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语文总复习验收达 标练(十九)“文言文阅读”综合 提能练(二)剖析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粱鼎,字凝正,益州华阳人。
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甲科,解褐大理评事、知秭归县,再迁著作佐郎。
知吉州,民有萧甲者,豪猾为民患,鼎暴其凶状,杖脊黥.面徙远郡。
太宗尤赏其强干,代还,锡绯鱼,旧例当给银宝瓶带,太宗特以犀带锡之,记其名于御屏。
至道初,鼎建议兴三白渠,及陈、许、邓等数州用水利垦田,事具《食货志》。
徙陕西。
二年五将分道击李继迁,李继隆擅出赤柽路无功,还奏军储失期,鼎坐削三任。
复为殿中丞,领.职如故。
以母老求郡,历知徐、密二州。
真宗践位..,复旧官。
时三司督逋负严急,有久被留系者,命鼎按籍详定,多所蠲免。
逾月,拜右谏议大夫。
时西鄙未宁,建议陕西禁解池盐,所在官鬻,诏从之。
议者多言:“边民旧食青盐,其价甚贱。
洎禁青盐以困贼,令商贾入粟,运解盐于缘边,价直与蕃盐不相远,故蕃部赍盐至者,不能货鬻。
今若禁解池盐,与内地同价,则民必冒禁复市青盐,乃资盗粮也。
”时刘综为陕西转运使,鼎奏罢之。
综归朝,亦密陈其非便。
鼎既行,即移文禁止盐商,所在约束乖当,延州刘廷伟、庆州郑惟吉皆不从规画。
鼎奏运咸阳仓粟以实边,粟已陈腐,鼎即与民,俟秋收易新粟,朝廷闻而止之,上封章密陈其烦扰者甚众,鼎始谋多沮,遂令林特乘传与鼎等同议可否,于是依旧通盐商鼎坐首议改作非是诏罢度支使守本官未几丁内艰起复卒年五十二。
鼎伟姿貌,磊落尚气,有介节,居官峻厉,名称甚茂。
好学,工篆、籀。
尝著《隐书》三卷,《史论》二十篇,《学古诗》五十篇。
(选自《宋史•梁鼎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于是依旧通盐商/鼎坐首议/改作非是诏/罢度支使守/本官未几/丁内艰/起复/卒/年五十二B.于是依旧通盐商/鼎坐首议改作非是/诏罢度支使/守本官/未几/丁内艰/起复/卒/年五十二C.于是依旧通盐商/鼎坐首议/改作非是/诏罢度支使守本官/未几/丁内艰/起复/卒/年五十二D.于是依旧通盐商/鼎坐首议改作非是/诏罢度支使/守本官未几/丁内艰/起复/卒/年五十二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平兴国是北宋君主宋太宗的一个年号,表示要成就一番新的事业。
(完整word版)2018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含答案)汇总,推荐文档

2018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汇总(含参考答案)全国卷Ⅰ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鲁芝字世英,扶风郡人也。
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
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
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
举孝廉,除郎中。
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
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②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祚..,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
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
其为人所重如是。
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
帝为举哀,赗赠有加,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10.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论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2018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含答案汇总

2018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汇总(含参考答案)全国卷Ⅰ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4小题,19(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鲁芝字世英,扶风郡人也。
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
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深敬重之。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
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
举孝廉,除郎中。
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
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数年间旧境悉复。
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夏慕德,老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
及幼赴阙..②之位,一旦以罪见黜,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舍此而去,!孰敢不从! 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欲就东市,岂不痛哉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素无居宅,帝以芝清忠履正,武帝践祚,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位特进,于是征为光禄大夫,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给吏卒,门施行马。
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上不从。
其为人所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如是。
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
帝为举哀,赗赠有加,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分10.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赦//宣帝嘉之/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当死爽懦惑不能用A./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而不诛赦而/不苟免//宣帝嘉之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B.爽懦惑不能用/俄而起为并州刺史不诛/赦宣帝嘉之/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当死遂委身受戮C. 爽懦惑不能用//芝坐爽下狱///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而不诛/赦宣帝嘉之不苟免而口不论直志当死下狱芝坐爽遂委身受戮爽懦惑不能用D. //////////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而不诛 3分)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最新2018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汇编(附答案)

2018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分类汇编2018年高考语文浙江卷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颜太初杂文序司马光天下之不尚儒久矣。
今世之士大夫,发言必自称曰儒。
儒者果何如哉?高冠博带、广袂之衣谓之儒邪?执简伏册、呻吟不息谓之儒耶?又况点墨濡翰、织制绮组之文以称儒,亦远矣。
舍此勿言,至于西汉之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之欧阳歙、张酺、胡广,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充儒之名乎?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愤其然。
读先王之书,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
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
在其身与乡党无余,于其外则不光。
不光,先王之道犹蘙如也,乃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之得失,为诗歌洎文以宣畅之。
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
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
诗遂上闻,天子亟治牧罪。
又有郓州牧怒属令之清直与己异者,诬以罪,榜掠死狱中。
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素与令善,怜其冤死,作《哭友人》诗,牧亦坐是废。
于时或荐太初博学有文,诏用为国子监直讲。
会有御史素不善太初者,上言太初狂狷,不可任学官。
诏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临晋主簿。
太初为人,实宽良有治行,非狂人也。
自临晋改应天府户曹,掌南京学,卒于睢阳。
旧制,判、司、簿、尉四考,无殿负①,例为令录。
虽愚懦昏耄无所取者,积以年数,必得之。
而太初才识如此,举进士解褐近十年,卒不得脱判、司、簿、尉之列以终身,死时盖年四十余。
噫,天丧儒者,使必至于大坏乎!将大吠所怪,桀桀者必见锄也?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
在同州又得其所为《题名记》,今集而序之。
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
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车》诗,则不忘鉴戒矣:观其《逸党》诗,则礼义不坏矣;观其《哭友人》诗,则酷吏愧心矣;观其《同州题名记),则守长知弊政矣;观其《望仙驿记》,则守长不事厨传矣。
浙江省2018年高考语文(新课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能力训练:十九 Word版含答案

专题能力训练十九名篇名句默写(A)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任重而道远。
,不亦重乎?(《论语》) (2)数罟不入洿池,。
斧斤以时入山林,。
(《寡人之于国也》) (3)桑之落矣,。
自我徂尔,。
(《诗经·氓》) (4)天高地迥,;兴尽悲来,。
(王勃《滕王阁序并诗》) (5)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欲寄彩笺兼尺素,?(晏殊《蝶恋花》) 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关山难越,;萍水相逢,。
(王勃《滕王阁序并诗》) (2),,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苏洵《过秦论》) (3)驾一叶之扁舟,。
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4)此去经年,。
,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5)八佾舞于庭,,?(《论语》) 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士不可以不弘毅,。
,不亦重乎?(《论语》) (2)四美具,二难并。
,。
(王勃《滕王阁序并诗》) (3),。
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 (4)世人皆浊,?众人皆醉,?(《楚辞·渔父》)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李白《将进酒》) 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佳木葱茏而可悦。
草拂之而色变,。
(欧阳修《秋声赋》)(2),;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3)。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杜牧《阿房宫赋》) (5)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司马迁《报任安书》)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
夕阳古道无人语,。
(王实甫《长亭送别》) (2),此时无声胜有声。
,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 (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
(李白《蜀道难》) (4)子曰:“不愤不启,。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9 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案)(含解析)

专题19 论述类文本阅读课标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调整幅度不会太大,将基本保留现有模式,但选材的范围有可能继续扩大。
从选材看,①多从阐释文化经典、弘扬传统文化、介绍民间艺术等方面选取文本;②文本多为社科类文章,内容有极为丰富的文化积淀和极强的历史厚重感。
篇幅在千字左右。
从考查点看,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课标全国卷的考查热点。
一、如何从整体出发迅速读懂论述类文本近年来的高考阅读题,大多从整体着眼命制,试题往往关涉全篇内容。
许多考生面对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题,往往习惯先看题,然后按“题”索“文”,以求速战速决。
其实,这种由局部到整体的阅读,甚至只有局部没有整体的阅读,往往会因为主旨把握不准、信息掌握不全、内部关系梳理不顺而导致答题的失准、错位或遗漏,结果是欲速不达。
要改变这种错误的阅读方式,应注意以下几点:1.写了什么——抓住文本重要信息要养成边读边筛选的习惯,抓住文本的重要信息:①与论点有关的信息,如最能表现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对相关问题或现象进行肯定或否定评价的句子等;②和论据有关的信息,如对基本概念、新的知识的解释和阐述,对一些重要问题的具体表现的论述等;③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如各段的起始句、结论句以及过渡句等;④有重要意义的修饰语、限制语等,诸如也许、可能、大概、部分、最、目前、之外、唯一等。
2.为什么写——分析作者观点态度对直接表达作者观点态度的文本,要能准确地找出表达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明确作者赞成或反对什么、喜欢或厌恶什么、提倡或否定什么。
对作者观点态度较为隐晦含蓄的文本,要能够从文中具体的论述中辨别筛选、分析归纳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3.怎么写的——把握文本结构脉络把握文本的结构脉络,要根据文本材料安排的顺序,弄清文本各段落的大意,了解全篇的结构层次,明确作者的论证思路。
二、掌握圈点标画的速读方法1.圈点文中体现作者观点的语句作者观点的表述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形:判断(是、不是)、总结(总之、在我看来、由此看来)、假设(如果、那么)、比较、对比、引述、转折、因果、递进等。
2018浙江省高考语文二轮专题温习组合训练19Word版含答案

小题组合训练19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历时:20分钟)1.以下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我在琢磨中再次抬起头,仰望古塔上的一团绿荫和遨翔在它周围的鸟儿,我分明感觉飞鸟才是给这树、这塔以生存的施与者。
因为塔内堆积的鸟粪给盘根错结的根蔓.(wàn)提供了必要的养分,使宛假设蛇虬.(qiú)的根茎不断延伸。
B.从建康村再往前走几千米,即是骆驼城了。
它孤零零地矗.(chù)立在荒漠当中,落寞而沧桑,暴风咆哮着卷起尘土,使得这座屠城迷离在风沙当中。
眼下,晚风咆哮,帐篷摇曳.(yè),四野看不到一个行人。
C.行人安详自假设地在马路中间行走,车就不敢开快。
自行车紧按着铃,也白搭,人们置假设罔闻。
只是,切莫以为那个地址都是些俚.(lí)俗的生活,在那些低檐窄户的后头,僻静的弄.(lòng)堂里,也蜇居着一些高雅的狷介的人一辈子。
D.流动的瀑布结冰后,一改旧日倾泻直下的风格,而是层层叠叠,“流动”似.(sì)的蔓延到了石壁周围,有的凝铸成玉琢的佛塔,有的变幻成冲天的利剑,有的绽放成水晶的莲花,令人砰然心动。
当气温渐降,冰河渐封,美好的冰瀑奇景便应.(yīng)运而生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3题。
沙漠滩以其简单的灰褐色顽固地撞击..着我的视线,举目所见处,是一片苍茫辽阔..的灰暗。
单调的色彩,令人无聊厌倦,昏昏欲睡。
【甲】亨导把我从迷蒙中震醒,把总想结合在一路的上下眼睑毫不客气地撑开;车窗外,偶然有漠风夹杂着沙尘奔驰而来,绝尘而去,卷起几片梭梭草的残枝在空中翻着跟头从眼前飘过。
合法一双眼睛被灰蒙蒙的色调折磨得疲惫不堪时,一汪绿色的泉水就如此不经意间突兀地出此刻我的眼前,如戴着黄色面具的少女,只露出一只水汪汪的大眼睛。
我这双疲惫无神的眼睛,碰到这碧绿清澈的眼睛时,刹时敞亮了起来。
【乙】眼睛锁定目标,心无旁骛....,大步流星地走近,只想靠近沙漠大漠中那独特的泉,那让无数游人顶礼膜拜的泉上,那引无数摄影家魂牵梦萦的泉,那令无数文人雅士咏之记之的泉。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达标检测试题(附答案)

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达标检测试题(附答案)2018届高考语复习达标检测试题(附答案) 2018届高考语复习达标检测试题(附答案)5达标测评卷(十八)论述类本阅读一、(2018 东潍坊高三统考)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3题。
儒释道互补与心态和合对于和合化,可以从多角度解读。
有人从中读出一种化战略,有人从中读出一种社会理想,都讲出了一番道理。
我别出心裁,想把合和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
在我看,“和合”一词中的“合”,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神诉求的集合。
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具备两个以上要素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合”;倘若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了。
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
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
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
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
显而易见,这种意义上的“和”,有别于“同”,故而孔子力主“和而不同”。
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协调起,进入“和”的心态,绝非易事,仅靠一种学说,显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学说。
在传统化资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
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拿得起”;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有为”;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张”。
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干事,主张积极有为。
道家的精神趣旨是“想得开”;用两个字说,叫做“无为”;用一个字说,叫做“弛”。
道家的趣旨与儒家似乎相反,实际上互为补充。
学会紧张,是一门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九)“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二)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钟同,字世京,吉安永丰人。
父复,宣德中进士及第。
历官修撰,与刘球善。
球上封事,约与俱,复妻劝止之。
球诣复邸,邀偕行。
复已他往,妻从屏间詈曰:“汝自上疏,何累他人为!”球出叹曰:“彼乃谋及妇人。
”遂独上奏,竟死。
居无何,复亦病死。
妻深悔之,每哭辄曰:“早知尔,曷若与刘君偕死。
”同幼闻母言,即感奋,思成父志。
尝入吉安忠节祠,见所祀欧阳修、杨邦乂诸人,叹曰:“死不入此,非夫也。
”景泰二年,举进士,明年授御史。
怀献太子既薨,中外望复沂王于东宫。
同与郎中章纶早朝,语及沂王,皆泣下,因与约疏请复储。
五年五月,同因上疏论时政,遂及复储事,其略曰:近得贼谍,言也先使侦京师及临清虚实,期初秋大举深入,直下河南。
臣闻之不胜寒心,而庙堂大臣皆恬不介意。
昔秦伐赵,诸侯自若,孔子顺独忧之,人皆以为狂。
臣今者之言,何以异此。
臣草茅时闻寺人构恶戕戮直臣刘球遂致廷臣箝口假使当时犯颜有人必能谏止上皇之行何至有蒙尘之祸。
……父有天下,固当传之于子。
乃者太子薨逝,足知天命有在。
臣窃以为上皇之子,即陛下之子。
沂王天资厚重,足令宗社有托。
伏望扩天地之量,敦友于之仁,蠲吉具仪,建复储位,实祖宗无疆之休。
疏入,帝不怿,下廷臣集议。
宁阳侯陈懋等请帝纳其言,因引罪求罢……左右言事由同倡,帝乃封巨梃就狱中杖之,同竟死。
时年三十二。
同之上疏也,策马出,马伏地不肯起。
同叱曰:“吾不畏死,尔奚为者?”马犹盘辟再四,乃行。
同死,马长号数声亦死。
英宗复位,赠同大理左寺丞,录其子启为国子生,寻授咸宁知县。
启请父遗骸归葬,诏给舟车路费。
成化中,授次子越通政知事,给同妻罗氏月廪。
寻赐同谥恭愍,从祀忠节祠,与球联位,竟如同初志。
(选自《明史·钟同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草茅时闻寺人/构恶戕戮直臣刘球/遂致廷臣箝口/假使当时犯颜有人/必能谏止上皇之行/何至有蒙尘之祸B.臣草茅时/闻寺人/构恶戕戮直臣刘球/遂致廷臣箝口/假使当时犯颜/有人必能谏止上皇之行/何至有蒙尘之祸C.臣草茅时/闻寺人构恶/戕戮直臣刘球/遂致廷臣箝口/假使当时犯颜有人/必能谏止上皇之行/何至有蒙尘之祸D.臣草茅时/闻寺人构恶/戕戮直臣/刘球遂致廷臣箝口/假使当时犯颜有人/必能谏止上皇之行/何至有蒙尘之祸解析:选C 在给文言文断句时,要考虑文言文的句意及句子结构,运用排除法得出答案。
在这道题中,“闻寺人构恶”“戕戮直臣刘球”结构完整,句意通顺,其前后应断开,故选择C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宣德、景泰都是明朝皇帝的年号。
如宣德炉,即明宣德年间所造的铜香炉;景泰蓝,即明景泰年间盛行的工艺品。
B.御史是中国古代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
例如宋代的包拯就做过御史,他以刚正不阿、铁面无私著称。
C.薨是死亡的用语之一,天子死叫“崩”,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的死叫“薨”,大夫死叫“卒”,士死叫“不禄”。
D.庙堂,宗庙之堂。
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中的“庙堂”便是此含义。
同时庙堂也借指朝廷。
解析:选D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中的“庙堂”指朝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钟同的父亲钟复,死于病,而非死于谏,钟复的妻子对这事很后悔。
钟同幼小时听到母亲说起这事就非常感奋,想完成父亲的志向。
B.怀献太子死后,朝廷内外都希望恢复沂王的储君身份。
钟同与郎中章纶上早朝时,谈及沂王,都流下了眼泪,于是一同上书,陈述复储之事。
C.钟同冒死上书,所骑的马伏在地上不肯走,钟同叱骂道:“我不怕死,你怕什么?”钟同死后,他的马长号数声后也死了。
D.明英宗复位后,追赠钟同大理左寺丞的名号,录用他的儿子钟启为国子生,不久又授官为咸宁知县。
钟启请求将父亲的遗骸归葬老家,英宗下诏拨给舟车路费。
解析:选B “钟同与郎中章纶上早朝时,谈及沂王,都流下了眼泪,于是一同上书,陈述复储之事”错误,原文说“同因上疏论时政,遂及复储事”,是钟同一人上书议论时政,于是谈及复储之事,选项中对“同”理解有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球诣复邸,邀偕行。
复已他往,妻从屏间詈曰:“汝自上疏,何累他人为!”译文:(2)寻赐同谥恭愍,从祀忠节祠,与球联位,竟如同初志。
译文:参考答案:(1)刘球到钟复的住所,邀请钟复一同前往上书。
钟复已经到别的地方去了,钟复的妻子从屏风的缝隙中责骂道:“你自行上书就好了,为什么要连累别人呢!”(关键点:“诣”“詈”“累”)(2)不久,朝廷赐予钟同谥号恭愍,附祭忠节祠,牌位与刘球相连,竟然像钟同当年的志向一样。
(关键点:“寻”“从祀”“竟”)参考译文:钟同,字世京,吉安永丰人。
他的父亲叫钟复,宣德年间考中进士。
历任修撰,和刘球关系很好。
刘球上密封的奏章议论政事,约请他一起参加,钟复的妻子劝说阻止他。
刘球到钟复的住所,邀请钟复一同前往上书。
钟复已经到别的地方去了,钟复的妻子从屏风的缝隙中责骂道:“你自行上书就好了,为什么要连累别人呢!”刘球出来叹息说:“他竟然和妇人商量。
”于是独自上奏章,最后死去。
没过多久,钟复也病死了。
他妻子很后悔这件事,每次哭泣就说:“早知道这样,为什么不和刘球君一起死。
”钟同在小时候听到母亲说的话,就感慨激动,想完成父亲的志向。
他曾经进入吉安的忠节祠,看见所祭祀的欧阳修、杨邦乂等人,叹息说:“死了不能进入到这里,不是大丈夫。
”景泰二年,考中进士,第二年授予御史的官职。
怀献太子死后,朝廷内外都希望接回沂王立为太子。
钟同和郎中章纶上早朝,谈论到沂王,都流下眼泪,于是相约上书请求恢复太子的职位。
五年五月,钟同借着上书讨论当时的政务,于是谈到恢复太子职位的事情,文中大略说:近来得到贼寇的谍报,说也先派人侦察京城和临清的虚实,约定在初秋大举深入侵犯,直接攻下河南。
臣听说这件事后非常担心,当时朝廷大臣都处之泰然,满不在意。
以前秦征伐赵,诸侯镇定自若,只有孔子顺担忧这件事,人们都认为他癫狂。
臣现在所说的话,与他有什么区别。
臣在当百姓的时候,听说宦官捏造罪名害人,杀害直臣刘球,于是使朝廷大臣闭口不敢说话。
假使当时有人敢于冒犯皇帝的尊严,必定能够劝谏阻止上皇的做法,怎么会有蒙尘的灾祸。
……父亲拥有天下,本来就应该把它传给儿子。
以前太子死去,足以推知天命的存在。
臣私下认为上皇的儿子,就是陛下的儿子。
沂王天资厚道稳重,足以让国家有所寄托。
希望扩大天地的气量,崇尚兄弟的仁爱,选择吉期举行仪式,设立恢复太子职位,实在是祖宗无尽的福禄。
奏书送进宫里,皇帝不高兴,下交朝廷大臣一起商议。
宁阳侯陈懋等人请求皇帝采纳他的话,于是承认罪过请求罢免……左右进言事情是由钟同倡导,皇帝于是用一根很大的木棒在监狱里杖打他,钟同最终被打死。
时年三十二岁。
钟同上书的时候,骑马出去,马趴在地上不肯起来。
钟同呵斥说:“我不怕死,你怕什么?”马还是逗留了很久,才出去。
钟同死后,马长长地嘶鸣几声后也死了。
英宗重新登上皇位,追赠钟同为大理左寺丞,录用他的儿子钟启为国子生,不久授官为咸宁知县。
钟启请求把父亲的遗骸送回家乡安葬,皇帝下诏给予车船路费。
成化年间,授予钟同的次子钟越通政知事,给予钟同的妻子罗氏月廪。
不久,朝廷赐予钟同谥号恭愍,附祭忠节祠,牌位与刘球相连,竟然像钟同当年的志向一样。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元文遥,字德远,河南洛阳人。
敏慧夙成,济阴王晖业每云:“此子王佐才也。
”晖业尝大会宾客,有人将《何逊集》初入洛,诸贤皆赞赏之。
河间邢卲试命文遥:“诵之几遍可得?”文遥一览便诵,时年十余岁。
济阴王曰:“我家千里驹,今定如何?”邢云:“此殆古来未有。
”起家员外散骑常侍。
遭父丧,服阕,除太尉东閤祭酒。
以天下方乱,遂解官侍养,隐于林虑山。
武定中,文襄征为大将军府功曹。
齐受禅,于登坛所受中书舍人,宣传文武号令。
杨遵彦每云:“堪解穰侯印者,必在斯人。
”后忽被中旨幽执,竟不知所由。
如此积年。
文宣后自幸禁狱,执手愧谢,亲解所著金带及御服赐之,即日起为尚书祠部郎中。
孝昭摄政,除大丞相府功曹参军,曲机密。
及践祚,除中书侍郎,封永乐县伯,参军国大事。
及帝大渐,与平秦王归彦、赵郡王睿等同受顾托,迎立武成。
天统二年,诏特赐姓高氏,籍属宗正,子弟依例岁时入朝。
文遥历事三主,明达世务,每临轩,多命宣敕,号令文武,声韵高朗,发吐无滞。
齐因魏朝,宰县多用厮滥,至于士流耻居百里。
文遥以县令为字人之切,遂请革选。
于是密令搜扬贵游子弟发敕用之犹恐其披诉总召集神武门令赵郡王睿宣旨唱名厚加慰喻士人为县自此始也。
既与赵彦深、和士开同被任遇,虽不如彦深清贞守道,又不为士开贪淫乱政,在于季、孟之间。
然性和厚,与物无竞,故时论不在彦深之下。
初文遥自洛迁邺,惟有地十顷,家贫,所资衣食而已。
魏之将季,宗姓被侮,有人冒相侵夺,文遥即以与之。
及贵,此人尚在,乃将家逃窜。
文遥大惊,追加慰抚,还以与之。
彼人愧而不受,彼此俱让,遂为闲田。
(选自《北齐书·元文遥传》,有删改)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密令搜扬贵游子弟/发敕用之/犹恐其披/诉总召集神武门/令赵郡王睿宣旨唱名厚加慰喻/士人为县/自此始也B.于是密令/搜扬贵游子弟/发敕用之/犹恐其披诉/总召集神武门/令赵郡王睿宣旨唱名/厚加慰喻士人/为县自此始也C.于是/密令搜扬贵游子弟/发敕/用之犹恐/其披诉总召集/神武门令赵郡王睿宣旨/唱名厚加慰喻士人/为县自此始也D.于是密令搜扬贵游子弟/发敕用之/犹恐其披诉/总召集神武门/令赵郡王睿宣旨唱名/厚加慰喻/士人为县/自此始也解析:选D 解答本题,应该整体把握画波浪线部分的含意。
“于是密令搜扬贵游子弟”句子结构完整,其后需要停顿,排除B、C。
“恐”的宾语应该是“其披诉”,“诉”后要停顿,故选D。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家,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即受贬谪不做官被重新起用或平民做官。
B.祭酒,职官名,汉置六经祭酒,秩上卿,后置博士祭酒,为五经博士之首,指各类主管官,首席。
C.摄政,代替君主处理国政,在古代摄政的可能是朝廷重臣、太后或者太上皇。
D.赐姓,多指天子以国姓赐予功臣,以表恩宠;如汉代娄敬,高祖赐姓刘氏。
解析:选A “受贬谪不做官被重新起用”错误,应该是一个人由平民出身而晋升为官员。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文遥少年聪明,受人赞美。
元文遥被济阴王晖业称赞为有辅佐君王的才能,河间人邢卲看到十来岁的元文遥背诵文章的情况后说,元文遥大概是自古以来没有的神童。
B.元文遥突然入狱,数年后皇帝道歉。
齐朝时,突然有圣旨将元文遥囚禁,过了好多年,文宣帝亲自到监狱,握着元文遥的手道歉,并解下佩带、脱下衣服赏赐给他,任命他为尚书祠部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