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指标解读
血气分析指标解读

认识血气分析指标1. 氧合指标包括: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氧分压(PaO2):指物理溶解在血液中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正常值为90~100 mmHg.PaO2 正常值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预计PaO2值(mmHg)=100 - 0。
33×年龄(岁)±5,也就是说,对于80 岁的老年人来说,氧分压68 mmHg 也可能是正常的。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表示血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程度。
正常人动脉SaO2为95%~98%,如低于90%可确定有低氧血症存在.氧合指数(PaO2/FiO2):即氧分压/吸氧浓度,是反映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在血气分析报告单上,此项指标需要结合氧分压的数值和实际吸氧浓度来人为计算,氧合指数≥400为正常。
如果PaO2下降,而加大吸氧浓度虽然可以提高PaO2,但计算氧合指数仍小于300,提示有急性肺损伤.正常情况下吸入空气,吸氧浓度为21%(空气中氧气含量为21%),正常氧分压最低为90mmHg 时,氧合指数为90/0。
21= 429;氧分压为60 mmHg时氧合指数为60/0。
21=286,PaO2 < 60 mmHg 提示有呼吸衰竭。
对于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或鼻导管吸氧的病人,血气分析报告单上会出现PaO2 >100 mmHg 的情况,此时计算吸氧浓度的公式为(21 + 4 ×氧流量)/100。
例如,测得PaO2为130 mmHg,吸氧流量若为 3 L/min,则氧浓度为(21+4*3)/100 = 33%,从而计算得到氧合指数为130/0。
33 = 393,提示在当前呼吸机参数或吸氧情况下,患者呼吸功能可。
2. 二氧化碳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2):物理溶解在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分子所产生的压力。
正常值为35~45mmHg,平均值为40 mmHg,静脉血较动脉血高5~7 mmHg(用来判断是不是错采了静脉血)。
血气分析的常用指标及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的常用指标及临床意义血气分析(Arterial Blood Gas Analysis)是通过检测动脉血液中的气体参数,评估机体氧合状态、酸碱平衡及电解质水平的检查方法。
血气分析常用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氢离子浓度(pH值)、血氧饱和度(SO2)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肺功能、呼吸代谢、酸碱平衡和电解质水平等方面的信息,对于评估呼吸系统功能和酸碱平衡异常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分压是表示机体血液中氧气的浓度和充氧状况的指标。
正常情况下,PaO2值在80-100 mmHg之间。
血氧分压降低可能意味着肺通气功能不足,可能由于呼吸道阻塞、肺不张、肺实变、肺部感染等原因导致。
此外,心血管功能障碍和组织用氧增加也可能导致PaO2下降,如心脏病、贫血等。
二、二氧化碳分压(PaCO2)二氧化碳分压是表示机体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和排出状况的指标。
正常情况下,PaCO2值在35-45 mmHg之间。
PaCO2值增高可能意味着肺排气功能不足,可能由于呼吸肌无力、呼吸中枢抑制、呼吸道阻塞等原因导致。
此外,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肺部疾病等也可能导致PaCO2升高。
三、氢离子浓度(pH值)氢离子浓度是血液酸碱平衡的指标,其值反映血液的酸碱性。
正常情况下,血液pH值在7.35-7.45之间,处于酸碱平衡状态。
pH值下降表示酸中毒,可能由于呼吸性或代谢性酸中毒引起,例如呼吸性酸中毒可由肺病、呼吸中枢抑制或心功能不全等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可通过肾功能障碍、酒精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引起。
pH值增高表示碱中毒,可能由于排气功能过盛、肾性碱中毒等引起。
四、血氧饱和度(SO2)血氧饱和度是表示动脉血液中氧气与载氧蛋白结合的比例,即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的百分比。
正常情况下,血氧饱和度为95%以上。
血氧饱和度降低可能意味着肺功能障碍、低氧血症等疾病,如肺炎、肺栓塞、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血气分析的常用指标及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的常用指标及临床意义血气分析是一项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的检查方法,通过对血液样本的分析,可以获取一系列重要的指标信息,以评估患者的酸碱平衡、氧合情况以及肺功能等方面的状况。
本文将针对血气分析的常用指标及其临床意义进行详细介绍。
1. pH值pH值是指体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反映了酸碱平衡状态。
正常人体的动脉血pH值约为7.35-7.45,临床上可通过血气分析检测出患者是否存在酸碱失衡的情况。
例如,当pH值低于7.35时,可能表明患者处于酸性代谢状态,可能由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肾功能不全等原因引起。
而当pH值高于7.45时,可能意味着患者处于碱性代谢状态,如呼吸性碱中毒等。
2. 二氧化碳分压(PaCO2)二氧化碳分压是指动脉血中CO2的分压水平,通常用于评估肺通气功能。
正常情况下,PaCO2应该在35-45mmHg之间。
当PaCO2超过45mmHg时,可能说明患者存在通气障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或呼吸功能不全。
而低于35mmHg的PaCO2值则可能表明患者存在呼吸过度的情况,如急性呼吸碱中毒等。
3. 氧分压(PaO2)氧分压是指动脉血中氧气的分压水平,用于评估氧合状态。
正常情况下,PaO2应该在75-100mmHg之间。
当PaO2低于75mmHg时,可能表示患者存在低氧血症,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或者肺栓塞等疾病。
而高于100mmHg则可能说明患者存在高氧血症的情况,如氧气治疗过度等。
4. 标准碱剩余(BE)标准碱剩余是一种用于评估酸碱失衡的指标,可以反映血液的酸碱代谢情况。
正常情况下,BE应该在-2mEq/L至+2mEq/L之间。
当BE 值低于-2mEq/L时,可能表示患者存在代谢性酸中毒,如乳酸酸中毒等状况。
而高于+2mEq/L的BE值则可能表明患者存在代谢性碱中毒的情况,如呕吐或利尿等疾病。
5. 氧饱和度(SaO2)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血气分析报告解读

血气分析报告解读血气分析是一种通过测量动脉血液中各种气体和酸碱平衡状态的检查方法,可以提供有关身体健康状况和疾病诊断的重要信息。
当我们进行血气分析时,会得到一份详细的血气分析报告。
本文将解读血气分析报告中常见指标,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含义和诊断意义。
1. pH值:pH值是衡量酸碱度的指标,正常范围为7.35-7.45。
若血液pH值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明酸中毒;而高于正常范围则可能表示碱中毒。
pH值的变化通常与其他酸碱平衡相关指标相结合解读。
2. 二氧化碳分压(PaCO2):PaCO2反映了肺的正常呼吸功能,正常范围为35-45毫米汞柱(mmHg)。
过高的PaCO2可以暗示肺功能减退,如呼吸衰竭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低则可能表明呼吸过度或代偿性呼吸碱中毒。
3. 氧分压(PaO2):PaO2是衡量氧合状态的指标,正常范围为75-100 mmHg。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反映氧合不足,如肺部疾病、心脏疾病或血液循环问题。
4. 三氧化碳分压(PaCO3):PaCO3是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的指标,正常范围为22-26 mmHg。
偏高的PaCO3可以提示代谢性酸中毒,如肾功能障碍导致的酸中毒;偏低的PaCO3则可能表明代谢性碱中毒。
5. 氧饱和度(SaO2):SaO2是血红蛋白与氧输送的比例,正常范围为95%以上。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氧合不足,如呼吸道疾病、心脏疾病或贫血等。
6. 碱剩余(BE):BE是衡量酸碱平衡的指标,正常范围为-2到+2毫克每升(mmol/L)。
负值表示代谢性酸中毒,正值则表示碱中毒。
通过分析血气分析报告中的这些指标,医生可以判断身体酸碱平衡状态以及呼吸和代谢的功能情况。
根据指标的异常程度和组合情况,医生能够作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举例来说,如果血气分析报告显示pH值偏低、PaCO2偏高和HCO3-(氢碳酸根离子)偏高,说明患者可能患有呼吸性酸中毒。
这可能由于肺部疾病、呼吸衰竭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
七步快速教你学会血气分析报告解读

七步快速教你学会血气分析报告解读血气分析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机体的酸碱平衡和氧合状态。
它提供了关于血液 gas(氧、二氧化碳)和 pH(酸碱度)的信息,可用于诊断和监测一系列疾病。
然而,很多人对于血气分析报告的解读并不了解,接下来将通过七个步骤教你快速学会血气分析报告的解读。
第一步:查看 pH 值pH 是血液酸碱平衡的指标,正常范围为7.35-7.45。
如果 pH 值低于7.35,说明血液偏酸性;如果pH值高于7.45,说明血液偏碱性。
此外,pH 值的改变也反映了机体内的酸碱平衡状态,用于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第二步:判断二氧化碳分压(PaCO2)PaCO2 是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压力,正常范围为35-45 mmHg。
当二氧化碳分压高于正常范围时,说明呼吸性酸中毒的可能性较大;当二氧化碳分压低于正常范围时,说明呼吸性碱中毒的可能性较大。
第三步:分析氧分压(PaO2)和氧饱和度(SaO2)PaO2 表示血液中氧气的分压,正常范围为80-100 mmHg;SaO2 表示血液氧气的饱和度,正常范围为95-100%。
当 PaO2 或 SaO2 低于正常范围时,说明机体的氧合状态不理想,可能出现缺氧或者肺部疾病。
第四步:计算碳酸氢根离子浓度(HCO3-)HCO3- 是血液中的酸碱平衡骨干,它的正常范围为22-28 mmol/L。
当 HCO3- 值高于正常范围时,说明机体呈碱性状态;当 HCO3- 值低于正常范围时,说明机体呈酸性状态。
通过判断 HCO3- 值的变化可以评估代谢性酸碱平衡的状态。
第五步:计算 BE 值BE(碱剩余),表示机体体内阴离子间的电荷平衡,正常范围为-2到+2mmol/L。
BE 值的正负和大小可以帮助判断酸中毒或碱中毒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BE 值高于正常范围时,说明机体呈碱性状态;BE 值低于正常范围时,说明机体呈酸性状态。
第六步:分析高氯性酸中毒和高乳酸性酸中毒高氯性酸中毒是指血液中氯离子增高,同时伴随血液酸中毒;高乳酸性酸中毒是指血液中乳酸浓度增高,同时伴随血液酸中毒。
血气分析报告解读

血气分析报告解读血气分析报告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检查,可以提供人体酸碱平衡以及氧合状态的信息。
它包括pH值、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标准碱度(BE)等指标。
血气分析报告能够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下面将对血气分析常见指标进行解读。
首先是pH值,它反映体液的酸碱平衡状态。
正常范围为7.35-7.45、当pH值低于7.35时,说明患者体液处于酸性状态,称为酸血症;当pH值高于7.45时,说明体液处于碱性状态,称为碱血症。
酸碱失衡可能是由呼吸系统或代谢性因素引起的,因此pH值的异常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分析。
其次是二氧化碳分压(PCO2),它反映了人体的呼吸功能。
正常范围为35-45mmHg。
当PCO2低于35mmHg时,说明呼吸过度,称为呼吸性碱血症;当PCO2高于45mmHg时,说明呼吸不足,称为呼吸性酸血症。
呼吸性酸碱失衡通常是由肺部疾病或呼吸中枢功能障碍引起,而呼吸性碱血症可能是由呼吸过度导致的。
第三是氧分压(PO2),它反映了血液中氧气的含量。
正常范围为75-100mmHg。
PO2值过低可能意味着呼吸功能的异常或氧供应不足。
常见的原因包括肺部疾病、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PO2的异常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判断。
最后是标准碱度(BE),它表示体液酸碱平衡中碱性物质的浓度。
正常范围为-2.5到+2.5mmol/L。
BE值高于正常范围,意味着体液碱性过高,可能是由于代谢性碱血症引起;BE值低于正常范围,意味着体液酸性过高,可能是由于代谢性酸血症引起。
BE的异常需要综合考虑其他指标进行分析。
此外,血气分析还可获得氧饱和度(SaO2)等指标。
氧饱和度反映了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氧气的比例。
正常范围为95%以上。
低氧血症可能是呼吸功能不足或氧供应不足的表现。
在解读血气分析报告时,需要考虑各指标的整体变化和与患者的临床症状相结合。
酸碱失衡可能是一些严重病情的表现,如高血糖酮症酸中毒、肾功能衰竭等。
血气分析解读(1)

血气分析解读(1)血气分析解读,指的是通过检测血液中的气体成分和pH值,来评估患者的呼吸和代谢状态,从而帮助医生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计划。
下面,我们来分别介绍一下血气分析中常见的几个指标及其解读。
一、pH值pH值是血液的酸碱度,正常值在7.35至7.45之间。
如果pH值低于7.35,则说明血液过于酸性,可能是因为呼吸功能不足导致二氧化碳在体内积聚,也可能是因为代谢产生过多的酸性物质。
反之,如果pH值高于7.45,则说明血液过于碱性,可能是因为呼吸功能过度导致二氧化碳排出过多,或者是因为体内代谢减缓导致的。
二、二氧化碳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反映了人体呼吸功能的状态。
正常值在35至45毫米汞柱之间。
如果二氧化碳分压低于35毫米汞柱,则说明呼吸过快或者过深,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过多。
反之,如果二氧化碳分压高于45毫米汞柱,则说明呼吸过缓或者过浅,体内的二氧化碳积聚过多。
三、氧分压氧分压反映了血液中氧的含量。
正常值在75至100毫米汞柱之间。
如果氧分压低于75毫米汞柱,则说明氧供应不足,机体缺氧。
这可能是因为肺部受损、呼吸道阻塞、呼吸困难等原因造成的。
四、碳酸氢盐碳酸氢盐是人体中最重要的缓冲体系之一,能够维持酸碱平衡。
正常值在22至28毫克/分升之间。
如果碳酸氢盐低于22毫克/分升,则说明体内酸性代谢物质过多,可能是因为过度运动、酗酒、代谢性酸中毒等原因造成的。
反之,如果碳酸氢盐高于28毫克/分升,则可能是因为呼吸性碱中毒,也就是说呼吸过度,二氧化碳排出过多,导致体内碱性物质增加。
以上就是血气分析中常见的几个指标及其解读。
在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这些指标,制定相应的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血气分析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碳酸氢根(HCO3-)
健康人AB = SB,撒播碱失衡时两 值不一致:
AB > SB:存在呼酸 AB < SB:存在呼碱
剩余碱(BE)
在标准条件下,Hb充分氧合、38度 、PaCO2 40mmHg时将1L全血用酸或碱 滴定至时所需的酸或碱量。反映总的缓 冲碱的变化,较SB更全面,只反映代谢 变化,不受呼吸因素影响。正常值:-3 ~ +3mmol/L(全血)。
分清酸中毒或碱中毒?
PH <提示原发失衡可能为酸中毒 PH >提示原发失衡可能为碱中毒
分清单纯性或混合性酸碱失衡?
PaCO2↑同时伴HCO3- ↓ ,必为呼 酸合并代酸
PaCO2↓同时伴HCO3- ↑ ,必为呼 碱合并代碱
反映血氧合状态的指标
• 1、PaO2 • 2、SaO2 • 3、CaO2 • 4、氧解离曲线和P50 • 5、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
)
PaO2
动脉血浆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所 产生的分压,是确定SaO2的重要因素 。
正常值:80 ~ 100mmHg。随年 龄增大而降低。
PaO2 = (100 - 0.33× 年 龄 )mmHg。
正常值:。
pH<7.35 酸中毒(失代偿); pH>7.45 碱中毒(失代偿)
PaCO2
PaCO2 是 判 断 呼 吸 性 酸 碱 失 衡 的 重 要 指标,代表溶解于血浆中的CO2量,反映肺 泡通气效果。
正常值:35 ~ 45mmHg。 PaCO2<35mmHg,原发性呼碱或继发 性代偿性代酸;
AB < SB:存在呼碱
SaO2
正常值:。
动脉血中Hb实际结合的氧量 反映总的缓冲碱的变化,较SB更全面,只反映代谢变化,不受呼吸因素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血气分析指标1. 氧合指标包括: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氧分压(PaO2):指物理溶解在血液中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正常值为90~100 mmHg。
PaO2 正常值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预计PaO2 值(mmHg)=100 - 0.33×年龄(岁)±5,也就是说,对于80 岁的老年人来说,氧分压68 mmHg 也可能是正常的。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表示血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程度。
正常人动脉SaO2为95%~98%,如低于90% 可确定有低氧血症存在。
氧合指数(PaO2/FiO2):即氧分压/吸氧浓度,是反映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
在血气分析报告单上,此项指标需要结合氧分压的数值和实际吸氧浓度来人为计算,氧合指数≥400 为正常。
如果PaO2下降,而加大吸氧浓度虽然可以提高PaO2,但计算氧合指数仍小于300 ,提示有急性肺损伤。
正常情况下吸入空气,吸氧浓度为21%(空气中氧气含量为21%),正常氧分压最低为90 mmHg 时,氧合指数为90/0.21 = 429;氧分压为60 mmHg 时氧合指数为60/0.21 = 286,PaO2 <60 mmHg 提示有呼吸衰竭。
对于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或鼻导管吸氧的病人,血气分析报告单上会出现PaO2 >100 mmHg 的情况,此时计算吸氧浓度的公式为(21 + 4 ×氧流量)/100。
例如,测得PaO2为130 mmHg,吸氧流量若为3 L/min,则氧浓度为(21+4*3)/100 = 33%,从而计算得到氧合指数为130/0.33 = 393,提示在当前呼吸机参数或吸氧情况下,患者呼吸功能可。
2. 二氧化碳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2):物理溶解在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分子所产生的压力。
正常值为35~45 mmHg,平均值为40 mmHg,静脉血较动脉血高5~7 mmHg(用来判断是不是错采了静脉血)。
PaCO2<35 mmHg :低碳酸血症,PaCO2>45 mmHg :高碳酸血症;PaCO2>50 mmHg :提示存在呼吸衰竭。
3. 酸碱指标包括:酸碱度(PH 值)、剩余碱(BE)、碳酸氢根(HCO3-)酸碱度(PH 值):正常范围7.35~7.45。
PH ≤7.35 为酸中毒,PH ≥7.45 为碱中毒。
人体可生存的极限PH 为6.8~7.8。
当机体存在严重碱中毒(pH >7.65)时,病死率高达85% 以上;酸血症对机体危害的pH 是在7.20 以下,也就是说,机体耐酸不耐碱。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机体强大的代偿能力,PH 即便正常也并不能完全排除无酸碱失衡,需要进一步判断。
剩余碱(BE):正常范围0±3 mmol/L。
是反映代谢性因素的一个客观指标,更是排除了呼吸因素的一个指标。
顾名思义,BE 正值越大,表示存在代碱,反之,BE 负值负的越多,表示存在代酸。
碳酸氢根(HCO3-):包括理论碳酸氢根(SB)和实际碳酸氢根(AB)。
正常值22~27 mmol/L,平均24 mmol/L。
SB 不受呼吸因素的影响,其数值的增减反映体内的HCO3- 的贮存量,以此表明代谢成分的增减。
代酸时SB 降低,代碱时SB 升高。
AB 是实际条件下测得血浆的碳酸氢根含量,受呼吸影响。
四步读懂血气分析报告Step 1: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酸中毒或碱中毒。
方法:看PH,PH ≥7.45 初步判定为失代偿性碱中毒;PH ≤7.35 初步判定为失代偿性酸中毒。
PaCO2 和HCO3-明显异常同时伴PH 正常,应考虑混合性酸碱失衡的可能。
Step 2:判断是酸碱平衡紊乱是呼吸性还是代谢性的。
方法:看PH 与PaCO2 的改变方向。
二者同向升高或下降为代谢性;而异向升高或下降则为呼吸性。
Step 3:如果是呼吸性的,判断是单纯呼吸性或还有代谢成分。
方法:看剩余碱BE,BE>3 表示存在代碱,BE<-3 表示存在代酸。
Step 4:根据AB 和SB 的关系,验证得到的结论。
AB = SB = 正常,提示正常;AB = SB < 正常,提示代酸;AB = SB > 正常,提示代碱;AB > SB,提示呼酸;AB < SB,提示呼碱。
结论首先,血气报告单上通常标注有各项指标的正常范围,所以大家不必为记忆诸多正常值而苦恼。
其次,掌握各项指标的含义,这样有助于对异常指标的判断和解释。
最后,血气分析报告阅读步骤可根据个人习惯及临床患者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血气和酸碱分析有时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合临床动态观察,才能正确判断患者的体内环境。
相关阅读:血气分析不要怕老司机为你详细解说血气分析从早年还在上学时的病理生理课就开始学习,到后来的内科和外科的临床课程的反复强调,直到进入临床工作后大量接触,不折不扣的一项临床基本技能。
普外科作为手术科室,相比内科而言病人较「单纯」(指的是病情),多数病人生命体征比较平稳,一般状况较好,但并不意味着不和血气分析打交道。
相反,因为术后病情瞬息万变,必要的血气分析,能及早发现病人的变化,及时处理,保证术后平稳恢复。
同时由于高龄、带有内科多系统合并症(比如冠心病、慢阻肺、肾功能不全等)的病人越来越多,了解这些病人术前的基础氧合和代谢状态,对于完善术前准备、评估手术风险,保证围手术期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血气分析可以提供哪些结果酸碱平衡的指标: pH(酸碱度)、PaCO2(二氧化碳分压)、HCO3(碳酸氢根)、TCO2(总二氧化碳)、BE(碱剩余);电解质:K+、Na+、Cl-、Ca2+;氧合指标:PaO2(氧分压)、SaO2(氧饱和度);其他:Lac(乳酸)、Glu(血糖)、Hb(血红蛋白)、Hct(红细胞压积)。
二、出来结果该怎么看1. 首先,要熟记常见指标的正常值。
pH:7.35-7.45;PaCO2:35-45 mmHg;PaO2:80-100 mmHg;HCO3- :22-27 mmol/L;BE:-3~+3 mmol/L;SaO2:95~100%2. 然后,判断所检测结果是否正确。
如果对于一个不存在明显缺氧、休克情况的患者,出现PaO2 不足60 mmHg,SaO2 低于80% 的情况,就要怀疑是不是抽到静脉血了;如果对自己的穿刺技术非常自信,最简单的验(打)证(脸)方法,是让病人带上监护仪的指脉氧看看,如果指脉氧的SaO2 是96% 还高高的,那就乖乖的再找个搏动明显的地方再穿一针吧。
3. 再然后就要分析检测结果是否存在异常了。
(1)看氧合状态PaO2 低于60 mmHg 定义为呼吸衰竭。
若PaCO2 正常或下降则为Ⅰ型呼衰,若PaCO2 大于50 mmHg 即存在二氧化碳潴留,则为Ⅱ型呼衰。
SaO2 低于94% 则提示缺氧。
(2)根据pH 值看酸碱失衡pH<7.35 表示酸中毒;pH>7.45 表示碱中毒;pH 在7.35~7.45 表示正常,也可能是代偿状态,也可能是混合性酸碱失衡。
(3)判断原发酸碱失衡类型主要是看PaCO2(呼吸因素)、HCO3ˉ(代谢因素)与pH 值的变化方向。
谁与pH 的变化方向相同,谁就是原发因素。
在酸中毒(pH<7.35)情况下,如果PaCO2 升高,表示为原发性呼酸;如果HCO3ˉ降低,表示为原发性代酸。
在碱中毒(pH>7.45)情况下,如果PaCO2 降低,表示为原发性呼碱;如果HCO3ˉ升高,表示为原发性代碱。
但对于存在混合性酸碱失衡的情况,比如同时存在PaCO2 升高和HCO3ˉ降低的酸中毒,或者同时存在PaCO2 降低和HCO3ˉ升高的碱中毒,需要根据临床情况判断原发失衡。
如果存在呼吸道梗阻、肺部感染、慢阻肺、呼吸衰竭等因素,则考虑为呼吸为原发因素;如存在低血压、血容量不足、感染、大量利尿剂应用、胃肠减压、肝肾功能不全等,则考虑代谢为原发因素。
(4)判断是否存在代偿和混合性酸碱失衡如果检测结果中PaCO2 和HCO3ˉ和变化方向相同,则表示为另一因素为代偿改变。
比如呼酸(pH<7.35,PaCO2 升高)情况下,HCO3ˉ升高,表示为代偿。
但如果PaCO2 和HCO3ˉ的变化方向相反,则表示存在混合性酸碱失衡。
同样比如呼酸(pH<7.35,PaCO2 升高)情况下,HCO3ˉ降低,表示合并代酸。
听起来很混乱?那就一图以敝之:当然还有更为复杂的多重酸碱失衡,这个时候可以请重症医学的高手们会诊了(总得给别人一个大显身手的机会不是?)。
三、外科哪些情况下需要查血气个人认为,对于这样的病人需要常规进行血气分析检查:1. 年龄较大,肺功能检查存在问题或者不能配合肺功能检查的;2. 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肝功能或肾功能不全的;3. 预计手术时间长、出血较多的;4. 术中低血压时间较长、术中直至麻醉拔管前血气结果显示乳酸仍升高的;5. 术后出现心率增快、氧饱和度下降、烦躁、意识模糊的;6. 对于术后出血、休克复苏后等紧急情况下。
四、抽血气前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一些因素会影响血气测量值,干扰临床判断,所以在抽血气前应该注意一些情况:1. 病人情绪、体温如果病人刚刚活动完、或者情绪激动、存在发热等情况,会影响血气结果。
应该等待病人休息、安静情况下、体温正常后再进行抽血。
如果体温不易控制,则需在检测时输入体温数值进行矫正。
2. 吸氧状态如果病人持续吸氧,情况允许的话最好是能暂停吸氧30 分钟后再抽血。
如果无法停止吸氧,则需在检测时输入吸氧参数。
对于改变吸氧参数的病人,最好是新的吸氧状态下30 分钟后再采血样。
当然,对于紧急情况下也管不了这么多了。
五、普外科常见的血气结果异常原因1. 酸碱异常(1)代谢性酸中毒由于液体量不足、低血压、低氧血症造成的体内酸性物质产生过多;腹泻、肠瘘或胆道外引流造成的体内碱性物质大量丢失;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造成酸性物质代谢障碍。
(2)呼吸性酸中毒肺部感染、排痰不畅、心衰、肺水肿等造成通气和弥散障碍;原来合并有肺纤维化、慢支肺气肿的病人。
(3)代谢性碱中毒大量呕吐或胃肠减压造成的酸性液体丢失;大量利尿造成的低钠、低钾、低氯;限制饮食情况下补钠补钾不充分。
(4)呼吸性碱中毒发热、疼痛、烦躁、长期张口呼吸、COPD 等导致过度通气。
2. 电解质紊乱(1)低钾、低钠胃肠减压造成的液体丢失;大量利尿;补钠补钾不充分。
(2)高钾少尿;肾功能不全。
特别注意:因为检验样本不同(血气分析检验的是全血、而血生化检验的是血清),血气分析得出的钾浓度与血生化的检测值会有区别,一般是偏低。
大约0.5mmol/L 左右。
所以如果血气结果查出来钾低,那血钾比一定低,但血气里钾高,那就真是高钾了!3. 贫血出血;感染消耗;补液扩容造成的血液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