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平均数》课堂实录汇编
小学数学吴正宪课堂实录

小学数学吴正宪课堂实录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位教育界的名人——吴正宪老师,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备受关注和推崇。
本文将以《小学数学吴正宪课堂实录》为题,介绍他的教学实践和思路。
一、吴正宪老师的教育理念吴正宪老师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他认为,学生不是被教育,而是在教育中成长和发展。
因此,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体会到学科的美妙和乐趣。
二、吴正宪老师的教学方法1.以学生为中心吴正宪老师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他注重发掘学生的潜力,引导他们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他的教学不是简单的灌输,而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发现、解决问题。
2.注重启发式教学吴正宪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注重启发式教学。
他通过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问题,从而启发他们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知识的美妙和乐趣。
3.注重情感教育吴正宪老师的教学方法还注重情感教育。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品德修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
他认为,只有在温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学生才能真正地享受学习的过程。
三、吴正宪老师的教学实践1.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吴正宪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他通过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问题,从而启发他们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例如,在教学数学的时候,他会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发现数学的美妙和乐趣。
2.注重实践教学吴正宪老师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
他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发现、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知识的美妙和乐趣。
例如,在教学数学的时候,他会让学生进行实验和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数学的美妙和乐趣。
3.注重情感教育吴正宪老师的教学方法还注重情感教育。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品德修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
吴正宪平均数教学实录

吴正宪平均数教学实录吴正宪“平均数”教学实录及赏析2010-10-30 21:58:09| 分类: 名师教学实录|举报|字号订阅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平均数”教学实录及赏析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平均数”教学实录及赏析不久前,有幸在仙桃市教科院组织的“全国著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新课程教学艺术展示暨教学专题报告会”活动中,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上的“平均数”一课,深有感触。
吴老师上的“平均数”一课,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新理念。
她从学生熟悉的,喜爱的拍球比赛活动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与热情,让学生“在怎样比才公平”的问题情景中,从解决问题出发,初步建立平均数的概念,再联系实际感悟生活中的“平均数”这一数学现象。
向听课者展现了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三者有机结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特色。
一、课前谈话,流露真情师:小朋友们好~(深深地鞠躬)学生可能好奇和陌生,也可能等的时间稍长了些,一时没反应。
师:(诚挚地,真情地)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再次深深地鞠躬) 生:老师好~师:终于睡醒了,小朋友们,我姓吴,来自北京,见你们的第一句话应该说,对不起了,原谅我。
生:没关系~师:这么宽宏大量~谢谢你们~今天吴老师上午从北京赶过来,北京的天气大雾蒙蒙,所以飞机稍稍延迟了一会才起飞,到这里晚了,让你们等这么久,这是不应该出现的事,请你们原谅我~生:好~师:谢谢,让我跟老师们说一句话。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非常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能应我们仙桃市教科院的邀请,特别是秦院长多次电话跟我联系, 让我来向老师作汇报,那么今天呢,不管是什么原因,迟到了,真的对不起,我再说一次,原谅我吧! (深深地鞠躬)谢谢老师们,谢谢![作为一位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吴老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谦逊,平和,真情,看不出丝毫的娇柔做作,一切发自内心,令听者强烈感受到大师高尚的人格魅力。
而对孩子们,更是一种平等的态度。
]师:上课的铃声马上就要拉响了,大声地告诉老师们,上课好,还是玩好? 生:上课好.师:好,玩好不好?生:不好.师:你们说的是实话吗?(不相信的看着学生微笑)让我说呀,玩最好,上课好不好呢,这事我们得体验体验,40分钟以后你再来谈你的体会,好吗?生: 好.师: 时间已经很晚了,我就不再多介绍了,那么一会呢,小朋友就会了解吴老师,吴老师呢也会认识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小朋友,那么现在,我们商量商量,可以上课了吗, 生: 可以.师:批准啦,生:(面带笑容,高兴地说)批准了!师: 上课!生:老师好!师: 小朋友们好!(深深的鞠躬)请坐。
平均数吴正宪课例

生:最少的一日,就是第四日,把第二多的给第二少的,最后每一日都变成了1000。(师随着生的回答用多媒体进行演示)
师:可以吗?生:可以。
师:我们有的小朋友用估算的方法,有的小朋友用计算的方法,有的呢?用—— 生:看!师:怎么看的?用一个很好的词来说。
生:移多补少。
师:不会比最低的—— 生:低。
师:平均数一定是在最高的和最低的—— 生:中间。
师:你们说中间,我说之间,可不可以?
生:可以。师:可能不可能在它们之外?
生:不可能。师:同学们估计的800、900、1000、1100都在最低和最高之间,你估计到—— 生:外面去了。师:吴老师非常敬佩第一次就估计得比较准确的同学,但是我更近革皮站在我旁边的这位,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尽管他第一次估计的有误,但是这个同学能够同同学们交流,能够接纳同学们的意见,修正自己的意见,而且悟到了一个道理:
生:不是。生:平均每天都有10万人。
师:就说明有的——(生:多)有的天——(生:少)
师:平均起来,有—— 生:10万
。师:认识非常到位。这是我在广播里听到的,我在报纸上还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北京新闻,2002年,本市职工人均工资超两万元。
生:哇!
师:是一年哟。什么意思?你能解释解释吗?是不是每个人都超过两万?
生:不要20平均数反而要大一些。
师:我加入了,总数的增加并没有改变我们的命运,是这个意思吗?
生:是。
师:求的平均数以后,我们仍然比飞龙队低一些,其实我们的问题是什么呢?我们还是以勇虎队为例,29,是何许人也?是一号拍的?
生:不是。
师:那一定是拍得最多的这位选手拍的?生:不是。
吴正宪:平均数

吴正宪
北京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小学教研室主任 特级教师
【案例背景分析】
教学目的:
1.经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理解 平均数的概念,了解平均数的特点和 作用,掌握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 的分析、综合、估算和说理能力。
3.渗透统计初步思想。
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难点: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结构: 创设情境、产生需求——解决问题、 理 解平均数——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3:如果你是自然博物馆的馆长,看到这个信息, 你会有什么想法?
生1:“如果我是馆长,一定要提高服务质量,热情 招待每一位顾客。”
生2:“我会严格管理,做一些科普知识的宣传,教 育人们都来热爱大自然。”
生3:“可以开设儿童游乐场,吸引小朋友。” 生4:“要提高质量,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引进来。” 生5:“把恐龙蛋放进博物馆,小朋友们都会来看 的。 ” 生6:“要扩大宣传力度,让所有的人都了解博物 馆。” 生7:“可以降低门票,买一送二。” 生8:“可以请边远山区的小朋友免费参观。”
高兴地跳了起来,女生们则沮丧地低下了头。
“快乐队的小朋友们,不要气馁,我来加入你 们队好不好?”“太好了!”于是,吴老师现场 拍球29个。“快算算,这回咱们快乐队拍球的总 数是多少?”女生很快算出:105个。“这一次 我宣布:快乐队胜利!”女同学的脸上现出了微 笑,男生们却马上反驳:“不公平!不公平!我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快乐队拍球的平均数是21,21代表什 么?你怎么认识理解21这个数?”
“怎么没有一个人拍球的数量是21呀?” “是呀,21是谁拍的数量呀?”
“21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什么是平均数呀?” 生1:“就是把大数多的部分往小数上匀 乎匀乎。”
特级教师吴正宪《求平均数》课堂实录

特级教师吴正宪?求平均数?课堂实录◆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特级教师吴正宪?求平均数?课堂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特级教师吴正宪?求平均数?课堂实录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我们搞一次拍球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个队拍球的总数最多,哪个队就为胜利队。
这个比赛怎么搞呢?谁来出个主意?一个学生提出每人轮流拍,然后把总数加起来。
吴老师〔面带疑惑〕说:一节课只有40分钟,要是每个同学都来拍,时间太紧张了,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这时,同学们鸦雀无声,吴老师在等待。
突然,一个同学〔高高地〕举起小手,她说:让全队同学推荐代表来拍。
吴老师征求大家的意见后,共同商量每队选出3名代表比赛。
课伊始,趣已生。
从同学喜欢的拍球游戏入手,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同学自己想出比赛的方法,把自主权留给了同学。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1.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
比赛开始,每队各派3名代表参加拍球比赛,每人拍5秒钟,请学生当小裁判,老师把各队拍球的数量板书在黑板上。
乙队分别拍了:8个、13个、14个,甲队分别拍了:11个、14个、16个。
吴老师要求同学以最快的速度口算或用计算器计算每队的结果。
结果算出来,吴老师〔热情洋溢地〕宣布:通过比总数,甲队拍了47个,乙队拍了35个,甲队胜了。
吴老师面对获胜方〔深情地〕表示祝贺。
〔一声祝贺,一个鞠躬,表达了对学生的尊重。
〕这时老师请求参加乙队,现场拍球5秒种,使乙队拍球数增加了12个。
吴老师又一次重新宣布乙队为获胜队。
乙队欢呼,甲队那么没有反响。
吴老师耐心等待问:你们真的没有什么想法?〔有的同学皱着眉思考着〕一个同学〔勇敢地〕举起了手,〔急迫地〕说:我们队3个人拍球,乙队4个人拍球,这样比赛不公平。
〔吴老师的耐心等待终于使学生自悟了〕哎呀,看来人数不相等,用比总数的方法来决定胜负不公平。
难道就没有更好的方法来比较这两队总体拍球水平的上下吗?老师把这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抛向了学生。
在学生的认知思维冲突中,在解决问题的需要中,学生请出平均数。
平均数的课堂实录

平均数的课堂实录平均数的课堂实录平均数的课堂教学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运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从中体会到可以从多方面获得一些数学信息。
以下是平均数的课堂实录,欢迎阅览!教学准备:每人8个圆片教学环节1:导入,寻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师:同学们今天小动物们在森林里聚会,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来了哪些小动物呢?它们分别带来了什么食物啊,谁来说说。
生:熊猫带来了竹笋、小猴子带来了桃子、小兔子带来了萝卜、小松鼠带来了松子。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说的也很完整,那谁能说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啊?生:能说出数量,可能顺序不同。
(说谁点谁,课件上出示数量)教学环节2:初步认识平均分师:这么多好吃的食物,小动物们都馋坏了,你们看熊猫哥哥和熊猫弟弟正目不转睛的盯着竹笋呢?他们心里最想干什么?生:分竹笋/怎么分这些竹笋呢?师:恩,熊猫兄弟也是这么想的,那你利用手中的圆片代替竹笋,帮熊猫兄弟分一分好不好,那你应该数出几个圆片呢?生:6个师:恩,那你们分一分吧,待会儿请同学分一分。
师:谁能说一下你是怎么分的呢?生1:熊猫哥哥分3个,熊猫弟弟分3个。
师:可以吧,你是怎么想的啊?(这样分公平)师:恩,可以,还有其他的分法吗?生2:熊猫哥哥分4个,熊猫弟弟分2个师:这样分可以吗?你是怎么想的呢?生2:熊猫哥哥大,吃的.多师:恩,你的想法也不错,还有其他的分法吗?生3:熊猫哥哥分2个,熊猫弟弟分4个师:可以吗?你是怎么想的呢?生3:熊猫哥哥让着熊猫弟弟师:恩,你真是个有爱心的好孩子。
同学们有这么多不同的分法,你觉得那种分法比较特殊呢?生:第一种师:特殊在哪里呢?生:他们分的一样多师:恩,每份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就叫做平均分(板书)。
谁能说说什么是平均分?生: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师:恩,你说的真好,我们再看看熊猫兄弟如何平均分的,出示课件6个竹笋,平均分给2只熊猫,每只分得3个。
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平均分了吗?你看看下面是不是平均分?是平均分是平均分不是平均分师:怎样才能平均分呢?教学环节3:如何平均分师:熊猫兄弟分得了同样多的竹笋,很高兴。
吴正宪平均数课堂实录

吴正宪平均数课堂实录吴正宪《平均数》这节课我们的话题就是平均数,关于平均数你们听说过它吗?或者在哪儿用到过他吗?或者我对平均数已经有了点想法?还有什么问题吗?没事儿上课的时候没有对错,我们可以一起讨论。
生:我知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就是平均数。
师:这是你心里的平均数,对吗?你认为平均数是什么呢?就是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几份,不知道随着对平均数的学习,你还会对平均数有什么新的想法?还有吗?在哪儿可能用到它呢?生:比如有一个苹果有三个人要吃,就把它平均分成三份每个人分一份。
师:哦,这是你心里的那个平均数对吗?在哪会用到呢?生:在考试的时候计算平均分的时候用到过。
师:你的想法跟他想法不一样,你说是考试的时候会用到是吗,那这个男孩你要说。
你也想到考试的时候,那咱们就说说考试的事儿好不好,假如有一天你们班进行了数学测试考完试了,你们要算什么?还记得你们某一次你们班考试平均分是多少分?(90分)这90分是咋来的呢?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就从这里说起,聊起好不好?师:你对90分没有什么感觉,没关系我们慢慢走近它就会有感觉。
生:我认为这个90分是,全班每个人的分数加起来除以全班人数得来的。
师:这个观点大家是否同意。
大家都同意的,也就是说这个小姑娘那次有可能考多少分呢?生:我可能高于90分或者低于90分。
师:感觉不就找到了吗,也就是说平均分是90分你可能考多说呀?高于90比如说你有可能考多少分儿?考得蛮好,95太谦虚了。
你很有可能考98,大胆点我真有可能考100。
但是我可能最近有点困难或者有些什么特殊原因可能这次考得不大好,我也可能考了80,再低一点还会有吗?76还有的人会考多少分?还有60分的。
这90分是怎么来的,你们班有的人会考还有100,的,有什么90多分的,就跟他说98,有可能是他有可能是80还有可能是75,高高低低的可能都会有对不对?刚才这个女孩还说没感觉呢?你的感觉多好啊,他说我说不定也可能考比90要多也有可能比就是要少,说不定你还就考了一个90分。
《平均数》课堂实录

《平均数》课堂实录[教学过程]一、平均数的一般性和虚拟性(一)理解平均数的一般性师:我们学校的运动特色是什么?你想加入跳绳队吗?生:跳绳想师:老师也认识一名想加入跳绳队的学生,张文文,她想向教练李老师推荐自己。
于是,她在家里练习基本动作,连续双飞,并且把5次的个数都记录下来!出示:张文文同学一天5次的跳绳个数:7、8、10、12、8连续双飞,她一次一般跳()个!师:你觉得,她向李老师汇报她一般一次跳几个能反应她的水平?把你的想法记录在作业纸上。
生独立思考、记录,师巡视。
反馈:师:你觉得几个合适?生:7个、8个、9个、10个(板书:7个,8个,9个,10个)师:你为什么填7个?生:最少跳7个师:你们有什么意见吗?生:我觉得应该填一个不大不小、刚刚好的数,7太小了师:你们的想法呢?生:7太小了(板书:7 太小)师:你们为什么不填12个呢?生:她只有1次跳出12,不能保证下一次也跳出12生:她最多跳12,这样跟李老师说,不诚实生:12太多了师:确实,填12太多了,有点不好意思(板书:12 太多)师:像这位同学说的,要找一个不大不小、刚刚好的数,有没有呢?生:9师:8为什么不合适?生:有点少师:那8太少了,我选10好了生:那有点多了师板书:8,偏少;10,偏多师:所以9让你感觉怎么样?生:不大不小、刚刚好!(二)平均数的虚拟性和算法师:9这个数在这里既不偏多,也不偏少,你对填9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没问题师:9没有跳出来,我可以填9吗?生:不可以,因为没有跳出来生:可以,因为9不大不小、刚刚好师:那9怎么来的?生:算出来的,(7+8+10+12+8)除以5=9(三)移多补少师:你还有其他办法得到平均数9吗?生:把12移2个给7,10移1个给8,12还有1个给8师:你能在统计图上移一移吗?生在作业纸上画一画、移一移,再投影反馈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对文文跳绳个数的分析,发现7太少、12太多、8偏少、10偏多,平均数9虽然没出现过,但是这个躲在数据背后的数字,可以代表文文的跳绳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号选手预备一一开始。
师停,几个?
生:5个,8个
师:2号选手预备一一开始。
师:加油啊,停,
生:11个
师:那边呢?
生:4个。
师:3号选手预备一一开始。加油啊。停
生:9个
师:9个
生:7个
师:7个,好,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把自己队的总数求出来,(把球先放在这里)多少
我们就没有办法,比较出这两个班某一项成绩的高低吗?你你有没有更好的招?你把手举的 很高,你有什么招?
生:就是可以到里面同样选几个人出来就行了。
师:我明白了,你还是要让人数一样多,对不对?听懂老师的问题,人数同样多的时候,
用总数进行比较大家心服口服,现在就是人数不同样多, 比总数不行了,还有没有别的比较
师:同学们,我们以乙队这个题为例,这个7是何许人也?是谁拍的呀?
师:那个同学出了个主意,28除以4了,那这个7是什么?你说说看,是什么?
生:是每个人拍的数
师:好,我请1号选手起立。你拍了几个?
生:我拍了8个
师:你的同学说你只拍了7个。他说你们每个人拍了7个。
生:知道了,他是把数平均分。
师:怎么平均分?你多的那1个到哪里去了?
方法?你有,你说说看。
生:就是把他们平均分成 ……
师:你说的怎么平均分?
生:看他们有几个人在打,就分成几人。
师:那你说28分成几份?
生:分成4份
师:那你的意思是把28要平均分成4份,是这个意思吗?
生:是
师:那么要把25怎么办呢?
生:分成3份
师:把它平均分成3份,好,这是你的意见。
二、求平均数
师:我们先看一下这个算式,用等号连接。那么25除以3了,上面这几个数的和怎么办?
师:开始。
生:9,
师:9个就跑了是不是。那么这边,我们再把乙队的加上9个。看看一共多少个了?
生:28个
师:对吧?我重新宣布:比一比总数,乙队拍了28个,甲队拍了25个,那吴老师宣布,
胜利队为我们的乙队。祝贺你们!祝贺你们胜利了。什么想法都没有。你有想法,这个小朋 友你有什么想法?
生:我觉得您不应该跟乙队拍。为什么不跟甲队拍呢?
师:出现问题了,有余数 得到多少?8点……
生:8.3333333……
师:别着急,那么多个3,我们没有碰到过,对吗?我告诉你,这个结果是个小数,你们 现在还没有学,没有关系的,8.3333……,那你说,它是接近8这个整数还是接近9这个整
数?
生:8
师:那我们就说它大约是8个。可以吗?
生:可以
师:好,用了 咏表示。28除以4,口算就可以出来了。
师:甲队?大声音说。
生:25个。
师:乙队多少个?
生:19个。
师:我们通过比总数,甲队拍了25个,乙队拍了19个,那我来宣布,胜利队为我们的甲 队。祝贺你们!
师:好了,把球轻轻地放在这里。回到座位上。同学们,吴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请求,我特 别想加入乙队,不知你们是否欢迎啊?
师:好啦,那我也拍5秒钟,好不好?我请这个小姑娘来帮我数,好不好?我说开始你来 数。
你说吧,这儿除以3了,用等号连接,那上面怎么办?
生:上面把它们平均分了
师:平均分。你补充一句,怎么平均分?
生:我觉得不应该平均分。到算式后面加上“=;'然后把得数写出来,再到下面再列一个算
式。
师:我明白你的意思,你再列个算式来分,是吗?这个小朋友你有什么意见?
生:就把5+11+9打一个括号,再除以3。
甲队的同学向老师挥挥手。好极了,那这边的同学呢是乙队, 乙队的同学向老师点点头。记
住了,好啦,我们首先要搞一个拍球比赛,在规定的时间里看看哪一队拍球的总数最多,哪 一个队为胜利队,听清了吗?
生:听清楚了吗?
师:假如把球给了你,你拍完了怎么办?
生:给她
师:你拍完了呢?
生:我拍完了给我后面的一位同学
师:就传呀传呀,然后把你们的总数怎么办?
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平均数》课堂实录
师:我姓吴,来自北京,见你们的第一句话我应该说对不起了,原谅我”
生:没关系
师:这么宽宏大量,谢谢你们。今天吴老师上午从北京赶过来,北京的天气大雾蒙蒙,所 以飞机稍稍的延迟了一会儿才起飞,就到这里晚了,让你们等这么久,这是不应该出现的事
儿,请你们原谅我!
生:好
师:谢谢,让我跟老师们说一句话: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
体会,好吗?
生:好
师:时间已经很晚了,我就不再多介绍了。 一会儿呢 小朋友就可以了解吴老师, 吴老师呢, 也会认识在座的每一位小朋友,那么现在我们商量商量可以上课了吗?
生:可以
师:批准啦?
生:批准了。
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师:小朋友们好,请坐。
一、情境导入
师:我们从这里一分为二,这边算一队,这边的同学算一队。 那么我说这边的同学算甲队,
生:加起来
师:求出来,对吗?
生:对
师:可是小朋友们,一节课只有40分钟,要是这样拍呀拍呀,时间可就不够用了,有没有 更好的办法?
师:你有什么办法?
生:可以选一个人拍
师:你看看!选代表,可以吗?我建议,每边出三个代表,好吗?谁愿意来?1、2、还有
你,过来。这边也来三个,1、2、3过来。甲队这边接球,乙队这边接球,三位。那个小姑
师:打一个括号,再来除以3,是这意思吗?那现在上下能不能用=号连接了?可以不可
生:可以
师:这样就相等了,两个算式,对不对?那么这边怎么办? 一起说吧。
生:括号除以4。
师:好,我们先不说这个结果是什么意思,我先请同学们把结果算出来,好不好?
师:开始吧。喔,带计算器了,太好了,25除以3,直接来除就行了。
生:就是给后面几个少的同学了。
让我来向老师们作汇报,那么今天不管是什么原因,迟到了,真的对不起,我再说一次原
谅我吧!”谢谢老师们,谢谢!
师:小朋友们,上课的铃声马上就要拉响了,大声地告诉老师们,上课好还是玩儿好?
生:上课好
师:玩儿好不好?
生:不好
师:你们说的是实话吗?
生:是
师:让我说,玩最好,上课好不好呢?这事儿我们得体验体验,40分钟以后你再来谈你的
师:替我提出质问:对这个结果你有什么意见,那个男孩子。
生:我觉得应该不必帮助,要靠自己的实力。
师:要靠自己的实力,那你们说,我这样比,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不公平
师:这小东西好厉害耶。她觉得吴老师这样做不公平。但是我告诉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
活中,学习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情。譬如说,3(1)班和3(2)班人数并不相等,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