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Task板块有效运用的探究

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Task板块有效运用的探究
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Task板块有效运用的探究

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Task板块有效运用

的探究

摘要:以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Task板块的有效运用为切入点,简要分析了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利用教材来灵活讲授知识,构建有效课堂这一难题,并结合该板块的特点、内容和教学现状,运用案例对该板块的教学进行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高中英语;Task板块;有效运用

一、问题的提出

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中“Task”和“Project”两个板块最能体现“任务型教学”理念,并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然而,教学中的许多问题也随之产生了,授课教师往往为了追求“形似”而忽略“神和”,只求心理安慰似的“我今天上了Task”,而放弃课堂的“灵魂”――学有所得。课堂教学常常表现为组织凌乱、缺乏条理。这样的课堂显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产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欲望。

二、Task板块有效运用的原则

1.以课标为纲,分析教材,“吃透”教材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教什么、怎么教、教到

何种程度等都有明确的要求,它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因此,依据课标,分析教材、熟悉教材、吃透教材是教师用好Task板块必须要做到的。

2.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资源,虽然不是唯一资源,但也是主要资源。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教学的实际需求,对部分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三、有效运用Task板块的方法

正如上文所述,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中的每一单元Task板块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用英语,并以任务的形式,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技能。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有时这一板块在内容、难易度等方面并不适合自己的学生。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单元的具体教学内容等对Task板块进行创造性的使用。具体说来,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1.对Task板块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及调序

从教学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可以适当删除不符合学生特点或者过易、过难的部分,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或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将教材中各个部分重新排序。以模块二第二单元Task板块为例:本单元Task的写作任务是设计

一个全家出游的计划,然后以邮件的形式发给your father。但笔者认为,在最后一个步骤之前才涉及如何写作,一方面显得太突兀,不能自然而然激发起学生的写作热情,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吃透教材的重难点。因此,笔者尝试在导入部分就告知学生,本节课的任务是写一封E-mail,告诉你父亲出游计划。而要完成这一写作任务,我们需要通过听读获取旅游信息,并要与母亲进一步交流相关信息。

在教学内容的筛选上,笔者删除了技能训练Skills building(1)关于日期和地名的识别以及技能训练;(2)关于用wh-的疑问词提问部分,因为笔者认为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这已经不是难点,没有必要孤立地拿出来讲解和练习。而步骤(step)1、2这两部分则作为重要环节保留,并将Task的听、说、读三个技能进行整合,全面训练了学生自主学习、综合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通过对Task板块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及调序,为学生顺利完成写作任务奠定了基础。

2.对Task板块内容进行适当增添及替换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适当补充符合学生水平和需要的材料或活动,或者可以将教学活动与学生自身的背景和兴趣联系起来,引入真实的语言或设置更多的解决问题式的任务。以模块三第一单元Task为例:本单元Task的任务是Telling a story。原教材的Skills building(1)介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