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诊断学基础复习重点资料 戴万亨主编
诊断学基础笔记(很重点啊)

症状:病人主观感觉到的异常或不适,称为症状体征:体格检查时的异常发现,称为体征体检诊断的基本方法包括视(望)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第一篇症状诊断第一张常见症状第一节发热概念:若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体温调节中枢本身功能紊乱等原因,导致体温超出正常范围则称为发热。
发热的临床分度:低热:37.4~38℃;中等度热: 38.1~39℃;高热: 39.1~41℃;超高热: 41℃以上。
超高热: 4l℃以上。
超高热: 4l℃以上。
发热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1.体温上升期:临床表现为畏寒或寒战、皮肤苍白并干燥无汗、疲乏不适、肌肉痠痛等症状2 高热持续期:临床表现为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加快、加强,心率加快,可有出汗3.体温下降期。
热型:(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左右,达数日或数周,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
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伤寒、斑疹伤寒等的发热极期。
(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h内体温差达2℃以上,最低时一般仍高于正常水平(如最低时低于正常水平则称为消耗热)。
可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疾患等。
(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体温波动幅度可达数度,无热期[间歇期)持续1日乃至数日,反复发作。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4)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
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5)回归热:体温骤升至39℃以上,持续数日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日,即有规律地交替一次。
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等。
(6)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或以上,数天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数天后再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常见于布鲁斯菌病。
第二节疼痛一、头痛头痛通常是指头颅内、外各种性质的疼痛。
头痛的特点(1)头痛发生的缓急:急起的头痛,特别是第一次发生的剧烈头痛,原因常为器质性,可见于急性感染、急性中毒、中暑、三叉神经痛、急性青光眼、急性脑血管疾病、牙原性头痛等。
运动康复专业《诊断学基础》教学大纲

《诊断学基础》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主要教材(指导书)及参考用书(一)选用教材《诊断学基础》,李焕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1版(二)参考书目1.《诊断学》,陈文彬、潘祥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2.《诊断学基础》,戴万亨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年3.《临床诊断学》,欧阳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4.《临床心电图学》,黄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5.《诊断学基础》,姚鸿恩、张玉芹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年6.《诊断学见习指导》,徐新娟主编,科学出版社,2006年(H)在线资源慕课在线课程(四)学术期刊中国康复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三、课程简介《诊断学》是把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联系起来的一门桥梁课程。
在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多组织学生接触临床,参加实践,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实践教学中,应教会学生问诊的方法与技巧、学会对各方面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逐步使学生具备独立编写完整的住院病历和提出初步诊断的能力。
在本阶段的教学中,通过专业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各临床课程及今后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目标1:掌握学科基础知识,了解本专业基础知识的框架构成。
扎实掌握运动康复的基础核心知识,在掌握学科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能够进一步学习基础核心知识,并加以应用。
【毕业要求2专业学科知识2.1】能够运用一定的工具性的知识,学会利用计算机查阅最新的康复专业知识,掌握前沿动态。
【毕业要求2专业学科知识2.2】课程目标2:在专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具有独立制定运动康复方案的能力。
【毕业要求3知识运用能力3.3]课程目标3:能够利用丰富的专业知识,增强服务对象的信任感,通过健康心理学、健康教育学、健康管理等专业课程提高沟通交流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毕业要求6沟通交流6.1】四、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五、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教学安排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1掌握诊断学的概念、学习内容。
(完整版)诊断学考试重点最新版

诊断学重点内容绪论1、症状概念: 患者主观感受到的异常或不适,如头痛,发热,眩晕等。
主诉: 迫使病人就医的最明显,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也就是本次就诊的最主要原因体征医生通过体格检查发现的异常。
2、体格检查: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简单的检查工具对患者进行检查,称为体格检查。
,3、诊断学内容1)症状诊断,包括问诊和常见症状;2)检体检查,包括视。
触.叩.听.嗅;3)实验诊断,如三大常规:尿常规;血常规;粪常规;4)器械检查;包括心电图诊断;肺功能检查;内镜检查;5)影像诊断,包括超声诊断;放射诊断;放射性核素诊断;6)病历与诊断方法一问诊作用向病人询问病史,是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医生接触病人的第一步询问出典型病史即可做出初步诊断任何时候问诊都是医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功二、问诊的技巧1从礼节的交谈开始②问诊一般由主诉开始,逐步有目的有层次有顺序的询问③避免暗示性提问和逼问④避免重复提问⑤避免使用有特定意义的医学术语⑥注意及时核对疑问. 问诊的重要三、问诊方法应直接询问对自己病情最清楚体会最深刻的病人采集病史时,一般不应打断病人的陈述若陈述病情过于简单,需启发帮助切忌暗示性提问或有意识地诱导随时加以补充四、问诊注意事项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态度必须和蔼庄重体贴耐心避免用医学术语恶性疾病的诊断,对病人应保密对某些问题可婉转探询,如精神病或性病史对危重病人,简单地询问主要症状后给予急救处理其它医疗单位诊断证明或病情介绍可供参考病人的隐私应为其保守秘密问诊的内容:五、问诊内容8.一般项目1.姓名2.性别甲状腺疾病。
癔病。
女性好发3.年龄肺结核多见于青年动脉硬化、癌肿多见于中年以上4。
结婚与否妊娠、流产、宫外孕5.籍贯、民族长江流域的血吸病东北、陕西的克山病牧区的布氏杆菌病6。
职业如坑道作业和矿井工作与矽肺等可能有关7。
部别(或单位)、现住址应详细准确,以便随访8。
入院日期、病史记录日期(二)主诉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感觉最明显、最痛苦的症状/体征包括一个或数个主要症状及持续时间通过主诉可初步判断是哪一种性质(急或慢性)或哪一系统的疾病应按其发生前后排列(三)现病史现病史是病史中最重要的部分应包括从所患疾病的开始至本次就诊时整个发生发展演变全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起病情况起病时间2、症状的特征3、病情发展与演变4、伴随症状5、诊治经过6、一般情况发病时的环境、急缓、诱因或原因例如:×年×月×日上午淋雨后,次日下午突然有寒战,约半小时后发热,咳嗽……×年×月×日无任何诱因渐感上腹部隐痛……1)症状的部位、性质、时间和程度以疼痛为例,应询问疼痛是否放散,性质是钝痛、胀痛、刺痛或绞痛疼痛的程度是否可以忍受是持续性还是阵发性痛发作与间歇的时间等胆囊炎,胆石症的疼痛常为右上腹发作性绞痛,右上肩可有牵扯痛,油腻食物后常诱发心绞痛多为胸骨后压迫;紧缩感及闷痛,向左肩及左臂放散,常在体力劳动时发作(2)症状出现、减轻或加重与时间的关系例如肺结核多年在每日午后发热(3)症状与所发生部位的生理功能关系胃溃疡常在饭后半小时到2小时疼痛十二指肠溃疡常在饭前2小时疼痛胸膜炎常在呼吸或咳嗽时胸痛加剧心力衰竭常在活动时心悸,气短加重起病后主要症状的变化持续性还是发作性是进行性加重还是逐渐好转并注意描述缓解或加重的因素应详细询问伴随症状出现的时间、特征及演变并了解伴随症状与主要症状之间的关系咳嗽与咳痰发热与寒战腹痛与腹泻常伴随出现5、诊治经过应问清楚此次发病后曾在何时、何处诊治过曾作过哪些检查,结果如何曾用过什么药、其剂量、疗效如何例如心力衰竭的病人有无服用洋地黄类药物,服用的剂量、时间及疗效如何6、一般情况病后的饮食、大小便、睡眠精神体力状态及体重增减等情况四)过去史即病人此次就诊前的健康与疾病情况重点应放在现在疾病有密切关系的问题询问过去疾病时应按一定次序记明患病时间(年、月、日)诊断名称(加引号)内容包括:1.以往健康情况健康或体弱2.预防接种及药物过敏史3.系统回顾 systems review4.手术及外伤史内容有:(1)传染病史麻疹、痢疾、病毒性肝炎(2)呼吸系统咳嗽、咳痰、咯血、胸痛(3)循环系统心慌、水肿、心前区痛(4)消化系统反酸、恶心呕吐、腹痛(5)泌尿生殖系统尿急、尿频、尿痛(6)造血系统乏力、面色苍白、鼻衄(7)内分泌及代谢障碍疾病怕热、出汗、食欲异常、消瘦、烦渴、多尿、性格、智力、体重、骨骼发育等方面改变(8)神经系统有无头痛、部位、性质、时间、失眠、嗜睡、意识障碍、昏厥、痉挛、瘫痪、感觉迟钝或过敏及精神错乱,幻听、幻视等(9)关节肌肉骨骼系统有无关节红肿、疼痛、运动障碍、肌肉萎缩及震颤、瘫痪、运动受限等如曾手术或外伤,应记明手术或外伤的名称、日期及有无后遗症。
(完整版)【全】诊断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电子版戴万亨主编

诊断学复习题第一篇常见症状一、单项选择:1、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A、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B、变态反应C、病原体感染D、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2、吸收热见于( )A、风湿热B、败血症C、细菌感染D、大面积烧伤3、稽留热见于( )A、风湿热B、败血症C、肺炎球菌性肺炎D、疟疾4、弛张热见于 ( )A、伤寒B、败血症C、肺炎球菌性肺炎D、疟疾5、先昏迷后发热常见于()A、流行性乙型脑炎B、伤寒C、脑出血D、中毒性菌痢6、胆绞痛发作时出现右肩痛属于()A、皮肤痛B、牵涉痛C、放射痛D、内脏痛7、由于产热过多所致发热见于()A、甲状腺功能亢进症B、脱水C、风湿热D、急性溶血8、男性,23岁,饱餐后突发剧烈上腹痛,呈刀割样,板状腹。
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胰腺炎B、急性胆囊炎C、急性胃炎D、胃肠穿孔9、上腹痛反复发作十年,多于春秋季发作,主要表现为空腹痛,进食后缓解。
最可能的诊断是()A、慢性胃炎B、胃溃疡C、十二指肠溃疡D、慢性胆囊炎10、剧烈腹痛伴血尿见于 ( )A、肾炎B、肾结石C、肾肿瘤D、膀胱炎11、肝源性水肿的主要特点是()A、多从下肢开始继之遍及全身B、多从眼睑颜面开始C、主要表现为腹水和踝部水肿D、多有双上肢静脉压升高12、三凹征见于 ( )A、喉水肿B、支气管哮喘C、重症肺炎D、大量胸腔积液13、呼气性呼吸困难见于()A、气管肿瘤B、支气管哮喘C、重症肺炎D、大量胸腔积液14、吸气性呼吸困难最主要的特点是()A、鼻翼扇动B、哮鸣音C、三凹征D、紫绀明显15、呼气时间延长见于()A、严重肺炎B、支气管哮喘C、气管内异物D、肺结核16、大量胸腔积液临床上常表现为( )A、呼气性呼吸困难B、吸气性呼吸困难C、混合性呼吸困难D、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17、心源性呼吸困难的特点是()A、平卧时加重B、平卧时减轻C、与体位无关D、与劳动无关18、长期慢性咳嗽、咯血、咳大量脓痰见于()A、慢性支气管炎B、支气管扩张C、肺结核D、肺癌19、长期慢性咳嗽、咳痰,胸廓呈桶状见于()A、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B、支气管扩张C、肺结核D、肺癌20、肺部疾病引起大咯血最常见于 ( )A、肺结核B、肺癌C、肺炎D、肺气肿21、下列哪项不是二尖瓣狭窄引起大咯血的原因()A、肺淤血致肺泡壁毛细血管破裂B、肺淤血致支气管内膜毛细血管破裂C、支气管粘膜下层支气管静脉曲张破裂D、急性肺水肿致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22、大咯血是指一日咯血量()A、大于200mlB、大于300mlC、大于400mlD、大于500ml23、出血量较大的咯血常见于()A、支气管肺癌B、支气管扩张C、肺气肿D、慢性支气管炎24、毛细血管内还原血红蛋白增加到哪种情况可出现紫绀( )A、大于30g/LB、大于40 g/LC、大于50g/LD、大于60 g/L25、心力衰竭引起的紫绀属于( )A、中心性紫绀B、周围性紫绀C、混合性紫绀D、心性混血性紫绀26、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A、食道静脉曲张破裂B、食管炎C、急性胃黏膜病变D、消化性溃疡27、呕血伴脾大、腹壁静脉曲张首先考虑( )A、肝硬化B、肝癌C、肝囊肿D、肝脓肿28、某一风湿热患者,服用阿斯匹林半个月,突然出现呕血,首先应考虑 ( )A、消化性溃疡B、急性胃粘膜病变C、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D、慢性胃炎29、持续性隐血便最常见于()A、慢性胃炎B、消化性溃疡C、肠炎D、胃癌30、血液中非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见于()A、溶血性贫血B、急性肝炎C、胆总管结石D、胰头癌31、血液中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见于( )A、溶血性贫血B、急性肝炎C、胆囊结石D、胆总管结石32、意识障碍最严重的表现为()A、嗜睡B、昏睡C、意识模糊D、昏迷33、病理性的持续睡眠状态,可被唤醒,能正确回答问题称为 ( )A、嗜睡B、昏睡C、谵妄D、昏迷34、下列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伤寒高热期——稽留热B、重症肺结核——弛张热C、布鲁菌病——波状热D、风湿热——间歇热35、病人处于沉睡状态,回答问题含糊不清,甚至答非所问,这种表现是: ( )A、意识模糊B、谵妄C、昏睡D、昏迷36、吸气性呼吸困难是由于:()A、细支气管痉挛引起B、肺部广泛病变所致C、上呼吸道狭窄阻塞引起D、细支气管炎37、呼气性呼吸困难是由于: ()A、细支气管痉挛或炎症使下呼吸道狭窄B、急性喉炎C、上呼吸道狭窄阻塞引起D、气管异物38、肾源性水肿早期首先出现于()A、眼睑及颜面B、上肢C、下垂部位D、腹腔二、双项选择:1、下列发热的疾病中,属致热原发热的疾病是 ( )A、麻疹B、中暑C、重度安眠药中毒D、急性肾盂肾炎E、脑外伤2、尿中胆红素阳性可见于:()A、溶血性黄疸B、阻塞性黄疸C、先天性黄疸D、肝细胞性黄疸E、新生儿黄疸3、有关黄疸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符合阻塞性黄疸特征的有()A、尿中胆红素阴性B、尿中尿胆原增加C、尿中胆红素阳性D、粪中粪胆素增多E、血清结合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40%4、气管异物引起的呼吸困难常同时出现下列两种改变,即()A、肋间饱满B、胸廓前后径增大C、肋间凹陷D、呼气时间延长E、吸气时间延长三、多项选择:1、非感染性发热见于()A、变态反应B、无菌性坏死组织吸收C、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D、内分泌和代谢疾病E、病原体侵入机体2、弛张热常见于 ( )A、大叶性肺炎B、风湿热C、重症肺结核D、化脓性炎症E、败血症3、感染性发热病原体包括 ( )A、细菌B、抗原抗体复合物C、病毒D、支原体E、真菌4、热型变为不典型的原因有 ( )A、应用抗生素B、应用解热药C、应用肾上腺激素D、个体反映不同E、病程中出现并发症5、胸痛伴咳嗽、发热主要见于 ( )A、肺炎B、急性支气管炎C、支气管扩张D、肺脓肿E、胸膜炎6、胸膜性疼痛的特点是 ( )A、变换体位时加重或减轻B、深呼吸时加重,使呼吸运动受限C、局部按压时减轻D、咳嗽时加重,屏气时减轻E、呈尖锐刺痛7、引起胸痛常见疾病有()A、胸膜炎B、心绞痛及心肌梗塞C、肺肿瘤D、非化脓性肋软骨炎E、带状疱疹8、能引起心绞痛的疾病有()A、二尖瓣关闭不全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C、二尖瓣狭窄D、主动脉瓣狭窄E、冠状动脉粥样硬化9、全身性水肿包括()A、营养不良性水肿B、上腔静脉阻塞C、肝源性水肿D、肾源性水肿E、心源性水肿10、心源性水肿与肾源性水肿的鉴别点包括()A、水肿性质B、水肿开始部位C、水肿发展速度D、水肿的压陷性E、伴随症状11、心源性水肿的特点是 ( )A、从身体下垂部位开始B、双上肢腹中也很明显C、浮肿比较坚实、移动性小D、伴静脉压升高E、多伴有低蛋白血症12、水肿伴低蛋白血症常见于 ( )A、肝硬化B、右心衰竭C、肾病综合征D、慢性消耗性疾病E、药物性水肿13、肺原性呼吸困难临床上分为 ( )A劳累性呼吸困难 B、吸气性呼吸困难 C、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D、呼气性呼吸困难E、混合性呼吸困难14、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为( )A、平卧位静脉回心血量增多B、卧位肺活量降低C、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D、心肌耗氧量增加E、夜间呼吸中枢兴奋性增高15、呼吸困难的发病原因包括()A、呼吸系统疾病B、循环系统疾病C、中毒性疾病D、神经精神性因素E、血液病16、呼吸困难可以表现出:( )A、鼻翼扇动B、张口呼吸C、口唇发绀D、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异常E、呼吸辅助肌参与呼吸运动17、关于呼气性呼吸困难正确的是:()A、肺泡弹性减弱B、小支气管狭窄阻塞C、肺部病变广泛D、呼气费力、延长而缓慢E、常伴有哮鸣音18、吸气性呼吸困难见于: ()A、支气管哮喘B、肺间质纤维化C、喉痉挛D、气管异物E、气管肿瘤19、混合性呼吸困难见于: ( )A、肺气肿B、肺炎C、肺不张D、气胸E、胸腔积液20、“三凹征”是指下列何部位在吸气时明显凹陷: ( )A、胸骨上窝B、锁骨上窝C、腹上角D、肋间隙E、肋脊角21、肺源性呼吸困难是由于:()A、肺通气功能不良B、血液中CO2潴留C、肺活量降低D、缺氧E、肺换气功能不良22、心源性呼吸困难可出现: ( )A、劳力性呼吸困难B、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C、端坐呼吸D、Kussmaul呼吸E、心源性哮喘23、心源性哮喘可出现: ( )A、口唇发绀B、哮鸣音C、双肺湿性啰音D、端坐呼吸E、惊恐不安24、下列各种呼吸困难,哪组是正确的:()A、吸气性呼吸困难是由于上部气道的狭窄或阻塞所致B、呼气性呼吸困难是由于肺组织弹性减弱及小支气管痉挛性狭窄所致C、左心功能不全的呼吸困难主要是由于肺循环瘀血所致D、右心功能不全的呼吸困难主要是由于体循环瘀血所致E、酸中毒时的呼吸困难系由于血中酸性代谢产物强烈刺激呼吸中枢所致25、意识障碍有哪些表现 ( )A、嗜睡B、意识模糊C、昏迷D、谵妄E、昏睡26、心功能不全引起呼吸困难的特点有()A、劳动时发生或加重B、休息时缓解或减轻C、仰卧位时加重D、坐位时减轻E、左侧卧位下肢垫高可减轻27、心源性哮喘可见于: ( )A、支气管哮喘B、高血压性心脏病C、冠心病D、心肌炎E、心肌病28、肝细胞性黄疸时胆红素代谢特点是:( )A、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增高B、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含量增高C、尿胆原增多尿胆红素阳性D、结合胆红素/总胆红素比值<20%E、尿胆原增多29、胆汁淤积性黄疸的表现有: ( )A、白陶土样大便B、血中结合胆红素升高C、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升高D、尿胆红素阳性E、尿胆原增加四、填空题:1、肺源性呼吸困难临床上分三型,分别是,,。
中医诊断学复习资料要点

中医诊断学学习精要绪论【学习要点】1、中医“诊断”、“诊法”、“诊病”、“辨证”、“病案”、“证”、“病”、“症”等概念。
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的含义及应用。
3、中医诊断的基本原那么: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的含义及应用。
4、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包括诊法、诊病、辨证、病案。
5、中医诊断学的开展简史。
明确中医诊断学开展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医家的论著及对中医诊断学的重要贡献。
【复习思考题】1、何谓诊断?何谓中医诊断学?2、简述病、证、症三者的含义以及关系。
3、简述病症、体征和证候的含义以及关系。
4、简述中医诊断三大原理和三大原那么的内容。
5、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舌诊专著各是哪几部?作者是谁?第一章问诊【学习要点】一、问寒热1、明确寒热产生的类型有四类: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
2、恶寒发热的临床意义。
3、但寒不热的临床意义。
4、但热不寒(壮热、潮热、微热)的临床意义;潮热三种类型(阳明潮热、湿温潮热、阴虚潮热)的特点及临床意义;阴虚发热的机理。
5、寒热往来的临床意义。
二、问汗1、特殊汗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盗汗与自汗机理及临床意义的区分。
2、局部汗出(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三、问疼痛1、疼痛的性质及临床意义。
2、头痛、胸痛、胁痛、胃脱痛、腹痛、腰痛的要点及临床意义。
四、问头身胸腹头晕、胸闷、心悸的要点及临床意义。
五、问耳目耳鸣、耳聋、目眩、目昏、雀目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六、问睡眠失眠、嗜睡的概念及临床意义七、问饮食与口味1、口渴与饮水:口渴多饮、渴不多饮的概念及临床意义;渴不多饮的形成机理(2)肾阴虚证与肾精缺乏证的鉴别。
第六节辨腑病证候1、各照病的病变范围,常见病因、常见病症、体征、证型。
2、胃气虚证、胃阳虚证、胃阴虚证、胃热炽盛证、寒饮停胃证、寒滞胃肠证、食滞胃肠证、胃肠气滞证、虫积肠道证、肠热腑实证、肠燥津亏证、肠道湿热证、膀胱湿热证、胆郁痰扰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依据。
中医诊断学复习要点

中医诊断学复习要点1.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辨别八纲、辨别病因、辨别病机三个方面。
辨别八纲是指通过辨别病人的寒热、表里、虚实、动静四个方面来确定疾病的性质。
辨别病因是通过辨别病人的外感、内伤、情志、饮食、劳倦五个方面来确定疾病的原因。
辨别病机是指通过辨别病人的气血津液、脏腑组织器官、经络气血、阴阳五个方面来确定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中医诊断学还包括四诊合参的基本理论。
四诊是指望闻问切,合参是指根据诊断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2.中医病的诊断方法:-望诊:望诊是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舌质、脉象等来推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机。
-闻诊:闻诊是通过听病人的声音、咳嗽声等来推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机。
-问诊:问诊是通过与病人的交谈来了解患者的病情、症状、病史等信息,从而推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机。
-切诊:切诊是通过对患者的脉搏进行触诊,来推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机。
3.中医常见疾病的诊断要点:-外感病的诊断:外感病主要表现为寒热、恶寒、发热、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
诊断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发病时间、症状特点、舌质、脉象等进行综合分析。
-内伤病的诊断:内伤病主要表现为身体的虚弱、疲乏、食欲不振、腹痛、便秘等症状。
诊断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史、家族史、体检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
-情志病的诊断:情志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激动、烦躁、睡眠不宁等症状。
诊断时需要根据患者的情绪变化、心理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
-饮食病的诊断:饮食病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口干、口苦等症状。
诊断时需要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进食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
4.中医诊断学的误区:-忽视患者的主观感受和病史:中医诊断学重视患者的主观症状和病史,忽视这些信息可能导致误诊。
-盲目追求望闻问切:中医诊断学需要综合运用各种诊断方法,不能过分依赖其中一种诊断方法。
-缺乏科学依据:中医诊断学需要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和总结,不能凭空臆测。
以上是中医诊断学的复习要点,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诊断学知识点汇总_复习资料5则范文

诊断学知识点汇总_复习资料5则范文第一篇:诊断学知识点汇总_复习资料诊断学知识点汇总,复习资料绪论1、症状概念,2、体格检查,3、诊断学内容第一篇常见症状1、体征,2、正常体温、稽留热、弛张热的定义,3、咯血定义,4、咯血与呕血区别5、呼吸困难定义,6、三种肺性呼吸困难表现(尤期前二种),7、心原性呼吸困难的特点8、胸痛的病因,9、中心与周围性紫绀不同原因,10、心原性与肾原性水肿的鉴别11、肝原性水肿表现特点12、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13、呕血的常见原因,出血量的估计,呕血与便血的相互关系14、黄疸(和隐性)的定义,三种黄疸的鉴别,15、嗜睡与昏睡的区别,浅与深昏迷的区别第二篇问诊1、问诊的内容,2、主诉的定义和组成3、现病史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由哪些组成,与既往史有何不同第三篇检体诊断1、体检基本方法有哪些?触诊的方法有哪些?叩诊的方法,体型的分类2,常见面容,三种体位,皮肤发黄二种原因的区别,红疹与出血点的区别,蜘蛛痣与肝掌购3、霍纳氏征,瞳孔大小的改变,4、扁桃体肿大的分度,5、颈静脉怒张的定义6、甲状腺肿大的分度,听到血管杂音的意义,7、桶状胸8、胸式(男,小孩)腹式(女)呼吸增减意义,9、深大呼吸,潮式及间停呼吸10、触觉语颤、听觉语音的定义及方法,增减意义、11、正常胸部叩诊音(4种),肺下界及移动度,12、三种呼吸音的区别13、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听诊意义,14、罗音产生机理,二种罗音的鉴别15、胸膜磨擦音的听诊特点,16、肺实变、肺气肿、胸腔积液、气胸的综合体征。
17、心尖搏动点的位置,范围,左、右心室肥大及纵隔移位时的变化 18、震颤定义与杂音的辨证关系19、心脏叩诊的方法,左右心界的组成,心浊音界改变的原因(左室肥大、右室肥大肺脉高压,心包积液,左气胸及胸腔积液)20、心脏听诊内容,听诊部位,21、早搏及房颤的体征,室早及房颤的ECG表现。
二、三联律的概念。
22、第一、二心音的鉴别,23、第一心音增减及第二心音增减的意义,24钟摆律,胎心律25、第二心音分裂的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正常人,二狭,PDA,RBBB,ASD—“固定”)26、左心室舒张期奔马律的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27、OS及心包叩击音的意义28、心杂音分析内容,29、器质性与功能性杂音的区别30、Austin Flint 及 Graham Steell的定义,31 连续性杂音的意义32、异常脉搏,正常血压,临界高血压,高血压,低血压33、左、右心衰时的症状和体征,心功能级别(心功能不全度数)的判定原理及标准34、二狭,二闭,主闭(周围血管体征),主狭的综合体征35、腹部膨隆的意义,36、腹壁静脉方向(上,下腔梗阻,门脉高压,正常)36、腹膜刺激征的检查方法及意义(板状腹,揉面感,压痛点,反跳痛,麦氏点,胆囊点)37、腹部包块的检查内容,38、液波震颤的意义39、肝、脾触诊的方法,正常大小,40、莫菲氏征及胆总管渐进阻塞征41、泌尿系有炎症时的压痛点,42、肝上界位置、脾界,及浊音宽度43、移动性浊音及腹水与巨大卵巢囊肿的鉴别44、振水音的意义,45、肝硬化肝功能失低偿期,门脉高压的全身综合体征46、胃肠穿孔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时的综合体征47、区别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偏瘫和交叉瘫的概念。
诊断学重点整理(中医专业)

诊断学基础重点总结诊断学基础重点总结1.主诉的概念及注意事项主诉是迫使患者就医的最明显、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也就是本次就诊的最主要原因。
记录主诉时,应包括患者感觉最痛苦的一个或几个主要症状(或体征)的性质和持续时间。
若主诉包括几个症状,应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通常用一两句话加以概括,力求简明扼要,主诉要有显著地意向性,确切的主诉常可提供对某系统疾病的诊断线索。
尽可能用患者自己的言辞,不用医师的诊断用语。
2.现病史概念及包括内容现病史是病史中最重要的部分。
包括现在所患疾病的最初症状、自开始到就诊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1)起病情况及患病时间2)主要症状的特点、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程度、缓解和加速的因素3)病因和诱因4)病情的发展和演变5)伴随症状6)诊治经过7)病程中的一般情况3.问诊项目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及生育史、家族史4.正常叩诊音的种类及其出现的部位清音:正常肺部的叩诊音,提示肺组织的弹性、含气量和致密度正常浊音:叩击被少量含气组织覆盖的实质脏器时产生(如叩击被肺的边缘所覆盖的心脏或肝脏的部分)。
病理状态下肺组织含气量减少(如肺炎)所表现的叩诊音也为浊音。
鼓音:正常见于左下胸的胃泡区及腹部;病理则见于肺空洞、气胸或气腹等过清音:提示肺组织含气量增多、弹性减弱,常见于肺气肿实音:生理见于叩击不含气的实质器官,如心脏、肝脏,病理见于大量胸腔积液或肺实变5.测量体温的方法及其正常值●口腔(36.3°~37.2°)水银柱甩到35°以下,水银端置于舌下,紧闭口唇,不用口腔呼吸(以免冷空气入口腔,影响口腔体温),测量五分钟后读数。
●肛门(36.5°~37.7°)患者取侧卧位,水银柱甩至35°以下,水银端放在患者腋窝深处,肛表水银端涂以润滑剂,徐徐插入肛门,深达肛门的一半为止,放置5分钟后读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症状(symptom):患者主观感受到的异常或不适,如头痛.眩晕呼吸困难等.体征(sign):是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如皮肤黄染,肝脾肿大,心脏杂音等.发热(fever):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发热.呼吸困难(dyspnea):是指患者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呼吸频率、节律与深度的异常,严重时出现鼻翼扇动、发绀、端坐呼吸及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活动。
三凹征(three depression sign):吸气显著困难,气道高度狭窄时呼吸肌极度紧张,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称为三凹征。
常见于喉、器官、大支气管的狭窄与梗阻;器官疾病主诉(chief complaints) :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其持续时间.蜘蛛痣(spider angioma):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血管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称为蜘蛛痣。
一般认为与雌激素增多有关。
肝功能障碍使体内雌激素灭火能力减弱,常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
肝掌(liver palms):慢性肝病患者的大、小鱼际及指腹处,皮肤常发红,加压后褪色,称为肝掌.桶状胸(barrel chest):为胸廓前后径增加,与左右径几乎相等,肋间隙增宽,腹上角增大,呈圆筒状。
见于严重肺气肿的患者,亦可发生于老年或矮胖体形者.扁平胸(flat chest):胸廓呈扁平状,前后径不及左右径的一半。
见于瘦长体型者,亦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
库斯莫尔Kussmaul呼吸:血中酸性代谢产物增多,强烈刺激呼吸中枢,出现深大而规则的呼吸,可伴有鼾声,称Kussmaul呼吸,亦称酸中毒大呼吸。
潮式呼吸(tidal respiration):是一种由浅慢为深快,达到最大呼吸后再由深快逐渐变为浅漫,直至呼吸暂停一段时间之后再开始如上周期性呼吸.常见于呼吸中枢严重受抑制,如脑炎、脑膜炎、颅内压增高及某些中毒。
间停呼吸(intermittent respiration ):表现为有规律地呼吸数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歇短时间后又突然开始有规律地呼吸,如此周而复始. 常见于呼吸中枢严重受抑制,如脑炎、脑膜炎、颅内压增高及某些中毒。
程度比潮式呼吸严重。
抬举性心尖搏动(lift apical impulse):心尖区徐缓、有力的搏动,可使手指尖端抬起且持续至第二心音开始.与此同时心尖搏动范围也扩大,为左室肥厚的体征.负性心尖搏动(inward apex impulse):在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称负性心尖搏动.见于粘连性心包炎或心包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
震颤(thrill):心脏触诊时手掌感觉到的一种细微震动感,与在猫喉部摸到的呼吸震颤类似,又称猫喘。
见于某些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或狭窄性瓣膜病变导致的心脏器质性病变。
梨形心(pear shaped heart):心脏叩诊时,心脏相对音界呈现梨形,见于二尖瓣狭窄。
靴形心(boot shaped heart): 心脏叩诊时,心脏相对音界呈现靴形,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三角烧瓶心:心脏叩诊时,心脏相对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坐位时心界呈三角烧瓶样,卧位时心底部浊音增宽。
见于心包积液。
脉搏短绌(pulse deficit):心房颤动时,听诊检查发现脉率小于心率,称之。
大炮音(cannon sound ):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房室分离,当心房心室同时收缩时可使第一心音增强,称大炮音.奔马律(gallop rhythm):由病理性s3和s4与原有的s1和s2构成的三音律或四音律,通常称为奔马律。
多见于心衰。
Graham Steel杂音(格-斯杂音): 二尖瓣狭窄造成严重肺动脉高压者,在肺动脉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称Graham Steell杂音.Austin Flint杂音(奥-弗杂音):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由于主动脉血液返流,使左室舒张期容量增加,故二尖瓣一直处于较高位置而形成相对性二尖瓣狭窄,因此,心尖区可闻及舒张中期隆隆样杂音,称Austin Flint杂音.开瓣音(opening snap)(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出现于心尖内侧第二心音后0.07秒,听诊特点为音调高、历时短促而响亮、清脆,呈拍击样.见于二尖瓣狭窄时,奇脉(pulsus paradoxus):指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的现象,又称为吸停脉。
常见于心脏压塞或心包缩窄时。
水冲脉(water-hammer pulse):脉搏骤起骤落犹如潮水涨落,故名水冲脉.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等。
毛细血管搏动征(capillary pulsation): 用手指轻压病人指甲末端或以玻片轻压病人口唇粘膜,可使局部发白,当心脏收缩时则局部又发红,随心动周期局部发生有规律的红、白交替改变即为毛细血管搏动征.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脉压增大的疾病.交替脉(pulsus alternans):节律规则且强弱交替的脉搏,为左实衰竭的重要体征之一。
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
Murphy征(墨菲征):医师以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肋下部,以拇指指腹勾压于右肋下胆囊点(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然后嘱患者缓慢深吸气,如因剧烈疼痛而致吸气终止(不敢继续吸气)称Murphy征阳性,见于胆囊炎症.振水音(succussion splash):胃内有多量液体及气体存留时可出现振水音,检查时患者仰卧,医生以一耳凑近上腹部,同时以冲击触诊法振动胃部,即可听到气、液撞击的声音.多见于幽门梗阻。
液波震颤(fluid thrill):患者仰卧医师用手掌面贴于患者腹壁一侧,以另一手并拢屈曲的四指指端迅速叩击腹壁的另一侧,如腹腔内有大量的游离液体时,贴于腹壁的手掌就可感到液波的冲击。
移动性浊音(shifting dullness):腹腔内游离腹水在1000ml以上,病人移动体位时,液体因重力而移动,浊音区也随之变动,这种因体位不同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称移动性浊音. Courvoisier 征(库瓦西耶征):胰头癌压迫胆总管所产生的黄疸病人中,胆囊常显著肿大,但无压痛。
冠状T:倒置的T波,双肢对称。
见于心肌缺血。
肺型P波:指P波尖而高耸,其振幅大于0.25mv,以ⅡⅢaVF导联表现最为突出,常见于肺心病,。
胆—酶分离:急性重症肝炎在病情恶化时,黄疸进行性加深,酶活性反而降低,即出现“胆—酶分离”现象,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良。
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周围血中如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出现杆状以前幼稚阶段的粒细胞,称为核左移.镜下血尿:尿液外观变化不明显,离心沉淀后,镜检时每高倍视野红细胞平均大于3个,称为镜下血尿。
简答题:1、何谓心源性哮喘?有何主要临床表现?临床意义是什么?心源性哮喘:严重急性左心衰竭时,常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气喘,面色青紫、出汗,有哮鸣音,咯浆液性粉红色泡沫样痰两肺底部有湿啰音,心率加快,有奔马律。
此种呼吸困难又称心源性哮喘。
常见于高心病、冠心病、风湿性心瓣膜病和心肌炎、心肌病等。
2、心绞痛、心肌梗塞引起胸痛有何异同点?答:心绞痛和心梗都能引起心前区疼痛,疼痛呈压榨性。
心梗引起的疼痛比心绞痛引起的疼痛更剧烈并伴濒死感,持续时间更长,多持续半小时以上。
3、问诊包括哪些内容?答:问诊的内容包括:①一般项目。
②主诉。
③现病史。
④既往史。
⑤系统回顾。
⑥个人史。
⑦婚姻史。
⑧月经与生育史⑨家族史。
2、现病史包含哪些内容?答:现病史的内容包括:起病情况与患病的时间;主要症状的特点;病因与诱因;病情的发展与演变;伴随症状;诊治经过;病程中的一般情况。
4、在正常情况下,鼓音、过清音、浊音及实音各在何处可叩得?在病理情况下各见于哪些疾病?答:鼓音在正常情况下叩击胃泡区及腹部时为鼓音,病情况下见于肺内有大空洞、气胸和气腹。
过清音在儿童胸部可出现相对过清音,病理情况下见于肺气肿(肺组织含气量增多,弹性减弱)。
浊音在正常情况下,叩击被少量含气组织覆盖的实质脏器时可获得浊音。
如心、肝脏的相对浊音区,病理情况下,见于肺炎。
实音在正常情况下,叩击无肺组织覆盖区域的心、肝脏的绝对浊音区,病理情况见于大量胸腔积液和肺实变。
5、试述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答: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可分为:(1)局限性淋巴结肿大,局部炎症和肿瘤往往引起相应区域的淋巴结肿大。
如,①非特异性淋巴结炎,②淋巴结核,③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2)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可见于急、慢性淋巴结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瘤,各型急、慢性白血病等。
6、试述扁桃体肿大的临床分度。
答:扁桃体增大一般分为三度:不超过咽腭弓者为1度;超过咽腭弓者为Ⅱ度;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者为Ⅲ度。
7、试述甲状腺肿大的临床分度。
甲状腺肿大分三度:Ⅰ度: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Ⅱ度: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内;Ⅲ度: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并且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
8、正常人体肺部叩诊可出现哪些叩诊音?各主要出现在何部位?正常肺脏区域:清音,心肺交界的区域:浊音,心脏不被肺脏遮盖的区域:实音,左侧腋前线下方:胃泡鼓音区9、简述湿啰音的发生机理及听诊特点。
答: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稀薄分泌物形成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或由于小支气管因分泌物粘着而闭陷,当吸气时突然张开重新充气所产生的爆裂音。
湿啰音听诊时与吸气时或呼气终末较为明显,部位较恒定,性质不易变,中、小湿啰音可同时存在。
10、简述干啰音的发生机理及听诊特点。
答: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空气吸入或呼出时发生湍流所产生的声音。
咳嗽后可减轻或消失。
干啰音听诊时呼气时明显,音调较高,强度和性质易改变,部位易变。
11、语颤增强及减弱的临床意义?答:语音震颤减弱或消失,主要见于:①肺泡内含气量过多,如肺气肿;②支气管阻塞,如阻塞性肺不张;③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④胸膜高度增厚粘连;⑤胸壁皮下气肿。
语音震颤增强,主要见于:①肺实变,如大叶性肺炎实变期、肺梗塞等;②肺内巨大空腔,如空洞型肺结核、肺脓肿等; ③压迫性肺不张。
12、何谓心尖搏动?其正常位置及搏动范围如何?答:左室收缩时,心尖向前冲击前胸壁使肋间软组织向外搏动。
正常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0cm,搏动范围为2.0-2.5cm13、在临床上,导致心尖搏动移位的因素有哪些(分生理因素和病理因素)?答:生理因素:体位改变、胖瘦、小儿、妊娠;病理因素:心脏原因:右心室扩大、左心室扩大、双心室扩大;心脏外原因:肺或胸腔变、腹部病变14、周围血管征包括哪些?答: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增强,水冲脉,毛细血管搏动征,枪击音,杜氏双重杂音15、心脏瓣膜听诊区有哪些?分别在哪些部位?答:二尖瓣区:心尖部。
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2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