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磷酸酯阻燃剂污染现状与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研究进展_徐会志

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研究进展_徐会志

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研究进展徐会志,王胜鹏,包杰界(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杭州 311231)摘 要有机磷阻燃剂研究在国内外得到极大的关注。

综述了磷酸酯类阻燃剂、膦酸酯类阻燃剂和磷杂环类阻燃剂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有机磷阻燃剂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有机磷,阻燃剂,磷酸酯,膦酸酯,磷杂环1 引言有机磷酸酯阻燃剂是一种阻燃性能较好的阻燃剂,它品种多,用途广泛。

卤系阻燃剂存在很多缺点,如抗紫外线稳定性差,燃烧时生成较多的烟、腐蚀性气体和有毒气体。

特别是自1986年起,发现多溴二苯醚及其阻燃的高聚物的热裂解和燃烧产物中含有致癌物四溴代双苯并二恶烷及四溴代苯并呋喃后,卤系阻燃剂的使用受到了限制,使得非卤阻燃剂特别是有机磷阻燃剂的研究和开发变得更加重要。

虽然有机磷化合物都会有一定的毒性,但它们的致畸性却不高,其分解产物及其阻燃的高聚物的热裂解和燃烧产物中腐蚀性、有毒物也很少。

有机磷阻燃剂之所以成为阻燃剂研究中的热点,除了上面的因素外,还因为有机磷阻燃剂除了具有阻燃性能之外,很多品种还同时具有增塑、热稳定等作用,对提高高分子材料的综合性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有机磷阻燃剂的研究、开发方兴未艾,每年报道很多。

有机磷阻燃剂根据化学活性的不同,可以分为使用方便的反应型和阻燃性持久的添加型两类,下面就这些阻燃剂种类、合成和应用的最新发展状况进行论述[1,2]。

2 磷酸酯阻燃剂用作阻燃剂的磷酸酯很多,主要可用于聚苯乙烯(PS),聚氨酯(PU)泡沫塑料,聚酯(PET),聚碳酸酯(PC)和液晶等高分子材料的阻燃。

包括只含磷的磷酸酯阻燃剂、含氮磷酸酯阻燃剂和含卤磷酸酯阻燃剂等几类。

(1)只含磷的磷酸酯阻燃剂只含磷的磷酸酯阻燃剂大多数为酚类的磷酸酯,也有少量的烷基磷酸酯。

Bright Danielle A报道,结构式如下的化合物可用于高抗冲聚苯乙烯的阻燃处理:1,4-(ArO)2P(O)OCH2C6H4CH2OP(O)(ArO)2式中Ar=(未)取代的芳基。

有机磷酸酯在环境中的污染及其生物效应

有机磷酸酯在环境中的污染及其生物效应

ECOLOGY区域治理有机磷酸酯在环境中的污染及其生物效应淮北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濉溪县大队 刘辉摘要:有机磷酸酯(OPEs)作为多溴联苯醚(PBDEs)的替代物,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和增塑剂,目前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

OPEs的使用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同时环境中的OPEs可以进入食物链中,进行生物放大和蓄积。

但目前OPEs环境风险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未知的,亟须进行评估。

本文对OPEs的结构及性质进行了介绍,整理了环境介质和生物体中各类OPEs的含量,并综述了生物体内OPEs的代谢产物以及OPEs的毒性作用,最后提出了未来有关OPEs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OPEs;环境浓度;代谢;生物毒性中图分类号:{X8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16-0142-0003一、前言有机磷酸酯(OPEs)是一类人造化学品,目前作为阻燃剂和增塑剂被广泛添加入泡沫、塑料、纺织品、清洗、蜡、地板抛光剂和电子设备中(Reemtsma et al., 2008)。

自2000年初以来,常用的溴系阻燃剂(BFR)(如多溴二苯醚)的使用受到了限制,特别是在2009年五溴(penta-BDE)和八溴二苯醚(octa-BDE)被正式列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控制名录中(van der Veen and de Boer, 2012)。

有机磷酸酯被视为多溴联苯醚(PBDEs)的优秀替代物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据统计,2013年全球有机磷阻燃剂(OPFRs)的产量占所有阻燃剂的30%(Ma et al., 2017)。

由于OPEs是以物理的方式被添加到材料中,不会以稳定的化学键合到所添加的材料上,因此它很容易被释放到环境中。

目前已有许多报道证实了许多环境介质中OPEs的存在,如大气中(Castro-Jimenez et al., 2014)、水体中(Bollmann et al., 2012; Wang et al., 2015)、淡水和海洋的沉积物中(Chung and Ding, 2009; Cao et al., 2012),甚至在淡水和海洋的食物网中也发现了OPEs的存在(Sundkvist et al., 2010; Kim et al., 2011a)。

有机磷阻燃剂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有机磷阻燃剂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物 中 的胺 、二 胺 [] 1 和三 聚 氰 胺 。松 原 一 博报 道 了下 O 面 结构的含氮磷酸 酯阻燃剂的制 备、性质和应用 。


Me


如抗紫外线稳定性差 , 燃烧时生成较多的烟 、 腐蚀性 气体和有毒气体 。 特别是 自18 年起 , 96 发现多溴二苯 醚及其阻燃的高聚物的热裂解和燃烧产物中含有致癌 物四溴代双苯并二嗯烷及四溴代苯并呋喃后 , 卤系阻
种 和 研 究进 展 ,指 出 了阻 燃 今 后 的 发 展方 向 。 关 键 词 : 阻燃机理 ;磷系 阻燃剂 ;研究进展
0 前 言
由有机 聚合物 的可燃性 而 引起 的火灾 造成 的人 员
阻燃 作 用 ,但 主 要 以凝 聚 相 为主 。 阻燃 机 理 因磷 阻
燃剂结 构、聚合物类 型及燃烧 条件而异 。 含有磷系阻燃剂的高聚物被引燃 时, 阻燃剂受热
出 了阻燃 剂今 后 的发 展方 向。
分解产物 ,证实了 P 的存在。 0・ 1 协 同阻燃机理 。 . 2 L o s等人研究证 明,磷 、溴并用可 以减少阻 yn
燃 剂 的总 用 量 , 来 进 一 步研 究 证 明磷 和 溴 二者 处 于 后
同一分子 中比不在 同一分子 中具有更好的阻燃效果。
2 1年第2 01 期
上 海 毛 麻 科 技
有机 磷 阻燃 剂 的现 状 与研 究 进展
花 金 龙 ,李 文 霞
( 北京 市服装材料研 究开发与评价重点 实验 室 ,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 10 2 ) 009
摘 要 : 阐述 了磷 系 阻燃 剂 的 阻燃 作 用 机 理及 协 同阻燃 机 理 。 重点 介 绍 了 目前 国 内外 有 机磷 阻燃 剂 的主 要 品

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生物毒性效应及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

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生物毒性效应及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

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生物毒性效应及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陈静怡!胡华丽!冯!磊!马!力!丁国骅!!!浙江省丽水市丽水学院生态学院!丽水!"#"$$$"摘!要!有机磷酸酯阻燃剂!%&'()"是目前研究最多的有机磷系阻燃剂之一#研究表明$%&'()可以通过环境迁移进入生物体$并对生物体造成各种毒性效应#本文概述%&'()对生物胚胎%肝脏%内分泌%神经以及遗传的毒性效应$以及%&'()的生物降解途径研究进展$旨在阐明%&'()对生物的潜在危害及其防控之道#关键字!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环境暴露!生物毒性!生物降解!!阻燃剂是随工业发展逐渐兴起的功能性助剂#根据结构组成中的特殊元素$阻燃剂主要可分为卤系%磷系和氮系等系列成员#磷系阻燃剂又分为有机磷和无机磷两类#有机磷酸酯阻燃剂!*+,-.*/0*)/0-1234-52+21-+6-.1$%&'()"是目前最受关注的有机磷阻燃剂之一#按照取代基不同$%&'()大致可分为卤代烷基%烷基和芳基三类$其中烷基类种类最多&7'#%&'()具有良好的阻燃%隔氧以及增塑效果$但近年来发现它会在生物体内残留%富集并对生物体具有很大的危害$引起了研究者广泛关注&#'#本文概述近年对%&'()的胚胎%肝脏%内分泌%神经和遗传诸方面生物毒性的研究成果$并重点关注了%&'()的生物降解方式$为未来对%&'()更加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以及%&'()潜在危害的防控研究提供基本资料#!"#$%&'的生物毒性效应787!胚胎毒性!%&'()对胚胎毒性效应主要表现为胚胎的致畸%生长周期延长以及胚胎心率的下降&"'#但不同类型的%&'()对生物胚胎的毒害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例如$对于斑马鱼!!"#$%&'&$%"的胚胎毒性来说$磷酸三!#氯丙基"酯!9:&&";三!7$"二氯#丙基"磷酸酯!9<:&&或9<:=&&";磷酸三丁酯!9.>&";磷酸三苯酯!9&0&"&?'(对于青鳉鱼!(&)*$"+ ,"-$.'+"胚胎$磷酸三!丁氧基乙基"酯!9>@&";9.>&;9&0&&"'#同时$%&'()对生物的毒性效应与作用机制的差异有关#例如$9<:&&的胚胎毒性与相关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有关$这种甲基化能抑制肌肉和骨骼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从而阻断胚胎正常发育(而三羟甲基丙烷酯!9A&&"则是通过降低胚胎干细胞数量$进而引起胚胎的畸形&B'#78#!肝脏毒性!肝脏作为生物体的重要解毒器官$对抵御外界污染物的毒害具有重要作用#%&'()对肝脏的毒性效应主要包括其对肝脏的酶活性%肝脏的组织结构形态的影响以及诱导肝脏中相关基因的表达&C)D'#其中$肝脏内的酶活性对不同的%&'()的毒性响应不同#例如$蚯蚓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E%<"和丙二醛!A<F"对9&0&更为敏感$而过氧化氢酶!:F9"则对磷酸三甲苯酯的敏感度更高&D'#同时$肝组织结构形态会受%&'()影响而发生不同程度的破坏#例如$在肝脏组织病理学研究中$李学彦等&G'发现随着9<:&&量的增加$肝细胞线粒体嵴会发生融合$继而细胞核发生畸变$并最终使细胞发生自噬#此外$暴露于较高的%&'()环境中$会引起生物肝脏氧化应激相关基因表达发生变化&D'#例如$在三!#氯乙基"磷酸酯!9:@&或9:=@&"环境下暴露的雌性斑马鱼的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H IJ.E%<"表达会上升$而雄性的:IJ.E%<表达则会降低&K'#78"!神经毒性!因为%&'()具有与有机磷农药相似的结构组成$所以研究者较早就开始关注它的神经毒性#研究揭示$%&'()会使神经细胞的突触变短%数量减少$最终影响受体结合$阻碍神经递质的传导$从而产生神经毒性效应&7$'#%&'()的这种效应的作用机制比较复杂$主要包括对乙酰胆碱酶!F:0@"活性%氧化应激反应%神经相关基因及其蛋白表达等产生负面影响&77'$其中抑制F:0@活性是%&(')引起神经毒性效应的重要表现#如9&0&会降低斑马鱼%青鳉鱼和小鼠中的F:0@活性(9.>&会升高青鳉鱼和鸡胚胎中的F:0@活性(而9>@&对斑马鱼%青鳉鱼%小鼠均无显著影响&"$K'#%&'()对各种生物的F:0@活性和基因转录的影响存在差异$这被认为与F:0@作为一种营养因子从而产生的补偿机制有关&"'#此外$%&'()会诱导细胞和组织内产生氧化应激$引起细胞的氧化损伤以及促使相关基因或蛋白表达的改变$从而影响神经发育&7$'#上述实验结果表明$神经毒性作用机制比较复杂$而且这种神经毒性也已被发现可以遗传&7#'#78?!内分泌毒性!%&'()在环境中的广泛分布$使其对生物造成的内分泌干扰问题比较显著#例如$9<:&&在斑马鱼%鸡胚以及人体内均会造成甲状腺素!9?"水平降低&7"'#而%&(')对内分泌的干扰被认为与基因上的突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例如$9<:&&的内分泌干扰是由于甲状腺激素!9L"响应基因失调引起的#不同类型的%&(')对于同一物种的内分泌影响效应也存在差异#对于9<:&&的研究结果表明$亲代的暴露可导致子代斑马鱼甲状腺功能紊乱$其表现为子一代幼体9?水平显著降低$三碘甲状腺氨酸!9""水平升高&7"'(而暴露于磷酸三!丁氧基乙基"酯!9>%@&"环境中则会使斑马鱼幼体的9?和9"表达上升&7?'#这些现象被认为均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L&9"轴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有关&7B'#但最新的研究发现$斑马鱼亲本长期暴露于9>%@&环境导致的亲代性腺功能受损是9>%@&的残留累积抑制后代的发育所致$而不是通过生长素M胰岛素!H L M=H'"和L&9轴的基因转录而引发&7C'#由此猜测$%&'()对生物不同脏器的内分泌影响机制存在差异$也可能与它们的暴露环境不同有关#78B!多代及遗传毒性!多代毒性研究适合于在生长周期短%繁殖能力强的生物中开展#它们可以很好地反映环境中的%&'()对生物长期世代发展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嗜热四膜虫!/'-&"0)1'#""在9<:&&中连续暴露约"G#代后生长发育会受到明显影响$并发现核糖体蛋白的基因表达明显下降$证实了核糖体是9<:&&影响生长繁殖的靶向目标(经过约#?D代的恢复后$9<:&&对嗜热四膜虫依然存在抑制机制&7G'#可见%&'()对生物世代的遗传存在持久的危害#而对于生长周期较长的生物$迄今更多的是研究亲代与子代的遗传差异#例如$9<:=&&的亲代暴露会导致子代斑马鱼甲状腺功能紊乱和生长抑制&7D'#("#$%&'的生物降解对于自然界存在的%&'()污染的治理通常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降解的方式$相对于物理降解的高成本和化学降解生成副产物等危害$生物降解方式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研究&7K'#生物降解主要采用微生物降解的方式$因其较好的清洁效果%较少的污染以及较低的成本$使其成为较为理想的%&'()污染的治理方法#微生物降解主要采取菌种选择和基因工程两种方法$但在现实应用中却有许多局限性&7D'+一方面$微生物的针对性较为单一$对于目前%&'()的丰富种类$相应有使用价值菌种的筛选较为困难(另一方面$影响微生物降解的因素众多$其中包括环境温度%/L%营养条件%菌群组成及分布密度等&7"'#因此$高效且可针对多种阻燃剂进行降解的菌种筛选是目前关注的重要方面#有研究者发现部分已经进入生物体内的%&'()残留$可主要以二烷基或芳基磷酸盐代谢物!<F&)"的形式由生物自身降解而排出体外#此外$寻求新型可替代无污染的阻燃剂也是未来的主要方向之一# )"展望有关%&'()的生物毒理研究正在逐步深入$但其持久危害及风险评估方面缺乏关注和研究$在国内也尚无排放标准和相关禁令$使得%&'()仍然在环境中被生物普遍吸收%富集(同时$%&'()在生物毒性研究中所采用的浓度往往比环境实际浓度高$缺少低浓度或与环境接近浓度的实验$而其在真实环境中的生物学效应需进一步验证(此外$未来针对%&'()有效降解途径的探索将是该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N*8"7B$$"$D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N*8O P7C:$?$$$7 #$7K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 N*8#$7K(?"?$$C !通信作者主要参考文献&7'徐怀洲$王智志$张圣虎$等8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毒性效应研究进展&Q'8生态毒理学报$#$7D$7"!""+7K"$8&#'张!偲$乔!敏$徐玉新8两种有机磷阻燃剂对土壤跳虫的生态毒性&Q'8环境化学$#$7"$"#!""+""G"?#8&"'彭!涛$王思思$任!琳$等8磷酸三苯酯对斑马鱼早期生命阶段的神经毒性研究&Q'8生态毒理学报$#$7C$77!7"+#B?#C$8!&?'高!丹$同!帜$张圣虎$等8?种典型有机磷阻燃剂对斑马鱼胚胎毒性及风险评价&Q'8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7G$""!K"+D"C D??8&B'马丽丽$陈微秋$高雨轩$等8蚯蚓对三种芳烃有机磷阻燃剂的毒性响应效应&Q'8农业开发与装备$#$7D$#$"!7#"+77D77K8!&C'&%(9@(+@$:(R A&<$@H O%'':$21-48R)2*3-.-S T-.02/-1*U V12-))-V-.6102-S T-.1*W U0T//*4V52+)2U0-T.+2-U1T*.-++-V3*+12)1T.,/+T*+T1T X-1T*.*37C*+,-.T U34-52+21-+6-.1)&Q'8 @.S T+*.52.1-49*W T U*4*,V-.6:025T)1+V$#$7?$""!""+BG"BD#8!&G'李学彦$王思敏$周启星$等8三!7$"二氯#丙基"磷酸酯诱发肝脏损害及病理改变研究&Q'8生态毒理学报$#$7D$7"!C"+#"?#?78&D'张俊江$张效伟$于红霞8三氯乙基磷酸酯阻燃剂对日本鹌鹑胚胎的发育毒性&Q'8生态毒理学报$#$7C$77!7"+7CG7G#8&K':F((=N H9%N:<$O F&F<R O F<A$%9L A F N A$21-48F))2))52.1*3102624-V26.2I+*1*W T U T1V*31+T YI1V4/0*)/0-12$1+T YI1*W V210V4/0*)/0-12$-.66T YI1V4/02.V4/0*)/0-12&Q'8 9*W T U*4*,V Z=.6I)1+T-4L2-410$7KK$$C!"$?"+?7B?#"8&7$'刘晓晖$李双月$刘!琦$等8三邻甲苯磷酸酯对大鼠:C星形胶质细胞的氧化损伤和细胞周期阻滞作用&Q'8生态毒理学报$#$7C$77!""+7B77BC8&77'顾!杰$顾爱华$石利利$等8有机磷酸酯环境分布及神经毒性研究进展&Q'8环境与健康杂志$#$7D$"B!""+#GG#D78&7#'[F N H P$O F=O E$[F N H\$21-48>T*U*.U2.1+-1T*.-.6 1+-.)32+*3102*+,-.*/0*+*I)34-52+21-+6-.11+T)!7$"]6T U04*+*]#] /+*/V4"/0*)/0-12U-I)2)10V+*T62.6*U+T.26T)+I/1T*.-.662S24*/52.1-4.2I+*1*W T U T1V T.X2Y+-3T)04-+S-2&Q'8@.S T+*.52.1-4 EU T2.U2Z92U0.*4*,V$#$7B$?K+B7#"B7"#8&7"'(@N\$[F N H[$J L F%\$21-48&-+2.1-42W/*)I+21*1+T)!7$ "]6T U04*+*]#]/+*/V4"/0*)/0-12+2)I41)T.10V+*T62.6*U+T.2 6T)+I/1T*.-.6T.0T YT1T*.*3,+*^10T.X2Y+-3T)0*33)/+T.,&Q'8 F_I-1T U9*W T U*4*,V$#$7K$#$K+7"#7?78冠状病毒的结构及生物学特性概述罗晓君!章文贤!!!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M工业微生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福州!"B$77G"摘!要!人冠状病毒!L:*`"是进化上非常成功的病毒$它们经历了跨种传播和宿主适应$最终获得了侵染人类的能力$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元凶#本文对冠状病毒的结构以及入胞途径%侵染过程和免疫逃逸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概述#关键词!冠状病毒!病毒结构!侵染途径!免疫逃逸!!冠状病毒!U*+*.-S T+I)"属于套式病毒目!N T6*S T+-42)"$冠状病毒科!:*+*.-S T+T6-2"$是目前自然界已知的最大(N F病毒#冠状病毒在现实中感染非常普遍$自然宿主分布广泛$且感染通常有一段潜伏期$其感染宿主主要是哺乳动物和禽类#第一例人冠状病毒!L:*`"于7KCB年从普通感冒患者的鼻腔分泌物中分离出来$命名为L:*`##K@$此后$不同的冠状病毒被陆续从人体内分离出来#目前已经发现有七种能够感染人的冠状病毒&7'$其中对人类影响较大的是引发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的EF(E:*`%引发中东呼吸综合征的A@(E:*`以及引发#$7K新型冠状病毒病!:%`=<7K"的EF(E:*`#这三种#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冠状病毒分为!%"%#%$这?个属#其中!和"属冠状病毒感染哺乳动物$上述的EF(E:*`%A@(E:*`和EF(E:*`#三种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都属于"属(#属冠状病毒只感染禽类(而$属冠状病毒既感染禽类又感染哺乳动物&#'#受感染宿主体内的病毒基因组会持续复制%突变%重组$不仅引起宿主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而且变异的累积还可能产生跨宿主感染#!"冠状病毒的结构冠状病毒为直径7$$a7C$.5的球形颗粒$包膜形如冠状突起$核衣壳呈螺旋对称$如图7所示#冠状病毒是正义单链(N F病毒$其Bb端具甲基化的帽子$编码一个多聚蛋白$该多聚蛋白包含7C个非结构蛋白$参与基因组的转录和复制(而其"b端有&*4V F尾巴$编图7!冠状病毒示意图码一系列结构蛋白$包括棘突蛋白E%小分子包膜蛋白@%膜蛋白A%核衣壳蛋白N$以及只见于少数冠状病毒的血凝素蛋白&"'#除了编码结构蛋白的基因外$还有一些辅助蛋白$这些辅助蛋白具有物种特异性$并且对于病毒的复制不可或缺&?'#787!结构蛋白!具体包括以下几种+78787!棘突蛋白E!棘突蛋白是包膜外呈花瓣状突起的跨膜糖蛋白$包括E7和E#两个亚基+E7呈类球状结构$含有病毒的受体结合域!(><"$E蛋白的变异主要在(><内发生(E#呈棒状结构$组成E蛋白的茎部$介导病毒膜囊与细胞膜融合#E蛋白是结构蛋白区编码的序列最大的蛋白质$也是冠状病毒主要的抗原位点$并影响与物种特异性受体结合的程度#冠状病毒的种类和毒性以及跨宿主感染能力主要取决于E 蛋白&B'$而宿主的免疫反应一般都是针对E蛋白$因此E蛋白是疫苗开发的关键靶标#""""""""""""""""""""""""""""""""""""""""""""""&7?'O=Rc$[R<$\R P O$21-48F U I122W/*)I+21*1+T)!#] YI1*W V210V4"/0*)/0-12!9>%@&"-332U1),+*^10-.662S24*/52.1 *325Y+V*]4-+S-4X2Y+-3T)0&Q'8F_I-1T U9*W T U*4*,V$#$7G$7K7+7G#?8&7B'L R F N Hc$O=RQ$c RO$21-48H*.-6-4T5/-T+52.1-.6/-+2.1-4 1+-.)32+*31+T)!#]YI1*W V210V4"/0*)/0-12T.X2Y+-3T)0-312+4*.,] 12+52W/*)I+21*2.S T+*.52.1-44V+242S-.1U*.U2.1+-1T*.)&Q'8 :025*)/02+2$#$7K$#7D+??K?BG8&7C'L R F N Hc$O=RQ$c RO$21-48H*.-6-4T5/-T+52.1-.6/-+2.1-4 1+-.)32+*31+T)!#]YI1*W V210V4"/0*)/0-12T.X2Y+-3T)0-312+4*.,] 12+52W/*)I+21*2.S T+*.52.1-44V+242S-.1U*.U2.1+-1T*.)&Q'8:025*)/02+2$#$7K$#7D+??K?BG8&7G'O=Q$A F\$ERH$21-48A I41T,2.2+-1T*.-42332U1)*31+T)!7$"] 6T U04*+*]#]/+*/V4"/0*)/0-12*.1023+22]4T S T.,U T4T-12/+*1*X*-/'-&"0)1'#"-0'&1%.0$,"2W/*)261*2.S T+*.52.1-44V+242S-.1 U*.U2.1+-1T*.)-.6-312+)IY)2_I2.1+2U*S2+V&Q'8@.S T+*.52.1-4 /*44I1T*.$#$7C$#7D+B$BD8&7D'杨姗姗$邵瑞华$严!骁$等8人体尿液中磷系阻燃剂代谢产物检测方法的建立&Q'8环境化学$#$7D$"G!B"+#?$#?G8&7K'刘!佳8有机磷酸酯阻燃剂污染现状及降解过程研究进展&Q'8应用化工$#$7D$?G!7#"+#G$B#G7$$#G7?8#。

2024年有机磷阻燃剂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有机磷阻燃剂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有机磷阻燃剂市场调研报告1. 背景有机磷阻燃剂是一类在火灾条件下能够抑制燃烧过程的化学物质。

在许多领域中,如电子电器、建筑材料和汽车工业等,有机磷阻燃剂被广泛应用以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

本报告旨在对全球有机磷阻燃剂市场进行调研和分析,以了解该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2. 市场规模和趋势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全球有机磷阻燃剂市场在过去几年保持了稳定的增长。

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X亿美元,并有望继续增长。

这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2.1 行业需求的增加随着电子电器和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对阻燃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

有机磷阻燃剂作为一种高效的阻燃材料,受到了行业的广泛关注和应用。

2.2 国家法规的支持许多国家制定了严格的防火法规和标准,要求在相关行业中使用阻燃材料以提高安全性能。

这进一步刺激了有机磷阻燃剂市场的增长。

2.3 新技术和创新的推动在有机磷阻燃剂领域,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和创新。

例如,一些厂商正在开发更高效和环保的有机磷阻燃剂,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3. 市场细分和应用有机磷阻燃剂市场可以根据产品类型和应用领域进行细分。

根据产品类型,市场可以分为液体有机磷阻燃剂和固体有机磷阻燃剂。

根据应用领域,市场可以分为电子电器、建筑材料、汽车工业等。

在电子电器领域,有机磷阻燃剂常用于电路板和电线的阻燃处理,以降低火灾风险。

在建筑材料领域,有机磷阻燃剂用于提高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以增强建筑物的安全性。

在汽车工业中,有机磷阻燃剂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的生产,以满足汽车行业对阻燃材料的需求。

4. 市场竞争格局有机磷阻燃剂市场存在着较大的竞争。

市场上有多家知名的厂商和供应商,其中一些公司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创新能力。

主要的竞争策略包括产品创新、品牌推广和市场扩张等。

5. 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有机磷阻燃剂市场在未来几年有望继续增长。

随着行业需求的增加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有机磷阻燃剂将成为阻燃材料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机磷阻燃剂的研究进展_王会生

有机磷阻燃剂的研究进展_王会生

化学与生物工程2014,Vol.31No.0 Chemistry &Bioengineering基金项目:武汉工程大学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10122012)收稿日期:2013-09-18作者简介:王会生(1980-),男,安徽临泉人,博士,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磁性配合物及化工产品的合成与性能表征,E-mail:wangch198201@163.com。

doi:10.3969/j.issn.1672-5425.2014.01.004有机磷阻燃剂的研究进展王会生,潘志权(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绿色化工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摘 要:由于有机磷阻燃剂具有高效、低毒、无污染及无烟等特点,该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外得到极大的关注。

综述了磷酸酯类阻燃剂、膦酸酯类阻燃剂和磷杂环类阻燃剂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有机磷阻燃剂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有机磷;阻燃剂;磷酸酯类阻燃剂;膦酸酯类阻燃剂;磷杂环类阻燃剂中图分类号:TQ 265.1 TQ 314.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425(2014)01-0013-04 几十年来,由有机聚合物高分子材料引起的火灾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并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因此,对建筑材料等易燃材料进行阻燃处理一直受到人们极大的重视[1-5]。

20世纪60年代,卤系阻燃剂由于阻燃效果好、用量少、对材料性能影响较小且价格适中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然而,卤系阻燃剂使用过程中高分子材料燃烧时不仅产生二口恶口英,还产生大量的浓烟及腐蚀性气体,对自然、环境和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危害。

因此,寻找性能优良的卤系阻燃剂替代品势在必行。

有机磷阻燃剂尽管也会释放出有毒性气体,但毒性、致畸性不高且用量相对较少,此外,某些有机磷化合物除有阻燃效果外,还同时具有增塑、热稳定等作用,可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6],因此,有机磷阻燃剂的开发与应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新兴污染物 有机磷阻燃剂

新兴污染物 有机磷阻燃剂

新兴污染物-有机磷酸酯类摘要: 随着多溴联苯醚类阻燃剂在世界范围逐渐禁用,有机磷酸酯作为一类重要的有机磷阻燃剂和塑化剂,大量应用于塑料、纺织、家具及其他材料,从而导致了其在环境中的持续释放和分布,由此所引起的环境问题逐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主要概述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的研究现状,包括有机磷酸酯类物质的污染现状、毒性以及分析方法。

关键词: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环境污染毒性分析方法1.引言阻燃剂是一类能够阻止聚合物材料引燃或者抑制火焰传播的添加剂,有机磷酸酯(Organophosphate esters,OPEs) 是一类重要的有机磷阻燃剂(Organophosphorus flame retardants,OPFRs) ,具有阻燃效果持久,与聚合物基材相容性好,耐水、耐候、耐热以及耐迁移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材家装材料、纺织物品、化工以及电子电气设备中。

由于OPEs主要以添加方式而非化学键合方式加入到材料中,这增加了OPEs 类物质进入周围环境的几率因此,作为一类新有机污染物,OPEs已经受到了美国以及欧洲诸国的高度关注(如图1所示),近几年有关OPEs的研究论文数量快速增长相关论文对OPEs的环境行为、毒性效应以及污染水平等做了初步报道。

2污染现状2.1水体与沉积物中OPEs表2所示为各种水体样品中OPEs的污染情。

由于欧盟率先开始了对澳代阻燃剂的禁用,采用OPEs作为主要替代品,因此在欧洲多国的污水处理厂(waste water treatment plants WWTPs)中均可检出OPEs。

一项针对欧洲各国污水处理厂水质情况调查显示,大多数污水处理厂的出水中可检出磷酸三氯丙酯(tri (chloropropyl) phosphate, TCPP)和磷酸三(2氯)乙酯(tri (2-hloroethyl) phosphate TCEP),其浓度维持在几百个ng/L,并且由于TCPP难降解的特性,TCPP表现出取代TCEP成为主要的含氯OPE、污染物的趋势。

PPCPs的环境污染状况及研究进展

PPCPs的环境污染状况及研究进展

物理处理法
沉淀法
通过物理作用使悬浮物与水 分离,去除悬浮物和胶体物 质。
过滤法
通过过滤介质去除水中的悬 浮物和杂质。
吸附法
利用吸附剂的吸附作用去除 水中的溶解性物质和胶体物 质。
化学处理法
氧化还原法
01
通过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或易分
离的物质。
中和法
02
通过加入酸或碱,调节水质的pH值,使有害物质转化为沉淀或
04
ppcps的环境污染研究 进展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PPCPs的环境污染研究起步较 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主要集中在 PPCPs的污染状况、来源、环境行为 和生态风险等方面。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PPCPs的环境污染研究较早, 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主要关注 PPCPs的环境污染状况、生态毒理效 应和全球环境问题等。
02
ppcps的环境影响
对水体的影响
污染水源
富营养化
PPCPs通过污水排放进入水体,导致 水体质量下降,破坏水生生态平衡。
部分PPCPs促进藻类等水生生物的繁 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质。
生物毒性
PPCPs对水生生物具有毒性效应,可 能导致生物死亡或生殖系统紊乱。
对土壤的影响
土壤污染
PPCPs通过污水灌溉、固体废弃物填埋等方式进 入土壤,导致土壤污染。
土壤生态破坏
PPCPs对土壤微生物和植物具有不良影响,破坏 土壤生态平衡。
土壤质量下降
PPCPs的存在降低土壤肥力,影响植物生长和农 产品质量。
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中毒
PPCPs对多种生物具有毒性效应,可能导致生 物中毒甚至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磷酸酯阻燃剂污染现状与研究进展
有机磷酸酯阻燃剂污染现状与研究进展
一、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工业生产的不断增加,阻燃剂的需求量也在持续增加。

有机磷酸酯阻燃剂作为一类高效、常用的阻燃剂,应用范围广泛,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究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污染现状与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治理提供参考。

二、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应用与污染源
有机磷酸酯阻燃剂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电子电器、家具、汽车等领域,为提高物品的阻燃性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广泛应用也导致了环境中的污染。

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污染主要源自两个方面:一是其生产与使用过程中的排放,二是产品在使用和废弃后的释放与迁移。

1. 生产与使用过程中的排放
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有毒、难降解的副产物,如六溴环十二烷(HBCD)和氯代酚等。

这些副产物在生产过程中会通过废水和废气排放至环境中,造成水土污染和大气污染。

除了生产过程中的排放,有机磷酸酯阻燃剂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挥发和渗透的问题。

例如,在电子电器领域,电路板中使用的阻燃剂可能会逐渐释放出有机磷酸酯阻燃剂到环境中,导致环境中的污染。

2. 产品使用和废弃后的释放与迁移
有机磷酸酯阻燃剂在产品使用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摩擦磨
损等原因,会逐渐释放出来,并在环境中迁移。

例如,室内装修中使用的含有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涂料、地板等,会在使用过程中逐渐释放出来,进而污染室内空气和土壤。

产品废弃后的有机磷酸酯阻燃剂也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许多含有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废弃物通常被认为是危险废物,如果不经过安全处理,就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三、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环境效应与风险
有机磷酸酯阻燃剂在环境中的存在和迁移可能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

1. 生态风险
有机磷酸酯阻燃剂可能对水体生态系统产生困扰。

一些研究发现,有机磷酸酯阻燃剂会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影响,如抑制生物生长、导致畸形发育等。

此外,有机磷酸酯阻燃剂在土壤中的存在也可能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潜在的风险。

一些研究发现,有机磷酸酯阻燃剂可能导致土壤微生物的死亡和种群结构的改变,进而影响土壤中其他生物的生存和生态功能。

2. 人体健康风险
有机磷酸酯阻燃剂被普遍认为是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的物质。

一些研究发现,有机磷酸酯阻燃剂在人体内具有一定的蓄积性,并可能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四、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治理与减排策略
为了减少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污染,需要采取一系列治理与减排策略。

1. 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
在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强废气和废水的处
理和净化。

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环保设施,可以有效减少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副产物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2. 产品使用与废弃后的管理
在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产品使用和废弃过程中,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以减少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释放与迁移。

例如,在电子电器领域,可以采用替代品,减少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使用量;同时,对含有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 研发环保型阻燃剂
在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研发过程中,应注重环境友好型的阻燃剂的研究和开发。

例如,开发更加环保、低毒、易降解的阻燃剂,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五、结论与展望
有机磷酸酯阻燃剂作为一类高效的阻燃剂,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然而,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目前,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污染现状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治理工作也得到了积极开展。

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强对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环境行为、生态和健康风险的研究,探索更加环境友好和安全的阻燃剂替代品,以实现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随着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广泛应用和使用量的增加,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

因此,在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生产、使用和废弃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首先,需要加强废气和废水的处理和净化。

在有机磷酸酯
阻燃剂的生产过程中,废气和废水中可能含有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副产物,这些副产物对环境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因此,需要在生产工艺中引入先进的废气和废水处理技术,以有效减少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副产物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其次,在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产品使用和废弃过程中,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

例如,在电子电器领域,可以通过采用替代品来减少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使用量。

同时,对含有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这些措施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参与,形成合力,以保护环境和减少有机磷酸酯阻燃剂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还应加强对环境友好型阻燃剂的研发。

在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研发过程中,应注重开发更加环保、低毒、易降解的阻燃剂,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这需要研究人员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探索新的材料和工艺,以满足市场和环境的需要。

综上所述,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不可忽视的。

为了实现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废气和废水的处理和净化,加强产品使用与废弃后的管理,以及加强环保型阻燃剂的研发。

这些措施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以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实现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可持续利用。

未来的研究应该加强对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环境行为、生态和健康风险的研究,探索更加环境友好和安全的阻燃剂替代品,推动有机磷酸酯阻燃剂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应用
综上所述,有机磷酸酯阻燃剂在产品使用和废弃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

为了实现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可持续发
展,需要加强废气和废水的处理和净化,加强产品使用与废弃后的管理,以及加强环保型阻燃剂的研发。

这些措施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以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实现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可持续利用。

首先,加强废气和废水的处理和净化是减少有机磷酸酯阻燃剂对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

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安装和运行废气处理设备、废水处理设备等,以减少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排放和泄漏。

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企业按照环境保护法规进行操作,并对违法企业进行处罚。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废水和废气的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环境污染问题。

其次,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应采取措施来减少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使用量。

特别是在电子电器领域,可以通过采用替代品来减少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使用量。

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对替代品的研发和推广,提供相应的政策和经济支持,鼓励消费者使用更环保的产品。

同时,企业应加强对有机磷酸酯阻燃剂使用量的管理,确保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合理使用阻燃剂,避免浪费和过量使用。

此外,对含有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也是重要的环保措施。

废弃物处理应遵循环保法规,采取安全、环保的处理方法,确保废弃物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对废弃物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推广先进的废弃物处理技术,提高废弃物的处理效率和安全性。

消费者也应增强环保意识,正确处理废弃物,不随意丢弃或将其混入其他垃圾中。

另外,加强环保型阻燃剂的研发是解决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环境污染问题的长期解决方案。

研究人员应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探索新的材料和工艺,以开发更环保、低毒、易
降解的阻燃剂。

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对环保型阻燃剂研发的支持和引导,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推动环保型阻燃剂的市场应用。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废气和废水的处理和净化,加强产品使用与废弃后的管理,以及加强环保型阻燃剂的研发。

这些措施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以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实现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可持续利用。

未来的研究应该加强对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环境行为、生态和健康风险的研究,探索更加环境友好和安全的阻燃剂替代品,推动有机磷酸酯阻燃剂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应用。

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可以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并实现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可持续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