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3课黄河的主人教案
《黄河的主人》的教案设计

《黄河的主人》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课文《黄河的主人》的主要内容,了解黄河的概况以及黄河上的羊皮筏子漂流现象。
(2)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能感受到黄河的雄伟壮观,体会黄河主人勇敢、智慧的品质。
(2)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黄河主人的勇敢和智慧。
2. 掌握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感受黄河的壮美。
3.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录音带或视频资料。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课件。
4. 小组合作讨论记录表。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录音带或视频资料,让学生初步感受黄河的壮美。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字形。
(2)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并组内交流。
3. 合作探讨(1)教师提出探讨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2)讲解生字词的读音、写法和用法。
5. 实践环节(1)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进行写作练习。
(2)学生互相评改,教师进行反馈。
七、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课文的主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表达对黄河主人的敬佩之情。
八、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2. 结合课文内容,回家后向家人讲述黄河的故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课文《黄河的主人》教案设计范文

一、教案背景1. 课文《黄河的主人》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2. 课文描绘了黄河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观,展现了黄河主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3. 本教案旨在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黄河壶口瀑布的地理特点,领略黄河主人的豪情壮志,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3)了解黄河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特点及黄河主人的精神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黄河壶口瀑布的景象。
(2)运用想象、讨论等方法,感受黄河主人的豪情壮志。
(3)学会欣赏大自然的壮美,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3)了解黄河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特点及黄河主人的精神内涵。
2. 教学难点:(1)体会黄河主人的豪情壮志。
(2)学会欣赏大自然的壮美,培养审美情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黄河壶口瀑布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
(2)引导学生交流对黄河壶口瀑布的了解,激发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感受黄河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象。
(2)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解释词语的意思。
(3)分析黄河主人的精神内涵,引导学生体会黄河主人的豪情壮志。
3. 讨论与交流(1)分组讨论:黄河主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全班交流:分享各组讨论的成果,引导学生感受黄河主人的精神风貌。
4. 总结与拓展(1)总结课文内容,强调黄河主人的豪情壮志。
(2)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进行拓展学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黄河的主人》课文教案

《黄河的主人》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了解黄河的历史和文化,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
学生培养爱国情怀,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2. 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学习。
三、教学难点:1. 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2. 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黄河的主人》。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相关黄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黄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黄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黄河的历史和文化,为学生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4.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给出与黄河相关的拓展题目,引导学生课后思考。
6. 课堂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教师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合作能力。
2. 教师可以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和提问,了解学生对黄河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馈:1. 教师根据教学评估的结果,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肯定学生的进步,指出学生的不足。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八、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黄河流域的景点或文化遗产,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黄河的历史和文化。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文学创作,如写作关于黄河的诗歌或故事,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黄河的主人》优秀教案设计

《黄河的主人》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基本概况,知道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
(2)通过观察黄河图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2)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视觉表达能力。
(3)实地考察黄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尊重科学,探索真理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黄河的基本概况(1)介绍黄河的发源地、流经地区、流域面积等基本信息。
(2)讲解黄河的特点,如泥沙含量、水文特征等。
2. 黄河的地理意义(1)讲解黄河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如灌溉、防洪等。
(2)分析黄河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如航运、水电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黄河的基本概况。
(2)黄河的地理意义。
2. 教学难点:(1)黄河的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黄河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黄河的基本概况和地理意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黄河的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3. 实践法:实地考察黄河,观察其特点和作用。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黄河图片、视频资料、实地考察场地等。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笔记本、实地考察设备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黄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黄河的美丽景色。
(2)简要介绍黄河的基本概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黄河的基本概况:(1)详细讲解黄河的发源地、流经地区、流域面积等基本信息。
(2)分析黄河的特点,如泥沙含量、水文特征等。
3. 讲解黄河的地理意义:(1)阐述黄河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如灌溉、防洪等。
(2)介绍黄河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如航运、水电等。
4. 分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黄河的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小学语文《黄河的主人》教案

小学语文《黄河的主人》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了解黄河的基本知识,理解“黄河的主人”的含义。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黄河的地理特点和生态环境。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黄河这一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增强环保意识。
引导学生理解“黄河的主人”是对黄河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者,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的理解和朗读。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黄河的基本知识和“黄河的主人”的概念。
2.2 教学难点对黄河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理解。
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联系实际生活,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课文课件或教案。
黄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生字词卡片。
3.2 课前准备教师事先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和结构。
准备相关的黄河知识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讨论。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利用黄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黄河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黄河有什么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关于黄河的课文。
4.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4.3 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
学生分组讨论,解释生字词的含义。
4.4 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黄河的基本知识。
学生分享对“黄河的主人”的理解,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五章:作业布置与评价5.1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朗读课文给家长听,家长签字确认。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2 评价方式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练习成绩,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黄河对我国的重要性以及保护黄河的意义。
《黄河的主人》课文教案

《黄河的主人》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黄河的主人》。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的地理特点和黄河的主人——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色。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地图观察等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黄河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运用讨论、小组合作等互动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尊重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勇敢、坚韧、敢于探索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黄河的主人》。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的地理特点和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色。
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黄河地理特点和壶口瀑布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课件:黄河图片、壶口瀑布图片、课文动画等。
2. 地图:黄河流域地图。
3. 生字词卡片。
4. 课文朗读录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黄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黄河的特点。
(2)介绍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解答疑问。
(3)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感受黄河的雄浑和壶口瀑布的壮丽。
3. 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
(2)组内交流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3)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4. 理解课文:(1)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2)讲解黄河的地理特点和壶口瀑布的形成原因。
(3)学生讲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 巩固练习:(1)填空练习:黄河是我国_____的一条河流,全长_____公里。
(2)连线练习:将黄河的主要特点和壶口瀑布的景色进行连线。
小学语文教案《黄河的主人》5篇

小学语文教案《黄河的主人》5篇小学语文教案《黄河的主人》1 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只要沉着英勇、智慧机敏,就能战胜困难险阻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黄河的主人”是谁?板书:艄公2、为什么把艄公称为是“黄河的主人”?学生交流预习本上的答案师评:同学们在还没学习着一课就能把问题答复得这么好,但老师觉得你们还能更好,怎么办呢?二、精读课文1、出示句子:“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
”〔1〕指名朗读,读后评议:哪个字地方重读了?〔2〕什么也值得敬仰和赞颂?艄公和什么在比?〔乘客〕2、讨论:乘客为什么值得敬仰和赞颂?〔1〕自由读〔2〕同桌交流〔3〕班内交流〔4〕板书,并引导学生考虑乘客与艄公之间的关系3、自主学习,悟读课文,体验情感〔1〕老师布置任务: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除了能从乘客沉着的神情中体会到以外,还表达在哪里?请同学细细地读1—7,选择觉得有体会的一处或几处注好批注,然后练习朗读。
〔2〕交流A、黄河险①学生交流第一节中的有关词句,并根据自己的批注谈体会,老师板书②课件演示黄河波浪滔天的情景③激发情感,指导朗读师:这就是孕育了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母亲河,这就是九曲回肠、奔流不息的黄河!同学们,假如此刻你伫立在黄河边,听着黄河的咆哮,你怎能不心潮激荡呢?④你还能用哪些词句来描绘黄河?老师再补充些写黄河的名句。
⑤还有哪些地方也表现出黄河险的?⑥,引导交流B、羊皮筏子小、轻①学生交流:⑴有感情地朗读⑵谈体会②板书C、艄公本身沉着①学生交流:⑴有感情地朗读⑵谈体会②板书4、板书,出示重点句:“他凭着英勇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所以,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
三、延伸拓展,升华主旨1、重新预习本上的答案,并交流。
2、选择写话:刚刚我们充分感受了黄河波涛汹涌、浊浪排空的气势,领略了黄河主人英勇镇静,战胜风浪的风采,此时,你想说什么?①黄河,我想对你说……②艄公,我想对你说……③XX,我想对你说……④我想对自己说……互相讨论——自己动笔——班内交流四、课文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感受到了黄河惊涛拍岸、令人胆战心惊的气势,领略了黄河主人智慧、机敏的风采,而且明白了只要沉着英勇,就能战胜困难险阻的道理。
《黄河的主人》教学教案设计

《黄河的主人》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黄河的基本概况及其对我国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运用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黄河的流向和特点。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黄河流域的文化和历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流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教育学生珍惜资源,关爱环境,提倡可持续发展理念。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1. 导入新课(1)播放黄河风光短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这条伟大的河流。
(2)板书课题《黄河的主人》,简介黄河的基本情况。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巩固练习(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检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教师点评并讲解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黄河在我国的重要地位。
三、教学设计1. 教学策略(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黄河的特点。
(2)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感受黄河的壮美。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2. 教学评价(1)课后作业: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四、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黄河风光图片、地图、相关视频等。
2.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3. 课后练习题:配合课文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时间第1课时,40分钟六、教学内容第2课时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黄河的基本情况。
2. 深入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黄河的历史和文化。
3. 课堂讨论(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黄河对我国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人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3课黄河的
主人教案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30-133页23课黄河的主人。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并规范书写本课生字。
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理解,理解并积累〝惊涛骇浪〞〝浊浪排空〞〝如履平地〞〝胆战心惊〞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羊皮筏子小而轻的特点,领悟〝黄河主人〞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3.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烘托出人物形象,学习这种表达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抓住重点词句,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羊皮筏子小而轻的特点,领悟〝黄河主人〞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难点: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烘托出人物形象,学习这种表达方式。
【三】教学准备
学生:1.完成预习。
2.通过上网或查阅资料,了解黄河与羊皮筏子的特点。
教师:1.查找黄河视频、羊皮筏子图片、竹篙图片,促进学生理解。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设计
环节【一】复习导入,整体把握
〔一〕聚焦课题,回忆内容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黄河的主人。
2.黄河的主人是谁?找学生在黑板上写。
3.下面我们来听写几个词语。
第一组惊涛骇浪,浊浪排空。
第二组,提心吊胆、胆战心惊。
第三组,专心致志、如履平地。
4.同桌交换,PPT出示答案。
惊涛骇浪,浊浪排空。
提心吊胆、胆战心惊。
专心致志、如履平地。
思考问题,分析每组词语都有什么特点?
全对的同学请举手。
表扬,上节课学的不错,这节课继续努力。
〔坐姿端正,挺胸抬头〕。
〔二〕加强回忆,推进整体感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对字词想掌握的不错,文中的艄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答: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
2.在昨天,我们抓住艄公的神态,动作〔板书〕进行学习,这是对艄公进行的正面描写,认识了这样的艄公〔手指PPT〕,我们还从乘客的谈笑风生中体会到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这是侧面描写。
3.艄公,战胜了惊涛骇浪,才成为了黄河的主人。
出示:
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第一到第五自然段是不是可以直接删去了?生答:这是环境描写,更能从侧面衬托出艄公这个人物的品质。
是啊,正是因为艄公战胜了惊涛骇浪的黄河,才令所有的世人赞叹,更表达出了他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回最后一段。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聚焦黄河,感情朗读,体会〝万马奔腾〞浊浪排空〝惊涛骇浪〞
1.文中有一段描写了惊涛骇浪的黄河,你能迅速找到么?第一自然段。
出示:黄河滚滚。
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你头脑中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体会惊涛骇浪、万马奔腾、浊浪排空是什么意思?
3.看到这样的黄河,每个人都是胆战心惊,什么是胆战心惊?
4.播放视频,体会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黄河。
学生结合画面,用心读一读。
5.齐读。
师总结:艄公就是凭着勇敢、智慧、镇静、机敏〔指着板书〕战胜了惊涛骇浪、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黄河,才成为了黄河的主人。
出示:
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四〕聚焦羊皮筏子,感情朗读,感受〝提心吊胆〞
1.艄公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如履平地是什么意思?像在平地上走一样,是在平地上走呢?在黄河上。
艄公驾驶着什么,像在平地上走?
〔1〕学生介绍羊皮筏子,俗称〝排子〞,是一种古老的水运工具,客货两用。
也就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没有护栏,没有扶手。
〔2〕请同学们,默读,2到5自然段,找一找,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羊皮筏子。
2.交流。
〔1〕出示:像突然感受到一股强磁力似的,我的眼光被河心一个什么东西吸引住了。
那是什么,正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哪些词语更进一步表现〝小、轻〞?它究竟小到什么程度,轻到什么程度?〔引导从〝浮〞体会轻;从〝只要……就……〞这个句式体会小;从〝小小〞〝整个儿〞体会危险〕体会羊皮筏子,小,轻,吞没,危险,为什么没有被吞没,因为有艄公。
〔2〕出示: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体会到了作者很吃惊、害怕、紧张、吃惊。
指导〝啊〞读音,当读四声的时候,是赞叹,是激动。
抓住数量词进行分析从【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体会到了羊皮筏子上的人多。
当我们心里感到害怕、紧张、惊奇、激动的时候,数数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声音会越来越大。
读出你的体会。
我从三个感叹号、省略号、顿号,体会到了作者惊奇与惊讶。
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体会〝贴着〞还真是危险啊!
〔3〕出示:也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吧,上面却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他们的身边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
体会到羊皮筏子那么小,那么轻,上面不仅人多,而且载物也多,还有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
很敬佩羊皮筏子。
〔4〕从2—5自然段,找一找,有一句话凝聚了作者对羊皮筏子的所有感叹,是哪一句?
分别从羊皮筏子那么小,那么轻,人多,贴着,载物重。
引导学生读好〝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5〕艄公在万马奔腾的黄河上,就如同踩在平地上一样平稳,这样的艄公怎能不令我们肃然起敬,怎能不让我们由衷地赞叹。
3.出示:艄公就是凭着勇敢、智慧、镇静、机敏〔指着板书〕战胜了惊涛骇浪、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黄河,才成为了黄河的主人。
4.指导书写
艄公手里只有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使用着最简单的工具,战胜了黄河,成为了黄河的主人,认识一下篙字。
并出示竹子与竹竿图片。
形声字,上形下声,竹字头,与竹子有关,口诀:横要长长盖下面,两口扁扁在中间。
〔五〕倾诉心声,升华内心情感
1.艄公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每个人都有千言万语想跟艄公说,如果让你给艄公说几句话,你想说些什么?
2. 听了同学们对艄公的赞美声,我知道艄公的形象已经深深印在大家的心中。
再读课题,一定体会会有很大的不同,就让我们记住黄河的主人—一艄公,艄公就是——黄河的主人。
〔六〕领悟写法,读写结合
作者为了突出艄公的技术高超,是黄河的主人,通过描写我的提心吊胆、乘客的谈笑风生来衬托,这种表达方式就叫侧面描写。
建议大家在写人物的文章中,要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正面描写,以及通过对环境的描写等侧面描写,衬托出人物性格特点,我们就可以学习这种表达方法。
〔七〕作业布置:推荐阅读:«大森林的主人»。
结束语:只要同学们像艄公一样,撑起人生自信的竹篙,扬起希望的风帆,不畏艰险努力拼搏,我们就一定能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未来的主人!
六、板书设计
23.黄河的主人
神态
正面
动作
艄公
侧面
〔枣师附小:范瑞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