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加工技术》授课计划
果蔬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果蔬加工技术》课程标准一、教学对象:适用于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专业学生。
二、建议课时及学分建议课时:64 学分:4三、先修和后续课程先修课程:《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原料学》、《食品添加剂应用技术》后续课程:《食品企业管理与营销》四、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果蔬加工方法与设备的选择能力、果蔬加工典型产品的工艺流程与设备操作技能。
通过本课程内容的学习,为从事果蔬加工工作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奠定基础。
五、教学目标及设思路:(一)教学目标1. 果蔬贮藏保鲜技术通过学习和实践训练,使学生认识果蔬原料,能进行50t苹果库的贮藏保鲜处理和相关技术指导。
2. 果蔬速冻技术通过教学与训练,使学生通过操作能够进行常规果蔬速冻技术。
3. 果蔬干制技术通过教学与训练,能够选适合干制的原料和适合原料的干制方法,能够进行果蔬干制品加工操作和相关技术指导,能操作果蔬干制的相关设备。
4. 糖制和腌制技术通过教学与训练,使学生能够进行果脯蜜饯、果蔬腌制品的加工工艺和加工操作技术,会编制果蔬糖制和腌制技术方案,能操作果蔬糖制和腌制的相关设备。
5. 罐头加工技术通过教学与训练,使学生能够进行罐藏食品果蔬原料的筛选,能够在简易条件下制作果蔬罐头。
6. 果蔬汁加工技术通过教学与训练,使学生能够选择适合果蔬汁制备的原料,能够制作简易的果蔬汁饮料,能够分析果蔬汁加工中常见的问题并进行有效控制。
(二)设计思路通过企业调研和跟踪技术服务,确立了“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做评一体化”的课程设计理念,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即职业实践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每一教学模块紧密结合专业能力和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构建基于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项目教学内容。
每个学习项目都有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训练任务及教学活动设计,按照职业能力必备知识和基本技能→单项技能→综合技能的三个层次,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能力训练。
《果蔬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果蔬加工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果蔬加工技术课程性质:职业能力必修课学分:3计划学时:56适用专业:生物技术及应用、食品加工技术1.前言1.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职高专食品加工技术及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完整地掌握果蔬加工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加工工艺及操作要点,能够分析并解决实践中的质量问题,为今后的工作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能够在生产中进行产品开发、工艺创新等。
本课程以“食品化学”、“基础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生物化学”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同时与“食品分析检验技术”、“食品机械与设备”以及“发酵食品加工技术”等课程相衔接,共同打造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
1.2设计思路该课程的总体设计理念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模式,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精神,具备从事果蔬加工的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素质,增强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本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力的培养,经过行业、企业专家深入、细致、系统的分析,本课程最终确定了以下工作任务:果蔬罐头加工、果蔬干制加工、果蔬速冻加工、果蔬糖制加工、果蔬制汁加工、果蔬腌制加工等几个学习情境。
这些情境将主要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其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
总之,通过以上课程内容的训练学习和证书考试,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将不同类型的知识综合起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以便有效地完成果蔬加工生产岗位上相应的工作任务。
按照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学生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要求打破纯粹讲述的教学方式,实施情境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
《果蔬加工技术》授课计划

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第三学期理实一体化课程《果蔬加工技术》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果蔬加工技术》是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是以果蔬为原料,依据物理学、食品化学、营养学、微生物学及食品加工原理加以处理,改变其形状、性质,延长其贮藏时间,提高营养价值或利用价值,制成新产品的原理及工艺。
是本专业毕业生从事果蔬产品生产操作和管理、果蔬产品检测和质量控制等的主要技能课程。
《果蔬加工技术》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果蔬原料的结构、组成与加工特性及加工贮藏对原料的要求。
重点介绍常见果蔬果蔬汁、果蔬干制品、果蔬糖制和腌制品、果蔬速冻产品、果蔬综合利用的加工原理、工艺技术与设备、加工操作方法、原料、产品特点等。
通过工作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化后,形成不同的学习项目,在每个学习情境中穿插进行果蔬行业职业分析与规划、果蔬加工基本理论、职业道德规范及生产管理等内容。
对课程知识进行了重构,理论和实践并重,不断拓展外延知识,符合人的认知和职业成长规律。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中职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学生,中职的学生对生活充满强烈的好奇心与新鲜感,对于实践活动有着很高的热情和探索精神,尤其喜欢动手操作、实践体验的活动。
但是,中职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接受能力有限,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及实训I,使学生知道果蔬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在加工中的变化;熟知果蔬加工中汁制品、速冻制品、干制品、腌制品、糖制品加工及综合利用的基本原理、各加工工艺的操作要点及加工产品的质量标准;能综合评价各种果蔬加工制品的质量;为果蔬加工专门化方向职业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培养和发展一批服务与果蔬加工操作、果蔬产品检测和质量控制等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及实训,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果蔬新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够分析不同果蔬制品在生产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常用果蔬加工的设备并解决一些常见机械故障;能够利用网络资源,查看、收集、了解食品行业的最新动态,并达到提高自己知识面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实践操作,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感性认识。
果蔬加工技术教学设计模板

果蔬加工技术教学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使学生掌握果蔬加工的基本技术和方法,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技术进行果蔬的加工处理,提高果蔬的利用价值和品质。
二、教学内容1.果蔬加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果蔬的保鲜和储存技术3.果蔬的切割和切丝技术4.果蔬的烹饪和烘焙技术5.果蔬的脱水和干燥技术6.果蔬的浸泡和腌制技术7.果蔬的冷藏和冷冻技术8.果蔬的果酱和果冻制作技术三、教学步骤及方法1.导入环节介绍果蔬加工技术的背景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实例讲述果蔬加工后的产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知识讲授(1)讲解果蔬加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图示和实例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
(2)详细介绍果蔬保鲜和储存技术的方法和原理。
包括常见的冷藏、冷冻、真空包装等技术。
(3)讲解果蔬切割和切丝技术,指导学生学习刀法和操作方法,提高切割效率和切割质量。
(4)介绍果蔬的烹饪和烘焙技术,包括水煮、炒、炖、烤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烹饪技能和创新能力。
(5)讲解果蔬的脱水和干燥技术,介绍常用的脱水和干燥设备以及操作方法。
(6)详细介绍果蔬的浸泡和腌制技术,包括盐渍、酱渍、醋渍等方法,提供相应的配方和操作步骤。
(7)讲解果蔬的冷藏和冷冻技术,介绍常见的冷藏和冷冻设备,指导学生正确操作。
(8)介绍果蔬的果酱和果冻制作技术,包括果酱和果冻的配方和制作步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实践操作(1)组织学生进行果蔬加工技术的实践操作。
根据教学内容,分别安排学生进行果蔬的保鲜和储存、切割和切丝、烹饪和烘焙、脱水和干燥、浸泡和腌制、冷藏和冷冻以及果酱和果冻制作等实践活动。
(2)辅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相关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4.总结归纳学生根据实践操作的结果和体会,进行总结归纳,进一步加深对果蔬加工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5.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果蔬加工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果蔬加工技术讲课文档

学习单元三 果蔬加工企业对员工的要求
一
知识要求
会制定果蔬罐头制品、汁制品、糖制品、腌制品、速冻品、干
1
制品等果蔬制品的工艺流程。
2
了解常用原辅料的理化特性。
3 学会使用果蔬制品加工过程中用到的设备并能够正常维护。
4
知道果蔬制品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
以果蔬生产企业中果蔬加工实际生产工艺过程为主线,按 照果蔬加工相关岗位技能需求进行实施,确保大家所学技 能满足果蔬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课程考核
30%
30%
40%
出勤情况 课堂讨论 任务完成情况
模块一 岗 前 培 训
1 学习单元一 果蔬加工在食品工业中的地位 2 学习单元二 国内外果蔬加工的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 3 学习单元三 果蔬加工企业对员工的要求
学习单元二 国内外果蔬加工的发展状 况和存在问题
二·我国果蔬加工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现状
学习单元二 国内外果蔬加工的发展状 况和存在问题
二·我国果蔬加工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存在问题
➢ 果蔬商品化处理程度低,流通链条低温化程度低
➢ 缺乏优质原料和生产基地,品种结构不合理,尤其缺 乏加工用品种
➢ 果蔬加工机械化﹑现代化速度较慢,加工转化能力低
➢ 果蔬综合加工利用低
➢ 果蔬加工缺乏有效的行业管理和技术监督
学习单元二 国内外果蔬加工的发展状 况和存在问题
三·我国果蔬加工今后面临的任务
• (一)宏观政策
•
提高政府对果蔬加工产业重要性的认识,在
政策上給与鼓励和倾斜,促进果蔬加工产业的良
性发展。
• (二)果蔬栽培
果蔬加工教案

青岛农业大学教案2014~2015 学年第2 学期果蔬加工学B410014必3食120、食120吴副教陈海教农产品加工研室长孙庆杰院学教开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课院(部)月三年二○一五.青岛农业大学教案注:表中()选项请打“√”注:1.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整个教案只用一个封面。
2.请按格式中显示的字体、字号(仿宋GB2312小四)填写,外语可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3.表格间距可调整,可加附页。
注:1.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整个教案只用一个封面。
2.请按格式中显示的字体、字号(仿宋GB2312小四)填写,外语可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3.表格间距可调整,可加附页。
注:1.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整个教案只用一个封面。
2.请按格式中显示的字体、字号(仿宋GB2312小四)填写,外语可用Times 字体。
New Roman3.表格间距可调整,可加附页。
注:1.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整个教案只用一个封面。
2.请按格式中显示的字体、字号(仿宋GB2312小四)填写,外语可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3.表格间距可调整,可加附页。
注:1.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整个教案只用一个封面。
2.请按格式中显示的字体、字号(仿宋GB2312小四)填写,外语可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3.表格间距可调整,可加附页。
注:1.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整个教案只用一个封面。
2.请按格式中显示的字体、字号(仿宋GB2312小四)填写,外语可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3.表格间距可调整,可加附页。
注:1.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整个教案只用一个封面。
2.请按格式中显示的字体、字号(仿宋GB2312小四)填写,外语可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果蔬加工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果蔬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2)了解不同果蔬加工产品的特点及适用范围;(3)熟悉果蔬加工设备的使用方法。
2. 能力目标:(1)具备独立进行果蔬加工操作的能力;(2)具备对果蔬加工产品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估的能力;(3)具备对果蔬加工工艺进行优化和改进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果蔬加工行业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果蔬加工概述2. 果蔬加工工艺流程3. 果蔬加工设备4. 果蔬加工产品质量检测与评估5. 果蔬加工工艺优化与改进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果蔬加工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设备使用等知识,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果蔬加工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加工产品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3. 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果蔬加工实验,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果蔬加工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5. 角色扮演法:模拟果蔬加工企业实际工作场景,让学生体验果蔬加工过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果蔬加工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果蔬加工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设备使用等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果蔬加工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加工产品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4.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果蔬加工实验,教师现场指导。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
6. 角色扮演:模拟果蔬加工企业实际工作场景,让学生体验果蔬加工过程。
7. 总结与评价:总结本次课程内容,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实验报告的撰写等。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团队合作、创新意识等。
果蔬加工工艺技术教学大纲

果蔬加工工艺技术教学大纲《果蔬加工工艺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果蔬加工工艺技术课程代码: 13230130 课程类型: 专业选修课学分:3总学时:64理论学时:32试验学时: 32先修课程:生物化学、食品工艺学适用专业: 食品生物技术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为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果蔬加工工艺技术课程的目的在于讲授果蔬的贮存保鲜、加工方法和相关工艺及设备方面的学问。
内容主要包括果蔬加工工艺的根底学问,各种果蔬加工方法原理、技术及工艺要求,在内容深度上,侧重于根本原理及工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在理解各种加工原理的根底上,运用其方法把握各种加工技术,能够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需求,满足生产生活需要。
二、教学根本要求1、学问、力量、素养的根本要求要求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把握果蔬贮藏保鲜、果蔬贮藏方式与治理、果蔬的预处理、果蔬干制、果蔬罐藏、蔬菜腌渍、果蔬糖制、果蔬干制及果蔬速冻等根本理论、技术要点及在生产中的应用,并通过工艺实例和试验实习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生疏各种工艺方法的应用。
2、教学模式根本要求为使学生娴熟把握果蔬加工工艺技术,本课程承受理论教学和试验教学穿插进展的教学方式。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试验、学生自学、习题、答疑、质疑、期末考核。
教师在课堂上应对果蔬加工工艺根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进展必要的讲授,并具体讲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中应留意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学问来分析、解决问题。
特别是应留意学生创力量的培育。
本课程课堂讲授32 学时,试验 32 学时,授课方式为多媒体演示,理论学时与试验学时的比例为1:1。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主要内容:果蔬加工的概念、果蔬保鲜的概念,果蔬加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果蔬加工业的现状及进展趋势。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我国果蔬食品工业的概况,了解食品工业的现状及进展方向,把握果蔬加工的概念、果蔬保鲜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第三学期
理实一体化课程《果蔬加工技术》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果蔬加工技术》是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是以果蔬为原料,依据物理学、食品化学、营养学、微生物学及食品加工原理加以处理,改变其形状、性质,延长其贮藏时间,提高营养价值或利用价值,制成新产品的原理及工艺。
是本专业毕业生从事果蔬产品生产操作和管理、果蔬产品检测和质量控制等的主要技能课程。
《果蔬加工技术》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果蔬原料的结构、组成与加工特性及加工贮藏对原料的要求。
重点介绍常见果蔬果蔬汁、果蔬干制品、果蔬糖制和腌制品、果蔬速冻产品、果蔬综合利用的加工原理、工艺技术与设备、加工操作方法、原料、产品特点等。
通过工作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化后,形成不同的学习项目,在每个学习情境中穿插进行果蔬行业职业分析与规划、果蔬加工基本理论、职业道德规范及生产管理等内容。
对课程知识进行了重构,理论和实践并重,不断拓展外延知识,符合人的认知和职业成长规律。
二、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中职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学生,中职的学生对生活充满强烈的好奇心与新鲜感,对于实践活动有着很高的热情和探索精神,尤其喜欢动手操作、实践体验的活动。
但是,中职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接受能力有限,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及实训I,使学生知道果蔬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在加工中的变化;熟知果蔬加工中汁制品、速冻制品、干制品、腌制品、糖制品加工及综合利用的基本原理、各加工工艺的操作要点及加工产品的质量标准;能综合评价各种果蔬加工制品的质量;为果蔬加工专门化方向职业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培养和发展一批服务与果蔬加工操作、果蔬产品检测和质量控制等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技能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及实训,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果蔬新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够分析不同果蔬制品在生产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常用果蔬加工的设备并解决一些常见机械故障;能够利用网络资源,查看、收集、了解食品行业的最新动态,并达到提高自己知识面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实践操作,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感性认识。
同时培养学生进行生产设计、产品开发、质量控制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从进校的一刻起即树立起职业精神,为学生就业、创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强学生的参与感,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具有吃苦耐劳、积极进取和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一定的创业能力。
四、重点难点
重点:果蔬制品的分类及对应加工原理;不同类型果蔬制品主要工艺流程、基本操作技能及仪器设备的使用;果蔬制品加工质量控制。
难点:果蔬制品加工原理在综合开发利用中的应用;不同类型果蔬制品加工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分析与控制。
五、课时安排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法、实验验证法、案例法,结合讲授、提问、讨论等
教学手段给学生全方位分析课程内容。
为了讲清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达到设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结合职业场景,采取任务驱动法,做中学,做中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七、教学进度计划表
部系主任签字:教务主任签字:主管副校长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