择题目到论文定稿的全过程中,要多征求教师、同学和有关的科技人员的意见,集思广益,提高科学小论文的质量。

[写作练习]一片段练习1.比较下列各组题目,看看每组中B题的题目,是怎样定得比A题“小”些的。

A.用哲学观点探讨数学问题B.用哲学观点探讨二次曲线A.关于化学实验的改进B.关于甲烷实验的改进A.微波处理植物促进生长B.微波处理豆类促进发芽A.人植物光合作用的机制B.不同颜色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A.废水的处理途径B.废水的生物处理A.水质中的细菌调查B.饮用水中的细菌调查A.酸雨的成因及其危害B.××地区酸雨的初步调查A.论牙膏的杀菌力B.几种牙膏杀菌力的比较2.先阅读下面一篇科学小论文习作,再细读专家的“评讲”,了解在题目的确定、材料的选择、数据的引用等方面需要注意些什么。

稀土对花卉植物开花期的影响上海宝山区海滨二中张蕾菁吴军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鲜花的需求也增加了。

鲜花色彩艳丽,清香宜人,但都有花期不长久的缺陷。

人们为延长鲜花的保鲜期,曾使用过不少试剂,如阿斯匹林等。

我们则尝试用稀土来延长植物的开花期。

稀土是一类稀有元素。

农用稀土主要是镧和铈元素的化合物。

它对植物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

为了解它对花期和花的大小有否影响,我们做了以下实验。

一、实验材料农乐粉状物(一种稀土肥料),金盏菊,烧杯。

二、实验过程和记录将农乐配制成5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将金盏菊朵插入,另外设一对照组。

列表如下:花直径为3—4cm三、分析和讨论从上述实验记录可以认为:稀土对鲜花的开放时间有一定的延长作用。

从50mg/100ml 稀土溶液到3OOmg/100ml稀土溶液都有一定的延长开花期的作用,而且使花朵的直径也略有扩大。

金盏菊施加稀土后一般能延长开花2--4天。

我们认为,这与稀土能促进植物生命活动,促进叶绿素形成,增加有机物合成(加稀土溶液的植物叶色较深)有关。

稀土也许有促进植物生殖器官吸收有机养料的作用。

我们还发现,稀土浓度越高(在300mg/l00ml以下),延长花朵开放的时间也越长。

至于浓度到达多高才会有负作用,我们还得在以后作进一步研究。

稀土是一种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对植物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张、吴二位同学用农用稀土——农乐做延长花卉植物花期的试验,是很有实用价值的。

从文章来看,这两位同学确实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可嘉可勉。

当然,和大多数初次独立进行科学实验的同学一样,他们在实验方法和实验报告的表述方面还显得不够成熟。

不过这没关系,以后多开展一些这样的活动,多看一些课外书籍,他们一定会做得更好。

与许多同龄人相比,他们已经领先一步了。

首先,从报告的内容来看,作者只进行了一种花卉——金盏菊的花期实验,所以,报告的题目似改为“稀土对金盏菊花期的影响”更贴切一些。

要知道,植物是一个外延很大的概念,在科学研究报告中是不能随意乱用的。

把稀土对某一种植物有作用看作是对所有植物都有相同的作用,那是不行的。

这叫以偏概全,往往会酿成大错。

第二,极稀溶液的浓度应用ppm(百万分之一)表示,如文中的“50mg/lOOml"可表示为500ppm。

第三,在报告中应该明确记录用金盏菊做试验的数量和次数(至少10株金盏菊,反复多次)。

第四,花的开放有始花期、盛花期和凋谢期,它们的具体日期要记录明确、完整。

注意,实验记录中的数据必须是明确的,如“6天”“23小时”等,不能出现“1周多”“10多天”之类比较含糊的数据,要不然“稀土越浓,花期越长”有何根据?(选自《中学科技》1994年第4期)二整篇作文自选题目,利用最近一段课余时间(半个月或—个月),尝试写一篇自然科学小论文。

题目的选择很重要,可结合自己特别有兴趣的某门学科的学习、钻研,或者结合学科课外兴趣小组的课题研究活动,或者根据自己平时对某种自然现象的观察、研究,选择研究范围和研究深度适合自己水平、条件的题目。

然后参照课文中提出的一些要求和注意点,去认真搜集并分析材料,提炼出有一定价值的观点,安排好合适的结构,快速起草并细心修改,最后认真誊清。

课文后所附例文可供参考;还可以结合课外阅读,参读一些报刊上新近发表的科学小论文。

下列题目供参考:1.沙尘暴的成因与防治2.××江的污染小议3.怎样防止土地荒漠化4.也谈敬畏生命5.析生物链[借鉴实例]一道数学竞赛题的推广北京市良乡中学张志欣1984年初三数学竞赛有这样一道题:“对任给97个互异的正整数,试证其中必有四个正整数,仅用减号、乘号和括号,将它们适当组合成为一个算式,其结果是1984的倍数。

”解这道题要用到抽屉原理:把三个苹果放到两个抽屉里,一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两个苹果,这是一个明显的事实。

类似地,任意取三个互异整数,至少有两个是奇偶性相同的数。

于是,下面的命题自然是正确的:“任取三个整数,则这其中必有两个数的差能被2整除。

”我们可以把奇数和偶数看成两个抽屉,三个数放在里面,其中一个抽屉中至少有两个数。

只要是同一抽屉争的两个整数的差就能被2整除。

同样,任取四个互异整数,其中必有两整数差能被3整除,更一般的结论是n+1个互异整数中,必有两整数的差能被n整除。

上题的解法是:证明:由1984=64×31将97个互异正整数分成两组:一组32个,一组65个,则32个数中必有两数的差是31的倍数,设此两数为A和B,别有A-B=31n,另一组65个数中必有两个数的差是64的倍数,设它们为M,N,则M-N=64m,∴(A-B)(M-N)=31n×64m=1984mn,即为1984的倍数,此题证毕。

细思索一下,其实这个题的条件是过剩的,这大概是为了让初三的同学们更容易解出,题目中的条件“97个互异整数”可以减少到“65个互异正整数”,其他条件不变就能得出相应的结论。

方法是,先从65个整数中挑出两个正整数A、B,使它们的差能被64整除,在剩下的63个数中当然能挑出两数M,N,使其差为31的倍数,∴(A-B)(M-N),是1984的倍数,此题证毕。

如果注意到1984=62×32,即使选63个互异正整数,也有相应的结论,方法如下:从63个数中先挑出两个数A与B,使其差能被62整除,再从剩余的61个数中挑出其差能被32整除的两数M与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