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点转线

合集下载

ArcGIS中的地理坐标系转换方法参数

ArcGIS中的地理坐标系转换方法参数

ArcGIS中的地理坐标系转换方法参数地理坐标系变换是数据处理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今天就说下这方面的问题。

如果遇到这种情景:两份数据有不同的坐标系,想叠加在一起显示,作图或显示精度要求不高。

这种情况使用ArcMap 的动态投影即可,ArcMap 的内部动投影机制会解决地理坐标系变换的问题。

数据在显示的过程中,会实时的被转换,但不改变数据本身。

如果我们需要进行地理坐标系转换,我们知道ArcGIS Desktop 中提供了Project 工具。

此工具界面上有个至关重要的参数:Geographic Transformation。

我们发现它的后面赫然写着Optional 。

依照使用其他工具的经验,这种打了Optional 标志的参数,不就是可填可不填的意思吗?但是,它真的让你随便的可填可不填吗?Naive!图样图森破!这个参数的填写与否,完全是受前面两个参数决定的,主要三种情景吧。

情景1:不涉及到地理坐标系变换的坐标变换,这个参数完全不需要,而不是optional 哦。

例如:从GCS_Xian_1980 进行投影变换,转换为Xian_1980_3_Degree_GK_CM_120E 投影坐标系。

整过转换中,仅使用了高斯克吕格投影变换,没有涉及到地理坐标变换。

情景2:涉及到地理坐标系变换的坐标变换,并且ArcGIS 已知二者之间的变换方法,这个参数是必须的,在已知列表中做选择或者自定义。

(自定义见:情景3)例如:从GCS_Beijing_1954,转换为GCS_WGS_1984坐标系。

转换过程中涉及到地理坐标系变换,也就是进行了椭球体变换。

ArcGIS 中提供了6种已知转换方法,可以根据适用范围选择之。

其中如何选择,此文不做介绍,请查看我的另一篇博客:/kikitamoon/article/details/12914477Beijing_1954_To_WGS_1984Table 1: Geographic (datum) transformations: well-known IDs, accuracies and areas of use情景3:涉及到地理坐标系变换的坐标变换,并且ArcGIS 未知二者之间的变换方法,也就是ArcGIS没有提供转换方法,但是这个参数是必须的,需要自定义,这个参数前会亮绿灯,告诉用户,必须要填写。

ArcGIS将点文件转换成线、面文件

ArcGIS将点文件转换成线、面文件

ArcGIS将点⽂件转换成线、⾯⽂件⾸先,获得了⼀批点坐标信息(如通过GPS获得的点位坐标),将这些坐标信息直接转换成Arcmap下⾯的点,或者说就是把这些点坐标直接转换成线或⾯,需要⽤到Add XY Data…⼯具:1,将数据导⼊到Excel⾥⾯,总共有两列X,Y(列名可以随便取,但必须有列名),下⾯对应x,y坐标数据即可;2,将⽂件保存成.xls或者dbf⽂件。

(1)ArcMAP下⾯,菜单tools-Add XY Data(2)这时会形成⼀个新图层,所有的点都添加进来了,但现在添加进来的点由于没有objectID或者FID,现在图层不具备.shp图层的⼤部分功能,如点的选择,编辑,关联,属性等操作(3)在刚才⽣成的图层上点右键,选data-expot data…,导出成.shp⽂件。

3,利⽤arcgis中toolbox⼯具中的脚本,将shp点⽂件转成线或⾯(1)利⽤write features to Text file ⽣成txt⽂件,这个⽂件主要是描述各个点的坐标和格式化⽤的.将Point 改成Polyline或Polygon,即可满⾜连接⽣成线和⾯。

(2)利⽤Create Features From Text File⼯具导⼊刚刚你⽣成的并改Polyline或Polygon的txt⽂件将INput decimal separator 改成12345678.12345或者11111111.11111也可以是其他txt⽂件格式说明:1、Polyline后⾯不能有空格;(如果要⽣成⾯,将Polyline改成Polygon);2、数据间的空格间隔只能是⼀个字符;3、⽣成线的每⼀点要按顺序排列,按不同顺序排列会⽣成不同的图像;4、第⼀个点的序号从0开始编号;5、若要⽣成多条线,对每条线要编号;且要符合上述的要求,每条线的点重新从0开始编号;6、最后⼀⾏要加上END;7、各个点的坐标数据必须保留1位以上的⼩数。

ArcGIS坐标与转换介绍

ArcGIS坐标与转换介绍

高斯-克吕格投影
高斯-克吕格(GAUSS-KRUGER)是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是横轴墨卡托
投影的变种,简称高斯投影。
该投影以中央经线和赤道投影后为坐标轴,中央经线和赤道交点为坐 标原点,纵坐标由坐标原点向北为正,向南为负,规定为X轴,横坐标从
中央经线起算,向东为正,向西为负,规定为Y轴。所以,高斯-克吕格坐
Linear Unit: Meter (1.000000) //线性单位
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 Name: GCS_Beijing_1954 Alias: //别称
投影坐标系统
Abbreviation: Remarks: //缩写
//附注
Angular Unit: Degree (0.017453292519943299) //角度单位 Prime Meridian: Greenwich (0.00000000000000000) //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 Datum: D_Beijing_1954 Spheroid: Krasovsky_1940 //大地基准面 //参考椭球体
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地理坐标系
投影坐标系
垂直坐标系 1 、地理坐标系 在此目录中存放着已定义的许多坐标系信息,里面描述了地理坐标 系的名称、大地基准面等。 2 、投影坐标系 在此目录中同样存在许多已定义的投影坐标系,如北京54和西安80 坐标系。 3 、垂直坐标系 定义了测量海拔或深度值的原点
ArcGIS坐标系统文件说明
坐标系介绍
西安80坐标系: 1978年,我国决定建立新的国家大地坐标系统,并且在新的大地坐标 系统中进行全国天文大地网的整体平差,这个坐标系统定名为1980年西安 坐标系,属参心大地坐标系。 1980年西安坐标系采用1975国际椭球, 大地原点设在陕西省泾阳县永 乐镇,采用多点定位所建立的大地坐标系。其椭球参数采用1975年国际大 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推荐值。 长半轴a=6378140m 短半轴b=6356755m 扁率f=1/298.25

arcgis中shape文件:点转线,面和线面互转(1)

arcgis中shape文件:点转线,面和线面互转(1)

arcgis中shape文件:点转线,面和线面互转
利用arcgis中toolbox工具中的脚本,将shp点文件转成线或面
(1)利用write features to Text file 生成txt文件(如图1),这个文件主要是描述各个点的坐标和格式化用的,结果如图2:
将图2中的Point 改成Polyline或Polygon,即可满足连接生成线和面的要求,当然这只是为下一步做一个基础。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输出的文件要写为*.txt形式,且注意下面environment的设置,
(2)利用Create Features From Text File工具导入刚刚你生成的并改Polyline或Polygon的txt文件(去你设置的工作空间中找)
将INput decimal separator 改成.12345或者.11111也可以是其他的。

再点ok,就可以显示文件了。

ARCGIS中坐标转换

ARCGIS中坐标转换

ArcGIS 坐标转换1.坐标分析问题:对于某地A中心点坐标为455299.845,3223622.525的CAD矩形,CAD施工图。

将其转换为WGS-84坐标,如何转换?分析:分析455299.845为6位,则为东向Y坐标,省去了带号,加上了5000000加常数,其最大为为4,说名在中央子午线的左侧(左侧为负值,加上500万后肯定小于500万,首位为4。

若在中央子午线右侧,则最大位数为5);3223622.525为7位,为北向X坐标。

查看“某地A”的经度为92.5度,因为为CAD施工图,比例尺肯定大于1:5万,所以为3度带,所以此点的中央子午线为93E,带号为Beijing_54_Zone_31。

2.CAD转为shp格式并设定坐标系:ArcTool box-Convesion Tools->To Geodatabse->CAD to Geodatabase:其中空间参考坐标系选择Beijing_1954_3_Degree_GK_CM_93E。

具体原因:选择投影坐标系-Gauss Kruger-Bei Jing54,此时3度带有两种:Beijing_1954_3_Degree_GK_CM_93E和Beijing_54_Zone_31,前者表示中央子午线为93E的3度带,后者表示北京54 31度带,二者意义一样,但选择哪种呢?因为点坐标东向为455299.845为6位,不带带号,因此选择Beijing_1954_3_Degree_GK_CM_93E(若东向坐标为31455299.845,则选择Beijing_54_Zone_31),3.北京54到WGS84坐标的转换1.1加载图层:打开ArcTool box-Data Management Tools->Project and transformation->feature->Project,加载shp图层,弹出下列窗口:出现红色“X”号,说明原始图层坐标系没有识别出,则需要首先设定其坐标系后再转换。

ArcGIS点转换线、坐标配准实验报告

ArcGIS点转换线、坐标配准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点的加载1.加载“配准华师.tif”到ArcGIS中2.点击【添加XY数据】按钮3.打开【添加XY数据】面板,选择“huashi11.xls”表,X字段选择表中对应的“Y坐标”,Y字段选择表中的“X坐标”4.点击【确定】5.此时弹出【表没有Objece-ID字段】面板,提示表中没有Objece-ID字段,无法选择、查找图层中的要素6.点击【确定】按钮7.此时在目录表中新增了“huashi11$个事件”点图层8.右击【huashi11$个事件】,选择【打开属性表】9.打开【表】面板,发现属性中只有列名没有属性10.右击【huashi11$个事件】,点击【数据】-【导出数据】11.打开【导出数据】面板,在【输出要素类】中选择.shp文件存放的地址、文件名,点击【确定】12.加载新生成的“g1-poing.shp”文件13. 右击【huashi11$个事件】,选择【打开属性表】14.打开【表】面板,发现每个点都有数据,证明图层加载成功15.点的加载步骤完成,进行下一步几何配准1.从上一步操作中,可以看出生成的点与“配准华师.tif”中地物的位置是不匹配的2.根据实验时记录的取点位置、点号等信息,将“g1-point.shp”图层的点与“配准华师.tif”进行匹配3.为了方便,为“g1-point.shp”的点添加注记。

右击【g1-point】,选择【属性】4.打开【图层属性】面板,勾选【标注此图层中的要素】,点击【确定】5.点被标记6.点击【编辑器】,选择【开始编辑】7.点击【地理配准】工具条中【添加控制点】图标,然后分别点选“配准华师.tif”和“g1-point.shp”对应的点,选取8对控制点8.配准完成点转换线、面1.点击【ArcToolbox】,选择【Samples】-【Data Management】-【Write Features To Text】2.打开【Write Features To Text File】面板,在【Input Features】选择“g1-point..shp”,在【Output Text File】处选择输出地址、文件名3.打开生成的.txt文件,根据记录的点的位置把它们分为面类、线类,按照如图所示方式编辑文本4. 点击【ArcToolbox】,选择【Samples】-【Data Management】-【Create Features From Text File】5.打开【Create Features From Text File】面板,输入如下参数6.点击【OK】,生成如下面图层7.对于线的操作同样如此8.生成效果图9.完成点-线、点-面转化,数据处理完成。

Arcgis两点连线

Arcgis两点连线

Arcgis两点连线
首先你需要把成对的点转换成正确的格式。

比如:下面的表格包含了所有要连成线的点,并且是两行记录一对,并且在箭头2 所指的一列中分好了类别,0是一对,1是一对,直到最后(这个table是用程序生成的。

如果点不多,你可以自己找arcmap中的工具试试看)。

这个点图层是以shapefile的形式存在的。

第二步,在工具箱中的数据管理工具->要素-> 点集转线工具可以完成连线的工作。

主要是选择分类字段,即在线字段中选择标示哪两个点要练成一条线的字段。

运行即可。

效果如图。

ArcGIS教程:如何在ArcMap中将点图层的属性赋给面图层

ArcGIS教程:如何在ArcMap中将点图层的属性赋给面图层

ArcGIS教程:如何在ArcMap中将点图层的属性赋给面图层ARCGIS如何将点图层的属性赋给面图层1、ARCGIS如何将点图层的属性赋给面图层用arctoolbox anaglist ----> overlay ------->sptatial join 工具,可以把点属性赋值到面上,即可解决。

2、在ArcGIS中可以对点、线、面数据进行批量拓扑处理================================================================ =====================================1.线自动连接分两种情况:a:如果线只是相交自动打断,即没有间隔,从表面上看是相连的一条(其实是两条),可以用Arctoolbox 里的工具DataManagement Tools-Generalization-Dissolve工具来做融合,可以设置融合的参考字段,字段名称内容一致的自动融合成一条。

融合后的图层保留参考字段属性,其他属性字段删除。

b:如果线段之间有间隔,可以用ArcMap中的Topology工具条来做,先加载需处理的线图层lineA,最好复制一个空的lineB图层,字段结构和lineA一致,只是内容清空,然后开始编辑,设置target layer为lineB,选择lineA里的线要素,设置Map Topology图层为lineB,然后单击Construct features按钮,设置容差值,在容差之之内的间隔线段将自动连接起来。

上述b方法的缺点是属性记录没有保留,需要用Join方法来连接属性,join的方式选择Join data from another layer based on spatial location。

2.用线来切割面(全图范围或选定线范围内)用线切割面如果是手动操作的话可以用Editor里的cut polygon feature来做,但要是批量处理的话可以用topology工具条里的Construct feature按钮来做方法:加载需切割的面图层和切割参照线图层,start editor,设置Map Topology为面图层,选择切割参照线,单击construct feature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Split existing features in target layer using selection"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xecl点数据转arcgis点、线、面文件
(2012-01-14 09:53:00)
转载▼
标签:
分类:ARCGIS学习
杂谈
本文原文参考:/s/blog_7b9bdc9f0100tnpd.html在此基础上做了些修改
execl点数据转arcgis点文件
一、创建execl点文件
要求格式:第一列为点号,接着两列为X、Y坐标,表格第一行最好为ID、X、Y
二、导入ARCGIS
点击tools——Add XY Date,选择表格、坐标系。

三、保存点文件
在arcgis左边的文件框中选择Sheet1$ Events文件点右键——Date——Export Date,再点ok 即可
如要标注点号,选择点文件——右键——属性(最下面那个)选择label field的项目——再单击文件右键选择label features,即可。

NOTE:如果文件不能在第二步加载上,则用ACCESS数据库将EXECL表格打开,存成*.database格式或者*.csv格式,然后再操作第二步
execl点数据转成Arcgis 线、面文件
1、首先将EXCEL中的数据导出为TXT格式的文本文档(格式参照以下注意问题及后面的数据格式)。

2、打开ARCGIS,点击ARCGIS工具箱,找到Samples-->data management-->features -->creat feature from text file,各参数设置参照注意问题及数据格式。

ARCGIS中用数据生成线及面要注意的问题:
Samples-data management-features-creat feature from text file 对话框中Inpur decimal separator中在英文状态下输入任一字符,但不能使用空格。

数据格式:
1、Polyline后面不能有空格;(如果要生成面,将Polyline改成Polygon,如果生成点,即point)
2、数据间的空格间隔只能是一个字符;
3、生成线的每一点要按顺序排列,按不同顺序排列会生成不同的图像;
4、第一个点的序号从0开始编号;
5、若要生成多条线,对每条线要编号;且要符合上述的要求,每条线的点重新从0开始编号;
6、最后一行要加上END;
7、将数据从EXCEL表中导出成TXT格式后,按上述要求调整好数据格式,新建一个TXT 文档,将数据复制到新建的文档当中。

8、各个点的坐标数据必须保留1位以上的小数。

附数据格式:
生成点的数据格式:
Point
0 100.0 200.0 1.#QNAN 1.#QNAN
1 200.0 200.0 1.#QNAN 1.#QNAN
2 200.0 300.0 1.#QNAN 1.#QNAN
3 100.0 300.0 1.#QNAN 1.#QNAN
4 100.0 200.0 1.#QNAN 1.#QNAN END
生成线的数据格式:
Polyline
1 0
0 100.0 200.0 1.#QNAN 1.#QNAN
1 101.0 201.0 1.#QNAN 1.#QNAN
2 102.0 202.0 1.#QNAN 1.#QNAN
3 103.0 203.0 1.#QNAN 1.#QNAN
4 104.0 204.0 1.#QNAN 1.#QNAN
5 105.0 205.0 1.#QNAN 1.#QNAN
6 106.0 206.0 1.#QNAN 1.#QNAN
7 107.0 207.0 1.#QNAN 1.#QNAN
8 108.0 208.0 1.#QNAN 1.#QNAN END
生成多条线的数据格式:Polyline
1 0
0 2307375.5 738229.4375 1.#QNAN 1.#QNAN
1 2307272.5 738052.875 1.#QNAN 1.#QNAN
2 2307269.5 738043.3125 1.#QNAN 1.#QNAN
3 2307268.75 738033.3125 1.#QNAN 1.#QNAN
4 2307270.2
5 738023.375 1.#QNAN 1.#QNAN
5 2307273.75 738014.0 1.#QNAN 1.#QNAN
6 2307279.25 738005.625 1.#QNAN 1.#QNAN
7 2307286.5 737998.75 1.#QNAN 1.#QNAN
8 2307295.25 737993.5625 1.#QNAN 1.#QNAN
9 2307304.75 737990.4375 1.#QNAN 1.#QNAN
10 2307314.75 737989.5 1.#QNAN 1.#QNAN
2 0
0 2307761.25 737763.374999 1.#QNAN 1.#QNAN
1 2307783.25 737797.624999 1.#QNAN 1.#QNAN
2 2307786.0 737807.249999 1.#QNAN 1.#QNAN
3 2307786.25 737817.249999 1.#QNAN 1.#QNAN
4 2307784.0 737827.062499 1.#QNAN 1.#QNAN
5 2307779.5 737835.937499 1.#QNAN 1.#QNAN
END
生成面的数据格式:
Polygon
1 0
0 100.0 200.0 1.#QNAN 1.#QNAN
1 200.0 200.0 1.#QNAN 1.#QNAN
2 200.0 300.0 1.#QNAN 1.#QNAN
3 100.0 300.0 1.#QNAN 1.#QNAN
4 100.0 200.0 1.#QNAN 1.#QNAN
END
此处第0个点与第4个点的坐标是一样的,这样才可以生成一个封闭的面
生成多面文件:
如果要生成多面文件,则只能先将其生成线文件,将上面的格式改正成Polyline,数据格式如下:
Polyline
1 0
0 100.0 200.0 1.#QNAN 1.#QNAN
1 200.0 200.0 1.#QNAN 1.#QNAN
2 200.0 300.0 1.#QNAN 1.#QNAN
3 100.0 300.0 1.#QNAN 1.#QNAN
4 100.0 200.0 1.#QNAN 1.#QNAN
2 0
0 300.0 200.0 1.#QNAN 1.#QNAN
1 400.0 200.0 1.#QNAN 1.#QNAN
2 400.0 300.0 1.#QNAN 1.#QNAN
3 300.0 300.0 1.#QNAN 1.#QNAN
4 300.0 200.0 1.#QNAN 1.#QNAN
END
然后用工具箱里的Feature To Polygon生成相应的面文件
若各个面文件有交叉部分,此时被打散了,重叠部分在此图层上复制,粘贴然后分别选中两个被打散的面,用Merge将其分别合并即可
生成多面文件暂时未找到更方便的方法,以后慢慢再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