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河与渭河泾渭分明是发生在哪里的奇特景观

合集下载

泾河与渭河泾渭分明是发生在哪里的奇特景观

泾河与渭河泾渭分明是发生在哪里的奇特景观

1,家应该都听过泾渭分明这个成语,它一般用来比喻界限清楚,也用来表示对待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现。

这个成语源于泾河和渭河,那你知道泾渭分明发生在哪里吗?在在西安市高陵区泾河和渭河的交汇处,因为含沙量不同,出现一清一浊的奇特景观。

2,发生在陕西西安的奇特景观。

“泾渭分明”是一种神奇的自然景色,泾河和渭河在我国陕西西安汇合在一起,两河之间清水和浊水互不相融。

3,一般来说对待同一种食物,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度,大家都会用泾渭分明来形容。

之所以会有这个成语,是因为泾河和渭河清浊不相容的奇特景观,衍生出的成语。

泾渭分明发生在哪里呢?它在西安市高陵区泾河和渭河的交汇处,因为含沙量的不同,呈现出清浊不相容的奇景。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二泾河则是渭河最大的支流,因为两者含沙量的不同,在西安市高陵区交汇时,界限十分的明显。

所以许多人都喜欢用泾渭分明,来比如界限清楚或者是是非分明有时候也会被人用来比喻人品的清浊,或者是对待事物的不同态度。

泾渭分明这个词语的雏形,经考证很可能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秋雨叹》中:“浊泾清渭何当分”。

因为这个成语的关系,每年都会有许多人前往西安市高陵区观看这一奇景。

现在虽然从表面上看,泾渭分明的自然景观还在,但是实际上渭河的水色和含沙量,因为环境的破坏有了很大改变。

1地理位置泾渭分明自然景观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境内。

最佳观赏点位于西安市高陵区渭阳一路(即泾渭分明北岸)。

辨析历史上关于泾渭分明的记载大致分为“泾清渭浊”和“清渭浊泾”两种观点。

1.春秋。

《诗经》有“泾以渭浊”,故有人认为在春秋时代是“泾清渭浊”。

2.唐代。

唐诗中杜甫有“浊泾清渭何当分”,“旅泊穷清渭,长吟忘浊泾”等,其诗中有7次提到“清渭”,4次说到“浊泾”(渭清泾浊)。

3.宋代。

记载中和唐代一样“清渭浊泾”4.清代。

乾隆派陕西巡抚秦承恩,对泾渭进行考察得出了“泾清渭浊”的结论。

后来泾渭分明的情况是这样的:1、泾河虽从黄土高原流下来,但它早已切到了黄土下的基岩上,因此泾河的河床是石头底。

学习强国争上游答题及答案(下)

学习强国争上游答题及答案(下)

学习强国争上游答题及答案(下)1.在以下戏曲中,哪个因唱腔柔软、细腻,神似汤圆而被称为“水磨调”?答案是昆曲。

2.XXX曾因对一种瓷器亲睐有加而将自己的年号赐给该瓷器的原产地。

这种瓷器是哪一种?答案是景德镇瓷器。

3.农历三月三,哪个地方会为其民族山歌设立假期,期间举办山歌盛会?答案是广西壮族自治区。

4.秦始皇陵兵马俑常被称作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本来的颜色是什么?答案是彩色。

5.想一睹“东方金字塔”的风采,应该买一张去哪里的车票?答案是宁夏银川。

6.下列地名中,哪一个因著名文人得名?答案是杭州苏公堤。

7.古称长安的地方是今天的哪个城市?答案是西安。

8.唐代诗人XXX的诗作《乌衣巷》中提到的乌衣巷位于哪个城市?答案是南京。

9.泾河与渭河“泾渭分明”,是发生在哪个城市的奇特景观?答案是陕西西安。

10.“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指的是哪个省份?答案是贵州。

11.为纪念抗日英烈命名的左权县位于哪个省份?答案是山西。

12.西汉著名外交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XXX是哪个省份的人?答案是陕西。

13.湖州市的“湖”指的是哪个湖?答案是太湖。

14.河西走廊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它位于哪条河流以西?答案是黄河。

15.哪个地方因XXX胞姐XXX率军镇守而得名?答案是娘子关。

16.“河西咽喉”隘口位于哪个省份,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答案是甘肃。

17.哪个城市属于“海上丝绸之路”途经之地?答案是广州。

18.《三国演义》中“吾乃常山赵子龙是也”的“常山”位于哪个省份?答案是河北涿州。

19、《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亭”位于安徽省。

20、我国第一艘航母是用辽宁省的名称命名的。

21、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于体制创新,核心是人。

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

22、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

23、“翰林多吉水”之说的“吉水”是在江西省。

24、陕西省宝鸡市是西周文化发祥地,被称为“青铜器之乡”。

25、1936年考古发现的良渚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学习强国争上游挑战答题含选项答案五

学习强国争上游挑战答题含选项答案五

学习强国争上游挑战答题含选项答案1、2019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二届“中国水周”。

联合国确定2019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Leaving no one behind”(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我国2019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

A.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B.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C.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答案:A2、提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观点的是()。

A.李大钊;B.陆定一;C.王中;D.甘惜分答案:B3、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一旦发生火灾,下列逃生表述正确的是()A.不要慌张,按顺序慢慢走;B.寻找最近的门窗等出口逃生,迅速离开车厢并远离起火车辆;C.所有人都从车门逃生答案:B4、泾河与渭河“泾渭分明”,是发生在()的奇特景观。

A.陕西西安;B.山东潍坊;C.河南洛阳;D.河北秦皇岛答案:A5、补全以下语句: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分外香。

A.黄花;B.菊花;C.野花;D.秋菊答案:A6、星座的划分和命名完全是由人决定的。

而占星术宣扬人的性格与命运是由星座决定的,其实是毫无科学根据的,应该摒弃。

这种说法是()的。

A.正确;B.错误答案:A7、并称为“楷书四大家”的除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还有()A.鲜于枢;B.赵孟頫;C.赵期颐答案:B8、“行百里半九十”出自()。

A.《离骚》;B.《战国策•秦策五》;C.《中庸》答案:B9、明代官员陈诚的诗句“绿野草铺茵,空山雪积银。

四时常觉冷,六月不知春”,写的是()的景色。

A.北欧;B.北极;C.中亚;D.西伯利亚答案:C10、秦始皇帝陵的出土文物中被誉为“青铜之冠”的是()。

A.青铜权;B.青铜水禽;C.青铜剑;D.青铜车马答案:D11、国际残疾人日是()。

A.12月1日;B.12月2日;C.12月3日;D.12月4日答案:C13、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是10米,围绕花坛修一条宽2米的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平方米。

泾渭分明的河流

泾渭分明的河流

龙源期刊网 泾渭分明的河流作者:山岭来源:《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2002年第11期“泾渭分明”是一句成语,人们常用它比喻人或事就像泾河和渭河的水那样清浊分明,界限清楚。

泾河是渭河最大的支流,于我国西安市东北方向的高陵县注入渭河。

由于历史上泾河的水清澈透明,渭河的水混浊不堪,泾水注入渭水后,一股清流久久不会消失,合流了三四千米后,二水水色方合而为一。

这成为历史上一大自然奇观。

“泾渭分明”这句成语即源于此。

随着历史和发展和环境的变迁,今泾河水那么清澈了,渭河水也不太混浊了。

泾水注入渭水后,二水水色相差无风,“泾渭分明”的现象基本消失,已经是“泾渭不分”。

然而,在陕西省的渭南市境内,又出现了一处“泾渭分明”的河流奇观。

在渭南市境内的渭河南岸,有一条支流叫河,自南向北流入渭河。

河的上游分为东西两支;东边的一条支流长24千米,水流清澈见底,人们叫它清水河;西边一条支流长17千米,水流混浊,含沙量高,人们叫它稠水河。

在清水河和稠水河汇地方(以下称沋河),沋河水的东半边河水清澈见底,西半边河水却浑浊不堪。

清浊分明的两股河水合流了很长一段距离后,二水水色才合二为一。

那么,为什么两水汇合后会出现“清浊分明”的奇观呢?道理很简单。

清水河流经的地区是石质坚硬的山地,加上沿途植被覆盖好,因而水中泥沙很少,水流清澈见底。

稠水河则穿行在土质疏松的黄土地区,加之地面植被稀少,水土流失非常严重,所以河水中泥沙含量大,水流混浊。

能不能使混浊的倜水河变清呢?可以。

只要在稠水河流域植树种草,绿化山野,并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进行水土保持,就能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减少河水泥沙含量,使稠水河水变清。

我们并不希望看到“泾渭分明”的河流。

泾渭分明,令人震撼的河流交汇奇观

泾渭分明,令人震撼的河流交汇奇观

泾渭分明,令人震撼的河流交汇奇观大家一定听说过“泾渭分明”这个成语,那么这个成语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其实是源自自然景观。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和渭河在西安市高陵区交汇时,会呈现出一清一浊,清水浊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形成了一道非常明显的界限。

泾河和渭河的交汇处后人就用泾河之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来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也用来比喻人品的清浊,比喻对待同一事物表现出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关于泾河和渭河的传说泾河与渭河都是关中平原上两条非常重要的河流,泾河是渭河最大的支流,关于泾河的故事,最有趣的,莫过于泾河龙王的传说。

传说唐朝贞观年间,泾河龙王与江湖术士袁守诚打赌,故意违背玉皇大帝的旨意,减少降雨的数量,结果触犯了天条,天庭命令唐朝的大臣魏征问斩泾河龙王。

在临刑前一天晚上,泾河龙王托梦向唐太宗李世民求情救命,唐太宗答应了。

第二天,唐太宗让魏征陪他下棋,这样魏征就没有办法去杀龙王了。

没想到棋下了一半,魏征便睡着了。

等他醒来火,说自己做梦把泾河龙王给斩了。

这就是著名的魏征梦斩泾河龙王,明代的吴承恩也把这个故事写进了《西游记》里。

渭河,古称渭水。

古都西安便位于渭水流域,相传轩辕黄帝的部落最早就居住在渭水流域,这里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在渭水流域,也诞生了许许多多的神话传说。

关于渭水,最出名的故事,便是渭水访贤。

传说在商朝末年,商纣王昏庸无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居住在渭水流域的周部落领袖周文王姬昌,决定带领百姓推翻纣王的统治。

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熊飞到了他的怀里,这个梦预示着他能够找到一个贤人来帮助他。

过了几天,周文王在渭水边看见一位老人在钓鱼,他上前询问,发现这就是他要的贤人。

这位老人就是姜子牙,是历史上有名的智者。

周文王带人到渭水边迎接他,任命他为宰相。

后来姜子牙辅佐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终于推翻了纣王的统治,建立了西周。

为什么会出现泾渭分明的奇观?1、首先要有两条河流交汇“泾渭分明”的景象出现在两条河流交汇处,泾水和渭水两条河流源头不一样,流经的地区也不相同,只有两条不相同的河流相互交汇,才能碰撞出奇妙的景象。

泾河与渭河泾渭分明是发生在哪里的奇特景观

泾河与渭河泾渭分明是发生在哪里的奇特景观

从上小学的时候就知道有一个成语叫“泾渭分明”,是指事物界限十分清楚。

长大了,才知道泾渭分明,不仅是一条成语,而且是一大自然景观。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和渭河在古城西安北郊交汇后,由于含沙量不同,呈现出一清一浊,清水浊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形成了一道非常明显的界限,成为关中八景之一而闻名天下。

泾渭分明作为自然奇观古已有之,然而作为成语家喻户晓,妇幼皆知,大概是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秋雨叹》中“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的诗句。

但只要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这个泾渭分明并不分明,有说泾浊渭清的,也有说泾清渭浊的,就连《辞海》与《辞源》,《现代成语词典》与《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也不相同。

孰对孰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知道,河流是生命的摇篮。

人类的发展史无不是与水搏斗的历史。

自远古以来,人类的祖先都是依水而居,傍河而发展。

古代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傍河而兴盛,黄河流域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

在中华民族有文字记载的近3000年文明发展史中,泾清和渭浊、泾浊和渭清的交替反复,有明确的文字记载的就有好几处,而且这些反复和交替,都毫不例外地打上了人类活动的烙印。

其实“泾渭分明”这一国人向往的奇观异景,其本身又何尝不就是人类在某个时间空间肆意掠夺大自然而遭到自然的报复呢?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流入陕西;泾河发源于宁夏泾源县,流经宁夏、甘肃、陕西;两河在陕西省高陵县陈家滩汇合。

因渭河源头远,流量大,汇合后仍称渭河;汇流后继续向东至潼关汇入由北而来的黄河,黄河接纳渭河后,继续向东进入三门峡,流经河南、山东,最后在山东利津入海。

泾渭两水的清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人类活动的变化而变化的。

最早记载泾渭分明的是2400多年前的《诗经》,记载的是泾清渭浊。

2400多年前,我国正处在西周鼎盛时代,而西周的国都就在渭水之滨的岐山,他们在渭河流域上游的聚居和迅猛发展,其活动不断扩张和生存环境不断改善,对大自然的破坏程度也在不断地加深,造成了渭河流域特别是上游水土流失的加剧,使得渭水变得浑浊起来。

泾渭分明的中国

泾渭分明的中国

泾渭分明的中国泾渭分明,是指泾河和渭河在古城西安北郊交汇时,由于两河含沙量不同,呈现出一清一浊,清水浊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因其成为“关中八景”之一而闻名天下。

典出《诗·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泾渭分明”这种风景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不过它们的成因并不只是水清水浊那么简单。

1.甘肃洮河与黄河交汇处我国甘肃永靖县境内,洮河与黄河交汇处,水面上出现了分明的黄、绿两色分界。

图片右侧,河水青绿色的是黄河——这里地处黄河上游地区,还未进入黄土高原,河水还比较清澈;左侧浑黄的是洮河,因为它穿越了陇西黄土地区,裹挟了大量的泥沙,在这里反而客串了“黄河”。

2.广东肇庆西江、贺江交汇处在广东封开县江口镇的西江、贺江交汇处,也有这种“清浊分明”的奇观,特别是在西江洪水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由于上游降雨带来大量泥沙,西江水变得更加浑浊,黄色的江水翻腾着滚滚而下。

而它的支流贺江全部流经植被覆盖良好的山区,因此江水清澈,碧绿如蓝,很是诱人。

因此,两江交汇处一清一浊,对比十分强烈,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万千。

3.重庆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朝天门码头位于重庆城东北,是长江、嘉陵江交汇处,襟带两江,壁垒三面,地势中高,两侧渐次向下倾斜,是俯看两江汇流,纵览沿江风光的绝佳去处。

左侧嘉陵江于此注入长江,碧绿的嘉陵江水与褐黄色的长江水清浊分明。

右侧长江容嘉陵江水后,声势浩荡,穿三峡,通江汉,一泻千里,成为长江上的“黄金水段”。

4.湖北武汉汉江汇入长江汉江,中国长江最大的支流,湖北省襄阳市以下简称襄河。

汉江发源于陕西宁强县秦岭南麓,东南流,经陕西省南部、湖北省西北和中部,在武汉市注入长江。

5.吉林嫩江汇入松花江嫩江,在黑龙江省,古名难水,明代称脑温江,清初名诺尼江。

源出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支脉伊勒呼里山,南流在嫩江县以上接纳大兴安岭东坡和小兴安岭西坡流出的许多支流,河水清澈。

嫩江是松花江第一大支流,全长1370公里,流域面积29.7万平方公里,出山后进入松嫩平原,在吉林省三岔河镇汇入松花江。

【地理问题式阅读第2辑——1】泾渭分明,没那么简单

【地理问题式阅读第2辑——1】泾渭分明,没那么简单

“泾渭分明”,没那么简单【阅读材料】“泾渭分明”描述的是一道风景,泾河与渭河交汇处,两水一清一浊,清晰的分界线绵延数里,蔚为壮观。

这种风景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不过它们的成因并不只是水清水浊那么简单。

“泾渭分明”这个成语,其实是源自自然景观。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和渭河在西安市高陵区交汇时,会呈现出一清一浊,清水浊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形成了一道非常明显的界限。

后人就用泾河之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来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也用来比喻人品的清浊,比喻对待同一事物表现出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关于泾河和渭河的传说泾河与渭河都是关中平原上两条非常重要的河流,泾河是渭河最大的支流,关于泾河的故事,最有趣的,莫过于泾河龙王的传说。

传说唐朝贞观年间,泾河龙王与江湖术士袁守诚打赌,故意违背玉皇大帝的旨意,减少降雨的数量,结果触犯了天条,天庭命令唐朝的大臣魏征问斩泾河龙王。

在临刑前一天晚上,泾河龙王托梦向唐太宗李世民求情救命,唐太宗答应了。

第二天,唐太宗让魏征陪他下棋,这样魏征就没有办法去杀龙王了。

没想到棋下了一半,魏征便睡着了。

等他醒来火,说自己做梦把泾河龙王给斩了。

这就是著名的魏征梦斩泾河龙王,明代的吴承恩也把这个故事写进了《西游记》里。

渭河,古称渭水。

古都西安便位于渭水流域,相传轩辕黄帝的部落最早就居住在渭水流域,这里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在渭水流域,也诞生了许许多多的神话传说。

关于渭水,最出名的故事,便是渭水访贤。

传说在商朝末年,商纣王昏庸无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居住在渭水流域的周部落领袖周文王姬昌,决定带领百姓推翻纣王的统治。

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熊飞到了他的怀里,这个梦预示着他能够找到一个贤人来帮助他。

过了几天,周文王在渭水边看见一位老人在钓鱼,他上前询问,发现这就是他要的贤人。

这位老人就是姜子牙,是历史上有名的智者。

周文王带人到渭水边迎接他,任命他为宰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泾渭分明的奇观发生地
“泾渭分明”这个成语其实是源自自然景观。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和渭河在西安市高陵区交汇时,会呈现出一清一浊,清水浊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形成了一道非常明显的界限。

而呈现出一种尤为壮观的景象,河流里面的水也是一清一浊,给人一种同流一河但互不相融的壮丽景观,也形成了比较明显的界线,后来人们就用泾渭分明来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界线,也形容人的一种精神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