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发生的年龄段

合集下载

乳腺癌死亡讨论

乳腺癌死亡讨论

乳腺癌死亡讨论乳腺癌死亡讨论1.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对乳腺癌死亡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包括风险因素、预防策略、诊断和治疗方法、病因分析等。

2.乳腺癌风险因素- 年龄:乳腺癌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女性,特别是50岁以上的女性。

- 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如BRCA1和BRCA2基因)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

- 家族史: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患病风险更高。

- 避孕方式:长期使用口服避孕药可能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 饮食习惯: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习惯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

3.乳腺癌预防策略- 定期乳房自检:女性可以自我触摸乳房,定期检查是否有异常。

- 定期乳腺摄影检查:乳腺X线摄影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病变。

- 健康饮食:均衡的饮食和摄入适量的纤维素等健康营养素有助于乳腺健康。

- 控制体重和进行适度运动:保持合适的体重和进行适度的运动可以降低乳腺癌的风险。

4.乳腺癌诊断和治疗方法- 早期诊断:通过乳房触诊、乳腺摄影检查、超声等方法可以早期发现乳腺癌。

- 手术治疗:包括乳腺癌切除手术、乳腺保留手术和淋巴结清扫术等。

- 放射治疗:通过放射线照射乳腺和淋巴结区域,以杀死癌细胞。

- 化学治疗:使用化学药物来杀死癌细胞,通常与手术和放射治疗组合使用。

5.乳腺癌病因分析- 基因突变:某些基因的突变会导致乳腺癌的发生。

- 雌激素水平:高雌激素水平与乳腺癌的发生相关。

- 肥胖和缺乏运动:肥胖和缺乏运动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 环境暴露:长期接触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化学物质可能增加乳腺癌风险。

附件:乳腺癌病例分析报告、乳腺癌治疗流程图、乳腺癌患者饮食指南。

法律名词及注释:- 侵权:违反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 赔偿:因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失需要进行的经济补偿。

- 法定责任:法律规定的一方对另一方负有的责任。

- 过失:未尽合理注意义务所造成的损害。

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

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

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80例乳腺癌患者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病理特征。

结果≥65岁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率、浸润性导管癌率、孕激动素受体(PR)阳性率、临床分期Ⅰ期率均低于0.05)。

结论0.05)。

3 讨论近年来,受女性生存压力增大、环境污染加剧等多因素影响,乳腺癌人群逐年增多,且呈年轻化趋势。

乳腺癌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在36~50岁,51~60岁居其次,最低年龄段为≥65岁,与报道中亚洲高发年龄符合。

研究示,病理类型是重要的对乳腺癌患者预后造成影响的因素,有文献指出,浸润性导管癌为最常见乳腺癌类型,本次研究中共61例,占76.3%,与文献报道的75%~84%一致。

浸润性导管癌在≥65岁患者中发病率低于<65岁患者,但小叶癌在此年龄段发病率却成高于<65岁患者显示,相较浸润性导管癌,小叶癌有相对理想的预后[2,3]。

就病理特征而言,年轻乳腺癌患者预后差,侵袭性强,年轻乳腺癌患者以浸润性癌为主,且多为浸润性导管癌,有研究示,其原发肿瘤直径也呈较大显示,pTNM分期较晚,HER-2呈高表达,是对预后造成独立影响的因素。

我国老年乳腺癌的原发病灶明显大于年轻患者,但有较低的局部淋巴结转移率,表明老年乳腺癌有较好的生物学行为。

有报道示,老年患者患小叶癌、小管癌及粘液癌的比例高于年轻患者,从组织学上分析,有更理想的预后[4-6]。

大量报道指出,年轻乳腺癌患者以肿瘤体积大、分期晚为主要表现,而老年患者与之相反[7,8]。

本次选取的病例,肿瘤T4期在≥65岁患者中占有较高比例,表明相较其他年龄段,原发灶呈更大显示。

TNM分期中,Ⅰ期在≥65岁患者中均居较低水平,Ⅳ期居较高水平,与部分文献报道不同,可能与我国妇女未彻底接受健康普查,特别是老年群体,乳腺健康常识缺乏,无法较好的对乳房自我检查,有乳房肿物出院时,也较少到院就诊相关,促使确诊时,病灶较大,临床分期较晚,严重者甚至已远处转移[4,5]。

乳腺癌

乳腺癌


血行转移

诊断及鉴别诊断

详细询问病史及临床检查后,大多数可得出诊断,部分患者 需细胞学或病理检查确诊。 鉴别诊断:




乳腺纤维腺瘤:好发于内分泌旺盛而调节紊乱的年轻妇女。肿块 明显,肿块圆形或扁圆形,一般在3cm以内。单发或多发,质坚 韧,表面光滑或结节状,分界清楚,无粘连,触之有滑动感。肿 块无痛,生长缓慢,但在妊娠时增大较快。 乳腺增生病:是由于内分泌的功能性紊乱引起,其本质既非炎症, 又非肿瘤,而是正常结构的错乱。一般有典型体征和症状,容易 区别。而硬化性腺病常在乳腺内有界限不清的硬结,体积较小, 临床上常难以与乳腺癌相区别,应通过多种物理检查来鉴别。 乳腺囊性增生病:多见于中年妇女,特点是乳房胀痛,肿块可程 周期性,与月经周期有关。 乳腺结核:多为胸壁结核蔓延而来,可溃破,并流出干酪样脓液。 注意检查时常发现有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同时存在。临床表现为 炎症性病变,可形成肿块,有时大时小的变化,也常伴有腋下淋 巴结肿大,临床有1/3的患者难以与癌相区别。
临床表现

乳腺轮廊改变:

当肿块较大时,乳腺可有局部隆起,乳腺增大。当肿瘤累及皮 肤或胸肌时,可使乳房变硬,缩小。病人端坐时,患侧乳腺可 提高。。 乳头回缩及朝向改变:乳头扁平、回缩、凹陷、朝向改变,直 至完全缩入乳晕下,看不见乳头。乳腺癌所致的乳头下陷与先 天性乳头内陷不同。后者经常可用手牵拉提出,而乳腺癌所致 的乳头回缩不可能被拉出,而且凹陷的乳头下或周围可扪及肿 块。 乳头的湿疹样改变:最初为乳头瘙痒,乳头上皮增厚、脱屑、 渗液,逐渐出现糜烂,糜烂而反复结痂、剁脱,乳晕皮肤剥脱 后出现红色肉芽,乳头可慢慢变平,最后消失。 乳头溢液伴肿块者,乳腺癌所占的比例较大。溢液可以是无色、 乳白色、淡黄色、棕色、血性等;可以呈水样、血样、浆液性或 脓性;溢液量可多可少,间隔时间也不一致。

乳腺癌的年龄特点与发病率分析

乳腺癌的年龄特点与发病率分析

乳腺癌的年龄特点与发病率分析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可发生在男性身上。

然而,乳腺癌的发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

本文将分析乳腺癌的年龄特点以及其对发病率的影响。

1. 乳腺癌在不同年龄段的发病率差异乳腺癌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差异。

通常可将年龄分为青少年期、成年期和中老年期。

研究发现,乳腺癌的发病率在中老年期达到高峰,而在青少年期和成年期相对较低。

2. 青少年期乳腺癌的发病率特点尽管青少年期乳腺癌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仍然存在。

这一阶段的乳腺癌较为罕见,约占所有乳腺癌病例的1%。

青少年期乳腺癌通常与遗传因素、家族史以及其他特定的基因突变相关。

早发乳腺癌往往对治疗更为敏感,但也容易被忽视。

3. 成年期乳腺癌的发病率特点成年期是乳腺癌的主要发病期。

女性在40岁至50岁之间往往是乳腺癌的高发年龄段。

与其他年龄段相比,此时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的波动及其与雌激素暴露的长期关联使得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增加。

此外,一些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也会对成年期乳腺癌的发病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如高脂肪饮食、缺乏体育锻炼、肥胖和吸烟等。

4. 中老年期乳腺癌的发病率特点中老年期是乳腺癌的高发阶段,尤其是在50岁以上的女性。

乳腺癌在这个年龄段的发病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

除了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外,其他因素如遗传因素、肥胖、生育与哺乳的历史以及绝经等也可能对中老年期乳腺癌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5. 年龄对乳腺癌发病率的影响总体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尽管乳腺癌主要影响中老年妇女,但并不意味着其他年龄段的女性可以忽视这个疾病。

随着人们对乳腺癌认知的提高以及早期筛查技术的发展,对于所有女性来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乳腺检查仍然至关重要。

结论乳腺癌的发病率与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

青少年期乳腺癌相对较罕见,而成年期和中老年期是乳腺癌的高发年龄段。

随着年龄的增长,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对于女性来说,根据年龄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策略和定期乳腺检查,可以提前发现乳腺癌,从而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乳腺癌分期_乳腺癌分期标准及寿命

乳腺癌分期_乳腺癌分期标准及寿命

乳腺癌分期_乳腺癌分期标准及寿命乳腺癌是一种让所有女性闻之色变的恶性肿瘤,发病年龄下至二十出头,上至七八十岁,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势态。

一般来说,我国大多数乳腺癌患者集中在45~55这个年龄段。

该病的本质其实就是恶性肿瘤,病变细胞多来自乳腺上皮组织。

虽然在我们生活中接触到的乳腺癌病例多为女性,但这并不是表示男性就是安全的。

通常在每100个患者中我们可以找到1位男士。

与心脏、肝脏等重要的器官相比,少了乳腺似乎对生命的正常运做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原位乳腺癌的影响并没有达到致命的程度,若一旦癌细胞发生扩散或者游移,却有可能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不过,随着乳腺癌的筛查与诊治的深入,该病的死亡比例正在逐步下降。

早期或0期乳腺癌:指肿块局限于一处,还没有相关检查证明其扩散到淋巴结。

1期乳腺癌:癌块≦2cm,没有扩散。

2A期乳腺癌:指肿块﹤2cm,伴有淋巴结浸润或肿块﹥2cm而≦5cm,没有淋巴结浸润。

2B期乳腺癌:指肿块﹥5cm,癌性肿块尚未浸润至腋下淋巴结或肿块﹥2cm而≦5cm,伴有淋巴结浸润。

更高期的乳腺癌是指癌性肿块已扩散到淋巴结和身体的其他部位。

3A期乳腺癌:又称作高期乳腺癌,指肿块﹥5cm,癌性肿块已经浸润至腋下淋巴结或不论肿块多大,癌性肿块已经扩散至另一种组织或临近组织。

3B期乳腺癌:指不论肿块多大,已经浸润转移至皮肤、胸壁或者乳内淋巴结。

3C期乳腺癌:指不论肿块多大,已经广泛的浸润侵袭入淋巴结。

4期乳腺癌:定义为不论大小的肿块,已经浸润转移到远离乳房的部位,如肺、肝、脑或远处淋巴结。

早期症状:多无自觉症状,最早的症状是洗澡、换衣服的时候,患者自己发现一边的乳房有一个不痛,会慢慢变大的硬硬的肿块。

肿块最多是在外上象限(靠近胳膊窝),其次是乳头、乳晕区和内上象限(靠近胸口)。

晚期症状:酒窝征:乳房皮肤出现像酒窝一样的凹陷的坑;橘皮样改变:皮肤失去光滑,皱皱的像橘子皮;皮肤癌性溃疡:有很难愈合的溃疡伤口;皮肤卫星结节:大肿块的四周围绕着散发的硬性结节;乳头回缩:乳头凹进去乳房里面;乳头溢液。

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包括哪些

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包括哪些

· 科普与经验交流 ·942020年 第22期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又被称之为“女性第一杀手”,当患者的一侧或双侧乳房细胞异常增殖不受控制时就会导致患病,此种疾病的患病率还是非常高的,在20岁前较为少见,但20岁以后其患病率有了明显的升高,主要发病群体集中在45-74岁这一年龄段。

近几年,受饮食不规律、药物滥用、运动缺乏、工作压力大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乳腺癌的患病率也随之呈现出一种持续升高的趋势,如何预防、治疗乳腺癌成为临床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

病理诊断是诊断肿瘤的金标准,其可以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有效确诊,避免误诊、漏诊等情况的发生,保证诊断的准确性、客观性,在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病理诊断仍旧是各种肿瘤性质疾病最为可靠的诊断方法。

那么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包括哪些呢?小编为了让大家更多的了解乳腺癌,本文就将这一问题展开详细描述,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一起看一看吧!乳腺癌的病理分型是什么?对于乳腺癌的病理分型较为复杂,临床上主要将其分为四种:非浸润性癌、早期浸润性癌、浸润性特殊癌、浸润性非特殊癌,那么下面就将针对这几种类型乳腺癌特点进行分别阐述:(1)非浸润性癌:此种类型的乳腺癌属于早期癌症,通过规范化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病变存在于乳腺导管和腺泡内,并未突破基底膜。

①导管内癌(癌细胞未突破乳腺导管壁基底膜):其在乳腺中心导管位置处发生的一种原位癌,其并未侵犯间质,属于癌前病变,有发展为浸润性癌的可能,其癌细胞成实性、筛状、冠状、低乳头状。

②小叶原位癌(癌细胞未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疾病主要累及小叶,小叶扩大变形,腺管基膜完整,腺管会有明显征管,其充满形态一致的瘤细胞,但排列不规则,其切面呈现为粉红色半透明稍硬颗粒状区,病变多数呈多灶性,癌细胞的体积稍大,通常会累及双侧乳房,发展缓慢。

(2)早期浸润性癌:此时癌细胞浸润程度<10%,仍旧属于癌症早期,此时治疗也可以去的较好治疗效果。

乳腺癌数据调查

乳腺癌数据调查

乳腺癌数据调查引言概述: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给女性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乳腺癌的发病情况和相关因素,进行乳腺癌数据调查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乳腺癌的发病率、年龄分布、家族史、生活习惯和早期筛查等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1. 乳腺癌的发病率1.1 乳腺癌的全球发病率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200万新发乳腺癌病例。

1.2 乳腺癌的地区差异乳腺癌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存在显著差异。

发达国家的乳腺癌发病率通常较高,而发展中国家的乳腺癌发病率相对较低。

这可能与生活方式、饮食结构、遗传因素等有关。

2. 年龄分布2.1 乳腺癌的发病年龄乳腺癌的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过去,乳腺癌主要发生在40岁以上的女性,但近年来,发病年龄逐渐下降,甚至有20多岁的年轻女性也浮现乳腺癌的病例。

2.2 早发乳腺癌与晚发乳腺癌乳腺癌可分为早发乳腺癌和晚发乳腺癌两种类型。

早发乳腺癌多发生在40岁以下的女性,与遗传因素有关;晚发乳腺癌多发生在更年期后的女性,与激素水平变化有关。

3. 家族史3.1 家族史与乳腺癌风险乳腺癌的家族史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

如果一位女性的一级亲属(母亲、姐妹)患有乳腺癌,她的乳腺癌风险将明显增加。

如果有两位或者更多一级亲属患有乳腺癌,风险进一步增加。

3.2 遗传突变与乳腺癌部份乳腺癌病例与遗传突变有关。

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是最常见的遗传突变,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了解家族史和遗传突变对乳腺癌的风险评估和早期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4. 生活习惯4.1 饮食与乳腺癌饮食习惯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有一定关系。

高脂肪、高糖分、高盐分的饮食习惯与乳腺癌的发生有一定的正相关。

而摄入富含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健康食物的饮食习惯则可以降低乳腺癌的风险。

4.2 运动与乳腺癌缺乏体力活动是乳腺癌的危(wei)险因素之一。

中国乳腺癌现状

中国乳腺癌现状

中国乳腺癌现状近年来,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中国乳腺癌现状令人担忧,亟需采取措施提高防治水平。

一、乳腺癌的发病情况乳腺癌是指发生于乳房组织中恶性肿瘤。

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230万人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其中中国就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

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大城市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地区。

二、乳腺癌的风险因素1. 年龄:乳腺癌主要发生在50岁以上的女性,尤其是更年期后。

2. 遗传因素:部分乳腺癌患者具有家族遗传史,患者的一级或二级亲属中有乳腺癌患者的患病风险较高。

3. 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乳腺癌的重要风险因素。

比如长期饮酒、吸烟、高脂高热量饮食习惯等。

4. 生育史:晚婚晚育、未生育或未哺乳等因素与乳腺癌的发病率上升有一定关系。

三、中国乳腺癌防治的现状中国在乳腺癌防治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乳腺癌早期筛查覆盖率较低。

许多女性由于缺乏乳腺癌的相关知识,没有进行定期体检,往往错过了早期发现的机会。

其次,治疗手段还不够完善。

虽然中国的医疗技术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此外,乳腺癌康复和后续管理方面也有待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支持和康复训练等方面的关注有限。

四、加强乳腺癌防治的措施为了改善中国乳腺癌现状,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乳腺癌防治相关知识的普及率。

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宣传乳腺癌的早期症状、检查方法以及预防措施,提高公众对乳腺健康的重视程度。

2. 加强早期筛查和定期体检。

政府和医疗机构应该加大乳腺癌早期筛查的力度,提供便捷的体检服务,将早期发现与治疗作为重要环节。

3. 提高防治水平。

加大对乳腺癌的基础研究力度,发展创新的治疗手段,加速药物研发。

同时,提高医疗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水平,提升乳腺癌防治的整体水平。

4. 加强患者康复和心理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发生的年龄段
文章目录*一、乳腺癌发生的年龄段*二、乳腺癌如何预防*三、乳腺癌食疗方
乳腺癌发生的年龄段1、乳腺癌发生的年龄段
乳腺癌在女性中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多发于
45-50岁的女性,但别以为乳腺癌只是中老年妇女才会得的病,调查显示,乳腺癌患者中70%是40岁以下的女性。

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在25岁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时始终保持上升趋势。

40~60岁的女性是乳腺癌的高发人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提前近10年,少数未婚女性也未能幸免;确诊的乳腺癌患者中,早期发现的病例数不足20%。

2、乳腺癌临床表现
乳腺肿块
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

患者常无意中发现乳腺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

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

乳头溢液
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

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疾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
症和乳腺癌。

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检查,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

3、乳腺癌怎么检查
在乳腺门诊,医生了解了病史后首先会进行体检,检查双侧
乳腺;还会结合影像学检查,包括乳腺X线摄影(乳腺钼靶照相)、彩超,必要时也可进行乳腺磁共振检查(MRI)。

乳腺X线摄影是近年来国际上推荐的乳腺癌筛查中的主要方法,可以发现临床查体摸不到肿块的乳腺癌,通常用于40岁以上的妇女。

乳腺癌如何预防预防乳腺癌应该远离烟酒
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吸烟能够引起多种癌变,所以也会导致乳腺癌的发生。

饮酒不仅仅会影响到肝功能,还会影响到脑垂体催乳素的分泌,催乳素与乳腺癌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
想要避免乳腺癌的发生,一定要远离烟酒。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饮食是引起乳腺癌发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长期的食用高脂肪、腌制、烟熏、烧烤类的食物,就容易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因为经常食用这些食物会导致肥胖,导致体内的激素分泌过多,甚至
是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能够促进癌细胞生长的东西,所以想要远离乳腺癌就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不要经常食用这些垃圾食品。

保持适量的运动
现在人们生活比较忙碌,很多人都不注重运动,造成了身体的肥胖,还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患上乳腺癌的几率,事实上过于肥胖的男女都会使得乳腺癌的发病率大大上升,雄激素缺乏以及雌激素大量分泌是造成乳腺癌的直接原因。

乳腺癌食疗方1、山药炖老鸭
配料鸭子1只,鸡内金12克,怀山药20克,党参15克,橘叶25克。

制法宰杀鸭子,去毛、爪及内杂,洗净切块,入沸水中焯,洗去浮沫。

将山药、党参、橘叶、鸡内金,一并用纱布包好扎紧。

沙锅加水,放入鸭块、料酒、姜块、胡椒、药包、盐和葱段等,用大火煮沸,改小火炖2小时,加味精调味,即可食用。

功能理气散结,健脾渗湿。

本膳用山药、党参,益气健脾,运中化湿;鸡内金,导滞和胃,消聚化积;橘叶,疏肝理气,专消乳辟;鸭肉,含人体必须氨基酸、蛋白质,能滋阴补虚,利水化浊。

故本膳可用于乳腺癌的康复需要。

2、金香鲫鱼汤
配料广郁金10克,制香附6克,当归10克,白芍药12克,陈皮5克,鲫鱼1条(约300克)。

制法先将鲫鱼去鳞、鳃及内杂,并将郁金、陈皮、香附、白芍、当归等用布包后扎口。

炒锅烧热,加少许油,稍煎鱼,加料酒、盐、水、药包葱、姜,煮沸15分钟,加味精、胡椒?僦?分钟,捞去
药包,起锅装盆,即可食用。

功能理气疏肝,化淤软坚。

本膳用郁金、香附,疏肝理气,活血行滞;当归、白芍,养血敛肝,顺养肝体;陈皮,健脾化痰,理气和中;鲫鱼,含蛋白质、人体多种氨基酸,能健脾和胃。

故此菜能养血和血,理气散结,能消而不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