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固定术的护理
石膏外固定病人的护理

石膏外固定病人的护理护理前准备:1.舒适的环境:确保病人所在的病房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噪音较小,且病床周围没有杂物。
2.仔细准确的观察: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和饮食情况,记录患者的血压、体温、呼吸、脉搏等基本生命体征。
3.心理疏导:石膏外固定可能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不便,护理人员应通过耐心倾听和沟通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1.保持皮肤清洁:每天检查患者外固定部位的皮肤情况,保持其干燥,防止细菌感染。
如发现皮肤红肿破损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2.确保血液循环:患者需要保持外固定部位的血液循环畅通,护理人员需定时提醒患者进行肢体活动,如活动手指、脚趾。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3.餐饮护理:根据患者手术后的饮食要求,合理安排患者的餐饮时间和营养摄入。
如需饮食辅助,应及时调整。
4.预防尿潴留:石膏外固定病人可能出现排尿困难或尿潴留的情况。
护理人员应定时询问患者排尿情况,若有需要则辅助排尿。
5.骨折护理:对于骨折病人,护理人员应稳定好患者的骨折部位,避免移动或外力伤害。
注意防止扭曲骨折部位导致骨折复位不良。
6.疼痛护理:对于疼痛的控制,护理人员需要观察患者疼痛程度,并根据医生的建议及时给予合适的止痛药物。
7.定期翻身: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容易使患者发生褥疮。
护理人员需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翻身,保持患者的身体舒适。
8.康复训练: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康复训练计划,护理人员需要协助患者进行相关训练,包括肌肉锻炼、关节运动等。
9.定期复查:外固定病人需要定期复查,包括X光片检查、石膏更换等。
护理人员需要及时通知患者复查时间,并协助患者前往医院。
10.安全宣教: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和家属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包括石膏保护、使用助行器具等。
以上是石膏外固定病人的护理内容,针对不同的病人需求,护理人员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严格按照医嘱执行。
同时,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提供温暖和安全的医疗环境,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石膏外固定的护理措施

石膏外固定的护理措施
一、抬高患肢
在石膏固定后,应将患肢抬高,以利于血液回流和减轻肿胀。
通常是将患肢抬高至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肿胀。
二、观察患肢
在石膏固定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情况。
包括皮肤颜色、温度、肿胀程度等指标。
如果发现患肢出现疼痛、肿胀、麻木、发冷、苍白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三、适当运动
在石膏固定期间,可以进行适当的肌肉运动,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可以进行肌肉收缩和放松练习,但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以免对骨折部位造成影响。
四、饮食调整
在石膏固定期间,应注意饮食调整,以促进骨折愈合和身体恢复。
应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如多吃鸡蛋、鱼、蔬菜、水果等食物。
同时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对伤口造成影响。
五、预防感染
在石膏固定期间,应注意预防感染。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避免伤口受到外界污染。
同时应注意观察体温等指标,如有发热等感染症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六、心理护理
在石膏固定期间,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紧张等情绪,因此应注意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应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解答患者的疑问,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同时患者自己也应积极调整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石膏固定后的护理措施

石膏固定后的护理措施引言石膏固定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骨折或其他骨骼损伤的方法。
石膏固定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和保护,并帮助骨骼恢复正常位置。
但是,在石膏固定期间,患者需要特别注意护理,以确保固定部位的合适愈合,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石膏固定后的护理措施。
简要概述石膏固定后的护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保持固定位置稳定、注意伤口护理、进行适当的锻炼、保持良好的饮食和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各项活动。
保持固定位置稳定石膏固定的目的是为了保持骨骼的稳定,所以患者需要尽量避免移动石膏部位,以免影响骨骼的愈合。
在保持固定位置稳定方面,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避免剧烈活动:患者需要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或活动,以免对石膏部位施加过大的压力,造成固定松动或移位。
•使用辅助工具:根据医生的建议,患者可以使用辅助工具如助行器、拐杖或轮椅,以减轻对石膏部位的负荷。
•避免湿润或潮湿:患者需要避免将石膏部位暴露在湿润或潮湿的环境中,以免影响固定效果或引发皮肤感染。
伤口护理石膏固定后,患者需要特别注意伤口的护理,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以下是伤口护理的注意事项:•保持伤口干燥:患者需要避免让石膏固定上的伤口受到水或其他液体的浸泡。
可以使用保护袋、防水材料或胶带将伤口覆盖起来,以保持伤口干燥。
•定期清洁:患者可以使用温水和肥皂进行定期清洁伤口,但要避免使用刺激性或有颜色的化学物质。
清洗后,应将伤口周围的皮肤轻轻擦干。
•观察伤口情况:患者需要每天检查伤口的情况,如有任何异常或感染迹象,应立即向医生咨询并接受相应治疗。
适当的锻炼除了保持固定部位稳定和注意伤口护理外,适当的锻炼也是石膏固定后的重要护理措施。
以下是一些适用于石膏固定患者的锻炼建议:•活动非石膏部位:如果患者有条件,可以进行非石膏部位的适当活动,如上肢轻柔屈伸运动。
这有助于增加血液循环和肌肉功能恢复。
•进行被允许的活动:根据医生的指导,患者可以进行一些被允许的活动,如指头的灵活运动或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训练。
石膏固定护理措施

石膏固定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一:
一、对石膏固定保持整洁:
1、准备特殊护理装备:石膏剪,布袋,冷水棉被,干棉被,塑料袋,密封胶带,棉签等。
2、清洁石膏固定:棉签沾70%酒精或清水湿拭石膏固定表面;用棉毛被涂抹药膏,彻底清洁石膏固定表面;用温水湿拭毛被,使其表面无任何水分;用布袋或聚乙烯塑料袋遮盖石膏固定表面,确保保持干燥。
3、用密封胶带封住石膏固定表面,以确保表面干燥,避免污染,并保持其形状良好。
护理措施二:
一、观察患者体征:
1、每日密切观察患者的轮廓,注意体内的变化,如水肿,红血丝,发热;
2、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频率,睡眠情况,行为及口腔环境;
3、记录以上各项指标,以便于比较变化。
- 1 -。
石膏固定护理措施

石膏固定护理措施
一、石膏固定护理措施
1、石膏固定护理
(1)对需要固定的病人,应先使用吸湿纱布,涂以消毒剂,然后贴上石膏;
(2)在将石膏贴上后,应注意严格按照图纸规定,一定要使固定程度符合生理需要,不能太过松,也不能太过紧;
(3)由护士隔天着病人体表,看病人能否感觉,检查有无肿胀或感染症状;
(4)每隔3天,护士应检查石膏是否太松或太紧,有无破裂或湿箱,及时调整;
(5)每次检查,护士要记录下调整后的石膏温度和程度。
2、预防石膏热胀
(1)在补石膏前,要先给病人检查好温度,以免影响温度感;
(2)在前病人身上补石膏前,应先用湿毛巾把病人表面覆盖,以减少接触温度,温热的石膏可先和水混合,并待其冷却后再用;
(3)补好石膏后,应先用冷水浸泡,以减轻病人的热胀痛苦;
(4)病人逃出床位时,应先拆除固定石膏,以免因运动过多而导致石膏太紧,影响血液循环。
- 1 -。
石膏固定护理常规

石膏固定护理常规护理问题1、有效固定的维持2、疼痛3、有周围神经血管功能障碍的危险4、长期卧床5、患肢肌萎缩、关节僵硬(潜在并发症)主要护理措施:石膏固定前护理1、卧位:平卧,软枕垫高患肢20—30°,维持患肢功能位,搬运、过床时,应双手平托患肢骨折端上、下部分。
2、皮肤准备:彻底清洁患肢皮肤,有伤口者协助医生清创换药。
石膏固定后护理1、卧位:平卧或侧卧,软枕垫高患肢20—30°,维持患肢功能位,搬运、过床时,应双手平托患肢骨折端上、下部分。
2、病情观察及专科护理:①观察肢体远端血运、温度、颜色、肿胀、感觉、足背动脉搏动和活动情况,如有剧痛、感觉麻木或血循环障碍等,应即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并进一步加强观察。
②疼痛者,与患者交流,指导看报纸、听音乐,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痛药。
③待石膏干固后搬运病人,保持石膏清洁、干燥、边缘整齐,光滑。
④局部有压迫症状或石膏内有腐臭味,即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⑤冬天予石膏固定部位以处的保暖。
3、诊疗:遵医嘱给药或使用骨创治疗仪镇痛、消肿4、饮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纤维素饮食。
5、基础护理:协助翻身,床上洗头1-2次/周,床上擦浴1-2次/日。
指导患者行床上排泄训练。
6、康复锻炼(指导):待石膏坚硬后早期指导患者行固定外肌肉,指(趾)踝关节的舒缩与伸屈活动,无禁忌者指导行足背的伸屈活动心理护理主要健康教育:1、了解病人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2、解释石膏固定目的、注意事项3、告知功能锻炼目的,指导行股四头肌、石膏固定以外肌肉的舒缩及关节、足部伸屈锻炼。
4、出院指导:包括服药、复诊时间、功能锻炼、自护知识)。
石膏绷带固定病人护理常规

石膏绷带固定病人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和观察要点
1. 患肢的皮肤及感觉情况
2. 患肢切口情况
二、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讲解石膏固定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2. 患肢皮肤清洁护理;
3. 患肢切口换药,避免环绕包扎;
4. 摆放患肢为功能位或所需要的特殊位置;
5. 骨隆突处使用石膏衬垫保护;
二术后护理
1.搬动病人时,用手掌平托石膏,禁用手指捏石膏,防止压迫性溃疡;
2.采取措施促进石膏早干;保护石膏形状,防止石膏折断;
3.保持石膏清洁,避免石膏污染或受潮;
4.抬高患肢,减轻肿胀;
5.密切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出现异常及时处理;石膏内有切口时注意有无出血;
6.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7.头颈胸石膏、石膏背心或髋人字石膏固定应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及石膏综合征症状,并及时给予处理;
8.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僵硬或肌肉萎缩;
三、健康指导要点
1. 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2. 定期复查,如患肢出现不适应及时就诊;
四、注意事项
1.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 保持石膏边缘部位的皮肤完整;。
石膏固定护理及并发症

石膏干固前的护理 1)加快干固:石膏从硬固到完全干固需要24---72小时;应创造 条件加快干固。 2)搬运:用手掌平托石膏固定的肢体,维持肢体的位置,避免 石膏折断; 3)体位:潮湿的石膏容易折断、受压变形。故须维持石膏固定 的位置直至石膏完全干固,病人需卧硬板床,用软枕妥善垫好石 膏术后8小时不要翻身,8--10小时后协助翻身。翻身及改变体位 时要注意保护石膏,避免折断。四肢包扎石膏时需将患肢抬高, 以察 a:观察皮肤色泽、温度; b:末梢血液循环,注意评估“5P”征:疼痛(pain)、苍白(pallor)、感觉 异常(paresthesia)、麻痹(paralysis)及脉搏消失(pulseless)。若有以上任何 一种异常,表明末梢循环障碍或神经受压,应立即通知医生采取措施,以 避免严重并发症; c:石膏有无潮湿、污染、变形或断裂;有无过紧或过松;有无异常热点; d:感染迹象e:石膏综合征; f:出血或渗血:注意石膏下有无出血或渗出。若血液或渗出液渗出石膏外, 用笔标记范围、时间,详细记录并报告医生。 2)皮肤护理 3)石膏清洁 4)石膏切开及更换 5)预防并发症:骨筋膜室综合征:主要由于骨筋膜室内压力增加 导致室内肌和神经缺血、水肿、血循环障碍而产生的一系列严重病理改变, 是一组症候群。常发生在受伤小腿和前臂的掌侧和背侧。临床表现为患肢 持续性剧烈疼痛、进行性加重,麻木,肤色苍白;肢体活动障碍,被动活 动时引起剧痛。 6)功能锻炼 :注意生命体征变化,石膏内有无异味,有无血象异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逐步硬化并放出热量 , 这是患者肢体有灼感,但灼 热感过 后病人又会因石膏未干 而感到湿冷, 这些都是正常现 象,对肢体不会有 任何影响, 要解除疑虑,固定后不 要随意
乱动,以免影响固定效果。在临 床上常用的有高分子夹板和普通 石膏两种材料。
高分子夹板和普通石膏的区别
高分子夹板:传统石膏的替代品、 固 化时间短、强度高、透气、易拆 除、x 线透视效果好。
石膏固定术后的常见并发症
1、骨筋膜室综合症
包扎过紧,肢体进行性肿胀时, 在前 臂或小腿造成骨筋膜室综合症, 因而石膏 松紧应适宜,严密观察肢 端血运。(骨筋 膜室综合症是指由 于骨筋膜室内急性严重 缺血而发生 的一系列病理改变,主要为不 同程 度的肌肉坏死和神经变性, 从而引起 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肢体坏死,甚至 肢体残废。)
学习目标
1、石膏固定的概述 2、熟悉石膏固定的操作要点 3、掌握石护理膏固定患者的并发症及护
理
石膏固定的概述
石膏固定是骨折复位后常用的外固定方 法之一,它使用简便易行, 固定作用可 靠,它使用方法简单, 硬化迅速,能够 随意和身体形态符 合,因此石膏固定在 骨科得到广泛 应用。 医用石膏是一种白 色粉末状熟石 膏,化学成CaSO4.2H2O , 当 使用石膏绷带包扎后,石膏和水发生
7、肌肉萎缩(废用性) 神经感受器刺激少,因而神经的 离心性冲
动降低,造成局部组织的血 液供应和物质代 谢降低。 8、关节僵直
肢体长时间固定而不注意功能锻炼时,静脉 和淋巴回流不畅,患 肢组织中浆液纤维渗出 物和纤维蛋 白沉积,使关节内外组织纤维性 粘 连,同时由于关节囊及周围肌肉的 挛缩, 关节活动可有不同程度的障 碍。
5.化脓性皮炎 固定部位皮肤不洁、有擦伤或软 组织挫伤
或因局部压迫而出现水泡, 因此,应将肢体 清洁干净,一般不 需剃毛,突出部位加以衬 垫,如有 伤口则更换敷料。 6、骨质疏松
大型石膏固定后,由于范围广、时 间长, 导致废用性骨质脱钙,骨质疏 松、泌尿系结 石,不利于骨折愈合及 骨折修复,因此应每 日做肢体按摩及 各关节活动锻炼。
位置
石膏固定术的禁忌症
1、 确诊或可疑伤口有厌氧细菌感染 者。 2、 进行性浮肿患者。 3、全身情况恶劣,如休克病人。 4、严重心、肺、肝、肾等疾病患者、 孕妇、进行性腹水患者禁用大型石膏。 5、新生儿、婴幼儿不宜长期石膏固定。
石膏固定的操作步骤
一、石膏绷带的包扎 包扎石膏的基本方法:环绕包 扎时,一般由肢体的近 端向远端缠 绕,且以滚动方式进行。切不可以 拉紧绷 带,以免造成肢体血液循环 障碍。操作要迅速、敏捷、 准确,两手互相配合,因石膏易于成形,石膏绷带的 包扎必须在成形前数分钟内,完成,否则可减低石膏 固定效 果。有创面者立将创面的位置标明, 以备开窗。
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必 要时洗胃。
石膏固定术后病人的护理
1、注意观察肢体的血液循环情况、 肿胀程度及运动感 觉的变化
2、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和淋巴 回流,减轻肿胀,患 肢抬高15-30 度。
1、石膏托:适用于四肢长管状骨折及四 肢软组织损伤 暂时固定,宽度包绕肢 体周径的2∕3,分石膏单托、 双托,厚 度一般为8-12层。
2、石膏管型:适用于四肢骨折固定或四 肢骨折内固定 术后。
3、肩人字型石膏:肩部、肘部及臂中骨 折或矫形术后
4、石膏背心:第二胸椎至第三腰椎 之间的脊柱损伤、结核或脊柱融合术 后。固定范围:前面起自胸骨柄,下 至耻骨联合;后面起自肩胛骨下角, 下至骶骨中部;侧面起自腋下8cm, 下至股骨大转子 5、髋人字型石膏:适用于髋部大腿 部骨折的病人,另外在某些矫形术后, 如股骨截骨术、髋关节融合术、髋关 节病灶清除术
9. 石膏综合征 常见于石膏背心固定术后的病 人,发生以急性胃
扩张为主要特征 的一系列生理改变。其原因⑴肠系 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横部⑵脊柱 腹部手术刺激神经 及后腹膜引起神 经反射性急性胃扩张⑶过度寒冷、 潮湿,也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应 注意:⑴包扎时不 宜过紧,上腹部 应留空隙⑵脊柱不宜伸展过度⑶促 进石膏快干⑷腹部热敷⑸少量多餐, 进食易消化的食 物。一旦发生,应 即剖开石膏,适当变换体位,持续
绷带基本缠绕方法
二、肢体位置
般肢体应固定在关节功能位。 ➢ 肩关节—外展75~9 0°、前屈 15~30°、不旋转 ➢ 肘关节—90°屈曲 ➢ 腕关节—15~30度背屈、稍尺偏 髋关节—外展
10~20°、屈曲10~15°、 无旋转 ➢ 膝关节—伸直或屈曲5~10 ° ➢ 踝关节—90°中立
几种常用的石膏类型
普通石膏:不透气、不透x线、怕 水。
临床特点对比表 对患者的好处
对医疗人员的好处 其他
可
常温可激活硬化
安全、透气、清凉 没有过敏反应
容易去出、卫生
20分钟内承受重 量
伤口容易留孔处理
无毒、无化学反 应
高分子夹板的使用方法 1、根据不同的部位选用相应的规格。 2、打开包装,取出夹板,在常温水 中浸没5-6秒并挤压2-3次。 3、取出后挤去或用干毛巾出去多余 水分。
小腿筋膜间室 前臂筋膜间室
2、神经损伤: 以腓总神经,尺神 经,桡神经较易发生
受压损伤, 故行石膏固定时,腓骨头、颈 部 与肘后及后上方均应加以软垫。 3、坠积性肺炎、褥疮、泌尿系感 染为长期 卧床的三大并发症。 4、压迫性溃疡
多因石膏包扎压力不均,石膏 变形,一 般病人表现为:局部持 续性疼 痛不适,溃 疡形成及组织坏死后, 石膏局部有臭味及 分泌物,应及时 开窗检查。
4、把夹板覆盖在需要固定的部位, 用绷带缠绕即可。
5.根据需要进行塑性。
石膏固定术的适应症
1、损伤治疗
⑴ 骨折整复后的固定,尤其是某些 小夹板 难以固定部位的骨折
⑵ 关节脱位复位后的固定 ⑶ 关节损伤的固定 ⑷ 周围神经血管肌腱断裂或损伤手 术修复
后的固定。
2、畸形预防、矫正治疗畸形,先天 性 髋关节脱位的维持固定 3、炎症局部制动,减轻或消除患肢 的 负重,以保护患肢。 4、成形术后固定,以保持肢体的特 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