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牙周炎临床表现
慢性牙周炎书写病历____主诉:

检查:左侧面部稍肿,颌下淋巴结有压痛, 张口轻度受限,左下8 牙周牙龈红肿,探诊易出血,可探到阻生的左下 8 ,有脓液溢出。X检查:左下8 近中低位阻生,融合根,左下7 远中邻面未见龋坏。
诊断:左下8 冠周炎
鉴别诊断:1.颌智齿冠周炎合并面颊瘘或下颌第一磨牙颊侧瘘时,可被误认为第一磨牙的炎症。
现病史:患者因一周前咀嚼食物嵌塞痛,后逐渐冷热激发性疼痛,时痛时停,近三天来 自发性阵发性疼痛,夜间特别痛,有时放射至颞部,现因剧痛难忍就诊。
既往史:否认以往有牙痛史和其他疾患史。
检查:左下6 邻面深龋近髓,洞底有大量软化牙本质,探痛明显,叩(—),冷热诊疼痛剧烈,且持续较长时间。
诊断:左下6 急性牙髓炎
既往史:否认有牙痛史和其他疾患史。
检查:右上1 牙冠完整,轻度松动,龈缘少量出血,叩(+)。冷热诊反应迟钝,X:未见根折情况,牙周膜间隙轻度增宽。
诊断:右上1 牙震荡
治疗计划:患牙调牙合,松牙固定,该牙修息,定期复查做牙髓活力测试,如牙变色及时做根管治疗。
上颌牙列缺失
主诉:上颌牙因松动已全部拔除三月余要求修复。
鉴别诊断:龈乳头炎 疼痛为持续性胀痛,对温度测试仅为敏感,不发生激发疼痛,对疼痛能定位,患处龈乳头红肿,触痛。
三 叉神经痛 它有板击点,很少有夜间发作。
急性上颌窦炎 疼痛为持续性胀痛,患侧的上颌前磨牙和磨牙可同时受累均有疼痛,但无牙体疾患;上颌窦有压痛,同时 有头痛,鼻塞,脓涕等上呼吸道症状。
现病史:患者牙齿松动已数年,三个月前已逐步拔除,现要求修复。
既往史:有牙痛史,牙周病史,其他无重大疾患史。
检查:下颌牙个别牙已缺失,其余轻度松动,牙根暴露。上颌牙已缺失,牙槽骨、牙槽脊愈合良好。
牙周出科小结

牙周出科小结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由于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导致,表现为牙齿周围的牙龈红肿、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
本次患者,男性,45岁,主要症状为牙龈红肿、出血,经临床检查和牙周测量,诊断为中度牙周炎。
经过详细的口腔检查,发现患者牙龈红、肿、出血,且有部分牙齿松动。
牙齿周围有牙石堆积,牙缝中有食物残渣。
牙周袋深度测量显示多个牙周袋深度超过正常范围,尤以右下侧牙周袋深度最大,超过了7mm。
根据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可以明确诊断为中度牙周炎。
中度牙周炎是指慢性炎症已经波及到牙周深层组织,出现明显的牙齿松动和颗粒骨吸收的症状。
该患者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炎症症状,需要进行及时的治疗。
治疗方案:1. 牙面清洁和卫生指导:患者需要每天使用牙线和牙线刷清洁牙齿的缝隙,并使用软毛牙刷刷洗牙齿表面,特别是牙龈附近的部分。
指导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和口腔卫生习惯,可以减少牙齿周围牙菌斑的形成,防止炎症的进一步发展。
2. 牙周袋洗涤和清理:对于牙周袋深度超过3mm的牙齿,需要进行定期的牙周袋洗涤和清理。
可以使用牙周刮治仪和超声洁治仪进行清理,将牙齿周围的牙菌斑和牙石清除干净,促使牙周组织的愈合和修复。
3. 牙周手术治疗:对于牙周袋深度超过5mm的牙齿,如果严重松动,需要进行牙周手术治疗。
可以通过开创切口,清除深层牙周组织的炎症,修复骨组织,提升牙周组织的生长和再生能力。
4. 定期复查和维护:对于患者进行治疗后,需要定期复查,并进行牙周指数和牙周袋深度的测量。
定期的复查可以发现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持久效果。
总结:本次患者牙周病严重,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炎症症状和牙齿松动。
经过口腔检查和牙周测量,诊断为中度牙周炎。
针对患者的病情,制定了全面的治疗方案,包括牙面清洁、牙周袋洗涤和清理、牙周手术治疗等。
通过综合治疗控制炎症,修复骨组织,可以恢复牙周组织的健康和功能。
患者需要做好口腔卫生保持,定期复查和维护,以保证治疗的持久效果。
成人牙周炎概述

临床表现
健康的牙龈质地致密、坚韧、有弹性。患成人牙周炎时,牙龈 组织可以出现炎症的表现,游离龈和龈乳头可呈鲜红色或暗红 色,严重时,炎症的范围可波及到附着龈,与牙周袋的范围相 应。同时由于炎症时的组织肿胀,使龈缘变厚,龈乳头变圆钝, 与牙面不再紧贴;牙龈组织表面光亮,点彩也因组织的水肿而 消失。由于炎性浸润和胶原纤维的破坏,使牙龈组织的质地变 得松软脆弱,失去弹性。在慢性炎症的情况下,上皮可增殖变 厚,胶原纤维增殖,牙龈可变得坚韧、肥厚。
流行病学
牙周炎在35岁以后患病率明显增高,且随着年龄增长,其严 重程度也增加。
病因
牙周病是多因素疾病,其病因传统地分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 素。局部因素中,菌斑细菌及其产物是牙周病最主要的病因, 是引发牙周病必不可少的始动因子(initial factor),但它又受其 他局部因素的影响和全身因素的调控;全身因素可改变宿主对 局部因素的反应,宿主的反应也是个重要的因素。多因素中的 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或互为协同、互为拮抗。
临床表现
7.牙周萎缩 牙周萎缩是指牙周组织在长期遭受炎症等慢性刺激 的作用下所产生的牙槽骨、牙周纤维和牙龈组织的共同破坏和 丧失,最终导致牙根暴露。牙周萎缩是成人牙周炎常见的临床 表现。随着成人牙周炎患者年龄的增长,局部刺激因素的长期 存在,牙周组织的破坏逐渐加重,发生牙周萎缩的患牙数也逐 渐增多。由于牙周萎缩,牙根暴露,牙齿常出现过敏症状,由 于根面牙骨质直接暴露于口腔环境中,也容易发生根面龋。邻 间区的牙周组织萎缩,造成食物嵌塞,而食物嵌塞可加重牙周 组织的炎症和破坏。
临床表现
垂直型骨吸收多形成骨下袋。
(3)其他形式的牙槽骨吸收:
凹坑状吸收也是牙槽骨吸收的常见形式,常发生于牙槽间隔, 其中央部分破坏迅速,而颊舌侧骨质仍保留,形成弹坑状或火 山口状缺损。 5.牙齿松动和移位 健康的牙齿,有一定的生理动度,但动度 范围非常小;患成人牙周炎时,牙齿的动度超过生理范围,称 为牙齿松动。这是由于牙周炎时,牙槽骨吸收,牙周支持组织 丧失的缘故。牙齿松动也是牙周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
慢性根尖牙周炎的健康宣教

预防措施:保持口腔卫生,定期检 查,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治疗效果:根尖牙周炎的治疗效果与 治疗方法、患者配合程度等因素有关,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预防措施
口腔卫生习惯
刷牙:每天至少刷牙两次,使 用正确的刷牙方法
牙线: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去 除牙菌斑
漱口水:使用漱口水清洁口腔, 减少细菌滋生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及时发现并治疗口腔问题
慢性根尖牙周炎的健 康宣教
汇报人:刀客特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目录
01
慢性根尖牙 周炎概述
02
预防措施
03
治疗注意事 项
04
健康教育
慢性根尖牙周炎 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细菌感染、 牙髓炎、牙周炎 等
01
进展:慢性根尖 周炎可导致牙槽 骨吸收、牙龈退 缩等
03
02
发病机制:细菌 感染导致牙髓炎, 进而引发根尖周 炎,导致牙周组 织破坏
05
加强与医疗机构的 合作,提高慢性根 尖牙周炎的诊断和 治疗水平
04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避免吸 烟、酗酒等不良习 惯
促进自我管理
定期口腔检查: 定期进行口腔检 查,及时发现并 治疗口腔疾病
保持口腔卫生: 养成良好的口腔 卫生习惯,如刷 牙、使用牙线等
健康饮食:均衡 饮食,避免过多 摄入糖分和酸性 食物
定期口腔检查
01
定期口腔检查的重要性:及时发现口腔问题,预防慢性根尖牙周炎的发生
02
检查频率: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03
检查项目:包括但不限于牙齿、牙龈、牙周等
04
检查注意事项: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在检查前吃辛辣食物或吸烟等
牙周病各论

2、治疗原则:
1)、按需要与内科医师咨询和配合 2)、控制住伴发的粘膜病和急性牙周 感染 3)、NUG和NUP可按常规牙周治疗 LGE对常规牙周治疗反应不佳,常 须全身使用抗生素
第三节 牙周炎的伴发病变
一、牙周-牙髓联合病损
1.牙周、牙髓之间的联系: ①侧支根管 ②根尖孔 ③牙本质小管(尤其是牙骨质破 坏脱落后)
1、病因:局部刺激+内分泌改变 2、病理:分为三型 (1)纤维型(纤维增生为主) (2)肉芽肿型 (3)血管型(奸娠瘤属此类) 3、临床表现:女性多见,青中年较好发,好 发生于唇、颊侧,为单个圆或椭圆肿块,累 及单个牙 4、治疗:基础治疗+手术治疗(对有蒂者应 从基底部整块切除)
第二节
牙周炎
一、慢性牙周炎 Chronic Periodontitis,CP
2.临床表现
分为四度: ①牙周炎深度已达根分叉区,但探针不能进入根分 叉,x-ray无牙槽骨破坏(可行一般牙周治疗) ②探针能进入根分叉区,但不能通过,x-ray有牙槽 骨破坏(洁刮治等效果好) ③探针能贯通根分叉区,但仍有牙龈覆盖根分叉区 (可将牙半切or截根术,以通畅引流,便于清洁) ④根分叉已贯通,牙龈退缩,肉眼可见(使用特殊 清洁工具)
2、临床特点:
1).年龄与性别:从青春期(13~15岁) ~25岁,男∶女=1∶3; 2).病变部位:典型的好发部位为第一磨 牙和切牙; 3).口腔表现:早期牙龈炎症轻,牙石菌 斑量少,而牙槽骨破坏严重,局部炎症与 牙槽骨吸收不成比例; 4).早期出现牙松动,切牙呈扇形移位;
5).x-ray表现: 第一磨牙:近远中呈垂直吸收从5远中 至7近中形成典型的“弧形吸收” 切牙:多为水平吸收 6).病程:进展快,3~4倍于成人型牙 周炎 7).家族倾向:好发于同胞兄弟、姐妹
牙周炎的临床特征慢性牙周炎临床表现

慢性牙周炎临床表现牙周炎是我国常见的口腔疾病,很多人都受到慢性牙周炎的困扰。
但大家对牙周炎的了解都不深入,没能及时解决问题。
慢性牙周炎有什么临床表现?慢性牙周炎如何治疗?洁灵牙膏在这里为你解答。
发病原因微生物(细菌)是引发牙周炎的始动因子。
堆积在牙与牙龈交界处的牙面和牙龈沟内的菌斑微生物及其产物引发牙龈的炎症和肿胀,使局部微生态环境更利于一些牙周致病菌滋生,由牙龈上向龈下扩延。
它们所引起的炎症范围扩大到深部组织,导致牙周组织的破坏。
凡是能加重菌斑滞留的因素,如牙石、不良修复体、食物嵌塞(塞牙)、牙排列不齐、解剖形态的异常等,均可成为牙周炎的局部促进因素,加重和加速牙周炎的进展。
牙周炎是多因素疾病,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也会对牙周炎有负面影响。
目前认为没有哪种全身性疾病或功能紊乱会直接导致慢性牙周炎的发生。
此外,某些环境因素和行为因素如吸烟、精神压力等可能是危险因素。
近年来发现遗传背景也可能与慢性牙周炎有关。
牙周炎一般侵犯全口多数牙齿,也有少数患者仅发生于一组牙(如前牙)或少数牙。
发病有一定的牙位特异性,磨牙和下前牙以及邻接面由于菌斑牙石易堆积,故较易患病。
慢性牙周炎临床表征1. 牙周袋>3mm,并有炎症,多有牙龈出血2. 临床附着丧失3. 牙周袋探诊后有出血4. 晚期牙松动或移位慢性牙周炎牙龈的炎症牙周袋处的牙龈呈现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颜色暗红或鲜红,质地松软,点彩消失,边缘圆钝且不与牙面贴附。
有些患者由于长期的慢性炎症,使牙龈有部分纤维性增生、变厚,表面炎症不明显,但牙周探针后,袋内壁有出血,也可有脓。
牙周袋探诊深度超过3mm,且有附着丧失。
如有牙龈退缩,则探诊深度可能在正常范围,但可见釉牙骨质界已暴露,因此附着丧失能更准确地反映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
牙周袋的炎症、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在牙周炎的早起即已出现,但因程度较轻,一般无明显不适,临床主要的症状为刷牙或进食时出血,或口内有异味,但通常不引起患者的重视,及至形成深牙周袋后,出现牙松动、咀嚼无力或疼痛,甚至发生急性牙周脓肿等才去就诊,此时多为晚期。
牙龈炎与牙周炎病例书写1

牙龈炎病损表现
1.牙龈色泽 正常牙龈呈粉红色,患龈缘炎时游离龈和龈乳头变为深红或暗红色, 这是由于牙龈结缔组织内血管充血、增生所致。 2.牙龈外形 患牙龈炎时,由于组织水肿,使龈缘变厚,不再紧贴牙面,龈乳头 变为圆钝肥大,附着龈水肿时,点彩也可消失,表面光滑发亮。 3.质地 患牙龈炎时,由于结缔组织水肿和胶原的破坏,牙龈可变得松软脆弱, 缺乏弹性。 4.龈沟深度 牙周组织健康时,龈沟深度一般不超过2mm,当牙龈有炎性肿胀或 增生时,龈沟可加深达2mm以上,形成假性牙周袋。 5.探诊出血 健康的牙龈在刷牙或探测龈沟时均不引起出血。患牙龈炎时轻触即 出血,探诊也出血。探诊后出血是诊断牙龈有无炎症的重要依据。 6.龈沟液增多 牙龈有炎症时,龈沟液渗出增多,有些患者还可有龈沟溢脓。因 此,测量龈沟液量可作为判断炎症程度的指标。 7.自觉症状 边缘性龈炎时,患者常因刷牙或咬硬物时出血,或者在咬过的食物上 有血渍。但慢性龈缘炎一般无自发性出血,这可与血液病及其他疾病引起的牙龈 出血鉴别。有些患者偶而感到牙龈局部痒、胀等不适,并有口臭等。
牙龈炎与牙周炎病例书写
牙龈炎和牙周炎定义
牙龈炎是一种牙龈炎症。引起牙龈炎的直接原因是牙菌斑, 牙菌斑是不断积聚在牙齿和牙龈上的柔软、无色而带有粘性 的细菌膜层。如果我们每天刷牙和用牙线清洁时没有除掉牙 菌班,它会产生可剌激牙龈组织的毒素,引起牙龈炎。 牙周炎是指发生在牙龈、牙周韧带、牙骨质和牙槽骨部 位的慢性炎症,多数病例由长期存在的牙龈炎发展而来,形 成牙周袋和牙槽骨吸收症状。由于病程缓慢,早期症状不造 成明显痛苦,患者常不及时就诊,使支持组织的破坏逐渐加 重,最终导致牙齿丧失。
His病例范文(牙周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牙周炎的四大症状及治疗原则

03
02
01
牙:“浮起感”,叩痛明显 ,松动明显。
后期:脓液局限,脓肿表面较软,扪诊有波动感,疼痛稍微减轻,此时轻压牙龈可有脓液自袋内流出,或脓肿自行从表面破溃,肿胀消退。
全身症状一般比较轻,白细胞轻度增多。局部淋巴结肿大,脓肿可以波及一个或者多个牙齿。
治疗原则:急性牙周脓肿的治疗原则是止痛、防止感染扩散及使脓肿引流在脓肿初期尚未形成之前,洁治,牙周袋内放药,全身抗生素或者支持治疗。当脓液形成且局限,出现波动时,可根据脓肿的部位及表面粘膜的厚度,选择从牙周袋或牙龈表面引流。
慢性牙周脓肿:在洁治的基础上直接进行牙周手术。脓肿切除术或者翻瓣术。
第四节 牙龈退缩
是指牙龈向釉牙骨质界的根方退缩致使牙根暴露。 造成牙龈退缩的原因: 1刷牙不当 2不良修复体 3 解剖因素 4 正畸与颌力 5牙周炎症治疗后 治疗原则:轻度,不需处理……消除诱因 主要是防止其加重。 对于个别前牙,影响美观的,实行侧向转位瓣手术,游离龈瓣移植术、结缔组织移植术等。 牙槽骨板太薄,或骨开裂者,可以实行引导骨再生手术。
01
牙槽骨板太薄,或骨开裂者,可以实行引导骨再生手术。
治疗原则:
轻度,不需处理……消除诱因 主要是防止其加重。
对于个别前牙,影响美观的,实行侧向转位瓣手术,游离龈瓣移植术、结缔组织移植术等。
02
03
04
第五节 牙根敏感及根面龋
牙根表面有牙骨质的覆盖,其中无神经血管,但是由于牙骨质很薄,被磨损后牙本质暴露,冷热等刺激可以进入牙本质小管,引起冷热等刺激。使得根面敏感。随着髓腔内的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后,敏感症状即会消失。
3
2
1
4
第二节 根尖分叉病变
牙根的解剖形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病一般侵犯全口多数牙齿,也有少数患者仅发生于一组牙(如前牙)或少数牙。
发病有一定的牙位特异性,磨牙和下前牙以及邻接面由于菌斑牙石易堆积,故较易患病。
临床表征
1.牙周袋>3mm,并有炎症,多有牙龈出血
2.临床附着丧失
3.牙周袋探诊后有出血
4.晚期牙松动或移位
5.伴发病变:根分叉病变;牙周脓肿;牙龈退缩、牙根敏感、根面龋;食物嵌塞;逆行性牙髓炎;继发性咬合创伤;口臭。
牙龈的炎症牙周袋处的牙龈呈现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颜色暗红或鲜红,质地松软,点彩消失,边缘圆钝且不与牙面贴附。
有些患者由于长期的慢性炎症,使牙龈有部分纤维性增生、变厚,表面炎症不明显,但牙周探针后,袋内壁有出血,也可有脓。
牙周袋探诊深度超过3mm,且有附着丧失。
如有牙龈退缩,则探诊深度可能在正常范围,但可见釉牙骨质界已暴露,因此附着丧失能更准确地反映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牙周袋的炎症、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在牙周炎的早起即已出现,但因程度较轻,一般无明显不适,临床主要的症状为刷牙或进食时出血,或口内有异味,但通常不引起患者的重视,及至形成深牙周袋后,出现牙松动、咀嚼无力或疼痛,甚至发生急性牙周脓肿等才去就诊,此时多为晚期。
牙松动在生理状态下牙有一定的动度,主要是水平方向,也有极微小的轴向动度,均不超过0.02mm,临床上不易察觉。
在病理情况下牙松动超过生理范围,这是牙周炎晚期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引起牙松动的原因如下:
1.牙槽骨吸收牙槽骨的吸收使牙周支持组织减少,是牙松动最主要的原因。
由于慢性牙周炎病程进展缓慢,早期牙并不松动。
一般在牙槽骨吸收达根长的1/2以上时,特别是牙齿各个面的牙槽骨均有吸收时,临床冠根比例失调,使牙松动度逐渐增大。
单根牙比多根牙容易松动,牙根短小或呈锥形者比粗而长的牙齿容易松动。
2.咬合创伤有咬合创伤时可使牙槽骨发生垂直吸收,牙周膜间隙增宽,牙齿松动,但单纯的咬合创伤并不会引起牙周袋的形成。
当过大的咬合力消除后,牙槽骨可以自行修复,牙齿动度恢复正常。
当患有
牙周炎的牙齿同时伴有咬合创伤时,可以使动度明显加重。
常见的引起咬合创伤的原因有夜磨牙、紧咬牙、早接触及牙尖干扰、过高的修复体及正畸加力过大等。
急性外伤也可使牙松动,甚至脱臼。
3.牙周膜的急性炎症如急性根尖周炎或牙周脓肿等可使牙明显松动,这是由于牙周膜充血水肿及渗出所致。
急性炎症消退后牙齿可恢复到原来的程度。
4.牙周翻瓣手术后由于手术的创伤及部分骨质的去除,以及组织水肿,牙齿有暂时性动度增加。
一般在术后数周牙齿即能逐渐恢复稳固。
5.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妊娠期、月经期及长期口服激素类避孕药的妇女可有牙齿动度轻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