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知识清单

合集下载

八年级生物第六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第六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第六单元知识点生物学作为一门研究生命体的科学,无论在学术研究还是日常生活中,都拥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作为初中生物学的学习者,八年级的学生们将开始学习更深层次的知识。

在第六单元中,学生们将主要学习关于“遗传基础”的内容。

以下是本单元的几个重点知识:一、基因和DNA基因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概念,它是影响生物表现和发展的最基本单位。

人类、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的身体结构都与基因有着密切的关联。

核糖核酸(DNA)则是构成基因的物质,我们可以将DNA想象成生物体内的“蓝图”,它演变成了基因调控生理、外形和性状的过程,影响着生物的遗传层面。

二、性状的遗传及基因型、表现型基因对于人体和生物性状的影响,遵循着遗传规律。

基因型是指一个个体基因的种类和组合,而表现型是指基因表达出来的结构、性状和特性等。

基因的遗传方式可以分为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

显性遗传是指基因能够表现出来的一种传递方式,隐性遗传是指基因只有在两个相同的等位基因中才能表现。

三、遗传交叉遗传交叉是一种影响每个学生生命的重要遗传规律。

它指的是光合作用中有自配基因的染色质细胞和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上的同一物理位置上作用两个等位基因相互交换,使得它们的基因组合发生变化的一种现象。

这种颠覆传统遗传法则的现象具有极度重要的意义,对于理解生物的基因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基因变异基因突变是指由于遗传物质的不可预测的改变而导致的病理改变。

基因突变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辐射、化学物质、病菌感染等。

人体或其他生物通过持续的基因突变来适应环境进化,使得基因组的多样化。

以上是八年级生物第六单元的几个重点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不仅对于学习生命科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更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自然现象提供了科学依据。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加倍努力,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乐趣。

人教版初二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生物的多样性极其保护(第六单元)

人教版初二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生物的多样性极其保护(第六单元)

人教版初二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生物的多样性极其保护〔第六单元〕人教版初二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生物的多样性极其保护〔第六单元〕知识点对朋友们的学习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认真掌握,查字典生物网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初二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生物的多样性极其保护(第六单元),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1、生物分类的依据: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分类的目的: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2、植物分类主要观察形态结构。

被子植物分类的依据是花、果实、种子。

3、动物分类依据外部形态结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4、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5、分类的根本单位是种,一个种里只有一种生物,同种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6、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多,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物种越少,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界当中的生物种类最多,共同特征最少。

7、生物多样性内涵: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8、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9、保护生物多样性根本措施: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0、我国是“裸子植物的故土〞。

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

11、利用基因多样性改进作物品种典型实例: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

12、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滥砍乱伐,滥捕乱杀,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很多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遭到破坏。

通过对人教版初二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生物的多样性极其保护(第六单元)的学习,是否已经掌握了本文知识点,更多参考资料尽在查字典生物网!。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知识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知识归纳

1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一、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1、根据植物的外部形态结构、内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作为依据。

2、植物的分类:无茎叶(无根):藻类植物(如:水绵、海带)无种子无根的(假根):苔藓植物(如:葫芦藓)植物有茎叶有根的:蕨类植物(如:肾蕨)种子无果皮包被:裸子植物(如:松树、杉树)有种子种子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单子叶植物:平行脉,一片子叶(如玉米)3、动物的分类:双子叶植物:网状脉,两片子叶(如大豆)动物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

等级法进行分类的时候,分类的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物种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小;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物种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

1、桃隶属于:植物界、种子植物门、被子植物亚门、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目、蔷薇科、梅属、桃(种)。

2、马隶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马(种)。

3、人隶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人(中)4瑞典人林奈双名法的内容包括:1、属名 2、种加词三、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我国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居世界第三位,鱼类、两栖类,哺乳动物也位于世界的前列。

2、基因的多样性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培育就是基因多样性的运用。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4、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如: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自然保护区(如: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

主要措施:①建立自然保护区。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知识清单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知识清单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动物与植物的显著特征。

2、水螅的身体呈对称 ,长约。

水螅用身体的一端附着在物体上,另一端有 , 周围有5-12条细长的。

3、水螅的体壁是由和两层细胞构成的。

两层细胞之间填充着它们的分泌的。

内胚层细胞围成的空腔叫做 ,它与相通。

4、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常见的腔肠动物还有、海蜇、等。

5、涡虫生活在溪流中的石块下面,身体背面呈色。

涡虫的口长在面,口内有一个管状的。

吃进去的食物在内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排出。

涡虫的身体呈对称。

身体可以分出。

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的扁形动物有、、等。

6、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线型动物和环节动物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①生活方式:在人的小肠中,靠生活;②外形:身体呈形,雌虫比雄虫;③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起作用;④消化:消化管的结构简单, 仅由一层细胞构成,可消化食糜,前端有,后端有;⑤生殖:生殖器官,生殖能力;⑥运动: 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地。

(2)蛔虫感染人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雌雄蛔虫在人的中交配后,雌虫产下的大量虫卵随排出体外。

预防蛔虫病,首先必须注意,其次,要管理好。

1/ 11(3)常见的线形动物有、、、等。

(4)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形;体表有;有有。

(5)秀丽隐杆线虫是生活的线形动物。

长约,全身,容易,生活周期,是人类研究遗传、发育、衰老等过程的重要实验动物。

蚯蚓的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①外形:身体呈形,由许多构成。

靠近有个像环一样的结构叫。

身体(是或否)呈两侧对称;②运动:体壁有发达的,与配合完成运动;③消化: 有发达的肌肉, 可以蠕动;④生活习性:生活在中,以为食;⑤呼吸:靠可以分泌以保持湿润的来呼吸;(2)蚯蚓身体分节的意义:可使蚯蚓的躯体。

(3)用手指触摸蚯蚓腹面,有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看到腹面有许多朝向身体后方的小突起就是,其作用是。

(4)常见的环节动物有、、等。

八年级上生物知识清单(新第4、5章和第六单元)

八年级上生物知识清单(新第4、5章和第六单元)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课本P66-70)1、一个细菌很小,肉眼无法看到,但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能够形成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

2、要想观察到菌落,可以在培养皿中加入适于细菌或真菌生长的物质,制成来培养。

3、从菌落的、和,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

4、5、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①:将和(或、等)混合在一起。

目的:为细菌或真菌的生存提供。

②。

高温灭菌的目的:杀死培养基中。

冷却目的:。

③:将少量细菌或真菌转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

④。

将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在或的环境中培养。

目的:为菌种提供,利于细菌或真菌的生长。

6、无论在土壤中、水里、空气中还是在动物、植物、人体内外,寒冷的极地、很热的热泉中,都有细菌和真菌,可以说,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的生物。

7、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需要、、等。

有的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有些细菌必须在条件下生存(乳酸杆菌)。

1、菌落2、培养基3、形态大小颜色4、 A、细菌菌落 B、真菌菌落5、①配置培养基琼脂牛肉汁(土壤浸出液、牛奶)有机物②高温灭菌冷却原有的细菌和真菌及其孢子防止高温杀死接种的菌种③接种④恒温培养恒温箱温度适宜适宜的温度 6、广泛分布7、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无氧第二节细菌(课本P71-74)1、最先发现细菌的是。

2、法国科学家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利用鹅颈瓶证明了肉汤的腐败是由来自造成的。

他向世人证实了。

3、巴斯德还发现了、(真菌的一种),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以及的方法,后人称他为“”。

4、细菌的个体十分,只有用或才能观察到。

根据细菌外部形态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球形的叫作;杆形的叫作;有些弯曲的或呈螺旋形的叫作。

细菌都是的,有些细菌虽然相互连接成团或长链,但是其中每个细菌都是的。

5、(1)图甲中,根据细菌外部形态的不同,分别是菌、菌以及菌。

(2)图乙中细菌各部分的名称:①,有助于细菌在液体中,②,③,④,⑤,⑥,作用是,通常与细菌的有关。

八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速记清单】(原卷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速记清单】(原卷版)
(2)材料二划线部分内容,体现了的多样性。
(3)由材料三可知,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1)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2)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3)迁地保护:是指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相应的机构进行特殊的保护,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它为濒临灭绝的生物提供了最后的生存机会。
(4)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3
(一)生物的分类
重点是生物分类的单位之间的关系。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
(二)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重点是生物多样性内涵的理解,难点是其间的关系。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根本措施:环境生态系统
最有效措施:自然保护区
濒临双名法
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是由植物学家林奈提出,命名组成可表示为:属名+种加词(+命名者姓名)。
(二)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即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直接体现。
②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我国也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脊椎动物中的鱼、鸟和哺乳动物的种数都位于世界前列。
材料二我国制定了《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科学规划布局了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总面积约110万平方公里,保护8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涵盖了草原、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寒温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等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公园建设代表着中国生态文明的新高度,正在实现绿水青山、美丽中国的梦想。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第六单元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第六单元

原因
保护生物多样 性的具体措施

生 物 种 类 的 多 样 性
基 因 的 多 样 性
生 态 系 统 的 多 样 性
建 立 自 然 保 护 区
迁 地 保 护
建 立 濒 危 物 种 的 种 质 库
法 制 管 理
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一、生物的分类
1、生物的分类主要是根据( 生物的相似程度 ),包括 (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等,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等 级。 2、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3、生物分类的七个分类等级从大到小分别是(界 )、 (门 )、( 纲)、( 目)、(科 )、( 属)、(种 ). 4、生物分类可以弄清生物之间的( 亲缘关系 )和 (进化关系 )。

生物种类的多
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直观
的体现,是生物多样性概念的中心,生物种 类的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 基因多样性决定种类多样性,种类多样性的 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 式。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 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 ( 生物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 2、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滥砍乱伐 ) 外来物种的入侵 (滥捕乱杀 )(环境污染 )( )等。 生物的多样性 3、为保护( ),人们会把含(保护对象 ) 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 )划分出来,进行 保护和管理 ),这就是自然保护区。 ( 4、(建立自然保护区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5、记忆互动85页“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重要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重要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重要知识点1.生物分类概念: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种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

依据: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目的: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意义:可以更好地研究利用和保护生物,了解各种生物在生物界中所占的地位及其进化的途径和过程。

2.植物所属类群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对植物进行分类主要观察其形态结构,如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最重要的依据。

八年级生物上册重要知识点4.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多,但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小,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物种越少,而共同特征越多5.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它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者关系:(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直观的体现,是生物多样性概念的中心。

生物种类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

(2)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

基因多样性决定种类多样性,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

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6.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

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7.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

不同生物的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因此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8.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家养动物、栽培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
一、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1.植物的分类
(1)分类的依据:被子植物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形态结构,其中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2)植物分类
2.动物的分类
(1)分类依据: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________,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________。

(2)动物的分类
图4-S-1
3.微生物的分类
(1)细菌的分类:根据其形态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类。

(2)真菌分类:根据真菌的细胞数目,可以将真菌分为________、________等类群。

二、从种到界
4.生物分类的依据和目的
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________ (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______,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______关系和________关系。

5.分类单位
(1)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单位是________。

(2)生物分类的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图4-S-2表示:
图4-S-2
其中________ 中的物种最少,共同特征最多,个体间差异最小;________中的物种最多,共同特征最少亲缘关系最________。

(3)想在大百科全书中找到关于狼的介绍,需沿这样的路径去找:__________界、__________门的___________亚门、___________纲、________目、__________科、__________属、__________种。

(4)桃在分类上隶属于__________属、__________科、__________目、__________纲、__________亚门、__________门。

(5)生物分类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6.生物多样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7.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种数居世界第三位,是________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__________”。

8.我国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种数都位于世界前列。

9.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的结构就越______,抵抗外界干扰、保持自身相对稳定的能力就越________。

10.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利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多次杂交,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稻新品种,被称为“______________”并获得2019年全国最高科学技术奖。

12.我国有广袤的陆地,辽阔的海洋,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从而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

13.生物多样性三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________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________;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____________中,并且与其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

另一方面,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________;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________的多样性和________多样性的丧失。

14.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四、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5.2019年3月2日,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局正式向世界宣布:____________已经灭绝。

16.我国仅有的类人猿是________。

图4-S-3
17.某动物俗称“四不像”,曾于1900年在我国本土灭绝,又于1985年重新引入,在我国的北京南海子、江苏大丰和湖北石首等地繁育成功的珍稀动物是________。

图4-S-4
18.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图6-S-5
19.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图4-S-6
20.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________的措施。

21.自然保护区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因此是“____________”;为开展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____________”;还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还是“______________”。

22.对于濒危物种,还可以建立________,它包括植物的________、动物的________等,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详解详析
1.(1)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花果实
种子(2)藻类根、茎、叶苔藓茎、叶
蕨类根、茎、叶裸子无果皮被子
单子叶双子叶一两
2.(1)形态结构生理功能
(2)腔肠扁形线形环节软体节肢鱼两栖爬行鸟哺乳
3.(1)球形杆形螺旋形
(2)单细胞多细胞
4.相似程度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级亲缘
进化
5.(1)种(2)界、门、纲、目、科、属、种种属科目纲门界种界远(3)动物脊索动物脊椎动物哺乳食肉
犬犬狼
(4)桃蔷薇蔷薇双子叶植物被子植物
种子植物
(5)可以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更好地研究各种生物
6.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7.苔藓蕨类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裸子植物的故乡
8.脊椎动物鱼鸟哺乳动物
9.复杂强
10.基因的多样性
11.野生水稻普通栽培水稻杂交水稻之父
12.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湖泊海洋
13.个体基因库生态系统生态系统
生物种类基因
14.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5.东部美洲狮
16.长臂猿
17.麋鹿
18.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环境污染外来物种19.栖息环境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种质库20.有效
21.天然基因库天然实验室活的自然博物馆22.种质库种子库精子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