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知识声音的强弱-国旗国旗真美丽|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知识声音的强弱-国旗国旗真美丽|人教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中强弱变化和情感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声音强弱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通过拍手、跺脚等形式,体验声音的强弱变化。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声音的强弱》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声音大小不同的情况?”比如,当我们高兴地拍手时,声音会很响亮;而悄悄说话时,声音就很轻柔。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声音强弱的奥秘。
(2)在音乐情感表达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引导,让学生体验在不同情境下,如何运用声音的强弱表达情感,如激动、温柔等。
(3)为突破集体协作的难点,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练习,培养默契。同时,教师需关注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声音强弱的感知和表达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在教授《国旗国旗真美丽》这首歌曲时,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声音的强弱变化。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观察和思考:
1.学生们对于通过拍手、跺脚等形式体验声音强弱的活动表现出很高的兴趣。这种实践活动有助于他们直观地感受到声音的大小和力度,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区分强弱时显得困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关注这部分学生,给予他们个别指导,帮助他们突破难点。
2.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出了许多有关声音强弱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想法。这让我意识到,学生们的生活经验是他们学习音乐的重要资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多地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音乐,将音乐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 《有趣的声音世界》教学课件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 《有趣的声音世界》教学课件

背景介绍 音乐学唱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第 四节
课堂小结
背景介绍 音乐学唱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小朋友们听到了大自然中很多不 同的声音,学会了几首旋律欢快、活泼的儿歌,并对不 同声音的强弱有了一定的理解,希望小朋友们课后加以 练习,通过唱歌领略到声音的奥妙。
谢谢观赏
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
你知道她是怎么唱的吗?我们唱
歌也有正确的演唱姿势:身体站
(坐)直,表情放松,你能像布
谷鸟一样用正确的姿势演唱这首
歌曲吗?
背景介绍 音乐学唱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大鼓和小鼓
范唱
接下来我们来听一首大鼓和 小鼓来进一步感受一下声音 的强弱吧!
背景介绍 音乐学唱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背景介绍 音乐学唱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谜语导入
左一片, 右一片, 住在山两边, 说话听的见, 相互不见面。
【谜底】:耳朵
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器官, 你都听到过什么声音? 能模仿一下么?
背景介绍 音乐学唱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看图片配音
你听过这些声音吗?能不能模仿一下呢?
背景介绍 音乐学唱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看图片配音
【欣赏】《青蛙音乐会》 今天我们学了很多歌曲,听到了很多声音,接下来我们听一场音乐会吧!
范唱
背景介绍 音乐学唱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第 三节
课堂思考
背景介绍 音乐学唱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课堂思考
分组演唱大雨和小雨,边表演边演唱。 你记得正确的演唱姿势吗? 有哪些东西发出的是强的声音? 在音乐中我们用什么字母来表示呢? 哪些是弱的声音? 在音乐中我们用什么字母来表示呢?
背景绍 音乐学唱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新教材新课标】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上册-《世界音乐博览会》教案

【新教材新课标】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上册-《世界音乐博览会》教案

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新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奇妙的声音世界》第4课《世界音乐博览会》【教材分析】《世界音乐博览会》是人教新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奇妙的声音世界》第4课欣赏课。

这节课主要是通过感受世界音乐博览会感受不同种类的乐器、不同的音乐艺术,体验音乐知识的博大精深。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因此在音乐课堂上要从把握歌曲的情绪开始,到打动学生的情感,通过启发、引导、实践等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这节音乐课中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

同时,一年级属于小学段的低学段,自我管控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及时管控学生,管理课堂纪律,对待学生要有耐心,主动引导学生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教学目标】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一)审美感知通过欣赏音乐感受不同的音乐艺术氛围(二)艺术表现通过讨论、观察、体验多种形式来感受和表现音乐(三)创意实践能演奏简单乐器(四)文化理解通过学习了解更多的音乐知识,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讨论、模拟、演奏等多种形式来表现音乐(二)教学难点:1、能用简单的肢体动作去表现音乐声音【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教师: 同学们,你们都见过哪些乐器?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乐器的种类你们知道吗?预设: 回答问题教师:今天我们走进乐器的世界探索乐器的奥秘,它的名字叫作《世界音乐博览会》,书写板书《世界音乐博览会》。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提问引导,激起学生学习学习的兴趣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二、师生互动,学唱歌曲教师:世界博览会正在北京召开,大家看看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展示图片)预设:回答问题教师:这次博览会有七个展区,我们先走进键盘乐器馆,大家看看键盘乐器有哪些呢?预设:回答问题教师:钢琴、管风琴、手风琴、电子琴、双排键、口风琴、日本风琴、电子风琴、大键琴、电子合成器等。

一年级上册人音版音乐教程全册

一年级上册人音版音乐教程全册

一年级上册人音版音乐教程全册第一单元:音乐入门第一课时:认识音符和节奏1. 音符的种类: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2. 节奏的种类:强弱拍、次强弱拍、弱拍。

3. 练:用拍手和跺脚的方式感受不同的节奏。

第二课时:研究简单的音阶1. 大调音阶:C大调、G大调、F大调。

2. 小调音阶:a小调、d小调、e小调。

3. 练:用口哨或竖笛吹奏简单的音阶。

第二单元:唱歌与欣赏第三课时:学唱儿歌1. 歌曲:《小星星》、《小燕子》、《两只老虎》。

2. 研究歌曲的旋律、歌词和节奏。

3. 练:分组练,每人唱一段歌曲。

第四课时:音乐欣赏1. 欣赏作品:《彼得与狼》、《四季》、《动物狂欢节》。

2. 分析作品的形式、主题和情感。

3. 练:用自己的话描述作品的特点和感受。

第三单元:打击乐器演奏第五课时:认识打击乐器1. 打击乐器的种类:木鱼、小鼓、铃鼓、沙锤。

2. 研究打击乐器的使用方法和演奏技巧。

3. 练:分组练,每人演奏一种打击乐器。

第六课时:合奏练1. 研究简单的合奏曲目。

2. 练:分组合奏,协调各个乐器的节奏和音量。

第四单元:音乐游戏第七课时:音乐游戏1. 游戏名称:《捉迷藏》、《音乐抢答》、《音乐接力》。

2. 研究游戏规则和玩法。

3. 练:分组进行游戏,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第八课时:音乐比赛1. 比赛内容:唱歌、演奏、音乐游戏。

2. 研究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

3. 练:分组进行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以上是《一年级上册人音版音乐教程全册》的内容,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与我联系。

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

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

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认识音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如音高、音长、节奏等。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3.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的基本概念:音高、音长、节奏。

2. 简单的音乐符号:音符、休止符。

3. 音阶:C大调音阶。

三、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讲解音乐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对音乐有初步的认识。

2. 讲解:介绍简单的音乐符号,如音符、休止符,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 学习:教授C大调音阶,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演唱。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音乐的认识程度。

2.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作品,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第二章:学习节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节奏符号,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2. 培养学生对节奏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节奏符号: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2. 节奏练习:简单的节奏组合。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节奏符号的含义和作用。

2. 讲解:介绍简单的节奏组合,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 练习: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进行节奏练习。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节奏的认识程度。

2.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作品,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第三章:认识乐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乐器的基本特点和演奏方法。

2. 培养学生对乐器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内容1. 乐器的基本特点:如钢琴、小提琴、吉他等。

2. 乐器的演奏方法:简单的演奏技巧。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乐器的基本特点和演奏方法。

2. 讲解:介绍常见的乐器,如钢琴、小提琴、吉他等,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 欣赏:播放优秀演奏作品,让学生感受乐器的美妙声音。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乐器的认识程度。

2.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作品,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第四章:学习简单的歌曲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演唱简单的歌曲,培养他们的歌唱能力。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人音版第一章:认识音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音长、音色等。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魅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音乐的基本元素:音高、音长、音色等。

2. 音乐符号:音符、休止符、节拍等。

三、教学方法:1. 聆听法:让学生聆听各种音乐,感知音乐的基本元素。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音乐符号。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如拍手、敲击等,感受音乐的节拍。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播放一首动听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2. 讲解:介绍音乐的基本元素和符号,如音高、音长、音色等。

3. 示范:教师示范演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音乐符号。

4. 练习:让学生动手实践,如拍手、敲击等,感受音乐的节拍。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课后聆听不同类型的音乐,感知音乐的基本元素。

2. 练习识谱,熟悉音乐符号。

第二章:唱歌入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

3. 引导学生自信地歌唱,体验歌唱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1. 歌唱姿势:站立、坐姿等。

2. 呼吸方法:腹式呼吸、胸式呼吸等。

3. 音准和节奏:认识音阶、练习音准和节奏感。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歌唱,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3. 练习法:让学生反复练习,提高音准和节奏感。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歌唱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让学生了解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3. 示范:教师示范歌唱,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4. 练习:让学生反复练习,提高音准和节奏感。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课后练习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2. 练习唱准音阶,提高音准和节奏感。

第三章:认识乐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乐器及其特点。

第一单元玩具兵进行曲(课件)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玩具兵进行曲(课件)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
欢迎走进音乐课堂
《玩具兵进行曲》的 作者是德 国作曲家莱昂.耶塞尔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小时候 得耶赛尔做了一个梦,在梦里, 它的玩具一个个都活了,趁着他 睡着的时候,玩具兵们偷偷的从 玩具箱里溜了出来,玩具兵们出 来后都做了些什么,之后梦又是 怎样结束的?
玩具兵进行曲
同学一听动一动
第二乐段玩具兵们又在干什呢?
随着音乐一起跳一跳吧
听一听动一动
第三乐段和哪一乐段很像?
GO
让我们快速整理好队伍再次进行游行吧
尾声的音乐同学们感受这段 音乐带给我们怎样的感觉?
因为天快亮了,小主人也醒了, 这时候的玩具兵怕主人发现他们, 所以就慌慌张张的回到了玩具箱 里。
我们可以怎样表现这一段场景呢?
A + B + A’
玩具兵进行曲
同学们,我们来集合队伍!
玩具兵的队伍集结完毕了, 接下来玩具兵们会做些什么 呢?
小玩具兵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游 行的场面
随着音乐一起游行吧
听一听动一动
这段旋律一共出现了几次?
中间不一样的旋律玩具兵在 干什么呢?
1
为什么这段音乐能让我们跟着它走路呢?
2
这段音乐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双响筒
小军鼓

人教版(2024)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世界音乐博览会》教学课件

人教版(2024)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世界音乐博览会》教学课件

03 新 知 讲 解
弹拨乐器包括古琴、古筝、 扬琴、独弦琴、琵琶、阮、月 琴、三弦、柳琴、箜篌、琉特 琴、冬不拉、扎木聂等。
下面我们模拟古筝演奏
03 新 知 讲 解
下面我们走进吹管乐器馆,大家看看有哪些乐器呢?
03 新 知 讲 解
吹管乐器包括笛子、箫、 埙、排箫、唢呐、管、笙、芦 笙、巴乌、葫芦丝、竽、芒筒 等。

第一单元 奇妙的声音世界
第4课《世界音乐博览会》
(人教)一年级
01 本 课 目 标 03 新 知 讲 解 05 课 堂 拓 展
02 新 课 导 入 04 课 堂 展 示 06 课 堂 总 结
01 本 课 目 标
审美感知
通过欣赏音乐 感受不同的音 乐艺术氛围
艺术表现
通过讨论、观 察、体验多种 形式来感受和 表现音乐
创意实践
能演奏简单乐 器
文化理解
通过学习了解更 多的音乐知识, 培养学生对于音 乐的兴趣。
02 新 课 导 入
同学们,你们都见过哪些乐器?
02 新 课 导 入
乐器的种类你们知道吗?
02 新 课 导 入
课题 《世界音乐博览会》
03 新 知 讲 解
世界博览会正在北京召开,大家看看你们 都看到了什么?
05 课 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展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05 课 堂 拓 展
欣赏完视频讨论并 谈谈自己的感受
06 课 堂 总 结
《世界音乐博览会》
Thanks!
下面我们模拟唢呐演奏
03 新 知 讲 解
下面我们走进艺术医学讨论会看看它 们在讨论什么?
03 新 知 讲 解
他们正在讨论如何利用艺术来给病人看病, 下面我们走进最后一个伶伦大剧院,看看大剧院 里正在上演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为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感受力和创造力而编写的。

小学生入学后第一节音乐课就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有趣的声音世界,为学生提供一个探索和创造声音的空间。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学生养成倾听各种声音的习惯,培养对各种声音的感受能力,模仿各种声音,进而能创造各种声音。

本单元的三首歌都与声音有关。

通过歌曲唱出不同的声音,引起学生对声音的兴趣,用听唱法学唱歌,通过优美的旋律感受音乐的美。

从“寻找声音-模仿声音- 创造声音-利用声音表现情景。

”由潜入深,由简到复,循序渐进的完成对声音的初步探索。

《大雨和小雨》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歌词模仿了大雨哗啦啦和小雨淅沥沥的声音。

歌曲旋律流畅、节奏简单,音乐形象鲜明,富有儿童特点。

《布谷》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3/4拍,大调式。

歌曲以模仿布谷鸟叫声的音调开始。

歌词以孩子般的童心,歌唱了勇敢报春的布谷鸟,抒发了孩子们对春天到来充满欢乐的喜悦之情。

《大鼓和小鼓》这是一首二拍子的日本儿歌,旋律共有两句,歌词内容为大鼓和小鼓一强一弱的敲击,体现音乐中力度的对比,歌曲简单易学。

从第一册开始,器乐学习的内容已经从打击乐器的个人敲击到相互配合,经过了循序渐进的过程。

到第三册第七课,器乐学习初步进入培养学生参与小乐队配器和多层次演奏的阶段,《大鼓和小鼓》一课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学生参与多层次演奏活动的起承转合的切入点。

管弦乐《青蛙音乐会》是一首趣味性的通俗音乐作品。

乐曲为 3/3 拍。

蛙鸣声伴随着乐声响起,好像夏季池塘边的青蛙在暮色中的合唱开始了。

前面一段是抒情的慢板,好像蛙的优美舞蹈伴着起伏的旋律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倾听各种声音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引导学生感受和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能够对各种声音产生联想,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能力。

3、在声音创编的活动中养成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激发学生创造的兴趣和意识,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通过创编音乐的实践活动,引起学生对创造的兴趣并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学难点:对声音的联想。

学生虽然对生活中的声音有一定的感受,但没有从声音引起联想的经验。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逐渐建立起对声音的联想,为探索声音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活动《寻找生活中的声音》第二课时:唱歌《布谷》第三课时:知识《声音的强弱》第四课时:歌曲《大鼓和小鼓》第五课时:欣赏《青蛙音乐会》第一周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2.活动课《寻找生活中的声音》,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教学目标:1 .感受并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

2 .能够用不同的材料创造声音(非常规音源)。

3. 用不同的声音表现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重点与难点:对声音的联想。

学生虽然对生活中的声音有一定的感受,但没有从声音引起联想的经验。

教师应通过本科的教学,使学生逐步建立起对声音的联想,为探索声音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用具:1.多媒体光盘;2.自生活中采集的各种声音的录音带或CD;3.自大自然中的事物。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听音乐走进教室。

(有关大自然中声音的多媒体课件,对各种音响感到好奇有趣,新课标要求体现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

)二、寻找生活中的声音1、教师用猜谜语的方式,启发学生用耳朵仔细听辨生活中的声音。

(谜面: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的见,相互难见面。

谜底:耳朵。

)2、启发学生走进教室时,听到了什麽声音。

师:刚才我们听到了大自然中美妙的声音,想不想去呢?生:想……师:有一个“快乐”团要带着小朋友旅行,看!火车来了,小朋友们上车吧。

(多媒体课件:火车开了。

)师:大森林到了。

(多媒体课件:教材中大森林的声音,这几组声音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很容易分辨、也易于模仿。

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声音,特别是农村中的学生,对大自然中的声音会不会深切的感受。

)三、歌曲〈〈大雨和小雨〉〉1、师:雷公公发怒了,要下雨了,快到小木屋里躲躲吧。

(多媒体课件:有关整个下雨过程。

)师:雨是一种自然现象。

有大雨也有小雨,发现有什麽不同吗?生:声音不一样。

师:下面我们学唱一首关于雨的歌曲——〈〈大雨和小雨〉〉2、由教师范唱或听录音。

3、跟着教师学唱。

通过表演动作引导学生记住歌词。

4、歌曲处理:启发学生根据大雨和小雨的特点,如何演唱歌曲。

5、师:雨停了,太阳出来了,花草痛痛快快洗了个澡,你看,冲着你笑呢!师生同唱,感受歌曲整体效果。

6、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增强学生音乐表现自信心,让学生踊跃表现自我,上台表演唱。

四、听听我创造的声音1、师:雨后的空气真清新,我们到外面做游戏吧。

(围圈对坐)师:大自然给予我们很多声音,怎麽来回报呢?看,我们的身边有树叶、树枝等。

能不能用身边的事物创造声音呢?(教师要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我创造的声音和别人的不一样。

)生:老师你听。

(学生从身边寻找声音并进行创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师:同学们发现了没有,用两三种声音连在一起能表现一个简单的内容。

比如:脚步声、开门声、喝水声,好象是一个小朋友放学回家,打开门、口渴了咕噜咕噜喝水的情景。

你能不能从身边找出几种声音,再把里面的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3、故事表演故事是学生通过音乐创造而出来的声音,在教学中,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不用“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培养和鼓励创造精神,是新课标体现。

五、课堂小结观察身边的事物,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声音。

第一周第二课时(总第2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布谷》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不同内容与音乐形式的歌乐曲,体会音乐是怎样表现描绘春天的。

2.通过聆听演唱、表演,培养学生表现音乐、对音乐进行再创造的习惯,提高其音乐想象力、观察力。

3.通过本课学习,激发深化学生爱春天、爱自然地情感,从而树立对美的追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1.体会3/4拍歌、乐曲的节拍特点,感受表现春天的音乐旋律。

2.演唱3/4歌曲,强拍及一字多音的唱法。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及磁带、歌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动画导入:看看它是谁,谁来学学它的叫声,它为什么会又唱歌又舞蹈?播放歌曲《小燕子》,学生说:“飞呀飞”,和着音乐自编动作表演。

二、聆听《春之声圆舞曲》片段1、师:你们听,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来庆祝春天了2、播放音乐,老师带领学生做3拍一动的上身摇摆动作。

3、从音乐中,你感受到小动物迎来春天是什么心情?4、同学们,想不想看春天的样子呀?播放春天景象的录像片。

三、读、听、唱歌曲《布谷》师:如果你是一只小鸟,是不是也会在春天里放声歌唱?森林里有一种小鸟被称为可爱的英雄,它总是“布谷、布谷”地叫个不停,它是谁?我们来听听,歌唱布谷的歌。

1、师逐句读歌词,生跟读。

2、生自由练习读3、找个别生读4、生齐读5、师范唱歌曲,生聆听感受歌曲并打拍,强拍拍手、若拍拍腿。

6、师弹琴,生逐句填词7、学唱歌曲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在c调或f调上练唱。

8、师弹琴,生连贯唱。

9、学生学唱第二句,练习一字多音的唱法。

四、歌表演:集体围成两圈,手拉手,随节拍左右晃动演唱歌曲。

五、课堂小结:孩子们,让我们共同拥抱春天,感受春天给我们带来的欢乐吧;让我们共同爱护小动物吧,感受它们给我们带来的幸福吧!第二周第一课时(总第3课时)教学内容:音乐知识——音的强弱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音乐活动,指导学生初步感受与分辨音的强弱。

2、创设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在身心愉悦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高对音乐的表现和创造能力。

3、通过音乐游戏训练学生对强、弱音的分辨能力和反应能力。

教学重难点:1、感受音的强弱并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音的强弱知识处理歌曲。

2、鼓励学生即兴创造和运用音乐材料来创造音乐。

教具准备:鼓、碗、碟、筷子、饮料瓶、大米、黄豆、塑料袋、纸、强弱卡片、音乐课件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分成四个小组,每组中间都有碗,碟,筷子,饮料瓶两个,黄豆,大米。

(设计意图:营造一种神秘好玩的氛围,让学生萌发出学习音乐与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让学生一走进课堂,改变传统的秧田式的坐法,以小组就坐,更便于合作与互动。

)一、组织教学师:今天大家见面都很高兴,让我们相互问候一下,老师敲鼓,学生随鼓声节奏拍手,鼓声一停便和邻近问好,要求要不断换伙伴。

二、活动实践找一找:师:你身边还有那些物体可以发出声音?生:寻找,按教师的节奏去发出声音。

师:请你找到与别人不同的声音。

生:变换不同物体敲击,体会音色的变化。

想一想:师:生活中都有那些声音?生:窗外的风声、下雨时的雷声雨声、鸟叫声、狗叫声、跺脚、走步声、手拍掌,捻指、翻书、扇风、拍腿、闹铃响声、嘴里发出的声音等等。

导入强弱的辨识与体验:师:小朋友,现在你们面前放着很多东西,,你能想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吗?生:能。

师:那就让我们来比一比,看那个小朋友的办法多?生:<积极发言>。

师:我们的本领真大,创造了那么多的声音,在老师这儿有一只大鼓,谁愿意上来让它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生:让鼓发出强和弱的声音。

师:这些小朋友真会动脑筋,让一只鼓发出了那么多不同的声音,但老师对其中两种声音最感兴趣,。

(示范强弱两种不同声音>谁听出来了,这两种声音有什么不同?)生:一个声音大,一个声音小。

三、直观形象感受音的强弱师:小朋友的耳朵真灵敏,但是在音乐王国里,我们把它取名为强音和弱音,他们还有两个小符号呢!<取出f符号用强音读f,f,p符号用弱音读p,p,〉你猜猜,哪个记号是强音记号,哪个是弱音记号?生:f是强音记号,p是弱音记号。

师:被你猜中了,你真聪明,我们把“f”叫做强音记号,“p”叫做弱音记号。

<出示卡片>师:我们能不能在这些东西中选一样自己最喜欢的,让它发出强音和弱音?<请两个小朋友示范>师:现在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故事,题目是《大雨和小雨》,可就是少了大雨和小雨的声音,你能想办法自己动手做两件能发出大于小雨声音的乐器来吗?生:能。

师:那我们就动手做吧,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好!生:<把黄豆和大米分别灌入两个不同的饮料瓶中>师:大家都做得非常快,做好的小朋友可以动手摇摇,听听你的乐器能发出多棒的声音?生:<让自制的乐器发出声音>师:瞧,很多小朋友都做好了,让我们来介绍一下自己手中的乐器,你来试试,你的乐器能发出什么声音?生:<摇装了黄豆的瓶子>师:哪些小朋友制作的乐器和她一样的,就把你的乐器举起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生:<齐摇黄豆瓶>师:那另外一个乐器能发出什么声音呢?生:<摇装了大米的瓶子>师:有没有和这两个不同的乐器呢?生:<各自展示>师:张开你灵敏的大眼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