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模台车施工方案(1#、2#明洞

合集下载

浅议沙河渡槽槽身侧墙钢模台车施工方法

浅议沙河渡槽槽身侧墙钢模台车施工方法

p r o j e c t s .
Ke y wor d s: S h a h e a qu e d uc t ;t e l e s c op i ng s t e e l or f m ;c o n s t uc r t i o n me t h o d
1 工程 简述
南 水 北 调 中线 干 线 沙河 渡槽 工 程 位 于 河 南 省 平 顶
2 钢 模 台车施 工 的优 点
沙河 渡槽 的箱 基 渡槽 及落 地槽 槽 身侧墙 净 高较
大, 施 工搭 设 脚 手 架 比较 困 难 , 费工 费 时 ; 采用 拼装模
山市 鲁 山 县 境 内 , 是 南 水 北 调 中线 工 程 最 关 键 的控 制 性 项 目之 一 , 结 构复 杂 , 规 模大 , 设计 全 长 1 1 . 9 3 8 k m,

d e c r e a s e s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c r a c k s ,i mp r o v e s c o n c r e t e ' s a p p e a r a n c e a n d i t s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q u a l i t y .T h e p a p e r d e s c r i b e s p r a c t i c a l e x p e r i e n c e o f t e l e s c o p i n g s t e e l or f m o n t h e s i d e w a l l o f S h a h e a q u e d u c t b o d y ,wh i c h c a n p r o v i d e r e f e r e n c e s f o r t h e s i mi l a r

钢模台车施工方案(1#、2#明洞

钢模台车施工方案(1#、2#明洞

目录1编制依据及范围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范围 (2)2工程概况 (2)3总体施工部署 (3)3.1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 (3)3.1.1施工组织机构 (3)3.1.2施工队伍 (4)3.3临时工程布置 (4)3.4施工资源计划 (4)4施工计划安排 (4)5主要施工方案 (5)6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 (5)6.1台车拼装 (5)6.2台车行进与临时支撑安装 (6)6.3台车就位、顶拱施工 (7)6.4填充混凝土施工 (7)6.5综合洞室、防水工程及土方回填施工 (8)6.6接触网槽道预埋施工 (9)6.7工程测量 (9)7、质量保证措施 (9)7.1主体结构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9)7.2模架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0)7.3 钢筋质量保证措施 (10)7.4混凝土的质量保证措施 (10)8安全保证措施 (11)8.1安全保证制度措施 (11)8.2人身安全保证措施 (12)8.3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 (13)8.4施工机械安全控制措施 (14)8.5施工用电控制措施 (15)8.6高空作业的安全措施 (16)天河机场1#、2#明洞工程主体结构台车法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及范围1.1编制依据(1)《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2)《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3)《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4)《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2)(7)《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JGJ/T-2001)(8)《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9)《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J417-2003)(10)《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8—2011)(1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07-2010)(1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1994)(15)《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20104-2002)(16)《铁路隧道施工规范(附条文说明)》(TZ204—2008)(17)《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附条文说明)》(GB50194—1993)(18)《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JGJ46-2005)(1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20)《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DB42/T159—2012)(21)湖北省地方标准基坑工程技术规程。

隧洞钢模台车设计及施工方案5

隧洞钢模台车设计及施工方案5

隧洞钢模台车设计及施工方案一、设计依据(一)设计边界条件本项目方案设计的相关依据如下:(二)设计理论依据1、《机械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焊接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3、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144、《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 50113-20055、《模板技术条件》QB/YJJG-MB001-20106、《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1-957、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 50153-20088、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T3766-2001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58-9610、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CTG-9001-201311、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 3098.1-200012、碳钢焊条 GB/T 5117-199513、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 8110-19951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200115、钢结构制作工艺规程 DG/TJ 08-216-2007二、产品方案介绍(一)总体方案图1 横断面图图2 纵断面图如上图所示,隧道衬砌钢模板台车主要由钢结构系统、液压系统及电气系统三部分组成。

各系统构成及功能简要介绍如下:1、钢结构系统钢结构系统主要由模板部分、顶模架体部分、调心平移机构、主体骨架部分、主行走机构和支撑机构组成。

(1)模板部分模板部分主要由面板、拱板、模板内筋板和模板内角铁组成。

根据用户交底要求模板台车纵向长度9.1m,台车模板纵向由6节模板(5节1.5m+1节1.6m)组成,模板面板厚度为δ10mm。

模板之间由螺栓连接、定位销定位。

在模板顶部安装有与输送泵相接的封顶管。

(2)顶模架体部分顶模架体主要由吊梁、台梁组成。

顶模架体主要承受浇注时上部的混凝土及模板自重。

它上承模板,下部传力于主体骨架,顶模架体由两根主台梁支撑,边模通梁采用工18b#工字型钢等双拼而成。

钢模衬砌台车简要安装、拆卸方案

钢模衬砌台车简要安装、拆卸方案

衬砌钢模台车安装、拆卸方案一、设备简介衬砌钢模台车主要由行走机构、台车架、钢模板、模板垂直升降和侧向伸缩机构、液压系统、电气控制系统6部分组成。

二、施工准备1、施工前的准备:(1)安装场地地基处理满足台车安装的受力要求,在需要承受较大局部力的地方应考虑地基承载能力,若承载能力不足应作局部地基处理;(2)场地应满足运输车通行、转弯、调头以及吊车站位的需求;(3)施工场地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2、人员准备现场负责:1名现场指挥:1名安全员:1名电气:2名液压:2名起重工:3名安装工:5人三、拆卸台车衬砌钢模台车转场时需进行拆卸、运输,具体拆卸顺序为:清理台车上的杂物→拆卸液压构件→拆卸顶模→拆卸边模→拆卸平移机构→拆卸纵梁→拆卸门架、立柱→拆卸走行机构。

四、台车安装台车的安装分为洞内和洞外安装,洞内安装必须在洞臂上先固定好起吊锚杆,利用手拉葫芦起吊台车部件;洞外安装需用汽车吊起吊部件进行安装,将台车安装调试完毕后,启动走行机构走入洞内。

安装前,应穿戴整齐,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安装作业。

具体安装步骤如下:1、确定安装的基准:按总图要求,检查地面是否平整,是否达到设计的基准要求;如有坡度(一般为2%),检查坡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否则轨道地基该挖则挖,该填则填,确保安装基准.2、轨道铺设:轨道选用P43kg/m型钢轨,高度为140mm,支撑在150mm的枕木上。

轨道必须固定,轨道中心距必须达到设计要求,误差不得大于10mm;轨道高程误差不得大于20mm;轨道中心与隧道中心误差不得大于20mm;枕木强度应满足承载要求。

3、门架安装:安装门架时,横梁与立柱、立柱与门架纵梁及各联系梁和斜拉杆的联接必须牢固,各固定螺栓必须拧紧;行走轮中心应与轨道中心重合,误差不得大于5mm;整个门架安装好后,找准纵梁的中心线,其对角线长度误差不得大于20mm。

4、平移机构:平移机构支承在门架两根边横梁上,调节行程油缸应调节在行程中位.5、安装拖架总成:先安装托架纵梁、3根纵梁支承在平移小车液压油缸和螺旋千斤上,然后依次安装边横梁、中横梁、边立柱、中立柱及各支承托架千斤,注意纵梁中心线应与门架中心线平行,3根纵梁中心线的对角线长度误差不得大于20mm。

隧道衬砌全液压钢模台车施工技术

隧道衬砌全液压钢模台车施工技术
长× × = 2 1 . 76 宽 高 1 x 09 . x 7;
311 在 洞 口准 备 好 足 够 大 安 装 场 地 (5 2 m】 铺 好 台 车 车 行 走 .. 2 mx 5 并
轨(0  ̄m或 4 k 5k 3  ̄m, 1m) 长 2 ;
31 .. 备 好 起 重 设 备 、 2 支撑 杆 、 具 、 料 、 卷 尺 、 平 仪 等 , 清 点 工 材 长 水 并 好 台 车 的 零部 件 ; 313 组 织 安装 的 主要 人 员 必 须 看 懂 安 装 图 和 安 装 使 用 说 明 书 , 悉 .. 熟 本 机 的结 构 、 作原 理 、 装 程 序 和 方 法 步 骤 。 工 安
互位置 。 证 : 保
1每侧 车轮应在一直线上 , ) 并保证 轨距与轨距相等 。 差不大于 误
1 mm 。 0
2 各 立 柱 均应 垂直 于走 行 轨 , 得 歪 斜 : ) 不 隧道 衬 砌 全 液 压 钢 模 台 车 断面 示 意 图 3车架在水平面内, 下部和上部对角线长度相等 , 扭曲现象 . ) 其 无 调 整 正 确 后 , 各 部 螺 栓再 检查 拧 紧 ; 将 324 将 垂 直 油 缸 和 顶 部 支承 螺 杆 安 装 于 门架 纵 粱 上 , 装 顶 部 两 箱 .. 安 型纵 梁 与 垂 直 油 缸 连 接 , 时 调整 垂 直 螺 杆 支 承 起 纵 梁 ; 同
32 安 装 步 骤 : . 3 . 调 整好 两 行 走 轨 道 中心 距 (.6 并 根 据 台 车 断 面 图 确 定 轨 面 .1 2 67 m)
12 一 次 衬砌 长度 :2米 ; . 1 1 轨 距 :. . 3 67 6米 ; 1 行走机构 : . 4 自行 式 ; 1 模板升降、 收机构 : . 5 伸

钢模台车施工方案

钢模台车施工方案

钢模台车施工方案1. 引言钢模台车是在钢模施工现场中使用的一种移动设备,能够将钢模板和辅助材料有效地运输到施工位置。

本文档将介绍钢模台车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准备、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2. 施工准备在进行钢模台车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2.1 确定施工区域在施工之前,需要确定好钢模台车的施工区域。

施工区域应为平坦的地面,方便钢模台车的移动和操作。

2.2 确定施工材料根据具体的施工需求,确定好所需的钢模板和辅助材料。

确保所选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施工要求。

2.3 安全检查在施工前,需要进行安全检查,确保钢模台车的运行状态良好。

检查车辆的轮胎、刹车、操纵系统等部件,确保没有异常磨损或故障。

2.4 培训人员确保施工人员已经接受过相关的培训,了解钢模台车的操作流程和安全事项。

所有操作人员应持有相关的证书和资格。

3. 操作流程钢模台车的施工流程如下:3.1 装载钢模板将需要使用的钢模板装载到钢模台车上。

根据钢模板的尺寸和重量,选择合适的装载方式,确保安全稳固。

注意遵循人力搬运的原则,多人合力进行装载,并使用安全绳固定。

3.2 调整钢模台车高度根据施工现场的需要,调整钢模台车的高度。

确保钢模台车和施工区域之间的高度差不会影响到钢模板的运输。

3.3 运输钢模板使用钢模台车将钢模板运输到施工位置。

在运输过程中,确保钢模板的稳定性,避免碰撞和摔落。

注意遵守交通规则,避免与其他施工设备和人员发生冲突。

3.4 卸载钢模板到达施工位置后,将钢模板从钢模台车上卸载下来。

同样,根据钢模板的重量和尺寸,采取合适的卸载方式,确保安全。

3.5 辅助材料运输除了钢模板,还需要运输一些辅助材料,如螺栓、螺母、支撑杆等。

同样遵循运输钢模板的原则,确保辅助材料的稳定运输。

3.6 完成施工根据施工计划和需求,将钢模板和辅助材料使用在指定的位置。

确保安装的稳固性和准确性。

4. 注意事项使用钢模台车进行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遵守施工现场的规定和安全操作规程。

钢模台车施工方法

钢模台车施工方法

钢模台车施工方法一、施工工艺流程1、全衬段单块砼施工工艺流程钢筋绑扎→钢模台车行走至浇筑位置→涂刷脱模挤(或脱模油)→缝面处理及测量放线→顶模就位→边模就位→封边墙堵头模及底脚模→安装灌浆管→清仓→仓面验收→浇筑边墙及立顶拱堵头模→浇筑顶拱→等强24小时→脱模→顶拱喷养护剂→边墙洒水养护28天。

2、顶拱不衬段(半衬段)单块砼施工工艺流程钢筋绑扎→钢模台车行走至浇筑位置→涂刷脱模挤(或脱模油)→缝面处理及测量放线→顶模就位→边模就位→封边墙堵头模及底脚模→清仓→仓面验收→浇筑边墙砼→等强20小时→脱模→洒水养护28天。

二、钢筋绑扎1、首仓钢筋的绑扎需在两端头放点控制,其余块段均只要在下游端放点控制即可。

测量用全站仪先在底板上放出砼分块桩号,钢筋台车按分块桩号运行。

钢筋台车长6m,而砼分块长度为12m,所以钢筋台车要移动两次才能完成一仓钢筋的绑扎。

2、边墙钢筋绑扎采用在钢筋台车上用1.5寸钢管按结构钢筋绑扎尺寸做成钢管架,在钢管上由技术员按钢筋间距作出标志,利用钢筋台车前端的吊钩将结构钢筋逐层运至钢筋台车各平台上,人工按标志线依次将结构主筋绑扎牢固,再在主筋上作出分布筋标志,再由人工从下向上依次将分布筋绑扎在主筋上,结构钢筋网绑扎成形,测量检查验收合格后,利用系统锚杆将钢筋网片按结构位置固定牢固。

全衬段在完成边墙钢筋的绑扎后,进行顶拱钢筋的绑扎,顶拱钢筋绑扎时先将顶拱托架校正到钢筋设计位置,通常是校正钢筋台车最上面托架控制钢筋保护层的4根钢管位置,校正后即可进行顶拱钢筋的绑扎,主筋连接采用正反丝牙及丝套连接;顶拱钢筋成网后用短钢筋与顶拱锚杆焊固在一起,最后将托架及两边钢管收回,往前移动,即完成一段钢筋的绑扎。

进行两次循环后,完成一块钢筋的绑扎。

3、砼钢筋保护层采用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强度不低于结构设计强度的砼垫块。

垫块预埋直径大于φ16mm的钢筋脚与洞身结构钢筋点焊固定。

垫块应互相错开,分散布置。

保护层偏差不得大于2cm、-1cm。

隧洞双钢膜台车施工

隧洞双钢膜台车施工

隧洞双钢模台车施工工法申报材料湖北水总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分公司二零一九年三月目录1. 前言 (2)2. 工法特点 (2)3. 试用范围 (2)4. 工艺原理 (3)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3)隧洞双钢模台车施工工法湖北水总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戴望德、宋取、蒋红灵、朱希希、陈思语1.前言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引水隧洞衬砌工程采用钢模台车施工已经非常普遍,但在引水隧洞衬砌的过程中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施工过程中大都使用一台钢模台车按部就班的进行施工。

由于隧洞内施工环境差、温度低等因素,混凝土达到规范或设计要求的拆模强度,所需时间较长,影响施工进度。

引水隧洞双钢模台车施工工艺,采用2台钢模台车进行循环施工,充分利用衬砌间歇时间,对另一台钢模台车进行加固。

湖北水总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在湖北省老河口市清泉沟引丹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2010年度~2012年度项目的3.23km(0+004~3+270)隧洞衬砌中使用2台钢模台车进行施工,大大的缩短了施工工期,节约了施工成本。

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及其他行业类似项目施工应用中有较大的推广前景。

2.工法特点本工法结合现场,利用砼凝固的衬砌间歇时间,实现了循环连续作业,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节约了施工成本。

3.试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隧洞混凝土衬砌工程施工。

4.工艺原理双钢模台车施工除了台车自身为钢材外,堵头封堵采用条形木模板拼装进行封堵。

运用双钢模台车施工工法,进行循环施工,一台钢模台车从移位到封堵验收完成需要约8~12小时,不需要等待可以直接对另一台钢模台车进行脱模、移位、定位、加固及封堵等,如此循环作业。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线→轨道铺设→钢模台车移动、定位→立堵头模板→混凝土浇筑→2#台车施工→拆模、清理、养护。

图5-1 钢模台车施工工艺流程图5.2 操作要点5.2.1 施工准备在本工程施工前,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各种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编制依据及范围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范围 (2)2工程概况 (2)3总体施工部署 (3)3.1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 (3)3.1.1施工组织机构 (3)3.1.2施工队伍 (4)3.3临时工程布置 (5)3.4施工资源计划 (5)4施工计划安排 (5)5主要施工方案 (5)6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 (6)6.1台车拼装 (6)6.2台车行进与临时支撑安装 (7)6.3台车就位、顶拱施工 (8)6.4填充混凝土施工 (9)6.5综合洞室、防水工程及土方回填施工 (11)6.6接触网槽道预埋施工 (11)6.7工程测量 (11)7、质量保证措施 (11)7.1主体结构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1)7.2模架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2)7.3 钢筋质量保证措施 (12)7.4混凝土的质量保证措施 (12)8安全保证措施 (13)8.1安全保证制度措施 (13)8.2人身安全保证措施 (14)8.3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 (15)8.4施工机械安全控制措施 (16)8.5施工用电控制措施 (17)8.6高空作业的安全措施 (18)天河机场1#、2#明洞工程主体结构台车法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及范围1.1编制依据(1)《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2)《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3)《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4)《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2)(7)《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JGJ/T-2001)(8)《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9)《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J417-2003)(10)《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8-2011)(1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07-2010)(1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1994)(15)《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20104-2002)(16)《铁路隧道施工规范(附条文说明)》(TZ204-2008)(17)《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附条文说明)》(GB50194-1993)(18)《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JGJ46-2005)(1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20)《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DB42/T159-2012)(21)湖北省地方标准基坑工程技术规程.(22)《天河机场明洞主体结构施工方案》及专家评审意见1.2编制范围本施工方案主要适用于汉孝城际铁路HXSG-2标天河机场段1#、2#明洞采用台车施工方法施工的明洞主体结构施工。

2工程概况汉孝城际铁路线跨越武汉外环高速公路后,从西南方向以1500m半径右转以桥梁方式跨越马家湖,然后采用隧道(DK19+000~DK24+150)在中轴线上穿越天河机场三期规划范围;线路穿过机场主要控制区后,在进场道路中央分隔带内出地面,上跨进场道路的左幅及横天公路,再折向西,跨越刘辛湖和孝天公路与原线位接上,正线长11729.236m。

汉孝城际铁路天河机场段由1#明洞(DK19+000~DK21+094.25)、天河机场地下车站(DK21+094.25~DK21+403.75)、2#明洞(DK21+403.75~DK24+150)三个工程组成,均采用明挖施工,其中我部主要承担1#、2#明洞的施工。

其中,1#明洞DK19+360~DK19+886段共计526m全部为断面3,2#明洞DK22+333~DK22+622段共计289m全部为断面3和断面4,DK22+855~DK23+730段共计875m全部为断面4和断面3,以上各段均具备采用钢模台车的施工条件,因此上述各段采用钢模台车施工。

断面3及断面4的拱圈形式相同,具体断面见图2-1所表示。

(a)断面3 (b)断面4图2-1 断面3、4结构形式图3总体施工部署3.1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项目经理部主要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由公司抽调具有丰富施工经验、专业技术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参加过铁路客运专线培训的人员组成。

针对工程的意义和特点,项目经理部按照架子队的管理模式和要求组建施工队伍。

3.1.1施工组织机构施工组织机构,见图3.1.1-1。

图3.1 -1 施工组织结构图 3.1.2施工队伍天河机场明洞工程台车法施工任务主要由结构施工一队来承担,施工一队成立专业班组:钢筋制安班、台车操作班、支架搭设班组、模板制安班及混凝土浇筑班组各1个,各班组主要施工任务划分见表3.1-1表3.1-2 作业班组主要任务划分表汉孝城际铁路二标项目组织机构项目经理(辛德武)常务副经理(邱长华) 三总师(总工:曹振中、总经:寇剑锋、总会:徐锐)工程管理部 综合办公室 机电物资部 安质环部机场分部 分部技术负责人分部质量负责人 分部安全负责人 测量队计划财务部 结构施工二队 结构施工三队 结构施工一队3.3临时工程布置天河机场1#、2#明洞施工期间主要的施工部署,包含施工便道、备料场、拌和站、试验室、钢筋加工厂、材料堆放场、施工用水及用电、施工照明等与开挖支护施工方案中大临布置相同,在此处不再赘述。

3.4施工资源计划本工程施工所需的施工资源计划包含在《天河机场明洞主体结构施工方案》中,此处不赘述。

4施工计划安排施工计划与《天河机场明洞主体结构施工方案》中编制的计划保持一致。

5主要施工方案天河机场1#、2#明洞采用钢模台车施工的区段均属于围护桩段,其主要的施工步骤如下:施工准备→底板或仰拱底板防水层施工→主体结构底板施工→侧墙防水卷材铺设→侧墙第一仓施工→换撑→剩余部分侧墙施工→台车移动到位→台车固定调试完成→拱圈混凝土浇筑→拱圈防水层及防水层保护层施工→基坑回填→附属结构施工。

主体结构施工时,采用纵向分段设置环向施工缝,横断面分层设置水平施工缝的方式分段、分层进行浇筑。

采用台车施工时,台车加工长度为12m,因此台车施工段按照12m一段进行划分。

6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台车法施工的主体结构,台车在仰拱、侧墙及填充混凝土施工完毕以后再将台车移动到位后施工拱圈,其仰拱、侧墙及填充混凝土施工工艺与方法与支架法施工相同,具体见《天河机场明洞工程主体施工方案》。

本施工方案主要针对采用台车施工的拱圈在施工方法及工艺上做介绍。

6.1台车拼装台车施工段按照12m 一段进行施工,其构造图如图5.3-1所表示。

图5.3-1 钢模台车构造图钢模台车由钢模板、钢支架、液压动力系统等组成。

台车模板部分:钢模板构成一拱架结构,台车是一刚架结构,两者间通过油缸及千斤顶螺栓联接。

拱架由32块肋板(间距50cm )拼装成顶拱骨架部分,模板使用8块1.5m 钢模板组装成整体式模板,模板台车长12m ,选用厚度10mm 的钢板制作,模板应表面光滑,接缝严密,不漏浆。

整个台车可相对于钢架作上下20cm 、左右15cm 微调,以对中对点定位。

在台车大梁底部设有基脚千斤顶油缸和牛腿。

为便于立模、拆模,每个连接端均设有收拢铰。

台车两端设挡头模板,第一模砼浇筑完成后,台车向前移动,前进端用挡头模板(要便于安装止水带与止水条)后端与先一模砼搭接10cm ,挡头模板用U 型螺栓固定于台车上。

台车骨架部分:台车车体为钢架和桁架组合结构,由走行机构、端门架、中门架、纵桁架及托架等组成。

门架为箱形截面,其余均为型钢组合构件。

台车前后轮的轴距8m,刚架上设工作平台,两侧设可翻转的脚手板,前端设上下人梯。

行走定位为电动行走在钢轨上,采用P43钢轨铺设在仰拱回填砼面上。

台车零部件采用汽车吊吊入基坑内后在基坑内拼装,拼装时必须注意保护基坑的支护结构体系,下纵梁拼装完成后必须将第二道支撑换撑至设计位置后方可继续向上拼装台车其他部分,拼装时必须注意保护基坑支护体系不受损伤,加强基坑监测工作。

6.2台车行进与临时支撑安装天河机场1#、2#明洞台车施工段基坑支护形式均为围护桩,侧墙施工完成以后在侧墙上存在一道钢支撑,钢支撑的存在将会影响台车的行走,但若拆除钢支撑会对基坑造成一定的危险,因此在台车移动到位后必须在台车下方的纵梁上方设置三道临时支撑,如图5.3-2所表示。

图5.3-2 台车上钢支撑示意图台车移动前,先将台车前方的四道第二层支撑全部拆除,台车行进到位,台车移动到位后立即将安装在下纵梁上的三道支撑施加预应力通过提前在侧墙上预埋的钢板抵靠在侧墙上方,预埋钢板在前一仓侧墙上提前预埋且必须焊接防脱落支架。

安放在台车下方纵横梁上的钢支撑必须通过千斤顶或导链提升至设计换撑位置,换撑的预加预应力按照设计图纸给出的第二道钢支撑预加预应力的80%施加。

为保证基坑的安全,减少无撑暴露时间,台车移动到位后必须迅速安装钢支撑,从拆除台车前方钢支撑开始至安装完毕台车下纵梁上方的临时钢支撑结束,必须在3小时以内全部完成,同时在整个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无钢支撑段的基坑监测。

该段的监测频率为每小时1次,若数据发生异常,立即报告项目部技术人员分析结果并做出决策。

6.3台车就位、顶拱施工台车移动至施工段就位以后,将模板安装到位,然后按照有关规定对模板的安装进行检查,尤其是边墙宽度、顺直度、模板各处拼缝及各种预留孔洞的位置。

模板定位采用五点定位法,即:以拱圈圆心为原点建立平面坐标系,通过控制顶模中心点、顶模与侧模的铰接点、侧墙的底脚点来精确控制台车就位。

模板与先前浇筑的边墙砼有适当搭接(约20cm,曲线地段指内侧),就位后检查模板位置是否准确,保证顶拱净空,模板是否稳定等。

台车内模安装到位经检查验收后进行拱圈钢筋绑扎,拱圈钢筋绑扎施工工艺与支架法相同,拱圈的外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也与支架法相同。

拱圈在浇筑混凝土时,边浇筑边将提前加工好的外模和提前与主体钢筋焊接牢固的拉杆连接牢靠。

6.4填充混凝土施工明洞拱形结构底板施工完毕以后,为了给台车法铺设轨道,必须进行填充混凝土施工。

填充混凝土表面有大量的过轨管线需要埋设,为避免后续施工对管线的破坏,经与设计单位沟通,填充混凝土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填充一部分作为侧墙及拱顶施工的操作面,第二步待全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以后和其他附属工程同步施工。

矩形结构填充混凝土可后续一次填充到位,后续填充混凝土及附属工程施工编制专项的附属工程施工方案。

填充混凝土采用C20素混凝土填充,第一次填充时,填充至两侧排水沟底,其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填充混凝土施工(1)施工准备填充前,将仰拱内的垃圾、泥土清理干净,并用干净的自来水对原有仰拱填充顶面进行清洗,露出干净的混凝土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