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谱分析复习题
波谱分析复习题(终审稿)

波谱分析复习题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第一章绪论1.不饱和度的计算不饱和度计算公式:U=n4+1+(n3-n1)/2式中n4、n3、n1分别为4价、3价、1价原子的个数。
2.波谱分析的一般程序1. 实验样品的准备;在波谱测定前我们需要根据样品的不同性质、不同纯度及不同波谱测定目的作样品的准备。
样品准备主要有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准备足够的量。
二是在很多情况下要求样品有足够的纯度,所以要作纯度检验。
三是样品在上机前作制样处理。
2.做必要的图谱及元素分析;先选择性做几个重要、方便的,再根据情况做其他谱。
3.分子量或分子式的确定;(1)经典的分子量测定方法:可用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法、蒸汽密度法、渗透压法。
有些样品可用紫外光谱根据Beer定律测定分子量。
误差大。
大分子可用排阻色谱测定。
(2)质谱法:高分辨质谱在测定精确分子量的同时,还能推出分子式,这是有机质谱最大的贡献。
低分辨质谱由测得的同位素丰度比也可推出分子中元素的组成,进而得到可能的分子式。
(3)结合核磁共振氢谱、碳谱推测简单烃类等分子的分子式。
(4)综合光谱材料与元素分析确定分子式。
4.计算不饱和度;分子式确定后,可方便的按下式计算出不饱和度来:U=n4+1+(n3-n1)/2式中n4、n3、n1分别为4价、3价、1价原子的个数。
5.各部分结构的确定;(a)不饱和类型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可用于判断C=O、C=N等不饱和类型。
UV 可用于共轭体系的判断。
(b)官能团和结构单元鉴定可能存在的官能团和部分结构时,各种光谱要交替参照,相互论证,以增加判断的可靠性。
6.结构式的推定;总结所有的官能团和结构片段,并找出各结构单元的关系,提出一种或几种可能结构式。
7. 用全部光谱材料核对推定的结构式;①用IR核对官能团。
②用13C-NMR核对碳的类型和对称性。
③用1H-NMR核对氢核的化学位移和它们相互偶合关系,必要时与计算值对照。
波谱分析复习题

质谱部分一、判断题1. 质谱图中质荷比最大的峰不一定是分子离子峰,但分子离子峰一定是质谱图中质荷比最大的峰。
(√)2. 分子离子峰的强度与化合物的类型有关,一般含有芳环的化合物分子离子峰的强度较大。
(√)3 根据“氮律”,由C、H、O、N组成的化合物,N为奇数,分子离子峰为奇数,N为偶数,分子离子峰也为偶数。
(√)4. 化学电离源属于软电离技术,因此在CI-MS中最强峰通常是准分子离子峰。
(√)5. 由于不能生成带正电荷的卤素离子,所以在质谱仪分析中是无法确定分子结构中是否有卤素元素存在的。
(×)6. 在标准质谱图中,醇类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很小或不出现。
(√)7. 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CPI)适合分析中等极性的化合物,而且产生的碎片离子很少,主要是准分子离子。
(√)8.通过研究亚稳离子峰,可以找到某些离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9.在(EI-MS)中,产生的碎片离子很少,分子离子峰通常是基峰。
(×)10. 简单断裂仅有一个键发生开裂,并脱去一个自由基;而重排断裂同时发生几个键的断裂,通常脱去一个中性分子同时发生重排。
(√)11. 在质谱中,一般来说碳链越长和存在支链有利于分子离子断裂,所以分子离子越强。
(×)二、选择题:1. 在质谱分析中,判断分子离子峰的正确方法是(D)A. 增加进样量,分子离子峰强度增加;B.谱图中强度最大的峰;C. 质荷比最大的峰;D. 降低电子轰击电压,分子离子峰强度增加;2. 某一化合物分子离子峰区相对丰度近似为M:(M+2) = 1:1,则该化合物分子式中可能含有(C)A. 1个F;B. 1个Cl;C. 1个Br;D. 1个I3. 除同位素离子峰外,如果质谱中存在分子离子峰,则其一定是(B)A. 基峰B. 质荷比最高的峰;C. 偶数质量峰;D.奇数质量峰4. 要想获得较多的碎片离子,采用如下哪种离子源?(A)A. EI;B. FAB;C. APCI;D. ESI5. 用于高分辨质谱的质量分析器是(B)A. 单聚焦质量分析器;B. 双聚焦质量分析器;C. 四极杆质量分析器;D. 离子阱质量分析器6.在实际工作中,如果磁场强度不变,通常采用下列哪种措施来增大仪器测量的质量范围?(B)A. 增加加速电压;B.减少加速电压;C. 增加电离电压;D. 减少电离电压7.认为两个相邻的谱峰被分开,一般是指两个谱峰间的“峰谷”为两峰平均峰高的(C)A. 0%;B. 5%;C. 10%;D. 15%8. 质谱图中强度最大的峰,规定其相对强度为100%,称为(B)A. 分子离子峰;B. 基峰;C. 亚稳离子峰;D. 准分子离子峰9. 质谱中分子离子能被进一步分解成多种碎片离子,其原因是(C)A. 加速电场的作用;B. 碎片离子均比分子离子稳定C. 电子流能量大;D. 分子之间互相碰撞10. 在质谱中,被称为基峰或标准峰的是(C)A. 分子离子峰;B. 质荷比最大的峰;C. 强度最大的离子峰;D. 强度最小的离子峰11. 测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量应采用(B)A. 气相色谱;B. 质谱;C. 紫外光谱;D. 核磁共振谱12. 下列哪种简写表示大气压化学电离源(C)A. EI;B. CI;C. APCI;D. ESI12. CI-MS表示(B)A. 电子轰击质谱;B. 化学电离质谱;C. 电喷雾质谱;D. 激光解吸质谱三、推断结构:1、有一未知物,经初步鉴定是一种酮,它的质谱图如图所示,试推断其组成和结构。
波谱分析复习题

《波谱分析》复习题一、名词解析1.发色团2.费米共振:3.相关峰:4.化学位移5.氮律:二、判断题1.键力常数越大,红外振动吸收频率越小。
()2.共轭体系越长,吸收峰紫移越显著,吸收强度增加。
()3.某化合物在己烷中最大吸收波长是305nm,在乙醇中最大吸收波长是307nm,该吸收是由π~π*跃迁引起的。
()4.瞬间偶极距越大,红外吸收峰越强。
()5.含酚羟基的化合物,介质由中性变为碱性时,谱带红移。
()6.溶剂极性增大,R带发生红移。
()7.相连基团电负性越强,化学位移值越大,出现在高场。
()8.在氢谱中,一氯乙烷裂分一组三重峰,一组四重峰。
()9.异丙基苯质谱中,肯定出现92、91的强质谱峰。
()10.含零个氮原子化合物,经简单开裂后,子离子为奇数。
()三.选择题1.下列化合物中,其紫外光谱上能同时产生K带、R带的是()A CH3COCH3B CH2=CHCH2CH2COCH3C CH≡C—CHOD CH3CH2CH2CH2OH 2.由n→π*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带为()A K带B R带C B带D E带3.碳的杂化态对C—H键振动频率的影响是( )A S成分越多,C—H键的键强越强,νC-H向高频位移;B S成分越多,C—H键的键长越长,νC-H向低频位移;C S成分越多,C—H键的键强越弱,νC-H向高频位移;D S成分越多,C—H键的键长越短,νC-H向低频位移;4.下面四个化合物质子的化学位移最小的者是()A CH3FB CH4C CH3ClD CH3Br5. 下述哪一种核磁共振技术不能简化图谱()A 加大磁场强度B 化学位移试剂C 去偶法D 改变内标试剂6. 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 4H 8Br 2,核磁共振谱图给出以下信息:δ4.2多重峰,δ3.6三重峰,δ2.3六重峰,δ1.8双峰;从低场到高场积分线高度比为1:2:2:3。
这些信息与下列结构吻合的是( )A CH 3—CHB r —CH 2—CH 2—B r B CH 2B r —CHBr 2—CH 2—CH 3C CH 3—CHB r —CHB r — CH 3D CH 3—CHB 2—CH 2—CH 37.CH 3CH 2Cl 的质谱图中,M+2峰的强度约为M 峰的( )A 1/3B 1/2C 1/4D 1/18.若母离子的m/z 为105,子离子的m/z 为77,则形成的亚稳离子的m/z 为( )A 143B 56.5C 1.36D 0.739.下列化合物中能发生Mclafferty 重排的是( ) ABC D10.化合物3,3-二甲基己烷CH 3CH 2CH 2C CH 3CH 3CH 2CH 31234分子中,最容易断裂的键位是( )A 1位B 2位C 3位D 4位三、简答题1. 如何用紫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区别有机化合物(如1,2—二苯基乙烯)的顺、反几何异构体?2. 排列下列化合物中羰基伸缩振动吸收峰波数值的大小,并说明原因。
波谱分析复习题

波谱分析复习题质谱部分一、判断题1. 质谱图中质荷比最大的峰不一定是分子离子峰,但分子离子峰一定是质谱图中质荷比最大的峰。
(√)2. 分子离子峰的强度与化合物的类型有关,一般含有芳环的化合物分子离子峰的强度较大。
(√)3 根据“氮律”,由C、H、O、N组成的化合物,N为奇数,分子离子峰为奇数,N为偶数,分子离子峰也为偶数。
(√)4. 化学电离源属于软电离技术,因此在CI-MS 中最强峰通常是准分子离子峰。
(√)5. 由于不能生成带正电荷的卤素离子,所以在质谱仪分析中是无法确定分子结构中是否有卤素元素存在的。
(×)6. 在标准质谱图中,醇类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很小或不出现。
(√)7. 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CPI)适合分析中等极性的化合物,而且产生的碎片离子很少,主要是准分子离子。
(√)8.通过研究亚稳离子峰,可以找到某些离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9.在(EI-MS)中,产生的碎片离子很少,分子离子峰通常是基峰。
(×)10. 简单断裂仅有一个键发生开裂,并脱去一个自由基;而重排断裂同时发生几个键的断裂,通常脱去一个中性分子同时发生重排。
(√)11. 在质谱中,一般来说碳链越长和存在支链有利于分子离子断裂,所以分子离子越强。
(×)二、选择题:1. 在质谱分析中,判断分子离子峰的正确方法是(D)A. 增加进样量,分子离子峰强度增加;B.谱图中强度最大的峰;C. 质荷比最大的峰;D. 降低电子轰击电压,分子离子峰强度增加;2. 某一化合物分子离子峰区相对丰度近似为M:(M+2) = 1:1,则该化合物分子式中可能含有(C)A. 1个F;B. 1个Cl;C. 1个Br;D. 1个I3. 除同位素离子峰外,如果质谱中存在分子离子峰,则其一定是(B)A. 基峰B. 质荷比最高的峰;C. 偶数质量峰;D.奇数质量峰4. 要想获得较多的碎片离子,采用如下哪种离子源?(A)A. EI;B. FAB;C. APCI;D.ESI5. 用于高分辨质谱的质量分析器是(B)A. 单聚焦质量分析器;B. 双聚焦质量分析器;C. 四极杆质量分析器;D. 离子阱质量分析器6.在实际工作中,如果磁场强度不变,通常采用下列哪种措施来增大仪器测量的质量范围?(B)A. 增加加速电压;B.减少加速电压;C. 增加电离电压;D. 减少电离电压7.认为两个相邻的谱峰被分开,一般是指两个谱峰间的“峰谷”为两峰平均峰高的(C)A. 0%;B. 5%;C. 10%;D. 15%8. 质谱图中强度最大的峰,规定其相对强度为100%,称为(B)A. 分子离子峰;B. 基峰;C. 亚稳离子峰;D. 准分子离子峰9. 质谱中分子离子能被进一步分解成多种碎片离子,其原因是(C)A. 加速电场的作用;B. 碎片离子均比分子离子稳定C. 电子流能量大;D. 分子之间互相碰撞10. 在质谱中,被称为基峰或标准峰的是(C)A. 分子离子峰;B. 质荷比最大的峰;C. 强度最大的离子峰;D. 强度最小的离子峰11. 测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量应采用(B)A. 气相色谱;B. 质谱;C. 紫外光谱;D. 核磁共振谱12. 下列哪种简写表示大气压化学电离源(C)A. EI;B. CI;C. APCI;D. ESI12. CI-MS表示(B)A. 电子轰击质谱;B. 化学电离质谱;C. 电喷雾质谱;D. 激光解吸质谱三、推断结构:1、有一未知物,经初步鉴定是一种酮,它的质谱图如图所示,试推断其组成和结构。
波谱解析考试题库

波谱解析考试题库一、紫外部分1.其可能的结构为:解:其基本结构为异环二烯烃,基值为217nm:所以,左边:母体:217取代烷基:+3×5λmax=217+3×5=232右边:母体:217取代烷基:+4×5环外双键:1×5λmax=217+4×5+1×5=242故右式即为B。
2.某化合物有两种异构体:CH3-C(CH3)=CH-CO-CH3CH2=C(CH3)-CH-CO-CH3一个在235nm 有最大吸收,ε=1.2×104。
另一个超过220nm 没有明显的吸收。
试鉴定这两种异构体。
解:CH3-C(CH3)=CH-CO-CH3有共轭结构,CH2=C(CH3)-CH-CO-CH3无共轭结构。
前者在235nm 有最大吸收,ε=1.2×104。
后者超过220nm 没有明显的吸收。
1.3.紫外题C -OH C H 3C H 3BB C 9H 14, λm ax 242 n m ,B .解:(1)符合朗伯比尔定律(2)ε==1.4*103(3)A=cεl c===2.67*10-4mol/l C=2.67*10-4*100=1.67*10-2 mol/l4.从防风草中分离得一化合物,其紫外光谱λmax=241nm,根据文献及其它光谱测定显示可能为松香酸(A)或左旋海松酸(B)。
试问分得的化合物为何?A、B 结构式如下:COOH COOH(A)(B)解:A:基值217nm B:基值217nm 烷基(5×4)+20nm同环二烯+36nm环外双键+5nm烷基(5×4)+20nmλmax =242nmλmax=273nm由以上计算可知:结构(A)松香酸的计算值(λmax=242nm)与分得的化合物实测值(λmax=241nm)最相近,故分得的化合物可能为松香酸。
5.若分别在环己烷及水中测定丙酮的紫外吸收光谱,这两张紫外光谱的n→π*吸收带会有什么区别?解析:丙酮在环己烷中测定的n→π*吸收带为λmax=279nm(κ=22)。
波谱学期末复习题答案

波谱学期末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波谱学中,波长最长的电磁波是:A. 无线电波B. 微波C. 红外线D. 可见光答案:A2. 以下哪种物质的拉曼散射强度最强?A. 气体B. 液体C. 固体D. 等离子体答案:C3. 在核磁共振波谱中,氢原子的化学位移主要受以下哪种因素影响?A. 电子云密度B. 原子核的自旋状态C. 磁场强度D. 温度答案:A二、填空题1. 波谱学是研究物质与______相互作用的科学。
答案:电磁波2. 拉曼散射是由于光子与分子发生非弹性碰撞而产生的,其散射光的频率与入射光的频率相差一个分子的______频率。
答案:振动3. 在红外光谱中,分子振动模式可以分为______振动和弯曲振动两大类。
答案:伸缩三、简答题1. 简述波谱学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答案:波谱学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通过分析物质的光谱特性来确定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化学组成;利用波谱技术进行定量分析,测定物质的浓度;以及在材料科学、环境监测和医学诊断等领域的应用。
2. 描述核磁共振波谱中化学位移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答案:核磁共振波谱中的化学位移是指原子核在磁场中受到周围电子云的影响,导致其共振频率发生偏移的现象。
化学位移的大小取决于原子核所处的化学环境,如电子云密度、分子内电荷分布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等因素。
四、计算题1. 已知某分子的振动频率为3000 cm^-1,试计算其对应的波长。
答案:波长λ = 1/(3000 cm^-1) = 0.333 μm2. 若某原子核的自旋量子数为1/2,试计算其在磁场强度为9.4 T的核磁共振波谱中的化学位移范围。
答案:化学位移范围Δδ = γB0/2π,其中γ为原子核的旋磁比,B0为磁场强度。
对于氢原子,γ约为267.52 MHz/T,因此化学位移范围Δδ = (267.52 MHz/T × 9.4 T) / (2π) ≈ 42.6 ppm。
波谱分析复习题

一、选择题1.下面五个化合物中,标有横线质子的化学位移δ最小的是: ( )A 、CH 4B 、CH 3FC 、CH 3ClD 、CH 3Br 2.一个含氧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在3600~3200cm-1有吸收峰, 下列化合物最可能的是 ( )A 、CH 3-CHOB 、CH 3-CO -CH 3C 、 CH 3-CHOH -CH 3D 、CH 3-O -CH 2CH 33.电子能级间隔越小,跃迁时吸收光子的: ( )A 、能量越大B 、波长越短C 、波数越大D 、频率越低 4.下列化合物哪些不能发生McLafferty 重排?: ( )A 、B 、3OC 、D 、O5.下面四个化合物中的C=C 伸缩振动频率最小的是 ( )A 、B 、C 、D 、6.在紫外光谱中,下列基团属于助色团的是: ( )A 、-NO 2B 、 C=C C 、 -OHD 、-C=O 7.对CH 3CH 2OCH 2CH 3分子的核磁共振碳谱,以下几种预测正确的是: ( )A :CH 2碳周围电子云密度高于CH 3碳B :谱线将出现四个信号C :谱上将出现两个信号D : δCH3 >δCH28.在离子源中用电子轰击有机物,使它失去电子成为分子离子,最容易失去的电子是: ( )A :电离电位小的电子B :杂原子上的n 电子C :双键 上的π电子D :C-C 键上的σ电子9.在质谱图中C 6H 6Br 2的M : (M+2) : (M+4)的比值约为是 ( )A 、1:1:1B 、 1:2:1C 、 1:3:1D 、9:6:110.以下五种类型的电子能级跃迁,需要能量最大的是: ( )A 、σ→*σB 、*→σnC 、*→πnD 、*→ππ11.下列化合物中在1HNMR 谱中出现单峰的是 ( )A 、CH 3CH 2ClB 、CH 3CH 2OHC 、 CH 3CH 2CH 3D 、CH 3CH(CH 3)212.一种芳香酯的质谱中出现m/z105的基峰,由此判断它可能属于下列异构体中的 ( )CH 2COOCH 3OCOCH 2CH 3COOCH 2CH 3(A)(B)(C)(D)CH 2OCOCH 313.在磁场中质子周围电子云起屏蔽作用,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子周围电子云密度越大,则局部屏蔽作用越强B :屏蔽越大,共振频率越高C :质子邻近原子电负性越大,则局部屏蔽作用越强D :屏蔽越大,化学位移δ越大14.某合物在红外光谱的3040~30101-cm 及1680~16201-cm 区域有吸收,则最可能的是:( ) A 、CH 2B 、CH 3C 、OHD 、O15.在质谱图中,被称为基峰或标准峰的是: ( )A 、一定是分子离子峰B 、质荷比最大的峰C 、一定是奇电子离子D 、强度最大的离子峰16.某化合物的质谱图中,M ﹕M +2﹕M +4峰的强度比为9﹕6﹕1,则该分子中可能含 ( )A 、1个Cl 原子B 、2个Cl 原子C 、1个Br 原子D 、2个Br 原子 17.以下四种核,能用以做核磁共振实验的有: ( )A :19F 9B :12C 6 C :20F 9D :16O 8 18.在紫外光的照射下,CH 3Cl 分子中电子能级跃迁的类型有: ( )A :*→σnB :*→σπC :*→ππD :*→πn19.在13CNMR 波谱中δ125~140产生三个信号的化合物是 ( )A 、对二氯苯B 、邻二氯苯C 、 间二氯苯D 、氯苯 20.芳酮类化合物C=O 伸缩振动向低波数移的原因是: ( )A 、共轭效应B 、氢键效应C 、诱导效应D 、空间效应21.能在紫外-可见光区产生吸收的助色基:① -COOH ② -OH ③ -NO 2 ④ -NH 2 ⑤ -ClA、①③B、②④⑤C、①②③D、①③⑤()22.下列官能团在红外光谱中吸收峰频率最高的是()A、B、—C≡C—C、D、—OH 23.在下列化合物中,质子的化学位移有如下顺序:苯(7.27)>乙烯(5.25)>乙炔(1.80)>乙烷(0.80),其原因可能为()A 、诱导效应B、共轭效应C、各向异性效应D、氢键24.含偶数个氮原子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离子的质荷比值为()A、偶数B、奇数C、不一定D、决定于电子数25.在核磁共振碳谱中,字母t 表示()A、单峰B、双重峰C、三重峰D、四重峰26.具有以下自旋量子数的原子核中,目前研究最多用途最广的是:( )A、I=1/2B、I=0C、I=1D、I>127.某含氮化合物的质谱图上,其分子离子峰m/z为265,则可提供的信息是:( )A、该化合物含奇数个氮,相对分子质量为265B、该化合物含偶数个氮C、该化合物含偶数个氮,相对分子质量为265D、不能确定含奇数或偶数氮28.下面四个结构单元中,标有横线质子的δ值最大的是( )A、CH2F2B、CH3-NC、CH3-OD、CH3F 29.有机化合物成键电子的能级间隔越小,受激发跃迁时吸收电磁辐射的()A、能量越大B、波数越大C、波长越长D、频率越高30.红外光谱法, 试样状态可以是()A、气体状态B、固体状态C、固体, 液体状态D、气体, 液体, 固体状态都可以31.化合物对硝基甲苯,能同时产生的吸收带是( )A 、B 、K 、R 吸收带 B 、B 、K 吸收带C 、B 、R 吸收带D 、K 、R 吸收带 32.在离子源中用电子轰击有机物,使它失去电子成为分子离子,最容易失去的电子是 ( )A 、电离电位小的电子B 、杂原子上的n 电子C 、双键 上的电子D 、C-C 键上的电子33.下列化合物对近紫外光能同时产生*→πn 与*→ππ电子跃迁的是 ( )A 、B 、3OC 、D 、OCH 3O34.预测以下各个键的振动频率所落的区域,正确的是 ( )A、O-H伸缩振动数在4000~25001-cm B 、C -O 伸缩振动波数在2500~15001-cmC 、N -H 弯曲振动波数在4000~25001-cm D 、C≡N 伸缩振动在1500~10001-cm35.在13CNMR 谱中,在δ125~140产生六个信号的化合物是 ( )A 、1,2,3-三氯苯B 、1,2,4-三氯苯C 、1,3,5-三氯苯D 、氯苯36.3个不同的质子Ha 、Hb 、Hc ,其屏蔽常数大小为σb >σa >σc 。
波谱解析试题及答案大全

波谱解析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波长为670.7nm 的辐射,其频率(MHz )数值为 ()A 、4.47 X108B 、4.47 X107C 、1.49X106D 、1.49X1O 102、紫外光谱的产生是由电子能级跃迁所致,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 ()A 、吸收峰的强度B 、吸收峰的数目C 、吸收峰的位置D 、吸收峰的形状3、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A 、紫外光能量大B 、波长短C 、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的原因D 、电子能级差大4、化合物中,下面哪一种跃迁所需的能量最高?()A 、。
一 o .B 、n f n • C^ n-。
°D 、IL n *5、n- n .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其最大吸收波长最大()A 、水B 、甲C 、乙醇D 、正己烷6 、 CH 3-CH 3的哪种振动形式是非红外活性的()A 、 V CYB 、 VCT化合物中只有一个狱基,却在1773cm 」和1736cm 」处出现C 、57、C 、费米共振D 、空间位阻8、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的色散元件材料为:()A 、玻璃B 、石英C 、红宝石D 、卤化物结体9、预测H2s 分子的基频峰数为:()A 、 4B 、 3C 、 2D 、 110、若外加磁场的强度Ho 逐渐加大时,则使原子核自旋能级的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所需的能量是如何变化的?()A 、不变B 、逐渐变大C 、逐渐变小D 、随原核而变11、 下列哪种核不适宜核磁共振测 定()A 、12cB 、,5N c 、19FD 、31P12、苯环上哪种取代基存在时,其芳环质子化学位值最 大 ()A 、-CH2cH3B 、-OCH3C 、-CH=CH 2D 、-CHO13、质子的化学位移有如下顺序:苯(7.27) >乙烯(5. 25) >乙块(1.80) >乙烷(0.80),其原因为:()A 、诱导效应所致B 、杂化效应所致C 、各向异性效应所致D 、杂化效应和各向异性效应协同作用的结果14、确定碳的相对数目时•,应测定()两个吸收峰这是因为:B 、共规效应A、全去偶谱B、偏共振去偶谱C、门控去偶谱D、反门控去偶谱15、“CH的大小与该碳杂化轨道中S成分()A、成反比B、成正比C、变化无规律D、无关16、在质谱仪中当收集正离子的狭缝位置和加速电压固定时•,若逐渐增加磁场强度H,对具有不同质荷比的正离子,其通过狭缝的顺序如何变化?()A、从大到小B、从小到大C、无规律D、不变17、含奇数个氮原子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离子的质荷比值为:()A、偶数B、奇数C、不一定D、决定于电子数18、二澳乙烷质谱的分子离子峰(M)与M+2、M+4的相对强度为:()A、1:1:1B、2:1:1C、1:2:1D、1:1:219、在丁酮质谱中,质荷比值为29的碎片离子是发生了()A、a -裂解产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普分析》复习题集一、选择题1.波长为670.7nm的辐射,其频率(MHz)数值为()A、4.47×108 B、4.47×107 C、1.49×106 D、1.49×10102.紫外光谱的产生是由电子能级跃迁所致,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A、吸收峰的强度B、吸收峰的数目C、吸收峰的位置D、吸收峰的形状3.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A、紫外光能量大B、波长短C、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的原因D、电子能级差大4.化合物中,下面哪一种跃迁所需的能量最高?()A、σ→σ﹡B、π→π﹡ C、n→σ﹡ D、n→π﹡5.n→π﹡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其最大吸收波长最大()A、水 B、甲醇 C、乙醇 D、正已烷6.CH3-CH3的哪种振动形式是非红外活性的()A、νC-C B、νC-H C、δasCH D、δsCH7.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的色散元件材料为:()A、玻璃B、石英C、红宝石 D、卤化物晶体8.若外加磁场的强度H0逐渐加大时,则使原子核自旋能级的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所需的能量是如何变化的?()A、不变 B、逐渐变大C、逐渐变小 D、随原核而变9.下列哪种核不适宜核磁共振测定()A、12C B、15N C、19F D、31P10.苯环上哪种取代基存在时,其芳环质子化学位值最大()A、–CH2CH3 B、–OCH3 C、–CH=CH2 D、-CHO11.质子的化学位移有如下顺序:苯(7.27)>乙烯(5.25) >乙炔(1.80) >乙烷(0.80),其原因为:()A、诱导效应所致B、杂化效应所致C、各向异性效应所致D、杂化效应和各向异性效应协同作用的结果12.含奇数个氮原子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离子的质荷比值为:()A、偶数B、奇数C、不一定D、决定于电子数13. 二溴乙烷质谱的分子离子峰(M )与M+2、M+4的相对强度为: ( ) A 、1:1:1 B 、2:1:1 C 、1:2:1 D 、1:1:214. 在丁酮质谱中,质荷比值为29的碎片离子是发生了 ( ) A 、α-裂解产生的。
B 、I-裂解产生的。
C 、重排裂解产生的。
D 、γ-H 迁移产生的。
15. 在四谱综合解析过程中,确定苯环取代基的位置,最有效的方法是( ) A 、紫外和核磁 B 、质谱和红外 C 、红外和核磁 D 、质谱和核磁16. 红外光谱是( )A 、分子光谱 B 、原子光谱 C 、振动光谱 D 、电子光谱17. 在下面各种振动模式中,不产生红外吸收的是( )A 、乙炔中对称伸缩振动 B 、乙醚分子中不对称伸缩振动 C 、HCl 分子中H -Cl 键伸缩振动 D 、H 2O 分子中对称伸缩振动18. 在质谱图中,被称为基峰的是( )A 、一定是分子离子峰 B 、质荷比最大的峰 C 、强度最大的离子峰 D 、强度最小的离子峰19. 辨认分子离子峰,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质荷比最大的峰 B 、是丰度最大的峰 C 、有些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不出现 D 、分子离子峰与相邻离子峰质量至少≥14个质量单位20. 以下五种化合物,能同时产生B 吸收带、K 吸收带、R 吸收带的是:A :O C C C =-= B :C C C C C C =-=-= C :D :21. 以下五个化合物,羰基伸缩振动的红外吸收波数最大者是( )A 、 B 、 C 、D 、22. 化合物在红外光谱的3040~3010cm -1及1680~1620cm -1区域有吸收,则下面四个化合物最可能的是( )A 、 B 、 C 、 D 、二、名词解释/能识别以下名词术语分别属于UV/IR/NMR/MS的范畴1.摩尔吸光系数;浓度为1mol/L,光程为1cm时的吸光度。
2.非红外活性振动;分子在振动过程中不发生瞬间偶极矩的改变。
3.FTIR:即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是以连续波长的红外线为光源照射样品,通过测量干涉图和对干涉图进行傅立叶变换的方法来测定红外光谱得到的谱图。
4.Woodward rule(伍德沃德规则,UV):由Woodward首先提出,将紫外光谱的极大吸收与分子结构相关联,选择适当的母体,再加上一些修饰即可估算某些化合物的极大吸收波长。
5.发色基团:能导致化合物在紫外及可见光区产生吸收的基团,不论是否显出颜色都称为发色基团。
例如,分子中含有π键的C=C、C≡C、苯环以及C=O等不饱和基团都是发色基团。
6.核磁共振现象:化合物吸收的能量与质子发生跃迁时两能级之间的能量差相等时发生的现象。
7.分子离子:分子经电子轰击,失去一个价电子形成的带正电荷离子称为分子离子或母离子。
8.基频峰:当分子吸收一定频率的红外线后,振动能级从基态(V0)跃迁到第一激发态(V1)时所产生的吸收峰,称为基频峰。
9.相关峰:一个基团除了有特征峰外,还有很多其它振动形式的吸收峰,习惯上把这些相互依存而又相互可以佐证的吸收峰称为相关峰。
10.化学位移(δ):把在一定频率下,处于不同化学环境下的有机化合物中的不同质子,产生NMR的磁场强度不同的现象,称为化学位移。
11.碎片离子:由于分子离子具有过剩的能量,其中一部分会进一步发生键的断裂,产生质量较低的碎片,这就是“碎片离子”。
12.积分面积13.屏蔽效应14.分子离子/M.+15.弯曲振动/伸缩振动16.基峰17.氮律/氮规则18.发色团/生色团19.重水交换20.同位素峰21.红移/蓝移22.指纹区/官能团区23.cm-124.耦合裂分25.电子轰击(EI)/ 电喷雾电离(ESI)三、简答1.光谱产生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什么?答:一是红外辐射的能量应与振动能级差相匹配,即E光=△Eν,二是分子在振动过程中偶极矩的变化必须不为零。
2.色散型光谱仪主要有哪些部分组成?答:由光源、分光系统、检测器三部分组成。
3.核磁共振谱是物质内部什么运动在外部的一种表现形式?答:是具有核磁矩的原子核的自旋运动在外部的一种表现形式。
4.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主要贡献是什么?答:在有机结构鉴定中,紫外光谱在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共轭体系、生色团和芳香性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5.分子的价电子跃迁有哪些类型?哪几种类型的跃迁能在紫外吸收光谱中反映出来? 答:π→π*,n→π*, σ→σ*,σ→π*。
6.以CH3-CH2-Br为例,其中什么氢核化学位移值较小?什么氢核的化学位移值较大?为什么?答:甲基氢核的化学位移值较小,亚甲基的较大。
7.分子的每一个振动自由度是否都能产生一个红外吸收?为什么?答:不是!只有那些可以产生瞬间偶极距变化的振动才能产生红外吸收。
产生红外吸收的条件:(1)、红外辐射的能量应与振动能级差相匹配,即;(2)、分子在振动过程中偶极矩的变化必须不等于零;8.某化合物在300MHz谱仪上的1H NMR谱线由下列三条谱线组成,它们的化学位移值分别是0.3,1.5和7.3,在500MHz谱仪上它们的化学位移是多少?用频率(单位用Hz)来表示其值分别是多少?答:计算(化学位移一样)。
150Hz,750 Hz,3650 Hz。
9.三个不同的质子H a、H b、H c,其屏蔽常数的大小次序为σb>σa>σc,这三种质子在共振时外加磁场强度的次序如何?这三种质子的化学位移次序如何?σ增大化学位移如何变化?答:外加磁场强度H b>H a>H c;化学位移δH c>δH a>δH b;σ增大化学位移减小。
四、判断题1.紫外吸收光谱是由于分子中价电子的跃迁而产生的。
()2.同一基团的几种振动的相关峰是同时存在的。
()3.由吸收峰的面积,可以判断有几种不同类型的H。
()4.质谱图由横坐标、纵坐标和棒线组成;横坐标标明离子质荷比(m/z)的数值,纵坐标为吸收强度,棒线代表质荷比的离子。
()5.化学键的力常数k越大,原子的折合质量越小,振动频率越大,吸收峰将出现在高波数区(短波长区);反之,出现在低波数区(高波长区)。
()6.紫外光谱图是由横坐标、纵坐标和吸收曲线组成的;横坐标表示吸收光的波长,用nm为单位。
()7.凡影响电子云密度的因素都将影响化学位移。
()8.苯环显示三个吸收带,都是起源于π π*跃迁。
()9.由峰的强度(峰面积或积分曲线高度),可以判断各类H的相对数目。
()10.一般的饱和有机化合物在近紫外区无吸收,不能将紫外吸收用于鉴定;反之,它们在近紫外区对紫外线是透明的,所以可用作紫外测定的良好溶剂。
()11.红外区域包括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区,我们所学的红外光谱通常是指近红外光谱。
()12.在照射频率确定时,同种核因在分子中的化学环境不同而在不同共振磁场强度下显示吸收峰的现象称为化学位移。
因此一个质子的化学位移是由其周围的电子环境决定的。
()13.红外吸收谱的三要素是谱峰的位置、强度和峰形。
()14.元素的电负性↑,通过诱导效应,使H核的核外电子云密度↓,屏蔽效应↓,共振信号→低场。
()15.由于取代基或溶剂的影响使λmax向长波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为蓝移现象。
()16.分子内基团的红外吸收会受到邻近基团及整个分子其他部分的影响,也会因测定条件及样品的物理状态而改变,所以同一基团的特征吸收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17.4000-1500cm-1区域又叫官能团区;该区域出现的吸收峰,谱带密集、难以辨认。
()18.1500-400cm-1区域又叫官能团区;这一区域主要是:C-C、C-N、C-O 等单键和各种弯曲振动的吸收峰,其特点是谱带密集、难以辨认。
()19.当化合物不含氮或含偶数个氮时,该化合物分子量为奇数。
()20.高分辨质谱法可测得化合物的精确分子量。
()21.C=C、C≡C虽为生色团,但若不与强的助色团相连,π→π*跃迁仍位于远紫外区。
()22.有几种不同类型的H核,就有几组吸收峰。
()23.由峰的裂分数目,可以判断相邻H核的数目。
()24.峰面积的大小与相应的质子数目成正比。
()25.分子离子峰的质荷比就是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用质谱法可测分子量。
()26.共轭体系越长,其最大吸收越移往长波方向,且出现多条谱带。
()27.由峰的化学位移(δ值),可以判断各类型H所处的化学环境。
()28.质谱图中最强的一个峰称为基频峰,将它的强度定为100。
()29.250-290nm内显示中等强度吸收,且常显示不同程度的精细结构,说明苯环或某些杂芳环的存在。
()30.红外光谱是研究波数在4000-400 nm范围内不同波长的红外光通过化合物后被吸收的谱图。
()31.在相同的频率照射下,化学环境不同的质子将在相同的磁场强度处出现吸收峰。
()32.由于取代基或溶剂的影响使λmax向短波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为蓝移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