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掌握化工过程的基本计算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
(3)熟悉化工设备的设计和操作原理。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具备化工设备操作和维护的能力。
(3)能够进行简单的化工过程设计和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化工行业的兴趣和热情。
(2)增强学生对化工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的认知。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包括化工过程的基本类型、化工过程的平衡与速率、化工热力学、化工动力学等。
2.化工过程计算:包括流体力学、传质、传热等基本计算方法。
3.化工设备设计与操作:包括反应器设计、蒸馏塔设计、膜分离装置设计等。
4.化工过程设计与优化:包括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选型、操作条件优化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化工原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化工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实验技能。
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化工原理》。
2.参考书:相关化工原理的教材和学术著作。
3.多媒体资料:化工原理教学课件、视频资料等。
4.实验设备:流体力学、传质、传热等实验装置。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课程介绍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工原理课程的一个总结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本门课程及有关修课程的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次训练。
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它也起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的重要作用。
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完成某一化工设备(如精馏塔,吸收塔,换热器,干燥器等)的工艺设计和设备装配图的绘制。
说明书内容
课程设计说明书中应包括所有原始数据、计算和图表(辅助)材料,并按规定顺序编号:
1. 标题页
2. 设计任务
3.目录(内容)
4. 绪论
5. 设备的工艺计算
6. 设备强度计算
7. 辅助设备的计算或选型
8. 控制点的选择
9. 结束语(结论和建议)
10. 引用文献一览表
题目吸收塔的设计
含氨为4%的混合空气,处理量为1000m3/h,采用清水吸收,要求尾气中氨低于0.03%,吸收剂的用量为最小吸收剂的用量的1.6倍(均为体积分数)。
操作压力为常压,操作温度20℃,每年工作300天,每天24小时运行。
试设计一个合适的填料吸收塔。
2、填料类型
可从教材224页,几种填料的性能数据里选,也可根据需要从手册或其他地方查找。
3、设计任务
(1)吸收塔的物料衡算。
(2)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3)吸收塔塔体工艺的计算。
(4)用CAD将吸收塔塔体画出,并标明尺寸。
(5)对本设计进行评述。
4、基础数据
操作条件下物系的平衡关系为Y =0.757X。
5、最后做成ppt,进行课程设计答辩。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手册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手册一、课程设计任务书现要回收废甲醇,现要回收废甲醇,拟建立一套精馏塔,拟建立一套精馏塔,拟建立一套精馏塔,已知进塔物料中含甲醇和水,已知进塔物料中含甲醇和水,已知进塔物料中含甲醇和水,其中甲其中甲醇含量为(41%+0.003x )(质量分数,下同),经过精馏后得甲醇含量为y ,塔底釜液的组成为z 。
(说明:x 为学号的后两位;x 为奇数时y 取0.97,为偶数时取0.98;轻化091班z 值取0.01,092班z 值取0.02)。
设计要求废甲醇的处理量为10吨/小时。
设计条件如下:操作压力操作压力 4 kPa(塔顶表压) 进料热状况进料热状况 自选回流比 自选单板压降单板压降 ≤0.7 kPa全塔效率全塔效率 E T =52%试根据上述工艺条件作出筛板塔的设计计算。
二、课程设计报告内容课程设计报告由说明书和图纸两部分构成。
设计说明书中应包括所有论述、原始数据、计算、表格等,编排顺序如下:1 标题页;2 设计任务书;3 目录;4 设计方案简介;5 工艺流程草图及说明;6 工艺计算及主体设备设计;7 辅助设备的计算及选型;8 设计结果概要或设计一览表;9 对本设计的评述;10 附图(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简图、主体设备设计条件图);11 参考文献;12 主要符号说明。
三、课程设计要求1 在设计方案中应给出回流比选择的依据,在设计方案中应给出回流比选择的依据,即经济最优化的相关计算;即经济最优化的相关计算;即经济最优化的相关计算;进料进料热状况的选择应考虑对各层塔板的气、热状况的选择应考虑对各层塔板的气、液相负荷的影响;液相负荷的影响;在设计方案和工艺流程中应体现节能的设计思想,应考虑余热的回收利用。
2 主体设备具体包括塔体和塔板。
其中塔体工艺尺寸包括塔体的有效高度和塔径;塔板设计包括降液管、溢流堰、受液盘的选型及计算,以及塔板布置等。
主体设备的设计需要进行流体力学验算等校核工作,工作点要处于塔板负荷性能图中的最佳区间。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苯和氯苯的精馏塔塔设计苯氯苯化工精馏塔塔设计课程设计精馏塔设计精馏塔的苯与氯苯精馏精

大庆师范学院《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学生姓名指导老师学院专业班级完成时间目录第一节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填料塔的主体结构与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填料塔的设计任务及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填料塔设计条件及操作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填料塔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装置流程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吸收剂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填料的类型与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 填料种类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 填料规格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3 填料材质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基础物性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 液相物性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2 气相物性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3 气液相平衡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课程背景
本课程设计选择的课程为化工原理,是一门集理论和实验于一体的课程。
化工原理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化学、物理、分析化学、工程
原理。
它还阐述了有关化工过程的基本概念,如反应热、反应机理、热力
学等,这些概念和知识都是实习期间不可缺少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1.能够分析和撰写化工原理的相关理论;
2.能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3.熟悉化工原理中的基本概念,包括反应热、反应机理、热力学等;
4.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实验设计技能;
5.掌握和深入分析化工原理的实验技术的相关概念,为未来的实践打
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
1.反应热学:此部分将介绍什么是反应热学和反应热学的基本概念,
以及教学中常用的实验方法。
2.反应机理:此部分将介绍反应机理的概念,以及如何分析反应机理,使用反应机理理解反应机理的过程。
3.热力学:本部分将介绍热力学的概念,以及K值和G值的定义及计算,以及深入讨论热力学概念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如自由能函数、热力学
参数和热力学原理的应用。
4.实验技术:本部分将介绍实验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实验技术应用于化工原理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实。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一、课程背景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学生打下化工理论基础的重要课程之一。
本课程旨在系统地介绍化工原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帮助学生建立化工原理的相关知识体系,为日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1.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计算方法和理论模型;3.能够应用化工原理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1.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a.化工原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b.化工原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c.化工原理的相关学科和领域2.物质的结构与性质a.物质的基本结构和性质b.物质的相态变化与热力学c.物质的组成与性质的关系3.热力学基础a.热力学基本定律和概念b.热力学过程的基本方程和计算方法c.热力学的应用和工程实践4.化工原理的传质与分离a.传质的基本概念和理论b.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c.分离设备的设计和应用5.反应工程基础a.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动力学b.反应器的类型和设计原则c.反应工艺的应用和优化6.流体力学基础a.流体的基本性质和流动规律b.流体的流动类型和应用c.流体力学在化工领域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讲授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
2.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促进学生对化工原理的深入理解。
3.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化工实验和工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的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
五、课程评估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
2.中期考试:包括对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的考核。
3.期末考试:总结对整门课程的掌握情况,包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考核。
六、教材1. 《化工原理导论》,作者:王明华,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2. 《化工原理》,作者:张三,出版社:化学出版社七、课程作业1.每周布置相关的课后习题,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014111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张顺泽老师

10140111/2班《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设计指导书学生:指导教师:张顺泽化工学院化工教研室2013年12月《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旨在使学生了解工程设计基本内容,初步掌握化工设计的主要程序及方法,锻炼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收集和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
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所掌握的各种技能,通过独立思考和锐意创新,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化工某单元操作(单体设备)的设计任务,并通过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形式正确表述。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1、设计题目试设计一,用于分离。
原料量为、组成见下表,要求低于(大于) %,低于(大于) %。
2、设计条件运行时间:8000小时、中原地区3、设计参数:需查阅相关资料4、设计任务通过化工计算,绘制工艺流程图和主设备结构图,编制设计说明书(设计过程的评述及主要问题讨论)。
三、设计时间进程表课程设计时间原则上为2周,时间分配大致如下:四、设计指导教师、学生及设计纪律要求指导教师:张顺泽学生:纪律要求:1)按时到教室,有事请假;2)不得在设计时间内做与设计无关事情;3)到图书馆查阅资料,须在教室黑板上注明去向及时间;4)保持教室卫生。
不得妨碍他人设计。
五、课程设计所提交的文件1、设计说明书1份,内容如下:1)总论:①概述;②文献综述;③设计任务的依据。
2)生产工艺流程或生产方案确定。
3)生产工艺流程说明。
4)工艺计算书(物料和热量衡算)。
5)主要设备的工艺计算和设备选型计算。
6)设计体会与收获。
7)主要参考文献。
2、设计图纸2份1)工艺流程图;2)主要设备结构图。
六、成绩评定办法及评分标准1、成绩评定:1)、正常情况下的学生的课程成绩应按学生的设计方案、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答辩四项综合评定,各项所占比列情况见下表。
2)、课程设计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平定,标准如下:优:综合成绩91—100分;良:综合成绩81—90分;中:综合成绩71—80分;及格:综合成绩61—70分;不及格:综合成绩60分以下。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设计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设计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化工流程图的绘制和分析方法;(3)熟悉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4)了解化工工艺流程和设备选型。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2)具备化工流程图的绘制和分析能力;(3)能独立完成化工单元操作的计算和设计;(4)具备一定的化工工艺流程设计和设备选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化工行业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3)培养学生遵守纪律、严谨治学的学术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以及化工单元操作和工艺流程。
具体安排如下:1.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主要包括化工过程的基本特点、化工流程图的绘制和分析方法。
2.化工单元操作:包括流体流动、压力容器、传热、传质、反应工程等基本操作原理和计算方法。
3.化工工艺流程和设备选型:主要包括工艺流程的设计原则、设备选型依据和实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核心内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进行化工单元操作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化工原理。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化工原理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实验设备:配备齐全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是化学科学和工程学科的交叉学科,致力于研究化学过程及其应用。
其中的化工原理课程是该专业中的必修核心课程,主要涉及反应动力学、热力学、物理化学等多个方面。
为了更好地教学实践和学生学习,特别制定了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本文就此进行探讨与介绍。
一、课程设计目的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该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具体来说,本课程希望达到以下目标:
1. 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与反应动力学、化学平衡及热力学等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能力
4. 让学生了解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应用
二、课程设计要求
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需要学生按照以下要求进行设计:
1. 选择需要研究或探究的话题:关于化学反应对热力学和反应动力学的影响,比较不同实验条件下反应速率的差别,探究溶解度与温度的相关性等。
2. 准备实验设备: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及准备必要的实验设备和试剂,例如反应漏斗、烧杯、试管、电子天平、分析天平等。
3. 实验操作步骤,确定实验步骤和实验操作顺序,保证实验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4. 实验数据记录及分析,记录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阐析。
5. 报告撰写,撰写实验报告,归纳实验过程、结论及思考,并体现出实验设计的合理性。
三、实验内容及实验要点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具体实验内容,根据教师的指导,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1. 了解化学反应及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因素:通过实验探究环境温度、反应物浓度、反应物比例等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及量化方法。
2. 利用热力学分析反应热变化:根据热力学原理,探究不同化学反应的热态特性及其中包含的热量变化,分析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及其应用。
3. 计算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溶解度常数:通过实验测
定平衡常数和溶解度常数及其变化,探究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及其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化学平衡的理解。
四、实验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
在化工原理课程实验中,为了确保学生的实验操作安全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需要注重以下实验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
1. 实验要求
(1) 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步骤和流程。
(2) 保持实验器材干净卫生,注意实验室环境卫生。
(3) 精确地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4) 完成实验后,及时清洗实验器材和及时归还实验器
材。
2. 安全注意事项
(1) 注意化学品的存放,防止误杀、一氧化碳中毒或毒物
中毒等危险。
(2) 实验中要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尤其是化学实验室中,必须佩戴安全防护眼镜、手套等。
(3) 严格按照学校安全监管部门的标准、流程、规章制度
等安排实验并监控现场安全。
(4) 发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停止操作,并向教师
和实验室管理员汇报,及时处理完成。
五、课程评价方法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完成后,将进行课程评价。
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这个课程设计的质量:
1. 实验报告评价:考查实验报告撰写的全面性和规范性,实验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以及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逻辑性。
2. 实验操作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室中的表现来评
价其操作能力和实验技巧。
3. 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评价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对疑点问题的认识程度来评价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
总之,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导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更完整地掌握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其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
同时,也促进了教学实践的不断完善和改进,进一步提升了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