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外固定的护理常规
石膏外固定病人的护理

石膏外固定病人的护理护理前准备:1.舒适的环境:确保病人所在的病房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噪音较小,且病床周围没有杂物。
2.仔细准确的观察: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和饮食情况,记录患者的血压、体温、呼吸、脉搏等基本生命体征。
3.心理疏导:石膏外固定可能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不便,护理人员应通过耐心倾听和沟通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1.保持皮肤清洁:每天检查患者外固定部位的皮肤情况,保持其干燥,防止细菌感染。
如发现皮肤红肿破损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2.确保血液循环:患者需要保持外固定部位的血液循环畅通,护理人员需定时提醒患者进行肢体活动,如活动手指、脚趾。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3.餐饮护理:根据患者手术后的饮食要求,合理安排患者的餐饮时间和营养摄入。
如需饮食辅助,应及时调整。
4.预防尿潴留:石膏外固定病人可能出现排尿困难或尿潴留的情况。
护理人员应定时询问患者排尿情况,若有需要则辅助排尿。
5.骨折护理:对于骨折病人,护理人员应稳定好患者的骨折部位,避免移动或外力伤害。
注意防止扭曲骨折部位导致骨折复位不良。
6.疼痛护理:对于疼痛的控制,护理人员需要观察患者疼痛程度,并根据医生的建议及时给予合适的止痛药物。
7.定期翻身: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容易使患者发生褥疮。
护理人员需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翻身,保持患者的身体舒适。
8.康复训练: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康复训练计划,护理人员需要协助患者进行相关训练,包括肌肉锻炼、关节运动等。
9.定期复查:外固定病人需要定期复查,包括X光片检查、石膏更换等。
护理人员需要及时通知患者复查时间,并协助患者前往医院。
10.安全宣教: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和家属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包括石膏保护、使用助行器具等。
以上是石膏外固定病人的护理内容,针对不同的病人需求,护理人员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严格按照医嘱执行。
同时,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提供温暖和安全的医疗环境,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石膏外固定后的护理要点

石膏外固定后的护理要点石膏外固定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治疗方法,用于固定骨折或关节损伤的治疗。
在石膏外固定后,患者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护理,以确保固定的有效性和患者的舒适度。
本文将介绍石膏外固定后的护理要点。
一、保持固定位置稳定石膏外固定的目的是固定骨折或关节,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保持固定位置的稳定。
护士应定期检查石膏的固定情况,注意固定带是否松动或磨损。
如发现有松动或磨损,应立即修复或更换固定带,以保持固定的有效性。
二、保持伤口干燥清洁在石膏外固定后,伤口处容易出现潮湿和感染。
因此,患者应定期更换石膏,并保持石膏周围的皮肤干燥清洁。
护士可以使用无菌纱布或棉签轻轻擦拭石膏周围的皮肤,避免使用含酒精的物质,以免对皮肤产生刺激。
三、注意疼痛管理石膏外固定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不适。
护士应及时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根据医嘱给予相应的镇痛药物。
同时,护士还可以教导患者进行疼痛缓解的方法,如冷敷或热敷等。
四、促进循环功能恢复石膏外固定会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容易导致肌肉萎缩和血液循环不畅。
因此,护士应教导患者进行肌肉收缩和舒张的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同时,护士还可以进行床边按摩,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功能。
五、预防并发症石膏外固定后,患者需要特别注意并发症的预防。
护士应教导患者正确的用具使用方法,如拐杖或助行器的使用姿势。
此外,护士还应教导患者避免过度活动或碰撞石膏,以免引起再次骨折或伤害。
六、提供心理支持石膏外固定对患者的生活和活动产生一定的限制,容易导致患者情绪低落和焦虑。
护士应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态度,并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生活方式,如阅读、听音乐等。
七、定期复查和康复训练在石膏外固定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和康复训练,以确保骨折或关节损伤的恢复。
护士应帮助患者安排复查时间,并记录复查结果。
同时,护士还可以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肌肉功能和关节活动。
总结起来,石膏外固定后的护理要点包括保持固定位置稳定、保持伤口干燥清洁、注意疼痛管理、促进循环功能恢复、预防并发症、提供心理支持以及定期复查和康复训练。
石膏外固定病人的护理

石膏外固定病人的护理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石膏外固定病人的护理一、目的①骨折愈合过程中,起固定、支持和保护的作用②预防及矫正畸形③肌腱及韧带扭伤后起保护的作用二、适应症①骨折复位后的固定②关节损伤或脱位复位后的固定③周围神经、血管、肌腱断裂或损伤、手术修复后的制动④急慢性骨、关节炎症的局部制动⑤畸形矫正术后矫形位置的维持和固定三、禁忌症①确诊或可疑伤口有厌氧菌感染者②进行性浮肿者③全身情况恶劣的患者,如休克患者④严重心、肺、肝、肾等疾病的患者、孕妇、进行性腹水者禁用大型石膏⑤新生儿、婴幼儿不宜长期石膏固定四、固定前的护理措施①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石膏固定的必要性②患者的体位一般保持于肢体功能位③皮肤的护理肢体皮肤清洁,但不需要剃毛。
若有伤口则用无菌纱布、棉垫覆盖伤口,避免使用绷带环绕包扎或粘贴橡皮胶④骨突部加衬垫常用的棉织套、棉垫等物,以保护骨突部的软组织,保护畸形纠正后固定的着力点,预防患者的四肢体端发生血液循环障碍五、固定后的护理措施一般护理1、石膏未干需转运患者时,应用手掌托起石膏,避免用手指捏石膏后压出凹陷2、应保持石膏表面清洁干燥,避免石膏被大小便污染3、帮助患者定时翻身更换体位,翻身时注意保护石膏形态,避免折断石膏4、石膏拆除应使用专业的工具,避免损伤皮肤体位患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20cm,以促进患者血液和淋巴回流,预防或减轻患者肢体肿胀观察1每天检查患者石膏边缘的皮肤,观察皮肤有无红肿,摩擦伤等早期压疮的表现2密切观察患肢远端血液循环,患肢感觉和运动情况,如患肢有剧痛、麻木、皮肤颜色苍白或变紫,应立即拆除石膏,紧急处理血液循环障碍3观察头颈部、胸部、腹部石膏固定的患者有无呼吸困难、腹部不适等现象4如有血渗到石膏表面时,可将血迹边界做好标记,并注明时间,以便日后观察出血是否继续5如石膏内散发有异臭味,表明石膏内有可能有压疮乃至伤口感染,应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六、健康指导1 鼓励患者及时说出身体的不适,及早发现问题2 不可在石膏表面放置重物,以免石膏断裂、变形、使骨折端再次移位3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石膏固定患肢功能锻炼的意义和方法,指导固定部位肌肉的等长收缩及邻近关节的功能锻炼,防止患肢肌肉萎缩4教会患者及家属避免石膏污染的知识与技巧:患者大小便时,应妥善放置便盆;及时清除伤口分泌物5教会患者及家属观察肢体血液循环障碍的先兆表现,并及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理6皮肤痒时,可用专用喷雾剂,或以冷风朝石膏开口吹,不可将任何物品(如棍子)深入石膏内,以免造成皮肤损伤7不可在石膏上涂油漆或用塑料布覆盖,使之不透气七、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预防及处理压疮:肢体某固定部位持续性疼痛、皮肤变红、黑,甚至发生坏死石膏内衬适宜,尤其是骨突处避免石膏上形成凹陷对肢体造成的局限性压迫。
石膏外固定的护理措施

石膏外固定的护理措施
一、抬高患肢
在石膏固定后,应将患肢抬高,以利于血液回流和减轻肿胀。
通常是将患肢抬高至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肿胀。
二、观察患肢
在石膏固定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情况。
包括皮肤颜色、温度、肿胀程度等指标。
如果发现患肢出现疼痛、肿胀、麻木、发冷、苍白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三、适当运动
在石膏固定期间,可以进行适当的肌肉运动,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可以进行肌肉收缩和放松练习,但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以免对骨折部位造成影响。
四、饮食调整
在石膏固定期间,应注意饮食调整,以促进骨折愈合和身体恢复。
应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如多吃鸡蛋、鱼、蔬菜、水果等食物。
同时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对伤口造成影响。
五、预防感染
在石膏固定期间,应注意预防感染。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避免伤口受到外界污染。
同时应注意观察体温等指标,如有发热等感染症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六、心理护理
在石膏固定期间,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紧张等情绪,因此应注意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应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解答患者的疑问,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同时患者自己也应积极调整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石膏外固定术后的护理常规

石膏外固定术后的护理常规石膏外固定是骨科常用的固定方法,适用于骨折、骨科手术后、骨与关节炎症、畸形等。
1.石膏未干透时,不够坚固,易变形断裂,也容易受压而产生凹陷,因此石膏须干硬后才能搬动病人,同时搬动时只能用手掌托起石膏而不能用手指,以免形成压迫点。
2.抬高患肢,一般高于心脏水平面20cm,使肢体处于功能位适当衬垫给骨突部减压:如下肢石膏固定后要用硬枕垫在小腿下使足跟部悬空,上肢石膏固定后,可用绷带悬吊将前臂抬高。
3.做好床头交接班。
①观察肢体末端血循环。
是否有发凉、发紫、发青,肿胀,活动度、感觉有否麻木、疼痛;如有须及时报告,可采取松开石膏,局部开窗减压等措施,不要随便给镇痛剂。
鼓励病人活动石膏近端及远端关节,做患肢等长收缩运动。
②观察出血与血浆渗出情况。
切口或创面出血时,血渍可渗透到石膏表面上,可沿血迹的边缘用红笔划图将出血范围定时作标志观察,伤口出血较多时可能从石膏边缘流出,因此要认真查看血液可能流到外面,棉褥是否污染。
③观察有无感染征象。
如发热,石膏内发出腐臭气味,肢体邻近淋巴结有压痛等。
4.观察有无足下垂、足背麻木等症状,预防石膏边缘压迫而致神经麻痹。
5.保持石膏的清洁,避免大小便污染,大便污染后应及时用清水擦去。
6.定时协助病人翻身,保持床单清洁、平整、干燥、无碎屑。
7.加强局部皮肤按摩。
用手指沾酒精伸入石膏边缘里面进行皮肤、尾骶部、足外踝未包石膏的骨突部位的按摩。
8.下床行走和功能锻炼:未固定的关节应尽量活动,早期可作被动活动,按摩帮助退肿,尽量应鼓励患者作主动锻炼。
1、注意保持伤肢正确的功能位置,伤肢外展30°〜40°,足部中立位。
2、保持牵引的效能,观察牵引装置是否正常,滑轮和牵引架是否松脱,牵引线与大腿是否在同一轴线上,牵引锤是否脱落,足底有无抵着床尾,致使牵引无效。
3、防止牵引针孔感染,注意牵引针有否滑动,观察针孔处皮肤有无发红、疼痛、渗出等,每日用75%酒精滴针孔两次,并随时保持针孔处皮肤及敷料的清洁干燥。
浅谈石膏固定病人的外科护理

浅谈石膏固定病人的外科护理骨折是外科常见的一种创伤性疾病,在治疗外伤骨折时,骨折复位后,通常采用的外固定方法有石膏绷带、夹板等。
石膏绷带固定在临床上常见的有三种:即单托、双托和管型。
现将石膏固定后临床护理中的体会浅谈如下。
一、对未干石膏的护理1.避免移动对于石膏未干的病人不可轻易移动,以免折断石膏。
搬动肢体、躯干时要整个托起,不能局部移动。
比如髓人字形石膏者只抬腰部和小腿,易致髓部石膏折断,所以要注意整个托起。
2.防止压痕石膏未干时,不能将肢体放在硬物上,而是需要衬垫覆盖橡胶布的钦枕,以防压瘪。
搬动肢体只能用手掌托起,而不能用手指力量,否则会集中引起石膏凹陷,造成压疮。
3.加快石膏干固石膏从硬固至完全干固。
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创造条件使石膏加快干固。
夏天,可以借助风吹日晒以加快石膏干固。
冬天及气温较低的环境可以借用烤灯、电吹风加快干固,对于大型石膏,可用特制的弓形烤架加快石膏的干因。
4.及时护理,避免压疮石膏固定后,护理人员应该及时询问病人,了解病情。
应及时采取措施,变换位置。
必要时要进行石膏开窗检查,解除原因,以免处理不及时产生压疮。
二、己干石膏的护理1.指导病人翻身干固后的石膏。
足部石膏固定的病人步行时,护理人员应用U型铁支架保护石膏。
老年病人受伤后需要长期卧床,有发生坠积性肺炎的可能,护理人员应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或取半卧位,鼓励病人深呼吸、咳嗽。
2.防止患者皮肤擦伤石膏干回后,边缘相当硬,直接接触身体容易擦破患者的皮肤,尤其是骨突部位。
如果压迫时间过长,会导致皮肤愤烂,形成渍窃。
因此护理人员要放置好衬垫,局部也可做手法按摩或酒精按摩,每日数次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患者皮肤擦伤。
3.功能锻炼护理人员要指导病人进行石膏未固定部位的等张运动和石膏固定部位的等长运动。
功能锻炼开始时不要着急,时间不宜过多,活动ffi围要适当,以能忍受疼痛为度,要逐渐加大活动量。
功能锻炼期间禁止强拉硬拽和捏揉,以免造成关节和肌肉的损伤。
石膏固定护理措施

石膏固定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一:
一、对石膏固定保持整洁:
1、准备特殊护理装备:石膏剪,布袋,冷水棉被,干棉被,塑料袋,密封胶带,棉签等。
2、清洁石膏固定:棉签沾70%酒精或清水湿拭石膏固定表面;用棉毛被涂抹药膏,彻底清洁石膏固定表面;用温水湿拭毛被,使其表面无任何水分;用布袋或聚乙烯塑料袋遮盖石膏固定表面,确保保持干燥。
3、用密封胶带封住石膏固定表面,以确保表面干燥,避免污染,并保持其形状良好。
护理措施二:
一、观察患者体征:
1、每日密切观察患者的轮廓,注意体内的变化,如水肿,红血丝,发热;
2、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频率,睡眠情况,行为及口腔环境;
3、记录以上各项指标,以便于比较变化。
- 1 -。
-石膏固定护理常规

石膏固定护理常规石膏绷带固定是矫形外科常用的外固定方法。
广泛用于:骨折,骨科术后、骨与关节炎症,畸形等。
1.护理评估1.1健康史:患者的年龄、身体素质、病因等的评估,以判断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可能。
1.2身体状况1.2.1局部:石膏固定的部位、范围、局部软组织损伤情况;固定石膏的松紧度、平整度、干固程度。
1.2.2全身:生命体征、受限程度、有无发生并发症的可能。
1.3心理社会反应:病人和家属对石膏固定的认知和支持程度。
1.4辅助检查:X线检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2.护理问题2.1焦虑/恐惧2.2疼痛2.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2.4潜在并发症2.5知识缺乏3.护理措施3.1石膏固定前的护理3.1.1四肢骨折病人,应抬高肢体,待肿胀消退后,再行石膏包扎固定。
3.1.2保持皮肤清洁,预防溃疡:包扎石膏前患肢皮肤用肥皂水洗净,如有伤口应换药,对骨隆突处加衬垫,防止压迫性溃疡。
3.2石膏固定后的护理3.2.3石膏固定后,肢体应置于功能位。
待石膏干固前用手掌平托,搁置于软枕上,切勿牵拉,压迫和活动石膏,以免引起石膏变形、折断和石膏凹陷处压迫血管、神经及软组织,导致肢体因缺血性坏死而形成溃疡。
3.2.2观察石膏有无渗血、渗液:观察石膏表面有无血迹渗出,伤口出血时,用记号笔标记出血渗出石膏的印记,动态评估出血程度,若血迹边界不断扩大,应及时通知医生紧急处理。
3.2.3观察血液循环:将患肢抬高15-20度,减轻肢体肿胀。
观察皮肤色泽、温度、感觉、活动、肿胀情况,若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2.4预防压疮:保持石膏清洁,勿受潮湿,边缘修剪整齐光滑。
禁用硬器皿伸入石膏内搔抓,以免损伤皮肤引起感染。
观察石膏边缘未包石膏的骨突处有无水肿、擦伤等早期褥疮症状,如发现红肿、擦伤应涂碘保护。
协助病人更换体位,保持床单位及病人衣裤的干净整洁。
3.2.5功能锻炼:膏固定后指导患者进行固定范围内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运动及邻近关节的运动,预防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膏外固定护理常规
以石膏绷带为材料进行骨折固定,或对某些骨病,畸形进行制动的一种先行固定方法。
一.按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石膏固定前的肢体或躯干应洗干净,如有伤口应换药。
三.作好解释工作,使患者能主动配合。
四.凡新上石膏的患者需床头交接班,倾听患者主诉,严密观察肢体血液循环及感觉运动状态,若患者主诉局部有固定性压
迫疼痛感或其它异常时,应及时报告医师,立即处理。
五.四肢术后石膏外固定者,须将患肢抬高,减轻肿胀。
六.石膏未干固的护理
1.石膏未干时,不应覆盖被物,如天气寒冷,盖被需用支架托
起,以防石膏变形,松散或折断。
温度低湿度大时,可用烤
灯,或用电吹风助干。
2.尽量不要搬动患者,若需变换体位,要用手掌托扶患肢,不
可用手指抓捏,以免在石膏上形成凹陷,引起肢体压疮。
七.石膏干固后护理
1.石膏干固后脆性增加,容易断裂,翻身或改变体位时要平托石
膏,力量要轻柔均匀,避免折断。
2.术后用石膏外固定者,应注意石膏内有无伤口渗血情况,如石
膏内有血迹渗出并逐渐扩大,为持续出血征象,立即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3.石膏固定后可指导患者进行肌肉舒缩和指(趾)关节远动。
如
病情允许,应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八.注意观察露在石膏外面的皮肤,特别时石膏边缘及未包石膏的骨突部位,要加强皮肤护理,如发现红肿,擦伤等早期压疮症状,要及时处理。
九.拆除石膏后,按“骨折患者功能锻炼法”进行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