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的物理性质
合成纤维特点

合成纤维特点合成纤维是指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人造纤维,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下面将从力学性能、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制造工艺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描述。
一、力学性能1. 高强度:合成纤维的强度通常比天然纤维高,可以达到甚至超过天然纤维的数倍。
这使得合成纤维在工业上具有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2. 高弹性:合成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可以经受较大的拉伸和变形而不破裂。
这种特性使得合成纤维在纺织品和复合材料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化学性质1. 耐酸碱性:合成纤维具有较好的耐酸碱性能,不容易被酸碱腐蚀,能够在酸碱环境下保持较好的性能。
这使得合成纤维可以应用于一些特殊的工业环境中。
2. 耐热性:合成纤维可以在较高的温度下保持较好的性能,有些合成纤维甚至可以耐高温达到几百摄氏度。
这使得合成纤维在高温环境下的应用得到了广泛推广。
三、物理性质1. 密度低:合成纤维的密度通常比天然纤维低,这使得合成纤维的重量轻,容易携带和加工。
同时,低密度也使得合成纤维具有较好的浮力,适用于水上运动和水上救生用品等领域。
2. 吸湿性差:与天然纤维相比,合成纤维的吸湿性较差。
这使得合成纤维在一些需要吸湿性能的领域应用受到限制。
四、制造工艺1. 可塑性强:合成纤维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以通过拉伸、挤出、喷丝等工艺制成各种不同形状和规格的纤维。
这使得合成纤维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2. 易于染色:合成纤维通常具有较好的染色性能,可以通过染色工艺使得纤维具有丰富多样的颜色。
这使得合成纤维在纺织品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五、应用领域1. 纺织品:合成纤维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行业,如衣服、床上用品、窗帘等。
合成纤维具有高强度、高弹性和耐磨损等特点,使得纺织品具有更好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2. 工业材料:合成纤维在工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制作复合材料、增强材料和绝缘材料等。
合成纤维的高强度和耐热性使得它在工业材料中发挥重要作用。
3. 医疗用品:合成纤维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医用纱布、手术衣和医用敷料等。
纤维的物理性质

整理课件
32
• (三)表征纤维光泽的方法与指标 • 1.以变角光度法为基础的表征方法 • (1)镜面光泽度 (2)对比光泽度
整理课件
33
2.以杰弗里斯迴转光度法为基础的表征 方法
3.以偏光光泽度法为基础的表征方法
Gp
I I
I// I//
整理课件
34
• 二、纤维的双折射
• 光线投射到纺织纤维上时,在界面上除了产生 反射光以外,进人纤维的光线将分解成两条折 射光,叫双折射。
• 两条折射光都是偏振光,振动面相互垂直。 • n∥—n⊥叫双折射差度或双折射率。
整理课件
35
• 三、纤维的耐光性
• 纤维在贮存和穿用过程中,因受各种大气因素 的综合作用,性能会逐渐恶化,如变色、变硬、 变脆、发粘、透明度下降、失去光泽、强度下 降、破裂等,直到丧失使用价值。这种现象叫 “老化” 。
• 2.外界因素的影响
• (1)温度 • (2)频率 • (3)回潮率及堆砌的紧密程度
整理课件
28
(二)介电损耗
• 介质损耗:纤维中的极性水分子,在交变 电场作用下,会发生极化现象,分子部分 地沿着电场方向定向排列,并随着电场方 向的变换不断地作交变取向运动,使分子 间不断发生碰撞和摩擦。要克服摩擦,就 要消耗能量,介质可以吸收一部分并把它 转变为热能,使介质发热。介质因发热而 消耗的能量,叫介质损耗。
CC01M 0(C 0wC0)
式中:C——湿纤维的比热(J/g·K),Co——干纤维的比热 (J/g·K),Cw——水的比热(J/g·K),M——纤维含水率。
纤维的比热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各种纤维比热 增大幅度不同。
整理课件
3
二、纤维的导热性
第8章_纤维的热学、光学、电学性质

始向高弹态转变的温
度称为玻璃化转变温
度Tg
玻璃态:聚合物在外力作用下的形变小,具有虎克弹性行 为;纤维坚硬,类似玻璃
玻璃化转变区:几乎所有物理性质,如比热、导热系数、 热膨胀系数、模量、介电常数和双折射率等,均发生突变
(三)高弹态
玻 璃
玻 璃 化
高弹态
III
态转
变
II
形 变
区
I
温度
当温度升高到某一程度时,形变发生突变,进入区域 II。当受力能产生很大的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 性能称高弹性,相应的力学状态称高弹态。
热力学性质: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纺织材料的 机械性质随之变化的性质
两相结构
结晶区:熔融前的熔融态,刚性体、强力高、 伸长小、模量大 ;熔融后的熔融态,黏性流动 体
无定形区:玻璃态、高弹态、黏流态
(一)熔点
熔点:晶体从结晶态转变为熔融态的转变 温度
低分子物的相变--熔点; 高聚物的融化--熔程 熔点受结晶度和晶粒状态影响
冷却速度:
高温处理后,应急速冷却,使相互位置快速冻结而 固定,形成较多的无定形区
膨体纱
第一节 热学性质
一、纺织纤维的导热与保温 二、纤维的热机械性能曲线 三、纤维的热塑性和热定型 四、纤维的耐热性与稳定性 五、纤维的热膨胀与热收缩 六、纤维的燃烧性能 七、纤维的熔孔性
纤维的耐热性
λ⊥ 0.1598 0.1610 0.1557 0.1934
1.6624 0.9745 0.7427 0.5934
0.2062 0.1921 0.2175 0.2701
—
—
—
—
影响导热系数的因素
纤维的结晶与取向
有序排列的晶格→导热系数↑ 热传导的各向异性
第三章 纤维的力学性质ppt课件

at a competitive price
fiber properties
length to width ratio
Primary fiber properties
strength flexibility
cohesiveness
Required for manufacturing or processing the fiber into yarn or fabric.
❖ 第二节:纤维拉伸曲线的基本特征和纤维 断裂机理P48
精品课件
拉伸断裂机理 1。原因:主链断裂;分子间滑脱。 2。影响纤维拉伸性能的因素 (一)内因: (1)大分子结构(大分子的柔曲性、大分子的 聚合度):大分子的平均聚合度↑,大分子结 合力↑,不易产生滑移,纤维的强度度:在纤维回潮率一定的条件下,
(3)功Work
❖拉伸曲线 ❖1、负荷伸长曲线 以负荷为纵坐标, 伸长为横坐标的拉 伸过程图。(如图) ❖2、应力应变曲线 以相对负荷(通常 以牛/特表示)为纵 坐标,伸长率为横 坐标得到的曲线。
精品课件
(二)拉伸图上的有关指标: 1、断裂点的指标 2、初始模量:纤维材料拉伸曲线的起始较直部分伸直延长线上 的应力与应变之比。
分的应力应变比值,即产生单位应变(1%伸长率) 时的应力值。 量纲:cN/dtex,g/den,Pa(Mpa,GPa)
PL E
L Nt
❖ 式中:E——初始模量(N/tex); P——M点的负荷(N);
△L——M点的伸长(mm); L——试样拉伸前长度(mm); Tt——试样线密度(tex)。
(2)屈服点确定:p43
luster
abrasion resistance
纺织物理第六章纤维的热学性质

定义
热容是描述物质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热量能力的物理量。
分类
根据热容与温度的关系,可分为定容热容和定压热容。在等温过程中,定容热容表示单位 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K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定压热容表示在等压过程中,单 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K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影响因素
物质的种类、温度和物态。
重要性及应用
重要性
热学性质是纤维的基本物理性能之一,对于纺织品的加工、性能优化以及穿着 舒适性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应用
纤维的热学性质在纺织品的加工过程中,如热定型、染色、印花等环节中有着 广泛的应用。同时,纤维的热学性质也直接影响着纺织品的保暖性、透气性、 舒适性等性能。
02
纤维的热学性质
热容
学习纺织材料的热防护 技术,如阻燃、隔热等 技术在纺织品中的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热氧化
纤维在高温下与氧气发生反应, 产生氧化产物,如二氧化碳、水 蒸气等。热氧化会导致纤维质量 减轻,性能下降。
热色效应
• 热色效应是指纤维在受热时颜色发生变化的现象。不同纤维的 热色效应不同,有些纤维在受热时会变色,而有些则不会。热 色效应在纺织品加工中具有重要应用,如染色、印花等。
热防护与阻燃
热分解温度
热分解温度是指纤维材料开始发生分解反应的温度。通过测定热重曲线,可以得 到纤维材料的热分解温度和分解速率等数据。
热处理与加工性能测试
熔融温度与黏度
熔融温度是指纤维材料开始熔化的温度,黏度则表示纤维材料在熔融状态下的流动性能。这些数据对于纤维的加 工工艺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热加工温度范围
热防护
纤维的热稳定性与其热防护性能密切 相关。热防护性能好的纤维能够在高 温下保持较好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 性,不易燃烧或分解。
第5章 纤维的力学性质

纤维的力学性质
纤维的拉伸性质
拉伸性能指标 拉伸曲线 拉伸断裂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拉伸性质的测量
纤维力学性能的时间依赖性
应力松弛与蠕变 动态力学性能 纤维的弹性 纤维的疲劳
纤维的弯曲、扭转与压缩 纤维的表面力学性质
应力松弛(stress relaxation)
定义:在一定变形条件下,纤维内力随时间 增加而逐渐衰减的现象
纤维的力学性质
纤维的拉伸性质
拉伸性能指标 拉伸曲线 拉伸断裂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拉伸性质的测量
纤维力学性能的时间依赖性
应力松弛与蠕变 纤维的弹性 纤维的疲劳
纤维的弯曲、扭转与压缩
支点
重锤杆 L
上夹头
指针 标尺
纤维 G1
下夹头
G 转动机构
摆锤式强力仪
种类:Y161型单纤维强力机,Y162束纤维强力机, Y371型缕纱强力机和Y361型单纱强力机等
力传感器
上夹头 试样 v
下夹头
处
显示
理
单 元
打印绘图仪
换算单元 △l=vt
电子强力仪
Instron材料试验机(万能材料试验机),属于等速伸长型。 备有不同负荷容量的传感器,可以分别测定纤维、纱线、织 物或绳索的拉伸性能。 配有不同形式的夹头装置和附件,可以作拉伸、压缩、剪切、 弯曲和摩擦等性能。 可以进行定负荷或定伸长反复拉伸疲劳实验。 配有专门小气候,可在不同湿度条件下进行力学性能测定。
羊毛纤维在不同温度下的蠕变
伸长 (%)
负荷 (cN)
时间 (s)
羊毛纤维在不同负荷下的蠕变
提高温度和相对湿度可使纤维中大分子链间的次 价键力减弱,促使蠕变和应力松弛过程加速完成。
生产上可用高温高湿来消除纤维材料的内应力。
纺织物理 第三章 纤维的力学性质

亚麻 苎麻 棉 涤纶 锦纶 锦纶 蚕丝 腈纶 粘胶 醋酯 羊毛 应变 醋酯
以纤维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对比关系来分,拉伸曲线可分为三类: 1. 强力高、伸长率很小的拉伸曲线,如棉、麻等天然纤维。 2. 强力不高、伸长率很大的拉伸曲线,如羊毛、醋酯等。 3. 强力与伸长率介于一、二类之间的拉伸曲线,如蚕丝、锦纶、涤纶等。
• 断裂功指标 a. 断裂功W:是指拉伸纤维至断裂时外力所作的功,即负荷-伸长曲线下 的面积,表示材料抵抗外力破坏所具有的能量 。 b.断裂比功:是指拉断单位体积纤维或单位重量纤维所需作的功。实际应 用中,断裂比功用拉断单位线密度,1cm长纤维所需的功(N· cm)表示, 即断裂比功=断裂功/(线密度×夹持长度),其中断裂比功单位: N/tex; 断裂功单位: N· cm;线密度单位:tex;夹持长度单位:cm
聚乙烯(Polyethylene,PE)结晶度和性能的关系
结晶度% 密度kg· -3 软化点k 断伸率% m 65 75 85 95 0.92 0.94 0.96 0.97 373 383 393 403 500 300 100 20 冲击强度J· -1 抗张强度MPa m 854 427 214 160 137 157 245 392
五、纤维的结构不匀对拉伸性能的影响
• 纺织纤维存在不均匀性,如纤维与纤维之间,以及在同一纤维的 长度方向上,其大分子链排列的聚集态结构和横截面面积的变异 很大,纤维内部的结晶和无定形区的尺寸大小,结晶的完整程度 千差万别。 • 单纤维的断裂强力是由这根纤维的最弱截面处的强力决定的,试 样长度越长,最弱截面(弱环)出现的概率越大,纤维的强力也 越低。 • 1926年皮尔斯提出“弱环定律”:试样长度与断裂强力的理论关 系。
(3)分子链堆砌的紧密程度、结晶度
纤维素的物理与物理化学性质

12
② 游离水
——物理吸附
纤维物料吸湿达到纤维饱和点以后,水分子继续进 入纤维的细胞腔和各孔隙中,形成多层吸附水。称 为游离水或毛细管水,与纤维素无化学键连接。
吸附游离水无热效应及润胀。
13
3、棉纤维素的吸着等温曲线
吸湿后纤维发生润胀,但 不改变其结晶结构,X射 线衍射图不发生变化
吸着水只在无定形区,结 晶区没有吸着水分子。
解吸过程中,分子间氢键重新形成,游离羟基 与水分子间的氢键未完全可逆的打开,致使部 分水分子留着在纤维素上。
16
绝干纤维吸着水分会产生热量,此热量称为吸着热或 润湿热。 微分吸着热:纤维素吸收1g液态水时所放出的热量。
1.2-1.26kJ/mol,与氢键键能相同 ——氢键被破坏所释放出的能量。 表明:结合水是以氢键结合的。
能很好结合。需加入矾土作电解质,降低Zeta电位, 施胶料与纤维结合,达到施胶效果。 2、在使用酸性染料对纸张进行染色时,同样需要 改变Zeta电位,使染料被纤维吸附,达染色目的。
30
四、纤维素的热降解
热降解:指聚合物在单纯热的作用下发生的降解反应。
推测纤维素受热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物理化学反应:
游离水和结合水的去除 氢键受到破坏
第三节 纤维素的物理及物理化学性质
纤维、纤维素、纤维素纤维
纤维:人工合成或天然存在的细丝状物质。 植物纤维是植物细胞中一种两头尖、长比宽大几十倍的 纺锤状永久厚壁细胞,已经死亡的植物细胞。 纤维基本形态:细长锐端永久细胞。 纤维素:常温下不溶于水、稀酸、稀碱的D-吡喃葡萄糖 基以β-1,4苷键联接起来的链状高分子化合物 纤维素纤维:一般指纸浆纤维(不含或含少量木素)
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热塑性纤维的三态转变 • 热塑性纤维:物理状态随温度变化发生“三态 转变”的纤维。 • 1.三态转变的基本特征 • 玻璃态:在温度比较低时,纤维表现出有类似 于刚体的性能。 • 高弹态:温度升到相当高以后,纤维表现为有 类似于橡胶那样的性能。 • 粘流态:再升高温度,纤维表现为有类似于液 体的流动状态。
Back
第四章 纤维的物理性质
第一节 纤维的热性能
• 一、纤维的比热 • 纤维的比热,也称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 的纤维,在温度变化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 热量,即:
q c0 mT
式中:Co——干纤维的比热(J/g· K),M——干纤维的质 量, △T——温度的变化,q——纤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 • • • • • •
3.三态转变温度 (1)玻璃化温度(Tg) 指由玻璃态转变为高弹态时的温度。 (2)流动温度(熔点)(Tf) 指高弹态与粘流态的分界温度。 (3)其它特征温度 在玻璃化温度以下,邻近高弹态处就还可再分出一段 所谓“强迫高弹态”的区域,并把这一区域与典型玻 璃态之间的分界点定义为脆化温度。
O2的体积 LOI 100% O2的体积 N 2的体积
提高纤维阻燃性的方法:
• (1)在成纤高聚物的聚合阶段,加入反应型阻燃 剂作为共聚单体进行共聚阻燃改性。 • (2)在纺丝熔体或原液中添加阻燃剂,对纤维进 行共混阻燃改性。 • (3)复合纺丝阻燃改性,即采用复合纺丝法制备 具有芯鞘结构的阻燃纤维,芯层为普通纤维,鞘 层为共聚型或添加型阻燃纤维。 • (4)在普通纤维上与反应性阻燃剂进行接枝共聚, 或通过阻燃整理而赋予纤维以阻燃性,即阻燃改 性的表面处理法。
• 2.三态转变的分子运动机理
• (1)玻璃态 • 玻璃态时,分子热运动的能量很低,无法克服阻碍主链内旋转的 势能,对外表现就是仅有普弹形变的变形特性。 • (2)高弹态 • 高弹态时,分子因升温而获得的运动能量已足以克服阻碍内旋转 的能垒障碍,分子构象可改变。这个过程发生的形变值很大,且 能够回复。 • (3)粘流态 • 粘流态时,不仅链段能运动,且整个分子链也能运动,这时若加 以外力,就会出现“粘性流动”,即整个分子间的相对移动。形 变不可逆。
二、纤维的导热性
• 导热性:在有温差的情况下,热量从高温向低温传递的性质。 • 保暖性:抵抗这种传递的能力。 • 导热系数λ :当纤维材料的厚度为1m且两侧表面之间的温度差为1℃ 时,1h内从1m2的纤维面积中通过的热量(KJ)。
Qa F T t
单位:k J/(m· k· h)
热传导率k:在纤维材料的厚度为a的时候,通过该材料厚度的 热量。 Q 单位:kJ/(m2· k· h) k a F T t 式中:Q——通过制品的热量(KJ),a——制品的厚度 (m),F——制品的面积(m2),△T——温差(℃),t— —时间(h)。
上式表明:温度增加,松弛时间减少,过程 加快。
(二)热塑性纤维的热定型机理
• 利用三态转变温度:升温到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 将纤维变形,然后保持变形并降温使纤维回复到 玻璃态环境中,纤维变形即可被“定型”下来。 这一机理适用于大多数合成纤维,如涤纶、锦纶 纤维等。
六、纤维的热膨胀与热收缩
• (1)纤维的热膨胀:遵循固体材料在 热的作用下轻微膨胀的一般规律。 • (2)纤维的热收缩:一些具有三态转 变并通过热抽伸成形的热塑性纤维, 受热以后反而收缩,膨胀系数表现为 负值。
• 对含有水份的纤维,温度变化1℃时所吸 收或放出的热量,除纤维外,还有纤维 中的水份,湿纤维的比热为:
M C C0 (C w C 0 ) 100
式中:C——湿纤维的比热(J/g· K),Co——干纤维的比热 (J/g· K),Cw——水的比热(J/g· K),M——纤维含水率。
纤维的比热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各种纤维比热 增大幅度不同。
四、纤维的耐热性与难燃性
• (一)纤维的耐热性 • 纤维的耐热性:指纤维在高温下保持自身物理机 械性能的能力。 • 纤维的热稳定性:指纤维对热裂解的稳定程度。 受热温度超过 500℃时,纤维的热稳定性叫耐高 温性。 • 裂解:是指高分子主链的断裂,通常有热裂解和 化学裂解(氧化、水解等),且同时发生。
• (一)加热过程中的物相变化
• 纤维受热后,物理状态的变化有两种类型: • ( 1)先随温度升高脱去水份,然后氧化降解,直接由固 态裂解为气体和碳素残渣。如许多天然纤维素纤维、天然 蛋白质纤维、再生纤维。 • (2)先随温度升高脱去水分,随后纤维开始由固态(玻 璃态)转变为有高形变能力的高弹态,或者从近似于玻璃 态的低高弹态转变为高弹态,再继续升高温度,纤维成为 流动态的熔体(粘流态),再升高温度便开始热裂解。如 涤纶、锦纶等合成纤维。
• • • •
(二)纤维的燃烧性 易燃的:纤维素纤维、腈纶 可燃的:羊毛、蚕丝、锦纶、涤纶、维纶 难燃的:氯纶、聚乙烯醇-氯乙烯共聚纤维(维 氯纶) • 不燃的:石棉、玻璃纤维等 • 极限氧指数LOI(Limit Oxygen Index):材料 点燃后在氧-氮大气里维持燃烧所(1)纤维集合体的体积质量 • 有资料表明:纤维层的体积质量在0.03~0.06g/m3范 围时导热系数最小。 • (2)纤维回潮率:随着纤维回潮率的增高,纤维的导 热系数会增大,而保暖性下降。 • (3)温度:温度高时,纤维的导热系数稍有增大。
三、纤维的热裂解与纤维的三态 转变
五、纤维的热定形
• 热定型:指籍助热处理使纤维已获得的变 形被适当固定,固定可以是永久性的,也 可以是暂时性的。
纤维的热定型机理:
• (一)非热塑纤维的热定型机理 • 时温等效原理。
• 松驰时间和热定型温度之间的时—温等 效转换方程(阿累尼乌斯方程):
0e
E RT
式中的△E为纤维分子链上运动单元以某种方式运动 时需要的能量;T为绝对温度;R为气体常数;τ 为 松弛时间;τ o为初始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