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项精进》教师读后感
磨砺心志的六项经济读后感

磨砺心志的六项经济读后感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就像一把把智慧的小钥匙,打开了一扇扇让心灵变得更强大的门。
一、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这第一条就像给我脑袋上来了一棒槌,让我一下子清醒了。
想想自己平时,总是有点小懒惰,还总是给自己找借口。
但是看了这个,就觉得那些成功的人之所以能成功,那都是拼了老命的啊。
就像跑马拉松,人家都在咬牙坚持使劲跑,我要是还慢悠悠地散步,肯定是到不了终点的。
这就告诉我,不管做啥,得使出浑身解数,不能轻易就说“我不行了”,要像个永动机一样,不断地给自己加油,持续地努力。
二、要谦虚,不要骄傲。
这一点真的是太对了。
我就发现,人一旦有点小成绩,就容易飘起来,就像气球一样,稍微有点气就想往天上飞。
可是骄傲这个东西,就像气球上的刺,一骄傲就容易破。
谦虚的人呢,就像是沉甸甸的稻穗,低着头,但是充满了智慧和力量。
而且谦虚还能让周围的人都喜欢你,要是整天趾高气昂的,谁愿意跟你打交道啊。
所以以后不管取得啥成果,都得夹着尾巴做人,低调谦虚才是长久之道。
三、要每天反省。
这个反省就像是每天给自己的心灵洗个澡。
我们每天在外面跑来跑去,心灵上肯定沾了不少灰尘。
要是不反省,这些灰尘就会越积越多,最后把自己的心都盖住了。
每天睡觉前,我就想啊,今天有没有说错话,有没有做错事,有没有对别人不礼貌。
这一反省,就会发现自己好多毛病。
而且知道自己的问题了,第二天就可以改正啊,这样一天天的,自己就会变得越来越好了。
这就好比给车做保养,经常检查,车才能开得更久更稳。
四、活着,就要感谢。
以前真的没有把感谢这件事放在心上。
觉得很多事情都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读了这个之后,就发现生活里到处都是值得感谢的东西。
早上能睁开眼看到阳光,要感谢;能吃到热乎乎的饭菜,要感谢;朋友跟我聊天,也要感谢。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觉整个世界都变得美好了。
而且感谢这个事儿还特别神奇,当你感谢别人的时候,别人也会觉得很温暖,就像投出了一个温暖的小石子,能在别人的心湖里激起一圈圈美好的涟漪。
六项精进读后感(通用26篇)

六项精进读后感六项精进读后感(通用26篇)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六项精进读后感(通用2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近两天读了一本书《六项精进》,这本书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稻盛和夫反复强调,一生奉行的“六项精进”。
正如他本人所说的,“六项精进”是搞好企业经营所必须的最基本的条件,同时也是我们度过美好人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六项法则。
一、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可以说是一切的基础,不管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无论想要完成任何事物,都需要我们为之付出一定的努力。
比如在同一件事情上,如果我们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和别人一样的,或者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那么最后我们所收获的成果一定不会太差甚至会比自己预期的还要好。
二、要谦虚,不要骄傲在生活中,不管是成功人士还是普通人都常常会有机会骄傲自满,放纵得意。
但是真正的成功者即使胸怀火一般的热情,有斗志,有斗魂,他们也会经常告诫自己,要谦虚谨慎,不骄傲不自满。
正如艺术大师徐悲鸿所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我认为,傲气就是骄傲,有了傲气的人往往会自命不凡,看低别人,从而目中无人,不知谦虚谨慎,这一定是他今后失败的先兆。
然而人无傲气可有傲骨,一个人的志气、自信心、勇敢无畏坚强不屈的性格就是他的傲骨,也是他心中另类的谦虚,这样的人即使面对失败,也会汲取教训,重整旗鼓,另辟新天地的。
三、要每天反省这句话说着容易做着难,相信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够做到每天反省自身。
所谓反省就是洗涤自身心灵,警醒约束自己的一种行为意识,我们要想更好的培养自己,更快通往成功之路,就要学会不断的反省自己。
四、活着,就要感谢人生在世,要心怀感恩之心。
人,是有七情六欲的,心存感恩的人会使自己和周围的人感受到温暖快乐,这也是人与人之间交往沟通的最好桥梁。
磨砺心智的六项精进读后感悟

磨砺心智的六项精进读后感悟《磨砺心智的六项精进读后感悟》一嘿,朋友们!我最近读了一本超棒的书,叫《磨砺心智的六项精进》,真的是让我感触多多呀!这六项精进,就像是给我迷茫的心灵点亮了一盏明灯。
第一项“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让我明白,想要成功,就得拼尽全力,不能偷懒,不能给自己找借口。
以前我总是觉得差不多就行了,现在才知道,只有付出更多,才能收获更多。
“要谦虚,不要骄傲”这一条也狠狠敲了我一下。
有时候取得一点小成绩,我就容易飘起来,觉得自己了不起。
现在想想,真的太幼稚啦!真正厉害的人都是低调谦虚的,因为他们知道学无止境。
“每天反省”这一点对我来说也特别重要。
以前做错事,总是不当回事,现在我会每天晚上想一想自己这一天的行为,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嘛。
“活着,就要感谢”,哇,这真的让我学会了感恩。
以前总是觉得别人对我好是应该的,现在我知道,每一份善意都值得珍惜和感谢。
“积善行、思利他”,让我明白了不能只想着自己,要多为别人着想,多做善事,这样自己也会变得更快乐。
“不要有感性的烦恼”,嗯,这让我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不再一味地唉声叹气,而是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
这本书真的改变了我的想法和做法,让我更加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
朋友们,你们也快去读一读吧!《磨砺心智的六项精进读后感悟》二亲爱的小伙伴们,我来跟你们聊聊我读《磨砺心智的六项精进》的感受哟!你们知道吗?当我翻开这本书,就好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先说“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这让我想起自己以前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什么都不坚持。
现在才明白,只有拼命努力,才能离梦想更近。
就像爬山一样,不使劲往上爬,怎么能看到山顶的美景呢?“要谦虚,不要骄傲”,这可太有道理啦!以前我有点小成就,就到处炫耀,结果发现别人并不喜欢这样的我。
现在我学会了把骄傲收起来,多向别人学习,才发现自己还有好多不足呢。
“每天反省”就像是给自己的心灵照镜子,看看自己哪里脏了,赶紧擦干净。
六项精进读后感(5篇范例)

六项精进读后感(5篇范例)第一篇:六项精进读后感导语:我相信只要你在意识中开始自我反省,哪么在行动上你才有可能会改变。
一天改变一点,长期以后,自我的能力、灵魂将会一次次得到提升。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六项精进读后感范文三篇,希望有所帮助!六项精进读后感在闲暇之余总会翻一翻稻盛和夫老先生的《六项精进》,虽然这是一本可以归类于企业管理的书籍,但是我却在书中读出的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
读《六项精进》给我更多的感觉是在和一位饱经风雨的平易近人的老人家聊天,听他用最通俗的语言向我讲述最深奥的道理。
这是这本书最大的特别之处。
以往的书籍作者恨不得用最高级的词汇,最华丽的修饰来装点自己的作品。
本书却反其道而行。
书籍本来就是传播知识,启迪人生,洗涤心灵之物,如果把书籍写的非常坳口让人费好半天才能理解甚至无法理解,那岂不是违背了书籍的本质?所以我特别喜欢《六项精进》这本书通俗易懂的言语风格。
其次,我正好学习会计双学位,自然而然也就学习了周三多先生的《管理学》,所以对企业管理也有一些自己的认识。
《六项精进》从企业管理角度来讲同样是本不错的书籍。
书中只是把很多专业的经济学名词替换成我们更容易理解的日常用语,却更好的把企业管理的方法教授给更多的管理者。
《六项精进》的第一项“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第四项“活着,就要感谢”;第五项“积善行、思利他”运用于企业管理分别不就是指企业首先要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努力经营好企业;然后还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我在《六项精进》中学习到的做人的朴实又普适的道理。
第一“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提醒我无论是学习上还是工作中都必须不懈的努力,只要努力才会有收获,要想成功,只有更加努力。
第二“要谦虚,不要骄傲”,这更是被我们重小就提在嘴边的话语,但是真正扪心自问,自己真的做到了吗?没有。
因为以往谦虚只是一种口号罢了!但是在本书中却是实实在在的而又不失委婉的告诉我“满遭损,谦则溢”。
磨砺心志的六项精进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

磨砺心志的六项精进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磨砺心志的六项精进读后感篇1 这部小说描述的是作者和他的朋友们生活穷困潦倒,他们没有钱,没有固定的工作,也没有特定的生活目标,只要一有机会就来回穿越全国,在旅途的沿线一路寻找刺激,生活相当混乱,就连他们的话语也是没有逻辑的。
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反叛者,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他们对社会公认的一切都抱有背道而驰的态度,他们被称为垮掉的一代。
他们把自己关注的重点放在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生活状态,抗议社会对他们的压抑,所以他们通过颓废、堕落、浪荡甚至犯罪等等方式来报复社会。
他们认为这一切都可以通过文学来实现,但是他们的文学是以否定那些所谓高雅文化为基础的,只追求无节制的自我放纵,所以导致其作品都是杂乱无章,语言粗俗鄙陋。
但通过这部作品,读者难免会多了一份同情和心酸,我仿佛能体会他们对于生活迷茫、焦灼却又无能为力,他们旅行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寻找的过程,他们在寻找一种价值和信仰,但是他们的行为逾越了法律和道德界限,最终什么都没有找到,还是只能回到各自自由的生活轨道上面,继续无度地挥霍青春和时光。
磨砺心志的六项精进读后感篇2 花是美丽的,花是可爱的。
它们在绿叶间辉煌的盛开。
木棉花被称为英雄花,它的色彩非常艳丽。
春季的时候当然就是白兰花的天地了。
白兰花有它非常浓郁的香气,还有那清幽,淡雅。
白兰花开完后就是百花中非常美丽的`凤凰花了。
这种花的颜色不用看一听它的名字就是红颜色的。
它一片片的开满了枝头,光彩照人。
秋天要数花中的佼佼者菊花,这种花大家都很常见,有人觉得它不怎么好看。
但是它的颜色很多红的,白的,紫的,黑里掺红的,白里掺黄的五颜六色,光彩照人。
它们的姿势也有很多彬彬有礼的,盛气凌人的,千朵成群的,昂首怒放的,一支独秀的。
一阵冷风吹过。
百花凋零。
路边似乎都看不到花了。
难道就没有花在开放着了吗?告诉你,不是的。
水仙花还在勇敢地挺着。
白色的小花真是惹人喜爱。
这几天我突然的发现了我家的月季在竞相着盛开。
《六项精进》读后感(6篇)

《六项精进》读后感(6篇)《六项精进》读后感1稻盛和夫认为,六项精进是做好企业经营所必须的基本条件,也是度过美好人生所必须遵循的基本条件。
如果我们每天每日都持续实践六项精进,我们的人生必将更加美好,美好的程度将超过我们自己的能力和想象。
一、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六项精进”中率先登场的就是“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这是企业经营中最重要的一条。
每一天都竭尽全力、拼命工作,是企业经营中最重要的事情。
想拥有美好的人生,想成功地经营企业,前提条件就是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做不到这一点,企业经营的成功,人生的成功,都是空中楼阁。
人们常说:经营战略最重要,经营战术不可少。
但是我认为:除了拼命工作之外,不存在第二条通向成功之路。
我为什么强调要“拼命工作”呢?第一,自然界存在的前提,就是一切生命都拼命求生存。
第二,只要喜欢你的工作,再努力也不觉其苦,拼命工作是辛苦的事情,辛苦的事情要一天天持续下去,必须有个条件,那就是让自己喜欢上现在所从事的工作。
第三,全力投入工作就会产生创意。
当你每天都聚精会神、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时候,低效的、漫不经心的现象就会消失。
不管是谁,只要喜欢上自己的工作,只要进入拼命努力的状态,他就会考虑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就会寻思更好的、更有效的工作方法。
拼命工作的同时又能思考如何改进工作,那么你的每一天都会充满创意。
今天要比昨天好,明天要比今天好,这样不断琢磨,反复思索,就会生出好想法,产生有益的启迪。
第四,拼命工作可以磨练灵魂。
人这种动物,一旦有了闲暇,就会动不正经的念头,干不正经的事。
但如果忙忙碌碌、专注于工作,就不会有非分之想,没有时间考虑多余的东西了。
禅宗的和尚和修道的修行者们,在刻苦修行的过程中磨练自己的灵魂。
将心思集中到一点,抑制杂念狂想,不给它们作祟的空间,通过这样的修行,整理自己的心绪,磨练自己的心志,造就纯粹而优秀的人格。
因此说,拼命工作和修行过程一样,能磨练人的灵魂。
《六项精进》读后感(5篇)

《六项精进》读后感(5篇)《六项精进》读后感1最先知道稻盛和夫这个名字就是看了公司推荐的这本《六项精进》。
这本六项精进其实没有讲什么高深的大道理,而是简单深刻的道理,但往往是这种简单深刻的道理,让我们才觉得其中的深刻。
稻盛和夫先生花了半个世纪时间创建并经营了两家企业集团,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他最伟大的地方就是在做企业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思考人生,不断地提炼经验,从而到达了对于人生哲学甚至是宗教的理解。
六项精进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第一项“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拼命的工作是世界上最高明的经营诀窍,是做人最基本的,必要的条件。
想想的确如此,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轻而易举得到的吗?如果有那也会是得之易,失之快。
哪行哪业,任何人想要取得出色成绩,都是靠竭尽全力、埋头工作才能得来。
我觉得稻盛和夫先生是位智者,他在将自己工作中的体验告诉大家,他在传授的是经营的哲学,是实学,不是空洞的理论。
从他的言语中没有让人有打了鸡血的冲动,自然也不会有冷静后的失落。
稻盛和夫先生的经营哲学,从做人最基本道理出发,真挚诚恳。
第二项就是“要谦虚,不要骄傲”。
中国古代哲学家就说过,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如今稻盛先生重谈,可见“谦虚”是古今中外,是大家所公认的做人的基本美德,也是事业成功的基石。
稻盛先生用真诚的言语提醒着我们,取得成功后一定不可以忘记谦虚。
第三项是要每天反醒,只有每天对于自己的言行进行反醒,不断总结反思才能够每天精进自己,这样通过时间的积累,小精进积累多了就能大进,小成功积累多了就是大成功。
第四项就是活着,就要感谢。
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很重要,很多人会说,但很少人能够做到。
举例子来说,当一个朋友每次都帮我们的时候,我们不觉得什么,把它当成是一种习惯,然而如果突然有一次那个朋友没有帮我们,这时往往在我们心里会埋怨。
其实别人帮我们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可能起初的时候我们也会感谢,但是久而久之就忘了初心。
试想我们生于天地间,需要感恩的人太多太多,如我们要感谢父母给予生命,感谢有难时身边朋友的鼎力相助,感谢老师曾经的悉心教导等等……总之,要感谢出现在我们生命中所有的人和事。
《六项精进》读后感(精选12篇)

《六项精进》读后感(精选12篇)《六项精进》读后感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六项精进》读后感(精选12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项精进》读后感1稻盛和夫是日本著名企业家,他的成功就来自于他给自己定下的“六项精进”,他终身执行,并且时时反求诸己,其精神和成就令人感佩!0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我想起最近才认识的非常令我佩服的张萌。
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她讲自己的经历时说,她每天早上四点钟起床,而且她这么做已经坚持了20多年,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这么自律,那还有什么事情会做不到呢?很多朋友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抓手机、刷朋友圈,而张萌说,我早起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制定学习计划,然后从早上四点学习到七点。
因为一个人每天能自由掌控的时间也就两三个小时,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利用早起的这段时光好好学习。
还有一个女生叫女王,她是一个专职的演说者,每次演出,观众都能感受到来自她的热情和力量。
她曾经为了练一次六分钟的演讲,录音几百遍。
为了她的演讲事业,她每天坚持录一个小视频,每天围绕一个话题,来一段演讲,到目前为止,她已经录了1000多次小视频。
她就是这样坚持大量的高密度的刻意练习,让她真的展现出了女王范儿。
从张萌和女王,我看到了一句话,那就是“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02、要谦虚,不要骄傲谦虚是尊重的基础,它能让我们做到相互支持而不彼此奉承,各抒己见又不出口伤人,相互鼓励又不屈尊俯就。
谦虚的人还拥有一个不可忽略的特点:真心尊重他人,踏踏实实做事,心诚意为他人办事。
03、复盘,才能翻盘每个人的每一天当中有成功,也会有失败,认真总结反思,从教训和经历,知识和收获中坚持下去,对成长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我以前对复盘颇不以为然,我想写日记时也可以进行反思啊,但其实写日记更多的会倾向于情感、情绪的表达,而真正的复盘是倾向于理性的,能够真正帮助意识肌肉的养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项精进》教师读后感
《六项精进》教师读后感
我所读书的内容是《六项精进》中的第五章“改心之道”。
这是株式会社哈特兰德社长,盛和塾塾生加藤胜写的一篇心得,它的全篇围绕自己的创业经历对稻盛和夫的经营理念进行了阐述,它的核心内容就是“改心之道”。
刚读完我认为他的改心之道,是一种改变的过程,也就是加藤胜转变的一个心理路程,再读你就会发现,这个“改心之道”不仅仅是一种过程,更多的还是落在这个“道”字上,所谓“改心之道”,怎么改?真正的“心之道”又在哪里?那我想其实,加藤胜所指的既是过程,又是指引着他的一种信念。
那就是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六项精进。
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短短的几句话,却引起当今企业界甚至是教育界的学习和反思,这个现象的确令人深思。
我在想,如果我们忙于学习、谈论某种思想或做法,我们一定在事实上缺少了这种思想或做法。
那么,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中到底体现了怎样的思想呢?
“六项精进”的主要内容有:
一、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二、要谦虚,不要骄傲;
三、要每天反省;
四、活着,就要感谢;
五、积善行,思利他;
六、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粗略一看,这些说法在中国的励志传统中,可谓是司空见惯;但很多时候,正是我们对一种思想“司空见惯”了,我们便反而不觉得其中的深刻,不能体会到它对于人的启迪作用,我们在语言符号的自动化过程中,失却了对语言(其实是思想)的本质把握。
简单地说,我们面对唾手可得的真理,却麻木不仁,我行我素。
稻盛和夫是一位企业家,在我们眼中,“无商不奸”,企业家的本质目的似乎就是赚钱;但他却不一样,他在做企业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思考人生,不断地提炼经验,从而达致了对于人生哲学甚至是宗教的理解。
认识到这一点,作为教师的我们理应汗流浃背。
要知道,无论你做什么行业,你的核心生涯,还是做人。
因此,科学研究也罢,政治斗争也罢,商业竞争也罢,教书育人也罢,最后你得到的,一定是对于你周遭世界、对于人自身的认知,只有这样,在你行将入木时,你才可以欣慰地说:我没有白活。
于是,学习稻盛和夫的思想,实在是提升我们人生境界的必须功课。
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在我看来,是对于“传统美德”的发扬。
“传统美德”这一词语,在当下经常遭到后现代主义者的解构和攻讦,这很不正常。
因为我们千年之中积淀的“美德”,并非是简单的道德教化的内容,它更是东方文化在生活、职业以及人际交往中的自然渗透。
因此我们不能粗暴地排斥它,而要领会其精髓的思想,并化作灵魂进入到我们的职业。
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其本质的灵魂,在我看来,其实是真正的“心之道”:
1、付出努力,亦即是“用心”;
2、要谦虚,则是“虚心”;
3、要反省,则是“问心”;
4、而感谢,则更在心字为底的“恩”上;
5、积善行无疑是“善心”;
6、勿烦恼,实质是不“乱心”。
用心观察世间,用心做事,则你的世界,便是和谐的、美满的。
如此人生,岂有不善之理?
譬如“精进”中的第一条便是“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这是基于普遍人性假设的一种劝诫。
稻盛和夫在书中有一个简短的小对话:
“你是否在竭尽全力地工作?”“是的,我在努力工作。
”我对这样的回答并不满意!“你是否付出了不亚于任
何人的努力?”
许多时候,我们自觉“付出了努力”,但我们仍然不能成功。
其基本的原因,正在此处。
努力不是噱头,它应该渗透到我们工作、学习的每一个细节。
事实上,在我最初阅读《六项精进》时,我十分不理解为何要将“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列为第一条,现在想来,稻盛和夫的本意,未必是要我们“成功”,而是希望我们能保持一种精进的精神,从而隐喻着对世间惰懒情绪的批判。
我以为不是稻盛和夫一个人是这么做,而是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说和这么做的。
如果把“精进”的目的从“成功学”摆脱出来,那么我们便很好地理解他的其他几种“精进”。
总体说来,他提出“精进”,是为了一种个人的修身,以及调和人与社会间的关系。
尤其他说到的“反省”,更是意味深长:
抑制自己的邪恶之心,让良心占领思想阵地,这个作业过程就是“反省”。
所谓良心指的是“真我”,也就是利他之心,怜爱他人,愿他人过得好。
与此相反的是“自我”,指的是利己心,只要自己好,不管别人。
《论语》中亦云:“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传不习乎?”其中的道理,正是一致。
因此我们可以说,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是通过对自身心态、自身行为的审问,来达致人生之境界的一种努力。
这一努力,背后有着东方民族的传统智慧,也有着佛家对于人世的感悟。
另一个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可以从《六项精进》中习得什么?
很明显,保持一种“心境”,无论你做什么,你都会拥有一种超然的态度,也会以一颗“善心”看待世界。
要付出努力,意味着你对于学生、对于教育教学的责任。
要反省,更是我们在机械化的应试体制中必须持有的立场,也是令我们清醒的良药;至于感恩之心以及“积善行,思利他”,可以使我们以一种积极的心态,看待我们的孩子,看待我们的教育。
我非常赞同稻盛和夫书中的一句话:“情不为人”,同情他人,为他人多做好事,结果必然利人也利己,这绝对错不了。
在《第18届(北京)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演讲》中,稻盛和夫也说:
利他是最强有力的。
让对方高兴,与人为善,这样的行为最终一定会带来成功。
这是这个世界俨然存在的真理。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因为利他的行为会让我们获得超越自己的伟大的力量。
是的,当我们真正从“利他”
的角度去从事教育,面对学生时,我们自身的境界,也油然提升。
在论谦虚时,稻盛和夫曾道:人类要向自然界学习,回
归谦虚,再次感谢自然的恩惠,不是我们在自然中“活着”,而是自然“让我们活着”。
这包含着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
我们学习稻盛和夫,是为了聚天地之气而“养心”,是为了我们的教育,既能培养出成功而幸福的学生,也能造就成功而幸福的教师。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